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问题及其对策(第五编排阶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小组成员及分工:

文献摘要:万亚洲、孙振硕、李成程

资料收集整理:何沈秋、徐英磊、戴留中

编辑排版:何国强、葛双展

审核校对:王云龙

成果论述:张永吉Friday, June 24, 2011

城市化的内涵

城市化是指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农村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口向城市第二、第三

产业聚集和转移,从而使城市人口比重加大,城市数量增加,规模扩大,质量提高

并最终达到城乡一体化的目标的城市文明不断向农村扩散的社会发展过程。简单说,城市化就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发展需要而不断迁入、拓展、优化城市并最终达到城

乡一体化目标的历史过程。这一城市化的定义包含四个方面的含义:

第一,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是城市化的真正动力;

第二,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聚集和转移,是城市化的核心内容;

第三,城市化是一个"质"、"量"并行的和谐进程;

第四,城市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城乡一体化。

城市化进程,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一个国家的人口聚集的过程,也就是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过

程,

二,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农业)向第二产业(工业)及第三产业(信息服务业)转移的过程。

大家都知道我们的改革开放已经30多年了,事实上我们的改革开放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城市化。其实这也是所有的发达国家共同走过的历程。从我们改革开放初期78、79年到2008年中国城市化已经达到了45% 左右。根据经济学家的预测大约到2025年左右中国城市化程度达到70% 左右。换句话说,中国今天宏观经济最大的推动力是城市化的进展。但城市化会给我们的经济发展给我们的社会发展以及其他包括中国社会责任都带来了新的问题

1、城市发展中的城市资源短缺问题。

资源短缺是我国城市化发展的“瓶颈”。按照年均增长1个百分点预测,至2020年全国将新增3.3亿城镇人口(现在5.03亿),对资源的需求是非常巨大的。城市化对能源,包括电、煤、石油、燃气等需求都将有很大的增长,对生态环境必将产生巨大的压力。虽然目前我国城镇的人均能源消费水平还不高,但是8.3亿城镇人口的总量却是世界最大的。从水源来看,过去的城市供水问题主要是给排水设施的不足,而不是水资源的匮乏。今天,随着城市大生产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剧增,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大大增量,加之生态环境的破坏影响了江河表面水的丰盈,超量和无度的开采又造成地下水的枯竭,同时,禁而不止的工业污染和污水的超标排放,致使江河湖泊和水源地以及地下水水质遭严重污染,使得我国660多个城市不同程度面临水资源问题,200多个城市严重水资源不足,有的城市被迫限量供水。

从土地资源来看,如按现行规划标准计算,每年均需要增加180km[2]的土地。过第

去总是说我国地大物博,城市发展用地不成问题。如今,城市用地问题越来越引起国家的重视,三令五申要严格控制城市用地审批的闸门,并将6000多个开发区撤销了一半,以避免开发区土地晒太阳,同时对城市兴建宽马路、大广场、会展中心、大学城、高尔夫球场等,以及盲目的房地产开发和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进行严格的用地控制,敲响了警钟。

2、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贫困问题。

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贫困似乎已经成为一个难以避免的伴随现象。考察城市化进程可以发现,贫困不仅是城市化进程中的“果”,在一定意义上更是推动城市化的“因”。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是现代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三个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重要因素。

城市发展应该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但目前中国的城市化还只是停留在量变的过程中,在这种状态下的城市发展,自然会形成贫困的问题。一是城市化难以形成对农村社会的积极渗透和正面影响。在农村人口增长、农业比较效益递减、土地资源约束以及技术替代等多种因素作用下,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向非农产业转移已成为不可逆转之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存在为城市加快发展提供了条件。大量的资料表明,我国现有农村剩余劳动力在1.5亿人左右,加上农村每个劳动力负担1.5人(2002年)计算,估计短期内至少有2.25亿人不得不流动到城市.

3、中国的城市表现出城市结构规模大,但城市的人口规模与经济规模都偏小的不协调现象。

根据统计资料,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集中度,中国比世界平均低5个百分点,比中等收入国家低11个百分点,比高收入国家低21个百分点,比美国低28个百分点,比日本低26个百分点,比德国低30个百分点。

中国大城市的规模明显低于世界水平,尤其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导致了像上海、北京这样全国最大的城市,所产出的国民财富比重远远低于世界其他大城市的水平,如东京的GDP 占日本全国的18.6%,伦敦的GDP 占英国全国的17%,汉城的GDP 占韩国全国的26%,而北京、上海的GDP 占全国的比重分别只有2.5%和4.6%。要立足与中国实际,北京、上海所占人口比重和上述城市相比要小得多。 表1 中国城市按规模划分构成情况 1949 1978 2008 2008 年比1978 年 增加

200 万以上

3 10 41 31 100-200 万

7 19 81 62 50-100 万

6 35 118 83 20-50 万

32 80 151 71 20 万以下

84 49 264 215 合计 132 193 655 462

年 份

人 口

0100

200300

400

500

600

700

19492008200 万以上100-200 万50-100 万20-50 万20 万以下合计

这说明,中国的城市表现出城市结构规模大,但城市的人口规模与经济规模都偏小的不协调现象。

中国城市化发展水平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工业化发展水平这种局面,已经成为严重制约我国综合实力提高与国家竞争力增强的“巨大瓶颈”。未来20年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时期,大力推进中国的城市化,尤其是寻求城市化战略的进一步提升,缓解长期以来制约中国社会公平的二元结构矛盾,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要求,又是有效解除中国经济社会约束“瓶颈”,保障中国经济社会快速、持续和健康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

4、居高不下的房价,蒸发了人在城市中生活的希望。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人才,城市的生活主题是人。城市活力关键要有人。而当下直线走高的房价,远远背离了大多数民众的生活水平,让他们在望“房价”而兴叹之余,对城市生活产生怀疑和背离之感。日趋高企的房价,在和民众的收入水平赛跑的跑道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