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第十七章欧姆定律复习学案
九年级物理第17章欧姆定律复习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第17章欧姆定律复习教案(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7f07b30caaea998fcd220e0c.png)
第十七章第(1)课时课题:书法---写字基本知识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书写的姿势,了解钢笔书写的特点。
2、了解我国书法发展的历史。
3、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特点。
重点:基本笔画的书写。
难点:运笔的技法。
教学过程:一、了解书法的发展史及字体的分类:1、介绍我国书法的发展的历史。
2、介绍基本书体:颜、柳、赵、欧体,分类出示范本,边欣赏边讲解。
二、讲解书写的基本知识和要求:1、书写姿势:做到“三个一”:一拳、一尺、一寸(师及时指正)2、了解钢笔的性能:笔头富有弹性;选择出水顺畅的钢笔;及时地清洗钢笔;选择易溶解的钢笔墨水,一般要固定使用,不能参合使用。
换用墨水时,要清洗干净;不能将钢笔摔到地上,以免笔头折断。
三、基本笔画书写1、基本笔画包括:横、撇、竖、捺、点等。
2、教师边书写边讲解。
3、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姿势正确)4、运笔的技法:起笔按,后稍提笔,在运笔的过程中要求做到平稳、流畅,末尾处回锋收笔或轻轻提笔,一个笔画的书写要求一气呵成。
在运笔中靠指力的轻重达到笔画粗细变化的效果,以求字的美观、大气。
5、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发现问题及时指正)四、作业:完成一张基本笔画的练习。
板书设计:写字基本知识、一拳、一尺、一寸我的思考:通过导入让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这是书写的起步,让学生了解书写工具及保养的基本常识。
基本笔画书写是整个字书写的基础,必须认真书写。
课后反思:学生书写的姿势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要加强训练,基本笔画也要加强训练。
总第(2)课时课题:书写练习1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教会学生正确书写“杏花春雨江南”6个字。
2、使学生理解“杏花春雨江南”的意思,并用钢笔写出符合要求的的字。
重点:正确书写6个字。
难点:注意字的结构和笔画的书写。
教学过程:一、小结课堂内容,评价上次作业。
二、讲解新课:1、检查学生书写姿势和执笔动作(要求做到“三个一”)。
2、书写方法是:写一个字看一眼黑板。
2019秋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复习
![2019秋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2d8b029e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eb.png)
教案:2019秋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第十七章欧姆定律复习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七章“欧姆定律复习”,主要内容包括:1. 欧姆定律的定义及表达式:I = U/R,其中I表示电流,U表示电压,R表示电阻。
2. 电阻的计算:R = U/I,以及电阻的单位、换算关系。
3. 欧姆定律的应用:计算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电阻,以及分析电路中的功率、电功等。
4.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
5.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串联电阻的计算、并联电阻的计算。
6. 实际电路中的欧姆定律应用:测量电阻、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
二、教学目标1. 掌握欧姆定律的定义、表达式及应用。
2. 学会计算电阻、电流、电压,并能分析电路中的功率、电功等。
3. 了解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能解释实际电路中的现象。
4. 掌握电阻的串联和并联计算方法。
5.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欧姆定律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电阻的串联和并联计算。
2. 重点:欧姆定律的定义、表达式,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2. 学具:课本、练习册、计算器、实验器材(如电阻、电流表、电压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解一个实际电路案例,让学生观察并分析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电阻等。
2.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欧姆定律的定义、表达式及应用,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
3. 例题讲解:分析并解答几个典型例题,让学生学会运用欧姆定律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即时巩固所学知识。
5.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讲解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并进行实验验证。
6.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讲解串联和并联电阻的计算方法,并进行实验演示。
7. 实际电路中的应用:讲解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方法,以及测量电阻的实验操作。
六、板书设计1. 欧姆定律:I = U/R2. 电阻计算:R = U/I3.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4. 电阻的串联:总电阻 = R1 + R25. 电阻的并联: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分电阻倒数之和七、作业设计1. 计算题:已知一个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求电阻。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七章欧姆定律复习学案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七章欧姆定律复习学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fac9754c1c708a1294a444b.png)
第十七章欧姆定律复习学案一、复习目标1、学会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2、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3、知道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和串联的各电阻之间的关系4、知道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和并联的各电阻之间的关系5、知道根据欧姆定律用电压表、电流表测量导体电阻。
二、复习重点和难点重点:1、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电路图、步骤、结论以及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的作用;2、欧姆定律的内容利用欧姆定律的简单的计算;3、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电路图、步骤、及应该注意的问题4、串、并联电路的总电阻与分电阻的关系。
三、构建知识网络,总结研究方法:回忆所学知识,形成本单元知识网络,总结出研究方法。
(学习要求:请自主完成,并提出你的疑问,请把这些内容记录在下面的空白处,之后在课堂上进行小组内交流。
)四、复习自测1、从欧姆定律可以导出公式R=U/I。
对电阻的理解.你认为正确的是()A、当电压增大时,电阻也增大B、当电流增大时,电阻减小C、当电压为零时,电阻也为零D、电阻由导体本身性质决定,与电流、电压无关2、如图9所示,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上滑动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 )A、灯泡亮度不变,电压表示数变大B、灯泡变暗,电压表示数变大C、灯泡变暗,电压表示数变小D、灯泡变亮,电压表示数变大3、在某温度下,两个电路元件甲和乙中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如图6所示。
由图可知元件甲的电阻是Ω,将元件甲、乙并联后接在电压为2V的电源两端,则通过干路的电流是A,4、一个正常工作电压是6V的灯泡,电阻是30Ω。
现在手头只有一组电压为18V的蓄电池,若把灯泡接在该电源上且使灯泡能正常发光,应给灯泡串联一个多大的电阻?五、在你复习的过程中,你还有哪些自己不能解决的疑问,请记录下来。
(每人至少要提出一个问题)六、合作探究一、探究一:在图4中所示,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流表A1和电流表A2的示数之和变小B .电压表V和电流表A2的示数之比保持不变C .电流表A1的示数变小,电压表V的示数变大D .电流表A2的示数不变,电压表V的示数不变二、探究二、小乔和小丽在研究导体中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时, 除了电源( 3V) 、开关、导线、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外, 还有可供选择的: A. 定值电阻 B. 小灯泡。
第十七章欧姆定律专题复习 伏安法测电阻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
![第十七章欧姆定律专题复习 伏安法测电阻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https://img.taocdn.com/s3/m/5bef3939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4e.png)
第十七章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专题复习(含2024中考真题)一、知识归纳 (一)实验目的:用电流表、电压表测出未知电阻(或小灯泡)的阻值 (二)实验器材:电源、开关、电压表、电流表、待测电阻、滑动变阻器、若干导线等。
(三)实验原理:根据欧姆定律I=U/R 得R=U/I (四)实验电路图(五)实验步骤:1.按电路图连接电路。
2.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至适当位置,分别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I 、电压表的示数U ,并记录在表格中。
3.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待测电阻中的电流及两端的电压,再测几组数据,并计算R 的值。
4.算出三次R 的阻值并求出平均值。
5.断开开关,整理器材。
(六)实验表格 次数 电压U/V电流I/A电阻R/Ω电阻平均值/Ω1 2 3(七)拓展实验测小灯泡电阻 1.实验表格1233R R R R ++=次数发光情况电压U/V 电流I/A 电阻R/Ω1 暗2 较亮3 很亮2.实验I-U图像3.灯丝电流与电压得图像不是一条直线,灯丝的阻值是变化的。
二、实验重要考点1、原理:。
2、滑动变阻器的作用:(1)。
(2)。
3.测待测电阻的阻值测三次目的:。
4.测小灯泡阻值,它不需要求平均值原因是:。
5.小灯泡的电流与电压的I﹣U图象,发现其图像并不是一条直线,原因是:。
三、2024中考典型题型1.(2024山东潍坊). 为测定一只标有“2.5V”字样的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某同学准备了下列器材:待测小灯泡、干电池3节、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导线若干。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电路补充完整______。
(2)闭合开关后,滑片P位于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为了让小灯泡正常发光,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______(填“左”或“右”)移动。
(3)滑片P调整到适当位置,电压表示数为2.5V,此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则该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为______Ω,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______Ω。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7.2欧姆定律复习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7.2欧姆定律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b262c3f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cd.png)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7.2欧姆定律复习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材第17.2节,主要复习欧姆定律的内容。
欧姆定律是电学的基础知识,它描述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具体内容包括:1. 电流的定义:电流是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2. 电压的定义:电压是单位电荷所具有的能量。
3. 电阻的定义: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4. 欧姆定律的表述:电流等于电压除以电阻,即 I = V/R。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 学生能够运用欧姆定律计算电流、电压和电阻。
3. 学生能够解决简单的欧姆定律相关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学生对电流、电压和电阻概念的理解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 重点:学生能够运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学生课本、练习册、笔、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电路实验,让学生观察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引发学生对欧姆定律的思考。
2. 讲解:在黑板上用粉笔写出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定义及欧姆定律的表述,逐个解释每个概念的含义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3. 例题讲解:用多媒体展示几个欧姆定律的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几道欧姆定律的应用题,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并给予指导。
六、板书设计1. 电流的定义: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2. 电压的定义:单位电荷所具有的能量。
3. 电阻的定义: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4. 欧姆定律:电流等于电压除以电阻,即 I = V/R。
七、作业设计1. 题目:一个电阻为10 Ω的导体,通过它的电流为 2 A,求导体两端的电压。
答案:U = I R = 2A 10Ω = 20V2. 题目:一个电压为 12 V 的电池,通过一个4 Ω的电阻,求电路中的电流。
答案:I = V / R = 12V / 4Ω = 3A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及欧姆定律的应用。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七章欧姆定律复习课程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七章欧姆定律复习课程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86f654408a1284ac950433e.png)
《欧姆定律》复习导学案【学习目标】1、使学生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其中的电流。
2、通过实验认识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3、会观察、收集实验中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
4、掌握欧姆定律,能熟练地运用欧姆定律计算有关电压、电流和电阻的简单问题。
【学习重点】会根据欧姆定律结合实际电路的特点,分析电路问题,进行电路计算。
【学习难点】《欧姆定律》在不同题型中的应用、电路故障分析,结合实际的电路计算以及举一反三的思变能力。
【学习过程】一、预学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出示图片学生观察,师引导揭示复习内容,明确学习目标。
2、教师结合电路图引导学生回顾欧姆定律内容及本章三个相似重点实验操作细节。
3、自主梳理,构建知识网络(大家围绕知识网络提纲,边读边回顾各知识点并梳理知识脉络)4、温故练习:1、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是12V,导体中的电流是4A,此导体的电阻是____Ω;如果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降低到6V,导体中的电流是____A;如果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降低到0V,这段导体的电阻是____Ω。
2、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成____比,即=____;并联电路中电流与电阻成____比,即=____。
二、互学<一>(先尝试独立完成以下题目,遇到有困难的小组内交流讨论完成)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过程中,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以下器材:蓄电池(6V)电压表(0~3V、0~15V)、电流表(0~0.6A、0~3A)、滑动变阻器(1.5A,20Ω)、开关、定值电阻(5Ω10Ω15Ω各1个)、导线若干。
(1)闭合开关后发现无论怎样调节滑动变阻器,电流表均无示数,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出现这种故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2)排除故障后,小明先将5Ω电阻接入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示数为2V;再将5Ω的电阻更换为10Ω电阻,为了使电压表示数仍为2V,应将滑动变阻器适当向____(左或右)移动;当小明再换接15Ω电阻时,无论怎样调节滑动变阻器,都不能使电压表示数为2V,分析其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九年物理第十七章欧姆定律本章复习课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物理第十七章欧姆定律本章复习课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06354f01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08.png)
人教版九年物理第十七章欧姆定律本章复习课导学案一、知识回顾1. 欧姆定律的概念欧姆定律是描述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关系的基本定律。
它是由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发现的。
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U = I × R其中,U代表电压,单位是伏特(V);I代表电流,单位是安培(A);R代表电阻,单位是欧姆(Ω)。
2.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在电路中,电器设备可以通过串联或并联的方式连接在一起。
串联电路是指将多个电器按顺序连接在一起,电流从一个电器流过后再流入下一个电器。
并联电路是指将多个电器同时连接在电源的两个端口上,电流分流经过各个电器。
3. 不同电阻的串联和并联在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之和。
即,对于两个电阻R1和R2串联的情况,总电阻R总等于R1 + R2。
类似地,在更多电阻串联的情况下,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之和。
在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个电阻的倒数之和的倒数。
即,对于两个电阻R1和R2并联的情况,总电阻R总等于(1/R1 + 1/R2)^-1。
类似地,在更多电阻并联的情况下,总电阻的计算方式也是一样的。
二、能力培养1. 通过实验理解欧姆定律实验材料和仪器•电池•电线•电流表•电压表•电阻器实验步骤1.将电池的正负极与电阻器相连。
2.将电阻器的另一端与电流表相连。
3.将电流表的另一端与电压表相连。
4.通过调节电阻器的阻值,观察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变化情况。
5.记录每组数据。
实验结果和分析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发现在串联电路中,电流随电压的增加而增加,且电流和电压成正比。
这验证了欧姆定律:U = I × R。
2. 计算电阻的串并联串联电阻计算对于两个电阻R1和R2串联的情况,总电阻R总等于R1 + R2。
如果有更多电阻串联,可以按此方法进行计算。
例如,如果R1 = 10Ω,R2 = 20Ω,则总电阻R总= 10Ω + 20Ω = 30Ω。
并联电阻计算对于两个电阻R1和R2并联的情况,总电阻R总等于(1/R1 + 1/R2)^-1。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17章《欧姆定律》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17章《欧姆定律》复习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ad51f17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49.png)
-通过实际问题,训练学生建立方程、求解未知数的能力。
5.注重课堂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效果。
-通过提问、小测验等形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鼓励学生提问,解答学生的疑惑,促进师生互动。
6.结合生活实例,强调物理知识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动画或视频展示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使抽象的物理概念具体化。
-使用实际电路元件进行现场演示,让学生亲眼见证欧姆定律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
2.设计具有梯度性的实验任务,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深化对欧姆定律的理解。
-初级任务:使用标准电阻进行电流和电压的测量,验证欧姆定律。
-中级任务:改变电路参数,观察电流和电压的变化,分析原因。
1.详细讲解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及其物理意义。
-解释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强调它们在欧姆定律中的角色。
2.通过图示和实例,阐述串并联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规律。
-分析串并联电路的特点,解释为什么电流在串联电路中相同,而在并联电路中电压相同。
3.演示如何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
-指导学生正确操作仪器,强调实验安全。
-高级任务:设计简单的串并联电路,测量并分析电流和电压的分布。
3.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提出与生活相关的问题,如“为什么家用电器在使用时电压会有所下降?”
-组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共同探讨解决问题。
4.强化数学工具在物理学习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分析家用电器的工作原理,让学生了解欧姆定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电路设计,如制作小夜灯,体验物理知识转化为实际产品的过程。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17.4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复习课导学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17.4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复习课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cdabcca4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dc.png)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17.4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复习课导学案导学目标1.掌握欧姆定律的含义和公式;2.理解电流、电阻和电压之间的关系;3.掌握欧姆定律在电路中的应用。
导学内容1. 欧姆定律的概念欧姆定律是描述电流、电阻和电压之间关系的定律。
它的数学表达式为:I = U / R其中,I表示电流(单位:安培A),U表示电压(单位:伏特V),R表示电阻(单位:欧姆Ω)。
欧姆定律表明,在电路中,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2. 欧姆定律的应用欧姆定律在电路中有广泛的应用,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
2.1 计算电流根据欧姆定律的公式I = U / R,我们可以通过已知电压和电阻来计算电流。
例如,如果一个电路中的电压为12伏特,电阻为4欧姆,根据欧姆定律可以计算出电流:I = 12 / 4 = 3安培2.2 计算电阻根据欧姆定律的公式I = U / R,我们可以通过已知电压和电流来计算电阻。
例如,如果一个电路中的电压为6伏特,电流为2安培,根据欧姆定律可以计算出电阻:R = U / I = 6 / 2 = 3欧姆2.3 计算电压根据欧姆定律的公式I = U / R,我们可以通过已知电流和电阻来计算电压。
例如,如果一个电路中的电流为5安培,电阻为10欧姆,根据欧姆定律可以计算出电压:U = I * R = 5 * 10 = 50伏特2.4 计算功率在电路中,功率可以通过欧姆定律和功率公式计算出来。
根据欧姆定律的公式I = U / R,我们可以将其代入功率公式P = U * I,得到:P = U * (U / R) = U^2 / R例如,如果一个电路中的电压为10伏特,电阻为5欧姆,根据欧姆定律和功率公式可以计算出功率:P = 10^2 / 5 = 20瓦特导学要点总结•欧姆定律描述了电流、电阻和电压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公式I = U / R表示。
•欧姆定律在电路中有广泛的应用,可以用来计算电流、电阻、电压和功率等。
初中九年级物理 第十七章《欧姆定律》复习教学案
![初中九年级物理 第十七章《欧姆定律》复习教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2e4c41de6bec0975f465e25f.png)
第七章 《欧姆定律》复习教学案一、考点解读(一)欧姆定律。
1、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①提出问题:电流与电压电阻有什么定量关系?②制定计划,设计实验:要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即:保持电阻不变,改变电压研究电流随电压的变化关系;保持电压不变,改变电阻研究电流随电阻的变化关系。
电路图(课本P103图8-1) ③进行实验,收集数据信息:(会进行表格设计此为能力考点)④分析论证:(分析实验数据寻找数据间的关系,从中找出物理量间的关系,这是探究物理规律的常用方法。
为近年考试热点)⑤得出结论: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欧姆定律的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3、数学表达式 I=U/R 4、说明:①适用条件:纯电阻电路(即用电器工作时,消耗的电能完全转化为内能) ②I 、U 、R 对应 同一导体或同一段电路,不同时刻、不同导体或不同段电路三者不能混用,应加角码区别。
三者单位依次是 A 、V 、Ω ③同一导体(即R 不变),则I 与U 成正比同一电源(即U 不变),则I 与R 成反比。
④ 是电阻的定义式,它表示导体的电阻由导体本身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温度等因素决定。
R =U/I 是电阻的量度式,它表示导体的电阻可由U/I 给出,即R 与U 、I的比值有关,但R 与外加电压U 和通过电流I 等因素无关。
R = ρ SL5、解电学题的基本思路①认真审题,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②在电路图上标出已知量和未知量(必要时加角码); ③选择合适的公式或规律进行求解。
(二)伏安法测电阻1、定义: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出电路中某一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就可以根据欧姆定律算出这个导体的电阻,这种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
2、原理:I=U/R3、电路图: (右图)4、步骤:①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复习导学设计 (新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复习导学设计 (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912dd21e5727a5e9856a6186.png)
欧姆定律【课标要求】理解欧姆定律【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2、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3、能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能说出生活、生产中采用简单路串联或并联电路的实例。
4、了解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知识,有安全用电的意识。
重点难点:通过实验探究电流和电压、电阻的关系;得出欧姆定律;会利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计算和分析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前预习设计】复习欧姆定律,完成下列问题。
(一)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导体电阻之间的关系,采用的是方法,具体关系是:当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当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
(二)欧姆定律:1、欧姆定律的内容是:,用公式表示为。
2、运用公式时,注意公式的三个物理量I、U、R 性、性,欧姆定律只适用于的电路。
3、串、并联电路的特点:1、实验方法是:2、实验原理是:实验电路图:2、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主要作用是:,还有一个作用是:3、测定值电阻的阻值时通常采用方法,减小测量的误差,测小灯泡电阻时,发现在不同电压下其灯丝电阻值相差较大,原因是。
(四)欧姆定律与安全用电:1、1节干电池的电压是:;家庭电路电压是:;对人体的安全电压是:。
2、短路的危害:根据欧姆定律,由于导线的,电源短路时电路上的电流会,这样会烧坏,严重时有可能造成。
3、防雷:雷电是大气中的一种剧烈放电现象,为了安全,在高大建筑物上要安装。
【课堂学习探究设计】一、检查预习(2min)二、创设情景、新课引入:(3min)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20min)例1、已知某一导体两端的电压为6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2A,则导体的电阻为;若电压为零时,导体电阻为。
解析:根据欧姆定律:RUI/=的变形式IUR/=可算出R值,当电压变化时导体电阻仍然不变易错分析:导体电阻是导体本身的属性,它只与导体的长度、材料、横截面以及温度有关,与电流、电压无关,但电阻值与电压与电流的比值相等。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七章《欧姆定律》本章复习学案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七章《欧姆定律》本章复习学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4f8490a2e3f5727a4e96211.png)
A VR PA VR P 《欧姆定律》专题复习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 进一步熟练掌握欧姆定律2、 利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3、 了解实验室测量电阻的方法4、 运用欧姆定律和电路串并联解决电学问题5、 利用欧姆定律表达式及变形式,借助函数知识解决物理问题。
二、重难点1、 运用欧姆定律和电路串并联解决电学问题2、 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三、学习方法:练、导、讲相结合。
四、学习过程【预学】(一)欧姆定律1、 内容: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2、 数学表达式: 变形式: 、 电压的决定因素: 电流的决定因素: 电阻的决定因素:(二)探究I 与U 、R 的关系(如右上图,结合电路图描述)) 1.探究方法:2.设计实验:(1)研究I 与U 的关系时,要控制 不变,通过改变 或 的方法来改变 ;(2)研究I 与R 的关系时,要控制 不变,改变 。
3、实验结论:(1) 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 比(2) 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 比。
4、滑动变阻器的作用:(1)在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 ,(2)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时 。
【互学】习题1、 根据欧姆定律可导出公式R=U/I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B 、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C 、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又与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D 、导体的电阻与本身的材料和属性有关,与电压、电流无关习题2、探究I 与R 的关系保持电源电压U 不变,如图所示 思考:当R 阻值变大时,滑片向哪端移动才能保持R 两端的电压不变?习题3、在“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中,分别用R 1、R 2两个电阻进行探究,并根据各自的试验数据绘制出如图所示的U--I 关系图象,从图中可以看出R 1与R 2的大小关系是( )A .R 1>R 2B .R 1=R 2C .R 1<R 2D .无法确定(三)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应用习题4、有两只电阻器,已知R 1∶R 2=3∶5,若串联在某一电路里,则通过两者的 电流之比I 1∶I 2=_____,电压之比U 1∶U 2=_____;若并联在某一电路里,则通过两者的电流之比I 1′∶I 2′ =_____,电压之比U′1 ∶ U′2=_____.习题5、某电路两端的电压为12V ,接入一个电阻后,电路中电流为0.6A ,该电阻的阻值为___Ω,若保持电压不变,要使电路中电流减小0.4A ,应__ 联一个阻值为___Ω的电阻习题6、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当开关S 1由闭合到断开,电流表示数将_______,电压表示数将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17章欧姆定律复习课教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17章欧姆定律复习课教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fb11f61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e5.png)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17章欧姆定律复习课教案新人教版第十七章《欧姆定律》单元复课【复目标】1.会通过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2.理解欧姆定律,能运用欧姆定律分析解决串、并联电路问题。
3.会用伏安法测电阻。
4.能利用欧姆定律分析串并联电路动态变化问题。
【复重点和难点】重点:①理解欧姆定律②伏安法测电阻。
难点:①欧姆定律的应用②动态电路的分析。
【学具准备】电源(3节干电池)、电阻(5Ω、10Ω、15Ω)、未知阻值的电阻、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导线等及多媒体课件和导学案。
【前置准备】利用多媒体展示本章思维导图。
【复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复导入语:(展示图片)夜幕下,彩灯勾画出古镇建筑的轮廓。
电灯发光1时,电流在电路中静静的“流淌”。
你是否想过,电流的流动遵循怎样的规律?电流、电压、电阻各自扮演着什么角色?它们之间的关系又如何呢?现在就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其中的奥秘。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引出复课题。
结合思维导图让学生回顾本章内容的内在联系,后面的几个专题复就是围绕本章的内容而展开的,这样能使学生的复有明确的目标。
二、专题复【专题一】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知识点聚焦:实验表明:在肯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头的电压成反比;在电压稳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的成反比。
探究一:利用电源、电阻(10Ω)、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导线等器材探究“电阻肯定时,电流跟电压之间的关系”。
实验:以下图甲所示,XXX做“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头电压的关系”的实验。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并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端。
(2)闭合开关后,他发现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指针偏转情况如上图乙所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3)通过实验,他记录了电压与电流相对应的有关数据,以下表,按照表格中的数据,你能得到的结论是。
电压U/VR=10Ω电流I/A0.10.20.3探究二:利用电源、电阻(5Ω、10Ω、15Ω)、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导线等器材探究“电压一定时,电流跟电阻之间的关系”。
九年级物理第十七章《欧姆定律》复习导学案
![九年级物理第十七章《欧姆定律》复习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561a6d01964bcf84b9d57b75.png)
九年级物理《十八章、欧姆定律》班级:姓名:(一)记忆类1.欧姆定律(1)内容:;(2)公式:;变形公式:、;(3)符号及单位:I ;U ;R 。
(4)对R=U/I的理解:。
2.电阻的串联与并联(1)串联a.特点:;b.公式:;(2)并联a.特点:;b.公式:;【反馈练习一】例1、根据欧姆定理可得R=U/I,根据这个关系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导体两端的电压越高,导体的电阻越大B.导体中的电流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小C.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D.导体的电阻等于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的比值例2、一位同学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甲乙两个电阻阻值时作出如图所示I-U图像,由图像可判断这两个电阻()A、R甲=R乙B、R甲<R乙C、 R甲>R乙D、无法判断(二)实验类1.探究电阻上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1)探究方法:。
(2)实验电路图:(3)实验步骤:①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A.取一个定值电阻R,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通过移动滑动变阻器滑动位置改变电阻R两端电压和通过的电流,记录几组电压和电流值,记入表格中。
B . 根据实验数据用描点法画出I-U 图像。
【说明】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A . 将几个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R ,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通过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控制电阻两端电压不变,记录几组电阻和电流值,记入表格中。
B 根据实验数据利用描点法画出I-R 图像。
【说明】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结论:① ② 【反馈练习二】某实验小组用图中的实验器材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实验探究分两步进行:一是保持电阻不变,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二是保持电压不变,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1) 在图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电路连接。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七章《欧姆定律》复习学习任务单(公开课导学案)及作业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七章《欧姆定律》复习学习任务单(公开课导学案)及作业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0f932b8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74.png)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七章《欧姆定律》复习学习任务单及作业设计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能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2.能利用图像法分析并处理实验数据。
3.能利用欧姆定律及其变形解决简单的电路问题。
【学习准备】准备一个笔记本、铅笔、橡皮、刻度尺和红笔。
在学习过程中做笔记和计算。
【学习方式和环节】听课学习,按老师指令完成相应的课上练习,学习环节主要有:→利用控制变量法将“电流与电压和电阻关系”分为 2 个小问题来研究→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利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设计→结合视频观看具体实验过程→利用图像法进行数据处理并得出结论→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利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设计→结合视频观看具体实验过程→利用图像法进行数据处理并得出结论→总结每个实验过程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得到欧姆定律,学习使用欧姆定律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完成课后作业【作业设计】1.在学过欧姆定律后,同学们有以下认识,其中不正确的是()A.欧姆定律揭示了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B.当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C.在研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过程中使用了控制变量法D.根据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可知:导体的电阻随电压和电流的变化而变化2.在电学的学习中,比较多实验都用到滑动变阻器,某同学利用如图1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有关对应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和操作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开始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处于最大值端,作用是使电路中的电流最小,可以保护用电器B.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关系时,可调节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产生变化C.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关系时,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保持接入的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D.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关系时,要控制电阻不变3.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中,电路如图2甲所示。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该,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调到最端(选填“左”或“右”)。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17章:欧姆定律-单元复习教案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17章:欧姆定律-单元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ee7fe940242a8956aece43d.png)
课题:万用电“表”第十七章欧姆定律章末复习教学目标:1.进一步熟练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电阻规律。
2.学会用“表格法”辅助解决电学计算和电表变化问题。
3.通过表格法,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用“表格法”辅助解决电学计算和电表变化问题的普遍方法。
难点预测:将显性的和隐性的已知条件准确填入表格。
教学准备:微视频、ppt 、导学案、评分表合作学习法:专家指导法、坐庄法、接力棒法教学过程:一、目标导学1.课前抽测: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电阻的特征合作学习法:专家指导法(请每组派一名同学到下一组督查,统计得分)2.引入新课二、利用万用电“表”解决简单的电学计算题1.典例一:如图,已知电源电压为4.5V ,测得R 1的电流为0.2A ,电压为2V ,求R 2的电流、电压和电阻。
师边讲边示范,重点:1.如何把已知量放进表格相应位置,2.由已知量求出未知量,3.根据表格完成计算步骤,4.如何验算。
讲完后提问:1.这个表怎么用?2.走投无路时,为师给了一个什么锦囊妙计?(串联电流相等,并联电压相等)3.这个表还有个什么特殊功能?(验算)2.对应训练一:如图所示的电路,R 1=20Ω,R 2=10Ω,通过L 1的电流为0.2A ,求电流表A 1和A 2的示数各多大?生独立完成对应训练一后,师抽一个同学将作业投影并讲解。
最后请专家组成员统计该组得分,反馈发现的问题。
三、利用万用电“表”解决动态电路问题1.典例二:如图,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 1=12Ω,R 2=8Ω ,1)开关S 2闭合,S 1、S 3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0.3A ,求电压表示数。
2)开关S 2断开,S 1、S 3同时闭合时,两表的示数又分别为多少?师边讲解边示范,重点:1.电路识别,2.求出电源电压并运用到表二。
讲完后提问:1.跟简单电路比,动态电路有什么不同?(会变身)2.如何化解?(变几次身,画几个等效电路图,列几个表)3.为师的锦囊妙计是什么?(电源电压、定值电阻阻值不变)2. 对应训练二:如图,定值电阻R 1和一个标有“20Ω,0.5A ”的滑动变阻器R 2串联,当电压表示数为2V 时,电流表示数为0.2A 。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七章欧姆定律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七章欧姆定律复习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abc22a6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b4.png)
2.通过提问方式,让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1.系统讲解欧姆定律的基本概念、表达式及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七章欧姆定律复习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欧姆定律的基本概念,能够准确表述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其表达式。
2.能够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电路分析,计算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
3.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特点,能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串并联电路问题。
4.学会使用电压表、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并能正确处理实验数据。
5.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在实验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电压表、电流表,掌握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6.拓展延伸,提升学生的物理素养
在教学中,我将适当拓展与欧姆定律相关的课外知识,如电路设计、新能源应用等,提升学生的物理素养,拓宽知识视野。
7.评价与反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学生自我反思,提高学习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开始时,我将以一个简单的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新课,例如家庭电路中的灯泡亮度与电流大小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1.引入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伊始,我将引入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家用电器的工作原理、电路故障分析等,让学生感受到欧姆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 物理 九年级全一册 第十七章欧姆定律复习教案
![人教版 物理 九年级全一册 第十七章欧姆定律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26f4929fab069dc502201d1.png)
第十七章:欧姆定律一.复习目标1.探究欧姆定律:实验方法和数据分析能力,归纳总结能力。
2.伏安法测电阻:电压表、电流表和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数据分析、误差分析、电路故障分析。
3.运用欧姆定律和其它知识的综合计算。
二.复习重难点1.电压表、电流表和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2.运用欧姆定律和其它知识的综合计算。
三.复习过程:(一)复习引入电流、电压和电阻是电学中三个非常重要的物理量,而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其应用也是中考的重点内容,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希望大家通过复习能够温故而知新,学有所获!(二)探究流程本章在中考中所占分值约是5-10分。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近几年中考试题考查的热点有所变化!下面我们共同聚焦考点,以做到有的放矢!【聚焦考点】一、中考热点1.探究欧姆定律:实验方法和数据分析能力,归纳总结能力。
2.伏安法测电阻:电压表、电流表和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数据分析、误差分析、电路故障分析。
3.欧姆定律的综合计算。
二、考查新动向将欧姆定律与具体生产生活中的实际电路相结合的考查。
【知识建构】第十七章共有四节内容,让我们共同建构本章的知识结构,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典例探究】课前要求大家对基础知识进行了排查清理,下面请同学们自主探究本章常考的典型例题。
让我们看一看哪些同学最先完成,哪些同学掌握的最好。
(时间10分钟)⑴师巡回指导,捕捉信息,对疑难点拨做到心中有数。
⑵请同位交换导学案,参照大屏幕上的答案相互批改。
①请同位或前后位交流、讨论解决自己存在的问题。
(时间5min)②通过交流讨论后,仍然有问题的小组请举手。
(2min)【达标检测】⑴为诊断本节课的复习效果,请同学们自主完成达标检测题,时间10分钟,让我们比一比哪些同学复习效果好。
(8min)⑵师巡回指导,捕捉信息,对疑难点拨做到心中有数。
⑶请同位交换导学案,参照大屏幕上的答案相互批改。
(1min)①下面请同位或前后位交流、讨论解决自己存在的问题,总结解题方法或技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七章、欧姆定律复习(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回顾复习本章知识点,并找出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构建出本章知识网络图。
2.通过例题的分析完成,初步总结出电学题目的解题方法规律。
【学习过程】一、独立自主学习:请快速阅读课本P74---P85的相关内容,然后独立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一)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1.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___成________。
2.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在________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的______成________。
3.实验探究(1)影响电流大小的因素有_____个:_______和_______.实验采用了__________的方法进行探究。
(2)画出实电路图A.在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过程中,应控制_______不变,而通过调节_______使导体两端的________发生改变。
B.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过程中,应控制导体两端______的不变,改变______,即更换不同阻值的__________。
当更换不同的电阻时,电阻两端的________也随之改变,此时应该调节___________使电阻两端的________重新回到原来的电压值。
(二)欧姆定律1.欧姆定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公式:__________________(决定式)(2)单位:电压()—伏特()电阻()—欧姆()电流()—安培()(3)变形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计算式)理解:________是电阻的计算式,也是_______法测电阻的原理。
它表示导体的电阻在_________上等于导体两端的________与通过导体的________的比值,而___说“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_______成正比,与导体中的_______成反比”,电阻的大小只与导体本身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有关,而与电压、电流的大小无关2.串联电路的特点:(1)电流:串联电路各处的电流_________。
用公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电压:A.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_______各串联导体两端电压_______。
用公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串联电路具有_______作用:串联电路的电压分配与其电阻成_____比。
即U1/U2=______。
(3)电阻: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个串联电阻之_______。
即R=_________________。
.把导体串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_________,因此串联电路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串联的电阻都______。
3.并联电路的特点:(1)电流:A.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上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____。
用公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并联电路具有_______作用:并联电路电流的分配与其电阻成_____比。
即I1/I2=______。
(2)电压: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都________。
用公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
(3)电阻: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的倒数之_______。
即1/R=______。
A把导体并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_________,因此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并联的电阻都______。
(三)伏安法测电阻1.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
实验器材:电压表、_________、_________、待测小灯泡、开关、电源、导线若干。
电路图:2.注意事项:(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该_________。
(2)闭合开关之前,要使滑动变阻器调到_______________。
(3)测量时,灯泡两端的电压不能超过它的正常工作电压,即_______电压。
(4)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a.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在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时,采用_______________的方法可以减少实验误差。
但由于小灯泡的电阻大小与________有关,所以小灯泡在不同的工作状态下,温度不同,其电阻也是_________的。
因此,要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则不能采用_________的方法。
小灯泡只有____个正常工作时的电阻。
请结对相互更正,然后在组内展示质疑,如果还有不清楚的地方,请其他小组来帮忙解决。
三、合作互助学习:独立完成下列问题,有疑问的可以请教自己的对子。
例1:从欧姆定律可以导出U。
对电阻的理解,正确的是()RIA.当电压增大时,电阻也增大 B.当电流增大时,电阻减小C.当电压为零时,电阻也为零 D.电阻由导体本身性质决定,与电流、电压无关例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电键S后,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自左向右移动时,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电流表的示数不变,电压表的示数不变B.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小C.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大D.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不变例3: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10V,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O.5A和6V。
求:(1) 通过R1的电流I1是多少?(2) 马平同学在求R2的电阻值时,解题过程如下:根据欧姆定律:R2=U/I=6V/0.5A=12Ω请你指出马平同学在解题过程中存在的错误,并写出正确的解题过程。
例4:在“实验探究:怎样测量未知电阻”的实验中:(1)在如图所示的甲电表与滑动变阻器之间添上一根导线(用笔画线表示),使之成为正确的测量电路;(2)图中甲表应是表,乙表应是表;(3)小李同学连接好电路后进行了3次实验,前2次的实验数据已填入下面表格中,请你帮他读出第3次实验数据(如图所示)并填入表格中,再求出被测电阻的平均值.第十七章、欧姆定律复习(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回顾复习本章知识点,并找出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构建出本章知识网络图。
2.通过例题的分析完成,初步总结出电学题目的解题方法规律。
【学习过程】三、展示引导学习:1、小组长派代表给大家展示。
2、其他小组对展示进行质疑,并分享自己的见解。
3、老师对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或者对内容做强调讲解。
四、评价提升学习(请快速独立完成以下各题,然后更正打分)l.某段导件两端电压为4V时,通过它的电流是0.5A;若它两端电压升为8V时,则该段导体的电阻是,通过它的电流是____;若要使通过它的电流为0.4A,必须把导体两端电压调到。
2.两个电阻之比是R1:R2=2:5.当把它们串联在电路中使用时,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是,它们两端的电压之比是;如果把它们并联在电路中,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是。
3..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5Ω,R2=15Ω。
(1)若开关S1、S2都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0.2A,则电源电压是____V;(2)若开关S1、S2都闭台时,电流表示数0.9A,则通过电阻R3的电流是_______A,电阻R3的阻值是。
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U不变,当开关S闭合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上移动,则电流表的示数将,电压表示数将(选填增大、不变、减小)。
当开关S断开时,则电压表示数。
(填写“有”或“无)5.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端滑动过程中,电流表A1和A2,电压表V的示数变化情况是()A.A1示数变小,A2示数变小,V示数不变B.A1示数不变,A2示数变小,V示数不变C.A1示数不变,A2示数变大,V示数变小D.A1示数变小,A2示数变大,V示数变小6、某校一个兴趣小组同学想探究“一段电路中的电流跟电阻的关系”,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1)根据该兴趣小组设计的图甲电把图的实物连接完整。
(2)小超在做此实验时,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快速打到左端无刻度处,这是由于电流表_________________,电压表无示数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
(3)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除能起保护电路的作用外,另一个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此探究实验过程中,为多次测量电流和电阻的目的,在实验操作中时还需________________,当E、F两点间的电阻由4Ω更换为5Ω后,为了探究上述问题,你认为应该采取的操作是___________.A、闭合开关,读出电流表的读数B、闭合开关,将变阻器的滑片适当向左移C、改变电压表、电流表的量程D、闭合开关,将变阻器的滑片适当向右移。
(5)通过实验,该兴趣小组测得4组数据,如下表所示,其中第4次实验时电流表的指针位置如图丙所示,请把测得的电流表值填入表格中实验序号电压/伏电阻/欧电流/安1240.52250.43280.254210。
7如图所示的电路,R1=30Ω,R2=10Ω,开关S闭合后,电流表A的示数为0.4A,求:(l)电源电压;(2)通过R2的电流;(3)干路中的电流。
8.如图所示,R1=10Ω,R2=20Ω,R3=30Ω,电源电压恒定不变。
S1闭合,S2断开时电流表的读数为0.3A,问:(1)电源的电压是多少?(2)当S1与S2均断开时,电流表的读数是多少?R1两端的电压是多少?(3)当S1与S2均闭合时,电流表的读数又是多少?通过R3的电流是多少?教师出示课堂检测答案,组长批改并反馈学生做题情况,教师引导纠错,评价学生本节内容的掌握情况。
五、课堂小结1、本节课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没有解决?你认为哪个组和个人表现优秀?2、老师对本节课进行评价六、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