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咸阳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省咸阳市2020届高三(上)期末

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1.夏、商、周三族祭祀的时候,不仅上推到本族的先王、先公,还更进一步把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都自认是黄帝族的后裔。这主要反映出当时

A. 黄帝地位得到各族公认

B. 宗族观念逐渐强化

C. 民族认同意识正在形成

D. 世袭制度不断延续

【答案】C

【解析】

【详解】夏、商、周三族都自认是黄帝族的后裔,这说明三族都认同黄帝族,这主要反映出当时民族认同意识正在形成,故C正确;材料信息涉及三族,不是各族,故A错误;祭祀本族的先王、先公,体现了宗族观念逐渐强化,但这不是材料的主旨信息,故B错误;材料信息没有涉及世袭制度,故D错误。

2.老子谴责“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的现象;墨子怒斥“今王公大人至其国家之乱,社稷之危”;孟子认定推翻暴君是正义行动;韩非子则对“上无道揆,下无法守”的现实给予抨击。这些言论反映了当时

A. 民众渴望统一的强烈愿望

B. 诸子思想日益趋向于统一

C. 诸子的政治立场各不相同

D. 政治及思想权威尚未树立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了不同学派对君主的不仁、不道行为都进行了抨击,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君主的绝对权威尚未树立,故D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民众渴望统一的愿望,排除A;材料仅仅反映了不同学派反对君主的不仁、不道行为,无法体现诸子思想日益趋向于统一,排除B;孟子和韩非子都代表地主阶级,故C错误。

3.秦法规定:“布袤八尺,福(幅)广二尺五寸。布恶,其广袤不如式者,不行。”汉法也规定:“贩卖缯布不盈二尺二寸者,没入之。能捕告者,以畀(给予)之。”材料反映出秦

汉时期

A. 政府鼓励发展商品经济

B. 通过立法确保产品质量

C. 注重立法规范市场秩序

D. 商品市场秩序比较混乱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秦汉时期国家通过立法,用明确“袤”、“幅”的具体数目、奖励告发违规商人等做法,对经营布、缯等纺织品的活动进行明文规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秦汉时期国家注重用立法方式规范市场秩序,C项正确;国家对经营内容和违规的打击,不能说明是在鼓励发展商品经济,对商业的规定不能确保产品的质量,国家对商业的规定,不能充分说明商品市场混乱,ABD 三项错误。

4.西汉初,列侯封地称国,大者数万户、小者五百户。侯国置国相如县令,受命于所在郡守。列侯居京师则主爵中尉领之,就国则郡太守时时巡察之。这反映了

A. 汉初与周分封制一脉相承

B. 封国制利于强化中央集权

C. 西汉的监察制度日益强化

D. 郡国并行且以郡县制为主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与周分封制不同,故A项错误;封国制下的诸侯权力过大,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故B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监察制度的“强化”,故C项错误;材料信息“侯国置国相如县令,受命于所在郡守。列侯居京师则主爵中尉领之,就国则郡太守时时巡察之。”可知侯国置国相如县令,受命于所在郡守,故D项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郡国并行制

5.下表文献中关于唐朝的叙述,表明当时

A. 手工业分工越来越细密

B. 城市中的坊市界限已打破

C. 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D. 一些城市出现手工业作坊

【答案】D

【解析】

【详解】此题材料信息中的镜、纸、琵琶等手工业品均由专业作坊制造,而这些手工作坊又受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而产生,故选D;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手工业分工,也无法体现坊市界限已打破,排除AB;材料没有涉及官营手工业的情况,无法体现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排除C。

6.儒学讲究“圣人境界”或“圣人气象”,宋代理学以“平淡白摄”“无欲故静”的境界取代了先秦儒学“知其不可而为之”“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气象。由此可知,宋代理学

A. 融合了佛道思想的主张

B. 强调坚持人格的独立性

C. 开始注重人的自身修养

D. 追求脱世离俗的自由观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材料“宋代理学以‘平淡白摄’‘无欲故静’的境界”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宋代理学融合了佛道思想的主张,A正确;宋明理学在塑造人格和德操方面,更加注重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B说法不全面;早在先秦时期儒学就注重人的自身修养,如孔子的“仁、义、礼、智、信”等观点就是强调人的自身修养,C错误;宋明理学在塑造人格和德操方面,更加注重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D错误。

7.明朝前期,内阁成员大多是资历浅、品阶低的官员,对皇帝的旨意绝对服从。明朝中后期内阁成员中有不少资历深、品阶高的元老,对皇帝的决策形成严重制约。不少皇帝采取“打

老提新”的手段,频繁更换内阁成员,却始终无法改变这种局面。这说明了明朝

A. 君权与相权矛盾不断激化

B. 君主专制程度不断强化

C. 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

D. 专制皇权不断受到挑战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明朝中后期内阁对皇帝的决策形成了严重制约,皇帝始终无法改变这种局面,说明明朝中后期专制皇权不断受到挑战,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明朝初期已经废除宰相,相权不复存在;B选项不符合材料主旨,错误;C选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君主专制演进情况,并未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8.梁启超说:“(西方)继哥伦布以后,有无数之哥伦布,继达·伽马之后,有无数之达·伽马。(中国)则郑和之后,竟无第二之郑和。”梁启超意在

A. 呼吁国民学习西方人文主义

B. 否定明清远洋开拓的滞后性

C. 反思中西方易位的社会原因

D. 肯定西方地理大发现的成就

【答案】C

【解析】

【详解】梁启超将中西方伟大航海家进行对比,认为西方有后继者,而中国没有,意在反思中西方易位的社会原因,选项C正确;材料与人文主义无关,排除A;梁启超将中西航海家及其后续发展情况对比,意在反思中西方社会差异,而非批评明清的远洋开拓,排除B;选项D与题无关,排除。

9.据广东《旧西宁县志》记载,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以后,“洋纱输入内地,纱细而匀,价廉美”,“有家机织布以度活者”,“咸相率相购买洋纱为趋时”,以操持旧业。这说明

A. 家庭纺织业破产日益加剧

B. 西方加大了对华商品倾销

C. 西宁县自然经济最先瓦解

D. 传统织布业仍有生存空间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材料可知“洋纱……价廉美”而家中有织布机纷纷去购买洋纱来织布,说明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