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有效性教学初探
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性阅读教学探索
![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性阅读教学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b27977e319e8b8f67d1cb90d.png)
老 的故事 , 但情感 己包 含在 其 中; 的认 为 两者 有
的各种知识 , 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课外 阅读 不 仅对 学 生的学 习 有着 重要 作 用 , 学生 的道 对
中学语 文 阅读 教学 ,优 化 阅读教 学基 本方 法 ,
培 养 和提 高 中学生 的 阅读 能 力 , 事关 中学语 是
文教学 及各 科教 学 , 至整个 中学 阶段 教 育质 乃
量的重要 问题 。
二 、 中语 文有效教 学的策 略 初
1利 用多媒 体教 学增强 阅读教 学有 效性 .
满是 的。 ” 子 的时候 , “ 句 把 嫩嫩 的 , 绿绿 的 ” 读
2引导 学 生在 积极 想象 中增 强阅读有 效性 .
6
语文天地 2 1 0 1年 第 5期
课 堂 教 学 研 究
得慢慢 的 ,轻轻 的 ,读 出了小草 的质 感 ;偷偷 “ 地 ” 的重些 , 读 显示 出小 草 不 经 意 就 已 经 长 出 来 的感觉 。还 可 以采用 对 比朗读 的方 法 , 比 对 朗读 可 以是一篇 文 章不 同学 生 朗读 的 比较 , 也 可 以是不 同文章 的 朗读 比较 。例 如教师 可指 导 课 外 阅读 是语 文 学 习 的过 渡 , 是联 系 课 堂
内外的纽带和桥梁。课外 阅读不仅可以使学生 开阔视野 、 增长知识 , 培养 良好 的 自学 能力 和
阅读 能力 , 可 以进 一 步巩 固学 生在 课 内学 到 还
学生将《 与《 春》 济南 的冬天》 进行对 比朗读 , 有 的同学认为《 读时情感应该外露 , 济南的 春》 《 冬天》 读时隋感应该含蓄些; 的认为《 应该 有 春》
初中文学名著阅读教学初探的开题报告
![初中文学名著阅读教学初探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cf5efe5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9e.png)
初中文学名著阅读教学初探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文学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名著则是文学高峰之一,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在初中阶段,学生需要通过阅读名著来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同时也为高中文学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然而,由于名著的文字难度较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化背景知识的缺乏等问题,导致名著阅读教学成为初中语文教育中的难点和瓶颈。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初中名著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以促进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的提高。
三、研究内容
1、初中名著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对目前初中名著阅读教学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为后续探究提供基础。
2、初中名著阅读教学方法探索
探索适合初中学生的名著阅读教学方法,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编排、教学方法的选择等内容。
3、名著阅读教学成效评估
通过对名著阅读教学的成效进行评估,检验经过改进后的初中名著阅读教学是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
四、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研究法等方法,通过对教学资料的收集、学生和教师的调查和实验研究等方式,全面地探索初中名著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五、预期结果
通过本研究,预计可以帮助初中语文教学者更好地设计名著阅读教学课程,在教学中使学生真正理解名著的内涵,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国学意识,以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https://img.taocdn.com/s3/m/554daddac1c708a1284a443c.png)
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这是一个讲究效率的年代,如何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是目前大家关注的焦点。
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以及教材的推广使用,为传统的语文教学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改革不断走向深入。
但目前由于教师个人素质的差异,解读“新课标”的能力不同,致使钻研出来的各种“推陈出新”的绝招也令人眩目。
故而,笔者在本文中将以语文教学本色与实效的结合作为切入点,略陈管见。
初中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要教会学生阅读,可以说,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因为阅读可以美化学生的心灵,增长学生的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养。
同时,也可以加强学生的语感,积累词汇和语言材料,从而更好地学好语文,用好语文。
那么,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呢?一、扎扎实实抓好课堂内的阅读教学在新课改的浪潮下,教师们放开手脚,教学形式灵活多样,使得阅读教学课堂呈现出勃勃生机,但是在新鲜热闹的课堂形式背后,却存在着一个令人忧思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对教材深入的解读,教学内容停留在现成的教案及有限的参考资料的基础上,缺少符合实际的个性化理解,阻碍了阅读教学科学有效的进行。
如何更具体、更深入、更系统的解读教材,更好地开展多角度、有创意的课堂内阅读教学,我在日常的教学中是这样去尝试的:坚持“以读为本”,让学生做阅读的主人。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阅读教学以读为本,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本质特点。
读的次数多、内容多、形式多,有利于感悟和积累。
多样设计,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运用多样化教学形式与手段,有利于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是提升学生阅读素养的主要渠道之一。
在语文阅读教学法中,可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要求学生把有鲜明故事情节的课文改编成丰富多彩的故事在课前上台演讲,或讲说与课文情节有关的小故事、古诗文,或介绍自己阅读后的心得体会,营造积极的阅读教学氛围。
教师也应适当的对学生进行帮助和激励,逐步使学生自觉的去读书,读好书,进而在帮助学生加深理解的同时也较好的发展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初中语文阅读有效性的提升策略
![初中语文阅读有效性的提升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ded4cf69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77.png)
初中语文阅读有效性的提升策略初中语文阅读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由于各种原因,学生在阅读方面存在着种种问题,如阅读效率低下、理解能力不足、阅读兴趣不高等。
提升初中语文阅读的有效性成为当前语文教学的一个紧迫问题。
本文就初中语文阅读有效性的提升策略进行探讨。
一、培养正确的阅读态度学生的阅读态度直接影响着他们的阅读行为和阅读成绩。
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态度是提高阅读有效性的前提。
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念,使他们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培养阅读的习惯,培养对文学的热爱,积极主动地参与阅读活动。
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提高阅读有效性的关键。
教师应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手段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可以通过讲解和分析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意义和内涵。
也可以通过提问、质疑、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他们对文本的理解。
还可以利用不同形式的阅读训练,如速读、精读、泛读等,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兴趣是提高阅读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教师应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可以通过讲解和介绍文学经典作品,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如朗读比赛、读书分享会等,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还可以通过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如图书角、阅读角等,引导学生主动进行阅读。
四、引导学生进行多元化的阅读多元化的阅读对于提高阅读有效性至关重要。
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阅读,如课内阅读、课外阅读、报纸阅读、杂志阅读等。
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文学作品阅读,如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
通过多元化的阅读,可以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提高阅读的有效性。
六、开展阅读素养培养活动阅读素养培养活动对于提高阅读有效性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素养培养活动,如朗诵、背诵、诵读比赛等,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初中语文阅读课文有效教学初探
![初中语文阅读课文有效教学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3caf9a3810661ed9ad51f395.png)
初中语文阅读课文有效教学初探【摘要】“有效教学”就是指在有限的时空内,采用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脑动手实践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并进行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的符合教学规律的教学活动。
提高初中语文阅读课文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深入解读文本,设计有效问题;二、营造课堂氛围,还学生以课堂;三、改进教学方式,提高阅读课文教学效益。
【关键词】阅读课文有效教学方法所谓“有效教学”,就是指在有限的时空内,采用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脑动手实践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并进行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的符合教学规律的教学活动。
但目前初中语文阅读课文的教学可以这样来形容:“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最终的结果是:“高耗低效”。
针对这种现状,必须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堂的有效性,减轻教学负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为此,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非常注重教学有效性的尝试与实践,深入解读文本,巧妙设计问题,把课堂还给学生,创新教学方法,收获了语文阅读课文有效性教学的独特喜悦成果。
1.深入解读文本,设计有效问题苏霍姆林斯基说,“为了上好一节课,你是一辈子都在备课。
”所以,笔者认为课前要认真研读文本,才能完成好“传道、授业、解惑①”的任务。
要完成好教学任务,贵在引导好学生。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②”这是颜渊对自己的老师孔子教学方法的称道。
因此,进行有效课堂教学设计是构建有效课堂效益的基础。
1.1要准确地把握文本,深入地理解文本,对文本的思想内容有一个透彻的理解,并且形成自己的观点。
1.2还要有所创建,要看到文本背后隐藏的知识信息,真正走进文本,开发别人看不到的有效资源。
1.3在进行阅读课文教学设计时,要了解学生需要什么,诱导学生怎样学,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拟定恰当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对于一篇课文,想一想学生可能会读懂些什么,会获得什么,哪些会触动他们的心灵,哪些地方的学习需要帮助等等。
例谈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例谈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https://img.taocdn.com/s3/m/7b519d788e9951e79b892735.png)
例谈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阅读过程是学生主动理解和重构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读是基础,理解是重点,感悟是核心。
在新课改背景下,阅读教学提倡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通过引导让学生深入文本,并在多读的基础上理解文本,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感悟。
笔者认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以目标引导学生多读文本,以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文本,以读写结合的方式来强化学生的阅读感受,以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一、目标引导,分层阅读在以往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较忽视预习环节的目标设置,更多是让学生直接读课文,学生虽然读了,但因目标模糊,在读的过程中不知道要了解什么、掌握什么,预习效果便不佳。
预习实际上是学生自主构建的前奏。
在学生预习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以明确的目标要求学生,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初步感知,为探究文本的内涵奠定基础。
首先,要注意按照学生的结构层次设置预习目标,引导学生预习。
一个班级的学生在阅读能力和知识储备方面可能存在差异,教师可结合学生基础知识的厚薄和阅读能力的强弱将学生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
低层次的学生在预习中以基本的生字词和课文内容为目标;中层次的学生则要拓展到对文本中关键词句的理解;高层次的学生则可初步理解课文的主题、写作特点等。
如预习《济南的冬天》时,低层次的学生要先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疏通基本的生字词,做到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同时能在阅读过程中找出济南冬天的特点;中层次的学生则要求在此基础上,能对济南冬天“无风、响晴、温情”的基本特点做简单分析;高层次的学生则要在把握济南冬天基本特点的基础上,理解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感情。
其次,要注重以导学案提高学生的预习效果。
学生在预习中更多的是通过阅读课文来完成教师预定的教学目标,为让学生更容易达成目标,教师可采用导学案指导学生预习。
教师布置预习要求后,以小组为单位给学生发放导学案,待学生完成后,教师收集导学案并批阅,找出不同层次学生在预习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在课堂中重点指导。
以读促写,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方法探究
![以读促写,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方法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4e181737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2a.png)
以读促写,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方法探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语文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当前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比如学生写作能力的不足、阅读习惯的缺失、学习兴趣的下降等。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提升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成为了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们共同关注的焦点。
为了更好地探讨以读促写的方法对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提升,本研究将对此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旨在为语文教学改革和发展提供借鉴与启示。
1.2 研究意义初中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的重要环节,而提升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则更是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们共同追求的目标。
本文旨在通过探索以读促写的方法,探讨如何有效地提升初中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研究以读促写的方法,对于促进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阅读习惯具有积极的意义。
通过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和文章,学生可以扩展自己的阅读广度和深度,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
而通过写作实践,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培养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作能力。
研究以读促写的方法还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教学工具和方法,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通过引入形式多样的阅读材料和写作活动,可以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潜力,进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
研究以读促写的方法对于提升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探索该方法,可以为教育教学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路径,推动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发展,促进其综合能力的提升。
2. 正文2.1 以读促写的概念解析以读促写是指通过阅读来促进写作能力的提升。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是密不可分的两个环节。
阅读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语言素材、提高语感和拓展思维,而写作则是将这些素材运用到实践中的过程。
以读促写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写作中。
以读促写的核心在于通过阅读来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
通过大量的阅读,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文体和风格,了解不同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技巧。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8篇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8篇](https://img.taocdn.com/s3/m/172e400c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08.png)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8篇第1篇示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的重要环节。
如何有效地开展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是每位语文教师都需要认真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将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出发,介绍一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师生互动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们在讨论中逐步建立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表达和发言空间,鼓励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切忌一味灌输。
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和技巧也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示范阅读、导读等方式,向学生传授阅读技巧和策略,如速读、略读、精读等。
还可以通过展示一些优秀的阅读方法和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可以组织学生们进行阅读分享会,让他们互相交流并学习他人的阅读方法。
运用多媒体技术也是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教师可以通过PPT、视频等方式,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更加生动、形象地理解和吸收知识。
还可以通过音频、漫画等载体,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也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关键。
教师可以通过布置阅读任务、推荐阅读书目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阅读,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也要注意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水平和兴趣的阅读材料,让学生在阅读中快乐成长。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是一个全方位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通过互动、技巧、多媒体等多种方式,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帮助他们成为善于思考、独立阅读的学子。
让我们共同致力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改进和提升,为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字数未达到2000字,望谅解】。
第2篇示例:初中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能力、阅读能力和人文素养的重要环节,而阅读教学又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探析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d97b7480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19.png)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探析一、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学生的阅读习惯是一个渐进式的养成,在兴趣和环境的作用下慢慢形成。
因此,教师需要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适当的场所,让他们可以专心投入阅读。
这一环节中集中注意力、减少噪音、提供书籍、建立书香文化等措施都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阅读习惯,并提高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二、针对不同的阅读素材进行分类教学初中语文阅读的素材体积大且种类复杂,内容涵盖文学、历史、科技、新闻等多个方面。
教师应对不同的阅读素材进行针对性的分类教学,如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不同类型的阅读方法,包括新闻阅读、科技阅读、历史阅读、小说阅读等。
针对不同素材进行分类教学,既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又能深入了解不同素材的特点与要求,有利于学生的阅读技巧和素材的理解能力的提升。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实践阅读的实践性是其最大的特点,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体验到阅读的魅力。
因此,教师应该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实践,如集中阅读、小组合作阅读、文学创作预习课等。
集中阅读可以帮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某一个素材上,小组合作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文学创作预习课可以降低学习压力,慢慢让学生产生阅读的自觉,从而加强阅读的实践性,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与习惯。
四、挖掘文本的深层含义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因此,在阅读素材的选择中,应注意挖掘文本的深层含义,通过教学扩大学生视野,启发学生的思维。
教师应鼓励学生认真思考文本中的问题,探究语言中表现的人生哲理,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哲学思考能力。
这样可以挖掘出文本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让学生乐于探究文本深层的意义和内涵。
总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语文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有通过多种策略的运用,才能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新课程标准下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新课程标准下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019ab886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b4.png)
新课程标准下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越来越受到重视。
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当前语文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希望能够为语文教师们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和方法。
一、确立目标和要求在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学的目标更加明确,要求更加具体。
语文教师要根据新的课程标准,确立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要求,明确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和要求,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二、拓展教学内容在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科整合,拓展教学内容。
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引入相关的历史、地理、文化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
比如在教授古文阅读时,可以引入相关的历史背景知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文内涵;在教授现代文阅读时,可以引入相关的社会现象,激发学生的思考。
三、注重文本选择在新课程标准下,学生需要接触更加丰富、优秀的文学作品。
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注重文本选择,要选择既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又富有文学价值的作品,让学生在阅读中得到启发、得到满足。
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文学作品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在阅读中有所收获。
四、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采用讲授、讨论、分组阅读、小组互动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比如在讲授部分可以结合多媒体进行,讨论环节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分组阅读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进行合理分组等。
五、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新课程标准下,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合作精神。
语文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提供自主阅读的机会,让学生自主选择文学作品,通过课外阅读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阅读能力。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有效性探究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有效性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6823b406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dd.png)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有效性探究阅读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环节之一,而阅读教学的核心是阅读中的理解问题。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文教师通常采用细读法来进行课堂教学,即通过对文本的详细解读和分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细节和语言特点,从而加深阅读理解,提高阅读能力。
本文探究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有效性。
一、文本细读的意义文本细读是一种深入剖析文本的方法,通常包括字词解释、语言表达、情节分析、主旨思考等环节,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文本的细节和语言特点,从而深入理解文本的主题、情节、人物等。
具体来说,文本细读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1、增加对文本的理解深度:通过对文本的仔细解读和分析,可以使学生对文本有更深入的认识,更好地理解文本的主题、情节、人物等。
2、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文本细读要求学生对文本进行分析和解读,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提高他们对问题的处理能力。
3、拓展学生的语言知识:文本细读要求学生对文本中的字词、语言表达进行分析和解释,这有助于学生掌握新的词汇和语言结构,拓展他们的语言知识。
文本细读是一项复杂的课堂活动,需要在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的基础上才能实现良好的效果。
具体来说,文本细读应该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预读阶段:在讲解文本之前,可以让学生对文本进行预读,帮助他们对文本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对后面的细读和分析有所准备。
3、讨论阶段:在完成细读活动后,可以采用互动式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文本中的主要问题、概念和主题,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文本细读的有效性一直备受关注,因为它涉及到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
从研究结果来看,文本细读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具体来说,文本细读可以起到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1、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文本细读可以让学生逐渐深入地认识到文本中的一些细节和语言特点,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本,加深阅读理解。
2、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文本细读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帮助他们建立扎实的文本阅读基础,从而增强学习兴趣。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探析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4aab92a3dd3383c4bb4cd2d2.png)
觉 阅读课 文 , 通 过合作 、 讨论 、 交流、 互 助
等学 习方法 , 理清文 章脉络 , 归纳文 章的
条宣传语 。的确 , 阅读 能力是学生语言
中心思想 。例如《 皇帝的新装》 一文 , 考虑 到这 是一篇童话 故事 ,阅读 起来难 度不
大, 笔者让学生按照课前拟定的导学案 自 学 ,遇 到疑难 问题可 以小 组合作探讨 解
初 中语文 阅读教 学有效 性探 析
口江 苏省张 家港市第八 中学 阮素玲
【 关键词 】 初 中语 文
效 性
阅读教 学
有
束缚 了学生 的个性 自由, 学生作为学习主 体 的地位被削弱了 。 二、 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l 在 自读中摸索。 语文课 程标准指出 : “ 阅读是学生 的个性化行为 ,不 应以教师 的分析来代替学生 的阅读实践。”因此 , 教 师应 以学 生为 中心 ,注 重引导学 生 自
解这篇童话的讽喻意义打下基础 。
1 . 教学上的误 区。 受应试教育的影 响,
阅读能力和阅读爱 好 , 想方设法激发学生
对 阅读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 真正使学生在 阅读 中得到发展和提高 。例如 , 在学 习完
教师 在阅读课 上 的讲解 仍是 围绕怎样应
考 ,把 自己对课 文 的阅读 分析 强加给学 生 ,一 篇优美 的文学作 品通常 被教师 的 分析搞得七零八落 , 剩下 的只是对 字、 词、
能力 、 思维能力 以及思想认识水平的综 合
反 映, 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各科 基础 知识 的
学 习 和 提 高 。 新 课 程 理 念 下 的 初 中语 文
的手法 描写 了木 兰辞 官还 乡 的情 景 , 表
新课程标准下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新课程标准下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19b5a6cb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f2.png)
新课程标准下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要求。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成为了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家长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探讨一些关于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希望能够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一、建立读书氛围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建立良好的读书氛围。
学校图书馆要完善,班级小图书角要设立,教师要利用课余时间开展诗歌朗诵、读书活动,鼓励学生多读书。
学校要开展读书节、读书月等系列活动,让学生在读书中养成感悟人生、增长知识的习惯,形成对文学的热爱和对阅读的兴趣。
二、注重文化积淀在教学中,要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和传承。
通过讲解古诗词、名篇、经典故事,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对文化的热情,培养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热爱之情。
要注重文学知识的系统学习,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古今文学作品的精髓,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和文学鉴赏水平。
三、题材广泛多样在选取阅读教材时,要注重题材的广泛性和多样性。
不仅要有名著、名篇,还要有科技、文化、历史、地理等各种题材的阅读材料。
要结合学生的兴趣和实际生活,选取适合学生的文学作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求知欲。
只有选材广泛多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阅读的有效性。
四、注重阅读技巧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
学生要学会分类阅读、提问阅读、综合阅读等不同的阅读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让学生能够从句子的排列、情节的展开、形象的刻画等方面去体会作品的魅力,从而丰富自己的文学情感。
只有注重阅读技巧的培养,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增加学生的文学感受。
五、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在阅读教学中,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课堂讲义、多媒体教学、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
通过这些教学手段,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
提高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初探
![提高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0ceaba8f02d276a200292eed.png)
提高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初探【摘要】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借助文本,理解和体验文本的价值;借助文字的阅读,积累语文知识,训练语文技能,提高人文素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借助文本,理解和体验文本的价值;借助文字的阅读,积累语文知识,训练语文技能,提高人文素养。
即:学生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的发展是衡量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基本标准。
确定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目标;重视学生在课堂上多种形式的阅读;加强对学生的有效阅读指导,成为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
1.确定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目标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目标应通过课堂阅读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
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
一句话,学生语文能力、语文素养是发展衡量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基本标准。
在确定每节课的阅读教学目标前,老师应对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有全面的认识,以确保目标实施的有效性。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分解,阅读能力大致可归为以下十个方面:①认读分析能力。
对词、句、段的认读理解,准确做出判断;理解句、段之间的关系,能分析层次、结构、思路;②整体把握能力。
整体理解全文,领会情感倾向,理解寓意,从整体上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基本写法、表达技巧、人物特点等;③提炼概括能力。
对文段、篇的要点、写法、思路、人物等进行提炼概括;④阐释解说能力。
能根据题目要求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说明、解说、阐释,对图表、细节、文段(篇)含义以及答题理由等进行阐释;⑤问体辨识能力。
辨识文体和表达方式,文学作品的描写方法,艺术手法等;⑥语言品味能力。
初步的文学欣赏能力,包括对词、句、段、篇的品析揣摩,在具体语境中品析体会表达作用。
包括各种表达手法和写作技巧的辨析、理解、分析、鉴赏,如正面侧面、对比烘托、伏笔照应、悬念等;⑦感受评价能力。
如表达阅读感受,评价情感倾向,评价文中人物,提出看法建议等;⑧探究质疑能力。
文以载道,以文化人——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探讨
![文以载道,以文化人——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0dcdfa5d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7d.png)
文以载道,以文化人——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探讨作者简介:桑娟,(1989.03),女,汉族,江苏淮安人,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摘要:在初中阶段,大部分学生的文学素养不充分,导致学生在阅读文言文时面临着较大的压力,也就影响了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兴趣。
在我国传统文化当中,文言文是十分关键的组成部分,对文言文进行深度探索和阅读能够帮助学生深度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而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学储备,帮助学生建立起文化自信。
本文在探讨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积极作用的基础上,分析了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前言:文言文阅读始终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部分,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文言文阅读手段,能够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提升其综合素质与精神素养。
但是,目前大部分初中文言文阅读效果不佳,也就导致学生缺乏文言文阅读能力与阅读兴趣。
在新时代探索全新的文言文阅读教学模式,能够在提升学生文言文阅读水平的基础上,推动学生发展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一、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的积极作用(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文言文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将我国源远流长的优秀文化传承下来。
通过学习和赏析文言文,能够了解在古人生活当中所蕴含的思想和智慧,并了解古代医学、文学、农学等各个领域所获得的成就。
文言文作为一种载体,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文化资源,学生在阅读和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也能更深入地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进而使学生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多彩[[1]]。
(二)提升学生创造能力文言文用字十分精简,且文章的结构和脉络都经过了精心的思量,在创作文言文时花费大量的功夫,令人拍手称绝。
学生在阅读文言文时能够感受到古人在写作时的精妙,并感知古人在创作文言文过程中的押韵艺术。
在潜移默化中,也能影响学生的写作思维,使学生在创作文章时散发出古代文学的魅力。
同时,学生所学习的文言文也能够帮助其积累丰富的名句,比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都是增加学生文学创作文采的主要手段。
文以载道,以文化人———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分析
![文以载道,以文化人———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2b5f6e9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8e.png)
文以载道,以文化人———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分析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有效性学习文言文能够帮助中学生感受中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同时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
很多经典的文学作品中,承载着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文化。
学生在学习这些作品时,不仅能够提升自己的语文成绩,更能了解民族文化、领悟民族精神。
因此,教师要重视文言文阅读的教学,创新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文言文阅读技巧,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
一、当前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1采取的教学方式不合理当前,语文教师开展文言文教学时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整堂课都是由教师在讲台上将、学生在下面记,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与互动,导致教学效率低下。
另外,学生在生活中很难遇到需要运用文言文的场景,学生不了解学习文言文的作用,也缺乏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1.2学生学习过程中缺乏思考教师在实施文言文教学的过程中,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将一段文言文进行拆分,为学生讲解字词,而后将其进行串联翻译成句,学生需要对字词的含义进行硬性记忆。
由于教师在教学中常常使用拆分法,使得学生自主学习时,也会习惯的对文段进行拆分、记忆。
这种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整个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思考,对教师教学产生依赖,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提升。
1.3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文言文和现代文在语言表达方式上有很大的不同,而且通假字也比较多,给学生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而且,文言文在生活中缺乏应用场景,学生会认为学习文言文和生活实际没有什么关系,不能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导致学生学习兴致不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将文言文的教学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不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二、提升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方法2.1利用朗读增加学生的学习体验教师要转变“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将课堂交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增加学生的学习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初探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d1505bd4ad51f01dc281f141.png)
信息论告诉我们 :学生的知识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 同伴 。
因此 , 组织好阅读 小组是提高课外 阅读质量的一个 重要方 面。
3 . 培养课外 阅读 习惯
良好 的阅读习惯可使学 生在 日后 的阅读 生涯中受益匪浅 。 教师在教学 中应注意培养学 生习惯 ,如边读边 标注的习惯 、 边 读边质疑 的习惯 、 边读边查找的习惯等。 阅读教学在一程度上决定 了学生语文 素养 的提 高 , 促进 了 学生语文 基础知识 的掌握 , 提高 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 也 有利于 提高学生语文绩 。 从人文性 的角度出发 , 阅读教学的成 功, 在 于丰 富学 生的经历 、 陶冶学生 的情操 、 培养学 生健康高雅 的审 美情趣。总之 , 阅读教学的根本 目的是逐步建构起 学生在学习
1 . 分析 课 外 阅读 意义
、
课 堂阅读教学要 充分形成师生互动
在教学 中 , 可 以这样让学生 民主地参 与教学 : 教师 给学生 布置作业 , 题 目是 “ 读 书的好点子 ” , 然后提 出要求 : “ 你对 本学 期的阅读 教学有何 建议 , 请提 出来 , 越 多越好 。 ” 教 师一一 阅读 , 认 真分析学生的建议 , 从 中选取可行的建议 , 辟一墙报 , 命 名为
2 0 1 3年6月
总第2 8 2 期
素质教育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初探
毛 磊
海西 8 1 7 0 0 0 ) ( 德令 哈市第二 中学 , 青海 摘 要: 教 学有 没有效 , 并不是指教 师有没有教 完 内容或
斯 坦认 为 : “ 想象 力 比知识更重 要 , 因为知识是有 限的 , 而 想象 力概括着世界 的一切 , 推 动着进步 , 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 正是有 了想象 , 人类才能够超越 常规思维 的约束 , 冲破现有 知 识经验 的局限 , 以大胆 、 奇特 的方式 对所要解决 的问题进行创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提高探究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提高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29257541e45c3b3567ec8b53.png)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提高探究摘要:阅读课程作为初中阶段语文学科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有效性的提高直接关系到整个学科的教学水平,而当下的语文教学中,并没有对该项内容提高重视,因此,其作用的发挥十分有限。
在此,就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作出探究,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提高;措施一、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兴趣是阅读学习最好的引导老师,传统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都是用照本宣科的方式进行阅读教学,这样的形式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一旦出现了厌学情绪,便会对阅读教学产生阻碍。
对于这种情况,笔者建议语文教师通过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现代科技的发展进步为教学改革提供了十分有利的物质条件,笔者经常利用多媒体教学仪器来进行情境创设,通过结合阅读文章中相关的一些背景或内容制作成精致的ppt课件,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让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阅读文章当中。
《乡愁》是余光中先生抒发自己对祖国大地的思念之情,诗篇简短有力,作者将自己的思乡之情寄托在随处可见的物件上,看似平淡无奇,其实这些正是思乡之切的情感表现细节。
若只是单纯地将诗篇进行朗诵,学生肯定不会产生切实的体验,从而体会不到诗篇中感人至深的思乡之情。
于是,笔者就结合了作者的写作背景,将一些亲人被迫分离的资料图片或影像进行搜集整理,并将与教材匹配的朗读音频作为课件的背景,让学生通过视觉感官来“触摸”到那份不可名状的心痛,使他们对诗篇意境的了解更为透彻,进而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教学的课堂效率。
二、结合教学设定的目标,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教学模式的多元化是凸显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措施之一,教师对阅读课堂教学模式的精心设计可以通过结合文章的类型进行调整创新。
阅读教学作为一门富有文艺气息的语文项目,对于不同的文章类别和教学任务,所适合的教学模式大有区别,语文教师要结合教学的重难点进行模式设计,拿《范进中举》的阅读教学来举例,笔者在对该文章内容分析以后,决定采取剧本表演的形式来完成教学任务。
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实践
![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3d39571a0b4e767f5acfce84.png)
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实践探索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
”学生在阅读中,并不是消极地接受、索取意义,而是积极主动地发现、建构意义,甚至创造意义。
如果我们在阅读中知道如何去引导学生体验,如何受到情感的熏陶、感染,那么阅读教学就能实现高效性。
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探讨一二。
一、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阅读成为快乐的享受1.教学语言美而有趣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漪在总结自己教学语言的经验时说:“教学语言要做到优美生动,除了知识素养、语言技巧之外,还必须倾注充沛真挚的感情。
”情动于衷而言溢于表,只有对所教学科、所教对象倾注满腔热情,教学语言才能充分显示其生命力,打动学生的心,使学生产生强烈共鸣,受到强烈的感染。
2.让学生感受文章的结构美、语言美、意境美在阅读教学中,要把文章作为一个整体呈现给学生,要让学生从文中感知美,要让学生懂得阅读就是在欣赏美,这样才能使学习知识变为有趣的事情,使学生将阅读作为一种享受。
如《背影》开头设疑——点出背影,望父买橘——刻画背影,父子分手——惜别背影,结尾思念——再现背影,这样就以“背影”为线索把各部分内容组织起来,表达了一种父爱子、子怜父的真挚感情,同时反复照应了标题。
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感知到这是一种美,即文章的结构美。
文章还美在语言,教师应引导学生细细咀嚼,咬文嚼字,揣摩散文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和情韵。
如鲁迅在写“百草园”时,描写了菜畦、石井栏、皂夹树、桑椹四景,分别用碧绿、光滑、高大、紫红四个词修饰,质朴自然,十分准确地写出了孩子的视野和知识水平,十分生动地写出了孩子的情趣和独特感受。
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运用教材,发掘文章的结构美、语言美、意境美,让学生学会欣赏,从而爱上语文。
二、引导学生进行想象,激发创造性思维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
爱因斯坦说过:“一切创造性劳动都是从创造性的想象开始的。
”想象是一种以现实为基础,又脱离现实跨越时空的思维,它是结合以往的知识,形成新的形象,把头脑中的东西丰富化,从而使创造性思维顺利开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阅读有效性教学初探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越来越被人们加以重视。
有效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可以提高教学质量的发展,对于提高中学生的文学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主要探讨新课程下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以便将语文阅读的课堂效率提高,为初中语文教学起到指导性的作用。
标签: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措施
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阅读教学,通过有效的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随着新课程不断的推广,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为了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本文就有效性的初中語文阅读教学进行探索,内容如下。
一、初中语文阅读有效性教学的重要作用
信息接收和文字处理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学习内容。
生活中人们对于信息的接收离不开阅读,比如阅读报纸、签订合同等离不开阅读分析。
生活工作中阅读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适应今后的社会,尤其是素质教育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如何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是教育界普遍重视的问题。
二、提高初中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思路
初中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因此语文教学中如果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所以,老师应该尽可能的增加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趣味性,以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
此外,老师需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开发学生的想象力,由此促进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三、合理设置阅读教学方案
(一)统筹安排教学设计。
具有规律性的教学方案可以为教学效率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课堂教学之前需要设计恰到好处的教学设计,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下吸收有关语文阅读的知识。
因此老师需要将教学文本细细研读,大胆创新设计出具有特色的教学计划。
(二)简化教学设计,有的放矢。
简约的教学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的重点,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
比如,在学习《芦花荡》一课时,文章主要是对人物过于自信好面子的性格特点进行描述,因此老师可以引导学生直接切入主题,彰显老头子的性格特征。
再比如,《伟大的悲剧》里面的思想感情描写的较为深厚。
这篇文章具有较高的思想内涵,让学生整篇看下来不免显得拖沓,因此老师可以抓住文章中“悲”和“伟大”这样的字眼,引导学生探究悲壮中如何显示了伟大,在把握注重点的情况下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但是对于有较高思想情感价值的文章,就需要学生细细品读,总结其中的深意。
(三)语文阅读中教学定位设计得当。
语文阅读设计方案中,老师需要将有关语文的知识描述更多的传递给学生,将与语文无关的东西予以删除,真正将语文教学的重点彰显出来,将传统观念上认为语文内容丰富,什么东西都可以涉及的思想摒弃,将阅读教学紧扣语文学科。
比如,我们在学习《奇妙的克隆》这一文章时,不能将学习的重点放在了克隆字眼上,如果偏离了原有的主体那么语文将会演变成生物课的内容。
再比如,《被压扁的沙子》以及《恐龙无处不在》等文章中也不能将关注的重点放在恐龙的灭绝原因上,如果偏离了主体就会让语文变成科学探究式的科目。
因此,语文阅读教学中,老师尽可能的将与语文教学无关的内容剔除,从简化教学内容上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四、在课堂优化的基础上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一)引入阅读的活水提高阅读的有效性。
语文阅读中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需要引入阅读的活水。
举例来说,在学习莫泊桑的《我的叔叔是于勒》这一文章时,文章主要内容是对小说中主人公父母如何的拜金主义进行描绘,不说小小年龄的主人公心灵上受到强烈的震撼。
从另一种层面上来说,于勒因落魄无颜返家时,他的兄嫂将他看成是瘟疫一样,过程很是凄惨。
因此,这篇文章的活水可以是《我想有个家》,采取这样的背景音乐更可以将无家可归的氛围营造出来。
由此,再让学生阅读本篇文章可以能帮助学生有更多的体会和感悟。
由此,通过活水的引入提高了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二)阅读中老师要善于点拨学生思路。
学习的道路上必要的点拨可以为学生开辟出明亮的世界,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遇到难以理解的问题,经过老师恰当好处的点拨就会引起师生之间的共鸣,从而让学生真正体会到阅读的乐趣。
比如,在阅读鲁迅先生写的《百草园》时,文章中有一看似明显的语病,说是“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不少学生会对“似乎确凿”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字面意思便是“似乎”意味着模糊不清,“确凿”又意味着十分肯定。
因此有的学生不免在心里嘀咕鲁迅先生也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这样带有悬念性质的问题更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教学质量。
五、结语
综上所述,语文阅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学生不断的积累所学的文学知
识,此外,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采用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并结合先进化的教学指导思想,抓住语文阅读中的重要内容,为学生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在阅读精华的基础上,以此来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能力,为我国今后的发展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方法[J]. 马其梅.科教文汇(下半月).2017(04)
[2] 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 顾翠琴.素质教育大参考.2017(09)
[3]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综合性学习的措施[J]. 孙云云.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7(08)
[4] 初中语文教学交往问题的分析及对合理交往的构想[J]. 谢伟.中国校外教育.2017(05)
[5] 多元互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 韩桂书.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2017(09)
[6] 多媒体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性探究[J]. 赵威.学理论.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