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工程本科专业培养计划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培养计划说明04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培养计划说明一、指导思想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近10余年来紧紧抓住改革开放的机遇,革新学科内容,率先进行通才教育,深化教学改革,近年来借鉴和吸收国外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和美国密西根大学联手共建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双方联合办学,进行双语授课,建设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高层次的机械工程技术人才。
1、以人为本,学校的功能应革新单纯传授知识的模式,加强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
2、教学内容要突破传统专业设置的界限,体现当代科学技术发展中学科交叉的鲜明特点。
3、加强数理基础和人文科学基础,努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
4、建设机械工程学科大平台,以“大工程”为主导,在设计、制造、控制、工程管理、环境、市场等多方面设置系列课程。
5、强调工程理论和工程实践,学科基础核心课程教学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学制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学生在取得规定的学分数后提前毕业;也允许延长学习期限,但一般不超过六年。
三、培养目标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培养目标为:突破单纯培养“专家”和“工程师”的模式,着力培养宽厚型、复合型、开放型、创新型的本领域优秀人才,为国家输送能参与国际竞争的高层次的机械工程技术人才和产业界的领导人物。
四、基本要求通过四年的系统学习和训练,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3、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测试、文献检索等基本技能及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4、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需的专业知识,了解其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5、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强的综合素质;6、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敏锐的市场意识。
五、课程体系的构成及学时分配比例整个课程体系由人文社科、公共基础、学科基础、专业前沿及特色和实践环节等教学模块所组成。
航天航空学院本科生培养方案
航天航空学院本科生培养方案航天航空学院本科生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航天航空知识和技能、具有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复合型航天航空人才。
在这个培养方案中,将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基础、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使其具备适应航天航空领域的发展需求的能力。
一、培养目标1.理论基础:学生应具备扎实的航空航天理论基础,包括工程力学、航空航天力学、航空航天材料、电子相关知识等。
重视理论学习的同时,提倡学生进行实践操作,锻炼动手能力。
2.实践能力:学生应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包括航空航天相关设备的操作、航空航天实验的设计与实施、航空航天项目的管理等。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和实际操作能力。
3.专业技能:学生应具备一定的航空航天专业技能,包括航空航天器设计和制造、航空航天工程技术、空间环境监测与控制等。
培养学生具备独立进行项目研究和开发的能力。
4.创新能力:学生应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竞赛,培养他们的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
5.团队合作精神:学生应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能够有效地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航空航天项目。
通过团队合作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领导能力。
二、培养方案1.课程设置:根据航天航空领域的需求,设置相关专业课程,包括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
基础课程包括数学、物理、工程力学等;专业课程包括航空航天力学、航空航天材料、电子相关知识等。
同时,鼓励学生选择与航天航空相关的选修课程,拓宽知识面和技能。
2.实践教学: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包括实验教学、实习实训、工程实践和科研实践等。
通过实践环节的设计,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参与航天航空科研项目和竞赛,提供科研平台和资源支持。
3.课外活动:在培养方案中注重课外活动的设置,包括学生社团、学术讲座、学术交流和实地考察等。
通过这些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团队合作精神。
航天航空学院工程力学专业(机械航空与动力类)本科培养方
航天航空学院 工程力学专业(机械航空与动力类)本科指导性教学计划
秋季学期
课程号 10610204 10720031 10641132 10430494 10430354 10430781 20310334 30310674 20120172 30310484 10420262
课程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体育(3) 英语(3) 大学物理B(2) 大学物理B(2)(英) 物理实验B(1) 理论力学 理论力学(英) 机械设计基础B(2) 工程热力学 数理方程引论 文化素质选修课 合计:
44
考试
10440103 大学化学A
33
考试
1061018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2
考查
30120372 机械科学与技术导论
22
考查
10450012 现代生物学导论
22
考试 选修
10450021 现代生物学导论实验
11
考查 选修
20740042 计算机文化基础*
22
考查 选修
合计:
23
*注:建议计算机基础较为欠缺的同学先行选修“计算机文化基础”。
机械科学与技术导论 航空航天导论 理论力学 理论力学(英) 材料力学 工程实验科学与技术基础 工程热力学 流体力学 流体力学(英) 弹性力学 粘性流体力学 振动理论基础 振动量测 计算力学基础(流2+固2) 实验力学(流2+固2)
(3)夏季学期和实践训练 12学分
21510123 10310062 40310314 40310305
33
考试 热能方向必修
10430484 大学物理B(1) 10430344 大学物理(1)(英)
44 44
飞行器动力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飞行器动力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背景飞行器动力工程是航空航天领域的重要学科,主要涉及飞行器的动力系统设计与开发,包括发动机、燃料系统、涡轮机、推进系统等各个方面。
该专业培养拥有扎实的数理基础、系统化的工程技术知识及创新思维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
二、培养目标飞行器动力工程本科专业旨在培养具备以下能力和素质的应用型人才:1. 扎实的数理基础: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等基础知识,能够运用数学方法和物理原理解决飞行器动力系统工程中的问题。
2. 专业技术能力:掌握飞行器动力系统设计、调试、测试与维护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独立进行飞行器动力系统的设计和实施。
3. 工程实践能力:具备工程实践能力,能够熟练操作飞行器动力系统的实验设备,进行系统性能测试和产品改善。
4. 创新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具备创新思维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善于合作与沟通,在团队中能够有效发挥自己的作用。
5. 终身学习与发展能力:具备不断学习和自我提高的意识,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能够适应未来科技发展的需要。
三、课程设置飞行器动力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主要包括以下课程:1. 基础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电路原理、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等。
2. 专业核心课程:飞行器动力学、燃气轮机原理、燃烧与燃烧器、航空发动机设计与制造、推进系统原理等。
3. 应用能力课程:航空航天材料、噪声与振动控制、航空发动机试验技术、航空发动机故障诊断与维修等。
4. 实践教学环节:飞机发动机实验、飞行器动力系统设计与实施实践等。
四、实践教学与创新活动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飞行器动力工程本科专业设置了一系列实践教学和创新活动,包括:1. 实验教学:开设飞行器动力系统的实验教学,使学生能够熟悉实际动力系统的操作和性能测试。
2. 实习实训:组织学生到航空航天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实训,锻炼学生的实际动力系统设计与制造能力。
3. 科研训练:鼓励学生参与科学研究,组织学生参加科技竞赛和创新创业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航天航空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航天航空工程专业培养方案1. 引言航天航空工程专业是一门涉及航空、航天及相关领域研究的学科。
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迅速发展和需求的增长,航天航空工程专业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和深远的社会影响力。
为了培养具备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航天航空工程专业人才,我们制定了本培养方案。
2. 培养目标航天航空工程专业旨在培养掌握航天航空工程实践和基础理论知识的工程技术人才,具备以下能力:•掌握工程实践所需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具备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具备适应快速变化的航天航空领域的能力;•具备终身学习和自我提升的意识。
3. 培养要求3.1 知识与能力•具备扎实的航天航空工程基础知识,包括航天航空原理、航天航空器设计、航天航空工艺等方面的知识;•具备相关工程实践技能,包括航天航空器模拟设计、航天航空系统验证与测试等方面的技能;•掌握相关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国际发展动态,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3.2 专业素养•具备良好的工程伦理和职业道德意识;•具备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具备良好的科研与实践能力,能够有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备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熟练运用科学方法和工程技术手段。
3.3 实践能力•具备航天航空工程实践的基本能力,能够参与航天航空项目的设计、制造、测试等工作;•具备科学研究和工程开发的实践能力,能够开展独立或团队项目,并具备报告撰写和表达能力;•具备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
3.4 创新能力•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的应用能力;•具备科技创新和科研项目设计的能力;•具备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企业管理的基本能力。
4. 培养课程航天航空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主要包括以下课程:1.航天航空原理2.航天航空器设计与制造3.航天航空材料与工艺4.航天航空系统工程5.航天航空动力学与控制6.航天航空试验与验证7.航天航空安全与可持续发展8.航天航空法律与规范9.航天航空项目管理5. 实践教学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本专业设置了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实习、实训和毕业设计等。
上海交大专业设置
上海交大专业设置
上海交通大学是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高水平大学,拥有完
善的专业设置。
以下是上海交通大学的专业设置分类:
1.工科类专业:包括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航空航天学院、材料科学
与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电气与自动化系、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等学院,涉及机械工程、航空
航天、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电气与自动化等领域。
2.理科类专业:包括数学与统计学院、物理与天文学院、生命科学与
技术学院、海洋学院等学院,涉及数学,物理,天文学,生物科学,海洋
科学等领域。
3.人文社科类专业:包括人文学院、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历史学系、哲学系、法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外国语学院等学院,涉及文学、历史、
哲学、法律、新闻传播、外语等领域。
4.医学类专业:包括医学院、药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公共卫
生学院等学院。
总体来说,上海交通大学的专业涵盖面很广泛,共有23个学院、45
个本科专业,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可以满足不同领域的学生的需求。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上海交通大学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与规格在国家发展的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其中第一个一百年是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对应的是实现教育现代化。
在这个过程中,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人才强国的最基本的基础。
而大学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走出一条扎根于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的道路。
为此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到了必须要改革的关口。
顺应国家的发展大趋势,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自2009年以来敢于实践,勇于革新,率先以培养综合型人才为目标,对课程体系进行了深入的调整与改进。
教学内容突破传统专业设置的界限,体现当代科学技术发展中学科交叉的鲜明特点。
加强数理基础和人文科学基础,努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
建设机械工程学科大平台,以“大工程”为主导,在设计、制造、控制、工程管理、环境、市场等多方面设置了一系列的课程。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以大机械类的培养目标为基础,培养学生具有科学的知识结构、综合的实践能力、开阔的国际视野、强烈的创新意识、团队的合作精神、自信的沟通能力。
同时关注新能源领域的新兴学科,在发扬传统学科优势的基础上,重视学科发展中交叉、互补的内在联系,优化课程结构,使教学内容不断适应能源与动力领域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培养目标有以下几点:(1)发挥上海交通大学教育方面厚基础的优势,同时与国际教育模式相接轨,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高层次的能源动力工程技术人才。
(2)考虑到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越来越要求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所以在教学改革中强调通过学科交叉来打破学科壁垒,培养具有综合知识体系的创新型人才。
具体的要求为:除了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知识以外,必须具有扎实的机械基础以及机械加工动手能力,必须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数学、物理、力学、机械学、电路和电子技术以及自动控制的基本知识和能力;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和技能;善于将雄厚的力学基础、机械基础、热物理基础以及控制基础知识融会贯通,在相关的研究领域中大显身手。
航空航天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航空航天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专业简介该专业是以系统工程的方法,用工程语言的形式指导飞行器设计、制造、实验和应用等环节的工程技术领域,同时也是研究飞行器设计理论、制造方法、科学应用的综合性技术学科。
中南大学在该专业相关领域拥有“高性能复杂制造”和“粉末冶金”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拥有以飞机刹车副、机轮刹车系统、轻型飞机为主要产品的三家高科技企业,承担了“大飞机” 、“现代先进飞行器” 等一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重大工程项目,形成了以机轮刹车系统、轻型飞机、飞机刹车副、高精度定向定位为特色的研究方向。
二、培养目标培养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力学、实验及计算机基础,掌握航空航天领域的多学科知识,能运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等手段,研究和解决航空航天领域的实际问题,能在有关政府部门、科研单位、高等学校、生产企业和管理部门从事飞行器设计、制造、应用和管理等方面的军民两用型高级人才。
三、培养要求按本方案培养的学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为:1.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协调组织能力和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
2.具有较扎实的数学、物理、力学、实验及计算机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社会科学基础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3.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力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设计、计算机应用、飞行器总体设计、导航原理、发动机设计、自动控制理论与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4.具有应用多学科知识,研究和解决航空航天领域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5.具有本专业领域某个专业方向必须的专业知识,并了解其科学前沿和发展趋势。
6.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及组织管理能力。
7.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8.能熟练使用一门外语。
四、主要课程和特色课程主要课程: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工程热力学、飞行器动力学与控制、航空航天技术概论、航空航天中的计算方法、自动控制原理、飞行器总体设计、飞行器结构设计、航天动力学基础与应用、导航原理、推进系统引论、航空发动机原理等。
航空航天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航空航天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专业简介为适应我国航空航天技术飞速发展对高级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年设立航空航天工程本科专业,年开始招生。
本专业现有专职师资人,其中教授人,副教授人,多是近年由国外知名航空航天院校引进,全部具有博士学位。
本专业设有省重点实验室,与航天科工集团联合建立了先进飞行器协同创新中心和空间智能飞行器协同创新中心,形成了以新概念飞行器技术和飞行器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为特色的专业方向。
二、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品行优秀、身心健康;具备深厚的数学、物理、力学、材料、实验及信息技术基础,掌握航空航天专业扎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以及本专业的现代分析测试手段;了解本专业的最新进展和研究动态;具备在飞行器设计、飞行器动力学与控制、飞行器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和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基础;具有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和产品研发能力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三、培养要求航空航天工程是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有重要地位的专业方向,是现代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高技术领域。
该专业主要以航空器、航天器、火箭与导弹等类型的飞行器的工作原理、结构与设计、飞行动力学与控制、研制与生产、应用与维护等方面为主要学习和研究对象,学科基础涉及数学、物理学、化学、机械学、控制科学、电子信息学、力学等多个学科,具有理论与工程并重、专业性和系统性相结合、学科紧密交叉融合的特点。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航空航天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结合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特色,本专业毕业生需要具备的基本知识、能力、素质如下:. 知识要求拥有良好的人文素质知识、学科基础知识、专业知识。
①人文素质知识掌握哲学、思想道德、政治学、法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知识,了解相关知识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掌握一定的人际交流、管理、行政领导学等知识,满足工程应用中的管理和交流的需要,了解相关知识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②学科基础知识掌握航空航天工程技术所需的自然科学基础,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了解相关学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交大航院和机动院本科
交大航院和机动院本科
交大航院和机动院都是上海交通大学的两个本科学院,分别是航空航天学院和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的简称。
交大航院成立于1952年,是中国最早的航空航天学科学院之一,也是国内为数不多的航空航天工程的本科教育基地之一。
学院设有航空航天工程、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等专业。
学院注重培养学生的航空航天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毕业生就业率较高。
交大机动院成立于1952年,是中国机械工程教育的摇篮之一,也是国内机械工程领域重要的本科教育基地之一。
学院设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能源与动力工程等专业。
学院注重培养学生的机械设计与制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毕业生就业率较高。
无论是交大航院还是机动院,都拥有一流的师资力量和优秀的教学设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术氛围。
同时,两个学院还积极开展科研工作,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和研究机构有着广泛的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就业保障。
机械类专业大学排名
机械类专业大学排名机械类专业是工程类专业的一种,培养学生具备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控制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实践能力,是培养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要学科之一。
在中国,各高校开设机械类专业的学院众多,其中有一些学院的机械类专业备受关注,拥有较高的排名和声誉。
以下是该领域具有较高声望的几所大学:1. 清华大学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在国内有着很高的声望,其机械类专业教学和科研水平一直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该学院设有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系、汽车学院等研究机构,涵盖了机械工程的各个领域。
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是该校历史悠久的学院之一,其机械类专业在国内享有很高的声誉。
该学院下设机械工程系、装备工程与自动化系等研究机构,其培养的毕业生在国内外都受到很高的认可。
3.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是该校重要的学院之一,其机械类专业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该学院下设机械与动力工程系、汽车与交通工程系等研究机构,拥有一批高水平的教师团队和研究项目。
4. 浙江大学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是浙江省较具影响力的机械类专业学院之一,其机械类专业在国内享有较高的声誉。
该学院拥有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和一流的研究团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和研究环境。
5. 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是该校重要的学院之一,其机械类专业在国内有着很高的知名度。
该学院下设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系、工业设计系等研究机构,其教学和科研水平一直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6. 同济大学同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是上海重要的机械类专业学院之一,其机械类专业在国内享有较高的声誉。
该学院下设机械工程系、交通与运输工程系等研究机构,培养了大量优秀的机械工程师。
以上是机械类专业大学排名中的一些著名的学院,在这些学院,学生可以接受到高水平的教育和培养,为将来的工程或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其他学校的机械类专业就不好,实际上,国内很多高校都开设了机械类专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比较。
中国大学航空航天工程专业学习计划
中国大学航空航天工程专业学习计划航空航天工程专业对于那些对于航空航天领域充满兴趣的学生来说,是一个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学科。
作为一个富有挑战和激动人心的领域,航空航天工程专业提供了广泛的学习和发展机会。
本文将提供中国大学航空航天工程专业的学习计划,旨在帮助学生规划和实现他们的职业目标。
1. 课程概述航空航天工程专业的学习计划涵盖了航空航天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
学生将学习航空航天工程的原理、设计和应用,掌握相关的数学、物理和工程科学知识。
课程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航空航天力学、流体力学、结构力学、航空航天材料、航空航天系统设计、航空航天设备维护等。
2. 实践培训航空航天工程专业非常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生将有机会参与实验室工作、项目研究和实地实习。
这些实践活动将帮助学生将课堂学习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
学生将有机会接触到最新的航空航天技术,并参与到相关项目的研发中。
3. 专业选修方向在学习计划中,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发展目标选择相关的专业选修方向。
这些方向包括但不限于航空航天系统设计与优化、卫星与航天器技术、航空航天材料与制造等。
通过选择适合自己的选修方向,学生可以进一步深化自己在特定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4. 学术交流与实践机会航空航天工程专业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学术交流和实践机会。
学生将有机会参加国际会议、学术研讨会和行业实习。
这些机会将为学生提供与同行专家和业界人士交流的平台,并增强他们的专业视野和国际竞争力。
5. 毕业设计项目针对航空航天工程专业的学生,毕业设计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旨在检验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将独立完成一个航空航天工程项目,并撰写一份详细的研究报告。
毕业设计项目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航空航天工程的实践应用,并为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语中国大学航空航天工程专业学习计划旨在为学生提供广阔的航空航天领域学习和发展机会。
通过系统的课程学习、实践培训、专业选修方向的选择以及学术交流与实践机会的参与,学生可以全面提升自己在航空航天工程领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
航空航天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航空航天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专业简介为适应我国航空航天技术飞速发展对高级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2012年设立航空航天工程本科专业,2013年开始招生。
本专业现有专职师资21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0人,多是近年由国内外知名航空航天院校引进,全部具有博士学位。
本专业设有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与航天科工集团联合建立了先进飞行器协同创新中心和空间智能飞行器协同创新中心,形成了以新概念飞行器技术和飞行器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为特色的专业方向。
二、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品行优秀、身心健康;具备深厚的数学、物理、力学、材料、实验及信息技术基础,掌握航空航天专业扎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以及本专业的现代分析测试手段;了解本专业的最新进展和研究动态;具备在飞行器设计、飞行器动力学与控制、飞行器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和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基础;具有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和产品研发能力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三、培养要求航空航天工程是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有重要地位的专业方向,是现代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高技术领域。
该专业主要以航空器、航天器、火箭与导弹等类型的飞行器的工作原理、结构与设计、飞行动力学与控制、研制与生产、应用与维护等方面为主要学习和研究对象,学科基础涉及数学、物理学、化学、机械学、控制科学、电子信息学、力学等多个学科,具有理论与工程并重、专业性和系统性相结合、学科紧密交叉融合的特点。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航空航天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结合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特色,本专业毕业生需要具备的基本知识、能力、素质如下:1.知识要求拥有良好的人文素质知识、学科基础知识、专业知识。
①人文素质知识掌握哲学、思想道德、政治学、法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知识,了解相关知识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掌握一定的人际交流、管理、行政领导学等知识,满足工程应用中的管理和交流的需要,了解相关知识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②学科基础知识掌握航空航天工程技术所需的自然科学基础,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了解相关学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飞行器动力工程培养方案
飞行器动力工程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深厚的飞行器动力学、流体力学、热力学等理论基础,掌握飞行器动力系统设计、研发、测试及维护等方面知识和技能,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具体目标包括:1. 系统掌握飞行器动力学、流体力学、热力学等相关基础理论,并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问题的解决;2. 具备飞行器动力系统设计、研发、测试及维护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3. 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进行飞行器动力系统相关的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开发;4. 具备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较强的沟通表达能力,适应国际化、团队化的工作环境。
二、课程设置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应该充分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工程、科学、管理等多方面的知识结构。
主要课程包括:1. 飞行器动力学:包括飞行器动力学基础、飞行器动力学分析方法、飞行器推进系统动力学,飞行器工程热力学等;2. 飞行器动力系统:包括飞行器动力系统设计原理、动力系统性能分析、飞行器发动机原理与工程实践等;3. 飞行器气动力学:包括飞行器空气动力学基础、飞行器流场特性、飞行器空气动力学设计原理等;4. 飞行器燃气涡轮发动机:包括燃气轮机原理、涡轮机设计、燃气涡轮发动机性能分析等;5. 飞行器动力系统测试技术:包括动力系统测试技术原理、测试设备与方法、测试数据分析与应用等;6. 飞行器动力系统维护管理:包括动力系统维护原理、动力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动力系统可靠性分析与评估等;此外,还应该设置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让学生在实际工程中学以致用,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实践相结合。
三、实践环节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实践环节的设置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专业特点,使学生在实践中能够全面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工程应用能力。
主要包括:1. 实习:学生通过实习可以了解工程实际运作情况,学习并掌握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增进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2. 实验: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的实验应注重动力系统的设计、测试、优化等方面,提高学生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能力;3. 毕业设计:毕业设计是学生在校学习的结晶,通过毕业设计,学生可以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结合起来,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提高综合能力。
上海交大 机械 专业硕士 培养方案
上海交大机械专业硕士培养方案一、介绍上海交通大学(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是中国著名的综合性大学之一,其机械工程专业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
本文将详细介绍上海交大机械专业硕士的培养方案,包括课程设置、实践实习、科研项目等内容。
二、课程设置1. 基础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工程力学•材料力学•热力学与传热学2. 专业核心课程•机械设计•控制工程•数值计算方法•机械制造工艺•机器人技术•液压与气动传动3. 选修课程•先进材料与制备技术•智能制造技术•机械振动与噪声控制•仿真与优化设计•机械系统设计与集成•创新设计与创业管理三、实践实习1. 实验课程•机械制造实验•机械设计实验•机器人控制实验•传感器与测量实验•液压与气动实验2. 实习项目•企业实习:学生可选择在机械制造、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等企业进行为期数月的实习,提升实践能力和工作经验。
•实践项目:学生可参与学校或科研机构的科研项目,深入研究机械相关领域的前沿问题,提升科研能力。
四、科研项目1. 毕业设计学生在硕士阶段需要完成一项毕业设计,可以选择从事理论研究或工程实践项目。
毕业设计要求学生能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并撰写一份完整的论文。
2. 科研论文学生在培养期间鼓励参与科研项目,可以与导师或其他研究团队合作,发表科研论文。
科研论文是评价学生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
五、专业发展1. 学术交流学生鼓励积极参加学术会议、研讨会等交流活动,与国内外专家学者进行学术交流,提升学术视野和专业素养。
2. 职业规划学校将为学生提供职业规划指导,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市场和行业动态,提供就业信息和资源,帮助学生制定职业发展计划。
3. 硕士论坛学生将有机会参加学校组织的硕士论坛,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并与其他学生进行学术交流和讨论。
六、总结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专业硕士培养方案综合考虑了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
飞行器动力工程培养方案
飞行器动力工程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
咱们这个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啊,那就是要培养出一群超厉害的小伙伴,他们就像是飞行器的“心脏守护者”。
这些小伙伴将来能够设计、开发、研究那些飞行器的动力装置,不管是飞机的发动机,还是其他飞行器的动力系统,都得搞得定。
要让这些飞行器像鸟儿一样在天空自由翱翔,全靠他们给打造强劲的动力源呢!而且啊,不仅要技术牛,还得有创新思维,能跟团队里的其他人愉快合作,解决实际工程里遇到的各种难题。
二、学制与学位。
1. 学制。
一般是四年啦,就像一场四年的冒险之旅,在这期间你要不断打怪升级,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
2. 学位。
顺利完成学业后,就能拿到工学学士学位。
这学位可就像是你在工程领域的“入场券”,有了它,你就可以在飞行器动力工程这个超酷的领域里大展身手啦。
三、课程设置。
# (一)公共基础课程。
1. 数学类。
高等数学是必须要学扎实的。
这就像是建造大楼的地基,要是数学没学好,后面那些复杂的工程计算啊,就跟没了依靠似的。
它包括微积分、线性代数这些内容,虽然有点烧脑,但是咬咬牙,把它拿下,后面的路就好走多啦。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也不能小瞧。
在飞行器动力工程里,很多时候要对各种不确定因素进行分析,这时候就靠它来帮忙啦。
比如说预测发动机某个部件的故障概率,就离不开这些知识。
2. 物理类。
大学物理涵盖了力学、热学、电磁学等知识。
飞行器的动力可离不开这些物理原理。
就像发动机的工作过程,从燃料燃烧产生热能,再转化为机械能,这每一步都跟物理知识紧密相连。
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也很重要。
这两门课能让你明白物体受力是怎么回事,在设计飞行器动力装置的结构时,你得清楚知道每个部件能承受多大的力,可不能让它在飞行途中散了架呀。
3. 其他公共基础课。
英语也不能放松。
毕竟航空航天领域可是国际化的,你得能看懂国外的技术资料,和国外的专家交流。
要是连英语都搞不定,那可就有点吃亏了。
计算机基础课也得好好学。
现在的飞行器设计、模拟啥的都离不开计算机,你得会用那些专业软件,像计算流体力学软件之类的,这可都是你将来工作的好帮手。
机械动力学-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1《机械动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机械动力学(400+)课程代码:学分/学时:3学分/51学时开课学期:秋季学期、春季学期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核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先修课程:理论力学、机械设计基础三(机械原理)后续课程:高等机械动力学(研究生课程500+)开课单位: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需明确各教学环节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贡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见附表)课程性质: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现代机械系统的动力学分析、设计和控制技术成为机械产品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的关键之一。
本科生《机械动力学》课程为我院机械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
课程将介绍现代机械系统动力学的建模、分析和计算的基本方法和软件工具,以及在机器人动力学、回转机械动力学、车辆动力学、动力机械、航天器动力学、运动生物力学等多个领域的应用与发展,使学生掌握高水平机械系统分析和设计的方法,拓宽知识面和视野。
教学目标: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初步掌握现代机械系统动力学,尤其是多体系统理论的建模、分析和计算的基本方法,达到初步掌握简单机械系统的动力学分析方法,了解机械动力学学科发展的前沿问题和相关领域工程应用的目的,为学习后继课程、从事相关领域的工程技术工作、科学研究,以及开拓新技术领域,打下坚实的基础。
具体包括基础知识、理论方法和工程应用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教学目标:掌握机械动力学建模和分析的基本原理。
[A3]22.理论方法教学目标:掌握机械动力学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分析方法,包括动力学正问题与逆问题、动力学分析和综合方法、多刚体动力学方法等基本理论知识,为未来从事研究生深造的学生提供基础;[A4]3.工程应用教学目标:机械动力学分析实践能力的锻炼,培养学生运用机械动力学建模和分析方法,对实际机械系统进行动力学分析的能力,了解机器人动力学、回转机械动力学、车辆动力学等领域应用,具备从事机械系统动态性能分析和设计的工程应用能力;[A5,B2]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含实践、自学、作业、讨论等的内容及要求)1.引言(2学时)内容:机械系统动力学的发展历史;机械系统动力学的研究前沿;机械系统动力学的研究对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航空航天工程本科专业培养计划一、指导思想1、我校航空航天工程本科专业涵盖飞行器设计、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航空宇航制造工程、人机与环境工程四个二级学科。
教学内容要突破传统专业设置的界限,体现当代科学技术发展中学科交叉的特点。
与国际通行的航空航天高等教育模式接轨,推行通才教育。
2、学校是知识的聚集地,也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校教育应从单纯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传授模式逐步转向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共同探索的“学习”模式。
3、强化实践性教育环节,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4、增加选修课门类和学生选修的自由度,注重学生个性发展,以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可胜任航空航天领域各项工作的宽厚型、复合型、开放型和创新型的优秀人才。
三、基本要求1、基本掌握马克思主义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思想。
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改革开放,遵纪守法,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2、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以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3、掌握本专业所必须的数学、物理、力学、机械学、电路和电子技术、自动控制、航空航天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4、具有本专业某个领域方向所必须的专业知识,了解学科前沿及其发展趋势。
5、具备本专业必须的计算、测试、文献检索能力,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
6、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和一定的体育锻炼,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和心理素质。
四、学制和学位推荐学制四年。
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学生在取得规定学分后提前毕业,也允许延长学习年限,但一般不超过六年。
学生修完本专业培养计划规定的学分,德、智、体考核合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的条件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五、课程体系构成本专业课程体系由公共课程(人文社科类、经济管理类、自然科学类、外语类、体育类和计算机类)、专业课程(学科基础类和专业方向类)和实践教学课程等三个课程模块组成。
其中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学时和学分分配如表1,其中选修课所占比例约为三分之一。
表1 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学时和学分分配六、本专业主干课程体系本专业主干课程是:《低速空气动力学》、《高速空气动力学》、《飞行器空气动力学》、《飞行器结构分析与设计》、《航空航天动力装置结构》、《航空航天推进基础》、《航空航天制造工程》、《飞行器控制》、《飞行器设计与实验》等。
七、实践教学环节安排本专业实践教学课程学时和学分分配如表2。
注:1、人文、社科模块课程的课外实践活动由学校和学院统一安排。
2、学院帮助和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参观现代化的企业与研究单位,参加志愿者公益活动和其它社会实践、行政管理,以利了解社会,理解社会,增长才干,拓宽视野。
3、学院帮助和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有关的科技活动,并可通过评审,申请学院学生科技活动基金和配备指导教师。
对于获得国家和省、市科技奖的学生,可优先考虑优秀生的评选和直升研究生。
4、每学期开展专题学术讲座,请资深教授或著名专家、学者作学术性讲座,结合讨论给学生机会,以表达自己的学习体会或介绍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提高学生的学术交流能力。
表2 实践教学的学时和学分分配八、毕业规定修完课内164.5学分及实践性教学环节45学分,通过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者,可获准在本专业毕业。
九、教学进程表见《航空航天工程本科专业教学进程表》。
5678PROGRAM GUIDE FOR UNDERGRADUATE STUDY IN AEROSPACE ENGINEERING AT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1 General Guidelines(1) The undergraduate program in Aerospace Engineering at Shanghai JiaotongUniversity (SJTU) covers four secondary disciplines: aircraft design, theory and application of aerospace propulsion, aerospace manufacturing, and human-machine-and-environment. The curriculum is set up in a way that bridges the barriers among various traditional aerospace disciplines and puts emphasis on interdisciplinary characteristics. The program thrives to meet the modern standard of international aerospace higher learning.(2) A university should be a basin of advanced knowledge and a principle ingenerating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 Based on this assertion, the program creates an environment that fosters the innovative spirits among the students. The teaching-learning is breaking away from the traditional mode of centering on the instructors and is turning to a mode of co-exploration where the students are the principles while the faculty provides the guidance and inspiration.(3) The program puts emphasis on practical trainings, through which the students aregiven the opportunity of applying knowledge to realistic engineering problems. (4) The program gives the students more freedom in selecting elective courses,respects each student’s individualism, and encourages students’self-development, in order to provide the society with diversified college graduates.2 Program Objective, Goals, and OutcomeThe SJTU Aerospace Engineering program prepares students for success in aerospace and related engineering systems. The goal of the program is to train students in ethical, intellectual, physical, and aesthetics aspects; and to educate students to hav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in knowledge, ability, and character. The outcome of the program is professional talents that are open-minded and innovative and with a broad and composite knowledge base.3 Basic Requirements1、To educate students to have a basic understanding of Marxism, Mao ZedongThoughts, Deng Xiaoping Theory, and the Three-Representative Theory; to be patriotic; to be supportive of the leadership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to stick to the Four-Basic-Principle and the Open-and-Reform Principle; to be law-abiding; to have strong professionalism; and to become responsible individuals.2、To educate students to gain a solid mastering of various natural science subjects;to be exposed to social sciences and liberal arts; and to have strong verbal and written communication skills using the Chinese language.3、To educate students to master a deep working knowledge and skills of technicalfundamentals, such as Mechanics, Electrics, Automatic Control, and Aerospace Engineering.4、To educate students to gain a deeper knowledge in one of the aerospacedisciplines; and to be exposed to the related engineering frontiers and modern development.5、To educate students to be able to perform computation work, to takemeasurements, to check technical references; to efficiently use computers; and to have foreign language skills.6、To educate students through strict military and physical trainings to be healthyboth physically and mentally.4 Terms and DegreeThe length of study to complete the program is flexible with a recommended length of four years and should generally not exceed six years. Students who obtain the minimum credits required by this program guide and deem qualified in ethical, intellectual, and physical aspects will be awarded Bachelor of Engineering degre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cademic Degree Regulation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5 Course StructureThe curriculum consists of three modules: common courses (Liberal Arts and Social Sciences,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Natural Sciences, Foreign Languages, Physical Education, and Computers), major courses (fundamentals and advanced Aerospace Engineering), and practical-training courses. Table 1 lists the credits/hours of the common and major courses, of which one-thirds are elective courses.6 Core CoursesThe core aerospace courses are: Low-Speed Aerodynamics, High-Speed Aerodynamics, Aircraft Aerodynamics, Aircraft Structure, Structure of Aerospace Propulsion Devices, Fundamentals of Aerospace Propulsion, Aerospace Manufacturing, Aircraft Control, Aircraft Design and Experiment.7 Practical TrainingTable 2 lists the credit/hours of practical-training courses.Notes:(1) The extra-curriculum practical training is to be arranged university-wide.(2) It is encouraged that students take advantage of term-breaks to visit relatedindustrial and research facilities, and to volunteer for public events and activities.These activities are beneficial to the students in terms of getting to know more about the society in-large, having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real world, and gaining more experience.(3) It is encouraged that students participate in related engineering and researchcompetitions and other activities. On a competitive base, the College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will award research funds to selected students and assign faculty members as project directors. For those students who medal in national and provincial competitions, their applications for Excellence Awards and post-graduate study will be given favorable consideration.(4) There will be a number of academic seminars given by leading authorities and experts eachsemester. Students are encouraged to take advantage of such opportunities to have face-to-face discussions with experts, to learn more, to present students’own thoughts, and to enhance communication skills.8 Requirements for GraduationStudent(s) who finishes 164.5 in-class credits and 45 practical-training credits and passes Undergraduate Design/Thessis defense will be allowed to graduate.9 CurriculumSee the separately listed official Aerospace Engineering Undergraduate Curriculum.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