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教学大纲
《会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会计学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一、课程介绍1.课程描述:本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是其专业知识结构中的主体部分之一。
本课程主要介绍基本会计理论和基本会计核算方法,其内容主要包括借贷记账法,账户,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以及进行会计核算和会计信息表达方式——会计报表。
2.设计思路:本课程引导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会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以及毕业后从事经济管理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内容以会计核算方法体系为主线,具体为:设置帐户、复式记帐、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帐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会计资料的分析利用等,以上8种方法相互联系、紧密结合,共同形成一个完整的会计核算方法和管理体系,构成了会计学课程的主要内容。
本课程主要内容: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账户与复式记账、制造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核算、商品流通企业主要生产经营过程核算、账户的分类、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产清查、会计账务处理程序、财务报告、会计管理等。
3.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先修课程:无二、课程目标会计学课作为物流专业管理学生的一门学科基础必修课,其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方法。
到课程结束时,学生应能:(1)明确会计是什么,是怎样进核算和监督的;(2)掌握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方法;(3)达到会计学入门应具备的理论和做账准备。
三、学习要求要完成所有的课程任务,学生必须:(1)按时上课,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参与随堂练习和提问。
本课程将包含课前提问、随堂提问、随堂练习等课堂活动,课堂表现和出勤率是成绩考核的组成部分。
(2)按时完成常规练习作业。
这些作业要求学生按书面形式提交,只有按时提交作业,才能掌握课程所要求的内容。
延期提交作业需要提前得到任课教师的许可。
五、参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1、选用教材:李海波,蒋瑛主编,《新编会计学原理-基础会计》,(第18版),立信会计出版社。
《会计学原理》教学大纲
《会计学原理》教学大纲会计学原理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本课程是一门会计学的入门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帮助学生了解会计学的发展历史、基本假设、会计信息的特征、会计等式、会计凭证和会计报表等基本知识,为学生打下扎实的会计学基础。
二、教学目标1.了解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会计学的基本假设、会计信息的特征;3.理解会计等式和会计凭证的作用;4.学习会计报表的基本内容和编制方法;5.培养学生的会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1.会计学发展历史1.1会计学的起源与发展1.2会计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和学派2.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1会计学的定义和范围2.2会计信息的特征和目的2.3会计信息的分类和质量要求3.会计学的基本假设和会计等式3.1会计学的基本假设3.2会计等式的含义和作用3.3会计等式的变形和扩展4.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4.1会计凭证的种类和用途4.2会计凭证的编制方法4.3会计账簿的种类和作用4.4会计账簿的记录方法和账户余额调整5.会计报表的基本内容和编制方法5.1资产负债表5.2利润表5.3现金流量表5.4所有者权益变动表5.5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6.会计分析和解决问题6.1根据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分析会计信息6.2根据会计报表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6.3解决与会计相关的问题和案例分析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讲授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授课、讨论、研讨、小组活动等多种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
五、教材及参考资料1.主教材:《会计学原理》(李晓东著,人民出版社)2.参考资料:-《会计学导论》(刘钢著,高等教育出版社)-《财务会计概论》(谢其德、曹勤姬著,高等教育出版社)-《现代会计理论与方法》(罗念群著,复旦大学出版社)六、课程评估方式本课程采用综合评价方式进行学生的综合能力评估,包括期中考试、课堂表现、作业和期末考试等。
会计学教学大纲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集美大学会计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1.课程编号:40011012.课程中文名称:会计学课程英文名称:Accounting3.课程总学时:48 ,其中:讲课:48 ,实验: 0 ,上机: 0 ,实习: 0 ,课外: 0 。
4.课程学分:35.课程类型:专业课程6.开课单位:财经学院投资学教研室7.适用专业:财政学、金融学、投资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等经济学类、非会计学等管理学类本科各专业8.先修课程:政治经济学、西方(宏、微观)经济学、高等数学等9.课程负责人:林开银二、教学目的和要求1.课程说明:本课程是高等学校经济学类、工商管理学类核心课程。
是集美大学经济学类、非会计学管理学类本科各专业的专业课程。
2.教学目的:其目的是使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从事会计工作的必备能力,也为学好后续课程打下一定的基础。
3.教学要求:(1)正确理解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2)熟练掌握借贷复式记账法以及凭证填制与审核、账簿登记、报表编制等一系列会计核算方法。
(3)熟练掌握制造业企业各类主要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总论1.1 会计的产生与发展1.2 会计的含义与对象1.3 会计的职能与目标1.4 会计的基本程序与方法1.5 会计的基本前提与基础1.6 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1.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课堂讲授6学时2.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了解会计的产生与发展;理解会计的含义、会计对象、会计职能、会计目标、会计基本程序与会计核算方法;掌握会计基本前提与基础以及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第二章会计要素与账户2.1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2.2 会计科目与账户1.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课堂讲授4学时2.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了解会计账户按结构和用途的分类;理解会计要素的特征、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的关系;掌握会计等式及企业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会计科目的内容及级次和会计账户的结构及其按经济内容分类。
会计学原理教学大纲
会计学原理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会计学原理是一门介绍会计学的基础理论、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的课程。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掌握基本会计准则和会计核算方法,以及能够运用会计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1. 使学生了解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培养学生掌握会计准则和会计核算方法的能力;3. 培养学生运用会计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内容1. 会计学的概述1.1 会计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1.2 会计学的对象和内容1.3 会计学的基本假设和原则2. 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2.1 会计准则的概念和分类2.2 国内外常用的会计准则体系2.3 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和会计伦理3. 会计核算基本原理与方法3.1 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3.2 会计账户和核算方法3.3 基本会计核算报表的编制方法4. 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分析4.1 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和要素分析4.2 利润表的结构和要素分析4.3 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横纵向分析方法5.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和分析5.1 现金流量表的用途和编制方法5.2 现金流量表的分析方法和应用6. 会计估计和会计错误的纠正6.1 会计估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6.2 会计错误的发现和纠正方法7. 会计信息系统与内部控制7.1 会计信息系统的组成和功能7.2 内部控制的基本原理和要素7.3 内部控制的评价和改进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会计学原理的理论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基本概念和原则。
2. 实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培养学生应用会计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讨论与互动:开展课堂讨论和小组互动,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的培养。
4. 作业与案例:布置相关作业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并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五、考核方式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情况、作业完成情况等。
2. 期中考试:对学生对会计学原理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估。
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大纲(3篇)
第1篇一、课程概述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是会计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
本大纲旨在明确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标准,为实践教学提供指导和参考。
二、实践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会计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能力。
2. 培养学生熟练运用会计软件进行账务处理和财务报表编制。
3.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判断能力。
4. 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5. 培养学生具备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综合素质。
三、实践教学内容1. 实践教学模块一:会计基础技能(1)会计核算的基本流程与方法(2)会计凭证的编制与审核(3)会计账簿的设置与登记(4)会计报表的编制与分析2. 实践教学模块二:会计软件操作(1)会计软件的基本功能与操作(2)会计核算模块的操作(3)报表编制模块的操作(4)财务分析模块的操作3. 实践教学模块三:企业会计实务(1)企业会计制度的设计与实施(2)企业财务报表分析(3)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4)企业纳税筹划4. 实践教学模块四:审计实务(1)审计的基本程序与方法(2)内部控制测试(3)实质性测试(4)审计报告的编制5. 实践教学模块五:财务管理实务(1)财务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2)企业融资策略(3)企业投资决策(4)企业成本控制四、实践教学方法1. 案例教学: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使学生了解会计实务操作过程,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模拟教学:运用会计软件进行模拟操作,使学生熟悉会计软件的使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3. 实习教学: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使学生了解企业会计实务,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 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5. 实践项目:设计实践项目,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实践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
2. 评价内容:(1)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2)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判断能力(3)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4)学生的综合素质3. 评价标准:(1)实际操作能力:熟练掌握会计软件,能够独立完成会计核算、报表编制等任务。
《会计学原理》教学大纲
《会计学原理》教学大纲会计学原理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1.课程名称:会计学原理2.课程代码:ACC1013.学时:48学时(每周3学时,16周)4.学分:3学分二、课程教学目标1.系统学习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核心概念。
2.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培养学生的会计思维和分析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三、主要教学内容1.会计概述1.1会计定义和目标1.2会计的发展历程1.3会计的功能和作用1.4会计的职业道德2.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等式2.1会计基本假设的概念和分类2.2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构成2.3会计等式的含义和应用3.财务会计的基本要素和基础原则3.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定义和分类3.2收入、费用、损益的概念和分类3.3会计基础原则的原理和应用3.4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4.会计核算的基本过程4.1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4.2会计凭证和日记账4.3原始凭证的分析和处理4.4分录和账户的编制和簿记5.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5.1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和分析5.2利润表的编制和分析5.3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和分析5.4股东权益变动表的编制和分析6.会计信息的利用与决策分析6.1财务比率分析6.2财务风险分析6.3经营绩效分析6.4投资决策分析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授课教学:通过讲授会计学原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2.案例教学: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会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实操练习:安排学生进行会计核算实操练习,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五、教学评估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和实操练习等,占总评成绩的40%。
2.期末考试:以闭卷方式进行,占总评成绩的60%。
六、教材与参考书目1.教材:《会计学原理》(第三版)李晓霞、张鑫编著2.参考书目:-肖克国,《会计学原理》-成仿吾,《财务会计》-王涛,《财务会计》七、备注1.课程教学大纲为参考,具体教学进度和内容以教师的教学安排为准。
会计学教学大纲
会计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1.1 课程名称:会计学
1.2 课程性质:必修课
1.3 课程学时:72学时
1.4 课程学分:4学分
二、课程目标
2.1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会计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2 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会计实务操作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2.3 培养学生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4 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内容
3.1 会计学基本概念与会计职业道德
3.2 会计科目的分类与账户的基本操作
3.3 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3.4 会计报表的编制与分析
3.5 企业财务分析及管理决策
3.6 税收会计与审计
四、教学方法
4.1 理论教学结合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4.2 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4.3 作业辅导,巩固学生的会计核算操作技能
4.4 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实际工作场景中应用所学知识
五、考核方式
5.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20%
5.2 期中考试:30%
5.3 期末考试:50%
六、教材及参考书目
6.1 主教材:《会计学》
6.2 参考书目:《会计基础》、《财务报表分析》、《会计审计导论》
七、其他
7.1 学生必须按时上交作业,迟交者扣分处理
7.2 学生需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7.3 任何形式的作弊行为一经发现将取消考试资格
以上为会计学教学大纲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取得优异的成绩。
祝大家学习进步!。
会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会计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09020010课程中文名称:会计学课程英文名称:Accounting课程性质:学科基础理论必修课考核方式:考试开课专业:管理各专业开课学期:3总学时:64 (其中理论48学时,实验16学时)总学分:4二、课程目的和任务会计学原理是管理专业基础课,是管理专业后续课程的基础。
通过会计学原理课程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记账方法,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实践课教学培养学生动手处理实际业务的能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三、教学基本要求(含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1、掌握会计的基本前提、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及一般方法。
2、掌握会计科目、账户的概念及借贷记账方法。
3、会用借贷记账方法对企业主要经济业务进行会计核算。
4、掌握账户按经济容和用途结构两种标准进行的分类。
5、会对原始凭证及记账凭证进行填制和审核。
6、会登记账簿并了解会计核算组织程序。
7、掌握财产清查的方法及账务处理。
8、了解主要财务报表的概念、结构和用途。
四、教学容与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6学时)会计的基本概念及会计目标,会计的对象及任务,会计基本前提条件、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及一般方法。
第二章会计科目和账户(4学时)会计六大要素的含义、分类,会计恒等式的经济含义及经济业务对会计恒等式的影响。
会计科目的概念、设置原则及分类,账户及其一般结构。
第三章复式记账(4学时)复式记账原理,借贷记账方法及记账规则,会计六大要素增加、减少的方向及余额含义,试算平衡及会计分录。
第四章企业主要经济业务核算(18学时)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容,资金筹集业务账户设置及会计核算,供应过程业务账户设置及会计核算。
生产过程业务账户设置及会计核算和产品生产成本的计算。
销售过程业务账户设置及会计核算,财务成果业务账户设置及会计核算。
第五章账户体系的建立(2学时)账户分类的意义,账户按经济容分类时各类账户用途、结构和特点,账户按用途和结构进行分类时各类账户用途、结构和特点。
《会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会计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会计学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
通过会计学的教学,使学生明确会计的意义和任务,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即掌握会计信息生成的基本原理、原则及一般的方法。
(二)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会计管理各门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1.1 会计学总论1.2 会计科目与复式记账课程目标2:为学生今后从事会计行业相关工作提供一些基础知识与实践技能。
2.1 生产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核算2.2 企业会计账户分类2.3 会计凭证的填制与审核2.4 会计账簿的设置与登记2.5 账务处理程序的基本环节2.6 财产清查2.7 财务会计报告2.8 会计管理(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表1: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表三、教学内容第一章总论1.教学目标(1)了解会计的含义和会计的特点。
(2)理解会计的职能、会计的对象和会计的任务。
(3)掌握会计法规和会计核算方法。
2.教学重难点(1)重点:会计的职能、会计法规和会计核算方法。
(2)难点:会计核算方法。
3.教学内容第一节会计概述第二节会计对象第三节会计核算方法第四节会计法规第五节会计工作组织4.教学方法讲授法。
5.教学评价思考题:(1)什么是会计?它有什么特点?(2)什么是会计的职能?会计的基本职能是什么?(3)什么是会计基本前提?其主要内容是什么?(4)会计核算有哪些专门方法?第二章会计科目、会计账户和复式记账1.教学目标(1)了解资金平衡原理和会计要素的构成,以及复式记账法的理论依据。
(2)理解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的概念。
(3)掌握会计账户和借贷记账法的基础知识。
2.教学重难点(1)重点:会计科目、复式记账法、借贷记账法。
(2)难点:借贷记账法。
3.教学内容第一节资金平衡原理第二节会计科目第三节会计账户第四节复式记账4.教学方法讲授法。
5.教学评价思考题:(1)什么是资金平衡关系?(2)试述会计要素的含义及内容。
会计学教学大纲
会计学教学大纲一、引言会计学作为一门重要的管理学科,对于企业的经济运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教学大纲旨在全面掌握会计学基本理论与方法,培养学生的会计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系统的教学,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财务分析与决策能力,为将来从事会计、金融等相关工作做好准备。
二、课程目标1.理解会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
2.培养学生的会计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财务分析和决策的能力。
3.熟悉国内外会计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遵守会计道德规范。
4.掌握实际操作技能,能够独立完成基本的财务会计工作。
5.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三、课程内容1. 会计学基础知识•会计学的概念与发展•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准则•会计信息系统与内部控制•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会计核算的基本步骤与方法2. 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与分析•利润表的编制与分析•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与分析•扩展财务报表分析方法3. 预算与管理会计•预算编制与控制•成本概念与分类•成本核算方法与成本控制•经营决策与管理会计4. 会计信息系统与财务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与运行•财务分析与经营决策•资本预算与投资决策•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四、教学方法1.授课与讨论相结合,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2.实例分析,案例讨论。
3.班级小组讨论,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桌面模拟实验,锻炼实际操作技能。
5.老师点评和学生互评,提高学生成绩。
五、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出勤、参与讨论)占总评成绩的20%。
2.课堂作业和小组报告占总评成绩的30%。
3.期中考试占总评成绩的20%。
4.期末考试占总评成绩的30%。
六、教材与参考书1.教材:•张无忌. 会计基础[M].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20.•李四. 财务管理基础[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9.2.参考书:•王五. 会计学[M]. 人民出版社, 2018. •赵六. 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M].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7.七、教学进度安排日期主题教学内容第1周会计学基础知识引言,会计学的概念与发展第2周会计学基础知识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准则第3周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与分析第4周财务报表编制与利润表的编制与分分析析第5周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与分析第6-7周预算与管理会计预算编制与控制第8-9周预算与管理会计成本概念与分类第10周预算与管理会计成本核算方法与成本控制第11-12周会计信息系统与财务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与运行第13周会计信息系统与财务管理财务分析与经营决策第14-15周会计信息系统与财务管理资本预算与投资决策八、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教学设备•电子教学课件•实例分析和案例讨论•计算机会计软件的实践操作•考试试题和答案的提供以上即为《会计学教学大纲》的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计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40033A课程类型:学科基础课总学时:51 讲授学时:51学分:3适用对象:管理类、经济类专业先修课程:《经济学》、《管理学》等一、课程的教学目标《会计学》课程是教育部规定的大学本科管理类、经济类专业的必修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系统性较强的课程。
本课程能够满足非会计专业学生学习会计知识的需要。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全面了解现代会计学的总体框架和基本理论,熟悉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能够解读会计报表,以适用21世纪经济管理工作对“通用型”专业人才的需求。
本课程是《财务管理》、《财务分析》等课程的学习基础,并有助于非会计专业学生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
二、教学基本要求(一)对教学内容讲授上的要求本课程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会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包括会计概述;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会计循环。
第二部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核算,包括企业筹资活动、供应活动、生产活动、销售活动、投资活动和财务成果的核算;第三部分,会计信息的集成与发布(财务报表)。
对上述内容应细讲会计基础理论与方法、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确认与计量以及财务报告,精讲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会计记录,书中以异体字标识的内容作为粗讲或选讲内容,对重点和难点内容在讲授时应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介绍会计工作的实际情况。
(二)对拟实现的教学目标所采取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本课程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式,课堂着重讲授重点和难点内容,将课堂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课件等)。
(三)对实践教学环节的要求本课程课上不安排统一的会计实践教学,课下师生可自行组织安排实践教学。
(四)对课后作业以及学生自学的要求本课程要求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和自学内容;实行教师课外辅导与答疑制,加强学生的预习、复习和作业环节,完善各个教学环节的管理。
(五)课程的考核方式本课程的考核可采用多种考核方式(如考试、考查;闭卷、开卷等);成绩评定方法为:平时的考勤、听课、回答问题、作业和测验等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
(六)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教师在讲解会计知识时,应注意基于会计信息使用者角度,同时,注意将会计与经济发展、企业管理的发展结合起来;本课程内容丰富、信息量大、系统性强,学生应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工作,及时完成作业。
三、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教学课时分配表第一章总论第一节会计及其产生与发展1.会计的产生与发展2.会计的含义3.会计与环境的关系4.会计分类和会计职业第二节会计职能1.会计职能概述2.会计的基本职能3.会计的其他职能第三节会计对象1.会计对象概述2.会计要素第四节会计目标1.会计目标的含义2.会计信息使用者3.会计目标的分类4.财务报告的目标第五节会计规范1.会计法律2.会计行政法规3.会计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会计的职能和目标;会计要素的内容和分类;会计规范。
难点:会计要素的内容和分类。
课程的考核要求:了解:会计的产生与发展、会计与环境的关系、会计分类、会计职业。
理解:会计的含义和作用、会计信息使用者及其需求。
掌握:会计的职能与目标、会计对象及其分类以及我国的会计规范体系。
复习思考题:1.为什么说会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会计的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主要标志是什么?2.从会计的产生和发展过程看,如何理解“经济愈发展,会计愈重要”这句话?3.会计的含义是什么?你是怎样理解的?4.为什么说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作为信息系统,可以提供哪些信息?5.怎样理解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6.从会计的发展历程中,如何理解会计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7.会计是如何分类的?会计的职业有哪些?8.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有何联系和区别?为什么财务会计需要规范,而管理会计不需要规范?9.什么是会计的职能?会计两项基本职能各自的含义和特点是什么?10.现代会计具有哪些职能?各职能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11.如何认识会计的作用?会计职能与会计作用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12.如果你想了解某一企业的经营情况,需要知道它的哪些方面信息,其中哪些信息可由会计人员提供?13.会计对象与会计要素之间具有何种关系?如何理解?14.企业会计包括哪几个会计要素?各会计要素有何特征?15.如何认识会计目标与会计职能之间的关系?我国现行的财务会计目标具有哪些特点?16.列举几个会计信息使用者,说明其对会计信息的需求。
17.我国的会计规范体系是怎样构成的?18.会计方法有哪些?会计核算的专门方法包括哪七种?第二章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和方法第一节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基础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1.会计基本假设2.会计基础3.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第二节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1.会计确认2.会计计量第三节会计记录1.会计等式2.会计科目与账户3.复式记账4.会计凭证5.会计账簿第四节会计报告1.会计报告的种类及意义2.财务报告的构成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会计等式在会计核算中的作用;会计科目和账户的意义及分类;借贷记账法的特点。
教学难点: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记账规则和会计分录的编制;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基本要求;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应用与理解。
课程的考核要求:了解: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经济业务的四种类型、会计科目的含义和分类、科目与账户的异同、会计凭证和账簿的种类、平行登记、对账和结账、财产清查。
理解:复式记账法的特点、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掌握:会计等式、权责发生制、借贷记账法及其应用。
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基本假设包括哪些内容?如何理解?2.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在收入和费用的确认上有何不同?3.规范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有何意义?其内容有哪些?如何理解各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4.什么是会计确认?各会计要素确认的条件分别是什么?5.什么是会计计量?会计要素的计量属性有哪几个?各计量属性之间具有何种关系?如何应用?6.如何理解会计等式?其表达形式有哪几种?7.什么是经济业务?有哪几种类型?每种类型的经济业务发生后是否会影响会计等式的平衡关系,为什么?请举例说明。
8.什么是会计科目?设置会计科目有何意义?设置时应遵循哪些原则?会计科目是如何分类的?9.什么是账户?账户与科目之间有何联系与区别?10.账户左右两方,哪方记增加,哪方记减少,取决于什么?账户中记录的四项金额之间具有何种关系?11.什么是复式记账法?复式记账法有何特点?12.什么是借贷记账法?如何理解借贷记账法的“借”、“贷”二字含义?13.借贷记账法下不同性质的账户各具有什么样的结构?账户的借、贷方余额各表示什么?14.如何理解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15.什么是会计分录?如何编制会计分录?会计分录有哪几种类型?16.什么是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如何进行试算平衡?试算平衡的公式和各自的依据是什么?17.试算平衡后,如果借方合计数与贷方合计数不等,表明什么?反之,如果相等,是否肯定记账正确,为什么?18.什么是会计凭证?它有哪些作用?如何分类?19.什么是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各自应具备哪些内容?如何分类?记账凭证应如何填制?20.什么是会计账簿?为什么经济业务在填入记账凭证后还需要登入账簿?设置和登记账簿有何意义?账簿是如何分类的?21.企业应如何设置账簿?总分类账、日记账和明细账各自的外表形式、账页格式和登账依据各是什么?22.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具有什么样的关系?什么是平行登记?平行登记的要点是什么?23.什么是对账?对账的具体内容包括哪些?24.什么是结账?定期结账有何意义?25.企业的会计报告分为哪两类?各有何意义?第三章会计循环第一节手工会计循环1.识别所需记录的会计事项2.填制记账凭证3.过账4.编制调整前试算平衡表5.编制期末账项调整分录并过账6.编制调整后试算平衡表7.编制结账分录并过账8.编制结账后试算平衡表9.编制财务报表第二节计算机会计循环(选讲)1.建立账套2.初始化设置3.启用账套4.日常账务处理5.期末处理6.报表处理7.财务分析8.结账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账项调整以及调整分录的编制。
教学难点:账项调整的原因与类型。
课程的考核要求:了解:会计凭证和账簿的分类、总账与明细账平行登记的原理与方法、对账的内容和结账的含义。
理解:账项调整的原因和意义。
掌握:会计循环的一般步骤和主要内容。
复习思考题:1.试比较一般会计循环与计算机会计循环的异同点。
2.会计循环包括哪几个步骤,各有何作用和特点。
3.计算机会计循环的主要步骤和内容有哪些?4.什么是会计信息系统,包括哪些功能?5.应用现代会计信息系统的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6.如何控制现代会计信息系统?第四章筹资活动的核算第一节筹资活动核算概述1.筹资活动的主要核算内容2.权益筹资与负债筹资的区别第二节投入资本的核算1.有限责任公司投入资本的核算2.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投入资本的核算第三节负债筹资的核算1.借款费用及其确认与计量2.短期借款的核算3.长期借款的核算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投入资本的核算、短期借款的核算、长期借款的核算。
教学难点:权益筹资与负债筹资的区别;借款费用及其确认与计量。
课程的考核要求:了解:筹资业务核算的主要内容、不同类型企业投入资本的特点、投入资本的有关规定、长短期借款等。
理解:权益筹资与负债筹资的区别、资本溢价产生的原因、借款费用及其确认与计量。
掌握:股份有限公司和非股份有限公司投入资本、短期借款、长期借款的核算。
复习思考题:1.股权性筹资与债权性筹资有何异同?各自有哪些利弊?2.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各自的特征有哪些?3.我国《公司法》对于设立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和股东出资的形式有哪些规定?4.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在投入资本核算的账户设置方面有何异同?所设置的各账户结构如何?5.实收资本与资本公积有何联系和区别?6.不同组织形式的企业在投入资本的核算方面有何不同?如何核算各类企业的投入资本?7.什么是资本溢价?为什么会产生资本溢价?8.股份有限公司设立的方式有哪两种?各自是如何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股票通常有哪些分类?9.股份有限公司销售股票的方式有哪两种?股票发行价格与面值之间具有何种关系?按照我国《公司法》规定,股票不得采取哪种方式发行?10.股票的发行费用应如何处理?企业按面值发行股票与按溢价发行股票,在会计处理上有何不同?11.借款费用有哪几部分组成?企业每期发生的借款费用资本化与费用化的确认原则是什么?12.借款费用应予资本化的借款是否仅指专门借款?为什么?专门借款有何特征?13.按规定,只有发生在借款费用资本化期间的借款费用才允许资本化,如何确定借款费用的资本化期间?14.借款费用只有在同时满足哪三个条件的情况下才能开始资本化?其停止资本化的时点是什么?15.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在购建或生产过程中发生何种情况时应暂停借款费用资本化?如何界定正常中断与非正常中断?两者各自有哪些情形?16.如何计量借款利息和辅助费用的资本化金额?17.长期借款与短期借款在期限、用途、种类、核算的内容、账户设置以及账务处理方面有何异同?第五章供应活动的核算第一节供应活动核算概述1.供应活动的主要核算内容2.成本计算的意义和内容第二节供应活动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1.原材料取得的核算2.固定资产取得的核算3.无形资产取得的核算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外购原材料的核算;外购固定资产的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