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表达规则

合集下载

家庭情绪表达与儿童情绪表达规则的关系

家庭情绪表达与儿童情绪表达规则的关系
表 2 表 达 接 受 性 的 描 述 统 计
物) ,发 生 在4 人 际 关 系类 型 ( 亲 、母 亲 、同 伴 和 单 种 父
独 ) 中 , 每 个 情 境 可 引 发 3 消 极 情 绪 ( 气 、疼 痛 、伤 种 生
心) 。要 求 儿 童报 告 自己 在 遇 到 这 些 情 境 时 的情 绪 表 达 , 包括 表 达 可 能 性 ( 点 计 分 :从 肯 定 不 会 到 肯 定 会 ) 4 、表 达接 受 性 ( 点 计 分 :从 非 常 不 好 到 非 常 好 ) 4 、表 达 理解
< .5 < .0 。父 亲 在 场 直 接 表 达 出对 家 人 的不 满 、闪 为 失 误 而 市j 指 责 等 ) 疼 痛 ,p O0 ;对 伤 心 的表 达 最 少 ,p 00 1 } 互 ,5
<. 5 点 汁分 。本研 究 中 ,父 亲积 极/ 消极 情 绪表 达 内部 一 致性 仅 时 ,儿童 对 生气 的表 达 显著 多 于伤 心 ,p 00 。 同伴在 场 < .0 。 系 数 分 别 为 08 、07 , 母 亲 积 极 / 极 情 绪 表 达 的 内 部 时 , 儿 童 对 生 气 的 表 达 最 少 ,p 00 1 情 绪 与 性 别 的 交 .8 .2 消
童 与老 师 、同学 相处 时 ,比和 父母 相 处更 倾 向 于掩 饰 真实 对 儿童 的情 绪调 控 能力 和情 绪 健康 有 重要 影 响 。
情 绪 。 由于 社会 化 过程 的不 同 ,情 绪 表达 规 则可 能 存在 性 别 差异 ,女 孩可 能 比男孩 有更 好 的表 达规 则 知识 。 以往家庭 情绪 表达 对情绪 表达规则影 响的研 究 中, 家 庭 都 是 作 为 一 个 整 体 ,f 日实 际 上 ,父 母 通 过 不 同 的价

表达情绪的原则

表达情绪的原则

表达情绪的原则是:真实、准确、具体、真诚和尊重。

这些原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并建立更健康、更积极的人际关系。

首先,真实和准确是表达情绪的基础。

我们应该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绪,而不是掩饰或夸大它们。

同时,我们也应该准确地描述自己的情绪,避免使用模糊或抽象的词汇来描述它们。

如果我们能够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对方就能够更好地理解我们的感受,并给予我们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其次,表达情绪需要具体和真诚。

我们应该避免使用陈词滥调或抽象的描述来表达自己的情绪,而是具体地描述自己的情绪体验和感受。

同时,我们也应该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情绪,避免用假装的微笑或冷淡的态度来掩饰真实的感受。

只有当我们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时,对方才能够更好地理解我们的情感世界,建立更深层次的人际关系。

此外,尊重也是表达情绪的重要原则之一。

我们应该尊重对方的感受和情感,避免将自己的情绪强加于对方身上。

当我们尊重对方的感受时,我们能够建立更健康的人际关系,避免因情绪冲突而产生不必要的矛盾和伤害。

最后,表达情绪需要遵循一定的沟通技巧和礼仪。

我们应该保持冷静、耐心和礼貌,避免在情绪激动时说出伤害对方的话。

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自己的语气和语调,避免使用过于激烈或消极的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这些技巧和礼仪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并建立更健康、更积极的人际关系。

总之,表达情绪需要遵循真实、准确、具体、真诚和尊重的原则。

只有当我们遵循这些原则时,我们才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并建立更健康、更积极的人际关系。

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个人之间的交流,也适用于团队和组织之间的沟通。

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应该以诚实、理解和尊重为基础,来处理情绪问题,以便更好地沟通和解决问题。

如何表达情绪

如何表达情绪

如何表达情绪适当的情绪表达应该符合情绪表达的规律。

换句话说,该哭的时候哭,该笑的时候笑。

下面是有关如何表达情绪的内容,欢迎参照。

1、真实表达情绪适当的情绪表达并不意味着盲目地忍让。

在现实生活中,你常常碰到令人失望的东西。

例如,一些同学可能想利用你给他做跑腿的工作,你不好意思拒绝。

关于这些类似的经历,很多人觉得缺乏能力表达自己的情绪,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怕对方不高兴。

这种压抑自己的情绪是一种不恰当的情绪表达,不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

以下做法大家可以参照一下:学会委婉地说“不〞。

朋友彼此应该互相帮助,如果可能的话,你应该给朋友提供帮助,但如果实在无法帮助,那么也要学会巧妙地拒绝,尤其是那些不情愿的事情。

你应该学会先肯定对方的想法是合理的,然后拒绝。

直接说“不〞会伤害一个人的自尊,但是如果你觉得对方不讲道理,你应该学会直接说“不〞。

2、合理要求,不道歉如果你在餐馆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你应该为自己辩护。

如果你在提出合理要求的同时做出道歉,会让别人觉得你有内疚感,从而失去你的尊严。

3、采用积极的暗示有时你会因为不好意思而不敢拒绝别人,但你会感到委屈和矛盾。

这时,你无妨采用积极的暗示,让对方明白,同时又不会伤害到自己的面子。

例如,你正要出去看电影,这时一个好朋友邀请你和他一起去购物,你可以给对方展示自己的电影票,这样,对方可能会意识到他已经已经干涉了你的行动计划,并为此道歉。

4、事先说明你的意图如果参加聚会,有同学请你喝酒,而你不想喝酒,你可以先发制人,说:“我非常开心参加这次聚会,但我真的不想喝酒。

〞这通常是有效的。

5、必要时予以有力回击在你的生活中总会有一些让人讨厌的人,虽然你已经无数次地表达过你的不快和愤慨,但是他们很可能会依旧我行我素。

如果你能一次又一次地以仁慈的心忍受,你最终会受苦的。

我们应该使我们的内心坚强,必要时,给予对方一些坚决的回击,以保护我们的自尊和权益,以免再次受到伤害。

6、学习表达规则适当的情绪表达应该符合情绪表达的规律。

什么是健康的情绪表达方式?

什么是健康的情绪表达方式?

什么是健康的情绪表达方式?
健康的情绪表达方式是指以积极、有效和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而不是压抑或过度表达。

以下是一些健康的情绪表达方式:
1. 自我觉察:意识到自己的情绪状态,并用适当的词语来描述它们,例如“我感到生气”、“我感到难过”。

2. 接受情绪:接受自己的情绪,而不是试图否认或压抑它们。

认识到情绪是人类的自然反应,每个人都会经历各种情绪。

3. 表达情感:以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例如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感受、写日记、绘画、唱歌或进行身体运动等。

4. 选择适当的时间和地点:选择适当的时间和地点来表达情绪,避免在不适当的场合或对不适当的人表达强烈的情绪。

5. 用“我”语言表达:使用“我”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而不是指责或攻击他人。

例如,“我感到失望,因为我希望我们能够一起做这件事”。

6. 倾听和理解他人:在表达自己的情绪时,也要倾听和理解他人的感受和观点。

建立良好的沟通和相互理解的关系。

7. 寻求支持:如果情绪问题困扰自己,不要犹豫寻求支持。

与亲朋好友分享感受,或者考虑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或治疗师的帮助。

8. 学习应对技巧:学习一些应对情绪的技巧,如深呼吸、冥想、放松练习或积极的自我对话。

这些技巧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管理和调节情绪。

健康的情绪表达方式有助于维持心理健康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通过学会表达情绪,你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感受,与他人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并促进情绪的健康发展。

谈谈如何让幼儿学会情绪表达规则

谈谈如何让幼儿学会情绪表达规则

的情绪 表达 方式 符合 社会 规 则 ,或者 说 是为 了表 现
( 一 )情 绪表 达规 则是 情 绪 体验 和 情 绪 表 达之 社 会期 望 的情绪 。如 若 没有 一个 准 则约 束人 们 的情 绪 表 达方 式 。可 能 会 给 个 体 和 他 人 带 来 消 极 的后 间的调 节机制 情绪 体验 是 个体 在 主观 上感受 到 、知 觉 或意识 果 ,而 且 对 个 体 与 外 在 环 境 的关 系产 生 不 良 的影 到 自己的情 绪状 态 。它反 映出个 体 的需要 和 愿望 是 响 。 否得 到 满足 。 当个体 需要 和愿望 得 到满 足时 ,会 产 因 而 ,情 绪 表达 规 则 是 约 束 人们 在什 么场 合 、 生 积极 的情 绪体 验 :当个体 需要 和 愿望 没有 得 到满 对 谁应 当表 现 出何 种 情绪 的准则 ,按 此 准则 控制 和 l  ̄ 1 ] 地 被社 会 接受 ,拥 有 足 时 ,则会 产 生 消极 的情 绪体 验 。情绪 体验 的产生 调 节情 绪 的个体 。能 够 更J 更 多地 与 个 体 目标 是 否 实 现 相联 系 ,个 体 难 以控
使 用情 绪 表达 规则 的 目的是 为 了更好 地 被社 会 少 自己对他 人 的伤 害 ,以一种 更容 易 被外 界接 受 的 文 化所 接受 ,而不 同 的文化 背 景对 于 个体 行 为表 现 方 式进 行社 会交 往 。这 样一 来 ,幼 儿 更容 易受 到周
有 着不 同的判 断标 准 , 因而情 绪表 达规 则 同样 因文 消极 情绪 很 重要 ,相 反北 印度 的孩 子从 小被 教 育要
子 相 比 ,中 国孩 子 在 受 到 表 扬 时 被 要 求 表 现 得 谦
围人 的欢 迎 ,同伴 愿意 与其 交 朋友 , 良好 的 同伴 关 中 。幼儿 能 够更好 地 适应 周 围环 境 。具 有更 强 的社 最后 ,获得情 绪 表 达规 则 间接地 促 进 了幼儿 的

儿童对情绪表达规则的理解与运用:发展及适应意义

儿童对情绪表达规则的理解与运用:发展及适应意义
则 :文 化 表 达 规 则 和 满 足 个 人 需 要 的表 达 规 则 。
E m n与 Fisn在 研究 面部 表情 的跨 文 化 一 ka r e e 致性 时发现 ,不 同 民族 的个体 在相 同情绪情 境 中面
部表情 有时 会依赖 于文化 上 的不 同 , 因此提 出 了“ 文
化 表 达规 则 (u ua dsl ue ) 的概 念 来 说 明 c h rl i a rls ” py
理研究
Pyh l ia R sac 2 1 32 :0 2 scoo cl eerh 00,( )2 - 6 g
儿童对情绪表达规则的理解与运用 : 发展及适应意义
张 月娇 王振 宏
( 西 师 范 大 学 心理 学 系 , 安 7 0 6 ) 陕 西 10 2

要 : 绪 表 达 规 则是 个 体 习 得 的 以 文化 与 社 会 适 应 的 方式 表 达 情 绪 的 内 部 规则 , 约 着情 绪 表达 行 为 的合 适 性 。儿 童 情 绪 表 情 制
的调节 , 并不 能 改变个 体 的主观情 绪 体验 [。因此 , 3 ] 情 绪表达 规则是 用 以指导个 体进行 恰 当的情 绪表达 的一 套规 则 , 规定 了个体 在特定社 会情境 下 , 谁 它 对
应该 表现 出什 么样 的情绪 ,而不管 个体 内心 真正 的
致 ,主要 是 因为个体 在社会 生活 中逐渐接 受 了一定 的社 会规 范 ,以符合 文化 习俗 的方 式来表 达 自己 的
1 情绪 表达规 则 的含义 、 分 与类型 成
表情 的知 识 ,儿 童会运 用一种 不 同于 内心 真实 情绪 的面部表情 来掩 饰或代 替真 实情绪 。而 目标则是 指

《情绪心理学》第3章-情绪的表达-课件ppt

《情绪心理学》第3章-情绪的表达-课件ppt
达尔文的观点 来自正常婴儿及先天盲婴的证据 来自跨文化研究的证据
全世界都能识别的七种表情
个体之间的情绪表达有明显差异。
情绪表达的文化多样性 社会化对情绪表达的影响
情绪“表露规则” 学习和情境因素对情绪表达有重要影响
2
情绪“表露规则”
Hochischild(1979,1992)认为,表露规则指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学到的、依不同文化而不同 的控制表情的规则,也就是某人何时能向谁表 现何种情绪。
6
背影是真的 人是假的 没什么执着 一百年前 你不是你 我不是我 悲哀是真பைடு நூலகம் 泪是假的 本来没因果 一百年后 没有你 也没有我 ——王菲《百年孤寂》
7
面部表情与情绪体验一致性的发展
社会性
先天一致性
•面部表情与情绪主观体验 之间有密切关系。 •研究表明,不同的面部表 情与不同的自主神经系统 反应连接在一起。 •只有面部表情和体验一致 ,才会起到动机作用。 •看人先看脸,见脸如见心
弱化、夸大、彻底隐藏或掩饰表情中流露的情绪。
体育比赛中的大多数失败者 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
3
情绪识别及准确性
一种复杂的认知过程,包括观察、分析、判断、 推理等。 情绪识别的准确度受多种因素影响
情绪类型
快乐和愤怒最容易识别。
情境背景
从情绪行为的情境背景中识别情绪,准确度高。
10
面部动作编码系统(FACS)
艾克曼 在实际测量时以面容活动为单位,称为活动单 位。单一的活动单位可以包括一块或几块肌肉 组织。 由于多数面容变化由几个活动单位叠加发生, 故把能明显辨认的叠加的活动单位列成复合活 动单位。 FACS共列出28种单一活动单位和19种复合活 动单位。 根据各个活动单位间主导或次要、竞争或对抗 的关系,规定情境中的测量规则和方法。

教师情绪表达规则刍议

教师情绪表达规则刍议

教师情绪表达规则刍议
刘迎春
【期刊名称】《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2(037)002
【摘要】教师的工作是一种较高负荷的情绪劳动,这决定了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需要按照一定的情绪表达规则来展现自己的情绪。

教师情绪表达规则是基于组织和工作目标而定位的,并受社会文化背景及教育习俗的影响。

情绪表达规则一旦被教师所接受并内化,就会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具有调节指导作用。

根据教师工作的内容、性质、任务以及场所,教师情绪表达规则包括对待学生的情绪规则、与家长相处的情绪规则、与同事相处的情绪规则、与学校领导相处的情绪规则以及消极感受表达的情绪规则。

教师教育部门应该帮助教师习得这些规则,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价值准则。

【总页数】6页(P6-11)
【作者】刘迎春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浙江金华3210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50
【相关文献】
1.家庭情绪表达与儿童情绪表达规则的关系 [J], 王蓉;罗峥
2.教师教育者的情绪表达规则刍议 [J], 尹南南;陈强
3.幼儿情绪表达规则本土化研究综述及教育启示 [J], 黄程佳
4.情绪表达潜规则对组织内部员工情绪耗竭的影响——以情绪表达策略为中介 [J], 关涛; 环亚琴; 晏佳敏
5.学前儿童情绪表达规则认知发展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一项追踪研究 [J], 王军利;文彦茹;林艺;侯莉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儿童情绪表达规则认知的研究方法

儿童情绪表达规则认知的研究方法

( 1 9 6 9 ) 提出 , 意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获得的 , 并 用 以指 导其 在 特定 社 会情 境 下 , 表 现 出社会 期 望情 绪 的一套规 则。【 】 之后 , S o u t h a m— G e r o w 和K e n d a l l ( 2 0 0 0 )认 为情绪表达规则是存在于特定文化背景 下的社会规则 , 儿童的任务是对其不断进行意义建
构, 并最终 内化为个体 自身信念的一部分 。[ 2 1 因此 , 情绪表达规则 是在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长期 以来 约定俗成的规则 ,它规定了个体在特定情境中、 面 对特定对象时 , 应该表现出相应的特定情绪 , 而不 管个体 内心真正的情绪状态如何。对情绪表达规则 的认知是儿童情绪社会性发展的重要部分 , 关系到
的理解” 这两个成分 , 翻 即之后J o n e s ( 1 9 9 8 ) 所提出的 情绪表达规则知识和情绪表达 目标 ; [ 4 】 二、 探明了儿 童情 绪表达规则 的多种 策略 ,继 E k m a n 和F r i e s e n ( 1 9 6 9 ) 提 出的弱化 ( i n h i b i t ) 、 夸大( f a c i l i t a t e ) 、 平静化 ( n e u t r a l i z e ) 和掩 饰( m a s k ) 这 四种 常见 策 略之后 , 【 】 Ma t s u mo t o 等人 ( 1 9 9 8 ) 还 补 充 了 限制 ( q u a l i i f c a t i o n ) 和真实表达 ( u n m o d i i f e d e x p r e s s i o n )这两种策略; 圈 三、 揭示 了儿童情绪表达规则认 知能力发展 的基本 趋势 ,儿童在3 岁一 4 岁左右出现区分 内外情绪差异 的认知能力 ,到6 岁时初步掌握区分情绪表达规则 的面部表露 和内心体验 的技能 , 9 岁时情 绪表达规 则认 知的发展最为迅速 , 而1 2 岁 以上 的儿童 , 其情 绪表 达规 则 的认 知能 力几 乎不 再发 展( S a a r n i , 1 9 8 4 ; C o l e , 1 9 8 6 ) ; [ 6 川 四、 考察 了影响儿童情绪 表达规则 认知能力发展和运用的诸多因素 , 其 中包括儿童的

情绪劳动及管理

情绪劳动及管理

17
组织情绪表现规则
情绪的表 达规则
表现性
自主性
显性
隐性
强制
自主
指组织强制性 地要求员工工 作表现出的某 种情绪
显性表现规则
指组织内部明文规定工作 中期待员工表现的情绪
强制性表现规则
指组织虽然期待员工在工 作中表现出某种情绪,但 并没有明文规定,而是希 望员工能通过感同身受、 潜移默化的表现在自己的 行为中。
• 员工需要按照角色要求和组织期望及时而灵活地调整自己的情绪工 作方式和策略,以便有效地对公众的情绪加以引导,朝着组织所期 待的方向发展。
• 不同职业对象和职业内容所期待的情绪工作有所差异,员工在工作 中表达和管理情绪的方式是否恰当,以其是否遵守所属职业和组织 的相应要求为判断标准。
3、情绪劳动界定的标准
“虚拟关系”,员工的 工作角色与其自身的感 受出现分离与脱节。
任务实施
1、辨析情绪劳动表现规则与情绪劳动表达方式之间的关系;
2、分析实际工作中两种情绪劳动表达方式对员工心理健康的影 响。
任务2 情绪劳动评估
情境导入
“微笑 ”, 表情愉乐 , 双眼明亮 ,注视对方 “ 小三点 ”( 眼睛 和鼻子是个倒三角)态度坦诚 。
2、表面扮演和深层扮演是如何对顾客满意度产生影响的?
1、表面扮演和深层扮演的区别
行动理论 资源保存理论
表面扮演需要伪装,减弱了自我 表面扮演更多地发生于行为模式 中的灵活水平。也就是说,表面扮演 真实感。具体来说,只着重于外在表 情行为控制的表面扮演更容易损害员 可能更多地发生于习惯性的常规过程。 工的自我真实感,员工可能需要付出 这些过程比较多的处于半自动化状态, 不需要太多的意识加工,不需要付出 更多的心理资源,他们更容易陷入心 理的疲劳。 太多努力。 深层扮演着重要求员工调整内心 深层扮演发生在行为模式中的智 体验,更多地要求员工从认知角度 力 水平,需要相当部分的意识 参与, 进行调整,实现组织对个体情绪表达 可能需要动用和消耗较多的心理资源。 的要求。

学前儿童对情绪表达规则的认知发展

学前儿童对情绪表达规则的认知发展

儿童情绪表达能力一、儿童情绪表达能力的发展特点情绪表达规则是情绪表达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个体会根据情绪表达规则而在特定的社会情境下表现出符合社会期望的情绪,而非真正的情绪体验,个体会在社会化进程中渐渐习得这种规则。

情绪表达规则一般包含四种基本策略,分别为夸大、弱化、掩饰和平静化。

1 情绪表达规则的认知儿童早期对情绪表达规则的认知还是片面的,在从社会环境中逐渐获得有关情绪表达规则知识的过程中,能够区分内心感受与实际表现之间的不一致,并为特定目的而改变自己的情绪表达,例如儿童通常会为了避免消极后果而掩饰真实情绪。

幼儿情绪表达规则认知能力在4~5岁时快速发展。

相比于积极情绪,幼儿会更多地掩饰消极情绪,掩饰的主要原因是认为他人不会理解或帮助自己。

学前儿童情绪表达规则的认知发展在情绪类型上具有差异,消极情绪要比积极情绪发展更好,且更早掌握消极情绪表达规则。

儿童在年龄增长的过程中,对情绪表达规则的认知渐趋成熟,在不同情绪类型上、不同的情绪情境中都存在一些差异,并且不同性别的儿童在不同年龄段的发展速度也存在不一致。

2 情绪表达规则的目标儿童情绪表达目标主要分为:自我保护目标、社会定向目标、无目标和其他。

学前儿童的消极和积极情绪表达目标大多是自我保护目标。

而小学生在积极情绪情境下更倾向于社会定向目标,而在消极情境下更多地选择自我保护目标。

男孩更多地选择自我保护目标,而女孩更倾向于选用社会定向目标。

儿童情绪表达规则的目标具有较明显的阶段特征、情境特征和性别差异,不同年龄段的心理发展特点决定了特定年龄所更常见的表达目标,情境特征使儿童所处的心境不同而选择更合适的目标。

3 情绪表达规则的策略运用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策略运用具有差异性,一般年龄较小的儿童最常使用掩饰和夸大策略,平静化策略很少出现,4岁是策略发展的关键年龄,策略使用会变得越来越频繁。

小学儿童对平静化策略运用最多,且很少再用夸大策略,而掩饰、弱化策略的使用频率相差不大。

不同情绪下发声的表达方法

不同情绪下发声的表达方法

不同情绪下发声的表达方法
1. 喜悦:当表达喜悦时,声音通常会比较明亮、高亢,语调也会比较轻快。

可以使用上升的语调,发出爽朗的笑声,以及用高音调来表达兴奋和快乐。

2. 愤怒:愤怒的情绪通常伴随着较高的音量和强烈的语调。

声音可能会变得尖锐、急促,语速也会加快。

可以使用较高的声调表达不满和愤怒。

3. 悲伤:悲伤的情绪通常表现为低沉、缓慢的声音。

语调可能比较平缓,甚至带有一些颤抖或呜咽。

可以使用较低的声调,语速可能会变慢,表达出哀伤和痛苦。

4. 恐惧:恐惧的情绪可能导致声音变得尖锐或高亢。

语调可能会不稳定,甚至可能出现结巴或结巴的情况。

可以使用较高的声调,语速可能会较快,表达出惊慌和不安。

5. 平静:平静的情绪通常表现为稳定、温和的声音。

语调会比较平缓,语速也会比较适中。

可以使用中等的声调,表达出冷静和沉着。

6. 兴奋:兴奋的情绪可能导致声音变得高亢且充满活力。

语调可能会有较大的起伏,语速也会加快。

可以使用较高的声调,表达出热情和激动。

情绪表达规则

情绪表达规则

情绪表达规则情绪表达规则1、情绪表达规则的概念每个人都有情绪,每个人表达情绪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我们都是社会人,都是在相应的社会文化下成长,所以也会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和制约。

也就是说,我们都要遵守相应的社会风俗和规则。

因此,我们的情绪表达方式也会受到社会的情绪表达规则的影响。

(1)Ekman & Friesen(1969)最早提出情绪表达规则的概念,他们认为,情绪表达规则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获得,用以指导特定社会情境下表现社会期望情绪的一套规则。

这里的情绪表达规则,侧重于强调内部情绪体验与外部情绪表达的不一致。

(2)Jones(1998)从情绪表达规则的组成成分出发,认为情绪表达规则包括两种成分表情调节知识和目标。

表情调节知识是指根据情境要求调节面部表情的指示,目标是决定表达规则使用的一个重要成分,因为人们表达与内部心理状态不一致的情绪时,都是有一定的动机的。

相较于和对内部情绪与外部表情的不一致性的强调来说,进一步研究了情绪表达规则的目标。

(3)Saarni提出,情绪表达规则是个体调节和管理自身情感表达的行为,其目的在于达到控制表达行为的适宜性,是个体印象管理的一部分。

(4)Southam等人认为,情绪表达规则是存在于特定文化背景下的社会规则,儿童的任务是不断对其进行意义建构,并最终内化为其自身信念的一部分(Southman,2002)。

Ekman, Friesen& Saarni的观点注重情绪表达规则的功能性,而Southman等人的概念则侧重从建构主义的角度解析情绪表达规则。

(5)综合几个不同概念我们发现,情绪表达规则包含了两个方面内容:行为层面:个体表现出与真实情绪体验不一致的外显情绪表现;认知层面:个体有意识地对自身情感表达进行调节和管理,以达到符合特定文化背景、社会规则和社会期望的目的,并最终达到符合自身年龄的情绪建构水平。

总之,情绪表达规则是存在于特定社会、特定文化背景下的一种社会规则。

艺术作品中的情绪表达手法

艺术作品中的情绪表达手法

艺术作品中的情绪表达手法艺术作品是艺术家通过形式、色彩、线条等视觉元素的组合,以及音乐、舞蹈、表演等其他艺术形式,表达情感和情绪的独特方式。

无论是绘画、雕塑、音乐还是戏剧等,艺术家都运用不同的手法来传达自己内心的情绪,让观众产生共鸣。

以下将介绍一些艺术作品中常见的情绪表达手法。

1. 色彩运用色彩是艺术作品中表达情绪最直接的元素之一。

不同的颜色可以唤起观众不同的情感体验。

例如,暖色调如红色、黄色常被用来表达热情、快乐或愉悦的情绪;冷色调如蓝色、绿色则通常与平静、冷漠或悲伤相关联。

而鲜艳的色彩常常用于表现充满活力与喜悦的情绪,而暗淡的色调则用于表达悲伤、忧郁等情绪。

2. 构图与形式构图是指艺术家将视觉元素有机地组合在一起的方式。

不同的构图方式可以影响作品所传递的情绪效果。

例如,对称的构图常常给人一种稳定、庄重的感觉,而不规则的构图则能够营造一种动态、活力的情绪。

艺术家还可以通过形式的选择来表达情绪,如柔和的曲线可能表现出温柔、柔弱的情感,而尖锐的线条则往往与紧张、痛苦等情绪联系在一起。

3. 肖像表达肖像是艺术家表达情绪的一个重要手段。

通过人物的面部表情、眼神、姿态等细节,艺术家可以传达出各种情绪。

举个例子,一个微笑的面孔可能呈现出快乐、满足的情感;而紧皱的眉头和压抑的眼神则可能表达出愤怒、忧虑等负面情绪。

艺术家可通过精准捕捉人物的情感表达,使其观众能够与作品中的人物心灵产生共鸣。

4. 节奏与音乐对于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节奏和音乐元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同的节奏和音乐风格可以产生不同的情绪效果。

例如,悠扬的旋律和磅礴的乐章可以激发观众内心的壮丽感,并引发兴奋、感动等积极情绪。

而低沉的节奏和忧郁的音调则可能使观众感到悲伤、无助等消极情绪。

音乐与舞蹈通过韵律和动作的组合,以及艺术家的演绎,能够直接触动人们的情感。

5. 符号象征在绘画和雕塑作品中,艺术家常常使用符号和象征手法来表达情感。

例如,玫瑰花通常被用来象征爱情和浪漫,鸟儿可能象征自由和希望,而十字架常常与宗教信仰和救赎相关联。

情绪表露规则受社会文化影响到例子

情绪表露规则受社会文化影响到例子

情绪表露规则受社会文化影响到例子
1. 亚洲文化的克制:在一些亚洲国家,如日本和中国,情绪表露通常更为克制。

人们常常倾向于控制情感的展示,避免大声表达和过度的身体动作。

在悲伤、痛苦或愤怒时,人们可能选择内化情绪,通过保持冷静和沉默来展示它们。

2. 拉丁美洲的情感表达:相比之下,拉丁美洲的文化更加情感化和直接。

人们更倾向于通过面部表情、手势和声音的变化来展示情绪。

例如,他们可能更倾向于用大声说话和身体接触来表达喜悦或愤怒。

3. 西方文化的个人表达:在一些西方国家,个人情感表达的权利和重视程度较高。

人们被鼓励自由展示自己的情感,追求个人的幸福和满足。

在悲伤时,他们可能会选择公开表露情绪,例如哭泣或寻求社会支持。

4. 宗教和价值观的影响:宗教和价值观也会对情绪表露规则产生影响。

在一些宗教上重视节制和平静的文化中,人们可能更倾向于控制情绪,尽量保持内敛。

而在一些重视坦率和情感表达的文化中,人们可能更容易接受和展示情绪。

第九课正确表达情绪(课件)-北师大版心理健康六年级上册

第九课正确表达情绪(课件)-北师大版心理健康六年级上册
北师大版心理健康教育
我们的约定
一、用心倾听 二、积极分享 三、支持同伴 四、遵守规则
情绪是心理状态的晴雨表,正是因 为有了情绪,生活才变得五彩斑斓, 绚烂多姿。把情绪合理、恰当、正 确地表达出来,不仅有利于我们的 身心健康,而且能够发挥情绪的人 际交流功能。何乐而不为呢?
北师大版心理健康教育
热身游戏
与亲朋好友倾诉
痛快的大声唱歌
适当的运动
事情+心情+解决办法
情绪就像气象台, 喜怒哀惧变得快, 生气时,笑一笑。 烦恼时,讲出来。 紧张时,静一静。 伤心时,想得开。 乐观向上有自信, 学习生活添光彩。
剪刀、石头、布
鸡蛋变凤凰
Many desktop publishing packages and web page editors now use orem
情绪万花筒
看到这个表情,你感 受到了怎样的情绪?
情绪万花筒
我养了三年的小狗, 走失了。
看动作,猜心情
Hale Waihona Puke 绪万花筒喜 眉开眼笑 手舞足蹈 语调高昂 笑逐颜开 活蹦乱跳 滔滔不绝
怒 怒目而视 拍案而起 破口大骂 咬牙切齿 紧攥拳头 恶言相向
哀 泪流满面 垂头丧气 有气无力 愁眉苦脸 闷闷不乐 声泪俱下
惧 面无人色 慌张不安 声音颤抖 目瞪口呆 手足无措 语无伦次
面对同一件事情,不同的态度会 产生不同的情绪,而不同的情绪,最 终又会导致不同的结果。
转移注意
合理发泄
适当的哭一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情绪表达规则1、情绪表达规则的概念每个人都有情绪,每个人表达情绪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我们都是社会人,都是在相应的社会文化下成长,所以也会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和制约。

也就是说,我们都要遵守相应的社会风俗和规则。

因此,我们的情绪表达方式也会受到社会的情绪表达规则的影响。

(1)Ekman & Friesen(1969)最早提出情绪表达规则的概念,他们认为,情绪表达规则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获得,用以指导特定社会情境下表现社会期望情绪的一套规则。

这里的情绪表达规则,侧重于强调内部情绪体验与外部情绪表达的不一致。

(2)Jones(1998)从情绪表达规则的组成成分出发,认为情绪表达规则包括两种成分表情调节知识和目标。

表情调节知识是指根据情境要求调节面部表情的指示,目标是决定表达规则使用的一个重要成分,因为人们表达与内部心理状态不一致的情绪时,都是有一定的动机的。

相较于和对内部情绪与外部表情的不一致性的强调来说,进一步研究了情绪表达规则的目标。

(3)Saarni提出,情绪表达规则是个体调节和管理自身情感表达的行为,其目的在于达到控制表达行为的适宜性,是个体印象管理的一部分。

(4)Southam等人认为,情绪表达规则是存在于特定文化背景下的社会规则,儿童的任务是不断对其进行意义建构,并最终内化为其自身信念的一部分(Southman,2002)。

Ekman, Friesen& Saarni的观点注重情绪表达规则的功能性,而Southman等人的概念则侧重从建构主义的角度解析情绪表达规则。

(5)综合几个不同概念我们发现,情绪表达规则包含了两个方面内容:行为层面:个体表现出与真实情绪体验不一致的外显情绪表现;认知层面:个体有意识地对自身情感表达进行调节和管理,以达到符合特定文化背景、社会规则和社会期望的目的,并最终达到符合自身年龄的情绪建构水平。

总之,情绪表达规则是存在于特定社会、特定文化背景下的一种社会规则。

它规定了个体在什么情境下,对谁、应该表现出什么样的情绪,而不管个体内心真正的情绪状态如何。

情绪表达规则受到约定俗成的文化影响,更多是一种存在于外部世界中的规则。

作为社会中的个体,需要学习这套规则,以便于更好地适应社会,提高与他人交往的效率。

2、情绪表达规则的的内涵(1)情绪表达规则的知识情绪表达规则知识就是个体根据情绪所产生的情境来调节自身情绪表达的一系列知识。

Saarni(1984)提出,情绪表达规则知识以对他人情绪表达的觉察为前提,它形成的基础是一定的社会认知水平,良好的肌肉控制能力和充分的个体经验。

Harris(1986)和Ruffman(1999)等人的观点,情绪表达规则知识必须以儿童的心理理论发展为前提,它以儿童能够对内在的心理领域和外在的行为表现进行区分为基础。

当儿童从基于愿望的情绪理解过渡到基于信念的情绪理解时,儿童就逐渐能够将情绪与个体内在的信念状态而不是直接的外部事实联系在一起,并将这一区分扩展到对外在情绪表现与内在真实的情绪体验的区别性理解上,从而逐渐掌握情绪表达规则知识。

由此可见,情绪表达规则知识直接反映着个体的情绪理解能力同时也是折射个体社会认知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

(2)情绪表达规则的目标情绪表达规则目标是指个体使用情绪表达规则所要达到的目的,也就是使用表达规则调节自身情绪的动机Saarni(1999)根据情绪表达规则的动机因素提出了,文化表达规则和和自我保护的表达规则,而前者具有亲社会性,指情绪表达要符合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所共同遵守的社会规则、社会习俗和社会道德;而后者具有自我保护性,指情绪表达要考虑自身的利益。

Jones 和Gnepp(1986)等人把情绪表达规则目标具体分成三类:亲社会目标指考虑到他人的感受而做出的情绪表达;社会规范目标指遵守社会规范和规则;自我保护目标是指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和利益。

根据Smetana在Understanding of social rules中对社会规则的解释,我们可以根据目标二、三的共性及其与目标一的对立性,将情绪表达规则的目标大体上分为自我保护目标与社会指向目标两大类。

(3)情绪表达规则策略情绪表达规则策略就是个体运用情绪表达规则知识对自身真实情绪进行调节和管理的方法和手段。

根据Ekman和Friesen(1975)的描述,常见的情绪表达规则策略主要有如下几种类型:中性化策略个体将自己的真实情绪感受隐藏起来,换以自然的平常状态表现出来(没什么表情);夸大策略(个体用比真实情绪体验更加激烈的形式表现自己的感受,使真实情感得到夸大;弱化策略:个体用不如真实情绪体验强烈的形式表现自己的感受,使真实情感得到削弱;掩饰策略:个体表现出一种与真实情绪体验完全不同的情感,以遮盖真实的情绪体验。

但有研究者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两种情绪表达规则策略,Matsumoto 等人(1998)提出了六种情绪表达规则策略,分别是夸大(amplification)、减小(deamplification)、中立(neutralization)、伪装(masking)、限制(qualification)、未改性的表达(unmodified expression)。

六种策略中的前四种策略与Ekman 提出的四种策略大同小异。

由于新增加的两种策略在实证研究中极少使用。

所以比较经典常用的仍是Ekman 的四种策略(Ekman,Friesen,1969)。

3、情绪表达规则认知发展的影响因素(1)性别因素许多相关调查研究的结果都显示了情绪表达规则认知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普遍的研究结论是,相对于男孩来说,女孩在消极情境下的情绪调节和情绪表达规则的掌握和应用水平更高;并且这种差异可能在儿童年幼时更加明显(Mcdowell,2000)。

而男孩在失望情境下试图掩饰消极情绪时则会比女孩表现出更多的过渡行为(如无力的道谢,咬着嘴唇,触摸面部等)(Saarni,1984)。

近年来,我国一部分研究者得出了男女在情绪表达规则水平上存在差异的结论(侯瑞鹤2006,侯超,2007)。

同时也有研究者得出情绪表达规则不存在显著性别差异的结论(张丽2004;陈艳芳2011)。

(2)情境因素Paul(1986)等研究发现(Paul,1986; Joshi, 1994),岁儿童对消极情境的表达规则认知能力要好于对积极情境的表达规则认知能力,但岁儿童对两种情绪情境下的表达规则认知能力不存在显著差(Paul,1986)。

Mcdowell(2000)等研究发现,三年级儿童的积极情绪表达规则认知水平和消极情绪表达规则认知水平之间并无显著差异。

我国研究者侯瑞鹤,俞国良(2006)6-10岁儿童在不同情绪情境下情绪表达规则认知能力的研究也发现,儿童情绪表达规则认知能力的发展并不存在显著情境差异。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不同学者在情景对情绪表达规则的影响的结果不一致。

因此,将来研究可以具体考察,儿童对内外情绪差异的理解在多大程度上是跨情境一致或者不一致。

另外, 该问题也可以在保证实验信效度的情况下, 尽可能在扩展反映儿童现实生活的故事内容下得到进一步研究(侯瑞鹤,2006)。

(3)家庭环境侯瑞鹤(2004)等提出,家庭主导的情绪气氛(家庭情绪环境)是儿童情绪及其表达规则认知发展的主要外部环境,其对儿童情绪及其表达规则认知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1)对儿童常情绪倾向的影响。

积极的情绪环境有助于儿童获得更多的情绪知识,表现更多的积极情绪;反之,消极的家庭情绪环境则与儿童较少的情绪知识和较少积极情绪相关(Garner,1994)。

(2)对儿童情绪调控能力的影响。

积极的家庭情绪环境使儿童保持积极情绪表现的时间更长;然而,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促进儿童情绪社会化最理想的家庭情绪环境,并不是仅鼓励儿童表达积极情绪的家庭,而是支持儿童保持积极情绪的同时,也鼓励他们表达适当消极情绪的家庭(Garner,1996)(3)对儿童应用情绪表达规则的动机的影响,Jones(1998)研究得出,积极的家庭情绪表现环境与儿童使用情绪表达规则的亲社会目标呈正相关;而消极或生气占主导的家庭情绪环境与儿童使用情绪表达规则的自我保护目标呈正相关。

(4)对儿童情绪健康发展的影响。

对于有情绪问题的儿童来说,家庭情绪环境对他们造成的影响显得更为突出。

Pickens and Field(1993) 研究发现,母亲有情绪问题(焦虑、抑郁)的儿童,在以后的社会学习任务中表现出更多的消极情绪和非常少的积极情绪,并且这些儿童在情绪调节和控制方面会表现出比普通儿童更多的不足,从而出现“情绪失调(Saarni,1999)”的危险。

4、研究方法情绪表达规则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三种:观察法、自然实验法和故事访谈法。

(1)观察法观察法是指观察儿童在不受干扰控制的情况下自然的运用情绪表达规则的方法。

Blurton 和Jones(1972)利用自然观察法发现,幼儿在母亲面前更多的表现出消极情绪。

观察法可以获得大量直观生动的第一手材料,简便易行,而且由于没有人为控制,所以结果相对真实可靠。

但是,无关变量控制的不好,所得出的结果难以重复验证,也没办法深入分析。

而且,有时候所要研究的现象不一定出现,耗时耗力,效率低下。

因此,观察法最好与其他方法结合起来使用,或者在研究的前期使用。

(2)自然实验法鉴于观察法的缺陷,随着研究的发展,自然实验法逐渐兴起。

自然实验法就是给儿童创设一定的故事情境,诱发儿童产生某种情绪,然后记录下儿童当时的表情、语言(包括身体语言),然后进行编码。

这种方法生态效度很高,同时又可以获得大量的实用资料。

然而,这种方法仅对于研究儿童情绪表达规则的使用情况很有用,却难以考察儿童使用情绪表达规则的动机。

而且,自然实验法对无关变量的控制也不尽如人意,耗财耗力。

所以,这种方法在研究中也要慎重使用,考虑好限制因素。

(3)情景故事法情境故事法。

研究者利用投射原理,设计出特定意义的故事情节作为实验材料,以结构性访谈或开放式回答作为研究的主要方法。

在研究过程中通过要求被试回答一些与故事有关的问题,如:“你的脸上是什么表情?为什么?”等,通过被试的回答来考察情绪表达规则的发展水平。

但此方法可能对言语要求比较高,对一些年龄较小的不一定适合。

但如果能在实验中设计一些图片作为辅助材料,效果会更好。

肖金(2007)使用自然观察法和情境故事法。

而此研究方法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财力去处理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复杂的编码,进行科学的处理和分析,得严谨的研究结论。

Mc Dowell(2000)等在研究中发现,用故事情境法得到的访谈结果和自然实验结果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

因此在研究中采用故事情境法对儿童的情绪表达规则发展研究有很强的解释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