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长与山海经优质课教案
阿长与《山海经》优秀教案
阿长与《山海经》优秀教案阿长与《山海经》优秀教案作为一名教职工,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阿长与《山海经》优秀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阿长与《山海经》优秀教案1阿长与《山海经》一文出自初中语文课本第三册第二单元,体裁为叙事散文,根据素质教育要求:语文教学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得到听说读写能力的良好训练,培养学生的各种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终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以及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有关精神: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因此,本文的课堂教学指导思想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语文自学能力;在合作讨论等活动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本文体裁是叙事散文,语言平实自然、朴素亲切,其中所蕴含的感情需要学生通过听、读、说去分析去品味。
对文章的阅读练习,《语文课程标准》就此提出如下要求:整体感知课文的大概内容,感受课文的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大体了解课文的思路和中心意思。
这篇课文主要通过写长妈妈的几件事,表达了对一个劳动妇女的深深的怀念之情。
作者围绕中心选材,有详有略,通过对人物的刻画,很好的突出了文章的中心,并且记叙时有一定的顺序,这也是本文的重点;在写人记事的过程中,本篇运用了许多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和句子,要注意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把握语句中蕴涵的感情。
综上所述,确定本文的教学目标有:1、找出文章围绕阿长所写的事情,哪些详,哪些略。
2、分析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
(重点)3、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
4、作文片段练习:针对本文所学,进行作文训练。
【说教法】1、听说读写结合法:这是针对本文内容和语言上的特点,课堂教学中主要通过听说读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以本文所学进行作文片段练习为手段,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初中语文《阿长与山海经》教案范文(通用5篇)
初中语文《阿长与山海经》教案初中语文《阿长与山海经》教案范文(通用5篇)初中语文《阿长与山海经》教案1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纪实性文章选材、组材的特点。
2.了解作品内容的时代背景。
3.了解文学作品的细节描写。
4.了解先抑后扬的写法。
二、能力目标1.提高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
2.提高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文章事件的能力。
3.提高分析语言蕴含作者深刻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认真体会鲁迅先生对一位劳动妇女的深深的怀念之情。
教学建议一、主题思想文章真实地再现了作者童年时与长妈妈相处的情景,一方面批评了她饶舌、多事、多繁文缛节的缺点,另一方面主要赞美她爽朗、热情的性格和纯朴、宽厚、仁慈、乐于助人的美德,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劳动妇女的深深的怀念之情。
二、思路结构三、善于抓住细节描写人物作者善于抓住富有特征性的细节,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人物的个性。
例如长妈妈夜间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经旁人提醒以后,依然如故,“一条臂膊还搁在我的颈子上”,这似乎是涉笔成趣,其实表现了长妈妈的粗鲁和不拘小节。
描写吃福橘,“‘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聪明!恭喜恭喜!她于是十分欢喜似的,笑将起来,同时将一点冰冷的东西,塞到我的嘴里。
”这元旦“辟头的磨难”寄托着长妈妈的愿望,她希望孩子和自己能够“一年到头,顺顺流流”,这其中更为重要的是孩子,因为福橘是塞在孩子的嘴里。
这就是长妈妈对孩子真诚的关爱,生动地表现了她的朴实和善良。
写她买来《山海经》时,“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这里,不仅看到一个衣着朴素、满脸笑容的劳动妇女的外貌,而且听到他那亲切自然的语言,感受到她为孩子办成一件事后内心的无比喜悦。
“三哼经”恰如其分地表现了她的身份和社会地位。
这个细节也说明了,为“我”办这件事情的不是学问人,而是连书名都说错的劳动妇女,联系课文的标题可以体会到,作者把阿长同《山海经》连接在一起,表现了设题同构思的新颖和巧妙。
阿长与《山海经》教案(精选12篇)
阿长与《山海经》教案(精选12篇)阿长与《山海经》教案篇1一、学习目的1、诵读感知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体会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
2、理解文中带有感情颜色的词句,把握情感变化的过程。
3、熟悉人物的品行风貌,体会对长妈妈的怀念、怜悯和赞美之情。
4、学习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真实、生动、传神地刻画人物的方法。
二、学习重点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重点写了什么,从这些事中可以看出阿长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找出表现对待长妈妈情感态度变化的语句,学习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体会抑中的扬。
三、课时支配两课时。
四、课前预备1、同学利用工具书把握以下字词:骇掳悚惶急疮疤诘问渴慕霹雳疏懒惧惮孤孀2、复习回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五、教学设想是以一个儿童的视角来写这篇文章的:先写他憎恶阿长、厌烦阿长等,但在结尾处却说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抒发出一种肤浅的怀念之情,对于这种情感的变化,要指导同学阅读,组织同学争论,研读赏析,从而充分体会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同时也可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拓展延长,谈谈自己对生活中像阿长一样的一般人的感想和思索。
六、教学设计(一)联系体会,激趣引读同学们,还记得《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那个神奇可怕的美女蛇故事吧?是啊,美女蛇的故事给百草园增加了无限的神奇情趣,那么大家还记得讲故事的长妈妈吗?(二)诵读积累,整体感知1、同学全体朗读课文,仔细体会文章中所蕴涵的情感,感受的情怀。
并思索:是怀着怎样的心情的去写的?(怀念)2、本文围绕长妈妈写了哪几件事?重点写哪些事情?你能概述一下吗?⑴交待阿长的来历;⑵阿长喜爱切切察察和她夏天的睡态;⑶她懂得很多法规;⑷讲长毛的故事;⑸给我买《山海经》。
其中给我买来《山海经》一事是重点。
(三)合作探究,微观体察设置问题情景一:文章围绕阿长写了那么多的事,那么在你的眼里,阿长是怎样一个人呢?依据你对课文的理解,可用阿长是一个的人说话。
可以用课文中的词句,也可以自己概括,可以从外貌、身份、细节、性格等各方面说,从而全方位感知阿长。
2023年《阿长与山海经》教案五篇
2023年《阿长与山海经》教案五篇《阿长与山海经》教案篇1一、教材分析: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是一个饱经风霜的成年人对童年的回忆。
在记忆中,作者既表达了对童年天真无邪的生活的向往,也展示了对当时生活深刻的反思与批判。
在文中,作者似乎用较多地篇幅批判了阿长的愚昧迷信,但在这些材料的背后却隐藏了作者对阿长纯朴、善良的品格的赞美,这种赞美在文末被渲染到了极点,化成了对阿长的怀念与祝福。
在__中,作者用孩子的视角来写,其中却渗透了对人生的思考。
当时鲁迅饱尝人生的沧桑,生活动荡不定,故乡那纯美的风情与纯朴的人性不时浮现在他的眼前,与残酷的现实形成鲜明的对比,使他开始着力描绘心目中那如梦境般的故乡,于是就有了《朝花夕拾》这部散文集。
学习__,应当能够理解隐藏在文中批判性语言下的对阿长的赞美与尊重,能够学会从日常小事中体会熟悉的人的高尚品质,发现普通人身上的闪光点。
二、教学目标:略三、教学流程:导入——朗读全文,理清全文结构,把握__内容——体会作者对阿长的情感——分析阿长的个性品质——通过对自读课本相关__的阅读,认识普通人的价值,学习描绘普通人的方法——结合已完成的作文,谈谈细节描写的作用。
四、课堂实录: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过了鲁迅先生的哪些作品?生:《风筝》《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师:在这些__中,你们觉得鲁迅先生对他的家乡,家乡的亲人怀有一种什么样的情感?生:深深的眷念。
生:无尽的思念。
师:鲁迅先生的__在过去被誉为“匕首”“投枪”,但在这些作品中,尤其是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社戏》中,我们看到的已不再是一个“横眉冷对千夫指”的战士,而是一个浪迹天涯的游子,心中充满了对家乡的人和事的眷念。
在他的记忆中,家乡几乎已经幻化成了一个梦境般的美好世界。
实际上,当他成年后,真正回到故乡时,他看到的早已不是记忆中的形象,这种变化在《故乡》一文中有着具体的描述。
那么,大家知道他为什么要如此描绘故乡吗?生:……师:无论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百草园,还是《社戏》中的平桥村,都展现了最纯真的人性,这正是作者眷念故乡的根本原因。
《阿长与山海经》教案【优秀9篇】
《阿长与山海经》教案【优秀9篇】篇一:阿长与《山海经》教案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纪实性文章选材、组材的特点。
2、了解作品内容的时代背景。
3、了解文学作品的细节描写。
4、了解先抑后扬的写法。
二、能力目标1、提高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
2、提高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文章事件的能力。
3、提高分析语言蕴含作者深刻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认真体会鲁迅先生对一位劳动妇女的深深的怀念之情。
教学建议一、主题思想文章真实地再现了作者童年时与长妈妈相处的情景,一方面批评了她饶舌、多事、多繁文缛节的缺点,另一方面主要赞美她爽朗、热情的性格和纯朴、宽厚、仁慈、乐于助人的美德,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劳动妇女的深深的怀念之情。
二、思路结构三、善于抓住细节描写人物作者善于抓住富有特征性的细节,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人物的个性。
例如长妈妈夜间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经旁人提醒以后,依然如故,“一条臂膊还搁在我的颈子上”,这似乎是涉笔成趣,其实表现了长妈妈的。
粗鲁和不拘小节。
四、教法建议1、用三个课时。
第一课时:介绍时代背景,朗读课文,学习字词,熟悉、梳理全文内容。
第二课时:进一步熟读课文。
分析课文。
第三课时:总结归纳。
完成课后练习四。
2、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入。
3、由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地研读课文。
①学生朗读、默读课文,熟悉内容,把握整体思路,整理出课文的材料。
②讨论、确定详写、略写的内容,分析这样安排的作用。
③重点研读记叙《山海经》的部分,分析典型的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和表情达意的作用。
④回应全篇,体会先抑后扬的写法。
篇二:阿长与《山海经》语文优秀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理解、积累“诘问、惶急、疏懒、渴慕、深不可测、情有可原”等词语。
⑵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体会描写的作用和方法。
⑶整体掌握课文,了解阿长这个人物形象和作者的感情。
2、能力目标:⑴体会语句的深层含义,掌握蕴含的思想感情。
⑵理解本文围绕人物特点合理布置资料的特点。
《阿长与山海经》教案
《阿长与山海经》教案【推荐】《阿长与山海经》教案4篇《阿长与山海经》教案篇1教学目标:一、整体感知课文。
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准确把握阿长是一个怎样的人.三、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主要性格以及详写与略写相结合的写法。
四、领悟这篇回忆性散文的用双重眼光看待人物和欲扬先抑的写法。
教学重点:作者在叙述所流露的感情和先抑后扬的写法。
教学难点:如何看待阿长身上的“坏习惯”。
课时安排:两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在初一时学过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其中为百草园增添神秘情趣的美女蛇的故事.大家还记得吗?讲故事的这位长妈妈是鲁迅家里的一个女工,用鲁迅自己的话说:“说的阔气点,她是我的保姆”,然而就是这么一位保姆却多次在鲁迅的文章中出现,如上面讲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还有《狗,猫,鼠》,还有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阿长与山海经》就是一片专门讲长妈妈故事的文章。
值得一提的是,鲁迅从未写过文章纪念他的母亲,却把这么多的笔墨给了一个保姆,专门写了篇文章纪念她,这个长妈妈究竟有什么魅力呢?在她身上发生了那些故事,让鲁迅无法忘怀呢?让我们一起走近“阿长的故事”。
二、鲁迅及《朝花夕拾》、《山海经》有关知识。
《山海经》是我国古代的地理著作,书中保留了一些流传广泛的神话传说,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大禹治水等。
三、阅读全文,整体感知,概述“阿长的故事”。
明确:名字来历---睡觉摆“大字”--- 元旦吃福橘(许多规矩)----讲长毛的故事----买《山海经》四、为阿长设计一份“个人简历”来认识阿长。
明确:姓名阿长性别女职业保姆身形黄胖而矮年龄不详问题:1、从这份简历中你可以完全的认识阿长吗?明确:不可以,因为认识一个人最重要的是认识一个人的性格乃至她的内心世界。
2、这份简历中还有一个问题,大家发现了吗?明确:姓名的来历,那不是她保姆的姓名。
3、一起读课文第二段,明确下,鲁迅花这么多笔墨介绍阿长的姓名对于我们认识阿长的性格与精神世界有用吗?明确:有,从姓名的来历中可以看出,她的名字是别人的,别人随意加在她头上的,因此可以看出长妈妈社会地位低微,不被尊重。
阿长与山海经教案
阿长与山海经教案阿长与山海经教案1【教学内容】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八班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鲁迅先生的《阿长与山海经》所追忆的保姆,她是一个粗人,没有文化、粗俗、好事,是一个很不幸的人。
但她又是一个热望一生平安的劳动妇女,质朴和善、热心帮忙孩子解决疑难。
鲁迅先生深情地抒写了对她的真挚的怀念。
教读这篇文章,应引导学生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主要性格以及详写与略写相结合的写法。
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体会描写的作用和方法,从而更深地感悟鲁迅对阿长的深厚怀念之情,领会阿长性格中的纯真美。
【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了解阿长这个人物形象及的感情2、重点研读买《山海经》的部分,体会语句的深层含义。
3、感悟鲁迅对阿长的.深厚怀念之情,领会阿长性格中的纯真美【重点难点】1、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主要性格的写法。
2、领悟这篇回忆性散文的用双重眼光看待人物和欲扬先抑的写法。
【教具预备】录音机、配乐磁带、幻灯片【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说起鲁迅,我想大家应当都不生疏吧!谁来说说鲁迅?2、在鲁迅的童年生活中,长妈妈是个很有影响的、特别的人物。
鲁迅没有特地写过回忆母亲的文章,却在他四十五岁那年,写了这篇回忆性散文——《阿长与》。
以纪念自己童年时期的一个保姆,可见对她的感情之深。
(背景音乐)让我们满怀深情地读一读课题。
3、读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生质疑)二、整体感知:1、阿长毕竟是怎样一个人,她与《山海经》又有什么关系,让鲁迅对他有这样深的感情,让我们带着疑问速读课文。
2、说说阿长在你眼中是个怎样的人?(生预设:无知、淳朴、和善、粗鲁……)3、师小结:总之,阿长是个好人,但又不是十全十美的人,她是一个简单的人。
三、拎出线索:1、那么这样一个人,对她的感情怎样呢?2、自由朗读课文,同桌讨论:标出课文中表示对阿长感情变化的词句。
(随机板书:不大佩服——不耐烦——空前敬意——憎恶——新的敬意——怀念)阿长与山海经教案2一、教学目的:1、诵读感知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体会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
2023最新-《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优秀5篇】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优秀5篇】作为一名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这里是的小编为您带来的《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优秀5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篇一一、导入同学们,你们还记得鲁迅吗?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吧!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我们初一的时候学过他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那大家还记得《从》是选自哪部集子吗?对,是《朝花夕拾》。
《朝》是一部回忆散文集,一共有十篇,里面记录的都是鲁迅他青少年时代的生活片断。
包括回忆他的亲友,同学和老师。
那其中呢就有一篇回忆他的保姆的文章,他的保姆叫?长妈妈。
大家还记得长妈妈吗?她可是个很会讲故事的人哦,她在我们学过的《从》里讲过一个什么故事?美女蛇的故事,这个故事给百草园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好了,那阿长出了会讲故事之外,她还有什么特点呢?她在鲁迅的心中又占有什么样的地位呢?我们来看今天要学的《阿长与山海经》,请大家翻开书到29页。
(板书:、作者)《山海经》,大家知道是什么书吗?好,那大家喜欢听神话故事吗?有没有听过“精卫填海”的故事?那“刑天舞干戚”的故事呢?刑天,他可是一位很有反抗性的猛将。
话说他的头被天地砍掉了,可他不服啊,所以他就以他的肚脐眼作为嘴巴,不停的说话,还不停的挥舞着手中的斧头和盾牌。
神奇吧?那《山》呢就收集了很多象这样的神话。
所以以前呐,《山》在孩子们中的流行度绝对不会亚于现在《哈里波特》在全世界的畅销。
二、主体1、好,介绍完这些呢,我们就要正式开始课文的学习了。
是这样,老师想把大家分成两个队,来个公平竞争。
(123小组为第一组队,567小组为第二队,4小组前3位到第一队,后3位到第二队。
)现在,就开始我们的第一项比赛──攻克字词。
老师先宣布比赛规则:当老师提示开始时,就请愿意接受挑战的同学举起手来,老师会选择举得最快的同学回答,其他同学就请安静的等待下一次机会,这里一共有十二道题,哪个组回答得又快又准,就算哪个组赢。
阿长与山海经_教案
阿长与《山海经》_优秀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山海经》的基本情况和特点引发学生对《山海经》的兴趣和阅读欲望1.2 教学内容介绍《山海经》的背景和作者简述《山海经》的内容和特点展示《山海经》的图片或插图1.3 教学活动教师通过PPT展示《山海经》的封面和插图,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教师简要介绍《山海经》的背景和作者,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自由阅读《山海经》的简介或序言,了解书籍的基本内容第二章:《山海经》的地理与种族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山海经》中的地理和种族描述培养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2.2 教学内容分析《山海经》中描述的地理和种族的特点和意义解读《山海经》中的地理和种族描述,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和信仰2.3 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山海经》中有关地理和种族的章节教师提问学生对于地理和种族描述的理解和感受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第三章:《山海经》中的神话与传说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山海经》中的神话和传说故事培养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3.2 教学内容分析《山海经》中的神话和传说故事的特点和意义解读《山海经》中的神话和传说故事,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和信仰3.3 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山海经》中有关神话和传说故事的章节教师提问学生对于神话和传说故事的理解和感受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第四章:《山海经》的艺术特色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山海经》的艺术特色和表现形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欣赏能力4.2 教学内容分析《山海经》的绘画和插图的特点和风格探讨《山海经》中的象征主义和寓意主义手法4.3 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山海经》的插图和绘画作品教师提问学生对于艺术特色的理解和感受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第五章:总结与拓展5.1 教学目标让学生回顾和总结《山海经》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激发学生对于《山海经》的进一步阅读和研究兴趣5.2 教学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山海经》的主要内容和特点鼓励学生进行进一步的阅读和研究5.3 教学活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和分享,让学生表达自己对《山海经》的理解和感受教师提供相关的阅读材料或建议,激发学生的进一步阅读和研究兴趣第六章:《山海经》的医药与矿物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山海经》中关于医药和矿物的知识培养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6.2 教学内容分析《山海经》中关于医药和矿物的描述和记载探讨《山海经》中的医药和矿物知识对于古代文明的意义和影响6.3 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山海经》中有关医药和矿物的章节教师提问学生对于医药和矿物知识的理解和感受第七章:《山海经》的鸟类与走兽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山海经》中关于鸟类和走兽的描述培养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7.2 教学内容分析《山海经》中关于鸟类和走兽的特点和习性探讨《山海经》中的鸟类和走兽与古代文明的关系和影响7.3 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山海经》中有关鸟类和走兽的章节教师提问学生对于鸟类和走兽描述的理解和感受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第八章:《山海经》的水族与昆虫8.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山海经》中关于水族和昆虫的描述培养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8.2 教学内容分析《山海经》中关于水族和昆虫的特点和习性探讨《山海经》中的水族和昆虫与古代文明的关系和影响8.3 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山海经》中有关水族和昆虫的章节教师提问学生对于水族和昆虫描述的理解和感受第九章:《山海经》的宗教与信仰9.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山海经》中关于宗教和信仰的描述培养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9.2 教学内容分析《山海经》中关于宗教和信仰的特点和意义解读《山海经》中的宗教和信仰描述,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和信仰9.3 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山海经》中有关宗教和信仰的章节教师提问学生对于宗教和信仰的理解和感受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第十章:总结与拓展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回顾和总结《山海经》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激发学生对于《山海经》的进一步阅读和研究兴趣10.2 教学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山海经》的主要内容和特点鼓励学生进行进一步的阅读和研究10.3 教学活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和分享,让学生表达自己对《山海经》的理解和感受教师提供相关的阅读材料或建议,激发学生的进一步阅读和研究兴趣第十一章:《山海经》的文学价值1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山海经》在文学上的价值和贡献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11.2 教学内容分析《山海经》中的文学手法和表达方式探讨《山海经》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和启发11.3 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山海经》中的经典篇章教师提问学生对于文学价值的理解和感受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第十二章:《山海经》的历史与文化背景1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山海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历史意识12.2 教学内容分析《山海经》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时代特点探讨《山海经》中的文化元素和象征意义12.3 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关于《山海经》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资料教师提问学生对于历史和文化背景的理解和感受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第十三章:《山海经》的现代解读与应用1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山海经》在现代社会的解读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应用能力13.2 教学内容分析《山海经》在现代学术研究和文化创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探讨《山海经》对现代生活和艺术的启发和影响13.3 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关于《山海经》现代解读和应用的资料教师提问学生对于现代解读和应用的理解和感受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第十四章:项目研究与社会实践14.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项目研究和社会实践,深入探索《山海经》的内涵和价值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14.2 教学内容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项目研究,如:《山海经》中的某个主题研究或相关文化考察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如:参观博物馆或文化遗址,与专家访谈等14.3 教学活动教师指导学生进行项目研究的设计和实施学生汇报项目研究的成果和体会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第十五章:课程总结与反思15.1 教学目标让学生回顾整个学期的学习过程,总结所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和自我评估能力15.2 教学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整个学期的学习内容和活动学生进行自我评估和反思,总结学习成果和经验教训15.3 教学活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程总结的讨论和汇报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教案以《阿长与山海经》为主题,涵盖了《山海经》的地理、种族、神话、艺术特色、医药矿物、鸟类走兽、水族昆虫、宗教信仰、文学价值、历史背景、现代解读与应用、项目研究与社会实践以及课程总结与反思等多个方面。
阿长与山海经教案
阿长与山海经教案阿长与山海经教案15篇阿长与山海经教案1教学目标1、分析人物形象,探讨作者对主人公的感情。
2、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记叙的线索。
3、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刻画人物的方法。
4、体会文章详略描写的安排。
教学重点1、分析人物形象,探讨作者对主人公的感情。
2、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记叙的线索。
教学难点体会文章详略描写的安排,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方法采用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讲讲、读读、议议的方法(以多媒体为辅助教学手段)。
教学课时: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在初一时我们学过鲁迅先生的回忆性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中美女蛇的故事给美丽的百草园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而故事的讲述者长妈妈,在鲁迅先生的作品中几次都提起,可见她是一个对自己很有影响的人物.那么她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今天就走进鲁迅先生为她专门写的《阿长与》。
二、整体感知课文。
1、检查预习,解决生字词。
惊骇掳去震悚惶急疮疤诘问疏懒霹雳孤孀惧惮粗拙渴慕2、释题:结合课文内容,谁来说说阿长与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阿长买《山海经》。
那文章的题目为什么不直接叫“阿长买《山海经》”?还写了阿长的其他许多事情。
3、关于《山海经》三、作家简介(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省绍兴市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著作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收在《鲁迅全集》里。
)(1)回顾学过的鲁迅作品;(2)请学生简要叙述鲁迅的.生平及作品;(3)展示图片并明确。
四、重点研读(事件、感情线索)1、细读阿长(本文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重点是什么?生讨论,师明确)。
2、阿长其人(提炼人物形象,概括其人其事其特点)。
3、情系阿长(抓住文中的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对阿长的感情变化,理出一条情感变化线索)。
4、祈祷阿长(生齐读最后两段,体会作者的感情)。
五、课堂小结及作业寻找阿长——回想身边的阿长。
你觉得阿长像身边的谁?是年迈不识字的老祖母,爱唠叨的母亲,还是爱管闲事的阿姨??爱的方式有很多种,也许她们的方式是当时的你所不能理解或接受的。
《阿长与山海经》教案优秀7篇
《阿长与山海经》教案优秀7篇阿长与山海经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积累“诘问、惶急、疏懒、渴慕、深不可测、情有可原”等词语。
(2)整体把握课文,了解阿长这个人物形象及作者的感情。
2.能力目标:(1)培养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用简明语言概括课文的能力、分析语言蕴含情感的能力。
(2)体会语句的深层含义,把握蕴含的思想感情。
(3)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体会描写的作用和方法。
理解本文围绕人物特点合理安排材料、主次分明详略得当的写法。
(4)了解散文组织材料的线索,了解文学作品中细节的写法和作者先抑后扬的写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感悟鲁迅对阿长的深厚怀念、同情和赞美之情,领会阿长性格中的纯真美。
(2)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和感悟生活的能力,学习鲁迅从小就养成喜爱读书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1.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主要性格以及详写与略写相结合的写法。
2.领悟这篇回忆性散文的用双重眼光看待人物和欲扬先抑的写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还记得《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那个神秘莫测的美女蛇的故事吗?它给百草园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讲这故事的人是谁呢?──对,是长妈妈。
长妈妈是作者儿时的保姆,长妈妈知道许多事情,懂得许多道理,可以说,她是民间文化的载体,对于鲁迅来说,她可是一个有影响的人物。
鲁迅的作品中几次提到她,甚至还专门写了这篇《阿长与〈山海经〉》。
作者把阿长与《山海经》连在一起,她与它有什么关系呢?作者究竟是怀着怎样一种感情来写长妈妈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悟作者对长妈妈的深切感情。
2.《山海经》是我国古代的地理著作,书中保留了一些流传广泛的神话传说,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大禹治水等。
二、整体把握,理清思路1.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重点写了什么?明确: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对她的称呼的由来,写了她喜欢“切切察察”的毛病,写了她的睡相,写了元旦的古怪仪式,写了她一肚子烦琐的道理,写了她给“我”讲长毛的故事,写了她谋害“我”的隐鼠,写了她给我买《山海经》。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优秀4篇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优秀4篇优质课一等奖《阿长与山海经》教案篇一【知识与技能】1、学习围绕中心选取几件事刻画人物的写法。
2、了解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3、掌握文中一些生动活泼的词语。
4、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朗读积累词语,概括故事主要内容。
品味分析塑造人物的方法,体会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作者缅怀与思念长妈妈的深沉感情。
2、感受长妈妈的人品。
3、学习鲁迅从小就喜爱读书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学习围绕中心选材,选材要详略得当。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和感悟生活,从生活现象中挖掘深刻的主题;尝试运用本文的写法去写作。
【教学方法】:导读法,品味分析法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分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作者生动的向我们介绍了他童年时期难忘的生活:百草园令人难忘的乐园、三味书屋枯燥的读书生活、阿长讲的美女蛇故事。
阿长在鲁迅的童年生活中扮演着什么角色呢?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篇反映他童年值得缅怀与思念的文章《阿长与〈山海经〉》。
并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比较,有哪些异同。
二、回顾作者常识:口头填空的方式进行,3分钟三、初步感知内容:默读思考10分钟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并借助工具书自己解决生字生词。
思考的问题1、文章围绕长妈妈写了哪几件事,哪些是详写?哪些是略写?为什么这样安排?2、阿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鲁迅先生对她的感情有什么变化?(从文中找出)3、阿长与《山海经》有什么关系?四、学习字词:2分钟1、生字正音:憎恶(zèngwù)疮疤(chuāngbā)霹雳(pīlì)震悚(zhènsǒng)诘(jíe)问2、整体感知内容:20分钟(1)明确:本文围绕长妈妈写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介绍了长妈妈的身份、外貌及其性格特点。
长妈妈是一个没有姓名用了别人名字的保姆,可见其地位是何等卑微。
她喜欢切切察察,爱饶舌,睡觉姿势不雅,占床等都是略写。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十课《阿长与山海经》的教案(五篇)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十课《阿长与山海经》的教案(五篇)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十课《阿长与山海经》的教案 1一、识字预*展示:1、认识生字骇hài人听闻掳lǔ掠震悚sǒng 惶huáng急jí疮chuāng 疤bā 诘jié问渴kě慕mù疏shū懒lǎn 霹pī雳lì 孤gū孀shuāng鼹yn鼠sh2、解释词语(1)谋死:谋杀。
(2)絮说:絮絮叨叨地说。
(3)震悚:身体因恐惧或过度兴奋而颤动。
(4)惶急:恐惧着急。
(5)渴慕:迫切地羡慕。
(6)惧惮:惧怕。
惮,害怕。
(7)诘问:追问,责问。
(8)烦琐之至:繁杂琐碎到了极点。
之,到。
至,极点。
(9)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
骇,震惊,惊吓。
(10)莫名其妙:没有谁能说出它的奥妙。
名,说出。
(11)深不可测:深得难以测量,比喻对人或事物的情况捉摸不透。
(12)情有可原:基于某些特定情由,尚可原谅过错。
3、词义辨析“和蔼”与“和睦”都含有“和气”的意思。
“和蔼”着重于性情温和,态度亲切;带有庄重的意味,又有书面语色彩,口语里一般不用。
“和睦”强调相处得好,不闹矛盾,不争执;使用范围比较广。
二、整体感悟:速读课文,用两三句话概括文章中心内容,以及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情感态度。
作者回忆童年时期与保姆长妈妈相处的生活片断,重点叙述长妈妈关心自己的爱好、寻购赠送《山海经》一事,表现了长妈妈虽无文化却十分善良、朴实、尽心尽责的特点,深切表达了对长妈妈的尊敬、感激、思念之情。
三、梳理文章表达思路:说出文章组材线索或顺序(结构方式),梳理表达中心的具体材料。
1、线索:文章以作者童年时期跟长妈妈相处的经历为线索组织材料表现主题。
(也可以说以作者童年时期对长妈妈的情感态度变化为线索:憎恶—讨厌—不耐烦—敬意—敬意淡薄—新的敬意—怀念)以对隐鼠之死的态度变化为主线,中间插叙其他材料。
2、表达中心的具体材料长妈妈的低声絮说和睡相。
《阿长与山海经》教案范文(精选5篇)
《阿长与山海经》教案范文(精选5篇)《阿长与山海经》教案1一.教学目的(一)知识教学点1.围绕中心选取材料;选取材料详略得当。
2.学习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二)能力训练点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对于平凡的人物,如何选取典型的材料表现其人品美。
难点:通过观察和感悟生活,透过生活现象,挖掘深刻的主题。
二.课时安排3课时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本课时目标:阅读课文,看全文是怎样围绕中心选取材料的,哪些材料是详写,哪些材料是略写,体会作者缅怀思念长妈妈的深沉感情。
(一)导入新课可由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导入到本课的学习。
(二)整体感知课文1.认真默读课文,看__围绕阿长写了哪几件事情,哪些是详写?哪些是略写?为什么这样写?2.从__的题目看,__可分哪几部分?(可对照《百草园到三味书屋》)3.阿长是怎样的一个人?“我”对阿长的感情发生了哪些变化?从这些变化中可看出作者对阿长抒发了怎样的怀念之情?4.作者是怎样引出《山海经》的?阅读要求:1.读书前仔细阅读“预习提示”“课后练习”及教师提供的“阅读提纲”,抓住__写作的重点;2.阅读时把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圈点出来,借助工具书自己解决。
3.默读时看到有注释的地方,要认真读注释,并结合具体的语境,扫除阅读障碍。
4.默读时将你最喜欢、最能给你启发和力量的句子标记出来,然后在旁边作批注。
(三)课外作业要求课外再次阅读课文,同桌之间互相复述阿长的故事。
《阿长与山海经》教案2【知识与技能】1、学习围绕中心选取几件事刻画人物的写法。
2、了解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3、掌握文中一些生动活泼的词语。
4、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朗读积累词语,概括故事主要内容。
品味分析塑造人物的方法,体会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作者缅怀与思念长妈妈的深沉感情。
2、感受长妈妈的人品。
3、学习鲁迅从小就喜爱读书的良好品质。
课文《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最新8篇
课文《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最新8篇阿长与山海经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安排材料,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2、了解课文的记叙线索。
3、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中心,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中心,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安排材料,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安排材料,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教学方法:本文篇幅较长,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住课文内容,然后再着重研读长妈妈为“我”买《山海经卜事,分析课文时切忌面面俱到,一定要突出教学重点,做到纳举目张。
课时安排: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一、复习旧知,导入本课。
在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鲁迅除写了自己的老师寿镜吾先生之外,还写到了一个人,这个人是谁呢?对,是长妈妈,她讲的美女蛇的故事真是神秘莫测,给百草园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那么,长妈妈是万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们一起来看课文。
板书标题、作者,指定学生简介作者。
二、检查预习。
三、认真阅读课文,看看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重点写的是什么。
文章先介绍了人们对长妈妈的称呼,称呼的由来和她外形的特点,以及她的一些不好的习惯。
如写她喜欢“切切察察”、喜欢“告状”、睡觉爱摆“大”字等;接着写她懂得的许多“我听不耐烦”的规矩。
比如元旦、除夕吃福橘、人死了要说“老掉了”等;最后写了长妈妈为“我”买《山海经》的事,而且叙述得很详细,是课文记叙的重点。
思考:课文对哪些内容详写?哪些内容写得比较简单?为什么这样安排?明确:略写了阿长的称呼的来历、“切切察察”的毛病、摆成“大”字的睡相、令人讨厌的种种规矩、“长毛”的往事,详写了为“我”买《山海经》一事。
略写的那些内容能使人对长妈妈有个初步了解,她的外形特征,真实地反映长妈妈的一些毛病,但这些并不能削弱对阿长妈妈的敬意,而详写买《山海经卜事,却令人对长妈妈刮目相看,在作者看来“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情,她却能够做成功”,我们可以想到幼小的鲁迅对长妈妈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有关《阿长与山海经》教案(通用5篇)
有关《阿长与山海经》教案(通用5篇)《阿长与山海经》教案1一.教学目的(一)知识教学点1.围绕中心选取材料;选取材料详略得当。
2.学习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二)能力训练点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对于平凡的人物,如何选取典型的材料表现其人品美。
难点:通过观察和感悟生活,透过生活现象,挖掘深刻的主题。
二.课时安排3课时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本课时目标:阅读课文,看全文是怎样围绕中心选取材料的,哪些材料是详写,哪些材料是略写,体会作者缅怀思念长妈妈的深沉感情。
(一)导入新课可由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导入到本课的学习。
(二)整体感知课文1.认真默读课文,看__围绕阿长写了哪几件事情,哪些是详写?哪些是略写?为什么这样写?2.从__的题目看,__可分哪几部分?(可对照《百草园到三味书屋》)3.阿长是怎样的一个人?“我”对阿长的感情发生了哪些变化?从这些变化中可看出作者对阿长抒发了怎样的怀念之情?4.作者是怎样引出《山海经》的?阅读要求:1.读书前仔细阅读“预习提示”“课后练习”及教师提供的“阅读提纲”,抓住__写作的重点;2.阅读时把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圈点出来,借助工具书自己解决。
3.默读时看到有注释的地方,要认真读注释,并结合具体的语境,扫除阅读障碍。
4.默读时将你最喜欢、最能给你启发和力量的句子标记出来,然后在旁边作批注。
(三)课外作业要求课外再次阅读课文,同桌之间互相复述阿长的故事。
《阿长与山海经》教案2教学目标识记重点字词,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学习__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性格以及详略得当的写法。
感悟作者对长妈妈的真切怀念之情。
教学重点选取典型事例真实、生动、传神地表现人物的性格;重点研读买《山海经》部分;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课时安排两课时。
课前准备学生、看注释,扫除文字障碍,熟读课文。
查找有关鲁迅的资料,以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增加知识积累。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导入新课同学们,还记得《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那个神秘莫测的美女蛇的故事吗?它给百草园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2023七年级下册《阿长与山海经》教案(精选5篇)
2023七年级下册《阿长与山海经》教案(精选5篇)七年级下册《阿长与山海经》教案1一.教学目的(一)知识教学点1.围绕中心选取材料;选取材料详略得当。
2.学习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二)能力训练点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对于平凡的人物,如何选取典型的材料表现其人品美。
难点:通过观察和感悟生活,透过生活现象,挖掘深刻的主题。
二.课时安排3课时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本课时目标:阅读课文,看全文是怎样围绕中心选取材料的,哪些材料是详写,哪些材料是略写,体会作者缅怀思念长妈妈的深沉感情。
(一)导入新课可由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导入到本课的学习。
(二)整体感知课文1.认真默读课文,看__围绕阿长写了哪几件事情,哪些是详写?哪些是略写?为什么这样写?2.从__的题目看,__可分哪几部分?(可对照《百草园到三味书屋》)3.阿长是怎样的一个人?“我”对阿长的感情发生了哪些变化?从这些变化中可看出作者对阿长抒发了怎样的怀念之情?4.作者是怎样引出《山海经》的?阅读要求:1.读书前仔细阅读“预习提示”“课后练习”及教师提供的“阅读提纲”,抓住__写作的重点;2.阅读时把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圈点出来,借助工具书自己解决。
3.默读时看到有注释的地方,要认真读注释,并结合具体的语境,扫除阅读障碍。
4.默读时将你最喜欢、最能给你启发和力量的句子标记出来,然后在旁边作批注。
(三)课外作业要求课外再次阅读课文,同桌之间互相复述阿长的故事。
七年级下册《阿长与山海经》教案2知识与能力:1、识记重点字词,回顾作者。
2、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3、整体把握课文,了解阿长这个人物形象及作者的感情;过程与方法:4、理清写作思路,学习“先抑后扬”的写法;5、学习__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性格及详略得当的写法;情感与价值观:6、感悟作者对阿长的深切怀念之情。
教学重点:选取典型事例真实、生动、传神地表现人物的性格,重点研读买《山海经》部分;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实用的阿长与山海经教案三篇
实用的阿长与山海经教案三篇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阿长与山海经教案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阿长与山海经教案篇1一、教学设计侧重于整体感知,本着长文短教的目的,找准课文的突破口,提高课堂效率,打造高效课堂。
避免肢解课文。
总体上分成四个授课环节:导入——整体感知——细部探究——课堂总结。
“细部探究部分”抓住“阿长买书”、“模拟语气”、“加语气词”、“剖析新的敬意”等进行,重在于创设具体的情境。
二、教学反思1、解题不够深入,题目为何定为《阿长与山海经》不能有确切的解读;课文12、15、19段在文中的作用和作者的意图认识不深入。
2、课堂设计的紧与松存在困惑,学生提不出相应的问题,学生的课堂问题生成性有待于提高。
3、课件的使用应成为有效的辅助手段而不能代替全部。
课堂的真正体现还是在师生互动上。
部分课堂记录和听课心得教学过程心得或建议一、导入:展示《山海经》这本书,让部分学生阅读里面的图画,知道书的特点,体会当年的鲁迅渴望得到的心情,自然点题,教师板书课题。
二、1、学生浏览全文,要求掌握字词,并从文中描述中认识阿长,教师给出了三个提示:1、阿长的真实姓名;2、阿长的外貌;3、阿长的家庭情况。
2、学生读书,圈点记录思考。
3、教师精心挑选了8个易错的字词制作成卡片,(震悚等)让学生自发起来认读,读对了则作为奖品送给学生,还幽默的说上面有周杰伦的亲笔签名,学生踊跃抢答。
优质课一等奖《阿长与山海经》教案
优质课一等奖《阿长与山海经》教案优质课一等奖《阿长与山海经》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把握长妈妈是一个怎样人?2、把握课文中作者情感变化过程,学习欲扬先抑表现手法?3、体会鲁迅先生对长妈妈怀念、同情和赞美之情。
教学重难点: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重点写了什么,从这些事中可以看出阿长什么样性格特征。
找出表现作者对待长妈妈情感态度变化语句,学习欲扬先抑表现手法,体会“抑”中“扬”。
教学准备:1、学生利用工具书掌握以下字词。
复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骇掳悚惶急疮疤诘问渴慕霹雳疏懒惧惮孤孀2、教师搜集资料,准备制作幻灯片,采用多媒体教学。
设计思路:本篇课文用两课时完成。
按照整体感知——精读思考——拓展延伸三步教学,指导学生阅读,组织学生讨论,也可采用讲讲、读读、议议方法。
第一课时,要求学生在感知课文基础上,采用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找出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重点写了什么,从这些事中可以看出阿长怎样性格特征。
找出表现作者对待长妈妈情感态度变化语句,学习欲扬先抑表现手法。
这一课时主要任务是整体感知,把握长妈妈性格特征。
第二课时,通过对课文前半部分种元旦吃福桔和长妈妈繁琐规矩描写,以及长妈妈讲长毛故事分析,体会作者在这些充满贬义文字后面,对阿长同情与怀念。
先分析阿长与山海经故事,体会长妈妈善良仁慈和对我关心爱护之情;再联系自己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生活中像阿长一样普通人感想和思考。
这一课时主要完成任务是重点段落研读以及课外拓展。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每个人都有一段值得回味童年时光,因为那时我们天真无忧。
当代作家冯骥才在他文章写道:“我上高中时在外地。
人一走,留在家乡童年和少年就像合上书。
往昔美好故事,亲切人物,甜醉情景,就想鲜活花瓣夹在书页里,再翻开都变成了干枯了回忆。
谁能使过去一切复活?那去世外婆,不知去向挚友,妈妈乌黑卷发,久已遗失那些美丽书,那跑丢了蓝眼睛小白猫……还有快手刘。
”我们熟悉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也写过《风筝》《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关于他童年文章,同学们一定还记得那个将美女蛇故事讲得生动而又诡秘人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鲁迅先生专门写他一篇文章——阿长与《山海经》。
《阿长与山海经》优秀备课教案设计一3篇
《阿长与山海经》优秀备课教案设计一3篇《阿长与山海经》优秀教案设计一3篇《阿长与山海经》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鲁迅先生的《阿长与山海经》所追忆的保姆,她是一个粗人,没有文化、粗俗、好事,是一个很不幸的人。
但她又是一个热望一生平安的劳动妇女,质朴善良、热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
鲁迅先生深情地抒写了对她的真挚的怀念。
教读这篇文章,应引导学生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主要性格以及详写与略写相结合的写法。
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体会描写的作用和方法,从而更深地感悟鲁迅对阿长的深厚怀念之情,领会阿长性格中的纯真美。
【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了解阿长这个人物形象及作者的感情2、重点研读买《山海经》的部分,体会语句的深层含义。
3、感悟鲁迅对阿长的深厚怀念之情,领会阿长性格中的纯真美【重点难点】1、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主要性格的写法。
2、领悟这篇回忆性散文的用双重眼光看待人物和欲扬先抑的写法。
【教具准备】录音机、配乐磁带、幻灯片【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说起鲁迅,我想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吧!谁来说说鲁迅?2、在鲁迅的童年生活中,长妈妈是个很有影响的、特殊的人物。
鲁迅没有专门写过回忆母亲的文章,却在他四十五岁那年,写了这篇回忆性散文——《阿长与》。
以纪念自己童年时期的一个保姆,可见对她的感情之深。
(背景音乐)让我们满怀深情地读一读课题。
3、读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生质疑)二、整体感知:1、阿长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她与《山海经》又有什么关系,让鲁迅对他有这样深的感情,让我们带着疑问速读课文。
2、说说阿长在你眼中是个怎样的人?(生预设:无知、淳朴、善良、粗鲁……)3、师小结:总之,阿长是个好人,但又不是十全十美的人,她是一个复杂的人。
三、拎出线索:1、那么这样一个人,作者对她的感情怎样呢?2、自由朗读课文,同桌讨论:标出课文中表示作者对阿长感情变化的词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是鲁迅对阿长的最深情地祝福,也是最真切的怀念。让我们齐读31段,边读边体会这种深深的怀念之情。
六、课堂总结
作者“不虚美,不隐恶”,为我们塑造了一个饶舌多事、不拘小节、无知迷信,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但却纯朴善良、真诚热情、乐于助人的长妈妈,表达了她对我的爱,以及我对她深切的怀念之情。
(生读课文、归纳,看看文章写了阿长哪些事情?重点写哪些事情?领会并归纳每件事情所刻画出的阿长的形象特征,再总结归纳阿长的形象,体会这样写真人实事的好处。)
(二)领悟情感,读懂阿长
标出我对阿长感情变化的语句,品味作者的感情态度。依照文中事件的次序划出事件中表明作者对阿长的感情态度的词句,对比前后的感情有什么变化。
1、哪些词语和句子最能表现我对《山海经》的渴望?(出示品析语言题22段)
2、为何阿长来问时,“我”却觉得“说了也无益”?
3、当阿长买来《山海经》时,我有什么反应?
当阿长买来《山海经》时,她是怎样说的?最能触动你的是哪三个字? 一个文盲,却能为我买来心爱的书,可见她很关心我、在乎我的感受。正是从这三个字中,可以想象她都遇到了什么困难。
鲁迅小时候和大家一样,也渴望能拥有一部《山海经》,那他的愿望是如何得到满足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阿长与〈山海经〉》
(板书标题、作者)
二、介绍作者、出示目标
三、检查预习,筛选相关信息,了解阿长的真实姓名、外貌和家庭情况。
四、整体感知
(一)浏览课文,了解阿长
假如你也要请一名保姆,你愿意聘请阿长吗?为什么?依据课文说说你的理由。
想想看,在我们周围有没有这样的人?
1、展示《山海经》这本书,让学生阅读里面的图画,知道书的特点,体会当年的鲁迅渴望得到的心情,自然点题,教师板书课题。
2、回忆旧知识
目标明确
3、各抒己见,展示各组合作预习的成果,形成对长妈妈的初步印象。轻松解决阿长的外貌及家境认识。以学生的回答和交流为主。
4、学生发言积极,热烈。教师因势利导,让愿意的学生谈理由,学生很自然的说到“买书”一事,教师就事说事, 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自然过渡到下一个教学环节。
(板书:不大佩服→不耐烦→空前的敬意→新的敬意 )
至此我产生了一个疑问: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作者对阿长的感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那她到底是批评阿长还是赞扬阿长?(板书:欲扬先抑)
这种手法可以使文章情结多变,形成波澜起伏,形成鲜明的对比,给读者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五、细部探究
品读课文,点评阿长
自由读19——29段、小组讨论:
课题
《阿长与<山海经>》
设计者
三
维
目
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积累词语(。
2、了解并识记有关作者的文学常识。
3、学习本文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刻画人物的方法。
4、体会语句的深层含义,把握蕴含的思想感情。
5、理解本文围绕人物特点合理安排材料、主次分明详略得当的写法和先抑后扬的写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6、感悟鲁迅对阿长的深厚怀念、同情和赞美之情,领会阿长性格中的纯真美。
5、作者的目的是怀念阿长,为何写那么多的缺点?师生共同探究“欲扬先抑”的写法。
6、体会并交流人物“高兴、兴奋、惊讶、震悚” 等心情。
7、组内合作质疑、解疑,讨论交流后回答。
8、明确角色,进行“买回《山海经》”的情景表演。引导学生积极有兴趣的去认识阿长对迅哥儿的关心和爱护。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自然过渡到下一个教学环节。
9、学生齐读最后一段,深沉舒缓,边读边体会这种深深的怀念之情。
教师激情总结。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作
业
七、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走出文本,寻找阿长
鲁迅先生笔下的“阿长”像我们身边的谁?是年迈不识字的老祖母;爱唠叨的母亲;还是爱管闲事的阿姨……
爱的方式有很多种,他们的方式你有时也许不能理解或接受,但是,终有一天你会读懂。
请以“读懂身边的爱”为话题写一篇随笔。
再设情境,调动联想。学生的感情再次被激发。
板
书
阿长与《山海经》
鲁迅
不大佩服 新的敬意
抑爱扬
不耐烦 空前的敬意
深切怀念
学习难点
1.正确认识阿长性格中的缺点。
2.对重要语句深刻含义的理解和主题深度的把握。
教学方法
朗读、点拨、导读法、合作探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
学
过
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上课之前,大家先来看几幅图画(观看),这几幅图画大家以前可能没见过,但是通过预习课文,我相信同学们肯定能说出这几幅画出自哪里?
对,这本书的名字叫《山海经》,可不要小看这本书啊,它素有“天下第一奇书”的美誉,书中有许多神秘奇异之图。有意思吧!想拥有一本吗?
她会遇到了哪些困难呢?我们不妨再现一下阿长买书的经过,体会她买书的艰辛。(学生表演)
齐读25、26段
“我”对阿长的印象态度有了彻头彻尾的转变,让我萌发了敬意。这两段表现了一种怎样的心情?(激动、高兴、喜悦……)
果然→喜出望外 对能够突出感情的词语要重读, 指名读
我们看出,当阿长为我买来《山海经》的时候,“我”对她的看法有了前所未有的转变,这四本书也成了我最为心爱的宝书。多年过去,这四本书的模样还在眼前,可见这四本书对我的影响有多么大。这份礼物对“我”来说何其珍贵。的确,一个目不识丁的保姆,点燃了“我”求知求真的火焰,这样一个保姆怎能不让“我”油然而生敬意,怎不让已经中年了的“我”深深地怀念!
7、培养学生感悟生活的能力,让他们有一颗感恩的心,理解身边人对自己的爱。
过程与方法
1.学生预习,合作探究,完成课文的整体感知。
2.学习过程中在朗读的基础上运用讨论法、问答法、点拨法、合作探究法。
学习
重点
1、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中心,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 学习本文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刻画人物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