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购买力平价学说的研究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购买力平价的基本内容
购买力平价(purchasing power parity, PPP)是国际宏观经济学以及汇率决定理论的重要基础,其渊源已久。虽然人们一般认为对购买力平价学说的全
面阐述及其地位确立来自于卡塞尔在1922年的贡献(即Cassel,1922),但实
际上,1916年他就已经提出了购买力平价学说的一般思想(见Cassel,1916,
p62)②。该思想基于如下考虑:如A国货币的购买力是,而B国货币的购买力
是1/PB,那么在均衡条件下,两种货币的相对值应当反映它们的相对购买力,
即 1918年,卡塞尔正式将这一关系命名为“购买力平价”。
众所周知,购买力平价包括两种形式: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绝对购买力平价基于一价定律即如果抽象掉竞争市场上的套利所存在的不完美
因素(如运输成本、关税等贸易障碍),那么同种物品在两国的价格将相等。推而广之,绝对购买力平价即指两国货币的汇率应当等于两国总体价格水平之比:
其中表示国内的总体价格水平表示国外总体价格水平为商品篮子中的第i
种商品的价格。这暗含了计算国内价格与国外价格水平所使用的商品篮子完全
相同,此外它们在篮子中的权重也相同,这些较强的假设可保证绝对购买力平
价成立。
然而正如Dornbusch(1987)所说,在现实当中,“信息成本和贸易障碍阻
碍了不同空间的价格完全相等,但这些贸易障碍并未排除在不同地点上任何给
定商品的同种货币的价格会密切相关,并确实存在套利,它们只是不能完全相等。贸易障碍和不完全竞争当然也可能使空间价格出现差异,这进一步限制了
绝对购买力平价的成立”。作为一种调和,相对购买力平价对此做了一点放松,它允许存在一定且固定的贸易成本(以常数η表示):
式中的上三角“^”代表各变量的百分率变动,即两国间汇率的变动等于两国价格变动率之差。因而,购买力平价有绝对和相对两种含义:绝对购买力平价在当一单位本国货币用市场汇率转化为外国货币时,其购买力在国内经济和国
外经济之间恰好相等时成立。但实际上两国的商品篮子通常很难完全一致,所
以在实际检验当中,人们通常转而检验相对购买力平价③,它说明汇率在一个
给定时期内的比率变动将与同一期间内各国的通货膨胀率差异相抵消。
购买力平价理论并未指出价格变动与汇率变动之间明确的因果方向。事实上,这种因果关系是双向的,即汇率既因相对价格变动而发生变动,同时两国
的通货膨胀率也会对汇率变动做出反应,汇率和价格水平都不是外生变量。因此,Is-ard(1995)认为,购买力平价只是一个关于两个内生变量之间关系的理论,而非汇率或价格任何一方的完全模型。
二、汇率对购买力平价的短期背离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的20世纪70年代,各国对汇率的放开使得汇率
波动频繁而且幅度增大。“浮动的汇率使那些即使是购买力平价的固执的捍卫
者们也明显地认识到购买力平价并不是一个短期关系,价格水平的运动并非每
月,甚至也并非每年都会抵消汇率的波动”(Froot and Ro-goff,1995)。因此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开始,人们对购买力平价的成立性进行了大量的检验。
购买力平价是建立在一价定律基础上的,对购买力平价的背离也必然源于
对一价定律的背离。而一价定律成立与否又严格依赖于国际间的商品套购。如
果货物的运输和交易无任何成本,那么同种商品用一种货币表示的价格在各国
之间将会相等。但事实是,由于贸易品中所含有的非贸易品成分、贸易成本以及价格粘性等因素,一价定律在实际中并不成立①。
Rogoff(1996)指出,即便如麦当劳的汉堡包这样在世界各地都生产的商品,也由于该商品中所含有的非贸易成分,其世界各地的价格按照同一时间的汇率
折算的美元价格仍会存在很大的差异。此外在贸易品中也包含了大量非贸易成分。如“香蕉的零售价中不仅包括贸易品投入,而且包括当地船运、租金、零售
商的费用以及劳动”(Froot and Rogoff, 1995)。由于非贸易品的流动性只限于国内,不能跨国界套购,这必将影响到一价定律的成立。
Engel and Rogers (1996)则发现在同一国内的两个城市之间,某种商品价格的差异依赖于城市之间的距离。并且某种商品在同一国内的两城市之间的价
格差异要远远小于在不同国家的两城市之间的价格差异。即城市距离越远,价
格的偏离程度就越大,并且不同国家的城市之间的价格偏离度更大,此即所谓
的“边界效应”(border effect)。在对“边界效应”的解释中,Froot and Rogoff(1995)认为,除贸易成本之外,零售商品中包含的非贸易成分也是原因
之一。而Mark(2001)认为,名义价格刚性和依市定价(Pricing to market)是
导致边界效应的另外两个原因。商品价格对宏观经济波动和新闻的反应迟滞,
其变动比资产价格和名义汇率更加缓慢;依市定价说明了垄断性企业能够在分
割且具有不同需求弹性的两国市场上制定差别价格(参见Dornbush,1987;
Krug-man,1987;Betts and Devereux,1996;Devereux and Engel,2000等),这也会导致某产品在两国间的价格差异大于其在国内两地间的价格差异②。
Isard(1995)认为在短期中质疑购买力平价成立性的最主要原因是:对于较
细的制造品分类,随着汇率的变动,不同国家的产品的同种货币价格经常出现
大而持续的偏差。他(Isard,1977)在考察1970到1975年间美国同德国的贸易品价格时发现,同期的美元汇率和相对美元价格(指德国出口品的美元价格与美国出口品的美元价格之比)之间存在正相关。这表明在此期间名义汇率对实际汇率有很大影响,或者说在短期内价格也许存在一定程度的粘性。而价格粘性则
可能来源于劳动合同、市场的不完全竞争、贸易成本、汇率变动所造成的不确定性③以及厂商的依市定价等众多方面,这些因素都会使汇率在短期内偏离购买力
平价。
贸易成本是导致汇率偏离购买力平价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Obstfeld
and Rogoff(2001)认为它“在任何对国际价格差异的解释中起到中心的作用”。其重要性不仅在于它会阻碍国际间的套利,而且还在于它会导致非线性的汇率
调整(即汇率将围绕购买力平价做均值-回归(mean-reversion)式的调整)。比如,如果处于不同国家的两个商品在价格上的差异(用一国货币表示)是由于两地间
的运输成本而成立造成的,那么除非预期利润超出两地之间的运输成本,否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