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的生物学基础

合集下载

第二章 心理学的生物学基础

第二章 心理学的生物学基础

第二章第三章心理学的生物学根底(一)神经系统的结构根据神经系统在人体中的位置和功能的不同,可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含有灰质和白质,前者由神经元的细胞体聚集,呈浅灰色;后者由成束的轴突组成,呈白色。

脊髓: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低级中枢,位于脊管内,上端与脑相连,全长约40~50厘米脑:脑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高级中枢,在结构上分为脑干,小脑,和前脑三局部脑干又称为后脑,向下,连接脊髓,向上承接大脑半球。

他包含延脑,脑桥和中脑前脑,主要包括丘脑,下丘脑,边缘系统和大脑丘脑位于中脑和大脑之间,由白质纤维组成,呈卵形,在脑的两边各一个。

下丘脑在丘脑之下,他直接与大脑中各区相连,还与脑垂体相连。

边缘系统由杏仁核,海马,下丘脑等几个结构组成周围神经系统:其可分为躯体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躯体神经系统:躯体神经系统负责感觉器官与中枢神经系统之间的交流。

自主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是指调节内脏器官的肌肉和腺体活动的传出神经系统,其主要功能是控制心跳,呼吸,消化,瞳孔的收缩和调节腺体的分泌自主神经系统又分为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作用往往具有拮抗性质第四章动机动机的定义:动机是引起,维持全体活动并使活动朝一目标进展的内在动力。

动机的功能:1。

始动功能,即引起某种活动 2。

导引功能,即促使活动朝向特定的方向进展3。

维持和调节功能,即维持某种活动直到目的,并在此过程中调节有机体活动的强度和具体途径。

需要:其是人的行为的根本动力。

需求是客观上的缺乏,需要是主观上的缺乏。

需要是主体对维持其身心存在,促进其身心开展的条件反映。

动机是在需要的根底上产生的,是需要的动态化和具体表现。

需要是人从事活动的积极性的源泉,动机那么是活动的直接动力。

动机的概念:并非所有的动机都是因缺乏而生的紧X所引起的,有时个体即使并无因缺乏而生的紧X,仅由外部刺激,也会引起动机,从而激起某种活动。

心理的生物学基础

心理的生物学基础

第一章绪论一.心与生的关系传统医学的主要观点:希腊传统医学:希波克拉底创立了体液说,认为人体里有血液、黑胆汁、黄胆汁及痰四种波斯传统医学:主要学说也是体液说,认为某种液体的过多或过少而引起各种疾病。

同时相信人体内的各种内脏与精神活动有关印度传统医学:源于其历史上的古经,基本病理学说也是体液说,但含有印度哲学的道理。

中国传统医学:提出五行说—相生关系: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关系: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另一个特色是重视五脏的功能,并且每一内脏均予以归为。

如心生血,主藏神,为人体生命的主宰;肝藏血,主谋虑;脾统血,主运化;肺主气,司清肃;肾主骨,主藏精。

现代医学的主要观点:机体内环境:1.内环境:细胞外液成为体内细胞直接接触的环境,在生理学中称之为2.内环境的稳态:内环境各项物理和化学因素是保持相对稳定的,称为内环境的稳态3.人体内是如何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对身体健康有何意义?内环境的稳态是细胞能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必要条件,也是整个机体能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内环境稳态的保持,是机体各个细胞、器官和系统的活动,以及机体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疾病时,体内细胞和器官的正常活动受到损害,导致内环境物理和化学性质的改变生理功能的调节:1.机体对细胞、器官功能活动的主要调节方式包括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2.神经调节的基本过程是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来调节,其调节过程是反射。

相对于神经调节而言,体液调节一般比较慢,作用也比较弥散和持久怎样理解“心理”和“生理”的统一?1.脑是各种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一方面,大脑的发育及功能状态的维持等需要不断地有新鲜的氧和营养物质支持;另一方面,大脑对机体生理功能的各个系统也起到中枢调节的作用。

2.正常的大脑结构与功能是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一旦出现障碍,会对心理功能产生明显影响,出现一系列认知、情感和意识活动方面的障碍。

3.可见,脑本身就是心理活动和生理活动的统一体二.心理的生理基础研究1.心理的生理基础研究进展总是与研究方法有关:1.1811年,贝尔根据高等动物和人的脑形态与功能不同,将脑分为大脑、小脑,又将脊髓分为背根和腹根。

心理的生物学基础ppt课件

心理的生物学基础ppt课件

情绪的生理反应
自主神经系统
如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影响 心跳、呼吸等生理反应。
激素
如肾上腺素、皮质醇等,在情绪状 态下分泌水平发生变化。
免疫系统
情绪状态影响免疫细胞的活性,从 而影响身体健康。
情绪与激素
肾上腺素
在紧张、焦虑等情绪状态下分泌 增加,引起心跳加速、血压升高
等生理反应。
皮质醇
在压力状态下分泌增加,长期高 水平的皮质醇可能导致身心健康
合成和释放等机制实现。
突触可塑性在神经网络的连接和 信息传递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大
脑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基础。
记忆的存储与提取
记忆的存储是指信息在大脑中的 持久保存过程,而提取则是将存 储的信息回忆或再认出来的过程。
短期记忆主要依赖于大脑皮层神 经元的活动和突触可塑性,而长 期记忆则需要新的蛋白质合成和
THANKS
谢谢
焦虑症的生物学基础
神经回路异常
焦虑症患者大脑中的某些神经回路存在异常,导致情绪调节和应 激反应的障碍。
荷尔蒙水平变化
焦虑症患者体内某些荷尔蒙如肾上腺素、皮质醇等水平发生变化, 影响情绪状态。
免疫系统反应
焦虑症可能与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有关,导致身体对压力和紧张的 过度反应。
双相情感障碍的生物学基础
问题。
多巴胺
与快乐、兴奋等积极情绪相关, 增加多巴胺的分泌可以改善抑郁
症状。
04
CHAPTER
学习与记忆的生物学基础
突触可塑性
突触可塑性是指神经元突触在受 到刺激后发生的形态和功能变化, 是学习与记忆的生物学基础之一。
突触可塑性包括突触传递效能的 增强或减弱,主要通过改变突触 后膜上的受体数量、神经递质的

2023年10月自学考试05621《心理的生物学基础》试题和答案

2023年10月自学考试05621《心理的生物学基础》试题和答案

2023年10月自学考试05621《心理的生物学基础》试题和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哪个结构是大脑的控制中心? A. 小脑 B. 脑干 C. 中脑D. 大脑皮质2.下列哪个脑区与情绪有关?A. 边缘系统 B. 皮质 C. 小脑 D. 中脑3.下列哪种神经递质与记忆有关? A. 多巴胺 B. 内啡肽C. 乙酰胆碱 D. 5-羟色胺4.下列哪种细胞是神经系统中的传导细胞? A. 淋巴细胞B. 神经元 C. 红细胞 D. 上皮细胞5.下列哪个脑区与语言理解有关? A. 大脑皮质B. 海马体 C. 间脑 D. 小脑二、判断题1.大脑是人类思维和行为的控制中心。

(正确/错误)答案:正确2.脑干主要负责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调节和控制。

(正确/错误)答案:正确3.小脑是负责肌肉协调和身体平衡的区域。

(正确/错误)答案:正确4.乙酰胆碱是大脑中的一种神经递质,与记忆有关。

(正确/错误)答案:正确5.海马体是大脑皮质的一部分,与语言理解有关。

(正确/错误)答案:错误三、问答题1.请简要介绍大脑的结构和功能。

答:大脑是人类思维和行为的控制中心,分为左右两半球。

大脑皮质是大脑最外层的薄层,负责高级认知功能,如语言、记忆和决策。

脑干位于大脑之下,主要负责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调节和控制。

小脑位于大脑后方,主要负责肌肉协调和身体平衡。

2.什么是神经递质?请举例说明一种神经递质及其功能。

答:神经递质是一种能够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信号的化学物质。

乙酰胆碱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参与调节学习和记忆过程。

它在大脑皮质中发挥关键作用,帮助实现信息的处理和存储。

3.请解释情绪与边缘系统的关系。

答:边缘系统是人脑中与情绪处理有关的一个重要区域,包括扣带回、杏仁核等结构。

这些结构与恐惧、愉悦等情绪状态有密切关系。

边缘系统参与情绪的产生和调节,并与其他脑区相互影响,共同形成人类的情绪体验。

4.神经元是神经系统中的什么角色?请简要描述神经元的结构。

答:神经元是神经系统中的传导细胞,负责将信息传递到不同部位。

心理问题的神经生物学基础是什么

心理问题的神经生物学基础是什么

心理问题的神经生物学基础是什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心理问题并不罕见。

焦虑、抑郁、精神分裂等心理障碍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困扰。

那么,这些心理问题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其背后的神经生物学基础又是什么呢?要理解心理问题的神经生物学基础,首先得从我们的大脑说起。

大脑是一个极其复杂且精密的器官,由数十亿个神经元组成。

这些神经元通过电信号和化学信号相互交流,形成了复杂的神经网络,从而实现各种心理和生理功能。

神经递质在心理问题的产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例如,血清素是一种与情绪调节密切相关的神经递质。

当血清素水平过低时,人们可能更容易出现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

多巴胺则与奖赏机制和动机有关,其失衡可能导致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精神分裂症等问题。

神经回路的异常也是导致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

以焦虑症为例,大脑中的杏仁核是处理恐惧和焦虑情绪的关键区域。

当面临威胁时,杏仁核会被激活,引发一系列生理和心理反应,如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紧张不安等。

然而,在焦虑症患者中,杏仁核可能过度活跃,或者与其他大脑区域之间的连接出现异常,导致对正常的刺激也产生过度的焦虑反应。

再来说说基因的影响。

许多心理问题都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

某些基因的变异可能会增加个体患心理疾病的风险。

例如,特定基因的突变可能会影响神经递质的合成、转运或受体功能,从而影响大脑的正常功能。

但需要注意的是,基因并不是决定心理问题的唯一因素,环境因素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

环境因素如何与神经生物学相互作用呢?长期的压力、童年创伤、不良的生活环境等都可能对大脑的发育和功能产生负面影响。

例如,童年时期的虐待可能会导致大脑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影响应激反应系统的正常调节,从而增加成年后患上心理疾病的可能性。

大脑结构的变化也是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

通过现代影像学技术,如磁共振成像(MRI),我们发现抑郁症患者的海马体可能会缩小,而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大脑灰质体积可能会减少。

05621心理的生物学基础名词解释

05621心理的生物学基础名词解释

心理的生物学基础名词解释:第一章:1、内环境:1-3细胞外液成为体内细胞直接接触的环境,在生理学中称之为内环境。

2、内环境的稳态:1-4内环境各项物理和化学因素是保持相对稳定的,如一定的体温、酸碱度、血糖水平,称为内环境稳态。

3、脑电图:1-7将大脑皮层连续的节律性电位变化叫做自发脑电活动,它的记录叫脑电图(EEG)。

第二章:1、联合区:2-18除了大脑皮层上的特定功能分区外,其他部分的皮层被称为联合区。

2、(0810考期)生命中枢2-21延髓是脊髓向上在颅腔内的直接延续,与脊髓没有明显的界限。

延髓与人的基本生命活动,如呼吸、心跳或脉搏、吞咽、胃肠运动、排泄等有关,被称为生命中枢。

3、(0910考期)脑结构与脑功能模块学说2-26福多尔提出的脑结构与脑功能模块学说,这种学说认为,人脑在结构和功能上是由高度专门化并相对独立的模块组成的。

这些模块复杂而精巧的结合,是实现复杂和精细的认知功能的生物基础。

4、(1010考期)感觉神经元2-12躯体神经系统的神经元之一,与感受器相连,功能是把外部刺激引发的神经冲动传送到中枢。

5、(1210考期)边缘系统2-20边缘叶包括扣带回、海马回、齿状回等,它们与附近的一些皮层及皮层下的结构之间有着密切的神经联系,从而构成一个统一的机能系统,称为边缘系统。

6、(1410考期)自主神经系统2-12自主神经系统曾称植物神经系统。

通常自主神经系统活动不受意志支配而自主工作,因而得名,它主要控制内脏,包括身体各种腺体的活动,例如心跳、呼吸、消化、排泄、体温碉节及性活动等。

7、(1510考期)连合纤维:2-22连合纤维又称大脑间纤维,它联接两半球内相应的或同等的区域或结构,包括胼胝体、前连合和海马连合。

第三章:1、(1310考期)神经元3-29人类中枢神经系统内约含有1011个神经细胞,神经细胞又称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单位。

典型的神经元很小,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得清楚它的结构,是神经系统活动的物质基础。

心理的生物学基础-生理学心理学

心理的生物学基础-生理学心理学

释放或突触后膜对递质的反应,从而影响心理活动的发生和发展。
03
受体与信号转导
受体是细胞膜上或细胞内能与特定信号分子结合的蛋白质,通过信号转
导机制将胞外信号转化为胞内效应,进而引起细胞生理反应和心理现象
的产生。
03 感知觉过程生理机制
视觉感知过程及视皮层功能区域划分
视觉感知过程
光线通过眼球的折射系统投射到视网膜上,形成视觉刺激;视网膜上的感光细 胞将光信号转换为神经信号,通过视神经传递到大脑视觉中枢进行处理和解析。
心理的生物学基础-生理学心理学
目 录
• 生理学心理学概述 • 神经系统与心理现象 • 感知觉过程生理机制 • 记忆、学习和认知功能生理基础 • 情绪、动机和意志行为生理基础 • 睡眠、觉醒和生物钟调节机制
01 生理学心理学概述
生理学心理学定义与特点
定义
生理学心理学是研究生物体特别 是人类生理机制与心理活动之间 关系的一门科学。
生理学心理学与相关领域关系
与神经科学的关系
神经科学是生理学心理学的重要基础,提供了对神经系统 结构和功能的深入理解,促进了生理学心理学的发展。
与心理学的关系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的科学,生理学心理学是心 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关注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
与生物医学的关系
生物医学是研究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科学,生理学心理学 借鉴了生物医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如影像学、生物化学 等,以揭示心理与生理的相互关系。
智力发展及其影响因素
1 2 3
智力发展
受遗传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遗传因素决定 了个体智力的上限,而环境因素则决定了个体智 力发展的实际水平。
智力发展的生理基础
大脑的发育和神经元的可塑性变化是智力发展的 生理基础,包括大脑皮层的发育、突触的形成和 修剪等过程。

心理的生物学基础真题

心理的生物学基础真题

心理的生物学基础真题1. 简答题1.什么是神经元?它的构成元素有哪些?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单元,负责传递和处理神经信号。

神经元由以下构成元素组成:–细胞体:包含细胞核和大量细胞质,负责合成和发射信号。

–树突:从细胞体延伸出来的细长突出物,负责接收其他神经元的信号。

–轴突:一根长且细的突出物,负责传导神经信号到细胞体的其他区域或其他神经元。

–突触: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点,负责信号的传递与接收。

2.请解释下列概念:兴奋阈值、舒适区域、神经递质。

–兴奋阈值:神经元接收到的刺激必须超过特定的兴奋阈值,才能触发神经元的动作电位。

否则,神经元将保持静息状态。

–舒适区域:神经元的工作在某个范围内维持稳定,该范围称为舒适区域。

在舒适区域内,神经元的兴奋和抑制力量保持平衡。

–神经递质:神经递质是神经元之间传递信号的化学物质。

它们负责将信号从一个神经元转移到下一个神经元或目标细胞。

常见的神经递质包括乙酰胆碱、多巴胺和血清素等。

3.请简要描述记忆的三个主要过程。

–记忆的编码:将信息转变为神经元之间的模式。

编码的方式可以是声音、图像、触觉等各种感官形式。

–记忆的存储:将编码后的信息储存在神经系统的特定区域。

存储的地方包括大脑中的海马体和大脑皮层。

–记忆的提取:从存储中恢复并使用先前编码的信息。

提取的方式可以是主动搜索或者通过联想等方式。

4.请解释下列概念:感觉器官、感觉适应、废话原则。

–感觉器官:感觉器官是我们感知外界刺激的特殊组织或器官。

不同的感觉器官能够接收不同类型的刺激,例如视觉、听觉、触觉和味觉等。

–感觉适应:感觉适应是指当持续接收到相同类型的刺激时,感觉器官的敏感性会逐渐减退,最终导致对该刺激的感觉消失或减弱。

–废话原则:废话原则表明当感觉器官处于没有接收到新的刺激时,它会自动将事物过滤掉,只保持对新刺激的敏感。

这种废话原则的存在使得人们可以将注意力集中在新事物上,而忽略背景中的常见刺激。

2. 论述题论述什么是大脑皮层的功能区域以及它们的作用。

最全自考 心理的生物学基础名词解释

最全自考 心理的生物学基础名词解释

心理的生物学基础名词解释第一章绪论内环境:人体的绝大多数细胞并不直接与外界坏境接触,它们直接接触的是细胞外液,细胞外液成为体内细胞直接接触的环境,在生理学中称为内环境。

稳态:生理学家把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和体液以及免疫系统的调控下,使得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

神经调节:是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来调节的,其调节过程是反射。

体液调节:是指机体的一些细胞能生成并分泌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后者经过各种体液途径到达全身组织细胞或某些特殊的组织细胞,改变细胞的活动。

自身调节:许多组织、细胞自身也能对周围环境变化发生相应的反应,使其功能得到相应的调整。

由于这种反应是由组织、细胞本身的生理特性决定的,并不依赖于外来的神经或体液因素的作用,所以称为自身调节。

实验切除法:通过对动物的脑部分损毁,观察动物随后行为。

电解法:对皮层下区域插入金属电极,通以电流将神经元内的物质电解,导致神经元的死亡,随后观察脑损毁后的动物行为变化等。

脑电图:(2017)又称自发脑电图,一般是在大脑皮层没有接受明显的刺激输入条件下记录到的闹点活动。

脑电波:是用电极从头皮记录到的电位变化。

诱发电位:当某种特定的刺激作用在人体感觉系统的某一部位时,会在脑区引起电位变化,这时记录的脑电变化被称作诱发电位。

计算机轴断层描技术(CAT):是将X光照相和计算机处理方法相结合起来观察活脑的组织病变技术。

正电子放射层描技术(PET):给人体注射经过加速器处理后能放射正电子的葡萄糖,通过PET仪器可以测量脑代谢时消耗的葡萄糖的数量,从而获得放射性物质在脑内的分布图。

核磁共振显影技术(MRI):与PET一样,也是依靠测量能量的消耗来显示脑区的活动情况。

不过MRI不需要注射。

第二章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外周神经(系统):是指与脑和脊髓相连的神经,分布于全身,将脑和脊髓与全身其他器官联系起来。

(分为躯体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随意肌:躯体神经系统,遍布于头、面、躯干、四肢及肌肉内。

人类心理分析的生物学基础

人类心理分析的生物学基础

人类心理分析的生物学基础人类的心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由多个生物学机制和心理过程共同作用而成。

从神经科学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探寻人类心理分析的生物学基础。

感官输入人类大脑接收来自外界的各种外界刺激,并将其转化为信息输入。

这些信息输入主要来自五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

每种感性输入都有一种生物学机制,它们被称为感觉器官。

这些感觉器官将外部刺激转换为神经冲动,然后通过神经传递到大脑中。

感官处理接下来,涉及到感官处理。

感官处理是指当大脑接收到来自感官器官的输入时,大脑会对输入进行处理,以使信息变得可理解。

感官处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并涉及到许多不同的脑区域,例如大脑皮质、腰上皮层和颞叶。

情感回路情感回路是大脑中处理情感的区域之一。

情感回路的核心包括杏仁核、垂体核和额叶。

当我们遭遇某种情感刺激时,例如恐惧或愤怒,情感回路就会被激活。

这通常会触发自主神经系统的反应,并引起垂体激素的释放。

情感障碍情感障碍是人类心理分析的生物学基础,其中包括多种心理障碍,例如抑郁症、焦虑症和精神分裂症等。

情感障碍通常与神经传递的异常改变相关,如神经递质(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和丝氨酸)系统的失调。

意识水平最后,我们探讨了意识水平,大脑中与意识体验有关的区域。

这些区域涉及到对我们周围环境的感知和理解,并支配我们的思考和行为。

我们的意识水平有时会被外在刺激影响,导致我们的情感和行为发生变化。

结论总的来说,人类心理分析的生物学基础相当复杂,涉及到多个神经传递系统、脑区域和心理过程。

对心理障碍的深入研究应该有助于发现患者的神经改变,并帮助开发新的治疗方法。

心理的生物学基础

心理的生物学基础

1.词汇气的发抖是对詹姆斯-兰格理论的最好概括,气是一种情绪,发抖是指躯体在这一时刻的生理反应,二者密切相关。

2.人体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一种方式是通过神经系统的反射活动实现的,称为神经调节3.艾克森认为皮层兴奋水平低者表现为外向型人格特质,而皮层兴奋水平高者表现为内向型人格特质。

4.失语症包括运动性失语症,感觉性失语症以及传导性失语症。

命名性失语症。

5.不依赖于意志努力的注意属于不随意注意,又称无意注意6.成年人夜晚的睡眠时间分为慢波睡眠1-4期和异相睡眠,其中慢波睡眠3期和4期占总睡眠的比例决定睡眠质量。

7.从痛源的角度看,痛觉可以分为三类,一个是快痛,二是慢痛,三是炖痛。

8,一个典型的反射弧是由感受器,感觉神经元,中间神经元,运动神经元,效应器等五部分组成9.研究发现,边缘系统参与了情绪反应的调节,此外,海马结构还与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有关。

10.人的觉醒与睡眠周期受到脑干的激活系统和网状结构的相互拮抗,彼此制约,共同调节。

名词解释边缘系统:边缘系统位于前脑底部,它之所以被称为边缘,是因为它环绕着脑干形成一个边界,围绕着,并延伸到大脑的全部区域。

布洛卡失语症:这种失语症主要因布洛卡区受损导致。

患者能理解他人的语言,但他们说话极少或言语缓慢,不自然也不流利,发音不清晰。

异相睡眠:异想睡眠或快波睡眠是睡眠过程中周期性地出现的一种激活状态,脑电波呈现去同步化快波。

失认症:是一类神经心理障碍,因大脑局部性病变而产生的认知障碍。

静息膜电位:神经元在静息状态下,由于细胞膜内外离子浓度的不同,就存在着70——90 毫伏的负电位差。

这种电位差就是静息膜电位。

试说明自主神经系统如何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态答:人体具备维持内环境稳定的能力。

机体对细胞,器官功能活动的主要调节方式包括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过程是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来调节的,其调节过程是反射。

例如,手部皮肤受到针刺,机体会立刻把手缩回,这个过程中,皮肤作为接受外界刺激的感受器官,将刺激信息通过感觉神经传至脊髓,脊髓将神经冲动通过运动神经传至效应器官,将手缩回。

心理的生物学基础自考复习资料

心理的生物学基础自考复习资料

心理的生物学基础自考复习资料心理的生物学基础复习资料一、引言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而心理的生物学基础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心理的生物学基础研究人类心理活动与生物学机制之间的关系,探究大脑、神经系统、激素等生物因素对心理活动的影响。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份心理的生物学基础的复习资料,帮助您系统地复习相关知识。

二、神经系统与心理活动1. 神经元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它由细胞体、树突、轴突等组成。

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信息。

2. 神经递质神经递质是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例如多巴胺、血清素等。

它们对情绪、学习、记忆等心理活动有重要影响。

3. 大脑结构与功能大脑由大脑皮层、边缘系统和脑干组成。

大脑皮层是人类高级认知功能的中心,包括感知、思维、决策等。

边缘系统负责情绪调节、记忆等功能。

脑干控制基本生理功能。

4. 神经可塑性神经可塑性是指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和体验的适应能力。

它使得大脑能够改变结构和功能,适应环境变化。

三、激素与心理活动1. 内分泌系统内分泌系统由内分泌腺体和激素组成,它们通过血液循环调节身体的生理和心理活动。

2. 应激反应与激素应激反应是人体对外界刺激的生理和心理反应。

应激会引起肾上腺激素、催产素等激素的分泌,影响情绪、记忆等心理活动。

3. 生物钟与激素生物钟是人体内部的生物节律系统,调节睡眠、饮食、情绪等。

褪黑素是生物钟的重要调节物质。

四、遗传与心理活动1. 遗传与行为遗传是指个体通过基因传递给后代的特征。

遗传因素对智力、人格等心理活动有一定影响。

2. 双生子研究双生子研究通过比较一对双胞胎的相似性,探究遗传与环境对心理活动的影响。

3. 基因与心理疾病某些心理疾病如抑郁症、精神分裂症与基因有一定关系。

基因突变可能导致心理疾病的发生。

五、药物与心理活动1. 神经系统药物神经系统药物如抗焦虑药、抗抑郁药可以影响神经递质的释放和再摄取,从而调节心理活动。

2. 毒品与心理活动毒品如海洛因、大麻等会对神经系统产生毒性作用,导致心理活动异常,如幻觉、嗜睡等。

人类行为和心理的生物学基础

人类行为和心理的生物学基础

人类行为和心理的生物学基础人类的行为和心理是由各种因素共同决定的,其中生物学因素是最为重要的一环。

生物学因素包括遗传基因、神经元的构造、荷尔蒙水平和大脑结构等,这些因素对人类的行为和心理的发展和表现产生了决定性的作用。

生物学因素对人类社会行为的影响遗传基因是生物学因素之一,它对于人类社会行为的发展和表现产生了重要的作用。

人类的性格、才能和行为方式等都与遗传有关。

研究表明,同卵双胞胎的相似性要远远高于普通兄弟姐妹。

具体来说,这意味着同卵双胞胎的行为很可能受遗传因素的控制。

此外,人类有一个与社会行为相关的“社交神经元网络”,通常称为“扩散神经元”。

这个网络是由一个强大的神经元网络构成的,与我们的社交、情感认知和同理心能力有关。

这意味着神经元的构造和数量可能也是人类社会行为的重要因素。

荷尔蒙对人类社会行为的影响也很大。

荷尔蒙作为人类体内的一种化学物质,对情绪和行为方式都有显著的影响。

例如,睾丸素是男性中负责表现出雄性行为和进取心的荷尔蒙。

在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等荷尔蒙的作用下,人们往往会感到快乐和放松。

大脑结构在人类社会行为的发展和表现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人类的大脑结构与人类的情感和社交认知紧密相关。

生物学因素对人类心理的影响生物学因素不仅决定了人类社会行为,同时也对人类心理产生了巨大影响。

荷尔蒙和神经元的构造对人类情感和思维过程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研究表明,女性的情感认知能力比男性更强,与荷尔蒙分泌水平有关。

在青春期,身体的荷尔蒙变化可能导致人类的情感和行为方式的变化,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许多青少年行为比较是冲动和易冲动的。

另一个生物学因素,大脑结构对人类心理的影响也极其重要。

科学家们发现,不同类型的大脑地区与不同类型的思维和行为方式相关。

例如,扩散神经元网络与情感认知和同理心能力相关,而皮质扣带交界处与规划和决策有关。

结语生物学因素对人类行为和心理的发展和表现产生了决定性的作用。

研究这些因素如何影响行为和心理的人类发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的行为方式,以及设计更好的心理干预方法。

生物学中的心理学基础

生物学中的心理学基础

生物学中的心理学基础人类是一个意识高度发达的生物,我们的思维活动、行为举止等都展现了高度的智能与复杂度,这些智能行为的背后,有着一个可以支撑它们的神经系统和大脑。

生物学中的心理学基础就是一门研究这些神经系统和大脑如何影响人类行为和思维的学科。

一、神经元与神经系统神经元是组成神经系统基础的细胞单位。

其主要功能是接收、传导和处理信息。

神经元包含细胞体、树突、轴突等部位,而树突是受体,轴突则负责传递神经信息。

神经元通过各种专门的结构连接起来,形成神经网络,以便密集而高效地为高度发达的大脑提供信息加工所需的环境和基础支持。

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

其中,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脊髓,而周围神经系统则由脑和脊髓之外的神经组成。

这些神经通过神经纤维连接到大脑和脊髓,同时它们还通过肌肉和内脏细胞,对身体的各个部分进行控制。

二、大脑结构和功能大脑是我们最复杂的器官之一,其包括多个区域和层次,以处理各种信息、控制运动、维持身体机能等重要功能。

其中,新皮层是人类大脑最先进部分,主要包含脑海马、皮层、基底神经节等。

这些结构通过神经元之间的交互,支持了我们的学习、记忆、思考、情绪、语言和意识等方面的各种行为。

脑海马同时也是记忆处理的中心。

研究表明,人们的记忆可以被分为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短时记忆通常是快速的,只在接到信息的时候暂时保留,而我们需要通过某些方式来转换为长时记忆。

长时记忆较为持久,包括我们对新知识的掌握,对过去经验的回忆等。

记忆的形成过程涉及多种因素和脑区,包括前额皮质、海马、脑干、纹状体、小脑等。

皮层是大脑最上层,包含两个半球、四个皮层叶,其主要作用是感知、思考和发生运动。

较低的皮层则主要负责内部机能、自主神经系统等,比如人的呼吸、心跳等。

而一部分神经元由基底神经节组成,负责处理大脑接受到的动作和学习反应信息,同时还与多巴胺的处方行为有关。

三、情绪和行为与记忆一样,情感是人类高级认知的重要部分,而其源头亦可追溯到神经系统与大脑活动。

2023年历年心理的生物学基础试题答案—自考必备

2023年历年心理的生物学基础试题答案—自考必备

2023年10月心理旳生物学基础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1分,共25分)1、由于垂体生长素分泌过多,导致极端肥大症旳年龄是在A、小朋友期 B、青春期C成年期 D老年期2、大脑视皮层中与颜色知觉有关旳脑区是A、V1 B、V2 C、V3 D、V43、受到非伤害性刺激旳反复作用,生物体对刺激旳反射性行为反应逐渐减弱,这是一种A、敏感化学习B、条件反射学习C、习惯化学习D、操作条件反射学习4、根据功能,可以将神经元分为三大类,其中不包括下列哪一项?A、感觉神经元B、运动神经元C、双极神经元D、中间神经元5、内环境是人体内细胞直接接触旳环境,如下选项不属于其重要作用旳是A、为细胞提供营养物质B、接受细胞排出旳代谢产物C、为细胞活动提供条件D、增进细胞繁殖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糖皮质激素旳重要作用旳是A、促使血糖增高B、克制蛋白质旳合成C、调整水盐代谢D、影响脂肪代谢7、巴普洛夫认为,人类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旳神通过程有三个基本特性,如下说法不属于这三个基本特性旳是A、兴奋与克制过程旳强度 B、兴奋与克制过程旳平衡性C、兴奋与克制过程旳灵活性D、兴奋与克制过程旳稳定性8、引起不随意注意旳刺激具有A、隐蔽性B、新异性 C、预期性 D、持续性9、异相睡眠是睡眠过程中周期性出现额一种激活状态,此时测量其脑电波会展现出A、同步化慢波B、去同步化慢波C、同步化快波D、去同步化快波10、人体感受器官中向大脑传递信息量最多旳是A、视觉器官 B、听觉器官 C、嗅觉器官 D、味觉器官11、副交感神经系统旳活动可使A、心率加紧,把血液转入大脑和肌肉B、心率加紧,把血液转入消化道C、心率减少,把血液转入大脑和肌肉D、心率减少,把血液转入消化道12、发现动物脑中存在所谓“快乐中枢”旳试验是A、水迷津B、跳台-电击回避C、睡眠剥夺D、自我刺激13、随意注意发生时,大脑中兴奋水平选择性下降旳神经部位是A、初级感觉皮层B、丘脑网状核C、中脑网状构造D、额叶-丘脑系统14、“狼来了”旳故事反应旳是A、敏感化学习 B、条件反射学习 C、操作条件反射学习D、习惯化学习15、驾驶等技能性动作自动化旳过程是A、陈说性记忆过程 B、非陈说性记忆过程C、陈说性记忆转变为非陈说性记忆过程D、非陈说性记忆转变为陈说性记忆过程16、导致命名性失语症旳脑区损伤位于大脑A、左半球颞顶叶 B右半球颞顶叶 C左半球额叶D右半球额叶17、一位失语症病人能正常说话,也能听懂他人旳话,也能听懂他人旳话,不过不能复述他人旳话,这位病人所患旳是A、感觉性失语症 B、运动性失语症C、传导性失语症 D、命名性失语症18、下列选项中,和慢波睡眠障碍有关旳是(C)A、猝倒B、睡眠发C夜惊症D入睡前幻觉20、根据反射弧旳中枢范围旳不一样,下列反射中,最简朴旳反射是A、呼吸运动B、非条件反射C、膝跳反射D、条件反射21、躯体感觉、运动中枢投影区与其控制旳躯体各部旳关系是A、上下倒置、左右交叉B、上下一致,左右交叉C、上下倒置,同侧控制D、上下一致,同侧控制22、通过建立条件反射,一种人可以对没有威胁性旳事物产生胆怯情绪,对此起关键性作用旳脑构造是A、视交叉上核B、松果体C、杏仁核D、室旁核23、假如裂脑人旳左手和右手分别拿着一支铅笔和一种网球(两者不能被看到),他可以说出手中所拿旳东西是A、铅笔和网球 B、铅笔C、网球 D、其他24、幼稚园教师每天对行为体现良好或有突出行为体现旳小朋友实行张贴小红花奖励,一周小结一次,以小红花旳数量换取奖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心与身的关系➢传统医学的主要观点:希腊传统医学;波斯传统医学;印度传统医学;中国传统医学;➢现代医学的主要观点:(一)机体内环境:1)内环境——细胞外液成为体内细胞直接接触的环境,在生理学中称之为内环境。

2)内环境的稳态——内环境各项物理和化学因素是保持相对稳定的,称为内环境的稳态。

人体内是如何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对身体健康有何意义?1)内环境的稳态是细胞能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必要条件,也是整个机体能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内环境稳态的保持,是机体各个细胞、器官和系统的活动,以及机体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疾病时,体内细胞和器官的正常活动受到损害,导致内环境物理和化学性质的改变。

(二)生理功能的调节:(简述人体内环境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1)机体对细胞、器官功能活动的主要调节方式包括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2)神经调节的基本过程是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来调节,其调节过程是反射。

相对于神经调节而言,体液调节一般比较慢,作用也比较弥散和持久。

➢怎样理解“心理”和“生理”的统一?(一)脑是各种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一方面,大脑的发育及功能状态的维持等需要不断地有新鲜的氧和营养物质支持;另一方面,大脑对机体生理功能的各个系统也起到中枢调节的作用。

(二)正常的大脑结构与功能是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一旦出现障碍,会对心理功能产生明显影响,出现一系列认知、情感和意识活动方面的障碍。

(三)可见,脑本身就是心理活动和生理活动的统一体。

第二节心理的生理基础研究➢1811年,贝尔根据高等动物和人的脑形态与功能不同,将脑分为大脑、小脑,又将脊髓分为背根和腹根。

➢谢灵顿提出了内感受器、外感受器和本体感受器等术语。

➢巴甫洛夫认为动物有两种类型的反射活动:一种是非条件反射(本能行为);另一种是条件反射(学习行为),两者都属于第一信号系统。

人类还有第二信号系统,即人的语言系统。

他指出,人类的精神病发生于第二信号系统的障碍。

➢华生指出大鼠自身的运动觉是最主要的感觉暗号。

第三节主要研究方法➢动物行为研究的主要方法与技术:1)实验性切除;2)电解法:这种方法是传统生理心理学所采用的研究方法。

➢人脑研究的主要方法与技术:(一)脑电活动记录技术(EEG)1)脑电图(EEG)——将大脑皮层连续的节律性电位变化叫做自发脑电活动,它的记录叫脑电图。

脑电图又叫自发脑电图。

2)“事件相关电位”用ERP表示。

3)脑电记录的主要优点是无损伤且较易获得,具有足够高的时间分辨率。

(二)计算机轴断层描技术(CAT)(三)正电子放射层描技术(PET)PET的主要原理是:给人体注射经过加速器处理后能放射正电子的葡萄糖,通过PET仪器可以测量脑代谢是消耗的葡萄糖数量,从而获得放射性物质在脑内的分布图。

(四)核磁共振显影技术(MRI)MRI和PET一样,也是依靠测量能量的消耗来显示脑区的活动情况。

第二章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与功能➢神经系统是人体内占主导地位的调节系统。

神经系统由外周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组成。

外周神经是指与脑和脊髓相连的神经,外周神经分为躯体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分别位于颅腔和椎管内。

神经系统的调节主要靠中枢神经系统来完成。

第一节外周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是指除脑和脊髓以外的全部神经,包括躯体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

➢按解剖学上划分,躯体神经系统由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

脑神经是指与脑部相连的12对神经,主要分布于头面部。

脊神经是指与脊椎相连的31对神经,包括感觉纤维和运动纤维。

➢按功能划分,组成躯体神经系统的神经元分为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

感觉神经元与感受器相连,运动神经元与效应器相连。

➢自主神经系统曾称植物神经系统。

下丘脑是调节和控制自主神经系统的最高中枢。

自主神经系统分为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两个部分。

➢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1)交感神经系统控制机体的能量资源,有“促活动性”功能,如加快心率、升高血压、加大吸气、放大瞳孔等。

2)副交感神经系统一般有保持体能和能量的“促营养性”功能,如降低心率、血液转如消化道、增加喂肠蠕动等。

3)二者功能相互桔抗,又相互协调,如交感神经兴奋使机体处于一种紧张、恐惧、愤怒的状态,以及紧张性的身心活动,而副交感神经兴奋使机体功能活动保持安静、日常状态、降低心率、促进食物消化和吸收。

第二节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脊髓位于椎管内,上端起自枕骨大孔并与延髓相连。

➢脊髓的主要功能:1)传导功能;2)反射功能:包括躯体反射和内脏反射两类。

➢脑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颅腔内,向下与脊髓想连接。

➢脑可分为以下三个主要部分:前脑(由大脑、丘脑、下丘脑组成)、中脑和后脑(由延髓、脑桥、小脑组成)。

1)前脑:a)前脑位于脑的前部,是脑最重要的部分。

b)大脑是脑最新、最大的部分,占脑全部质量的85%。

大脑由两个布满皱褶的半球(左右大脑半球)组成,两个半球之间由横跨的神经纤维相连接。

沟裂将大脑半球分为五个叶:额叶、颞叶、枕叶、顶叶和脑岛。

大脑皮层主要与人的行为和认知功能有关。

c)德国神经科医生布罗德曼将每个大脑半球皮层分为52个功能区。

人类大脑结构和认知功能的一个主要特征为两侧半球的功能不对称性,这种现象也称为半球优势、功能侧化或半球专门化。

语言功能主要决定于左半球,左半球管制右半身,右半球管制左半身。

d)躯体运动中枢(4、6区),位于中央前回、中央旁小叶前部,是管制身体运动的中枢。

e)躯体感觉中枢(3、1、2区),位于中央后回、中央旁小叶后部,是身体上各种感觉的神经中枢,损伤表现为对侧肢体相应区的感觉障碍。

f)视区(17区),位于枕叶后部,负责视觉信息的接受。

g)听区(41、42区),位于颞横回,接受双侧听觉传入。

h)语言区:运动性言语中枢(44、45区)位于额下回后部,受损产生运动性失语;听觉性言语中枢(22区)位于颞上回后部,受损产生感觉性失语;视觉性语言中枢(30区)位于角回,受损产生失读症;书写中枢(8区)位于额中回后部,受损产生失写症。

左侧半球以语言、意识、数学分析等活动为主;右侧半球以非语言信息,如音乐、图形、时空概念等为主。

i)联合区——除了大脑皮层上的特定功能分区外,其他部分的皮层被称为联合区,是具有多种功能的神经中枢。

在每一半球上,均有两个联合区:前联合区和后联合区。

前联合区与解决问题时的记忆思考有关。

后联合区与视区有关。

j)间脑位于大脑和中脑之间,主要由丘脑和下丘脑组成。

k)丘脑由两个卵圆形的大灰质块组成,是皮层下除嗅觉外所有感觉的重要整合中枢,是仅次于大脑皮层的皮下感觉中枢,它对传入的信息进行选择和整合后,再投射到大脑皮层的特定部位。

l)下丘脑是由一些核团组成,下丘脑的主要功能包括:i.控制内分泌活动;下丘脑通过脑垂体调节内分泌活动。

ii.调节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iii.调节体温;iv.调节摄食活动;v.调节情绪反应;m)基低神经节主要包括尾(状)核、豆状核、屏状核。

基底神经节有重要的运动调节功能。

n)边缘系统的机能与躯体、内脏活动有密切的关系,它是许多初级中枢活动的调节者。

边缘系统还参与情绪反应调节。

2)中脑:中脑与视觉和听觉有关。

3)后脑:由延髓、脑桥和小脑组成。

a)延髓与人的基本生命活动有关,被称为生命中枢。

b)脑桥的作用是将神经冲动自小脑一侧半球传至另一侧半球,使之发挥协调身体两侧肌肉活动的作用。

c)中脑、脑桥和延髓构成脑干,是脑进化最早、最原始的部分。

d)脑干网状结构按功能可分为上行系统和下行系统两部分。

上行网状结构也叫上行激活系统,它控制着机体的觉醒或意识状态,影响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与维持注意状态有密切关系。

如果上行网状结构受到破坏,动物将陷入持续的昏迷状态,不能对刺激做出反应。

下行网状结构也叫下行激活系统,它能加强或减弱肌肉的活动状态。

网状结构的作用具有非特异性特点。

e)小脑为脑的第二大部分,与大脑皮层运动区共同控制肌肉的运动,借以调节姿势与身体的平衡。

小脑损伤会出现痉挛、运动失调,丧失简单的运动能力。

➢脑是通过纤维的相互联系来完成其重要功能的。

白质包括联络纤维、连合纤维和放射纤维三种:1)联络纤维:联络纤维又称大脑内纤维,可将半球内的不同部位联接起来,包括短程纤维和长程纤维。

2)连合纤维:连合纤维又称大脑间纤维,它联接两半球内相应的或同等的区域或结构,包括胼胝体、前连合和海马连合。

胼胝体是神经系统中最大的连合纤维。

3)放射纤维:放射纤维分为传入和传出两种类型。

第三节脑功能的学说➢脑功能的学说:1)定位说:杏仁核和海马与记忆有关,下丘脑与摄食和饮水有关。

2)整体说:3)三个机能系统学说:(简要评述鲁利亚的三个机能系统学说)a)鲁利亚是神经心理学的创始人。

b)通过对大脑的长期实验研究,鲁利亚提出三个机能系统的学说,把人脑区分为三个基本的机能联合区:第一联合区主要指网状结构,其基本机能是维持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并使选择性活动能持续进行;第二联合区主要指大脑半球后半部的各个感觉区(视觉区、听觉区、体觉区),其基本机能是形成接收、加工和储存信息。

第三联合区主要是指大脑半球前半部的运动区,其基本机能是形成运动的计划,对进行中的活动编制程序,并加以调节和控制,然后将准备好的运动冲动发往外周组织和器官。

4)模块说:第三章神经系统的细胞基础➢神经系统的主要机能是通信,即不断地对各方面信息进行接收、综合和传递。

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形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第一节脑内的细胞类型➢神经元——神经细胞又称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单位。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活动的物质基础。

➢神经元可分为胞体和突起两部分。

神经元突起又分为轴突和树突两种。

树突负责接受刺激,并把刺激传向胞体。

轴突将冲动从胞体传向轴突末梢。

一个神经元有一个至多个树突,但轴突只有一条。

➢按突起形态和数目,神经元可以分为双极神经元、多极神经元和单极神经元。

根据功能,神经元又可以分为: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

➢神经元具有两个最主要的特性:兴奋性和传导性。

➢胶质细胞终生保持着分裂能力。

神经胶质细胞的主要功能包括:1)支持作用;2)修复作用;3)物质代谢和营养作用;4)绝缘和屏障作用;第二节神经冲动及其在细胞间的传导➢神经冲动——神经元传递信息的过程是以电的和化学的形式进行的,而且能被记录下来,称为神经冲动。

神经元内部的电信号实质上是动作电位,是细胞膜内外电位差的变化。

➢加尔瓦尼最先证明自脊髓伸出的神经能产生电。

法拉第得出结论:“无论其来源是哪里,自然界中的电都是相同的。

➢静息膜电位——神经元在静息状态下,由于细胞膜内外离子浓度的不同,存在着70-90毫伏的负电位差。

这种电位差就是静息膜电位,内负外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