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史论文 Economic History Research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英国工厂是如何占据世界的
龙久行
(贵州大学经济学院,E-mail:1656220843@)
摘要:曾经被人们称为“日不落帝国”的英国,现今的经济又以飞跃的步伐跨越在世界的前沿,经济上的鳌头,把世界的财富用双手握拥在自己的怀里。英国借助在工业革命中的首发优势,确立了它在世界经济中的领先地位。英国在工业、技术、对外贸易等方面处于绝对优势地位,而且英镑也成为国际支付手段,这一切的因素让英国成为了世界商品的主要供应商
关键词:经济增长工业革命垄断生产力国际经济
英国工厂之所以能占据世界,成为世界的主要供应商,最主要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四个:
1、世界工业的中心坐落英国
工业革命的巨大成就,使英国主要工业部门的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比如,在棉纺织工业中,英国已经垄断了世界,在1810-1812年,英国棉纺织业机房锭数为五百多万枚,德国为两百多万枚左右,法国为一百多万枚左右,美国约为十一万多枚。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初期,英国的锭数数量就比法国多到三四倍,而比德国要多十倍以上。
[1]在冶金工业中更是领先于其他国家。1825年英国的生铁产量为五
十九万吨,而同年法国、俄国、美国以及德国这四个国家的生铁产量总的加起来才四十八万吨。1850年英国生铁产量又猛增到了二百二十九万吨,生产了全世界50.9%的铁,超过同年法国、美国、德国产量总和的一倍。[2] 1925年,英国的生铁产量与其他国家相比也是位居榜首。生铁产量:英国59万吨、法国200万吨、俄国158万吨、美国91万吨、德国40万吨。(如图1:横轴为国家;纵轴为生铁的产量,单位为万吨)。
图1
英国在煤炭和蒸汽机的应用方面也占有巨大的优势。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初,英国煤的产量超过一千多万吨,而法国和普鲁士各为一百万吨左右,美国仅仅有五万到六万吨。1825年,英国已有一万五千台蒸汽机,总功率达37.5万马力,而法国则仅仅有三百多台蒸汽机,总功率0.5万马力。1837年,德国工厂仅使用四百多台蒸汽机,总功率不超过7500万马力。[3]十九世纪,英国占世界工业生产总额的
一半,把其他国家远远地甩在后面。1840年,英国工业生产在世界工业生产中占了45%,而法国占了12%,美国占了11%,两者加起来还没得英国多。[4]1870年,英国的采煤量约占世界的51%,生铁产量约占世界的50%。[5]对于英国的国民收入来说,按人口计算也比邻国高得多。据统计,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英国国民的人均年收入已经是32.6英镑,而法国为21.1英镑,德国为13.3英镑。[6]以上这些就足以说明英国工业的生产能力是巨大的,这种如此强大的生产力使得英国成为世界各国工业品的主要供应者。
2、更高级的生产技术优势
英国不仅产量在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遥遥领先,而且在生产技术方面也远远超过了其他国家。到19世纪中期时,欧洲大陆的工业技术比英国落后一个时代。比如,19世纪20年代,英国已经用煤炭取代木炭冶炼生铁了,而在其他国家中木炭炼铁几乎占了绝对统治地位。英国炼铁企业的设备比欧洲大陆的企业大。最大的威尔士高炉在19世纪40年代末期每周要熔炼120吨铁,英国的平均数是89吨。在欧洲大陆国家,炼铁工业发展最快的比利时的总平均数为60吨。1846年法国的吹焦高炉铁产量为每周66吨,所有高炉的平均周产量还不到18吨。炼铁发展最慢的德国,西里西亚的吹焦高炉因为燃料易碎,到1847年平均周产量只有14吨。[7]先进的技术设备使英国生铁在19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以前都非常便宜,欧洲大陆的产品根本无法与之竞争。欧洲大陆的棉纺织技术落后与英国一代人以上。
英国棉纺织业随着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品价格大幅度降低。1876年英国每英镑棉纱的价格为38先令,1800年下降为9.5先令,1830年又降到3先令。这极大地冲击了技术落后的欧洲大陆的棉纺织业。法国19世界上半期,只有少量的动力织布机,大部分是手动或者是畜力的棉纺织厂。德国传统的工业中心集中于莱茵河谷地、萨克森、西里西亚以及巴伐利亚等地。这些老工业中心直到19世纪40年代还没有建立起新式的纺纱厂。当时只有整理清洁机以及梳毛机是动力驱动的,有时用水力,有时用畜力,最后的纺纱工作是用手工螺旋机完成的。织布机方面的机械化进程比纺纱还要缓慢。
3、英国在世界贸易下的垄断
在整个资本主义确立时期的国际贸易中,英国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早在18世纪,英国就在殖民地贸易和航海方面确立了世界霸权地位。工业革命以后,1801-1850年间,根据官方估价的出口额从2490万英镑增加到17540万英镑,及增加了600%多。[8]1850年英国在世界贸易总额中占的比重达到22%。由于贸易是双方的商品交换关系,一国对外贸易额不可能超过50%,这就意味着世界将近一半的商品额是英国同世界各国的双边贸易。随着十九世纪中叶以后海外新市场的开拓和欧美大陆各国工业革命的积极推进,英国对外贸易的增长比工业的增长更快。1821-1873年,英国人均商品出口额年增长率为4.3%,是同期人均年收入增长率的1.57%的三倍左右,对外贸易被誉为经济增长中的“发动机”。1870年,英国在世界贸易总
额中的比重上升为25%,几乎相当于法国、德国、美国三国的总和。在1876-1885年这十年中,英国工业产品的出口占世界出口总额大约38%,尽管到1899年有所下降,仍占世界工业国家总出口的33%,是当时西欧、加拿大、美国、日本和印度的总和。[3]英国这一统治或优势地位在世界史是独特的!
英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垄断地位还表现在它所倡导的自由贸易得到普遍的认可。从19世纪初开始,在工业革命中迅速成长起来的工业资产阶级,从自己的切身利益出发,同土地贵族、金融贵族和大垄断商人进行了近半个世纪的斗争,最终废除了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取得了自由贸易政策的胜利。1813年和1833年,英国废除了东印度公司对印度和中国的贸易垄断权。19世纪20年代,英国与各国主要国家订立了互惠关税协定,把工业品的进口税率降低到平均30%的水平,取消了丝绸品的禁令,降低了生丝、羊毛、煤等原料的进口税率,废止了包括机器在内的所有输出品的限制。1841-1846年,又取消了605种商品的进口税,降低了1035种商品的进口税。1846年废除了直接损害工厂主利益的谷物条例。1849年终止了从17世纪60年代保留下来的航海条例。1860年,英国同法国按自由贸易原则签订了英国条约,规定两国互享最惠国待遇,减免双方重要商品的关税。此后,英国又与许多国家订立了带有自由贸易性质的通商条约。虽然19世纪70年代末欧洲又开始掀起了保护关税的新狂热,但占欧洲向海外出口1/2和进口1/3的英国和占世界人口1/4的英国大部分地区依然坚持自由贸易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