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载荷
动载荷
D
qd
dφ φ FNd FNd
D (3) Y 0 2FNd qd d sin qd D 0 2 2 2 1 Aw D FNd qd D 2 4g
2、动应力的计算
FNd w 2 D 2 v 2 D d ; (v wR w ) A 4g g 2
§12—2 惯性力问题
一、 匀加速直线运动构件的动应力计算
如图所示,一起重机绳索以等加速度 a 提升一等截面直杆, 直杆单位体积的重量为 γ,横截面面积为 A,杆长为L,不计 绳索的重量。求:杆内任意横截面的动应力、最大动应力。
解:1、动轴力的确定
F
a FNd γ a
FNd Ax ma FNd
L
d 2h 1 1 动荷系数—— K d st st
当
2h 2h 。 10 时,可以略去式中根号内的1,于是 K d 1 st st
当 2h 100 时,则根号外的1也可以略去,于是 K d 2h 。根据这样 st
st
的近似公式计算的结果,最大误差将不超过10%。
l
l3
把这些杆件看作是弹簧,其弹簧常数分别为:EA、 48EI 因此,任一弹性杆件或结构都可简化具有一定弹簧常数的 弹簧模型。
三、冲击问题的简便计算方法
1、自由落体冲击 如图所示,L、A、E、Q、h 均为已知量,
求:杆所受的冲击应力。 Q Fd h Δd
Fd ----受冲击构件达到最大变形时的所受的载荷 称为冲击载荷(动载荷)
位移等),称为动响应。 实验表明:在静载荷下服从虎克定律的材料,只要应力 不超过比例极限 ,在动载荷下虎克定律仍成立且 E 静 = E 动。
四、动载荷问题的分类:
第十章-动载荷
2
2 动载荷问题分类 1) 构件有加速度时旳应力计算; 2) 冲击问题; 3) 振动问题; 4) 交变载荷。
3
§10. 2 动静法旳应用
1 动静法
即为理论力学中简介旳达朗伯原理。
2 匀加速平动构件中旳动应力分析
例子 设杆以匀加速度a作平动,
b
R
aR
截面积为A,比重为 。
加上惯性力系。
3 求解冲击问题旳能量法 线弹性系统
任一线弹性杆件或构造都可简化为线性弹簧。 15
3 求解冲击问题旳能量法 线弹性系统
任一线弹性杆件或构造都可简化为线性弹簧。
l Pl EA
P EA l l
等价弹簧旳弹性
系数 k EA
l
16
l Pl EA
等价弹簧旳弹性系数 能量法
P EA l l
k EA l
工程实例 气缸
在满足刚度和强度要求旳前提下
28
冲击问题旳一般解题环节
1) 判断是垂直冲击还是水平冲击;
2) 求 △st ; 3) 求 Kd ;
4) 计算静应力 st ; 5) 计算动应力 d = Kd st .
注意
1) 对于不是垂直冲击或水平冲击问题,或不满 足条件(冲击前无应力和变形),则需要应
a g
)
记: 若忽视自重,则
对线性系统
a
Kd Kd
1 a
g
g
动荷系数
内力、应力、应变和变形都与外力成线性关系。
动载荷问题旳求解 1) 求出动荷系数; 2) 按静载荷求解应力、应变、变形等; 3) 将所得成果乘以动荷系数 Kd 即可。 6
动载荷问题旳求解
1) 求出动荷系数;
动载荷
动荷系数 K d
v2 g st
P d K d P st d K d st
d K d st
三、冲击响应计算
例 直径0.3m的木桩受自由落锤冲击,落锤重5kN,
求:桩的最大动应力。E=10GPa
解:①求静变形 stP E stLAW EA L 42m 5m ②动荷系数
Wv h=1m
K d11 2h st112 4 12 05 0201 .97
1
一、动载荷:
§10-1 基本概念
载荷不随时间变化(或变化极其平稳缓慢),构件各部
件加速度保持为零(或可忽略不计),此类载荷为静载荷。
载荷随时间急剧变化,构件的速度有显著变化,此类载
荷为动载荷。
二、动响应:
构件在动载荷作用下产生的各种响应(如应力、应变、位
移等),称为动响应。
实验表明:只要应力不超过比例极限 ,在动载荷下胡克定
1、起重机丝绳的有效横截面面积为A , [] =300MPa ,物体单位体 积重为 , 以加速度a上升,试校核钢丝绳的强度(不计绳重)。
解:①受力分析如图:
x
aa
L
Nd
mn
qst
x
qG
惯性力q:GgAa
Nd(qstqG)xA(x 1g a)
②动应力
d
Nd A
x(1a)
g
最大动应力
dmax L(1g a)Kdstmax
1.假设: ①冲击物为刚体; ②冲击物不反弹; ③不计冲击过程中的声、光、热等能量损耗(能量守恒); ④冲击过程为线弹性变形过程。(保守计算)
2.动能 T ,势能 V ,变形能 U,冲击前、后,能量守恒: (冲击 )T 1V 前 1U 1T2V2U2(冲击 ) 后
动载荷
2. 求解冲击问题的能量法
冲击问题极其复杂,难以精确求解.工程中常采用一种 冲击问题极其复杂,难以精确求解. 较为简略但偏于安全的估算方法--能量法, --能量法 较为简略但偏于安全的估算方法--能量法,来近似估算构件 内的冲击载荷和冲击应力. 内的冲击载荷和冲击应力. 在冲击应力估算中作如下基本假定: 在冲击应力估算中作如下基本假定: ①不计冲击物的变形: 不计冲击物的变形: ②冲击物与构件接触后无回弹,二者合为一个运动系统; 冲击物与构件接触后无回弹,二者合为一个运动系统; ③构件的质量与冲击物相比很小,可略去不计,冲击应 构件的质量与冲击物相比很小,可略去不计, 力瞬时传遍整个构件 ④材料服从虎克定律; 材料服从虎克定律; ⑤冲击过程中,声,热等能量损耗很小,可略去不计. 冲击过程中, 热等能量损耗很小,可略去不计.
1. 工程中的冲击问题
锻锤与锻件的撞击,重锤打桩,用铆钉枪进行铆接, 锻锤与锻件的撞击,重锤打桩,用铆钉枪进行铆接, 高速转动的飞轮突然刹车等均为冲击问题,其特点是冲击 高速转动的飞轮突然刹车等均为冲击问题, 物在极短瞬间速度剧变为零, 物在极短瞬间速度剧变为零,被冲击物在此瞬间经受很大 的应力变化. 的应力变化.
Fd sd Dd = = P s st D st
可得: 可得:
Dd
2
2T D st - 2D stD d = 0 P
解得: 解得:
骣 1 + 1 + 2T ÷ ÷ D d = D st ÷ PD st ÷ 桫
引入冲击动荷系数K 引入冲击动荷系数Kd
Dd 2T Kd = = 1+ 1+ D st PD st
要保证圆环的强度,只能限制圆环的转速,增大横截面 要保证圆环的强度,只能限制圆环的转速, 积并不能提高圆环的强度. 积并不能提高圆环的强度.
动载荷
材料力学
§2
惯性力问题
动载荷
2、等角速度旋转的构件
•旋转圆环的应力计算 一平均直径为D的薄壁圆环绕通过其圆心且垂直于圆环平面 的轴作等角速度转动。已知转速为,截面积为A,比重为,壁 厚为t。 解:等角速度转动时,环内各
qd
an
D o
t
o
点具有向心加速度,且D>>t 可近似地认为环内各点向心 an 2 D / 2 。 加速度相同, 沿圆环轴线均匀分布的惯性 力集度 q d 为:
圆环横截面上的应力:
式中 v D 是圆环轴线上各点的线速度。强度条件为:
2
d
材料力学
v 2
g
[ ]
§2
惯性力问题
动载荷
•旋转圆环的变形计算
D , 在惯性力集度的作用下,圆环将胀大。令变形后的直径为 则其直径变化 D D D ,径向应变为
t D ( D D) r t D D E d v 2 D
式中 k d 为冲击时的动荷系数,
2
kd st
2H kd 1 1 st
其中 st 是结构中冲击受力点在静载荷(大小为冲击物重量) 作用下的垂直位移。
材料力学
§3
冲击问题
动载荷
因为
Pd d d kd Q st st
所以冲击应力为
d k d st
2H 当 110 时,可近似取 k d st
2 H ,误差<5%。 st 2 H ,误差<10%。 st
4、 k d 不仅与冲击物的动能有关,与载荷、构件截面尺寸有关, 更与 st 有关。这也是与静应力的根本不同点。构件越易变 形,刚度越小,即“柔能克刚”。
第六章 动载荷
解:
st 15 0.625 10
3
Ql 3 9.62 10 m EA
2h Kd 1 1 st
st
Q 15 10 3 12 MPa 2 A d 4
d Kd st
2h 1 1 12 [ ] 120 st
FN d
Ax
Ax
g
a
解: a FN d ( x) Ax a Ax 1 g g
a Al 1 g
Ax
FN d max
a A l1 g
d max
FN d max A
a l 1 g
§6-2 §
动静法的应用
构件作匀加速直线运动 匀速转动时 构件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匀速转动时 的应力计算 一、构件作等加速度直线运动时的应力计算 以矿井升降机以等加速度a吊起一吊笼为例。
吊笼重量为Q;钢索横截面面 积为A,单位体积的重量为 。求 吊索任意截面上的应力。
FN st
FN d
Ax A
2
FN d
FN d
FN d
qd D A D 2 2 4g 2
FN d d A
§6-3 §
冲击应力计算
冲击时 冲击物在极短的时 冲击时,冲击物在极短的时 间间隔内速度发生很大的变化, 其加速度a很难测出,无法计算 惯性力,故无法使用动静法。在 实用计算中,一般采用能量法。 现考虑重为Q的重物从距弹 簧顶端为 h 处自由下落,在计 算时作如下假设:
T V Ud
T0
V Q( h d )
1 U d Pd d 2
材料力学动载荷(共59张PPT)
Kd
1a1 5 1.51 g 9.8
三、计算物体静止时,绳索所需的横截面积
由强度条件得
三、计算物体静止时,绳索所需的横截面积
因此,吊索受到冲击作用。 〔2〕H =1m, 橡皮垫d2 = 0. 当CD、EF两杆位于铅直平面内时, 冲击点静位移 最大应力为
FNd
Ast P840 0 11 0 3 0 60.51 03
二、构件作等速转动时的动应力
截面为A的薄壁圆环平均直径为 D,以 等角速度ω绕垂直于环平面且过圆心的平面转 动,圆环的比重为γ。求圆环横截面的动应力。
解:一、求薄壁圆环内动内力
(1)
an
2R
2
D 2
F
man
AD 2
g
D 2
(2)
qd
ma n
D
Aan
g
A 2 D
g2
Ro
qd
(2) qdm D na A g anA g 2D 2
P(1 b 2 )
3g
P (1 b 2 )
3g
b 2
P(1 ) 3g
2 P b 2
3g
Pl (1 b2 )
3
3g
Pl (1 b 2 )
3
3g
三、计算 ωmax 。
当CD、EF两杆位于铅直平面内时, CD杆中有最大轴力
FNmax
P
Pb2
g
P (1 b 2 ) 3g
A
P b 2 P
g
bF
E
B
b
解:制动前瞬时,系统的机械能
l
由机械能守恒,得
Td
JGIp l
T11 2J2, V 10, U 10
动载荷
第12章 动载荷§12-1 动载荷的概念及其分类1.动载荷的概念前面各章讨论的都是构件在静载荷作用下的应力、应变及位移计算。
静载荷是指构件上的载荷从零开始平稳地增加到最终值。
因加载缓慢,加载过程中构件上各点的加速度很小,可认为构件始终处于平衡状态,加速度影响可略去不计。
动载荷是指随时间作明显变化的载荷,即具有较大加载速率的载荷。
一般可用构件中材料质点的应力速率( dt d σσ=∙)来表示载荷施加于构件的速度。
实验表明,只要应力在比例极限之内,应变与应力关系仍服从胡克定律,因而,通常也用应变速率( dt d εε=∙)来表示载荷随时间变化的速度。
一般认为标准静荷的 min /)~.(3010=∙ε ,随着动载荷 ∙ε 的增加,它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越趋明显。
对金属材料,静荷范围约在 s /~241010--∙=ε ,如果 s /210-∙≥ε ,即认为是动载荷。
2.三类动载荷问题:根据加载的速度与性质,有三类动荷问题。
(1)一般加速度运动(包括线加速与角加速)构件问题,此时∙ε还不会引起材料力学性能的改变,该类问题的处理方法是动静法。
(2) 冲击问题,构件受剧烈变化的冲击载荷作用。
∙ε 大约在 s /~101 ,它将引起材料力学性能的很大变化,由于问题的复杂性,工程上采用能量法进行简化分析计算。
(3)振动与疲劳问题,构件内各材料质点的应力作用周期性变化。
由于构件的疲劳问题涉及材料力学性能的改变和工程上的重要性,一般振动问题不作重点介绍,而将专章介绍疲劳问题。
§12-2 构件作等加速运动时的应力计算1.动应力分析中的动静法加速度为 a 的质点,惯性力为其质量 m 与 a 的乘积,方向与a 相反。
达朗贝尔原理指出,对作加速度运动的质点系,如假想地在每一质点上加上惯性力,则质点系上的原力系与惯性力系组成平衡力系。
这样,可把动力学问题在形式上作为静力学问题处理,这就是动静法。
2.等加速运动构件中的动应力分析下面举例说明动静法在动应力分析中的应用。
动载荷课件
CHAPTER
05
动载荷的控制与防护
控制策略
主动控制策略
通过主动施加控制力或控制力矩,抵消或减小外部动载荷对结构 的影响。
被动控制策略
利用阻尼、质量、弹簧等被动元件,吸收或隔离外部动载荷的能量 。
混合控制策略
结合主动和被动控制策略,根据结构特性和外部载荷条件,实现最 优控制效果。
防护措施
隔振技术
轨道动力学
在轨道动力学的研究中 ,动载荷对轨道和列车 的运行稳定性有很大的 影响,需要进行精确的 计算和控制。
船舶动力学
在船舶动力学的研究中 ,动载荷对船舶的航行 性能和安全性有很大的 影响,需要进行充分的 研究和试验。
机械与化工领域
01
旋转机械
在旋转机械中,动载荷的影响很大,需要考虑其对机械的运行稳定性和
动载荷的模拟与仿真
模拟技术
1 2 3
有限元分析(FEA)
通过将物体离散化为有限数量的元素(或称为“ 有限元”),并使用数学模型描述其物理行为, 来模拟物体的动态响应。
有限差分法(FDM)
通过将连续的物理空间离散化为差分网格,并使 用差分方程描述物理量的变化,来模拟物体的动 态行为。
边界元法(BEM)
康。
噪声控制措施
采用隔音、吸音等措施,降低噪 声对环境的影响,满足环保要求
。
环境影响评估
评估动载荷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确保符合环保法规和标准。
结构的动态响应
动态响应分析
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了解结构 在动载荷作用下的动态响应特性。
动态优化设计
动态监测与控制
采用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实时监测结 构的动态响应,对异常情况进行预警 和调控。
模拟与仿真的准确性
电机动载荷计算公式
电机动载荷计算公式
电机动载荷计算是在设计和运行电机系统时必不可少的一环。
准确计算电机的动载荷可以帮助工程师评估电机所能承受的负荷,并确定电机的额定功率和工作效率。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电机动载荷计算公式。
1. 动载荷力(F)的计算公式:
F = ma
其中,F表示动载荷力,m表示质量,a表示加速度。
质量和加速度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来确定。
2. 动载荷扭矩(T)的计算公式:
T = Fr × r
其中,T表示动载荷扭矩,Fr表示动载荷力的垂直分量,r表示力臂的长度。
力臂的长度可以根据系统的结构和特点来确定。
3. 动载荷功率(P)的计算公式:
P = T × ω
其中,P表示动载荷功率,T表示动载荷扭矩,ω表示角速度。
角速度可以由转速和齿轮比等参数计算得到。
这些公式提供了计算电机动载荷的基本方法,但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摩擦、电磁阻力等。
因此,在具体设计或运行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和相关技术手册进行综合分析和计算。
总而言之,电机动载荷计算公式能够帮助工程师评估电机所能承受的负载,确定电机的额定功率和工作效率。
通过精确计算动载荷力、扭矩和功率,工程师可以确保电机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并满足工程需求。
动载荷
?
Td ? ?
J xG IP l
? 1057 MPa
【例7】等截面刚架的抗弯刚度为 EI ,
抗弯截面系数为W,重物P自由下落时, 求刚架内的最大正应力(不计轴力). a
hP a
? st
?
4Pa 3 3E I
Pa
Kd ? 1 ?
1 ? 2h ? 1 ?
? st
1?
3E I h 2P a 3
? dmax ? Kd? stmax ? (1 ?
2T P Δst
????
令
Kd ? Δd ? 1? Δst
1? 2T P Δst
——冲击动荷因数
?四、常见冲击动荷因数 ?自由落体冲击 自由落体与被冲击构件接触瞬时的动能为
T ? Ph 动荷因数为
Kd ? 1?
1? 2T P Δst
P h
? 1? 1? 2Ph ? 1? 1? 2h
P Δst
Δst
?测量设备:符合相应标 准的冲击试验机; ?计算公式:
?
K
?
W A
—冲击韧度
W—一组试样被冲坏时的
平均吸收能,亦即冲击试
验机损失的机械能;
A—试样切槽处的最小横 截面积.
?三、冲击实验演示
?四、金属冲击一般性能
?αK值随温度降低而降低.在某 一狭窄温度范围内,碳钢αK值
会突然降低,出现脆断现象 .称
?六、例题 【例10-5】不计自重的杆AC在水
Aω
l
C
平面内绕A点以匀角速度ω转动,
C端有一重为P的质点.求杆在B点
BC
A
l1
Δd
被突然卡死时的最大冲击应力 .
P
【解】1)水平冲击动荷因数
第十章 动载荷
6
惯性力引起的动响应的研究方法(动静法)
1、外力分析 2、内力分析 3、应力分析
4、强度计算
除外力分析外,其余几步与静载荷的分析完全一 样;动载荷的外力分析,应考虑惯性力的影响。
7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构件的动应力
例10-1、一起重机绳索以加速度 a 提升一重为 G 的物体, 设绳索的横截面面积为 A ,绳索密度为r ,求距绳索下端为 x 处的 m-m 截面上的应力. 解: 1、外力分析: 绳索的重力集度(单位长度重量)为 r Aa r.1.A .g 绳索每单位长度的惯性力
Pd = K d P
dt为冲击点的静位移 (2)当载荷突然全部加到被冲击物上,即 h=0 时
2h Kd = 1 1 st
P h
2h Kd = 1 1 =2 st
由此可见,突加载荷的动荷因数是2,这时所引起的 应力和变形都是静荷应力和变形的2倍。 (3)若已知冲击开始瞬间冲击物与被冲击物 接触时的速度为 v,则
l
22
§10-3 构件受冲击时的应力和变形
当运动着的物体碰撞到某一构件时,前者的运动将受阻而在短时 间停止运动,这时构件就受到了冲击作用。 在冲击过程中,运动中的物体称为冲击物 阻止冲击物运动的构件,称为被冲击物 原理:能量法
T V = Vεd
T、V 是冲击物在冲击过程中所减少的动能和势能. Vεd是被冲击物所增加的应变能.
第十章
§10-1 §10-2 §10-3 概述
动载荷
动静法的应用 构件受冲击时的应力和变形
2
学习要求
• 了解构件作匀加速直线运动或匀速转动时的应 力计算。能够进行等加速运动或等速转动时的 动应力计算 • 掌握动荷系数的概念。 • 了解提高构件抗冲击能力的措施; 掌握冲击时的应力和变形的计算方法。
动 载 荷
动载荷第一节构件匀加速度运动时的动应力第二节冲击载荷第三节交变应力与材料的持久极第一节构件匀加速度运动时的动应力一、基本概念动载荷:作用在构件上的载荷随时间有显著的变化,或在载荷作用下,构件上各点产生显著的加速度,这种载荷成为动载荷。
动应力:构件中动载荷产生的应力,称为动应力。
二、构件作匀加速度直线运动时的应力计算吊车以匀加速度a提升重物。
设重物的重量为G,钢绳的横截面面积为A,重量不计。
求钢绳中的应力。
用截面法将钢绳沿n-n面截开,取下半部分作为研究对象。
加上惯性力Pd ,即列平衡方程得钢绳横截面上的应力为式中令则其中K称为动荷系数。
d构件在动载荷作用下的强度条件为三、构件作匀速转动时的应力计算1、求加速度圆环以匀角速度转动时,圆环上各点只有法向加速度an 。
若环的平均直径D远大于环壁的厚度t,则可近似认为环上各点的an相同,且都等于2、求惯性力因圆环单位长度的质量为,所以,圆环单位长度(圆环平均直径上的单位圆弧长)上的惯性力为相反,沿圆环均匀分布。
方向与an3、求内力和应力为圆环横截面上的内力。
根据动静法原理,列平衡方程得圆环横截面上的应力为圆环的强度条件为第二节冲击载荷另一种动载荷是冲击问题,如重锤打桩、用铆钉枪铆接、紧急制动等,在两物体接触的瞬间,速度发生急剧变化,这种现象称为冲击或碰撞。
应用能量法进行近似计算,首先作如下假设:1、冲击物体为刚性体且不反弹;2、不计被冲击物体的质量;3、不计冲击过程中的声、光、热等能量损耗;4、冲击过程中,被冲击物体的变形为线性变形过程。
一、铅锤冲击分析如右图所示的铅垂冲击过程的能量转换,T表示动能、V表示势能、U表示变形能。
冲击前:系统(冲击物与被冲击物)的动能为势能为(设冲击物与被冲击物刚接触时的点为零势点)弹性变形能为冲击后,冲击物下落最低点,被冲击物的变形和应力均达到最大的那一刻,有系统的动能为势能为变形能为冲击前后能量守恒,且所以有上式为铅垂冲击的动荷系数。
动载荷与交变应力
max m a
min m a
r min max
σ
8、脉动循环
交变应力变动于某一应力与零之间 max a
max max min 0
a
max
2
m
r0
o
或
max 0
min max
a
min
2
m
r
9、 静应力
σ
应力保持某恒定值不变
max min m
5、研究意义
实例
惯性载荷
冲击载荷
振动载荷(Tacoma大桥共振断裂)
交变载荷(交变载荷引起疲劳破坏)
16.2 构件作匀加速直线运动或匀速转动时旳动应力计算
16.2.1 构件作匀加速直线运动时旳动应力计算 1、此类问题旳特点:
加速度保持不变Βιβλιοθήκη 加速度数值保持不变,即角速度w = 0
2、处理此类问题旳措施: 牛顿第二定律 动静法(达朗伯原理)
g
[ ]
16.3 构件受冲击时旳应力与变形
一、构件受冲击时旳应力和变形 当运动物体(冲击物)以一定旳速度作用在静
止构件(被冲击物)上时,被冲击物体将受到很 大旳作用力(冲击载荷),这种现象称为 冲击
此类问题在工程中非经常见,例如 : 打桩、锻打工件、凿孔、高速转动飞轮制动等。
构件受冲击时旳应力和变形
弹性支承情况下旳冲击应力:
Q h
st
Ql 3 48EI
Q 2k
....... 5.08mm
l/2
l/2
kd 1
1 2h ....... 5.55 st
(b)
st
Ql 4W
..... 2.43MPa
d 5.55 2.43 13.5MPa
动载荷
x
d
l
l
解:取d 微段研究:dm Q d gl
l 2
an r 2 2
d Q 2 Q 2 FN ( x ) l x2 l g 2l g x
17
d Q 2 Q 2 2 FN ( x ) l x2 l g 2l g x
l
二、冲击应力和变形的计算:
由冲击的定义知道,冲击的时间非常短促,而且不易精确测 出。所以加速度的大小很难确定,故而惯性力也就难以求出,因 而也就不可能进行受力分析,即也就不可能使用动静法。在实际 工作中,一般采用不需考虑中间过程,并且偏于安全的能量法。 首先以弹簧为例来说明冲击应力和变形的计算:
21
22
重物 P 从高度为 h 处自由落下, 冲击到弹簧顶面上, 然后随弹簧一起向下运动。当重物 P 的速度逐渐降低到 零时, 弹簧的变形达到最大值Δd , 与之相应的载荷即为 冲击载荷 Pd .
P
h v P h
23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 冲击物所减少的动能 T 和 势能 V, 应全部转换为弹簧的变形能 Vεd , 即 T V V
在冲击过程中, 运动中的物体称为 冲击物。 阻止冲击物运动的构件, 称为 被冲击物。
20
我们可以思考一下:冲击物的速度在很短的时间内发生 了很大的变化,甚至降低为零,表示冲击物获得了很大的负 值加速度。因此,在冲击物和受冲构件之间必然有很大的作 用力和反作用力,故而在受冲构件中将引起很大的应力和变 形,本节内容就是对这种应力和变形进行计算。
d
qd Rd d
g
d
强度条件
v
g
2
o
[ ]
动载荷简介专业知识讲座
本章小结
❖ 1.构件在作等加速度直线运动时,动载荷系数为
1 a
g
构件在动载荷作用下旳强度条件为
max j max [ ]
❖ 2.随时间作交替变化旳应力,称为交变应力。 金属材料若长久处于交变应力下,在最大工作应力远低于材 料旳屈服强度,且不产生明显旳塑性变形旳情况下,也有可 能发生忽然旳断裂。这种破坏,习惯上称为疲劳破坏。
疲劳试验装置 σ-N曲线
二、影响持久极限旳原因
1)构件外形旳影响
构件外形旳突变处(槽、孔、缺口、裂纹等)会引起应力集中现象, 在应力集中区域极易引起疲劳裂纹,会使构件旳持久极限明显降低。
2)构件尺寸旳影响
尺寸越大,持久极限越低。大试件中处于高应力状态旳晶粒比小试 件旳多,故引起疲劳裂纹旳机会也多,从而降低了构件旳持久极限。
例17-1 一滑轮起吊装置如图所示,已知被提升旳物体重量 Q=40kN,上升时旳最大加速度a=5m/s2,绳索旳许用拉应力 σ=90MPa。绳索本身旳质量忽视不计。试拟定绳索旳横截面
面积A。
解 (1)拟定动内力。
N j 40kN
动力系数
a
N j = 40kN
Nj= 40kN a
1 a 1 5 1.51
第二节 交变应力与疲劳破坏
一、交变应力和疲劳破坏旳概念 交变应力 构件内一点处旳应力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这种应力称为交 变应力。
疲劳破坏 金属材料若长久处于交变应力 下,在最大工作应力远低于材 料旳屈服强度,且不产生明显 旳塑性变形旳情况下,也有可 能发生忽然旳断裂。这种破坏, 习惯上称为疲劳破坏。
PP
P P
折铁丝
二、交变应力作用下疲劳破坏旳特点
(1)构件破坏时旳最大工作应力值往往远低于材料在静荷 载作用下旳极限应力。 (2)构件在交变应力作用下发生破坏需要经历一定数量旳 应力循环。 (3)构件材料虽然是韧性材料,疲劳破坏也是在没有明显 塑性变形旳情况下忽然发生旳,在破坏前也没有明显旳塑 性变形预兆,呈现出旳脆性破坏旳特征。 (4)金属材料旳疲劳断裂断口上,有明显旳光滑区域与颗 粒区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章动载荷§12-1 动载荷的概念及其分类1.动载荷的概念前面各章讨论的都是构件在静载荷作用下的应力、应变及位移计算。
静载荷是指构件上的载荷从零开始平稳地增加到最终值。
因加载缓慢,加载过程中构件上各点的加速度很小,可认为构件始终处于平衡状态,加速度影响可略去不计。
动载荷是指随时间作明显变化的载荷,即具有较大加载速率的载荷。
一般可用构件中材料质点的应力速率( dt d σσ=∙)来表示载荷施加于构件的速度。
实验表明,只要应力在比例极限之内,应变与应力关系仍服从胡克定律,因而,通常也用应变速率( dt d εε=∙)来表示载荷随时间变化的速度。
一般认为标准静荷的 min /)~.(3010=∙ε ,随着动载荷 ∙ε 的增加,它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越趋明显。
对金属材料,静荷范围约在 s /~241010--∙=ε ,如果 s /210-∙≥ε ,即认为是动载荷。
2.三类动载荷问题:根据加载的速度与性质,有三类动荷问题。
(1) 一般加速度运动(包括线加速与角加速)构件问题,此时∙ε还不会引起材料力学性能的改变,该类问题的处理方法是动静法。
(2) 冲击问题,构件受剧烈变化的冲击载荷作用。
∙ε 大约在 s /~101 ,它将引起材料力学性能的很大变化,由于问题的复杂性,工程上采用能量法进行简化分析计算。
(3) 振动与疲劳问题,构件内各材料质点的应力作用周期性变化。
由于构件的疲劳问题涉及材料力学性能的改变和工程上的重要性,一般振动问题不作重点介绍,而将专章介绍疲劳问题。
§12-2 构件作等加速运动时的应力计算1.动应力分析中的动静法加速度为 a 的质点,惯性力为其质量 m 与 a 的乘积,方向与a 相反。
达朗贝尔原理指出,对作加速度运动的质点系,如假想地在每一质点上加上惯性力,则质点系上的原力系与惯性力系组成平衡力系。
这样,可把动力学问题在形式上作为静力学问题处理,这就是动静法。
2.等加速运动构件中的动应力分析下面举例说明动静法在动应力分析中的应用。
例13-1 一钢索起吊重物如图13-1,以等加速度 a 提升。
重物 M 的重力为 P ,钢索的横截面积为A ,钢索的重量与 P 相比甚小而可略去不计。
试求钢索横截面上的动应力 d σ 。
解:钢索除受重力 P 作用外,还受动载荷(惯性力)作用。
根据动静法,将惯性力a gP 加在重物上,这样,可按静载荷问题求钢索横截面上的轴力 d N 。
由静力平衡方程:0=--a g P P N d解得)1(g a P a gP P N d +=+=从而可求得钢索横截面上的动应力为:std std dk ga ga AP AN σσσ=+=+==)1()1(其中AP st=σ是P 作为静载荷作用时钢索横截面上的应力,ga k d +=1是动荷系数。
对于有动载荷作用的构件,常用动系数 d k 来反映动载荷的效应。
此时钢索的强度条件为][σσσ≤=st d d K 其中 ][σ 为构件静载下的许用应力。
3.等角速转动构件内的动应力分析再以匀速旋转圆环为例说明动静法的应用。
例13-2 图13-2中一平均直径为 D ,壁厚为 t 的薄壁圆环,绕通过其圆心且垂直于环平面的轴作均速转动。
已知环的角速度 ω ,环的横截面积 A 和材料的容重 γ ,求此环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解:因圆环等速转动,故环内各点只有向心加速度。
又因为 D t << ,故可认为环内各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都等于22ωD a n =沿环轴线均匀分布的惯性力集度 d q 就是沿轴线单位长度上的惯性力,即:221ωγγgD A a gA q n d =⋅⋅=上述分布惯性力构成全环上的平衡力系。
用截面平衡法可求得圆环横截面上的内力d N 。
d N 的计算,可利用积分的方法求得 y 方向惯性力的合力。
亦可等价地将 d q 视为“内压”得:D q R N d d d ⋅==2求得 g D A N d 422ωγ=于是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d σ 为: gvgD AN d d2224γωγσ===其中:2ωD v =v 是圆环轴线上点的线速度。
由 d σ 的表达式可知, d σ 与圆环横截面积 A 无关。
故要保证圆环的强度,只能限制圆环的转速,增大横截面积 A 并不能提高圆环的强度。
§12-3 构件受冲击载荷作用时的应力与变形1.工程中的冲击问题:锻锤与锻件的撞击,重锤打桩,用铆钉枪进行铆接,高速转动的飞轮突然刹车等均为冲击问题,其特点是冲击物在极短瞬间速度剧变为零,被冲击物在此瞬间经受很大的 ∙σ 和 ∙ε 。
2.求解冲击问题的能量法:冲击问题极其复杂,难以精确求解。
工程中常采用一种较为简略但偏于安全的估算方法——能量法,来近似估算构件内的冲击载荷和冲击应力。
在冲击应力估算中作如下基本假定:①不计冲击物的变形;②冲击物与构件(被冲击物)接触后无回弹,二者合为一个运动系统;③构件的质量(惯性)与冲击物相比很小,可略去不计,冲击应力瞬时传遍整个构件;④材料服从虎克定律;⑤冲击过程中,声、热等能量损耗很小,可略去不计。
在以上假设下,即可利用机械能守恒定律估算冲击应力。
3.杆件受冲击时的应力和变形分析计算模型任一被冲击物(弹性杆件或结构)都可简化成右图所示的弹簧(如图13-3)。
冲击过程中,设重量为 Q 的冲击物一经与弹簧接 触就互相附着共同运动。
如省略弹簧的质量,只考虑其弹性,可简化成单自由度的运动体系。
冲击物与弹簧接触瞬间的动能为 T ;弹簧达到最低位置时体系的速度变为零,弹簧的变形为 d ∆ ,冲击物 Q 的势能变化为:d Q V ∆= (a )若以 d U 表示弹簧的变形能,由能量守恒定律,冲击系统的动能和势能全部转化成弹簧的变形能:d U V T =+ (b )设体系速度为零时冲击物作用在弹簧上的冲击载荷为 d P 。
材料服从虎克定律条件下, d P 与 d ∆ 成正比。
故冲击过程中动载荷所做的功为d d P ∆21 ,且有d d d P U ∆21=(c )若重物 Q 以静载方式作用于构件上,构件的静变形和静应力分别为 st ∆ 和 st σ 。
在动载荷 d P 作用下,相应的冲击变形和冲击应力分别为 d ∆ 和 d σ 。
对于线弹性材料,有比例关系:std std d QP σσ∆∆==(d )或 st std d std d Q P σ∆∆σ∆∆==,(e )将(e )中的 d P 代入(c ):Q U std d ∆∆221=(f )将(a ),(f )代入(b ),有:0222=--Q T st d st d ∆∆∆∆解得: )211(stst d Q T ∆∆∆++= (g )引入冲击动荷系数 d k : ststd d Q T k ∆∆∆211++== (h )于是有:st d d d d st d d k Q k P k σσ∆∆===,, (i )对上述结果讨论如下:1)以 d k 乘以构件的静载荷、静变形和静应力,就得到冲击时相应构件的冲击载荷 d P ,最大冲击变形 d ∆ 和冲击应力 d σ 。
2)2≥d k ,且 0=T 时,“=”号成立,这表明即使冲击物初始速度为零,但只要是突然加于构件上的载荷,都性质也是动载荷,此时构件内的应力和变形分别为静载时的两倍。
3) 如果 st ∆ 增大,则 d k 减小,其含义是,构件越柔软(刚性越小),缓冲作用越强。
4) 如果冲击是由重物 Q 从高度 h 处自由下落造成的,如图13-4,则冲击开始时,Q 的动能:Qh gh gQ vgQ T =⨯==221212(j )(j )代入(h ),有:std hk ∆211++= (k )(5) 对水平放置系统(如图13-5),冲击物的势能0=V ,动能 221v gQ T = ,于是由(b ),(f )得:Q v gQ std ∆∆222121=解得:st d st std k g v∆∆∆∆==2(l )其中 std g vk ∆2=由此求得:Q g vQ k P std d ∆2==st ststd d g vk σ∆σσ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