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科技发展的历史进程

合集下载

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演变的规律

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演变的规律

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演变的规律
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演变可以从中国近代史开始说起。

从清朝开始,中国进入封建社会,封建制度仍然占主导地位。

在封建社会中,地主阶级拥有绝对的统治地位,而贫民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农民义务劳动,经济落后。

但是,封建社会也出现了积极的发展,如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的影响。

清朝末期,马克思主义思想开始在中国流行,这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的政治和经济发展。

同时,西方的军事、经济和文化也逐渐传入中国,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

随着清朝的灭亡,中国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民国时期。

革命的,社会的变革,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的复苏,政治的结构改革,使中国从封建社会走向近代化社会。

另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改革开放时期。

在这一时期,中国经历了社会主义改革,经济发展,政治结构调整,科技进步,文化复兴等,使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此外,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演变还受到国际社会的影响。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也受到影响。

总之,近现代中国历史的演变受到中国本土历史的影响,也受到国际社会的影响。

经历了封建社会、民国时期、改革开
放等历史阶段,中国经历了从落后到近代化的历史演变,同时也受到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形成了中国特色的近现代发展模式。

历史幼儿园教案:认识中国近现代的科技发展 (2)

历史幼儿园教案:认识中国近现代的科技发展 (2)

历史幼儿园教案:认识中国近现代的科技发展一、为幼儿园编写历史教案的重要性近现代科技发展的认识对于幼儿来说至关重要,因为这直接关系到他们生活中接触到的许多事物。

通过了解并学习中国近现代科技发展的历史,幼儿可以培养科学探索精神、扩大知识面,并激发他们对科学和创新的兴趣。

因此,在幼儿园中设置历史教案,帮助幼儿认识中国近现代的科技进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认识中国近现代科技发展的目标与方法2.1 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孩子们能够了解中国自19世纪以来在各个领域取得的科技成就,并增强幼儿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2.2 方法:- 制作电子图片、视频或实物模型等工具,生动形象地展示当时的科技成就。

- 采用寓教于乐、互动参与等方式,引起孩子们兴趣,并促使他们主动参与。

- 配备相关阅读资料,让孩子们从书籍中获得更多的知识。

三、教案内容安排3.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当代科技产品,如智能手机和电视等,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并询问他们这些产品是如何发明的。

引发幼儿对中国近现代科技发展历史的好奇心。

3.2 认识中国近现代科技发展的重要事件介绍中国近现代科技发展历史中的一些重要事件,如铁路的建设、航空器的制造和核能的应用等。

通过图片或实物模型让孩子们感受到这些科技事件的巨大影响力,引导他们思考这些科技成果给人们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

3.3 启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与热情选取一些有趣且与幼儿生活相关联的近现代科技成就,如电灯、电话等,并进行简单解释。

同时,鼓励幼儿提出问题和开展小实验,以培养他们对于事物背后原理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3.4 培养创新意识与动手能力设置一系列寓教于乐、与实际生活相关的小活动,如拼装简易电子玩具、设计类似电话的沟通工具等,通过亲身参与,让孩子们体验科技创新带来的乐趣,并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3.5 结语复习当天所学内容,并鼓励幼儿将这些认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强调在现代社会中,科技发展是重要而且不可或缺的。

资料-中国近现代科技发展的历史进程(PPT课件)

资料-中国近现代科技发展的历史进程(PPT课件)

洋务运动的科技引进
n 内容:军工、民用、科技译刊、科 技教育。
n 意义:相对自觉引进、开启中国近 代工业的示范作用、引进科技知识 (傅兰雅)、培养人才与观念改变。
2021-7-28
10
2021-7-28
从戊戌维新到五四新 文化运动
n 维新时期:设报馆、开民智、促维 新,输入科学观念;建学会、鼓民 力、促进社会环境改变;办学堂、 废科举、兴留学,传播科学知识。
n 辛亥革命时期:临时政府教育改革; 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科技学会。
n 五四新文化运动:科学社与《新青 年》;蔡元培与科学思潮合流;批 判传统、文学革命、科学宣传。
11
心态转变
2021-7-28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5
体制形成期
n 时间:完成心态转变 n 标志性事件:科学体制在中国的确
立 n 主要内容:体制模式转变
2021-7-28
6
现代发展期
n 时间:完成体制模式转变 n 标志性事件:苏联模式的确立 n 主要:动力转变
2021-7-28
7
中国科学启蒙三部曲
n 外国传教士的科学输入(过程·内 容·意义)。
n 洋务运动的科技引进(内容·意义)。 n 从戊戌维新到五四新文化运动。
2021-7-28
8
外国传教士的科学输入
n 过程:从利玛窦到墨海书馆 n 内容:《几何原本》、《崇祯历
书》、《皇舆全图》、李善兰 n 启蒙意义:初步接触(“地生羊
“)、心态调整(”万国舆图“、” 跪拜礼“)
2021-7-28
9
中国近现代科技发展的 历史进程
2021-7-28
1
意义
n 认识社会、文化对科学的制约作用 n 了解现代科学在中国发展的历史 n 在中国呼唤科学启蒙

中国近代化(现代化)的发展历程

中国近代化(现代化)的发展历程

中国近代化(现代化)的发展历程一、中国近现代化的发展历程1、起步阶段(1840~1895年)担负近代化任务的主角是地主阶级洋务派,主要在经济领域①政治上:洋务派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并未将政治体制的近代化提上议事日程②经济上:洋务派领导了洋务运动,民族资产阶级开始创办近代工业。

③阶级关系上: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产生,资产阶级作为独立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④思想文化上:地主阶级改革派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向西方学习;洋务派创办新式学堂,培养科技人才,派人出国留学。

⑤军事领域:洋务派创办近代军事工业,⑥外交领域:总理衙门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外交由传统的理藩外交向近代外交转变。

2、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年)担负近代化任务的主角是资产阶级,近代化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全面展开。

①政治上:政治体制的近代化有了重大突破。

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维新变法运动,想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

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开展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

②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一是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工业初步发展,二是辛亥革命后和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

③思想文化上:维新思想与顽固派的论战、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新文化运动的产生等,民主主义思想广泛传播,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创立了中国共产党。

3、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年)在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极为尖锐复杂的历史环境下,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几乎陷入绝境。

但中国无产阶级开始担负起中国近代化的任务,中国近代化进入全新发展阶段。

①经济上,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实行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推动了经济领域近代化进程,但官僚资本的形成和垄断,又使民族工业的发展日益萎缩。

抗战期间,原有的工业在日本侵略下遭到严重摧残。

近现代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发展回顾与展望

近现代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发展回顾与展望

近现代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发展回顾与展望中国工程院院士卢良恕研究员王东阳(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100081)摘要:本文回顾了近现代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的历程,阐述了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发展取得的成就,总结了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农业科技进步的主要特征,对21世纪中国农业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展望。

作者认为,坚持共产党的领导、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才结束了积贫积弱的历史,才实现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才使中国人民掌握了自己的命运。

中国基本解决温饱问题,支撑现代化建设两步走战略目标的提前实现,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农业科学技术取得长足的进步,对农业、农村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1世纪,中国农业担负的任务要比改革开放20年来解决温饱进入小康更为繁重,这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最艰巨的历史性任务。

科学技术的跨越发展将为21世纪中国实现农业现代化发挥决定性的作用。

关键词:近现代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农业现代化Review and Prospect of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 in Recent and Modern TimesMember of The CAE LU LiangshuProfessor WANG Dongyang(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Beijing100081)Abstract:In this article,the develo pment course o 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 gy(AST)in China.s re-cent modern times was reviewed,the main achievements o f AST in China was elaborated,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 f the pro gress o f AST in China during the past50years was summarized,and the prospect o f the develo p-ment o f China.s agriculture in21st century was analyzed and forecasted.The author pointed out that only by sticking to the leadership o f the com munist p arty and walking through socialistic path,did China end up the bitter history o f being poor&weak,and realize the most intensive and pro found social revolution in China.s his-tory which make Chinese people can manage their fates by themselves.China has finished the shiftfrom the sub-sistence stage to the comparatively well o ff stage,and realized the2-step strategic targets for China.s mo dern-ization in advance.One o f the major reasons for these successes was the remarkable progress o f China.s AST, which has made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 f China.s agriculture and rural economy.In21st cen-tury,China.s agriculture will take even heavier responsibility than the last20years since China im plementedthe re form and o pen policy,because the modernization o f agriculture is regarded as the most formidable task in the course o f modern construction in China.It is no doubt that in21st century,the unconventional develo pment o f science&technology will play a crucial role for China to realize the modernization o f agriculture.Key words:recent modern times,China,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modernization o f agriculture前言百年历史表明,近现代中国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经历尽半个世纪的停滞、落后,又仅用半个世纪时间由衰弱实现强盛,许多方面还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中国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例子素材-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中国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例子素材-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中国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例子素材-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在概述部分,我们将探讨中国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例子素材。

中国自古以来就重视科技发展,并在历史上取得了许多有影响力的发明和创新。

随着现代化的步伐加快,中国人在实现科技自立的道路上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本文将通过分析中国人实现科技自强的例子,探讨其对中国社会和经济的影响,同时展望着中国科技自立的未来发展。

通过这篇文章,希望读者能更全面地了解中国人在科技领域的努力和成就,以及中国科技自立的重要性。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按照以下方式进行描述:本文将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分别是引言、正文和结论。

在引言部分中,将对中国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背景进行概述,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在正文部分中,将首先讨论中国人实现科技自立的历史背景,然后列举一些具体的例子来展示中国人如何实现科技自强。

最后,将探讨科技自立对中国的影响。

在结论部分中,将总结中国人科技自立的重要性,并展望未来中国科技自立的发展方向,最后以结语结束整篇文章。

通过这样的结构安排,可以全面而系统地呈现中国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例子,为读者提供深入了解和思考的空间。

1.3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中国人如何通过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方式实现科技自立自强,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历史背景分析,展示中国在科技领域取得的成就和进步。

同时,通过研究中国科技自立对国家整体发展的影响,以及展望未来中国科技自立的发展方向和挑战,希望能够激发读者对中国科技发展的关注和思考,进一步推动中国科技实力的提升,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复兴。

1.3 目的部分的内容2.正文2.1 中国人科技自立的历史背景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重视科技发展的国家。

在古代,中国就有着许多科技发明和创新,比如四大发明(指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些发明不仅改变了中国自身的发展,也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然而,在近现代,由于外部势力的入侵和殖民统治的影响,中国的科技逐渐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

结合古代近代和现代技术发展过程及各自特点分析技术本质问题

结合古代近代和现代技术发展过程及各自特点分析技术本质问题
北京交通大学
(3)1966—1976年:停滞阶段 从1966年开始,中国经历了长达10年的“文化大革命”。这
场政治运动对中国的科学技术事业无疑是一场巨大的灾难。其间, 科技管理陷入瘫痪,研究机构被肢解,广大科学技术工作者被迫 停止科研工作,下放到农村或厂矿劳动。中国的科学技术几乎停 滞不前。
尽管如此,中国科学技术工作者还是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取 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就。1966年,中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 导弹飞行爆炸成功;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成功;1970年, “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70年代初期,数学家陈 景润完成了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向着解决哥德巴赫猜想 迈进了一大步。
北京交通大学
2、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1)1840--1945年:学习阶段 在近代历史上,积贫积弱的中国不仅在科技发展上乏善可陈,而且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还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一个有着光 辉灿烂历史的文明古国就这样退出了世界科技舞台。
19世纪中叶,一批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的中国先行者,倡导科学救 国、教育救国,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
抗日战争(1937-1945)爆发后,中央研究院及各研究所先 后内迁至四川、广西和云南,在艰苦的环境下坚持科学研究。
在这一时期,涌现出了众多科技人才,比如地质学家李四光, 地理及气象学家竺可桢,林学家梁希,物理学家叶企逊、周培源、 吴有训,空间物理学家赵九章,化工学家侯德榜,土木科学家茅 以升等。其中美籍华人李政道和杨振宁,一起获得1957年的诺贝

关于科学技术的综述
二 古代与近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及特点

举例说明我国科技的发展

技术的本质
北京交通大学

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套教案(人教课标)

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套教案(人教课标)

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套教案(人教课标)第一章:Unit 1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的历史发展进程。

2. 掌握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3.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史: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等。

2. 中国近现代史: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发展:新中国成立、土地改革、三大改造、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等。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中国历史的认识和感悟。

3. 举办历史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章:Unit 2 The History of Ancient China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脉络。

2. 掌握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3. 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史: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等。

2. 中国古代文明:儒家、道家、法家等思想体系,诗词、书法、绘画等艺术成就。

3. 中国古代科技:四大发明等。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脉络。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中国古代历史的认识和感悟。

3. 举办中国古代文化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章:Unit 3 The History of Modern China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进程。

2. 掌握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3.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学内容:1. 中国近现代史: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发展:新中国成立、土地改革、三大改造、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等。

3. 近现代中国的科技、文化、体育等方面的成就。

科技发展的历史变迁和趋势分析

科技发展的历史变迁和趋势分析

科技发展的历史变迁和趋势分析一、科技发展的历史变迁1.古代科技:主要包括农业、手工业、建筑、天文、医学等方面的技术,如中国的四大发明(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

2.近现代科技:以工业革命为标志,涉及到蒸汽机、电力、内燃机、计算机、互联网等关键技术的发明和应用。

3.现代科技:主要包括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空间技术等领域。

二、科技发展的趋势分析1.智能化: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为代表,将推动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

2.绿色化:以新能源、节能环保技术等为代表,旨在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促进可持续发展。

3.融合化:科技领域之间的交叉融合,如信息技术与制造业、农业、医疗等行业的融合,提高产业竞争力。

4.个性化:以3D打印、定制化生产等为代表,满足人们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

5.全球化:科技发展打破国界限制,国际间的科技合作与交流日益紧密,促进全球科技进步和创新。

三、我国科技发展现状及战略1.现状:我国科技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部分领域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但整体上与世界先进水平仍有差距。

2.战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科技创新,培育新兴产业,提升国家竞争力。

3.政策举措:加大研发投入,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等。

四、科技发展对中学生的启示1.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为未来科技发展奠定基础。

2.关注科技发展趋势,了解新兴领域,为个人职业规划提供参考。

3.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参加科技活动和实践项目,锻炼自己的科技创新能力。

4.关注国家科技政策,了解我国科技发展现状,为国家和民族的科技进步贡献力量。

习题及方法:1.习题: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分别是什么?方法/答案:四大发明分别是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

这些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习题:工业革命期间,哪项技术的发明和应用标志着近现代科技的开始?方法/答案: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标志着近现代科技的开始。

近现代中国历史分期及阶段性特点

近现代中国历史分期及阶段性特点

近现代中国历史分期及阶段性特点
近现代中国历史是指晚清时期以来的中国历史,时间跨度约为1840年至现在。

根据历史事件和社会状况可以将近现代中国历史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鸦片战争前夕(约1840年-1842年):这个时期的特点是中国正式进入半殖民地化的过程,不确定性和动荡性明显。

鸦片战争对中国封闭的国家主义产生巨大冲击,弱化了中国传统社会的权威体制。

2. 太平天国运动后和戊戌变法期(1842年-1911年):这一时期经历了太平天国和义和团的起义,内忧外患,政治境况与军事势力极其动荡。

戊戌变法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事件,尝试推行新的制度和思想变革。

3. 辛亥革命及民国时期(1911年-1949年):辛亥革命标志着中国封建政治体制的结束,民主思想的胜利,而民国时期则经历了政治混乱、战争和日本侵略,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代表了中国文化和思想的重大变革。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年至今):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成立,中国走上了一个新道路,步入了现代化进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科技和文化不断发展,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的来说,近现代中国历史经历了从封建主义到西方现代化的转型过程,中国的发展是一个缓慢而持续的进程。

前行中困难重重,但中国民众不断努力实现现代化,创造了一个崭新的中国。

中国科技发展历程

中国科技发展历程
▪ 药物与汤液 ▪ 砭石的使用 ▪ 医疗工具与卫生保健
2021/3/27
CHENLI
32
青铜冶铸
▪ 青铜器的铸造方法
1)浇注:为防止浇灌铜液时的张力将拼好的 范冲开,便将泥土围填外范,起到加固作用, 留有浇灌孔和通气孔。浇灌孔不止一个,多 孔浇灌可防止铜液很快冷隔。待溶液凝固, 打碎内外范和泥土,将器物取出;
▪ 1972年河姆渡遗址 T251第三文化层(距 今6500-6000年)出土。 直径5.6cm、厚0.7cm、 孔径0.8cm。暗红色叶 腊石,质较软。器形呈 扁平圆饼形,中心有一
从上向下单面钻成的小
圆孔,整器磨制较精细, 为纺线工具。
CHENLI
19
骨针
▪ 长9.0-6.4cm。用较粗大的
兽骨裁成细条,然后磨制,
2021/3/27
CHENLI
29
天文学
▪ 《夏小正》反映了夏代的一些天文历法知识; ▪ 用四组恒星黄昏时在正南方天空的出现来确
定季节 ▪ 天干纪日法
2021/3/27
CHENLI
30
数学
▪ 十进制的计数法 ▪ 奇、偶数和倍数概念 ▪ 算筹计数和简单的四则运算
2021/3/27
CHENLI
31
医药学
2021/3/27
CHENLI
13
弓箭的发明
在旧石器晚期的遗址中,发现 有石镞。
弓箭在火器发明以前,一直是 人们使用的重要武器之一。
“弓箭对于蒙昧时代,正如铁 剑对于野蛮时代和火器对于文 明时代一样,乃是决定性的武
山西朔县峙峪遗址出土的石镞 器。” ——恩格斯
2021/3/27
CHENLI
14
2021/3/27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的历史阶段划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的历史阶段划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的历史阶段划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的历史阶段划分一、引言中国近现代史是指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至今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动荡和转折的历史时期之一。

近现代史的划分对于我们理解中国的现状和历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的历史阶段划分,并分析每个阶段的重要事件和特点。

二、中国近现代史的历史阶段划分1. 清朝末期(1840-1911年)1840年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现代史的开端。

在这一时期,外国列强不断侵略中国,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和割地议定书。

这一时期可以称为中国的“屈辱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政府的无能和腐败暴露无遗,社会经济状况恶化,百姓生活水平下降。

重要事件包括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以及戊戌变法等。

2. 辛亥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它标志着中国封建帝制的结束和民主革命的开始。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成立了中华民国。

这一时期是中国近代化的重要里程碑,为中国现代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 民国时期(1912-1949年)民国时期是中国近现代史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一时期见证了中国政治和社会的快速变革。

然而,由于国内政治动荡,社会矛盾激化,中国陷入了长期的混乱和内战。

这一时期也是中国各种思想、文化和艺术迅速发展的时期,为中国现代文化的多样性奠定了基础。

4. 抗战时期(1937-1945年)抗日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为重要的时期之一,也是中国人民为保卫国家尊严和民族独立而进行的伟大斗争。

中国人民经历了长期艰苦的战争,最终取得了世界性意义的胜利。

抗战时期也是中国共产党崛起和形成人民解放军的时期,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1949年至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

在这一时期,中国经历了社会主义改革和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中国的快速发展使其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对于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产生了巨大影响。

65必修3 第十五单元 近代以来中外科技与文艺的发展历程 第40讲 近代以来世界科学的发展

65必修3 第十五单元 近代以来中外科技与文艺的发展历程 第40讲 近代以来世界科学的发展

单元概览近代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西方在科技、文学、艺术等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新中国成立后,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文艺事业,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线索1近代以来,从经典力学的建立到相对论、量子论的提出,人类对世界变化的认识开始由宏观世界深入到微观世界。

生物学领域经历了由创世神话到生物进化的理论演变,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生命起源之谜。

三次科技革命分别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人类的生活方式。

线索2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艺术名家辈出、杰作纷呈,出现了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等各种流派;电影和电视艺术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线索3现代中国文化事业曲折发展,人民教育事业也历经曲折。

科学技术方面,“两弹一星”、南优2号杂交水稻、“银河”计算机、“神舟”系列航天飞船,是新中国科技发展的突出成就。

第40讲近代以来世界科学的发展一、近现代物理学的发展1.经典力学(1)背景①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科学研究产生重要影响。

②开创近代科学,为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2)标志:1687年,牛顿出版了《》一书,提出了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等。

(3)意义①把自然界中的一切力学现象囊括在经典力学体系中,成为人类认识自然界的过程中对自然科学的第一次总结与概括。

②形成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的牛顿力学体系,即经典力学体系,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和人类科学时代的开始。

③牛顿力学和热学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④牛顿用数学方法精确描述宇宙运行的自然法则,为启蒙思想和唯物主义哲学奠定了科学基础,打击了神学,促使人类思想不断解放。

2.相对论和量子论项目相对论量子论背景19世纪,经典力学面临挑战(1)人们对物质的认识深入到原子内部(2)微观的粒子运动不能用经典力学的理论来说明标志20世纪初,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提出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提出量子假说成就包括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1)爱因斯坦利用量子理论成功解释(2)玻尔提出有关原子的量子理论意义(1)否定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深刻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2)将经典力学概括在力学之中,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高度(1)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取得革命性的进步。

中国科技的发展史

中国科技的发展史

中国科技的发展史摘要:对于一个国家来讲:科技能强国;对于个人来讲:科技能让人生活得更加充实,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通过对国家发展史的了解,我们国家的科技已经达到一定的高度,科技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的进程,使人类有这崭新而又美好的生活。

关键词:历史发展科研技术政策措施一、古代的中国科技走在世界的顶端从古至今随着人类的不断发展,中国的科技有了很大的进步,它象征着中国的强大。

科学技术的发展史是人类对自然的一种改变,对生活的一种态度,也是人类发展的一部分。

古代的中国科技,可以说是走在了世界的顶端,中华民族的科技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为人类的今天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并且在16世纪中期一直处在世界科技舞台的前列。

早在距今约3000多年的甲骨文中就有关于日食的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冶金业的问世。

公元一世纪西汉时期中国发明了造纸术,并在后期由蔡伦进行改造和提升,从而让造纸技术传遍世界各地,让全世界对中国的科技有了认识。

公元三世纪,中国发明了瓷器,并通过丝绸之路经阿拉伯传遍整个欧洲。

到唐代,我们发明了火药,随后用于日常生活及战争中。

在宋朝时期,通过中国科学家们不断的努力,发明了指南针和印刷技术,改变了整个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

15世纪中期,中国著名医学家李时珍通过自己一生的积累写出了《本草纲目》,成为中国古代医学发展的集大成者。

至此,古代中国科技发展达到了顶峰,四大发明登上历史的舞台,为世界的文明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

但是,到了清朝,在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过程中,中国由于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对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压制新的生产关系的发展,导致中国社会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方,社会整体转型的迟滞,同时导致科技思想转型也没有跟上世界科技思想的发展潮流,与此同时西方国家成为现代科学的发源地。

但总的来说,古代的中国科技还是领先于世界2000多年的历史。

二、近代的中国科技发展历经千辛万苦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到辛亥革命时期,中国的科技遭受打击,止步不前,并进行大量不合理的赔款,从此中国退出世界科技的舞台,逐渐变的落后、贫困。

中国近现代史重要历史事件时间表

中国近现代史重要历史事件时间表

中国近现代史重要历史事件时间表1840年至1949年是中国近现代史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内,中国经历了大量重要历史事件,这些事件塑造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以及对外交往的影响。

以下是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历史事件时间表:1. 1840年-1842年: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现代史的开端,这场战争使中国政府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开放五个沿海港口,并赔偿巨额赔款。

2. 1850年-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运动之一。

该运动是由洪秀全领导的,这场革命运动持续了14年,其结果是清朝政府的削弱以及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定推动。

3. 1894年-1895年:甲午战争甲午战争是中国与日本之间的一场战争,结果是清朝失去了对朝鲜的影响力,并割让了台湾和澎湖群岛给日本。

这场战争揭示了中国面临的外部威胁以及清朝政府的腐败问题。

4. 1898年:戊戌变法戊戌变法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改革尝试,旨在推动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以应对外来压力。

然而,由于内外因素的阻力,这一改革尝试在短期内失败了。

5. 1911年-1912年: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标志性的一次事件,它推翻了满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

这一事件结束了中国传统封建制度,打开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6. 1915年: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一次反对外国侵略和封建主义的爱国抗议运动。

这场运动标志着中国知识分子的觉醒,并对中国的文化、教育和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

7.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革命的新篇章,中国共产党通过武装斗争和政治斗争,最终带领中国实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8. 1931年-1945年:日本侵华日本侵华期间发生了许多重要历史事件,如九一八事变、南京大屠杀等。

日本侵略对中国的破坏极大,也加速了中国全面抗战的爆发。

9.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标志着中国近现代史阶段的结束。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通过社会主义建设,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简述中国近现代史的历史进程

简述中国近现代史的历史进程

简述中国近现代史的历史进程1840年--1842年爆发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与英中签订《南京条约》,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56年--1860年爆发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北京条约》、《天津条约》。

1883年--1885年中法战争,签订《中法条约》。

1894---1895,中日甲午战争,签订《马关条约》,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00--1901,八国联军进北京,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近代史是从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到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为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

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充满灾难、落后挨打的屈辱史,是一部中国人民探索救国之路,实现自由、民主的探索史,是一部中华民族抵抗侵略,打倒帝国主义以实现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义以实现人民富强的斗争史。

中国近代史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
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第二个阶段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中国近现代科技发展的历史进程

中国近现代科技发展的历史进程

中国近现代科技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国近现代科技发展的历史进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的鸦片战争后。

在这个时期,中国逐渐认识到科技进步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并开始积极引进和吸收西方科技知识。

本文将从这个时间点开始,介绍中国近现代科技发展的历史进程。

第一阶段:引进与吸收(1839-1900)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逐渐引进西方科技,主要包括机械制造、冶金铁路和兵器制造。

这一时期的重要事件是1861年的洋务运动,这是一个旨在引进洋务新技术的改革运动。

在这个时期,中国引进了大量的西方机械、船舶和军火等。

第二阶段:继续引进与创新(1900-1949)此阶段是中国科技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国科技开始分为两个方向:引进和创新。

中国开始建立自己的科研机构和实验室,并聘请大批外国专家来指导中国科学家。

此外,中国学者也开始独立进行研究并开展科研项目。

在这一时期,中国科学家在多个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如数学、物理学、地质学和生物学。

第三阶段:独立创新(1949年至今)1949年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科技发展进入了独立创新的新阶段。

中国政府开始加大对科技事业的投资,并制定了一系列支持科技发展的政策和计划。

中国科学家在这个时期开展了大量研究项目,包括核能、航天技术和信息技术等领域。

中国科学家的努力和创新带来了许多重大成果,如中国的核能发电技术、航天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在国内外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总结:中国近现代科技发展的历史进程经历了从引进和吸收到独立创新的过程。

中国政府和科研机构在各个时期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和支持作用。

中国科学家们在克服了重重困难和挑战的同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中国的科技发展不仅为国家提供了强大的支撑,也对世界科技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中国科技发展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如科研经费的不足、人才流失和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

中国政府应继续加大对科技发展的投资和支持力度,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以促进中国科技创新的持续发展。

相信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的科技实力将不断提升,为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福祉做出更大的贡献。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外科技与文化 3.15.44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外科技与文化 3.15.44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特别提醒 1.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 伽利略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 近代科学,标志着近代物理学的真正开端。伽利略被誉为 “近代科学之父”。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近代 科学的形成。
2.相对论与牛顿经典力学的关系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对牛顿经典力学的发展,而不是否 定。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只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没有 否定整个牛顿力学。牛顿力学是相对论力学在低速状态下 的一个特例。牛顿力学是整个力学的基础,牛顿所提出的 很多概念,至今仍是指导我们的物理学思想。
3.经典力学可归纳为“一、二、二” 一个成熟的标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两个特征:注重实验、数学化。 两大内容:物体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4.正确认识相对论和量子论 (1)量子论和相对论的提出,使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深 入到微观领域和宏观宇宙领域。量子论和相对论一起,构 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本理论框架,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2.早期生物进化思想的形成 (1)生物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进化。 (2)拉马克提出“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两个原则。 3.达尔文进化论的创立 (1)标志:1859年,达尔文发表《__物__种__起__源____》一书。 (2)内容:一切生物都经历了从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 的发展过程。提出“物竞天择,__适__者__生__存______,自然选择 ”的原理。 (3)意义:有力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达尔文被称为“生 物学领域的牛顿”。
要点二 牛顿经典力学的历史地位、影响与相对论的关 系
[史料探究] 史料一 正如伏尔泰所说的,“整个自然界、所有行 星竟会服从永恒的法则……这是非常奇异的”。寻找决定 人类事物的这些永恒法则,是法国革命之前的所谓的启蒙 运动的实质。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中国近现代史纲

中国近现代史纲

中国近现代史纲
中国近现代史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12年建立中华民国、从1912年到1949年中华民国时期以及从1949年到现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第一阶段,中国社会逐渐开始感受到西方列强的压力和侵略,导致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变化。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开始走向半殖民地的道路。

接下来的时间,中国社会出现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改革运动,但因为种种原因,这些运动都没有达到预期的改变。

1912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灭亡,中华民国成立。

这标志着中国走上了新的历史时期。

第二阶段,中华民国时期,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变化依然存在。

这时期的中国经历了北洋政府、国共合作、国共内战等历史事件,最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这一时期也是中国文学艺术等领域的繁荣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文化人物。

第三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中国社会面临着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巨大变化和发展。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更加迅速和深刻。

近年来,中国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心。

同时,中国社会对于民主自由等个人权利的追求也逐渐提升。

总之,中国近现代史是一个复杂多样的历史进程,经历了多次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和发展。

这些历史事件对于中国未来的发展和走向有着重要的影响和启示。

中国近现代化的历程

中国近现代化的历程

中国近现代化的历程
中国近现代化的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期。

此后,中国经历了废除科举制度、推进维新变法、百日维新失败、甲午战争后签署《马关条约》等一系列改革和失败的历程。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被推翻,中华民国成立。

但是中华民国仍然面临着各种问题和挑战,如北洋政府垮台、抗日战争、国共内战等。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启了新中国的时代。

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发展计划,如三大改造、土地改革、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

这些计划都带来了好处和问题,但都在不同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1978年开始,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经济和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中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包括减贫、国际地位提升、科技成果、创新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步。

至今,中国仍在不断地发展和进步。

“双一流”、“新基建”等计划正在推动着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7/16
3
2020/7/16
中国近现代科技发展 三阶段
启蒙期:时间、标志性事件、主要 内容。
体制形成期:时间、标志性事件、 主要内容。
现代发展期:时间、标志性事件、 主要内容。
科学启蒙尚未完成。
4
启蒙期
时间:古代科学与现代科学的交叉 标志性事件:异质文化进入-利玛窦 主要内容:从传统的心态到现代的
中国近现代科技发展的 历史进程
2020/7/16
1
意义
认识社会、文化对科学的制约作用 了解现代科学在中国发展的历史 在中国呼唤科学启蒙
2020/7/16
2
内容介绍
A、中国近现代科技发展的三阶段 a.启蒙期 b.体制形成期 c.现代发展期
B、中国科学启蒙三部曲 a.外国传教士的科学输入 b.洋务运动的科技引进 c.戊戌维新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科学启蒙
内容:军工、民用、科技译刊、科 技教育。
意义:相对自觉引进、开启中国近 代工业的示范作用、引进科技知识 (傅兰雅)、培养人才与观念改变。
2020/7/16
10
2020/7/16
从戊戌维新到五四新 文化运动
维新时期:设报馆、开民智、促维 新,输入科学观念;建学会、鼓民 力、促进社会环境改变;办学堂、 废科举、兴留学,传播科学知识。
洋务运动的科技引进(内容·意义)。 从戊戌维新到五四新文化运动。
2020/7/16
8
外国传教士的科学输入
过程:从利玛窦到墨海书馆 内容:《几何原本》、《崇祯历
书》、《皇舆全图》、李善兰 启蒙意义:初步接触(“地生羊
“)、心态调/16
9
洋务运动的科技引进
辛亥革命时期:临时政府教育改革; 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科技学会。
五四新文化运动:科学社与《新青 年》;蔡元培与科学思潮合流;批 判传统、文学革命、科学宣传。
11
心态转变
2020/7/16
5
体制形成期
时间:完成心态转变 标志性事件:科学体制在中国的确
立 主要内容:体制模式转变
2020/7/16
6
现代发展期
时间:完成体制模式转变 标志性事件:苏联模式的确立 主要:动力转变
2020/7/16
7
中国科学启蒙三部曲
外国传教士的科学输入(过程·内 容·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