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3.7水的三态变化教案
三年级科学下册水的三态变化教案教科版
三年级科学下册-水的三态变化教案-教科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物质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水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化。
1.2 教学内容物质的三态概念介绍。
水的固态(冰)、液态(水)、气态(水蒸气)的认识。
观察和记录水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化。
1.3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实验、讨论的方法进行教学。
引导学生观察水的状态变化,并记录下来。
1.4 教学步骤1.4.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物质三态的概念。
提问:你们知道水有几种状态吗?它们是什么?1.4.2 讲解:讲解水的固态(冰)、液态(水)、气态(水蒸气)的特点。
举例说明水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变化。
1.4.3 观察实验:准备冰块、水和加热设备。
让学生观察冰块逐渐融化的过程,并记录下来。
让学生观察水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变化,并记录下来。
1.4.4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水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变化的原因。
引导学生思考水的三态变化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1.5 作业布置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家里或学校的水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变化,并记录下来。
第二章:水的固态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水的固态是冰,并掌握冰的特点。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冰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
2.2 教学内容冰的特点介绍。
冰的融化过程观察和记录。
2.3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实验、讨论的方法进行教学。
引导学生观察冰的状态变化,并记录下来。
2.4 教学步骤2.4.1 讲解:讲解冰的特点,如透明、硬度大、融化成水等。
提问:你们知道冰是什么吗?冰有什么特点?2.4.2 观察实验:准备冰块和加热设备。
让学生观察冰块逐渐融化的过程,并记录下来。
2.4.3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冰融化的过程和原因。
引导学生思考冰在生活中的应用。
2.5 作业布置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家里或学校的水在结冰的条件下的状态变化,并记录下来。
第三章:水的液态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水的液态特点。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水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
3.2 教学内容水的液态特点介绍。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水的三态变化》教案-
课题23水的三态变化主备人课时 1 课型新授课使用人教学目标1、水在自然界有各种形态--云、雾、雨、露、霜、雪、冰、水蒸气……即水在自然界同时以液态、固态和气态存在。
2、水在自然界不断经历着三种状态的循环变化,促进水的三态变化的原因是温度的变化。
教学重、难点1、认识到水在自然界中的各种状态可以互相转变。
2、对水的三态之间的相互转化做出解释。
教具水形态变化的过程及发生变化的条件讨论记录表,玻璃杯1只,冰块1杯,食盐,云、雾、雨、露、霜、雪、冰等自然现象的图片或影像资料。
板书设计 23 水的三态变化水蒸气(气态)水冰(液态)(固态)一、创设情境,兴趣导入:师:大自然就像一个魔术师,是如此的神奇,普普通通的水到了他那里,就被赋予了不同的景象,让我们一起来领略大自然带给我们的美丽景色吧。
(课件展示)二、合作交流,获得新知:师:刚才的图片是水在自然界存在的几种形式,普通的水到了大自然手里就焕发了魔力,把它们变成了云、雾、雨、露、霜、雪、冰、水蒸气等。
我们常说物质有三态:固态、液态、气态,你能把这些水的表现形式分一下类吗?生小组讨论一下,后分类。
师:谁来说一下?生回答。
(师对其做点评)师生小结:水在自然界同时以液态、固态和气态存在。
师:我们学了蒸发和沸腾知道了水会吸热变成水蒸气,修改与补充我们学了凝结知道了水蒸气遇冷会变成水,这些都证明了水的三态之间能够转化。
那么水的转化须要什么条件呢?我们先来研究水在什么情况下开始结冰吧。
师:你有什么方法让水结冰。
生思考后回答。
(师鼓励)师:老师有一个简单的方法,用烧杯装上水放进冰箱里,过上一夜烧杯里的水就变成了冰。
可为什么要放进冰箱而不是放在桌子上呢?生猜测。
师:同学们猜的是因为冰箱冷,那么水变冰与冷有什么样的关系呢?我们做个实验来研究一下吧。
师演示实验水变冰。
生仔细观察,并小组交流发现。
师:通过实验你发现了什么?生全班展示。
师生小结:水受冷在0℃以下会结冰。
通常状况下,水的冰点是0℃。
小学三年级:科学实验教案-水的三态变化实验
小学三年级:科学实验教案-水的三态变化实验实验概述本次实验旨在让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践和记录,了解水的三态变化。
通过简单的实验操作,使学生对水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转换有所认识,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实验材料•水•烧杯或玻璃杯•密封袋(可选)•冷冻库或冰箱•热水壶或微波炉实验步骤1.老师向学生介绍实验目的和背景知识。
解释水在不同温度下会出现固态、液态和气态等不同状态,并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例子进行对比。
2.学生分组进行操作。
每个小组准备一个烧杯或玻璃杯,以及一定量的水。
3.第一组将一部分水倒入密封袋中,并放入冷冻库或冰箱,观察并记录变化过程。
其他组可以同时进行该步骤以提高效率。
4.第二组将一部分水加热至沸腾,并观察记录水的变化过程。
其他组可以同时进行该步骤以提高效率。
5.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注意观察水从一个态转换到另一个态的具体过程和特点。
可以用图表或文字方式进行记录。
6.老师引导学生讨论实验结果,并帮助他们总结出水的三态变化的主要特点和规律。
实验安全提示•加热水时应注意避免烫伤,小组操作时需要老师的直接监督指导。
•冷冻过程中,密封袋内的水可能会膨胀爆裂,请小心处理。
实验目标通过本次实验,学生将能够: - 了解水在不同温度下的三态变化(固态、液态和气态); - 观察并记录水从一个态转换到另一个态的具体过程和特点; - 培养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拓展活动为了进一步加深对水的三态变化理解,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类似的情境或问题,并引导他们进行进一步探索和讨论。
例如: - 如果把冰块放在室温环境中,会发生什么变化? - 水蒸气会不会消失?为什么?通过这样的拓展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将实验结果和理论知识更好地联系起来,并激发他们的思考和独立学习能力。
以上是小学三年级的科学实验教案,主要介绍了水的三态变化实验的步骤、目标以及安全提示。
通过这个实验,希望能够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水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转换,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水的三态变化》教案(精选14篇)
《水的三态变化》教案(精选14篇)《水的三态变化》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1、水在自然界有各种形态——云、雾、雨、露、霜、雪、冰、水蒸气即水在自然界同时以液态、固态和气态存在。
2、水在自然界不断经历着三种状态的循环变化,促进水的三态变化的原因是温度的变化。
(二)过程与方法(1)、回忆水在自然界的各种形态——云、雾、雨、露、霜、雪、冰、水蒸气讨论它们之间变化的原因和条件。
(2)、分析水的各种状态之间变化的过程,整理概括水的三态变化规律。
(3)、思考有关自然界水的相关问题,并尝试用“水的三态循环”对这一现象做出解释。
形成勤于思考、乐于钻研和善于合作的学习品质。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认同物质是不断变化的。
会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让学生感知科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
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到水在自然界中的各种状态可以互相转变。
2、教学难点:对水的三态之间的相互转化做出解释。
三、教学准备:1.云、雾、雨、露、霜、雪、冰等自然现象的图片(课件)2.表格(课件)四、教学过程。
1.动画激趣,直捣主题。
让学生观看动画《可爱的小水人》,了解‘小水人’发生了哪些形态变化,再联系生活说说水在自然界有哪些形态?它们又是怎样变化的?使学生明白水在自然界有各种不同的形态,有时是液态,有时是固态,有时是气态.(板书:固态液态气态)2.视频感知,加深理解。
先让学生回忆一天中什么时候能看见雾和露珠?霜和雪一般又出现在哪个季节呢?通过视频的观看,进一步感知水的三态转化,学生自由说说自己所知道的知识,加深对水的三态变化的理解。
(出示课件)3.动手填表,梳理知识。
水的三态是怎样变化的,说说云、雾、雨、露、霜、雪、冰、水蒸是由什么变化而来的?它们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形成的?通过讨论完成57页的表格。
(出示课件)4.理性认识,进行归纳。
我们通过对前面的观察和讨论,你知道水的形态是怎样相互转化的?结合学生的回答,完成水的三态循环图。
小学科学教案水的三态变化
小学科学教案水的三态变化小学科学教案:水的三态变化引言:水的存在状态有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这种转化称为水的三态变化。
本节课将以小组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实践观察和实验探索,理解水的三态变化的原理和特点。
一、实践观察水的固态:1. 根据实践情境设置:在冬天的早晨,学生们来到室外,观察周围环境。
2. 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学生们可以看到地面上结了一层白白的薄冰,湖面上也结了冰块。
3. 带领学生思考问题:学生们思考,这是怎么发生的?水是如何变成冰的?4. 实施实验探究:以冰的形成为例,带领学生进行实验探究。
a. 将水倒入一个玻璃杯中,放入冰箱中。
b. 每隔一段时间观察冰箱中的杯子,记录变化。
c. 学生们可以观察到水逐渐结冰,形成固态。
二、实践观察水的液态:1. 根据实践情境设置:学生们回到教室,老师展示一个杯子中盛满冰块,观察其变化。
2. 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学生们可以观察到冰块慢慢融化,变成了水。
3. 带领学生思考问题:学生们思考,这是怎么发生的?水是如何变成液态的?4. 实施实验探究:以冰块融化为例,带领学生进行实验探究。
a. 将冰块放在教室温度较高的地方。
b. 每隔一段时间观察冰块的变化,记录水的出现。
c. 学生们可以观察到冰块逐渐融化,形成液态。
三、实践观察水的气态:1. 根据实践情境设置:老师在教室的一块黑板上画一个水滴,然后让学生观察。
2. 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学生们可以观察到水滴慢慢消失,消失的地方有些潮湿。
3. 带领学生思考问题:学生们思考,这是怎么发生的?水是如何变成气态的?4. 实施实验探究:以水滴消失为例,带领学生进行实验探究。
a. 将一碗水放在教室温度较高的地方。
b. 观察碗里的水,记录水滴逐渐减少直至消失。
c. 学生们可以观察到水变成了看不见的气态。
四、总结水的三态变化特点:1. 引导学生总结观察结果:学生们将观察到的材料进行整理,分别总结固态、液态和气态的特点和变化过程。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3.7《水的三态变化》教案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3.7《水的三态变化》教案一. 教材分析《水的三态变化》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水的三态变化过程,以及各种状态之间的转化。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的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形象的插图和简洁的文字,引导学生探究水在不同的条件下,如何发生态的变化。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他们对身边的水现象有所观察,但未必能用科学的眼光去理解和解释。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水的三态变化过程。
2.让学生知道水在不同的条件下,可以发生态的变化。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讨论的科学探究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水的三态变化过程。
2.难点:水在不同的条件下,如何发生态的变化。
五.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思考、讨论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水的三态变化过程。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关于水的三态变化的视频、图片等教学资源。
2.准备一些实验材料,如冰块、热水、容器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见过水有哪些状态?它们之间有没有什么变化呢?2.呈现(10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呈现水的三态变化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水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水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
如将冰块放入容器中,观察冰融化成水的过程;将热水倒入容器中,观察水蒸发的过程。
4.巩固(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水的三态变化过程中,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它们的变化?如温度、压力等。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探讨:水在地球上是如何循环的?人类如何利用水的三态变化?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水的三态变化过程以及各种状态之间的转化。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道关于水的三态变化的思考题,让学生课后思考。
第7课《水的三态变化》教案(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第7课《水的三态变化》教学设计教学导航【学情分析】通过前面六节内容的学习,同学们已经明白了温度的概念,熟悉了温度计的使用,还有温度计的原理;并且已经会正确的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了。
也知道水在温度下降到0摄氏度时会结成冰,而且还会放出热量;在高于0摄氏度时冰会融化,并且吸收热量。
还知道水蒸气遇冷会变成水,这过程叫凝结,而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
通过前六节的学习大部分同学已经对水的三态变化有了初步的认识,只是有待做进一步的了解。
【设计理念】小学科学新课标提出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式学习;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所以本课强调全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教师引导自主参与学习,培养科学求知欲、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精神。
本课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如多媒体课件、实验材料、实验记录表等,特别是应用“互动课堂”这一信息技术交互软件;并积极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1.情景教学法: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生活情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探究比较水的多少的方法。
2.小组合作法: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相互交流的意识,共同完成科学探究的任务。
3.师生交流法:通过师生的互动,加深对比较水的多少的认识,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4.对比观察法:对事物变化的前后进行对比观察,并描述、解释观察到的现象,从而形成新的科学问题。
并围绕教学目标,根据本课的内容和学生的情况,在课堂教学设计实施中力求在教育理念、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的思想。
一、让学生亲历科学的探究过程科学探究活动是科学教学的中心环节,它已经成为小学科学教学的主要途径和目标。
教学过程中我力求让学生亲历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包括发现问题、进行假设、制定计划、实验验证、收集数据、表达与交流、总结归纳等。
在课堂上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充分而深入的科学探究活动,发挥探究活动在科学教学中的最大价值。
小学科学水的三态变化(教案)
小学科学水的三态变化(教案)引言:本教案旨在帮助小学生理解和掌握水的三态变化(液态、固态、气态),从而加深对水这种常见物质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实际观察、实验操作和讨论,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水的三态变化的概念,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的三态变化,即液态、固态和气态。
2. 能够通过实际观察和实验操作,体验和说明水的三态变化过程。
3. 发展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思考能力,培养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现象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实际观察和实验操作,了解和说明水的三态变化。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1. 导入(5分钟)a. 利用多媒体或图片展示各种形态的水,引起学生的兴趣。
b. 引发学生对水的变化过程的思考和猜测,导入本课的教学内容。
2. 学习(10分钟)a. 向学生介绍水的三态变化,即液态、固态和气态。
解释每种状态的特点和形态。
b. 借助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水在不同状态下的形态和特点。
3. 实验(30分钟)a. 准备一个玻璃杯、一包冰块和一个锅。
b. 实验一:观察冰块融化的过程。
- 将冰块放置在玻璃杯中,学生观察冰块逐渐融化成水的过程。
- 引导学生描述冰块融化时发生的变化以及变化的速度。
c. 实验二:观察水煮沸的过程。
- 将锅中的水加热,学生观察水逐渐变热并开始沸腾的过程。
- 引导学生描述水沸腾时的形态和变化。
d. 实验三:观察水蒸发的过程。
- 将一定量的水倒入一个玻璃容器中,学生观察水分子逐渐蒸发的过程。
-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水会蒸发。
4. 总结与讨论(10分钟)a. 与学生一起总结水的三态变化,并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疑惑。
b. 引导学生讨论和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涉及到水的三态变化的现象,如冰溶于热水、湿衣服会变干等。
5. 拓展(10分钟)a. 提供一些与水的三态变化相关的问题,鼓励学生思考和探索,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b.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展示,在小组内发现和分享更多有关水的三态变化的现象和例子。
教科版科学三下《水的三态变化》教学设计评优完整版
水的三态变化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水在自然界有各种形态——云、雾、雨、露、霜、雪、冰、水蒸气……即水在自然界同时以液态、固态和气态存在。
2、水在自然界不断经历着三种状态的循环变化,促进水的三态变化的原因是温度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1、回忆或观察水在自然界的各种形态——云、雾、雨、露、霜、雪、冰、水蒸气……讨论它们之间变化的原因和条件。
2、寻求水的气态和固态之间变化的证据,尝试自主设计水的气态和固态之间变化的观察实验活动。
3、分析水的各种状态之间变化的过程,整理概括水的三态变化规律。
4、思考有关自然界水的相关问题,并尝试用“水的三态循环”对这一现象做出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观测数据(证据)对科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2、初步认同物质是不断变化的。
3、初步建立物质不灭的观点。
4、通过理解水的三态变化,认识到节约水资源的必要性。
学情分析《水的三态变化》一课是在学生分别认识了水的三种形态及其变化条件后,对水的三态变化的概括总结。
同时将这种变化拓展到自然界,从而认识到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
水的循环是自然界中的一个重要现象。
如果学生注意到天空中的云和降雨,好奇于大雾、露珠、霜等是从哪里来,那么他们就对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有了初步的认识。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识到水在自然界中的各种状态可以互相转变。
【教学难点】对水的三态之间的相互转化做出解释。
【教学准备】小组:水形态变化的过程及发生变化的条件讨论记录表,烧杯1只,冰块1杯,食盐,药勺一个。
全班:黑墨水,云、雾、雨、露、霜、雪、冰等自然现象的图片或影像资料。
【教学过程】一、水的各种形态1、师:今天的天气怎么样啊?师生交流。
师:刚才的交流中提到水在自然界中有多种状态,大家一起先来看几张图片和一些视频。
(课件展示)2、师:刚才的图片是水在自然界存在的几种形式。
你能根据生活经验说说你所知道的云、雾、雨、露、霜、雪、冰吗,可以小组讨论一下,试着把P57的表格填好。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水的三态变化》教案教学设计
《水的三态变化》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水的循环是自然界中的一个重要现象。
如果学生已经注意到天空中的云和降雨,感受到棒冰外部水滴的形成,观察到雾或好奇于霜是从哪里来的,那么,他们就已经观察到了自然界中水的循环。
作为水循环的一部分,地球上的水一直在从液态(或固态)变成气态,再变成液态(或固态)……每天,太阳提供的热量使一部分水成为水蒸气进人空气中,水蒸气在空气中遇冷又凝结成水滴或直接凝固成冰晶,当水滴、冰晶积聚到一定程度时,则会变成雨或雪降落下来……水从液态到气态的这种变化需要大量的热,而从气态到液态或固态的变化则要放出大量的热。
本课帮助学生回忆或观察水在自然界的各种形态——云、雾、雨、露、霜、雪、冰……讨论它们之间变化的原因和条件,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水的三态之间的变化是可逆的。
所以,本课是这一单元学习的小结和综述。
学情分析水的三态变化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如水结成冰又融化;寒冷的冬天,放在室外的湿衣服结了冰也会变干等。
因此,学生们对这些现象司空见惯,不用刻意的观察,就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
加上前面学生已经学习了“蒸发、沸腾、凝结”等知识,这是学生探究水的三态变化规律的重要基础。
但是,由于受知识、能力和习惯的局限,真正有目的、有计划的去观察这些现象并进行深入探究的学生却很少。
所以学生的这些经验基本上还是浅层次的、杂乱无章的。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去探究并用规范、科学的语言把所获得的认识上升为科学概念并表达出来,还有一定难度,需要我们对学习方法和过程进行精心设计和指导。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水在自然界有各种形态——云、雾、雨、露、霜、雪、冰、水蒸气……即水在自然界同时以液态、固态和气态存在。
2.水在自然界不断经历着三种状态的循环变化,促使水的三态变化的原因是温度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1.回忆或观察水在自然界的各种形态——云、雾、雨、露、霜、雪、冰、水蒸气……讨论它们之间变化的原因和条件。
2.寻求水的气态和固态之间变化的证据,尝试自主设计水的气态和固态之间变化的观察实验活动。
水的三态变化优秀教案
水的三态变化课时1教材分析《水的三态变化》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温度与水的变化”单元第7课。
单元开始学生就学习了温度和温度计。
以温度为媒介将一至六课串成链条。
本课作为单元知识点的总结,以水、冰和水蒸气三者的形态、相互转化这个平台逐一呈现。
帮助学生回忆或观察水在自然界各种形态——云、雾、雨、露、霜、雪、冰……讨论它们之间变化的原因和条件,使学生初步认识到三态之间的变化是可逆的,能够对水的三态变化进行概括性的描述,并能对自然现象进行解释。
学情分析学生在“温度与水的变化”单元已经学习了温度计的使用,学习了水和冰之间的相互转化,水和水蒸气之间的相互转化。
水的三态变化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学生日常生活中有看到过水结成冰又融化等现象,学生们对这些现象司空见惯,有一定的生活经验。
但由于受知识、能力和习惯的局限,真正有目的、有计划的去观察这些现象并进行深入探究的学生却很少。
所以学生的这些经验基本上还是浅层次的、杂乱无章的。
上课之前我对三年级学生进行了交流访谈,发现三年级学生对水的各种形态的分类一点都不清晰,因此我选择了不同学校学生(总计100人)进行了分类前测。
前测结果如下:此可见学生对于水的三态的分类,学生是不清晰的,尤其是云、雾的归类。
所以本课固态和液态、液态和气态之间的转化少讲,将时间放在云、雾的归类,以及学生实验——固态、气态之间的转化条件的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总结归纳能力。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水在自然界中以固态、液态、气态存在,它们又以各种不同的形态存在。
2、水在自然界不断经历着三种状态的循环变化,促进水的三态变化的原因是温度的变化【过程与方法】1、进行水的气态和固态之间变化的观察实验活动。
2、通过实验寻求水的气态和固态之间变化的证据3、分析水的各种状态之间变化的过程,整理概括水的三态变化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科学的严谨态度。
2、认识到观测证据对科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重点1、正确对水的三态进行分类。
教科小学科学三下《3.7.水的三态变化》word教案(4)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水的三态变化一、教学背景:水的循环是自然界中的一个重要现象。
每天,太阳提供的热量使一部分水成为水蒸气进人空气中,水蒸气在空气中遇冷又凝结成水滴或直接凝固成冰晶,当水滴、冰晶积聚到一定程度时,则会变成雨或雪降落下来……水从液态到气态的这种变化需要大量的热,而从气态到液态或固态的变化则要放出大量的热。
本课帮助学生回忆或观察水在自然界的各种形态——云、雾、雨、露、霜、雪、冰……讨论它们之间变化的原因和条件,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水的三态之间的变化是可逆的。
所以,本课是这一单元学习的小结和综述,对整个单元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科学知识进行梳理、加工,以形成知识结构,即对水的三态变化进行概括性的描述,并能应用于对自然事物和现象的解释。
二、教材简析:教材分两大部分组织教学。
第一部分:水的各种形态,这部分内容先让学生说说在自然界曾见过哪几种水的形态,分别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见过?这里要让生明白,雾和露属于水的液体状态,霜和雪属于水的固体状态。
那水的状态又是怎样发生变化的呢?教科书则希望学生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把水状态变化的过程及发生变化的条件用表的方式呈现出来。
第二部分:水的三态循环。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不难发现,液态的水能凝固成固态的冰,固态的冰会融化成液态的水;液态的水会蒸发成气态的水蒸气,气态的水蒸气又会凝结成液态的水。
那么,固态的冰和气态的水蒸气之间能互相转化吗? 霜和雪是从水的什么状态变化而来的?在什么条件下形成的?这些问题,也就自然而然地被提出来了。
这就要检测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即寻求水的气态和固态之间变化的证据,自主设计水的气态和固态之间变化的观察活动。
我们可以做这样一个实验:在一只干燥的玻璃烧杯里装满小冰块,并往碎冰里混入大量的食盐(加盐可以制造更低的温度)。
过几分钟,观察烧杯外壁上的现象产生。
我们可以用眼睛看到或用手触摸到玻璃杯外壁上有固态的冰晶出现。
这一过程也就是水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
三年级科学下册水的三态变化教案教科版
三年级科学下册-水的三态变化教案-教科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的三态变化,即固态、液态和气态。
2. 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掌握水在不同温度和环境条件下的状态变化。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水的三态变化及其特点。
难点:水在不同温度和环境条件下的状态变化的原理。
三、教学准备:1. 教具:PPT、实验器材(如冰块、热水、容器等)。
2. 学具:学生实验手册、笔记本。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水的三态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水在不同温度和环境条件下的状态变化。
2. 新课导入:介绍水的三态变化,即固态、液态和气态。
3. 实验观察: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冰块在热水中的融化过程,记录实验现象。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现象,总结水从固态到液态的变化过程。
5. 讲解原理:讲解水在不同温度和环境条件下的状态变化原理。
6. 课堂练习:发放学生实验手册,让学生完成相关练习题。
7.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水的三态变化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课后作业:1. 根据实验现象,绘制水的三态变化过程图。
2. 家长协助孩子完成家庭小实验,观察水的状态变化,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3. 思考水的三态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和实验操作等。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和记录能力,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总结。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的家庭小实验和绘画水的三态变化过程图的情况,评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七、教学反思:1. 学生对水的三态变化的理解程度如何?2. 实验是否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水的三态变化?3. 是否有必要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八、教学延伸:1.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从业人员,进行专题讲座或实地考察,加深学生对水的三态变化的理解。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7《水的三态变化》教科版
《水的三态变化》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水蒸气变成水的过程叫凝结;加热能加快水的蒸发。
2、过程与方法:结合生活中“水会干掉”的经验,讨论蒸发;观察比较自然状态下和人工加热情况下水的蒸发现象的异同;观察把玻璃片盖住热水杯杯口会出现什么现象。
重、难点:1、重点:探究液态和气态的水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2、难点:观察比较自然状态下和人工加热情况下水的蒸发现象的异同。
教学准备:为每组准备:两只燃烧匙、一杯冷水、一个滴管、一个酒精灯、一盒火柴。
演示器材:一个玻璃片、一杯热水及课件。
教学流程:本节课,我设计了以下五个环节,展开教学: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引出问题1、请同学们取出昨天洗过的手帕,看看手帕有什么变化?同学们发现手帕变干了。
我追问:水到哪里去啦?变成了什么?通过前几课的学习及阅读课外书籍,同学们猜测水跑到空气中,变成了水蒸气。
第二环节:探究“水到哪里去了”1、结合生活,让同学们说说还有什么地方的水在变干变少呢?这时,我会将同学们提到的蒸发现象以课件形式展示出来。
将蒸发现象还原于现实生活,既让同学们生动感受蒸发,也使同学们明确蒸发无处不在。
2、这些水去了哪里?变成了什么?同学们回答:水跑到空气中,变成了水蒸气。
完成3、再次取出手帕,调动感官(如鼻子闻,眼睛看等)琢磨水蒸气是什么样的,通过感知,同学们了解到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
板书:无色无味透明气体4、而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人们把它叫作什么(蒸发)板书:蒸发。
由于蒸发现象无法用肉眼看清楚,因此我以漫画配文字的方式,辅助同学们理解蒸发过程。
第三环节:猜想印证“加热能加块水蒸发吗”1、有时人们需要水蒸发得快一些,有什么方法能加快水的蒸发呢?同学们可能回答:加热、风吹。
回答不完整之处,需要老师补充和指导,即:加快水蒸发的方法有:加热、干燥的天气、风吹等。
出示课件。
2、这些方法是不是切实可行呢?我们先来研究其中一种方法“加热”。
三年级科学下册-水的三态变化教案-教科版
三年级科学下册-水的三态变化教案-教科版教学目标:1. 了解水的三态变化,即固态、液态和气态。
2. 掌握水在不同温度和环境条件下的三态变化过程。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思考能力。
教学重点:1. 水的三态变化的定义和特点。
2. 实验操作步骤和观察结果。
教学难点:1. 水在不同温度和环境条件下的三态变化过程。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烧杯、玻璃棒、温度计、冰块、热水、观察容器等。
2. 教学课件或黑板。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水存在哪些形态。
2. 提问:水在不同的温度和环境条件下,会有什么变化呢?二、探究水的三态变化(10分钟)1. 讲解水的三态变化的定义和特点。
2. 分组讨论:水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什么?水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什么?水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什么?水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什么?3. 实验操作:a. 将适量的水放入烧杯中,插入温度计,观察水的初始温度。
b. 将烧杯放入冰箱冷藏室,观察水在低温条件下的变化。
c. 将烧杯从冰箱取出,放在室内常温下,观察水在常温条件下的变化。
d. 将烧杯放在热水旁边,观察水在高温条件下的变化。
e. 记录实验过程中的观察结果。
2. 强调水在不同温度和环境条件下的三态变化特点。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水的三态变化的定义和特点。
2. 提问:水的三态变化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应用?五、作业布置(5分钟)1. 请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或周围的水在不同温度和环境条件下的变化,并记录下来。
2. 完成课后练习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了水的三态变化,掌握了水在不同温度和环境条件下的变化过程。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水的三态变化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实验探究:水的沸腾与蒸发(10分钟)1. 讲解水的沸腾与蒸发的概念和特点。
2. 实验操作:a. 将适量的水放入烧杯中,插入温度计,观察水的初始温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的三态变化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七节
教材分析
地球上的水一直在固态、液态、气态之间转变,水循环是自然界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学生通过回忆和观察自然界中水的各种形态——云、雾、雨、露、霜、雪、冰等,讨论他们之间变化的原因和条件,初步认识到水的三态之间的变化是可逆的。
本课既是小结课,又是对水的气态和固态之间的转变过程进行一个深入的了解。
学情分析
1、学生对于水的三态和自然界存在的现象无法建立联系。
如问卷中问道水在自然界有哪些形态时,100%的孩子都回答----液态、固态、气态。
但我再接着问自然界中是如何具体阐述的?比如说云,孩子们一下就会说到雾、雪、霜等现象。
而对于雾、雪、霜这些现象具体该对应水三态中的哪一种,学生错误百出。
2、学生还有有较多错误的前概念,并且根深蒂固。
如三年级的学生水蒸气的理解是有误的,都认为烧水的白气是水蒸气,只有23%的孩子认为冬天呼出来的气不是水蒸气,第四题大部分的同学只能正确的回答出冰是怎么形成的,其他的基本上都是错误的。
想起我正在执教的四年级的同学,他们已经学过了这个内容,而在平时的教学中发现,很多孩子都分不清白气或水蒸气,还有部分孩子认为雪和霜是由水遇冷凝结而成的冰。
这些问题都说明错误的前概念已经深深的烙在学生的脑海里了。
了解了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我在教学中就要有意识地通过具体形象的、直观的实验去克服他们深入脑海的前概念。
3、三年级的孩子大概10岁左右,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更倾向于直观形象的思维方式,对于故事、图片,直观的实物更乐于接受,因此,模拟常见的霜、雪以及简单直观的呈现方式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符合他们的认知规律。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水在自然界有各种形态——云、雾、雨、露、霜、雪、冰、水蒸气……即水在自然界同时以液态、固态和气态存在。
2、水在自然界不断经历着三种状态的循环变化,促进水的三态变化的原因是温度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
1、回忆或观察水在自然界的各种形态——云、雾、雨、露、霜、雪、冰、水蒸气……讨论它们之间变化的原因和条件。
2、寻求水的气态和固态之间变化的证据,尝试自主设计水的气态和固态之间变化的观察实验活动。
3、分析水的各种状态之间变化的过程,整理概括水的三态变化规律。
4、思考有关自然界水的相关问题,并尝试用“水的三态循环”对这一现象做出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观测数据(证据)对科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2、初步认同物质是不断变化的。
3、初步建立物质不灭的观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到水在自然界中的各种状态可以互相转变。
教学难点
对水的三态之间的相互转化做出解释。
教学方法
观察法、讲授法、实验法
教学准备
小组:水形态变化的过程及发生变化的条件讨论记录表,玻璃杯1只,冰块1杯,食盐
全班:云、雾、雨、露、霜、雪、冰等自然现象的图片或影像资料。
教学过程
一、水的各种形态
1、师:在将近一个星期的学习以来,我们一直在学习水,谁来说说你有什么收获吗?
师生交流
师:刚才的交流中提到水在自然界中有多种状态,大家一起先来看几张图片和一些视频。
(课件展示)
2、师:刚才的图片是水在自然界存在的几种形式。
你能根据生活经验说说你所知道的云、雾、雨、露、霜、雪、冰吗,可以小组讨论一下,试着把P57的表格填好。
3、学生讨论交流。
(基本答案如下:)
水形态变化的过程及发生变化的条件
了下一个环节之后再回过来回答也可以。
)
二、水的三态循环
1、小结:我们刚才通过的讨论和前面几课的实验和观察,发现了液态的水能凝固成固态的冰,固态的冰会融化成液态的水,液态的水会蒸发成气态的水蒸气,气态的水蒸气又会凝结成液态的水。
师:你能用图来表示上面三者之间的转化吗?(学生画)
(预设:(1)如果前面学生没有讨论出霜和雪的变化过程,这里可以再问一句:师:那么固态的冰和气态的水蒸气之间能互相转化吗?霜和雪是从水的什么状态变化而来的?在什么条件下形成的?如果学生还是不理解可以教师演示一个实验:在一只干燥
的玻璃烧杯里装满小冰块,并往碎冰里加入大量的食盐,过几分钟后可以看到玻璃杯外壁上有固态的冰晶出现。
然后请学生解释现象: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了冷的玻璃杯壁(低于0℃),从而凝华成了冰晶。
)
(2)如果刚才讨论出了就可以在上面的总结中直接总结完整。
)
热量的变化引起了水的三态变化。
2、师:我们学了这么多之后,现在你能解释为什么海洋中的总不会溢出,河流中的水一直流不完吗?请同学们结合P58的图,讨论一下。
3、交流。
三、拓展
1、师:学了这章,你有什么收获呢?
2、阅读资料库,增长知识。
板书设计
水的三态变化
水(液体):蒸发(吸热)变为水蒸气;凝固(放热)变为冰
水蒸气(气体):凝结(放热)变为水;凝华(放热)变为冰
冰(固体):熔化(吸热)变为水;升华(吸热)变为水蒸气
教学反思
1、在判断云和雾的是水的哪种形态时,很多学生都回答是水蒸气,虽然前面一课有讲过,但是可以看出学生并没有搞清楚水蒸气其实是看不见的,云和露其实是由许多的小水滴构成的。
(可能由于在这一单元的内容是没有连续上的,都是和一二单元交叉着上,导致学生虽然在当堂课理解了但是课后没有进行巩固,又忘记了。
可见知识是需要不断巩固的。
)
2、学生在讨论时,没有讨论出霜和雪的变化过程,因为觉得冰是水凝固而成的,所以几乎都认为霜和雪是由水变成小冰晶的,刚开始我只是直接告诉他们正确的过程与条件,后来发现其实学生根本不理解。
后来仔细翻阅教参发现其实可以用实验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在一只干燥的玻璃烧杯里装满小冰块,并往碎冰里加入大量的食盐,过几分钟后可以看到玻璃杯外壁上有固态的冰晶出现。
然后请学生解释现象: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了冷的玻璃杯壁(低于0℃),从而凝华成了冰晶。
学生一下就记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