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例心源性猝死病例的临床分析

合集下载

心源性猝死的大数据分析与模型

心源性猝死的大数据分析与模型

心源性猝死的大数据分析与模型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Arrest,简称SCA)是指心脏突然发生临床上致命的心律失常,导致心脏停止跳动及血液循环中断的一种疾病。

SCA的发生率较高,且致死率也很高,给人们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更好地了解SCA的发病原因及早期预警机制,大数据分析与模型成为了一项重要的研究手段。

本文将基于大数据分析与模型来研究心源性猝死的相关问题。

一、收集数据并建立数据库为了进行大数据分析,首先需要收集大量的相关数据,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稳定、可靠的数据库。

我们可以从多个渠道获得数据,比如从医疗机构获取病患的病历数据、从电子健康记录系统获取病人的监测数据等。

这些数据将为我们后续的分析和建模提供有效的材料。

二、特征选择与数据清洗在数据分析之前,我们需要进行特征选择与数据清洗的工作。

特征选择是指从大量的特征中选择对研究目标有意义的特征,而数据清洗则是为了去除异常数据和噪声数据,保证数据的质量。

特征选择和数据清洗是大数据分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最终结果的准确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数据分析与模型建立在完成数据清洗后,我们可以开始进行数据分析和模型建立。

在分析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各种统计方法、机器学习算法等手段来发现数据之间的规律和关联。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聚类分析找到不同患者群体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通过关联分析找出与SCA相关的危险因素等。

同时,我们可以建立预测模型来预测个体患病风险。

例如,通过监测心电图数据、心率变异性等指标,结合已有的病例数据,建立机器学习模型来预测个体是否存在心源性猝死的风险。

四、模型评估与改进建立模型后,我们需要对其进行评估,并进行必要的改进。

评估模型的好坏可以通过多种指标来衡量,比如准确率、召回率、F1-score等。

如果模型效果不理想,我们可以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模型的改进和优化,提高预测准确性。

五、应用与展望心源性猝死的大数据分析与模型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心力衰竭心源性猝死病例讨论记录范文

心力衰竭心源性猝死病例讨论记录范文

心力衰竭心源性猝死病例讨论记录范文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I. 病例概述。

1. 患者基本信息。

姓名:张某某。

400例心源性猝死病例的临床分析_吴家辉

400例心源性猝死病例的临床分析_吴家辉

中国当代医药2016年1月第23卷第1期CHINA MODERN MEDICINE Vol.23No.1January 2016·临床研究·400例心源性猝死病例的临床分析吴家辉1钟伟济2杨笑芳1吴轶赟11.广东省中山市陈星海医院急诊内科,广东中山528415;2.广东省中山市陈星海医院,广东中山528415[摘要]目的探究心源性猝死的发病特点以及死亡原因。

方法随机选择2008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接治过的400例心源性猝死患者进行研究,通过对相应临床记录资料的整理与非心源性猝死人群对比,分析患者在年龄、性别、所患疾病上的特点,探讨引发心源性猝死的病因,从而找出预防、减少该疾病的方法。

结果心源性猝死患者的年龄主要集中在50~60岁,60岁之前,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60岁之后,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降低,心源性猝死患者分布上,男性多于女性,比例为2.8∶1。

本研究400例心源性猝死患者中,患有冠心病的患者占64%,通过走访调查发现,在死因明确的患者中死于情绪波动的患者占多数。

结论心源性猝死患者(尤其是50~60岁)应当入院进行治疗,避免由于过度操劳等情况带来的情绪波动。

[关键词]心源性猝死;临床分析;病因;发病特点[中图分类号]R5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16)01(a )-0026-03Clinical analysis on 400cases of sudden cardiac deathWU Jia-hui 1ZHONG Wei-ji 2YANG Xiao-fang 1WU Yi-yun 11.Department of Emergency Medicine,Chengxinghai Hospital of Zhongshan City in Guangdong Province,Zhongshan 528415,China;2.Chenxinghai Hospital of Zhongshan City in Guangdong Province,Zhongshan 528415,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characters and causes of death of sudden cardiac death (SCD).Methods 400cases of sudden cardiac death in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08to April 2014were randomly selected and their clinical materials were arranged and compared with those of non-cardiac sudden death cases.The ages,gender propor -tion,and disease features were analyzed to explore the causes of sudden cardiac death and the prevention measures.Results The SCD patients were mainly 50to 60years old.Before 60years old,the incidence of SCD increases along with age,while after 60years old,the incidence goes down.As to the gender of patients,males were more than females,with a ratio of 2.8∶1.In this study,64%of the SCD patients had coronary heart disease.According to interview and inves -tigation,among patients with explicit cause of death,emotional fluctuation was the most common cause.Conclusion SCD patients (especially those between 50~60years old )should be treated in hospital to avoid emotional fluctuation caused by overfatigue and other reasons.[Key words]Sudden cardiac death;Clinical analysis;Pathogenesis;Clinical characters心源性猝死是指由心脏原因引起急性症状发作后1h 内患者丧失意识导致的自然死亡。

老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分析

老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分析

老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分析目的探讨老年心源性猝死患者的临床特点,以此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

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48例老年心源性猝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主要临床特点、冠状动脉造影以及尸检结果。

结果48例患者中,冠心病合并高血压35例,冠心病9例,高血压4例。

合并疾病:左心功能不全38例,糖尿病2例,脑梗死6例,下肢动脉闭塞症2例。

血清总胆固醇(TC)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比值为2.8~9.1 g/L,平均为(5.5±1.2)g/L。

45例患者的心电图ST-T不正常。

无痛性心肌缺血表现者35例,复杂室心率异常者30例,其中LownⅢ级5例、Ⅳ级23例、Ⅴ级2例。

左室肥厚28例。

患者室腔均大,其中存在心尖部室壁瘤1例;患者主要冠状动脉内存在2支由于粥样硬化病变导致管腔狭窄91%~99%,1支狭窄45%~80%。

患者左右冠状动脉以及动脉分支均发生弥漫的重度粥样硬化(Ⅱ~Ⅳ级),均存在局部或是小灶性陈旧性心肌梗死。

结论对于老年心源性猝死的危险因素以及诱发因素必须高度重视,降低老年心源性猝死的发病率以及死亡率的关键是予以及时预测与积极防治。

标签:心源性猝死;老年;临床分析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是因其心脏病发作发生的突然性出乎意料的死亡[1]。

各种心脏病都可能发生猝死,因大部分SCD患者均于医院外发生,很难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老年心源性猝死(ESCD)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命安全,ESCD因其具有的死亡率高与发病急等特点亦成为国内外各医疗机构关注的重点。

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ESCD患者的临床特点,以此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选取我院收治的48例ESC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现将其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48例ESC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文所选对象均通过老年心源性猝死的诊断标准予以确诊。

心力衰竭心源性猝死病例讨论记录范文

心力衰竭心源性猝死病例讨论记录范文

心力衰竭心源性猝死病例讨论记录范文英文版Heart Failure and Sudden Cardiac Death: A Case Study DiscussionHeart failure is a serious medical condition that occurs when the heart is unable to pump enough blood to meet the body's needs. It can be caused by a variety of factors, including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high blood pressure, and diabetes. In some cases, heart failure can lead to sudden cardiac death, a condition in which the heart suddenly stops beating, often without warning.Recently, a case study was conducted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eart failure and sudden cardiac death. The patient, a 65-year-old male with a history of hypertension and diabetes, presented to the emergency room with shortness of breath and chest pain. Upon further evaluation, it was determined that he was in acute heart failure and was at risk for sudden cardiac death.The medical team quickly initiated treatment, including diuretics to reduce fluid buildup in the lungs and medications to improve heart function. Despite their best efforts, the patient's condition continued to deteriorate, and he ultimately experienced sudden cardiac death.This case study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early detection and treatment of heart failure to prevent sudden cardiac death. It also underscores the need for further research into the underlying causes of heart failure and ways to improve outcomes for patients at risk.心力衰竭心源性猝死病例讨论记录范文心力衰竭是一种严重的医疗情况,当心脏无法泵出足够的血液来满足身体的需求时会发生。

心源性猝死58例临床分析

心源性猝死58例临床分析

心源性猝死58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心源性猝死的病因、危险因素、并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

方法:对发生心源性猝死的5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包括:发病的病因,诱因,年龄,临床表现等。

结果:冠心病是心源性猝死的最常见病因,猝死常见的直接原因是室性心律失常。

结论:应高度重视心源性猝死的诱因及病因,尤其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控制,及时发现猝死的先兆症状,并给予积极的心肺复苏是减少心源性猝死发生和减少死亡的关健。

关键词:心源性猝死;冠心病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指健康人、病情稳定或处恢复期的心脏病患者,由于心脏原因引起的无法预料的自然死亡。

在急性症状开始的1小时内(也有24小时内)发生心脏骤停,导致脑血流突然中断,意识丧失,未及时救治发生生物学死亡。

往往发生于即刻、数小时,一般不超过6h。

其发生具有自发性、突然性和不可预测性,严重威胁人类生命。

我院急诊科于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共接诊心源性猝死患者58例,现就其临床表现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

以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并探讨其防治措施。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共58例,其中男35例,女23例。

年龄最大的86岁,最小的29岁,平均56.5岁。

1.2 猝死前主要疾病冠心病24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1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6例,陈旧性心肌梗死2例,缺血性心肌病4例),高心病8例,肺心病5例,扩张型心肌病5例,风心病5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5例,糖尿病心肌病2例,健康人4例。

结果显示,冠心病是SCD的第一大病因,在冠心病性猝死中,以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性心绞痛最为多见。

1.3 相关危险因素高血压31例,平均年龄58.7岁,平均病程12年,高胆固醉23例,平均年龄55.3岁,平均病程10年,糖尿病10例,平均年龄57.5岁,平均病程6年,动脉粥样硬化43例,平均年龄60.7岁,平均病程16年,吸烟22例,平均年龄55.7岁,平均病程19年,饮酒9例,平均年龄54.4岁,平均病程17年。

42例心源性猝死病例临床分析

42例心源性猝死病例临床分析

42例心源性猝死病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心源性猝死病因,以预防和减少心源性猝死发生。

方法:对42例心源性猝死病例进行年龄、性别、猝死前主要疾病、诱发因素、地点等项内容临床分析。

结果:心源性猝死患者,50岁~60岁为高发年龄;男性∶女性=∶1。

其中%为冠心病患者,%患者有情绪不稳,%患者猝死院外。

结论:及早和长期干预冠心病多种危险因素,减少冠心病发生,避免诱发因素,有望减少心源性猝死发生。

【关键词】心源性猝死;冠心病;临床分析心源性猝死指健康人、病情稳定或处恢复期的心脏病患者由于心脏原因引起突然、快速、没有预料的自然死亡。

近年,心源性猝死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是一个尚未很好解决、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种心血管疾病。

本文旨在对42例心源性猝死患者病因、诱发因素等进行临床分析,寻找较有效的预防方法,以减少心源性猝死发生。

1 临床资料收集我院急诊科2004年6月~2006年5月的42例心源性猝死患者病例,男性33例,女性9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82岁,平均岁,全部符合心源性猝死诊断标准,对年龄、性别、猝死前主要疾病、诱发因素、猝死地点等项内容进行临床分析。

2 结果年龄42例心源性猝死患者发病年龄情况见表1。

表1 42例心源性猝死患者发病年龄情况比较略性别男性33例,女性9例,男性∶女性=∶1。

猝死前主要疾病冠心病24例,占%,其中急性心肌梗死14例,不稳定性心绞痛7例,陈旧性心肌梗死2例,缺血性心肌病1例。

高血压心脏病3例,占%,扩张型心肌病2例,占%,心肌炎1例,占%,心包炎1例,风湿性心脏病1例,甲亢性心脏病1例,预激综合症1例,长QT间期综合症1例,高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先天性心脏病1例,糖尿病心肌病1例,健康人4例,占%。

诱发因素有诱因可寻者32例,其中情绪不稳14例,占%,过度劳累6例,心理压力大3例,用力排便2例,口服利尿药3例,剧烈运动2例,过量饮酒1例,发热1例,诱因不明10例。

地点院外30例,占%,院内9例,占%。

心源性猝死的临床分析与护理应对措施

心源性猝死的临床分析与护理应对措施

‘●

’◆
一 ◆
r ●
¨◆ ¨
r● -
I● l

● ◆

・ ●
’◆ ◆
I● ●
l I●Biblioteka ’ ● 一 ●1● 同时加服 胃黏膜 保护 剂 ; 原有 溃疡者 , 对 应在病 情控 制后 使用 甲基泼 尼松 龙 。 ②并 发或 加重感 染 。 多见 于 病 情较重 、 体质 较弱者 , 易诱发 真菌 、 容 病毒 、 细菌 等
( 稿 日期 : 0 90 —4 收 2 0 — 72 )
纤 维素性 支气管 炎又 名纤维 蛋 白性 支气 管炎 、
中阑 临 床 护理 2 1 oo年 1 第 2卷第 1期 月
C ieeCii l rig Jn ay2 1 , 12 No 1 hn s l c s ,a u r 0 0 Vo. , . n a Nu n
症状 。 引起激 动 、 眠 , 别可诱 发精 神病 。 可 失 个 有精 神
致 窒息 报道 【 。 维 素性 支 气 管炎 患 者 在 病 因治 疗 2纤 ]
及对症 支持 治疗 基 础 上加 用 甲基 泼尼 松 龙 治疗 , 总 有效率 为 10 。 0 甲基 泼尼 松 龙 为 糖 皮 质激 素 , 抑 可
病史者 , 可能会 加重 已有 的情绪 不稳 。 可适 当使用 安
定 等镇静 药 。 类 肾上 腺皮 质功 能亢进 综合征 。 向 ④ 如 心性肥胖 、 月脸 、 毛 、 满 多 浮肿 、 血钾 、 低 糖尿 、 高血 压
制炎症 介质 的产生 , 降低 毛 细血管 的通透 性 , 减少血
浆外渗 , 减轻 上呼 吸道黏 膜 的充血水 肿 , 血管 收缩 使 作用加 强 , 炎及 抗免疫 反应 效果 明显 。 抗 密 切观 察用药 后反应 , 强一般 护理 、 加 心理 护理 及生命 体征 的监测 是患 者早 日康复 的关 键 。 参 考 文 献

心源性猝死的诱因分析及护理体会

心源性猝死的诱因分析及护理体会

心源性猝死的诱因分析及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总结心源性猝死患者的急救护理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心源性猝死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本组患者均在最短时间内(约3min)得到及时发现和抢救,复苏成功7例,死亡13例。

结论护理人员应掌握精湛的急救护理技术及相关知识和抢救程序,并能熟练使用各种抢救仪器,确保仪器处于良好状态,以便及时有效地实施心肺复苏,对提高救治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心源性猝死原因分析护理心源性猝死(SCD)是心血管病区常见的死亡形式,患者往往在病程中,甚至在恢复期,无明显诱因突然意识丧失,抽搐,继而心搏骤停,常在急症出现后1h内死亡。

91%以上的SCD是心律失常所致,发生前可有或无心脏病表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主要的原因,如不及时抢救,常可危及患者生命。

回顾性分析2007年10月~2010年9月间我科收治的20例心源性猝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现将抢救护理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20例SCD中,男13例,女7例,年龄35岁~75岁,平均年龄50.5岁。

其中,冠心病者13例,心肌病变者5例,风湿性心脏病2例。

诱发因素:精神因素7例,体力劳累7例,餐饮不当2例,其他因素4例。

2诱因分析2.1 精神因素精神刺激或紧张,情绪激动或压抑,生活方式改变或负担过重等均可影响神经、血管中枢,使交感神经兴奋,血液中的儿茶酚胺浓度升高,心肌兴奋性提高而诱发心血管事件,甚至出现SCD。

2.2 餐饮不当饮食结构不合理,食用过多的饱和脂肪酸,增加了包括冠心病等多种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饱餐后可通过胃肠道的反射引起冠状动脉收缩,提高迷走神经的张力,诱发多种缓慢性心律失常,甚至心脏停搏。

2.3 体力劳累剧烈活动,过度劳累,均可使心脏负担加重,心率明显加快,引起心肌等重要脏器的缺血缺氧,尤其是已知的冠心病患者,更易触发室颤等心律失常而发生SCD。

2.4 其他因素长期吸烟,易增加血小板的粘附性,升高血压,降低室颤阈值,诱发冠状动脉痉挛,降低血红蛋白的携氧能力,可提高了心血管等疾病易患因素,严重可触发SCD。

心源性猝死的病例分析与讨论

心源性猝死的病例分析与讨论

心源性猝死的病例分析与讨论猝死是指在短时间内发生的突然停止心跳和呼吸的现象,临床上非常危急。

其中,心源性猝死指由于心脏病导致的猝死事件。

本文将通过一个实际病例分析与讨论心源性猝死的相关信息,以期增加对该病症的了解。

病例描述:患者为一名62岁的男性,此前无明显心脏病疾病,无家族史。

猝死事件发生在患者午餐后不久,在其家中突然昏倒,并失去意识。

紧急救护人员接到报警后迅速赶到现场,进行了心肺复苏,但最终未能挽回患者的生命。

病例分析与讨论:1. 猝死的病因分析:心源性猝死的主要病因通常是冠心病。

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

在该病例中,由于患者此前无明显心脏病症状,并且无家族史,我们推测患者可能是突发性的、广泛的心肌梗死所导致的猝死。

2. 危险因素的分析:心源性猝死的发生与众多危险因素相关。

常见的危险因素包括高龄、阳性家族史、吸烟、高血压、高胆固醇、肥胖、糖尿病和缺乏运动等。

然而,在该病例中,患者年龄并不算大,无家族史,从临床资料来看,并无其他明显的危险因素。

3. 诊断与预防:心源性猝死的诊断往往是根据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和心电图等方面综合进行的。

然而,在该病例中,患者此前并无心脏症状,令人遗憾的是他未能获得诊断和治疗机会。

对于类似的患者,我们应该加强对于心脏疾病的早期筛查,包括定期体检、心脏超声检查、血液检测等,以便尽早发现和干预潜在的心脏疾病。

4. 急救与复苏措施:快速而正确的急救措施对于心源性猝死患者而言至关重要。

常见的急救措施包括立即拨打急救电话、进行心肺复苏(CPR)、使用自动体外除颤仪(AED)等。

在该病例中,紧急救护人员迅速到达现场,并进行了CPR,但最终未能使患者恢复呼吸和心跳。

这也再次强调了对于心源性猝死患者的急救手段必须快速和准确。

结论:心源性猝死是一种突发且危险的疾病,可导致患者生命的丧失。

尽管在该病例中患者最终未能幸免于难,但通过这个病例,我们再次意识到了对于心脏疾病早期筛查、正确急救措施和科学预防的重要性。

心源性猝死的遗传病例分析

心源性猝死的遗传病例分析

心源性猝死的遗传病例分析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是指在运动或休息时突然发生的自发性心跳骤停,成年人最为常见的猝死类型之一。

虽然大部分SCD发生于心脏结构异常或冠状动脉病变引起的缺血性心脏病患者,但也有少部分患者的SCD是由遗传病因引起的。

本文将对一位遗传性心源性猝死患者的病例进行分析,以增加我们对该疾病的了解。

患者男性,28岁,体育教师。

没有既往病史,于一天清晨在晨练时突然倒地,经紧急抢救无效死亡。

经家属提供的病史,患者家族中并无类似疾病的案例。

然而,这一突发事件引起了医生的关注,因为SCD的发生通常具有遗传背景。

为进一步了解患者的疾病原因,医生联系了患者的亲属,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家族史询问。

据悉,患者的父亲在50岁时因心脏病发作导致的猝死。

祖父、外祖父均无类似情况发生。

然而,患者的堂兄因心脏病发作导致的猝死去世,年龄为35岁。

基于这些家族史,医生考虑到患者的SCD可能具有遗传病因。

为验证这一假设,医生建议对患者及相关亲属进行遗传学检测。

首先,对患者进行了遗传基因筛查,并找到了一个可能与其SCD相关的突变。

该突变位于心脏离子通道基因上,被证实是一种称为长Q-T间期综合征(long QT syndrome,LQTS)的遗传病变。

LQTS是一种心脏离子通道功能异常的遗传病,容易导致心脏电信号传导异常,从而增加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风险。

与此同时,医生对患者的父亲和堂兄进行了遗传学检测。

结果显示,患者的父亲和堂兄均携带了这一突变。

由此可见,患者的SCD确实与遗传病因有关。

进一步分析显示,该遗传病变是由母系遗传的。

经详细询问后,医生获知患者母亲是一名健康的携带者,携带有这一突变的LQTS基因。

这一疾病通常表现出显性遗传特征,即携带有缺陷基因的个体通常会表现出明显的疾病症状。

综上,通过对这位心源性猝死患者的遗传病例分析,我们得知他的猝死与长Q-T间期综合征相关的遗传突变有关。

心内科老年人心源性猝死的临床分析与诊断

心内科老年人心源性猝死的临床分析与诊断

心内科老年人心源性猝死的临床分析与诊断【摘要】目的分析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危险因素,以供参考。

方法将本院心内科治疗期间发生心源性猝死的152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分析引起心源性猝死的病因,并探讨临床危险因素。

结果引起心源性猝死的病因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肥厚性心肌病、肺源性心脏病等,其中急性冠脉综合征最常见,吸烟、饮酒、用力排便、情绪激动、剧烈运动等是导致心源性猝死常见的临床危险因素。

结论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应密切关注病情进展,做好风险预后评估,规避危险因素,减少心源性猝死等严重不良后果。

【关键词】心内科;老年人;心源性猝死;临床分析心源性猝死是指正常健康人群、病情稳定或者恢复期的心脏病患者因心脏的原因而导致的突然死亡,是各种心脏疾病的恶性后果。

近年来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本文分析了近年来河南济源市人民医院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危险因素,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以供临床参考。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本院心内科治疗期间发生心源性猝死的152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年龄60~82岁,平均年龄(69.25±3.72)岁;体重54~80kg,平均体重(62.53±4.12)kg;其中男性患者68例,女性患者84例;原发性心脏疾病包括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84例、肥厚性心肌病33例、肺源性心脏病35例。

所有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胸闷、胸痛症状,并伴有心电图异常改变,从出现急性症状发作到死亡时间均不超过6h,并排除因心脏疾病外的其他疾病导致的猝死者。

1.2治疗方法采用统一的调查表向患者家属调查发生心源性猝死的危险因素,调查内容包括发病前是否有吸烟、饮酒、用力排便、情绪激动、剧烈运动等。

1.3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中所涉及的有关数据均录入SPSS17.0统计学软件,数据处理时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心源性猝死的临床分析及预见性护理

心源性猝死的临床分析及预见性护理

7 6 -
Pr e v e n t i o n a n d Tr e a t me n t o f Ca r di o — C er e b r a l — V as c u l ar Di s e a s e F e b 2 01 3. Vol 1 3. N o 1
年 7月 至 2 0 1 2年 6月本 院住 院 的 1 6例 心源性 猝死发
作患 者 ( 以下称 护 理 干 预 组 ) , 其 中男 1 0例 , 女 6例 , 年龄 3 0~8 1 ( 6 1 . 2 ±8 . 5 ) 岁, 猝 死 发作 后 死亡 1 0例 , 6
例病 人抢 救成 功 。 1 . 2 统计 学处 理 : 所有 数据 应用 S S P S 1 3 . 0软 件 处 从上 表看 出病人 猝死 前多 有 一些先 兆症状 , 以胸 闷、 胸痛为 主, 两 组 患 者 猝 死 前 先 兆 症 状 比较 , P> 0 . 0 5 , 差异 无统计 学 意义 。 2 . 3 心 源性猝 死共 同 的好 发 时 间 : 见表 3 。
表 3 发 生心 源性猝死 时间段分布 [ 例( %) ]
理, 计量 资料 采用 t 检验, 计数 资 料采用 检验 , P< 0 . 0 5为差 异 有统计 学 意义 。
2 两 组资 料相关 分析
2 . 1 资料存 在相 似 的 S C D病 因 : 见表 1 。
作者单位 : 3 2 4 3 0 0 浙江省开化县人 民医院 作者简介 : 方雪梅 ( 1 9 7 0 . ) , 副主任护师
表 4 两组 患 者猝 死诱 因比 较 ( 例)
故应加 强重点 时段 的护 理 人力 安排 , 增设 夜 间值 班人 力、 设备 班或 弹性排 班 , 并在重 点时段 对高危 患者 每半 小时巡 视病情 并记 录 , 及 时发 现病 情 变化 , 及 时 处理 。

心源性猝死的典型病例分析

心源性猝死的典型病例分析

心源性猝死的典型病例分析猝死是指突然发生的非外伤性因素导致的死亡事件,其中心源性猝死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心源性猝死是由于心血管疾病导致的心脏突然停止跳动引起的。

本文将分析一个典型的心源性猝死病例,以期加深对该疾病的理解。

该病例涉及一个45岁的男性患者,称为Mr. X。

以下是对他的典型病例的详细分析:病例回顾:Mr. X是一名经常加班的白领工作者,最近几个月一直感觉疲劳和精神压力。

他还患有高血压和高血脂症,但长期未接受治疗。

突然的心脏骤停发生在一个晚上,他正在家中休息。

他的妻子立即向急救人员求助,但不幸的是,当他们到达时,Mr. X已经停止呼吸,并宣布死亡。

分析与讨论:1. 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Mr. X存在多个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其中包括高血压和高血脂症。

这些因素增加了他发生心脏事件的风险。

2. 高血压的影响:高血压是心源性猝死的重要风险因素之一。

未治疗的高血压导致了心脏和血管的长期负担,容易引发心脏病变,增加猝死的风险。

3. 高血脂症的影响:高血脂症是心血管疾病的另一个常见风险因素。

血液中的高胆固醇水平可以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进而阻塞冠状动脉,引发心肌缺血甚至心肌梗死,从而导致心源性猝死。

4. 生活方式和心脏事件的关系:Mr. X的高强度工作和长期的压力暴露可能对他的心脏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

长时间的工作压力和缺乏适当的休息和康复时间,可能加重了他已经存在的危险因素。

5. 生活习惯与心源性猝死的关系:调查发现,Mr. X曾长期抽烟和滥用酒精。

这些不健康的生活习惯直接提高了心脏病发作和心源性猝死的风险。

结论:通过对这个典型的心源性猝死病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心血管疾病的多种危险因素对猝死的发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未治疗的高血压和高血脂症,以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吸烟和酗酒,都会加重猝死的风险。

因此,预防心源性猝死的关键在于控制这些危险因素,并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

注:本文为口述内容改编而成,以使读者更易于理解和吸收所述信息。

院前急救死亡400例病例分析及病因探讨

院前急救死亡400例病例分析及病因探讨

院前急救死亡400例病例分析及病因探讨【摘要】:目的分析院前急救死亡病例相关信息,总结死亡病因。

方法于2018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参考院前急救病历,对400例院前急救死亡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性别、年龄分布情况,分析病因,并观察分布月份。

结果400例患者中,男性占67.25%,女性占32.75%,男性多于女性;患者年龄以60~79岁居多,占43.75%;病因多样,主要病因是心跳呼吸骤停,占43.00%;各月份均有病例分布,以10~12月居多,其次是1~3月,4~9月相对较少。

结论我院院前急救死亡病例以男性、老年居多,主要病因是心跳呼吸骤停,10~12月最为高发。

【关键词】:院前急救;死亡;病因院前急救,为120到达急救现场后至将患者送至急救医院前,这一时间段开展的急救[1]。

院前急救患者病情危重,有极高死亡风险,很多患者在院前急救阶段死亡[2]。

分析院前急救死亡患者的病因,对于指导急救人员合理制定院前急救方案、提升急救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以我院2018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的400例院前急救死亡病例为例,展开回顾性分析,总结死亡病因,以期为院前急救体系的合理构建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以我院2018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120接诊的400例院前急救死亡病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69例,女131例;年龄在1~97岁之间,平均(67.22±8.95)岁。

1.2方法回顾所有研究对象的院前急救病历,收集每位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姓名、性别、事发地点、出诊时间、初步诊断、抢救情况等。

死亡判定参考《病理生理学》(由陈主初主编)相关内容;猝死判定参考《内科学(第六版)》(由叶任高主编)中相关内容。

分析400例研究对象的死亡病因、抢救情况。

1.3数据统计数据统计以Excel进行,统计数据用“n(%)”表示。

2.结果2.1院前急救死亡400病例性别及年龄分布情况400例患者中,男性占67.25%,女性占32.75%,男性多于女性;其中0~19岁占10.75%,20~39岁占21.25%,40~59岁占22.75%,60~79岁占43.75%,≥80岁占1.50%,以60~79岁居多。

心源性猝死的危险因素和预警因子的临床分析

心源性猝死的危险因素和预警因子的临床分析
比例 比较 无 显 著 性 差 异 ( P>0 . 0 5 ) ; 死亡 时生物 节律观 察 组发 生 于 6 : 0 1 一l 2: 0 O占 3 9 %, 发 生于 1 2 : 0 l —l 8 : 0 O占

2 1 . 9 %, 两个 时段 存 有 显 著 性 差 异 ( P< 0 . 0 5 ) ; 对 照 组 两 个 时段 无 显 著 性 差 异 ( P> 0 . 0 5 ) ; 2组 比较 有 显 著性 差 异 ( P< 0 . 0 5 ) ; 2组 C P K、 C K—MB 、 c T n I 比较 有 显著 性 差 异 ( P均 < 0 , 0 5 ) ; 2组 左 室 射 血 分数 ( L V E F ) 比 较 有 显 著 性 差异 ( P<
[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 编 号 ] 1 0 0 8—8 8 4 9 ( 2 0 1 4 ) O l 一0 0 4 2— 0 2 组 间百 分 比 比较 采 用 卡 方 检 验 ; 偏 态分布资料采用秩和检验 ;
P< 0 . 0 5为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2 结 果
1 临 床 资 料
2 . 1 2组 心 绞 痛 、 急性 心肌 梗 死 、 发 病 至 入 院 时 间 比较
4 8 h
内心 绞 痛 例 数 、 急性心肌梗死例数 、 发 病 至 入 院时 间 2组 比 较 有 显著 性 差 异 ( P均 < 0 . 0 5 ) , 见表 2 。
1 . 1 一般 资料 2 0 0 5年 l O月一 2 0 l 2年 5月 在 本 院 住 院 期 间 因 为 心脏 病 死 亡 的 患者 1 2 4例 , 其 中6 4例 S C D患 者 视 为 观
0 . 0 5 ) ; 观 察组 中,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导致的 S C D占 8 6 %, 其 中急性 心 肌 梗 死 占 6 6 % 。 结 论 冠状 动 脉 粥 样 硬化性心脏病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是导致 S C D 的 重要 原 因 ; C P K 、 C K —MB 、 c T n I 升高说 明 S C D 患 者 的 心 肌 损 伤 程 度 严 重; L V E F是 S C D 的重 要 危 险 因素 , 同样 也是 住 院 死 亡 的 明 显 危 险 因 素 ; 对 急 性 心肌 梗 死 患 者 行 早 期 再 灌 注 治 疗 能

心源性猝死的流行病学调查与统计

心源性猝死的流行病学调查与统计

心源性猝死的流行病学调查与统计心源性猝死是指由于心脏原因突然死亡,在死亡发生前一小时内没有明显的心脏症状。

这是一种常见但令人担忧的疾病,因其瞬间发作、难以预测的特点,给人们的健康和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更好地了解心源性猝死的流行情况,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与统计工作。

一、病例调查心源性猝死的病例调查是研究人员了解该疾病患者个体特征的首要步骤。

研究人员通过对心源性猝死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摸清其年龄、性别、职业、生活方式等基本信息,从而寻找可能的危险因素。

病例调查结果显示,心源性猝死的高发年龄段主要集中在40岁以上的人群,其中男性罹患的风险要高于女性。

此外,职业上,一些高风险职业(如运动员、军人、高空作业人员等)和高压力职业(如银行家、企业高管等)也可能使人更容易遭受心源性猝死的威胁。

二、人群调查人群调查是了解心源性猝死发病率和危险因素的有效方法。

通过大规模的抽样调查,可以了解到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中发病率的差异性,并进一步分析引起这些差异性的因素。

研究发现,心源性猝死的发病率在不同地区存在明显差异。

一方面,发达国家相对较高的发病率与生活习惯有关,如高脂肪、高盐、高糖的饮食结构,以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缺乏运动、吸烟和酗酒等。

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的高发病率则可能与缺乏医疗资源、健康教育不足等因素有关。

三、风险因素统计统计分析是了解心源性猝死相关风险因素的基本方法。

研究人员通过对心源性猝死患者以及健康人群进行一系列指标的统计比较,找出与心源性猝死相关的潜在危险因素。

有关统计结果表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等心血管疾病和疾病因素与心源性猝死有明显的相关性。

此外,家族病史、年龄、性别、遗传、心脏结构异常等也是心源性猝死的潜在危险因素。

然而,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仍需进一步的研究和证实。

四、预防策略对于心源性猝死这种迅速而致命的疾病,加强预防至关重要。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与统计的结果,我们可以制定出相应的预防策略。

心源性猝死的病例分析与治疗方案

心源性猝死的病例分析与治疗方案

心源性猝死的病例分析与治疗方案心源性猝死是指由于突发的心脏原因导致患者在短时间内出现晕厥、心脏停跳等症状,最终导致死亡。

这是一种突发且危急的疾病,给患者的家属和医务人员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本文将通过分析心源性猝死的一个病例,探讨其病因和治疗方案,以期提高对心源性猝死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病例描述:患者,男性,45岁,无基础疾病,突发心脏骤停,被家人紧急送往医院。

患者在抵达医院时已经处于无意识状态,出现呼吸急促和心音消失的情况。

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同时给予氧气吸入以及应用自动体外除颤仪进行除颤。

但是经过全力抢救30分钟后仍未能使患者恢复自主心跳,最终宣告抢救无效,确认病人死亡。

病因分析:心源性猝死的病因复杂,包括缺血性心脏病、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等。

本病例中,患者无基础疾病,因此我们可以排除一些遗传性的病因。

考虑到其突发性、快速恶化的情况,最有可能的病因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即急性心肌梗死。

治疗方案:1. 心肺复苏术:对于出现心脏骤停的患者,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是最重要的抢救措施。

应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以维持血液循环。

2. 除颤治疗:自动体外除颤仪是心源性猝死患者抢救中的关键工具。

通过送电除颤,恢复正常的心律,提高抢救成功率。

3. 快速介入治疗:对于猝死病例中怀疑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患者,应尽快进行冠脉造影和介入治疗。

冠脉造影可以明确病变的部位和程度,并通过支架植入等方式恢复血流通畅。

4. 药物治疗:对于怀疑为急性心肌梗死引起的心源性猝死患者,在快速介入治疗前可以口服硝酸甘油或静脉注射阿司匹林等药物,以缓解症状和改善微循环。

5. 异位起搏治疗:部分心源性猝死患者可能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心室颤动等。

在医院或急救车上配备有心电生理设备的情况下,立即进行异位起搏治疗,以恢复正常心律。

病例分析总结:本病例中的患者在突发心脏骤停后经过全力抢救30分钟无效最终死亡。

根据患者无基础疾病的情况以及病情突发的特点,我们推测其最有可能的病因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分析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病因

分析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病因

分析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病因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病因。

方法51例心内科发生心源性猝死的老年患者,结合患者自身病例资料做数据量化分析,探讨心源性猝死的病因。

结果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临床病因复杂,其原发病影响因素主要为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等;临床影响因素则主要包括情绪激动、剧烈性运动、吸烟、饮酒等不良行为因素;患者主要发病时间集中在入院治疗的第2、3周内(66.67%),患者发病多集中在夜间,特别在0:00后猝死达43.14%,患者发病进展死亡均处于极短时间内(<60 min)。

结论心内科老年患者主因冠心病、心脏病加之危险诱发因素造成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为此在临床预防护理期间需重视患者原发病风险评估,对诱发因素进行控制。

关键词心内科;老年;心源性猝死;病因Analysis of clinical etiology of sudden cardiac death in senile patients during treatment in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QIN Mei-juan. Liaoning Kaiyuan City Central Hospital,Kaiyuan 1123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clinical etiology of sudden cardiac death in senile patients during treatment in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Methods A total of 51 senile patients with sudden cardiac death in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all receive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data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medical cases to investigate causes of sudden cardiac death. Results Sudden cardiac death in senile patients during treatment in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contained complex clinical etiology,and the main influencing protopathy factors include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rheumatic heart disease,while main clinical factors included motion incitation,strenuous exercise,smoking and alcohol drinking. Main disease time was in 2,3 weeks of hospitalized treatment (66.67%),especially in midnight with sudden death rate as 43.14% after 0:00. Disease progress and death in patients all happened in extremely short time period (<60 min). Conclusion Sudden cardiac death in senile patients during treatment in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is mainly caused by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heart disease complicated with risk inducing factors. Therefore,cautious attention on risk evaluation of protopathy during clinical prevention and nursing can control inducing factors.【Key words】Department of cardiology;Senile;Sudden cardiac death;Etiology心源性猝死主因為患者在无明显征兆预测下产生突发性猝死,可导致机体心脏发生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诱发心律失常等直接引起心肌功能性障碍,具有病情进展迅速,高死亡风险特征;尤其多发生于心内科高龄患者群体[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00例心源性猝死病例的临床分析目的探究心源性猝死的发病特点以及死亡原因。

方法随机选择2008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接治过的400例心源性猝死患者进行研究,通过对相应临床记录资料的整理与非心源性猝死人群对比,分析患者在年龄、性别、所患疾病上的特点,探讨引发心源性猝死的病因,从而找出预防、减少该疾病的方法。

结果心源性猝死患者的年龄主要集中在50~60岁,60岁之前,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60岁之后,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降低,心源性猝死患者分布上,男性多于女性,比例為2.8∶1。

本研究400例心源性猝死患者中,患有冠心病的患者占64%,通过走访调查发现,在死因明确的患者中死于情绪波动的患者占多数。

结论心源性猝死患者(尤其是50~60岁)应当入院进行治疗,避免由于过度操劳等情况带来的情绪波动。

标签:心源性猝死;临床分析;病因;发病特点心源性猝死是指由心脏原因引起急性症状发作后1 h内患者丧失意识导致的自然死亡。

心源性猝死具有死亡急骤、死亡出人意料、自然死亡的特点。

研究发现,心源性猝死率和心血管病发病率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人数剧增,心源性猝死率也呈明显上升的趋势[1]。

心源性猝死作为一种突发性疾病,严重危害着患者的健康,由此可见,对其临床研究具有极高的价值。

本文选择400例心源性猝死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探究其发病特点及死亡原因。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抽取在2008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接治的400例心源性猝死患者,所有入选患者均符合WHO关于心源性猝死的临床诊断标准(从症状开始到死亡时间间隔不超过6 h)[2]。

上述患者的年龄19~75岁,平均(48.23±2.77)岁,其中男性患者296例,占74%,女性患者104例,占26%。

为了准确地判断心源性猝死患者所患疾病特点,本文随机抽取我院同期间343例非心源性猝死患者进行对比研究,非心源性猝死患者的年龄24~68岁,平均(43.22±1.77)岁,其中男性患者201例,占58.6%,女性患者142例,占41.4%。

分析心源性猝死患者在年龄、性别、所患疾病上的特点,探讨引发心源性猝死的病因。

整个研究在心源性猝死患者知情同意下进行,并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找出所选患者的死因并做好相关记录。

为找出患者的病理数据,需要对患者的心脏标本进行处理,按照国际通用的病例检测标准,首先对患者的心脏标本进行常规检查,相关医护人员使用手术刀在无菌操作环境下取出患者心脏左室前壁、乳头肌、左心耳、冠脉等部位,测量左心室壁的厚度,如果厚度>1.2 cm,则可判断存在左心室肥厚的现象。

安排医护人员对研究的心源性猝死患者的生前资料进行整理,包括患者性别、死亡时的年龄等基本信息,找出各项信息的特点,分析预防、减少心源性猝死的方法。

1.3 观察指标观察心源性猝死患者和非心源性猝死患者的年龄、性别,探讨相应数据的特点,分析导致心源性猝死的病因,找出避免、减少心源性猝死的方法。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9.0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年龄特点分析相关记录数据可知,心源性猝死病人的年龄主要集中在50~60岁,并以60岁作为分界线,60岁的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则逐渐降低(表1)。

2.2 性别特点分析相关记录数据可见,男性患者有296例,女性患者有104例,男女比例为2.8∶1,由此可知心源性猝死在男性群体中更常见。

2.3 患者所患疾病情况的比较对心源性猝死患者生前的病史资料进行分析后发现,在心源性猝死的400例患者中,有256例(64%)患者生前患有冠心病,54例(13.5%)患有急性心肌梗死,28例(7%)患有不稳定型心绞痛,17例(4.25%)患有缺血性心肌病,18例(4.5%)患有高血压性心脏病,14例(3.5%)患有扩张性心肌病,2例(0.5%)患者存在高度房室传导阻滞,8例(2.00%)患有心肌炎,5例(1.25%)患有甲亢性心脏病。

对非心源性猝死患者的病史资料进行分析后发现,343例患者中有129例(37.61%)患有冠心病,30例(8.7%)患有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缺血性心肌病、高血压性心肌病、扩张性心肌病、心肌炎、甲亢性心肌病、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病率分别为5.54%、4.66%、3.50%、2.92 %、2.04 %、1.17 %、0.29%,115例(33.57%)患有非心脏性疾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2.4 引发心源性猝死的病因走访调查患者死前接触的家属以及护士发现,400例心源性猝死患者中有299例死因可以明确,其余101例死因不明。

死因明确的患者中有114例的死亡由于情绪的大幅度波动引起,53例患者由于过度疲劳导致死亡,32例患者在过度饮酒后死亡,30例患者担心自己的病情从而造成太大的心理压力死亡,23例患者由于高温引起死亡,21例患者在排便过程中太用力死亡,21例患者在剧烈运动后死亡。

由此可见,情绪波动是导致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

3 讨论心源性猝死是一种常见的突发性心血管疾病,研究发现,大多数心源性猝死患者都患有器质性心脏病,尤其以冠心病、扩张性心肌病、心肌炎、室性心律失常等疾病最为常见[3]。

本文研究的400例心源性猝死患者中以冠心病为主,占总数的64%,而其余各类心肌病患者也占有一定比例。

心源性猝死患者的死亡原因是由于快速出现心率失常导致死亡,根据相关的临床数据可以发现,多数心源性猝死患者在发病前自身神经系统不稳定[4],情绪波动较大,受到较大刺激,亦或过度劳累等因素,导致其突然死亡[5]。

本文的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在明确死因的299例患者中有114例死于情绪波动,53例死于过度疲劳。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来自生活各个方面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也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且发病年龄范围越来越广。

资料显示,最易患心源性猝死的人群是45~60岁的男性,本文研究后得到的数据与之相差不大。

该年龄阶段的男性由于工作、家庭关系等因素养成抽烟、喝酒、不爱运动等恶习,从而导致其血压、血脂、血糖水平处于异常偏高的状态,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病率随之上升,而这些均是导致冠心病发病的主要因素,冠心病又是心源性猝死最常见的死因[6-8]。

心源性猝死患者的死亡是不可预知的,大量的临床观察资料记载,心源性猝死的主要表现为短时间内的心律失常、胸痛、眩晕、呼吸困难等,随之便是心跳骤停,这时候医护人员或者患者家属不能感知患者的心音和脉搏,也测不出患者的血压等[9]。

观察心源性猝死患者的心电图可以看到,患者在几次痉挛性呼吸时其心电图表现为心室颤抖,冠心病作为一种心源性猝死的重要病因,主要临床表现为胸痛,患者由于剧烈活动或者情绪波动,会突然感觉到心前区疼痛,这种疼痛由心前区逐渐蔓延至手臂等地方,严重时甚至可以蔓延至手指部位[10-12]。

据不完全统计,患有冠心病的患者有大约1/3的人会猝死,这就是常说的猝死型冠心病,除了上述临床表现外,冠心病患者还会时常感觉到发热、惊恐、恶心等[13]。

心源性猝死作为一种最常见的死亡方式,严重危害着人类的生命,经过大量的临床分析显示,避免和减少心源性猝死的方法就是减少冠心病的发生,导致冠心病的根本原因为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14-15],相关医疗机构建议,为降低“三高”,患者应注意控制饮食习惯以及改掉恶习,在戒烟、限酒及控制饮食的同时,养成经常运动的好习惯。

已经患有冠心病的患者应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并定期进行检查,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加强自身对心源性猝死的了解和预防[16]。

[参考文献][1] 王美丽.心源性猝死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关系[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24):2866-2867.[2] 苏波,张燕翔,汪浩,等.高血压性心脏病猝死者心肌连接蛋白43的表达[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34(3):385-387,394.[3] 郑毅.10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观察[J].现代预防医学,2013,40(18):3528-3529.[4] 张方芳,李勋,丁兵等.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预后危险因素回顾性分析[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4,22(11):1142-1146.[5] Garg A.Primary prevention of sudden cardiac death-Challenge the guidelines[J].Indian Heart J,2015,67(3):203-206.[6] 罗良涛,赵慧辉,冯玄超,等.中医医院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流行病学调查[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6(9):645-648.[7] 王剑利,吴寿岭,李云,等.基线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心源性猝死的相关性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3,40(6):1017-1020,1023.[8] 熊琴梅,陈智军,胡金柱,等.心肌病猝死高危患者无创预警参数分析[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3,29(2):97-100.[9] Semsarian C,Sweeting J,Ackerman MJ.Sudden cardiac death in athletes[J].Br J Sports Med,2015,49(15):1017-1023.[10] 易莉莎,姚尚龙,武庆平,等.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破裂患者的相关因素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34(2):245-248.[11] 赵敏,黄生耀,黄建群.急性心脏事件体表心电图预警[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4,34(11):1044-1053.[12] 李厚荣,何娟,杜国伟,等.多项指标联合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源性死亡的预测价值[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3,29(9):678-680.[13] 刘明博,朱士胜,刘剑波,等.扩张型心肌病猝死患者临床及病理学特征[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3,29(9):690-691.[14] Vaideeswar P,Regi P.Supravalvular aortic stenosis with sudden cardiac death[J].Ann Pediatr Cardiol,2015,8(2):134-136.[15] 黃剑,陈建昌,徐卫亭,等.青年男性急性心肌梗死危险因素和冠状动脉造影特征[J].江苏医药,2015,41(9):1020-1022.[16] 王君,张立晶,朱海燕,等.中西医结合救治急性心肌梗死致心源性休克1例[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3,19(6):708-7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