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代克学习理论与_尝试错误_数学教学策略的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个数据 "53
" 若把 $5<97 %!
" 为什么 - 老师根据学生的发言给予
引导和小结 " 加深学生对公式理解 ) 再用 . 分钟做堂上 练习 $ 减少 - 题量 %" 最后 7 分钟小测内容与对比班同 )
;<:
前 !1 分钟为讲述引出方差的必要性 " 呈
现 方 差 公 式 2!3 $- 4 -"%*$5 - 97 %!: $5 ! 97 %!: + : $5 ; 97%!, (( 均 . 方 . 差 ) 示范 +,-.= 例 给学生 " 突出公式的特点 ( 一 $ 数 据 做 了 改 动 " 减 少 为 # 个 数 据 %# 后 -! 分 钟 为 课 堂练习 # 最后 7 分钟为小测 !! 默写方差公式 #" 填空 ! 若 2! 3 $ - 4 ;% *$5 - :- %! : $5 ! :- %! : + : $5 1 :- %!," ;3 "
上述对比显示 " 在试验班的 . 分钟讨论中 " 出现的 错 误 见 解 特 别 多 ! 认 为 平 均 值 5>? " 不 可 能 出 现 负 值 # 把 $5<97%! 改为 $5<:7 %! 是行不通的 # 计算过程中忘记了 $5<95 %! 中的指数 ! ++ 但是 " 经过正误双方的辩论以 及教师的引导归纳后 " 明显地比只认真地听教师详细 地分析讲评要点的对比班效果为好 $ 尤其反映在填空
!7 我国教育家段力佩认为 $& 教育的重点在 , 育 -#
就是培育 # 就是给学生创造种种条件 # 让他们健康地成 长 " ( 教学过程是一个探索知识和掌握知识的过程 # 满 堂灌的结果或可产生短期效应 # 但却压抑了学生的思 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 学生只能通过死记硬背来满 足答案的准确和规范 # 而难以掌握灵活的 . 变化的知识 和社会的 . 自然的最基本规律 " 这样 # 是不可能通过教 书达到育人目的的 "
%&’!( 课 题 $ 一 元 二 次 方 程 的 解 法 及 根 的 判 别
式复习 教学目的 $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回顾及根的判别 式的应用 在与学生复习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基础 知识后出示了这样一个练习题 $ 已知关于 $ 的方程 %!& %’ ( )&*!%+*! , #-"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 求 * 的取值 范围 " 学生 的 回 应 是 热 烈 的 $& 令 !." 进 行 解 答 ’ ( 于 是 # 笔者让两个数学学习成绩中等水平的学生到黑板 上演练 # 其余学生在座位上作解答 " 结果学生甲正确解 得 !- ) - %’ , / ! 0 %! , )!* # 所 以 令 !."# 解 得 *1’ , 2" 而 学 生 乙 则 得 !- %’ , / ! 3 %! , ) !*- %! , ) !*& %’ , / !# 所 以 令 %! , )!*& %’ , /! ."# 解 得 *.’ , 2 为 所 求 " 提 问 学 生 乙 $ 为 什 么 %’ , / ! & %! , )!*- %! , )!*& %’ , / !* 答 曰 $* 的 系 数 化 为正数且排列在第一项为好 + 他的发言竟获得一部分 学生的附和 " 针对这一问题 # 笔者在试验班与对比班做 了不同的教学处理 "
是一种练习 # 纠正错误后的知识训练也是一种练习 " 教 师在教学时 # 不可急于求成 # 只讲解题套路而不讲方法 套路的来源 " 不能因害怕学生出现解题错误而生硬地 压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的质疑和讨论 " 教师如果 只传授解题方法 # 却没有传授解题教训 # 则意味着缺少 一种重要经验的提供 "
1&234)56.78
234 *9 课 题 ! 方 差 $* %$ 初 中 代 数 第 三 册 "+, -./0-/" %
教学目的 ! 了解方差意义 " 理解 & 掌握 & 记忆方差公 式 " 会计算一组数据方差 )
!"#$
! ! "
!" ! " " # 年
# $ !
题中 $ 的值上 !" 可见 # 经过尝试错误而获得正确结论的 知识 # 其记忆上的联结显得更强有力 # 更牢固 " 从笔者第 ! 个试验课的对比上仍可证实这一点 "
<4=>? ’7施良才 7学习论 7 北京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7 林少杰 7 # 中学数学教学理论概览和教改实践探 索 $ 系
列讲座之二 % 之三 7内部资料 "!"""
%&)
提出问题 $ 谁对谁错 * 为什么 * 如何对结
论进行验证 * 学生们兴趣盎然地投入讨论 " 很快 # 有人 提 出 #在 各 自 解 答 的*值 范 围 内 #取 一 值 代 入 原 方 程 进 行 检 验 # 对 甲 学 生 解 得 *1’ , 2 可 用 *-" 代 入 检 验 # 对 乙 学生解得 *.’ , 2 可用 *-!代入检验 " 学生们积极进行检 验 # 检验的结果自然是甲正确 " 在大家心服口服的同 时 # 提醒学生 $4!&#56 仅是含 * 的代数式 # 不 能 随 意 改 变 符号 " 疑问圆满解决 "
= ABC@ 桑代克理论
数学教学
尝试错误
%&’()*+,-./0
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的学习理论认为 ! 学习是个 体在刺激反应下联结的组成 " 对操作型的学习有明显 作 用 #对 事 物 的 领 悟 学 习 遵 从 三 大 律 !练 习 律 $联 结 的 强 弱 与 练 习 次 数 呈 正 相 关 %& 准 备 律 $ 联 结 状 态 的 强 弱 随个体身心准备状态而异 % 和效果律 $ 与个体能否取得 满 足 有 关 %# 而 联 结 的 牢 固 与 否 " 与 练 习 的 多 寡 密 切 相 ’( 刺激频则联结牢固 " 刺激少则联结薄弱 ) 关( 根据这个理论 " 笔者认为数学学习在一定程度上 是尝试错误的过程 ) 在教学中 " 不应急于直接纠正学生 的错误 " 可让学生在尝试错误 & 纠正错误中学习 ) 在分析教学质量不理想的原因时 " 通常的结论会 有两方面 ! 学生基础差 " 素质低 " 上课不专心 # 教师讲课 未够细致详尽 " 影响了中下生的理解和记忆 ) 大多数教 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会努力把课本上的东西嚼烂消化后 吐出来喂给学生 " 认为这才是敬业 ) 但是 " 怎么使学生 练成自己咀嚼 & 自己消化的能力 " 如何增强学生在知识 点的联结和记忆上的持久牢固呢 " 则考虑甚少 ) 既然学习是个体在刺激反映下联结的组成 " 而联 结的状态又随个体身心准备的状态而异 " 那么 " 教学过 程 中 "多 设 疑 "让 学 生 在 学 习 过 程 中 尝 试 错 误 &不 断 摸 索 " 则其记忆在强刺激反映下的联结必然会更为强烈 牢固 ) 基于上述思想 " 笔者在实施试验课中进行了对比 研究 ) 现分析其中的两个试验课 )
53
) 小测后统计 ! 默写公式
正确 试验班 对比班 错误 合计
71 人 7- 人
-- 人 -# 人
#. 人 #1 人
填空题
&; 值 ’ 正 试验班 对比班 错误 合计 & 5’ 正 错误 合计
7. 人 != 人
-? 人 -. 人
#. 人 #1 人
7- 人 -- 人
-1 人 7# 人
#. 人 #1 人
23:
前 !1 分钟的教学过程与对比班同 " 然后
用 . 分 钟 给 学 生 讨 论 方 差 公 式 中 各 个 字 母 的 含 义 "给 出 一 个 样 本 的 方 差 !2! 3 $- 4 -" % *$5- 67%! 8 $5! 97 %! : + : $5;97 %!," 则这个样本共有 改为 $5<:7 % "53
*+)
教 师 针 对 甲 乙 学 生 的 不 同 解 答 结 果 #直
接 判 甲 学 生 解 答 正 确 # 乙 学 生 解 答 失 误 # 因 为 4!3#56%’ , /! 3 %! , ) !* 只 是 含 * 的 代 数 式 # 代 数 式 不 是 方 程 # 没 有等号 # 不能随意改变代数式的符号 " 看看学生的反映 表情 # 有的是领悟失误的原因了 # 但也有部分学生流露 出疑惑的眼神 " 为了检验两种不同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 # 在两天 后代数课的课前 # 出示一个相关习题作为小测 " 结果统 计如下 $
正确 试验班 )) 人 对比班 !; 人 占9 失误 占9 无法解答 占9 合计
8’789 2!7!9
8人 ’" 人
’:7!9 !!7!9
2人 8人
’)9 ’:7:9
#2 人 #: 人
第二次的试验课仍然说明 # 在尝试错误的过程中 可以获得更深刻的知识 # 可以增强联结的强度和记忆 的强度 # 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 此后 # 初中升学毕业会考数学成绩也显示 # 常作为 试验班的学生的数学成绩明显优于对比班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教学在线
!"#$%&’( ! 尝试错误" 数学教学策略的应用
郑志杰
= >?@ 本文作者以桑代克的 !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 为指导 # 在 数 学 教 学 中 # 运 用 ! 尝 试
错误 " 的教学策略 # 提高教学效率 $ 本文对试验课的过程和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 # 认为让 学生在错误中学习 # 创设设疑质疑解疑 % 参与合作互动的空间 # 是强化知识联结和记忆的有效 策略 $
)7 传统教学观所说的 & 教师精讲 # 学生多练 (# 宜 改
为 &教 师 在 精 讲 的 同 时 #引 导 学 生 多 议 论 多 动 脑 #然 后 再给予学生以练习 % 动手 !(" 在教学过程中 # 教师对问 题的阐述不必急于呈现结论 # 而应经常有意提供一定 的 模 糊 度 #留 出 思 维 空 间 #以 便 学 生 对 问 题 进 行 分 析 . 猜测 . 探索 # 进入一个新的思维过程 " 如何创设一个让学生多议论多参与的环境呢 * 笔 者的做法是在接一个新的教学班时 # 有意识地让每 # 个 学生组成一个小组 # 教学过程中遇到有障碍 . 有争议 时 # 让各小组的成员开展议论 . 探索 . 推断 # 以培养学生 的思维能力 . 动手能力和克服困难的信心 " 这种做法的 好处在于充分领略桑代克学习理论中领悟知识的三大 律 $ 相 互 摸 索 学 习 时 的 567 / 在 相 互 摸 索 中 学 习 # 能 使知识记忆的联结更强 # 而对知识点质疑探讨时 # 显然 使参与者的个体身心进入最佳状态的 897 / 到达联 结状态的强区域 # 自然可取得较佳效果的 :;7 " 学生 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 实际上是一个不断 & 生疑 . 质疑 . 解疑 ( 的思维过程 " 一位教育学家说过 $& 教学法一旦触 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 # 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 # 这种 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 如何设法发掘出学 习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的智力和潜质 # 是教师必须加 以重视的一个课题 " 组成课堂上的协作小组 # 通过组内 同学相互启发 # 会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 习热情 # 在互动中无疑也会增强记忆的联结 # 提高知识 联结的状态 "
# $ !
)7 九 年 义 务 教 育 三 年 制 初 级 中 学 教 科 书 & 代 数 ’ 第 三 册 7
北京 ! 人民教育出版社 "’//2
,-./01234
’7 桑代克学习理论提出的练习律说明 # 尝 试 错 误
! 作者单位 " 广州市第 82 中学
责任编辑 " 石
野#
!"#$
! ! "
!" ! " " # 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