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反映独山镇特色小镇建设存在问题和意见
特色小镇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特色小镇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特色小镇在推动新型城镇化、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但由于特色小镇建设起步较晚,在特色小镇培育中仍面临诸多困难问题,亟待关注。
(一)特色产业链条短,特色小镇品牌营销难。
特色小镇要在产业上“特而强”、功能上“聚而合”,突出主导产业,拉长产业链条,壮大产业集群,提升产业层次,做大做强特色经济。
但是,当前“一镇一业”的特色主导产业普遍存在产业链条短,带动能力不强的特点,产业聚合力和融合度都不够,导致特色小镇建设缺乏一定的产业支撑。
目前,该县现有特色小镇产业资源仅是雏形,离国家级或省级特色小镇的标准还有一定差距(二)产城融合性不强,特色小镇功能叠加不足。
特色小镇是聚集特色产业,融合文化、旅游和一定社区等功能的创新创业发展平台。
但是,有的特色小镇在规划时未能很好的考虑到这些功能的融合, 导致功能叠加不足。
(三)社会力量参与不足,特色小镇建设后劲不足。
特色小镇建设从前期规划设计、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开发到后期运营管理,投资大,回收周期长。
2017年12月,国家发改委等四部委印发的《关于规范推进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发改规划〔2017〕2084号)中明确提出,要以企业为特色小镇建设主力军,引导企业有效投资、对标一流、扩大高端供给,激发企业家创造力和人民消费需求,鼓励大中型企业独立或牵头打造特色小镇,培育特色小镇投资运营商,避免项目简单堆砌和碎片化开发。
但是,当前特色小镇的建设的开发、建设、管理等方面,大多仍以政府为主导,但政府受人员专业性和资金有限性的制约,无法有更多人力、物力、精力来推动特色小镇建设,容易导致特色小镇陷入被动发展,发展后劲不足。
对此,基层建议:一是建议国家层面加大特色小镇建设的扶持力度,强化对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指导。
二是让市场在特色小镇建设的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通过PPP、招商引资等多种形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特色小镇建设,大力调动社会资本投资特色小镇的积极性。
特色小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特色小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我国至2020年,将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的特色小镇。
培育特色小镇要坚持突出“特色”二字,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打造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态,和谐宜居的美丽环境,彰显特色的传统文化,提供便捷完善的设施服务,建设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
这篇文章张鸿雁教授通过对浙江近些年特色小镇建设的考察,总结了其建设的价值与特点,结合其发展经验,针对江苏现有特色小镇建设发展中的问题与不足,提出江苏特色小镇未来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成熟特色小镇建设的价值与特点1. 重构地区经济框架,提升区域经济潜能。
一是建构经济主体区域均质性发展的动力机制,使区域经济的不同空间形成多样化、均好化的经济增长点。
二是创造新的高端产业集聚模式。
如浙江地区的特色小镇建设,就促进了以云技术、智慧产业、新型金融产业和地方性产业为主体的浙江特色“块状经济群”的深化发展,为其整体经济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创造了多样.化的平台和高地。
三是提供区域性社会相对充分的就业机制,为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创造了前提和基础。
四是形成福民富民自我生长机制,在高端产业集聚、特色传统产业集聚和生活质量和环境提升的同时,通过空间再生产形成了内在的区域性社会发展动力。
2. 提高社会治理标准,改善区域生活品质。
一是建立现代产业、传统产业与生活社区相融合的社会精准治理新秩序空间,在发展新型产业的同时使传统产业形成了新价值,并成为现代社区生活的一部分。
二是强化生态和环境建设标准,如浙江每个小镇都要求通过3A 级旅游景区建设要求,形成幸福产业链模式。
三是创造新型社会空间整合再发展模式,产业集聚与社区生活、建设相结合,既形成了全新的地点精神和市民文明文化,也使社会治理成为发展的结构性部分和过程。
四是建构品质化特色城镇生活方式,形成新型城镇化系统下的“化镇为市”,“化传统农民为现代农民的有机发展过程”。
特色小镇规划与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特色小镇规划与建设的现状与对策一、特色小镇的概念及发展现状特色小镇是以乡村为基础,依托地方自然、文化等资源融合发展而成的一种新兴城镇,可实现乡村振兴和城镇化、产业升级和文化传承、环境优化和旅游开发等多重目标。
近年来,特色小镇快速发展,成为中国城镇化新的增长点和品质提升的重要手段。
截至2018年底,全国共有特色小镇超过2.5万个,其中已入选全国特色小镇示范名单的有231个,另有320个特色小镇申报入选名单。
一方面,特色小镇的发展为农村振兴和城镇化提供了新的路径,同时也拉动了地方经济和就业的增长;另一方面,大量的特色小镇项目滥觞,在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违规和低质的问题,对乡村生态和文化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亟待解决。
二、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1. 从“特色”与“小镇”两个维度来看,特色小镇存在下列问题:(1)特色性不明显:部分特色小镇在规划过程中忽视本地的文化和自然资源,定位不够明确,导致建设的小镇缺乏特色;(2)小镇规模过大:为了追求经济效益,一些特色小镇规模越来越大,超出本地资源承载力,环境质量和社会治理难以把控;(3)文化消失:随着特色小镇的发展,一些特色小镇开始模仿大城市模式,不注重传统文化和乡土色彩的保护和传承,导致本土文化越来越淡化。
2. 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存在的原因:(1)地方政府过于追求经济效益,将建设特色小镇作为竞争的手段,而非以小镇所在的生态、文化和历史为出发点;(2)PPP模式的运用存在一定的风险,一些实力脆弱的企业可能无法按照约定完成整个小镇建设任务,从而导致规划不顺利;(3)部分规划设计单位还未具备足够的经验和素养,导致小镇建设方向不正确,出现要素配置不当、开发强度过大、文化保护不力等问题。
三、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思路和对策为有效推动特色小镇的规划建设,需从制度、管理、经济、环境和文化等方面提出对策,加强规划建设的可持续性。
1. 制度与管理:(1)建立统一的规划体系和标准,明确特色小镇的价值和发展方向,实现分类指导管理;(2)加强相关法规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明确责任分工,规定奖惩措施,防范“政绩工程”风险;(3)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有关方面的意见,形成多种利益主体的协调机制,促进特色小镇的建设健康有序发展。
调研报告:当前我国特色小镇建设面临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当前我国特色小镇建设面临的问题及政策建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的关键时期。
为贯彻落实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关于特色小镇建设的实施意见,为各级政府和各类投资主体建设特色小镇建言献策,我们对中央及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的文件进行了深入研究,并联系了具有典型代表的特色小镇进行了实地调研。
研究发现,当前特色小镇建设热情高涨,各级政府也推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政府、企业和相关支持部门在认识上还存在一定偏差,我们需要回归特色小镇的价值本位,从“产城人文”四位一体的视角出发,系统性设计特色小镇的支撑架构,有效促进特色小镇健康发展。
一、特色小镇建设具有重要时代性意义当前,我国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时期,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期。
特色小镇建设为我们提供了产业发展新平台、“四化同步”新载体和新型城镇化供给侧改革新抓手,具有重要的时代性意义。
(一)特色小镇建设是在经济新常态下加快经济转型的产业发展新平台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以“三期叠加”为典型特征的新常态时期。
这就要求我们构建新型产业发展平台,同时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战略性产业快速发展。
特色小镇建设强调以产业发展为首要支撑,在产业选择上强调首选战略性新兴和历史经典产业,这与新常态下我国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是吻合的。
同时,特色小镇的产业首先强调“特”,这就为产业同质化竞争设置了一定障碍,也为深挖当地产业资源潜力提供了机会。
因此,在新常态下,特色小镇建设为我国产业升级转型搭建了新型平台,将对我国经济社会转型产生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特色小镇建设是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同步推进的新载体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四化同步”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
特色小镇建设,从一开始讲究强调要具有“特而强”“聚而合”的气质。
也就是说,在产业上可以是工业、农业、信息产业驱动,也可以是服务业驱动。
特色小镇发展现状与问题及建议汇报(最新)
一、资金问题小集镇及集镇周边基础设施改造,建设资金严重不足。
彻底改变小集镇整体现状,提高综合服务功能,完善各类管网、路网、电网、线网等建设需要统一规划,满足现代发展战略部局,急需加大资金投入扶持力度。
二、资源型中高端人才紧缺问题随着近几年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入,乡镇综合性、务实强干型人才紧缺,乡镇留不住人。
现状是一个人兼职几项工作,不能专心研究,服务于某一专项工作,干工作力不从心。
三、项目落地受用地指标限制问题以及项目实施征地前后群众失地保险问题经过引资,企业引资等途径,项目签约后,受用地指标限制等原因,刚谈完的项目,时隔几个月、半年、一年后,还是无法落地,项目成了一纸空文。
随着群众认识程度的提高,项目征地前后,农户对失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提出质疑。
乡镇无法也无能力给予答复解决,导致项目“流产”,按现形政策无法给予项目征地后的失地农户吃上一颗”定心丸“。
四、广大干部、群众思想和道德水平再提高改革开放40年来,群众富了,腰包鼓了,但是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道德水平、公信力大局意识淡了。
要加强对这些人的思想再教育,切实增强全民道德文化水平,提高乡村振兴思想文化基石。
五、建议一是,加大乡镇基础建设资金投入,同时指导乡镇在基础建设。
其他综合服务能力建设上跟踪力度。
督促基层把钱用在刀刃上,建设项目要有建设必要性。
二是,出台相关人才保障机制,让乡村振兴建设工作的专业人才,愿意来能够留得住,用心服务基层。
三是,上级及时出台失地农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方针、政策,让基层乡镇项目谈成签约后,尽早落地投产见效益。
四是,各级宣传部门、党政各教育部门,从娃娃抓起,在全社会营造思想道德建设必要性学习。
切实让广大干部、群众富起来的同时,精神上也更加充实,有更多获得感、满足感。
1。
特色小镇:三点问题、五点误区、四点建议(1)
特色小镇:三点问题、五点误区、四点建议我国小镇开发存在的三点问题:1、定位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创意:小镇风貌无特色,人文风情不诱人,承载能力差。
2、产业联动不够,难以实现持续发展;3、没有实现产品开发与文化创意的结合,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走出当前认识上的五大误区:由于特色小镇是一项新事物,当前各地在认识上还存在一些误区。
误区一:特色小镇=特色镇特色小镇不是行政区划单元上的“镇”,也不同于产业园区、风景区的“区”,而是位于城市周边、相对独立于市区,具有明确产业功能、文化功能、旅游功能和社区功能的重要功能平台。
特色镇是一个行政区域的概念,以某种主体功能为特色,或有产业特色,或有交通功能特色,或有人文自然风光特色等的全域范围,由居民社区和村庄构成,按照政府组织架构体系来管理的行政区域。
误区二:特色小镇=新城建设发展特色小镇不是建新城,不能用建新城的思路和模式来规划建设特色小镇。
首先特色小镇规模不大,不是追求规模效应,扩张效应,而是追求集聚效应,紧凑效应;其次特色小镇不是土地财政的载体,而是创新创业的空间,是新产业、新动能的引擎;再次,特色小镇追求的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最后特色小镇要走产城融合的发展道路。
误区三:特色小镇=园区建设特色小镇不是产业园区建设,特色小镇离不开特色产业,但又不是单纯的以工业制造业为主的园区开发。
特色小镇的产业特色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以工业4.0为引领,以2.5产业或战略性新兴产业、第三产业为主,重点在于研发设计;二是以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主,从加工制造向设计、品牌、展示转变,重点在于营销服务;三是以休闲度假旅游为主,满足市民短期、重复、特色需求,重点在于休闲服务。
另外特色小镇的社区功能是其与园区开发的重要区别。
误区四:特色小镇=景区开发以旅游功能为主导的特色小镇可以发展成为景区,有些历史人文古镇,自然风光优美的小镇也兼具特色小镇的文旅功能。
从这个角度而言,特色小镇和景区开发有共同之处,但又不同于传统景区开发模式。
中国特色小镇的发展问题与改进方案
中国特色小镇的发展问题与改进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的乡村也在迅速地变化着。
其中,中国特色小镇建设成为了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小镇也面临着一些问题,需要想出解决方案。
本文将从中国特色小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
一、中国特色小镇发展面临的问题1.标准化建设导致同质化严重在小镇建设中,许多地方采取了标准化的建设方式,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
尤其是在景区、商业区等场所,往往失去了原有的地域特色。
2.经济单一性导致可持续性问题许多小镇在发展初期,都选择了单一的经济模式。
例如,某些小镇发展了休闲度假、旅游等产业,但仅依靠旅游业无法形成真正的支撑体系,缺少多元化的产业,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3.公共设施缺乏一些小镇由于规划不严谨或资金不足等原因,公共设施缺乏,居民的基本生活设施无法满足。
4.生态环境问题随着小镇的发展,一些小镇的生态环境遭受到了破坏,水资源的浪费、环境治理等问题日益凸显。
二、如何改进中国特色小镇发展1.建立地域特色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地域文化和特色,为了让小镇建设更加有意义和有特色,更应该注重地域特色的建立。
通过对本地文化、历史、自然等方面的挖掘和保护,慢慢把小镇建成一个有地域特色的旅游目的地,才能提高小镇的知名度。
2.发展多元化产业实现小镇多元化产业的发展,是一个可持续性发展的基础,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前来创业和生活。
此外,多元化产业也可以有效地降低小镇经济单一性的风险。
3.优化公共服务小镇的公共服务是建设小镇的基础之一。
在小镇的生活设施、治安环境、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应该予以关注和改进,不断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4.治理生态环境不同的小镇在生态环境方面存在着不同的问题,因此需要在具体问题上制定相应的治理方案。
除了完善废水处理等环保设施以外,还应该建立生态保护制度和技术手段,促进小镇的生态环境保护。
三、结论中国特色小镇的发展出现了多方面的问题,但问题也促进了改进的方案的出现。
申论特色小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申论特色小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申论特色小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缺乏科学规划:一些特色小镇在建设过程中,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导致建设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如选址不当、布局不合理、功能定位不清晰等。
2. 建设资金不足:特色小镇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产业培育等。
然而,一些地区由于财政资金有限,难以满足特色小镇建设的需要,导致建设进度缓慢。
3. 产业特色不鲜明:特色小镇的核心是特色产业,但是一些地区在建设特色小镇时,缺乏对产业的深入了解和挖掘,导致产业特色不鲜明,同质化严重。
4. 人才支撑不足:特色小镇的建设需要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但是一些地区由于人才资源有限,难以支撑特色小镇的建设和发展。
5. 生态环境破坏:在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一些地区可能存在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如过度开发、环境污染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会影响特色小镇的可持续发展,也会对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
6. 文化内涵挖掘不够:特色小镇的建设需要充分挖掘当地的文化内涵,但是一些地区可能存在文化内涵挖掘不够的问题,导致特色小镇缺乏文化底蕴。
7. 政策支持不足:在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政策支持是关键。
然而,一些地区可能存在政策支持不足的问题,导致特色小镇建设的进度和成效受到影响。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例如,加强科学规划、加大资金投入、培育特色产业、引进高素质人才、保护生态环境、挖掘文化内涵、完善政策支持等。
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特色小镇建设的健康发展。
特色小镇发展现状分析及其探索
特色小镇发展现状分析及其探索特色小镇是中国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当前经济转型升级的一项重要举措。
特色小镇以其独特的地域文化和产业特色,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注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传承。
目前特色小镇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就特色小镇发展现状及其探索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特色小镇发展现状1.地理位置:特色小镇一般位于乡村或郊区,地理位置通常较偏僻,不便于交通出行和物流运输。
2.资源优势:特色小镇多以当地的地域文化和传统产业为依托,具有独特的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
3.发展瓶颈:由于交通不便、设施不完善、人才匮乏等原因,特色小镇发展存在一定的瓶颈。
4.产业结构:以传统农业或手工业为主,缺乏现代化的产业体系和科技支撑。
5.发展模式:大多以旅游观光为主,产业单一,缺乏多元化发展模式。
1.挖掘本土文化:特色小镇应充分挖掘本土文化资源,打造具有特色和魅力的旅游目的地,提升品牌影响力。
2.开发特色产业:特色小镇应发展特色产业,加大文化创意、特色农产品、生态农业等方面的投入,形成产业集群。
3.建设基础设施:特色小镇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水电等公共设施的完善,提升交通和通讯网络。
4.拓展市场渠道:特色小镇应积极拓展市场渠道,加强城乡对接,拓宽销售渠道,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5.引进人才资源:特色小镇应引进各类人才资源,包括管理、营销、技术、设计等方面的人才,提升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1.政府引导:政府应积极引导特色小镇发展,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供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2.企业联合:特色小镇应鼓励企业间的合作联盟,共同开发市场,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3.科技支撑:特色小镇应引进科技支撑,积极开发新技术应用,推动产业升级。
4.文化传承:特色小镇应加强文化传承,注重当地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推动当地文化发展。
5.品牌建设:特色小镇应加大品牌建设力度,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树立特色小镇的形象。
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特色小镇正在成为展示与传播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新名片,并赢得了中央领导的充分肯定、部委领导的高度评价、主流媒体的深度聚焦、国家的高频关注。
特色小镇建设虽峥嵘初露、成效初现,但在为期不长的建设过程中已然暴露出的问题、所需直面的挑战,亟待冷静的审视、深入的思考并采取有效的应对之策。
关键词: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存在问题;对策1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1.1民间投资信心不强增长乏力民间资本投资建设杭州特色小镇的意愿不强、民资抢滩小镇建设大戏未能上演。
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目前特色小镇筹划或建设的重点投资项目大部分仍由政府或国有投资公司主导,民营性质的龙头企业、行业骨干企业投资参与的大项目明显不足,小镇建设投资力量的“强政府弱市场”、推进模式的“自上而下”等特征明显。
至远低于全省同期的均值线。
1.2特色产业能级不高特色小镇建设存在特色产业能级不高、创新不足等问题,表现在:以产业创新力、产业关联度、产业效益等为表征的特色产业的能级不高,尤其是具有持续竞争力和支撑力的特色新兴产业集群尚未形成;在传统产业集群改造提升基础上建设的特色小镇,设计、研发、网络营销等价值链高端业态还未普遍覆盖;特色小镇建设中两化深度融合、智能制造新模式的探索实践以及向服务型制造转型等均有待深化。
1.3土地资源要素保障问题突出据调查,特色小镇新增用地主要用于发展特色主导产业,需要投入相当规模的建设用地。
但是目前各特色小镇尤其是城市主城区特色小镇规划区范围内可开发的土地资源均相当匮乏、已逼近极值,且有不少属于“限建区”地块,这些地类与规划用地类型不符,需要依法办理规划调整及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
然而,与特色小镇建设用地需求居高不下相并存的现象是:低效用地规模大,存量盘活力度小。
由于土地权利关系复杂、激励措施不足、部分土地历史遗留问题多等原因,相当部分特色小镇通过盘活存量土地和利用低丘缓坡等方式复垦“腾地”、挖潜“盘地”的积极性不足,节约集约利用存量土地资源的水平不高,土地粗放利用现状尚未根本转变。
特色小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特色小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我国至2020年,将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的特色小镇。
培育特色小镇要坚持突出“特色”二字,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打造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态,和谐宜居的美丽环境,彰显特色的传统文化,提供便捷完善的设施服务,建设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
这篇文章张鸿雁教授通过对浙江近些年特色小镇建设的考察,总结了其建设的价值与特点,结合其发展经验,针对江苏现有特色小镇建设发展中的问题与不足,提出江苏特色小镇未来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成熟特色小镇建设的价值与特点1. 重构地区经济框架,提升区域经济潜能。
一是建构经济主体区域均质性发展的动力机制,使区域经济的不同空间形成多样化、均好化的经济增长点。
二是创造新的高端产业集聚模式。
如浙江地区的特色小镇建设,就促进了以云技术、智慧产业、新型金融产业和地方性产业为主体的浙江特色“块状经济群”的深化发展,为其整体经济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创造了多样化的平台和高地。
三是提供区域性社会相对充分的就业机制,为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创造了前提和基础。
四是形成福民富民自我生长机制,在高端产业集聚、特色传统产业集聚和生活质量和环境提升的同时,通过空间再生产形成了内在的区域性社会发展动力。
2. 提高社会治理标准,改善区域生活品质。
一是建立现代产业、传统产业与生活社区相融合的社会精准治理新秩序空间,在发展新型产业的同时使传统产业形成了新价值,并成为现代社区生活的一部分。
二是强化生态和环境建设标准,如浙江每个小镇都要求通过3A 级旅游景区建设要求,形成幸福产业链模式。
三是创造新型社会空间整合再发展模式,产业集聚与社区生活、建设相结合,既形成了全新的地点精神和市民文明文化,也使社会治理成为发展的结构性部分和过程。
四是建构品质化特色城镇生活方式,形成新型城镇化系统下的“化镇为市”,“化传统农民为现代农民的有机发展过程”。
特色小镇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特色小镇建设的问题与对策一、引言特色小镇建设作为我国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改善农民生活品质。
然而,在实践中,特色小镇建设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规划设计、产业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探讨特色小镇建设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规划设计问题与对策1. 缺乏整体规划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地方政府只注重单个项目的开发,缺乏整体规划的问题。
这导致了特色小镇内部功能分散、布局混乱,影响了小镇的整体形象和发展效益。
对策:加强规划引导,要求特色小镇建设必须进行整体规划设计。
政府部门应加强对特色小镇规划的指导,确保小镇布局合理、功能互补,形成有机的空间结构。
2.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由于特色小镇建设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投入,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资金紧张和规划不合理等原因,导致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影响了小镇的正常运行和发展。
对策: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特色小镇建设应优先考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的完善。
政府可以引入社会资本,通过PPP等方式,增加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来源。
三、产业发展问题与对策1. 产业单一化一些特色小镇在发展过程中,由于缺乏多元化的产业布局,过度依赖某一种产业,一旦该产业出现问题,就会造成整个小镇经济的崩溃。
对策:推动多元化产业发展,特色小镇应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发展多元化产业,降低风险。
同时,鼓励小镇内的企业进行产业升级和创新,提高竞争力。
2. 人才流失由于特色小镇的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吸引人才的条件相对较差,导致人才流失严重,影响了小镇的发展潜力和创新能力。
对策: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特色小镇应加大对人才的吸引力度,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机会,培养本地的创新创业人才。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提供人才引进的支持和激励措施。
四、环境保护问题与对策1. 生态环境破坏一些特色小镇在发展过程中,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不够重视,导致生态环境破坏,影响了小镇的可持续发展。
特色小镇建设存在问题和意见
特色小镇建设存在问题和意见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红利释放下,各地不断探索和完善,涌现出了一批独具“特色”的特色小镇。
位于大别山北麓,裕安区西南的独山镇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优美的生态环境,实现了产业发展“一产一油”,发展平台“一谷一带”,集镇建设“一古一新”,旅游发展“一红一绿”,从全国数以万计的小镇中脱颖而出,荣获首批中国特色小镇称号。
深入推进过程中,认真总结独山特色小镇建设工作,还存在着一定的瓶颈性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一是“特色”彰显不足。
裕安区独山镇作为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和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被誉为“革命摇篮”、“将军故里”,红色历史还须进一步挖掘,红色文化还须进一步传承,红色故事还须进一步宣讲;特色产业虽已形成,但产业链条还需延伸,当前普遍还停留在初级产品,产业链、价值链不长,产品附加值还得不到有效发挥,茶叶深加工、茶文化旅游、新茶品研发以及油茶深加工、油茶观光旅游等产业环节上普遍还是空白,产业层次得不到提升,产业价值得不到有效发挥。
同时,特色产业龙头企业数量不多,实力不强,推进产业提层次、上档次的能力不够、动力不足。
二是建设资金筹措难。
独山镇地处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较低,集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经济负担较重,镇本级财政资金有限,重大建设主要是靠争取项目,但项目申报往往规定严格,手续繁杂,项目建设牵扯的上级部门较多,审批办证过程漫长,前期的可研、环评、规划、土地、消防、施工等各项设计费用巨大,大大增加建设成本。
争取政策性银行贷款项目在资金拨付程序上要求较为繁琐,耗时较长,导致跑项目、争资金比较被动。
三是建设管理人才缺乏。
独山镇作为全国重点镇、区域中心镇、旅游核心镇,但全镇干部队伍中真正精通规划建设、经济社会发展、旅游产业谋划的高质量人才极为匮乏。
例如,镇规划建设所人员配备不够齐全,现在仅有两名工作人员,远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求,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大多“半路出家”,面对重点难点问题时,缺少技术支持。
心得体会:特色小镇的发展问题与调适路径(最新)
心得体会:特色小镇的发展问题与调适路径(最新)一、特色小镇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推动下发展迅猛,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运动化”趋势明显在政府评比纳入名单和各类激励政策的推动下,各地区特色小镇建设已经成为政府的重点工作,有些地区甚至有专门的特色小镇数量、投资规模、产值、人口等考核指标。
(―)功利性较强各级政府把特色小镇作为投资平台打造,希望利用特色小镇招商引资,带动当地固定资产投资和经济增长,只要投资商承诺投资就是特色小镇建设的资源,缺乏必要的引导、规范和统筹规划。
(三)建设园区化有的地区为了迎合特色小镇建设的指标考核要求,简单把产业园区戴帽为特色小镇,内涵和外壳依然是产业园区,营造的发展环境也是园区发展生态,有的特色小镇甚至连一个居民都没有,完全颠覆了对传统小镇概念的理解,和特色小镇的发展理念相距甚远。
(四)追求短平快效果出于任期考核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有的地区不顾特色小镇的要求,过于追求短平快效果,盲目引进各类投资商特别是房地产商进行开发,使得房地产商得以利用特色小镇建设的名头,获取建设用地从事其房地产投资和建设。
虽然短期内投资可以上去,但导致部分特色小镇演变为了房地产项目,由于小镇缺乏特色产业支撑,极容易演变为“空心镇”和“人为造镇”。
(五)简单模仿复制有的地区不顾自身条件盲目模仿其他地区特色小镇的成功样板,如基金小镇、康养小镇、互联网小镇等名目多样的特色小镇比比皆是。
有的甚至一张规划图即可复制,使得特色小镇建设面临着千镇一面等问题。
应保持小镇宜居尺度,不盲目盖高楼,不盲目拆老街区,不盲目搬袭外来文化。
二、特色小镇发展应坚持的调适路径(一)坚持创新导向,高标准培育特色小镇创新培育特色小镇的理念、思路和方法,防止“新瓶装旧酒”、“穿新鞋走老路”。
适当提高创建要求,不搞区域平衡、产业平衡和数量限制,不搞“运动式”部署推进。
(二)坚持因地制宜,差异化打造特色小镇从实际出发,发掘特色优势,防止照搬照抄、一哄而上。
调研报告:特色小镇发展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建议
特色小镇发展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建议一、特色小镇发展机制存在的问题从目前中国特色小镇的建设实践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市场机制不够健全,“内生型”特色小镇数量不足目前,特色小镇的打造以“外推型”小镇为主,不少地方在规划建设当中存在“盲目建设”“过度模仿”等问题,未能依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与产业基础建设适合本地情况的特色小镇。
在建设小镇的过程当中,市场还不能起到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这导致一个地区的产业不能依据市场需求变化得到自发性地生长、培育、升级。
在建设小镇过程中,本地居民还未能充分参与进来,这使得小镇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不能得到及时反馈、纠正。
(二)产业层次不高,产业融合、产业链延伸深度不够许多特色小镇在建设过程中,产业层次不高,产业附加值较低,不能有效地进行产业延伸、产业融合以及产业功能拓展,导致产业发展水平较低。
产业水平的低下导致该地区经济、社会、文化不能得到充分发展,从而无法吸引优秀的人才、企业入驻。
总之,因为产业结构的单一,导致以小镇为实体的空间单位功能缺失,特色小镇带动一个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功能无法实现,小镇建设的核心仍停留在“物”而不是“人”的阶段。
“产、城、文、智、旅”五位一体发展并不能真正实现。
(三)先进技术支撑不足,不少特色小镇的主导产业缺乏高新技术支撑无论是“城中镇”“园中镇”,还是“镇中镇”,数字化往往意味着必须有先进的现代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作为技术支撑。
目前,很多乡镇的技术创新多以大企业为主,缺乏中小企业的技术研发平台和科技服务中介机构,“产、学、研、用”不能有效结合,这使得许多乡镇的产业发展仍处在较低水平,无法实现产业的升级。
一整套良好的科技创新体制与现代互联网信息体系目前仍在探索阶段。
(四)融资渠道缺乏,要素保障机制不健全目前,特色小镇在融资机制方面,虽然已经出现基金模式、信托模式、债券模式、PPP 模式等多种融资模式,但投融资的主要模式仍是政府平台公司向银行信贷。
基层反映:特色小镇建设应处理好三个关系
基层反映:特色小镇建设应处理好三个关系
今天,网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基层反映:特色小镇建设应处理好三个关系》范文,供各人在撰写下层反应、社情民意或问题转报时参考使用!正文如下:特色小镇建设是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的紧张组成部分、活化载体和创新引领。
近年来,六安市裕安区把规划建设特色小镇作为推进城乡统筹生长的紧张引擎,红绿相衬、山水相依中有力地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和推升了生长的融合度,尤其是独山镇2020年荣获首批中
国特色小镇称呼,更提升了裕安对外的美誉度,在“转型创新,绿色发展”中彰显效应。
当前,绿色城南、红色苏埠等特色小镇设置装备摆设加速推进,但也存着认识偏、资金紧、产业弱、连续难等生长共性瓶颈。
为了制止同质化无序开辟、乘载力过分开辟等征象,有必要在规划与建设中赶早处置惩罚好三个干系。
为此,建议:一要处理好名片效应和民生效益的干系。
“特”是灵魂,特色小镇要随机应变高起点计划、高质量推进,不能仅为了多评选上几个头衔盲目跟风上项目,应着眼久远生长和民生效益,集聚要素实现可连续梯度开辟设置装备摆设。
二要处理好速度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干系。
“建”是前提,特色小镇要明确功能定位和生长偏向,加大主导产业支撑和多元融资模式的探索,坚决避免难以修复的生态粉碎和项目隐患,强化环保实现高精尖可控开辟设置装备摆设。
三要处理好文化引领和农旅融合的干系。
“活”是根本,特色小镇要掘客文化底蕴、培育文明新风,三产交融互促、撬动共享发展,凸显综合
叠加功能统筹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格式,优化服务实现品牌化掩护开辟设置装备摆设。
基层反映:特色小镇创建矛盾亟需解决
基层反映:特色小镇创建矛盾亟需解决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今天,好范文网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基层反映:特色小镇创建矛盾亟需解决》范文,供大家在撰写基层反映、社情民意或问题转报时参考使用!正文如下:2015年以来,中央领导多次对“特色小镇”创建作出重要批示,认为“抓特色小镇、小城镇建设大有可为,对经济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各地对特色小镇进行了大量探索,但不少地方的特色小镇建设仍存在规划缺乏科学性,特色元素不突出、产业层次不高等问题亟需解决。
面临困境:一是没有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格局。
就目前特色小镇的建设来看,不管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房屋的设计改造,基本是政府投资,企业和群众投入少,投资渠道比较单一,不利于特色小镇建设的持续发展。
二是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
特色小镇的建设主要体现在路面的改造和房屋立面的亮化上,其他诸如给排水、排污、电讯管网的铺设,停车场、医疗急救等设施的规划建设都没有跟上要求,部分小镇公厕、排污等基础设施建设仍需不断加强。
三是小镇建设带动产业发展不均衡。
部分特色小镇建设从总体上看,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但由于地域的不同和产业布局等原因,特色小镇的带动效应不够均衡。
基层建议: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一是实施产镇融合示范镇建设“一把手”工程。
尽快成立区级特色小镇规划建设领导小组,建立区领导专门负责抓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机制,定期展开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专题推进会。
二是明确工作职责。
确定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明确“一个小镇、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明确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加快形成责任落实、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准确定位,科学规划。
要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按照立足本地产业发展,增强功能、辐射带动的目标,对镇域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准确定位,从小镇的功能定位、产业发展方向、建筑风格、配套设施以及文化旅游开发、历史文化挖掘等方面考虑,因地制宜,制定切合实际的专项规划,努力实现生态优先、自然与人文融合、生态资源利用、注重历史文物保护和突出促进产业发展的规划理念,切实做好科学规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层反映独山镇特色小镇建设存在问题和
意见
今天,公文素材库的为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基层反映:独山镇特色小镇建设存在问题和意见》范文,供大家在撰写干部队伍反映、社情民意或问题转报时参考使用!正文如下:
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红利释放下,各地不断探索和完善,涌现出了数十种独具“特色”的特色小镇。
位于大别山北麓,裕安区西南的独山镇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优美的生态环境,实现了产业发展“一产一油”,发展平台“一谷一带”,集镇建设“一古一新”,旅游发展“一红一绿”,从全国数以万计的小镇中脱颖而出,荣获首批中国特色小镇率先称号。
深入推进过程中,认真总结独山特色小镇建设教育工作,还存在着一定的瓶颈性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一是“特色”彰显不足。
裕安区独山镇作为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山村和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被誉为“革命摇篮”、“将军故里”,红色近代史还须进一步挖掘,粉红色文化还须进一步传承,红色故事还须再进一步宣讲;特色产业虽已形成,但产业链条还须要延伸,当前普遍还停留在初级产品,产业链、价值链不长,产品附加值还得不到有效发挥,茶叶深加工、茶文化旅游、新茶品研发以及油茶煤化工、油茶观光旅游等产业环节上普遍还是空白,产业层次不致提升,产业收藏价值得不到有效发挥。
同时,特色产业优势产业龙头企业数量不多,实力不强,推进产业提层次、上档次的能力不够、动力不足。
二是建设资金筹措难。
独山镇地处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较低,集镇重在基础设施和终身教育建设经济负担较重,乡本级财政资金有限,重大建设主要全局性是靠争取项目,但项目复核往往规定严格,手续繁杂,项目建设牵扯的上级部门较多,审批办证过程
漫长,前期的可研、环评、规划、土地、消防、施工等各项概念设计
费用巨大,大大提高建设成本。
争取政策性银行贷款项目在资金拨付
指令上要求较为繁琐,耗时较长,导致跑项目、争资金比较被动。
三是建设行政管理人才缺乏。
独山镇作为全国重点镇、区域中心镇、旅游核心镇,但全镇干部队伍中均真正精通规划发展规划建设、
经济社会发展、旅游产业谋划的高质量人才极为匮乏。
例如,镇规划
建设所人员配备不够齐全,现在仅有另一名工作人员,远不能满足实
际工作需求,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大多“半路出家”,面对重点难点
缺陷时,缺少技术支持。
虽然独山镇现驻有城市综合执法交管中队,
配备10名管理人员,但该中队同时还负责周边乡镇集镇管理工作,建
管不协调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不能上存在。
四是建设工程受硬性指标制约。
作为茶谷建设的核心乡镇,独山
镇各类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发改、国土、环保
等部门的一些硬性指标制约着特色小镇的建设。
小型建设项目在程序
以及硬性强制性指标上较为收紧,容易解决。
但是大型建设项目,如
徽六茶业、樱花溪畔、华园乳业等市、区重点建设项目,在建设过程
中往往受到饱受这些指标的制约,在项目建设前期,需要花费大量的
时间、精力去协调解决。
同时,云云山镇还位处于合肥市、六安市等
老城区的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域,对环保统一标准要求高,在重大项目
招商引资等方面环境保护的顾虑当更多,操作更难。
二、几点建议
一要放大特色小镇特色。
紧紧围绕“茶谷·将军小镇”的特色品牌,进一步优化城市形态,规划打造“一带一轴,一心三区”旅游空
间布局,精心构建“红色文化、自然风光、茶谷体验、生态水景”四
条范本旅游线路,通过以绿带红、以红促绿,促进红绿交相辉映,农
旅深度融合,打造“全景独山.全域旅游”。
大力发展“六安瓜片、大
别山优质油茶”两大特色产业,有针对性地预见性制定专项扶持政策,可在投融资体制、特色产品推广销售、产业上下游融合发展等方面制定,区域内上下游产业企业在独山镇集中,打造特色产业正威。
同时,
制定更加优惠的招商引资政策,吸引精品农业、休闲养生等重大项目
推向市场,提高产业的人气,提升产业的附加值。
二要加大建设资金扶持。
公共服务相关资金逐年加大对特色小镇
基础设施建设和整合体系建设的投入,省、市、区均设立特色小镇建
设专项扶持资金,专项支持独山镇等特色小镇发展。
同时,实施鼓励
特色小镇发展的财政政策,不断完善财政超收激励机制,制定政策性
考丁省银行支持特色小镇建设专项金融政策,推动特色产业、基础设
施等建设。
三要理顺建设管理体制。
进一步理顺独山特色小镇建设的管理体制,将规划建设、城市管理等部分事项上收至区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设立独山规划建设分局、独山城市管理分局,明确职能、确定人员,
实现常态管理。
同时,市、区里培训住建部门尽快制定培训计划并分期、分批对并须独山等特色小镇的分管领导、建设所长、部分技术人
员进行轮训,组织部门可适当安排相关人员部门专业人员到独山任职
或兼职,独山镇的相关分管同志到有关职能部门挂职或跟班学习。
四要优先逐步解决硬性指标。
进一步创新和灵活土地管理,合理
满足独山等特色小镇用地要求,对独山镇重大计划的基础设施和公共
服务设施项目、产业项目,土地管理部门优先纳入年度用地计划,及
时安排落实用地指标。
同时,对独山镇辖区内收取的土地出让金净收
益全额返还,优先推进用于独山镇的集镇建设和土地开发。
(陈华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