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 构建灵动课堂的教学实践研究的研究方案
课堂教学实践研究计划(3篇)
第1篇一、研究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课堂教学作为教育教学的基本形式,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们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氛围沉闷、学生参与度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等。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必要进行课堂教学实践研究,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研究目的1.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使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构建高效、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4. 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实践依据,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研究内容1. 课堂教学现状分析通过对学校课堂教学现状的调查,了解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参与度、课堂氛围等方面的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
2. 课堂教学方法研究(1)研究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合作学习等,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2)探索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有效途径,利用多媒体技术、网络资源等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3)研究教师评价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3. 课堂氛围构建研究(1)研究如何营造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探讨如何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确保课堂教学顺利进行。
4. 学生全面发展研究(1)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教育理论、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文献,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 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教师、学生、家长对课堂教学的看法和建议。
3. 实验研究法:在部分班级开展实验,验证所提出的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4. 行动研究法:在研究过程中,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学策略,以实现研究目标。
五、研究步骤1. 准备阶段:成立研究小组,明确研究目标、内容、方法,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
深度灵动课堂教研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校开展了“深度灵动课堂”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课堂观摩、教学研讨等方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打造高效课堂。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和认识,使教师更好地把握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
2.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教学共同体,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3. 通过课堂观摩和教学研讨,提升教师的教学设计、课堂调控和评价能力。
4.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1)分组备课:将教师按照学科进行分组,每组确定一名组长,负责组织本组教师进行集体备课。
(2)共同研究教材:各组成员共同研究教材,分析教材内容,明确教学目标、重难点和教学策略。
(3)制定教学计划: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包括教学环节、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
2. 课堂观摩(1)选课:各学科组推荐一名优秀教师进行课堂展示。
(2)观摩:全体教师参加课堂观摩,认真记录课堂情况,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
(3)课后研讨:观摩课后,各学科组组织教师进行研讨,交流观摩心得,提出改进意见。
3. 教学研讨(1)主题研讨:围绕“深度灵动课堂”这一主题,各学科组分别开展研讨活动。
(2)专家讲座:邀请教育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为教师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
(3)经验分享:优秀教师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为其他教师提供借鉴。
四、活动实施1. 制定活动方案:学校制定详细的教研活动方案,明确活动时间、地点、内容、参与人员等。
2. 宣传动员:通过学校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广泛宣传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参与积极性。
3. 组织实施:各学科组按照活动方案,认真组织教研活动,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4. 总结反馈:活动结束后,学校组织各学科组进行总结反馈,对活动进行评价和改进。
灵动课堂实施方案
灵动课堂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方式也在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因此,灵动课堂应运而生。
灵动课堂是一种基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教学模式,通过多媒体教学、互动教学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加灵活、多样的学习体验。
二、目标设定。
1.提高教学效率,通过灵动课堂的实施,可以更好地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灵动课堂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3.提升教学质量,通过灵动课堂的实施,可以更好地进行个性化教学,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提升教学质量。
三、实施步骤。
1.教师培训,在实施灵动课堂之前,需要对教师进行培训,使其熟练掌握多媒体教学技术,了解灵动课堂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2.教学资源准备,教师需要准备好相应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学PPT、教学视频、教学音频等,以及相关的互动教学工具。
3.课堂实施,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资源进行知识讲解,通过互动教学工具进行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氛围。
4.学生作业,在课堂之外,教师可以布置相关的学生作业,通过在线学习平台进行作业提交和批改,实现课堂内外的教学无缝衔接。
四、实施效果评估。
1.学生学习情况,可以通过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兴趣、参与度等方面进行评估,了解学生对灵动课堂的接受程度。
2.教师教学效果,可以通过教师的教学效果、教学反馈等方面进行评估,了解教师对灵动课堂的应用情况。
3.课堂氛围,可以通过课堂氛围、学生互动等方面进行评估,了解灵动课堂对课堂氛围的影响。
五、实施方案优化。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根据实际情况对灵动课堂的实施方案进行优化,使其更加贴近学生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六、总结。
灵动课堂实施方案的落地需要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需要教师的积极配合和学生的积极参与。
营造灵动课堂 彰显生命色彩活动方案
“构建灵动课堂彰显生命色彩”主题教研活动方案一、指导思想1、以市、区教学活动工作的指导精神为指导,做好教学活动组织工作。
2、以新课程理念和新课程标准为指导,进行研究、实践和展示。
3、以学校重过程分析的教学工作新理念为指导,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在会课、上课、论课中求实际效果。
二、活动目标1、通过此次教研活动将进一步把学校教育科研工作推向深入,实践学校灵动课堂评价标准,推动课堂教学改革。
2、通过各学科教学展示、研讨,全面展示学校教学研究过程。
加强学科融合研究,加强教师之间交流,促进教研工作进步。
3、通过活动,进一步完善我校教学工作特色。
一是重视基层教科研,工作求真务实;二是重过程、重过程分析。
4、通过此次活动,推选参加区教学竞赛人选。
三、活动主题构建灵动课堂,彰显生命色彩四、活动内容全校40岁以下学科教师做一节公开展示课;五、活动流程1、讲课:授课教师讲20分钟微型课。
2、反思:授课结束后,授课教师做3-5分钟课后反思。
3、评课:师傅做3-5分钟课后点评,无师傅直接进入下一环节。
4、答辩:讲课老师作现场自由答辩,同学年同学科老师必须参与互动、提问。
5、教师评课团点评:教师评课团作点评。
6、教导主任点评:教研活动结束后,教导主任作总结。
六、活动时间、地点2013年3月25日——4月10日在宋家小学四楼多功能教室及部分教室。
七、教学活动安排教学活动主要集中在上午第一、二、三节课。
(详见教学活动安排)八、活动要求1、全校教师全员参与听课、评课活动。
保证听全同学年、本学科展示课的基础上,积极参加评课研究。
2、当天课节如需串换,由学年组统一安排,提前上报教务处。
3、活动后,作课教师应上交其教学设计,课后反思;听课教师上交听课记录;每学科组应有评课记录。
长春市宽城区宋家小学2013年3月。
其他(心得)之构建灵动课堂的教学实践研究
其他论文之构建灵动课堂的教学实践研究一、课题的研究背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化,推进以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已成为新世纪教育改革的主题。
作为教学的主阵地——课堂,应该成为发展学生思维、启迪智慧的场所。
但面对充满灵性的儿童,我们的课堂教学却显得是那样的苍白!“教师主宰,学生被宰”,“教师主讲,学生听讲”,“教师主问,学生主答”,学生被当作知识的容器,任由教师“硬灌”。
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学,越不爱学,使学习成为一桩苦差使而索然无味。
构建灵动的课堂,就成为我们教师共同的追求和使命,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所在。
灵动的课堂应是智慧的课堂,富有诗意的课堂,是充满活力的、激情奔放的课堂,是扎实、平实、朴实的课堂,是包含“人文与情感”的课堂。
这就要求教师要创造性地开发教学资源,大胆地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彻底改变教学方法,多给学生发挥的机会,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宰者,充分展示自我、发现自我、发展自我,培养学生敢作敢为、勇做勇为的个性,使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自信、愉快、轻松、高效。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一)理论价值本课题希望通过对灵动课堂的实践模式的探索,改革课堂教学单一、封闭和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焕发课堂的生命活力。
打造灵动的师生、灵动的课堂、构建灵动的校园、灵动的评价体系,丰富灵动教育的内涵,形成灵动教育理论体系,用于指导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本校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经验。
(二)实践价值1.通过研究,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办学水平。
2.通过研究使学生身心、个性得到和谐地发展,培养健康、高尚、德艺双馨的“灵动学生”。
3.通过课题研究,还可以进一步深化我校的“课程学习与体验教育融合发展”的办学特色,丰富灵动教育的内涵,促进我校的可持续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1.通过课题研究,探索出灵动课堂的创建策略,丰富和发展课堂的内涵。
教研室构建有效灵动课题方案
山西省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学研究课题“构建有效灵动课堂实践研究”实施方案平定县教育局课题组一、问题的提出1、现状述评我县曾承担过15年之久的“JIP实验”课题研究工作,该实验已顺利结题,实验所倡导的“主体参与,分层优化,及时反馈,激励评价”课堂教学理念、“九字”要求、“六项”策略等研究成果在全县推广,研究成果获阳泉市科技进步应用研究二等奖,2005年受到该课题全国工作委员会的表彰。
为我县顺利开展以后的课题实验研究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2006年9月,我县7所初中、8所小学共15所学校承担了山西省教育学会“十一五”课题“搭建学生自主发展平台行动研究”,该项课题经过5年的实验,在2011年3月山西省教育学会“十二五”课题培训会上顺利结题,县教育局被省教育学会评为“十一五”课题研究先进单位。
全县报送的28篇相关研究成果分获等第奖。
为我县顺利开展以后的课题实验研究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尤其是我县2007年11月、2009年3月连续两年组织全县所有校长及部分骨干教师赴山东杜郎口中学学习考察,2010年12月我们组织县教研室全体教研员及部分学校校长、骨干教师赴灵石二中学习考察学案教学,各学校校长、教师的教学理念更新,改革意识增强,改革热情高涨,为本课题研究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前提条件。
基于这样的认识基础,我们提出了“构建有效灵动课堂实践研究”这一课题。
2、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在教育史上有三次影响深刻和广泛的的重大变革。
第一次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创立的班级授课制;第二次是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的课堂教学的阶段论;第三次是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的学生中心论。
杜威的贡献在于使教学方法迈进了一个旨在唤醒主体意识、提升生活经验、关注个体独特性、促进个性自由与解放的新时代。
但他及其追随者没有提出和形成一套以学生为中心的具有普适性的课堂教学模式和程序。
有专家对杜郎口中学的改革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杜郎口的贡献在于创立和形成了一套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和程序,找到了在现有教育体系特别是在统一课程标准、统一教科书、统一考试下课堂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在班级授课制特定时空里,构建和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主线、以展示为特征的教学模式。
灵动课堂教学实践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创新。
灵动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本案例以某中学七年级数学课为例,探讨灵动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过程。
二、案例目标1.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 促进师生互动,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三、案例过程1. 课前准备(1)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如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等。
(2)教师提前布置预习任务,要求学生提前预习相关知识点,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3)教师准备好教学课件、教具等。
2. 课堂导入教师通过播放与数学相关的视频或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展示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让学生了解数学家们的创新精神,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3. 新课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实现目标。
如:今天我们要学习“有理数的乘法”,大家知道有理数乘法有哪些法则吗?4. 课堂教学(1)小组合作探究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围绕一个探究问题进行讨论。
如:探究有理数乘法的法则。
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
(2)展示交流各小组派代表展示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教师对学生的展示进行点评,并总结有理数乘法的法则。
(3)巩固练习教师设计一系列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
如:完成课后练习题、做小测验等。
5.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6.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四、案例反思1. 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师应注重师生互动,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教师应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打造小学语文灵动课堂的实践分析
探索篇•课改论坛打造小学语文灵动课堂的实践分析黄启燕(江苏省新沂市窑湾镇中心小学,江苏新沂)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创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营造愉悦的课堂氛围,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思维能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学生为本、发展为本的课堂,是生命力绽放的课堂,是灵动的课堂。
灵动课堂,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促使学生乐学。
一、创新教学目标,课堂与时俱进创新教学目标,简单说就是改变知识为主的目标,知识与能力并重、过程与方法并举、情感和态度并存的三维目标。
三维目标的确立,应落实到每一节课堂中,研究教学内容,并注重知识的拓展以及方法的研究,然后放手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学习、主动合作和探究,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如朗读教学中,教师应改变常态的读通的层面,让学生模仿各种声音、模仿不同人物的语言和形象,使朗读声情并茂;又如识字教学,教师应改变识字、认字、组词的单一模式,而引导学生发现“字”的特点,运用有效方法记忆生字。
如“好”字,引导学生发现这个字是左右结构,一半是“女”一半是“子”,女就是女儿,子是儿子,放在一起,有“女”有“子”才是“好”;再如“碧”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王大娘、白大娘,坐在石头上话家常”而让学生轻松记住这个字……教学目标的确立,并围绕三维目标,巧妙设计灵活、趣味的教学方式,让课堂方法灵动、教得智慧、学得智慧,学生产生灵动的火花,课堂活而有效。
二、创灵动课堂,落实到教学始终新课改推进以来,灵动课堂、生命力课堂的构建成为课堂改革的核心,而实际教学中,多数教师仍然“穿新鞋、走老路”,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积极性不高。
即使活跃课堂,也是在课堂的某一个环节上给一个“小插曲”,应试教育仍然是课堂的主流。
因此,新时期的灵动课堂,应落实到各个课型、各个环节,落实到教学的始终。
如低年级的拼音教学和识字教学,机械的拼音认读和识字,课堂枯燥和乏味,而如果在拼音和识字教学中融入说话、写话的训练,用自己的语言把看到、想到的完整表达出来,不仅使学生学以致用,也发展综合能力,为写话打基础,为写作埋下伏笔。
课堂教学实践研究方案(3篇)
第1篇一、研究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课堂教学作为教育的基本形式,其质量和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课堂教学实践进行深入研究,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为教师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研究目的1. 分析当前课堂教学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 探索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4. 为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提供有益的决策依据。
三、研究内容1. 课堂教学现状分析(1)教师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2)学生学习状况与学习效果(3)课堂氛围与师生互动(4)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2. 课堂教学策略与方法研究(1)启发式教学(2)探究式教学(3)合作学习(4)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3. 教师专业成长与培训(1)教师培训需求分析(2)教师培训内容与方式(3)教师评价与激励4. 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构建(1)评价指标体系设计(2)评价方法与工具(3)评价结果分析与反馈四、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课堂教学理论和实践研究现状。
2. 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教师、学生和家长的课堂教学需求。
3. 行动研究法: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策略。
4. 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课堂教学案例,分析其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
五、研究步骤1.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确定研究课题,制定研究方案,组建研究团队,收集相关资料。
2.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1)开展问卷调查、访谈等活动,了解课堂教学现状。
(2)组织教师参加培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3)实施课堂教学实践,收集相关数据。
3.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1)分析课堂教学实践数据,总结经验教训。
(2)撰写研究报告,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3)推广应用研究成果,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提升。
六、预期成果1. 形成一套适合学校实际情况的课堂教学策略和方法。
打造灵动语文课堂的实践研究
打造灵动语文课堂的实践研究[摘要] 打造灵动课堂对于老师的教学非常重要,作为语文老师在打造灵动课堂的时候,应该微笑着进入课堂,营造一种轻松、祥和的课堂气氛。
另外,还要十分注意新课的导入,让学生很快进入自己精心设计的语文情境。
[关键词] 打造;灵动课堂;语文课堂;实践研究我们都知道,语文课堂就是让同学们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既学到知识,又可以促进他们与老师的多元交流,从而提升现实生活运用语文的能力。
打造灵动的语文课堂可以引发学生的感悟、增强学生的体验,最终可以提升学生的认识。
因此,我们在打造灵动课堂的同时,应该积极让学生去思考、去体验、去感悟、去领会。
一、概念的界定“灵动”就是某种事物突然有了灵气。
“灵”指的是灵活、灵机、灵通、灵感、灵秀、灵气等;“动”指的是活动、主动、动作、动向、动态等。
把“灵”与“动”合在一起就是:学生在课堂中持有一种生气、活力、聪慧、敏捷、积极、主动的精神面貌和思维状态。
灵动的校园是人生幸福的源泉,灵动的课堂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乐园。
灵动是课堂的火花,是教学的闪光点,是学生智慧发展的火种。
打造一个丰富学生知识、发展学生能力、完善学生人格的课堂,这就是“灵动课堂”。
“灵动课堂”是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以师生活动为载体,实现课堂的自主化、生活化、情感化,培养学生包括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在内的综合能力,培育学生灵性,完善学生个性,开启和丰富学生智慧,使学生的灵动与教师的灵动同构共生。
灵动课堂不是狭义的灵气课堂、活动课堂,而是一种激情与智慧相伴、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相随、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课堂。
我们打造的灵动语文课堂,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以灵动为核心,教师灵活地教,不仅要具有灵活的教学设计,更需要养成灵性的教学素养,进而形成灵通的教学魅力,撰写体现灵动课堂基本精神的教学反思与教学评价。
二是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打造引领学生主动发展、具有生命活力、充满学习情趣、富有智慧灵性的课堂,展现学生思维的灵动、方法的灵动、情感的灵动。
小学科学课堂灵动性研究
小学科学课堂灵动性研究建设高效活泼的灵动课堂,提高小学科学课堂的灵动性,让课堂设计灵动起来,让课堂实施灵动起来,让课堂评价灵动起来,发挥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作用,提升学生科学综合素养。
标签:科学课堂灵动性小学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笔者所在学校以创建新优质学校为契机,传承历史文化,紧扣时代育人宗旨,提出“让每个孩子灵动成长”的办学理念,主张建设高效活泼的灵动课堂,追求“让课堂活起来”的课堂价值理念。
在教学中,笔者依据小学科学的学科特点,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实现教师课堂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将“教与学有机结合”,彰显开放、自主、灵动的课堂本质,积极探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小学科学课堂灵动性的内涵理解陶行知先生的“六大解放”教育理论,提出充分解放孩子的大脑、双手、双眼、嘴巴、学习空间和学习时间,发挥学生的创造力。
灵动课堂的提出正是基于这“六大解放”,让孩子的大脑、双手、双眼、嘴巴、学习空间、学习时间灵动起来,鼓励孩子做中学、玩中学,知行合一。
小学科学课程,从学习方式上看,是以探究式学习为主,正符合“六大解放”的要求。
在学生亲身经历多种多样的探究过程中,探索未知的世界和未知的领域,从而激起探究的兴趣,树立探究的意识,培养探究的能力,探究学习的过程是灵动的,而不是枯燥的、乏味的、机械的。
从性质上看,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其包括物质、生命、地球与宇宙、技术与工程等领域的学习内容,那么针对其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应该是多种多样的,是百花齐放的,是灵活灵动的,而不是千篇一律的。
因此,建设灵动的小学科学课堂,让课堂设计灵动起来,让课堂实施灵动起来,让课堂评价灵动起来,发挥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作用,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体验,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科学学习能力,学生才会爱上科学,才会主动学习,才会达到发展启蒙科学精神,提升科学综合素养的目标。
二、小学科学课堂灵动性的实施策略(一)在教学设计上提高灵动性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教学设计的灵动才会有课堂教学的灵动,因此要提高课堂的灵动性,首先要提高教学设计的灵动性。
灵动课堂的教学实践研究(3篇)
第1篇摘要:本文从灵动课堂的内涵出发,探讨了灵动课堂的教学实践研究,分析了当前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验证了灵动课堂在教学实践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灵动课堂;教学实践;问题;改进措施一、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变革。
灵动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本文旨在通过对灵动课堂的教学实践研究,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灵动课堂的内涵灵动课堂是指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探究为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
其主要特点如下:1. 学生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和促进者。
2. 问题导向:教学过程以问题为线索,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 探究学习:鼓励学生自主探究,通过小组合作、实验、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 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5. 实践能力: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三、当前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1. 教师中心:部分教师仍以自身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被动学习。
2. 教学内容单一:教学内容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忽视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3. 教学方法单一:教师过于依赖讲授法,忽视学生的参与和实践,导致学生创新能力不足。
4. 评价方式单一:评价方式过于注重考试成绩,忽视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导致学生全面发展受限。
四、改进措施1. 转变教育观念:教师应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2. 优化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调整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改进教学方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实践活动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灵动课堂教研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课堂教育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变革。
为了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决定开展以“灵动课堂”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通过课堂观摩、互动交流、反思总结等形式,探索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灵动课堂”教学理念的认识,明确“灵动课堂”的教学目标、原则和方法。
2. 培养教师创新教学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4. 增强教师对自身教学行为的反思能力,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三、活动内容1. 课堂观摩本次教研活动分为三个环节:课前准备、课堂展示和课后反思。
(1)课前准备:教师提前备课,制定教学计划,明确教学目标、重难点,设计教学活动。
(2)课堂展示:教师根据教学计划进行课堂教学,展示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特色。
(3)课后反思:教师针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
2. 互动交流(1)教学经验分享: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分享灵动课堂教学经验。
(2)教学困惑解答:针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现场解答和讨论。
(3)教学设计研讨:教师共同探讨教学设计,优化教学策略。
3. 教学反思教师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总结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四、活动流程1. 课前准备:教师根据教研活动主题,提前进行备课。
2. 课堂观摩: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展示。
3. 互动交流:教师进行教学经验分享、教学困惑解答和教学设计研讨。
4. 教学反思:教师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反思。
5. 总结发言:教研组长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部署。
五、活动成果1. 教师对“灵动课堂”教学理念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提高了教育教学水平。
2. 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更加紧密,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氛围。
3. 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得到激发。
4. 教师对自身教学行为的反思能力得到增强,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
构建灵动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2019年教育文档
构建灵动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我校秉承着“荡起生命双桨,开启共进之船”的文化内涵,求真、向善、至美的学校是我们教育梦的追求,把真、善、美的灵动世界呈现给孩子,使孩子们快乐学习、全面发展、幸福成长。
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上狠下功夫,满足学生需求,减轻学生负担,打造求真的课堂,务实的课堂,诚信的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为此,我们提出了“灵动课堂”的教学理念,探索在常态教学中灵动课堂模式的构建。
一、灵动课堂的实施开发——模式研究我们积极探索课堂教学的高效模式,努力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让所有的教师与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拥有参与和发展机会,每一位教师的专业技能得以提升。
我们花了5年的时间,来打造属于一只船小学,具备一只船小学特色的灵动课堂教学模式。
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学校不断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升华,已从最初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研究发展为涵盖多学科、多层次的整体性教学模式研究,整个过程呈现出以点带面,连点成线,连线成面的态势。
现如今,具有灵动高效、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模式已成为学校课堂教学的常态化,涵盖了学校的所有学科,有效地促进了学校教育水平的良性发展和提高。
第一阶段:以点带面构建灵动课堂——“发挥选文定位功能”的阅读教学模式王荣生在其论著《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中指出:语文教材里的选文,大致可以鉴别出“定篇”、“例文”、“样本”和“用件”四种功能类型。
“选文定位”教学模式即围绕“定篇”、“例文”、“样本”和“用件”四种功能,立足于教材、层层推进。
根据学情确定“典范”文章,通过精读深思、诵读积累,将文本作为“例样”深入剖析,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学习语文的知识与方法,形成语文学习的基本技能,然后根据选文所讲的内容或者从选文所讲的某一点出发、扎实训练,引领学生多维度地创造性听、说、读、写活动。
构建灵动课堂——“话题体验式”习作教学模式“话题体验式”习作教学通过预先创设环境,通过学生曾经的亲身经历、心理领悟、生活体味等情感体验,引出话题,产生心理共鸣,根据其体验式活动感受,将表达真情实感作为习作切入点和引领者,引导习作训练,以达到学生有感而发、有话可写的目的。
高阳中学“灵动”课堂实施方案
构建“灵动”课堂张扬师生活力高阳中学新课程改革之“灵动课堂”实施方案一、“灵动”课堂的指导思想以新课程理念为前提,以新课标和教材为依据;转变教师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引导教师将课改的先进理念转化为课堂改革的行为,在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过程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增进学生主体的回归和学习能力的提高;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培养具有终身发展能力,造就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和生活质量。
二、“灵动”课堂的总体目标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构建高效课堂。
1、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播型向学生的学习型转化。
2、学生要从知识的掌握型向学生的发展型转化。
三、“灵动”课堂的名称及解读1、“灵动”课堂名称及由来名称:“先学后教、生练师导、师生灵动”的“灵动课堂”教学模式。
由来:①、高阳地处澎溪河边,素有“高阳平湖”的美称,是中国第二大唐城遗址所在地。
悠久的历史文化孕育了灵动的生命,熠熠生辉的平湖之水鲜活而灵动,高阳普照下更让万物勃发着生命的“灵动”。
②、“灵动”是一种有着智慧的活力、阳光的行动,体现着一种鲜活与向上、生机与活力;“灵动”还体现着一种积极的发展趋势。
我们不管是从学生到教师,还是从个人到学校,正走在发展壮大、积极前进的路上。
③、新课改教师课堂要有创新,学生课堂要有个性展现,这是师生思维的灵动。
新课改课堂气氛的活跃,课堂组织形式的多样,这是课堂形式的“灵动”。
结合地域文化、学校发展状态、新课改理念,故名“先学后教、生练师导、师生灵动”的“灵动课堂”教学模式。
2、“灵动”课堂的解读“先学后教、生练师导、师生灵动”的“灵动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是“课以‘灵’而促‘动’,生以‘动’而益‘灵’”。
(1)“先学后教”“先学”:教师简明扼要地出示学习目标;提出自学要求,进行学前指导;提出思考题,规定自学内容;确定自学时间;完成自测题目。
灵动课堂教研活动方案策划
灵动课堂教研活动方案策划一、活动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创新与变革。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主导教学、学生被动接受,学习内容呈现单一、呆板,学生参与度不高;而在灵动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更加频繁,学习内容更加生动、多样化,学生积极参与进程,灵活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习效果。
因此,为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启发教师创新思维,进一步推广灵动课堂教学模式,特举办此次灵动课堂教研活动。
二、活动目标1. 增进教师对灵动课堂教学模式的了解,提高使用信息技术教学的能力;2. 提高教师对灵动课堂教学设计与管理能力;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研究灵动课堂教学模式;4.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创造思维、信息技术运用能力;5. 推广灵动课堂教学模式,促进教育教学改革。
三、活动内容1. 研讨会时间:1天地点:学校多媒体教室内容:邀请电教专家进行灵动课堂教学模式的专题讲座,分析灵动课堂的特点、教师应具备的能力,介绍灵动课堂常用的信息技术工具和教学设计方法。
同时,教师可以交流各自使用灵动课堂教学模式的心得体会和教学案例。
2. 教研课示范观摩时间:1天地点:学校教室内容: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教师进行课堂教研示范,教师在课堂上展示灵动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
观摩的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提出问题或分享自己的见解,与教师进行互动交流,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3. 教学案例交流时间:1天地点:学校教室内容:教师交流探讨自己在教学中使用灵动课堂教学模式的心得、方法和教学案例。
教师可以共同研究和讨论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教学效果,如何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如何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等等。
4. 学生展示活动时间:1天地点:学校展示区内容: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制作课件、视频、网页等形式,展示他们在灵动课堂教学中的学习成果和创造作品。
学生之间进行互相评价和交流,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
四、活动组织1. 活动策划组负责活动全程的组织与策划,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灵动课堂教改课题研究
灵动课堂教改课题研究铜梁县第一实验小学打造“灵动课堂”构建多元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应用一、灵动课堂提出的背景随着课改实验的蓬勃发展,各种新理念、新模式百花齐放,层出不穷,“尝试教学、情境教学、智慧教学、情智教学”等教改实践如火如荼;“智慧课堂、人本课堂、生态课堂、和谐课堂、绿色课堂、快乐课堂”等各种课堂如雨后春笋。
以学习方式变革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改革呈现出生动活泼的局面。
但我们不难发现,课堂教学“满堂灌”的现象依然存在,课堂教学的本色还是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
有的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活动仍然以掌握知识为根本,教学方式单一,教师依然习惯于“牵着学生走”,课堂氛围沉闷,课堂效率低下;有的教师则过于追求教学内容的情境化、教学过程的活动化、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教学形式的趣味化,从而导致有效教学时间的大量流失,课堂效率低下。
要改变这种不尽如人意的教学现状,突破新课改操作过程中的瓶颈,就必须树立全新的课堂教学理念,变“牵着学生走”为“让学生自己走”,变浮光掠影式的表演为扎实深入的探究,让学生在学习实践过程中,通过主观能动地学习,形成个人独特有效的学习方法,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从而学会学习,自能发展。
大道至简,大言稀声。
“后课改时代”的今天,“简约高效”已经成为课改实验工作的主题词。
叶澜教授说:“若要到达不曾拥有的快乐,就得走一条令你不快的路;若要到达尚不具备的有知,就得走一条无知无识的路;若要到达不曾拥有的富有,就得走一条一无所有的路;若要成为不同于现在的你,就得走一条不是现在的你的路”。
我们生活在当下的社会,我们更生活在传统的思维中。
只有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只有挣脱“路径依赖”的囚笼,走一条别人未曾走过的属于自己的路,才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之为教育者的本真存在的价值。
因此,我校本着“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以提高课堂效率为目标,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提出了“打造灵动课堂,构建多元教学模式”的改革构想,以期通过不懈求索,彻底改变课堂教学高耗低效的现状。
方案 构建灵动课堂的教学实践研究的研究方案
《构建灵动课堂的教学实践研究》研究方案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在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的大背景下,关注儿童精神生活,赋予教育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已经成为当前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面对充满灵性的儿童,我们的课堂教学却显得是那样的苍白!构建灵动的课堂,应该成为我们共同的追求和使命。
学生接受的课堂应该是灵动的课堂,教师打造的课堂也应该是灵动的课堂,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所在。
灵动的课堂是智慧的课堂,是和谐的课堂,是充满活力的、激情奔放的课堂。
教师在教学中积极构建灵动的课堂,关注课堂中个体的精神生活,关注学生主体的情感需求,着力建构开放的、充满灵动的课堂运行体系,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力,达到新课程所倡导让课堂活起来的效果。
让学生把学习看成是一件乐事,当成是一种享受,使课堂教学成为焕发初中生生命活力的殿堂!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越来越多的教育家认识到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教学是一门以客观再现教学内容而求“实”的科学和以主观表现思想感情(心灵)而求“活”的艺术。
科学地再现求“实”与艺术地表现求“活”,使师生发展求“优”的完美统一是我们应孜孜以求的教学境界。
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新时代教育呼唤“灵动”的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从信息论的角度说,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整合,是一种动态,生长性的“生态环境”,是“教”、“学”因素所构成的一个信息传递的动态过程。
灵动的课堂教学需要让课堂教学活起来,从表现形式上看,就是要求课堂教学呈现出“生动活泼、宽松和谐”的“满意场”。
从课堂教学系统的构成上看,就是要求在课堂教学这个“整体”之中,“教”、“学”这两个子系统能够优化组合,有机统一。
即教师把“循循善诱”调谐到学生的“独立思考”、“热烈讨论”、“争论和交流”与“体验领悟”之上,从而使“教”、“学”和谐一致。
在“和谐”的教学中,师生交往、互动、相互交流、流通、相互启发、补充以达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的目的。
构建灵动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2019年教育文档
建立灵巧讲堂教课模式的实践研究我校秉着着“荡起生命双桨,开启共进之船”的文化内涵,求真、向善、至美的学校是我们教育梦的追求,把真、善、美的灵巧世界表现给孩子,使孩子们快乐学习、全面发展、幸福成长。
这就要求我们在讲堂上狠下功夫,知足学生需求,减少学生负担,打造求真的讲堂,求实的讲堂,诚信的讲堂,提高讲堂教课的效率。
为此,我们提出了“灵巧讲堂”的教课理念,研究在常态教课中灵巧讲堂模式的建立。
一、灵巧讲堂的实行开发——模式研究我们踊跃研究讲堂教课的高效模式,努力创建和睦的教课气氛,让所有的教师与学生都踊跃主动地参加到学习中来——不一样层次的学生都拥有参加和发展时机,每一位教师的专业技术得以提高。
我们花了 5 年的时间,来打造属于一只船小学,具备一只船小学特点的灵巧讲堂教课模式。
经过几年的研究实践,学校不停对讲堂教课模式进行研究、升华,已从最先拥有针对性的教课模式研究发展为涵盖多学科、多层次的整体性教课模式研究,整个过程表现出以点带面,连点成线,连线成面的态势。
现现在,拥有灵巧高效、师生共同参加的教课模式已成为学校讲堂教课的常态化,涵盖了学校的所有学科,有效地促进了学校教育水平的良性发展和提高。
第一阶段:以点带面建立灵巧讲堂——“发挥选订婚位功能”的阅读教课模式王荣生在其论著《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中指出:语文教材里的选文,大概能够鉴识出“定篇”、“例文”、“样本”和“用件”四种功能种类。
“选订婚位”教课模式即环绕“定篇”、“例文”、“样本”和“用件”四种功能,立足于教材、层层推动。
依据学情确定“模范”文章,经过精读沉思、朗读累积,将文本作为“例样”深入解析,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取学习语文的知识与方法,形成语文学习的基本技术,而后依据选文所讲的内容或许从选文所讲的某一点出发、扎实训练,引领学生多维度地创建性听、说、读、写活动。
建立灵巧讲堂——“话题体验式”习作教课模式“话题体验式”习作教课经过早先创建环境,经过学生以前的亲自经历、心理意会、生活体会等感情体验,引出话题,产生心理共识,依据其体验式活动感觉,将表达真情实感作为习作切入点和引领者,指引习作训练,以达到学生有感而发、有话可写的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建灵动课堂的教学实践研究》
研究方案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在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的大背景下,关注儿童精神生活,赋予教育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已经成为当前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面对充满灵性的儿童,我们的课堂教学却显得是那样的苍白!构建灵动的课堂,应该成为我们共同的追求和使命。
学生接受的课堂应该是灵动的课堂,教师打造的课堂也应该是灵动的课堂,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所在。
灵动的课堂是智慧的课堂,是和谐的课堂,是充满活力的、激情奔放的课堂。
教师在教学中积极构建灵动的课堂,关注课堂中个体的精神生活,关注学生主体的情感需求,着力建构开放的、充满灵动的课堂运行体系,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力,达到新课程所倡导让课堂活起来的效果。
让学生把学习看成是一件乐事,当成是一种享受,使课堂教学成为焕发初中生生命活力的殿堂!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越来越多的教育家认识到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教学是一门以客观再现教学内容而求“实”的科学和以主观表现思想感情(心灵)而求“活”的艺术。
科学地再现求“实”与艺术地表现求“活”,使师生发展求“优”的完美统一是我们应孜孜以求的教学境界。
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新时代教育呼唤“灵动”的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从信息论的角度说,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整合,是一种动态,生长性的“生态环境”,是“教”、“学”因素所构成的一个信息传递的动态过程。
灵动的课堂教学需要让课堂教学活起来,从表现形式上看,就是要求课堂教学呈现出“生动活泼、宽松和谐”的“满意场”。
从课堂教学系统的构成上看,就是要求在课堂教学这个“整体”之中,“教”、“学”这两个子系统能够优化组合,有机统一。
即教师把“循循善诱”调谐到学生的“独立思考”、“热烈讨论”、“争论和交流”与“体验领悟”之上,从而使“教”、“学”和谐一致。
在“和谐”的教学中,师生交往、互动、相互交流、流通、相互启发、补充以达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的目的。
三、课题的基本内涵和特征
现如今,在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灵动”作为我校的学风镌刻在最醒目的位置。
“集天地之灵气、塑国家之栋梁”就是把一个真善美的灵动世界呈现给孩子,使孩子们快乐学习、全面发展、幸福成长。
灵动的校园是人生幸福的开始,灵动的课堂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乐园。
我们一直着力追求构建一个丰富学生知识、发展学生能力、完善学生人格的课堂,这就是“灵动课堂”。
“灵动课堂”是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以师生活动为载体,实现课堂的自主化、生活化、情感化,培养学生包括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在内的综合能力状态,培育学生灵性,完善学生个性,开启和丰富学生智慧,使学生的灵动与教师的灵动同构共生的课堂。
灵动课堂不是狭义的灵气课堂、活动课堂,更是一种激情与智慧相伴、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相随、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课堂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1、构建和谐、轻松愉悦、民主平等、合作探究的课堂。
2、构建在教师的引导下充满丰富多彩的情绪和激昂的学习情感的课堂。
3、构建节奏跌宕的课堂。
4、构建自由灵活的、预设与生成和谐统一的课堂。
5、构建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的课堂。
6、构建训练无痕的课堂。
7、构建多维延伸的课堂。
8、构建思维激荡的课堂。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
1、有关灵动课堂的文献综述。
梳理文献资料,对“灵动课堂”、“灵动教育”、“教育灵动”等方面展开细致的研究。
2、我校课堂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及其分析
对学校当前课堂现状通过多种形式调查分析,力争获得大量的、详实的第一手资料。
3、师生灵动同构共生的有效策略。
从教师教的策略和学生学的策略两方面开展研究。
4、研究灵动课堂的基本特征及若干范型。
灵动课堂将围绕促进师生灵动的同生共长为目标,在实践中将归纳出灵动课堂的基本特征;在研究得出关于灵动课堂的个性范例若干。
5、课堂中促进学生灵动生长的途径与方法
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对话互动、创意练习等途径开启和丰富学生的灵动心智。
6、灵动课堂的评价要点
对灵动课堂从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
突出在教学机智、学生灵性、创新思维等方面的评价。
7、灵动课堂典型案例的研究。
加强对灵动课堂的行动和个案研究,包括师生两方面发生的具体片断、事件、现象等。
重点对“研究灵动课堂的基本特征及若干范型”、“课堂中促进师生灵动生长的途径与方法”、“灵动课堂典型案例的研究”等进行研究。
六、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1)一、二、三年级部分班级学生。
(2)全体教师。
2、研究方法
总结推广阶段主要采取个案研究、成果展示法。
准备阶段主要采取文献研究法、调查法。
实施阶段主要采取文献研究法、数据对比分析法、行动研究法。
总结推广阶段主要采取个案研究、成果展示法。
七、课题研究步骤
从“以山水精神育时代新人,集天地灵气塑国家栋梁”这一办学理念出发,发现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比较分析;基于问题在实践层面探索,最终建构出我校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灵动课堂的校本化实践模式;最后总结实验成果,加以推广。
1、准备阶段(2016.5—2016.7)
(1)结合学校特色,明确研究方向。
论证、制定研究方案。
(2)组建研究网络,确定研究教师。
(3)组织实验教师学习课题方案和相关理论。
2、实施阶段(2016.8—2018.7)
(1)进行实验。
(2)课题负责人及领导成员组织检查和督促,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3)进行阶段小结和调整,写出阶段性报告和有关论文,召开中期汇报会,进行经验交流。
3、总结推广阶段。
(2018.8—2018.12)
(1)总结研究工作,撰写研究报告。
(2)做好课题结题工作。
(3)召开成果推广会,推广研究成果。
九、课题组成员及其分工
课题组总负责人:杨维明
职责:全面负责课题的研究工作。
组长:栾晓莉
职责:主持课题研究的具体工作,并参与课题研究。
组员:毕英玲李佳群杨旭华李秀明周亚茹王艳杰井丽茹周临志姜娜许艳娟
职责:负责课题的具体研究工作。
2016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