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财经》为例解析财经期刊市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财经》为例解析财经期刊市场2004年4月8日

财经板块——三次浪潮

《证券市场周刊》,开财经期刊先河。发行百万,日进斗金,皆因一个市场契机。十年风雨路,股市共沉浮;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财经传媒黄埔,育才功不可没。

《财经》故事已成传奇。一篇《基金黑幕》,搅得满国风雨。品牌崛起一夜间,换来滚滚财源。刊界尖刀为双刃,声名鹊起时,官司缠身,罗湖败诉。黑幕难觅后,政经路难行。

《中国企业家》,系出名门,传统中人。十年沉寂,一飞冲天。研究失败铸就成功,人才难找一帅难求。从牵挂命运,到生意生活,杂志老板携手时,品牌自然立业中。堪忧是体制,说人容易说己难。

财经期刊掀起第三次浪潮。短短三、五年,蜂拥五十本。几个胜出者渐成气候,多数竞争者步履艰难。资金匮乏人才匮乏已成瓶颈,主流财经百万大刊尚需时日。

案例——《财经》(上)

《财经》的成功是一个传奇。它把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到了极至,仅凭几篇封面文章就在证券市场上掀起轩然大波,开股市监管时代之先河,在中国资本市场及媒体的发展史上都堪称一绝。

因为有了《基金黑幕》、《银广夏陷阱》等文章,《财经》杂志声名鹊起,广告源源而来,成为中国财经媒体里一面猎猎飘扬的旗帜。因为有了勇揭黑幕的经验和股市黑猫的

称号,《财经》像王海一样在打假的路上走下去,为财经类媒体趟出一种独特的成功模式。

《财经》之路,不仅前无古人,而且后无来者。很多同类媒体纷纷拷贝《财经》打假揭黑的方式,一时间“挖黑幕”、“爆猛料”成风,但《财经》的显赫与成功再也无人能够复制。毕竟《财经》只有一本,它在成名后也开始转向延续原来的宏观制度经济方面理想抱负的老路,在时政新闻领域里默默探索与开拓,游走于政策的钢丝绳上。

古语曰,“福兮祸之所伏”。《财经》风光的背后,又潜藏着无数的危机与误区,无论财经领域的揭黑打假,还是时政方面的大胆摸索。且不论其成功经验对其他财经类媒体有多少借鉴价值,能不能移植,《财经》确实把诸多财经类媒体引上了歧途:让媒体承担了一份本不应当承担的责任。

而一旦走上了这条不归路,不仅媒体自身的运作成本越来越高,越做越难,媒体的职能异化,并且风险越来越大。从世纪星源讼《财经》报道不实到“亿安科技股票操作案的核心人物”牛春林为名誉侵权索赔40万,再到2003年年中因内容“触雷”一度在零售市场上被封杀。

《财经》可能需要的是对自己身份的重新认识。股市黑猫、布道师、时政新闻的拓荒者……其实这些都不是,你仅仅也只是一本杂志。

长着胡子的孩子

《财经》于1998年4月创刊,最初是以《证券市场周刊》月末版的形式出现的。有人用“刚生下来就成熟地长着胡子”来形容当时的《财经》,在一定程度上这种美誉似乎并不为过。

从其创刊号看,《财经》不仅以媒体的名义给出了一个比“经济”似乎更时尚、更洋气的名字,而且也确实在更多地关注宏观经济及货币金融政策,如赵晓的《1998:真实利率挑战宏观经济》等。这种阳春白雪的方式,在当时的新闻界显得是那么的特立独行。

并且在写作风格和题材选择方面,富于责任感,勇于揭露问题的批判主义色彩初露端倪,并成为日后“挖黑幕”绝招的技术基调。如封面文章“谁为琼民源负责”,就在反映证券市场存在的问题。而也正是由于这篇关于琼民源的报道,让《财经》在创刊伊始就遭受了非常的压力。

“当时有个通知说不让报“琼民源”,但这个通知我也没见到。我想不让报有什么关系啊,我觉得他们又不能决定这么多人的一件事情,我觉得这也没有什么关系,只要是事实对,所以当时我们就写,写完了后就登,然后这期创刊号卖了5万册,特激动人心。当然,事后我向有关部门做了解释。”《财经》杂志主编胡舒立说。“那次压力比较大,琼民源是1996年停牌,到1998年还没有消息。你说我们当时要创刊,我们一开始就想写一篇批评证券市场的不公平现象,当然觉得这个案子是最好的嘛,就准备好写这个。”

我们可以从这些话语中,想象出胡舒立当时所受到的压力。至于创刊号卖了5万册的说法,我们无从考证,但业内人士都清楚在中国杂志发行量有掺水的惯例。

《财经》定位于做一本“富于新意的财经新闻刊物”;从其受众看,“《财经》杂志读者为活跃在各个行业的企业主管、职业经理人、政府官员和经济界学者。”因此,从创刊那一天开始,《财经》就面对着理论色彩浓厚的高档财经杂志市场,尽管是孤独的领跑者,尽管曲高和寡,它依然在苦心经营,依然孜孜以求之。

证券市场做为财经的一个领域,自然是所有财经记者眼中的风景;而它之所以成为《财经》杂志的发祥地,无疑跟投资方的背景紧密相关。在中国证券市场上,联办无与伦比的独特地位为《财经》提供了人力(专家)和信息两方面的资源优势,这也符合经济学上讲的“要素禀赋理论”。而这种优势慢慢演化成《财经》日后成功的支点。

股市黑幕前的危险女人

2000年10月,是一个非常平常的月份,我们都在各自的轨道上前进着,一如既往;但又实在是不同寻常的月份,我们都难以遗忘,因为它将写进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史和媒体研究的历史。

“股不在好,有庄则灵”,是中国股市秘而不宣、却又妇孺皆知的法则。十年间,靠内部消息发财的人有多少,而通过勾结蒙蔽、违规操作致富的人又有多少?对此,那些庄家不想说,

一些管理者不愿说,而广大股民则不敢说、没地儿说。《财经》杂志象安徒生童话里那个勇敢的孩子,以一篇题为《基金黑幕》的文章指出皇帝原来没穿衣服。

如果说在股市十年中容许泡沫、黑幕的存在,是为了加快发展速度,那么今后加强监管、惩治舞弊行为,则是要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中国证券市场即将进入一个有序、规范的新时代,而这一时代正是从《财经》杂志的封面文章开始的。胡舒立也因此被《商业周刊》称为中国证券界“最危险的女人”。

《基金黑幕》发表后,10家基金公司在三大证券报联合发表严正声明,一时间山雨欲来。

胡舒立说,“那次受到的压力还是比较大的。应该承认这个,因为至少我们发表之前,它是一个研究性文章,发现基金这个新生事物两年当中在市场里有违规操作,而且认为它并没有起到所谓稳定市场的作用等等,有很多黑幕。然后我们有记者配合采访,发现基金里头,因为它们的名字实际上都是过去国有的证券公司,发现管理上出现许多问题,包括许多腐败现象。比如说在桑拿浴间里头接庄,接庄家的庄,一块钱一股,然后浑身什么都不穿,因此没有录音机,当然这个我们不可能直接指证。但这都很确切的,我们都是反复调查确认的,我们只是保护消息提供者,不能说出是谁,但是我们这个很确定的。”

证券界的朋友也打来电话给胡舒立说,基金是新生事物,我们一贯支持中国就是要培养机会证券投资者,说你批评一个具体的事件或批评一家公司可以,你怎么能打击这样一个行业。当时,报纸上也有各种各样的批评。其中一个非常突出的批评就是说,你说的这些事不稀奇,再说他们比这严重的多的是呢;再者,对基金这样的新生事物,需要小心呵护,而不是打击压制。

“我最听不惯的就是这种观点,”胡舒立回忆说。“我回答他们:第一,你告诉我更黑的事,我也愿意登;第二,世界上有大道理,有小道理,小道理服从大道理。证券市场最高的道理就是公开、公正、公平,第一就是公开。”

作为回应,胡舒立发表了《批评权、知情权和新基金使命》一文。她写道:“媒体的批评权与公众的知情权作为公开性的保证,其重要地位必然地优于某一利益集团自赋或他赋的‘历史使命’。”

到2001年,《财经》已经成为相当多精英人士、尤其是金融证券界精英人士的必读刊物。当年7月,胡舒立当选《商业周刊》评出的50位“亚洲之星”。共有6位中国大陆人士获得这项专门授予改革前沿领导者的荣誉称号,他们当中包括当时的中国证监会主席周小川和中国银行行长刘明康。

来源:期刊中国

补充日期: 2004-04-08 10:38:20

案例——《财经》(中)

打假“专业户”

在《基金黑幕》一炮打响后,《财经》更为娴熟地运用这种揭露问题的批判主义手法,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