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人物形象、环境描写、故事情节考点综合(实用)
小说知识点整理
小说知识点整理一、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环境。
二、环境(一)社会环境 —— 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作用: ①交待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了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②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或影响或决定人物性格;③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揭示主题。
(二)自然环境 ——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如地点、气候、时间、景色、场面等。
作用: ①表现地域风光和文化,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②渲染气氛;③烘托人物形象;④推动情节发展;⑤深化作品主题。
(三)环境描写的方法:①修辞方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通感等;②表现手法:托物言志 ( 象征 )、虚实结合、动静结合、象征、渲染、烘托、对比 、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等。
三、故事情节(一)情节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二)情节构思1 、叙述方法:①顺叙:按时间 ( 空间 ) 顺序来写,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②倒叙:制造悬念,引人入胜。
③插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
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④补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补充叙述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
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照应上下文。
⑤平叙:叙述两件或多件事情同一时间内不同地点同时发生,通常是先叙一件事,再叙一件。
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2 、叙述人称:第一人称:显得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 ; ;第二人称:便于感情交流、进行抒情,还能起到拟人化的作用;第三人称: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
3、 情节安排的效果:(1)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
作用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
(2) 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
作用是使结构紧密、完整。
(3) 就开头来说有倒叙式。
作用是制造悬念,引人入胜。
4 、小说常用的开头及作用(1) 设疑法 ( 悬念法 ) 。
小说知识点归纳
小说知识点归纳
一.了解小说的有关知识:
1、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
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
2、小说的人物描写的方法主要有: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
从描写的角度看,人物描写的方法还可以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也说是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
3.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即人物活动、事件发生发展的社会背景,即时代特征、社会风貌等,他大多揭示了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如人物的身份、地位、成长的历史背景等。
自然环境指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如地点、气候、时间、景色、花鸟虫鱼等场景等。
4、小说的情节一般可以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些小说还具有序幕、尾声两上部分。
小说的故事情节大都是虚构的,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
二、掌握小说阅读的基本方法:
1、人物描写的作用:⑴肖像、神态、动作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性格特征。
⑵语言描写:①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
②描摹人物的语态,使形象刻画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⑶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等),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
1)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2)暗示社会环境。
3)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
4)渲染气氛
5)推动情节的发展,为刻画人物作铺垫、打基础。
5、小说的表现手法:对比、衬托、铺垫、照应、欲扬先抑、巧设悬念、以小见大等。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小说阅读之人物形象知识总结及专项训练
解题指导——“三结合一深入”1.锁定场合,结合具体情境小说塑造人物形象,往往把人物置于一个特定的场合,通过人物在这个场合中的表现来展示人物的思想性格,人物的一举一动都会受制于这个场合。
如《林黛玉进贾府》里对于同一个问题——女孩子读书,林黛玉前后的回答就不一样。
为什么会这样?这是因为林黛玉刚进贾府不知道老祖宗对女孩读书的看法,林黛玉就说了实话;后来知道了,就说了假话,由此可以看出林黛玉寄人篱下的小心、敏感,当然还有她的聪慧。
锁定了相关场合,从“人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这个角度去理解,就能准确理解人物此时的心理了。
2.整体感知,结合上下文小说中对人物的心理(或心情)描写自有作者的一番苦心,更是具有一种画龙点睛之妙。
因此,在解读文本时必须结合上下文,整体感知。
全面了解事情发生的背景、事情的发展和结局,掌握具体人物的心理在全文描写中所处的地位,从而更好地剖析人物心理描写的别具匠心。
从“人物在整个事件中产生了怎样的心理或表现”这个角度去理解。
3.抓关键词,结合外部表情人物内心的喜怒哀乐,往往通过人物外在的表情动作来显现。
因而我们在分析人物心理时,还必须抓住关键词语,借助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的描写来分析理解人物的心理(或心情)。
《祝福》中祥林嫂见到“我”后“那没有神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表现出她见到了希望。
4.深入文本,换位思考替小说中的人物想想,此时此刻,他做了什么?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说,这样想?是在什么情况下做的?答题时你就是一位心理分析大师,要做好对小说人物内心的具体分析工作。
同时还要充分估计到人物内心活动的复杂性和情感的丰富性。
因为命题者的“题材”都涉及人物复杂内心活动这一方面。
【命题角度二】整体概括或分析人物形象(性格)提问方式——怎样确定是整体概括或分析人物形象(性格)题?题干示例(高考全国卷Ⅱ)请结合二姐等人看有声电影的经过,简要分析小说所揭示的市民面对新奇事物的具体心态。
(高考全国卷Ⅱ)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小说知识(考点)梳理-九年级语文上册知识(考点)梳理与能力训练
03 小说知识(考点)梳理一、小说的概念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作者通过曲折的故事情节和典型人物的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现状,对其表达赞美、批判、呼吁人们关注等态度,从而表现小说主题。
二、小说的分类1.按篇幅长短分,有长篇、中篇、短篇小说及小小说;2.按内容划分,有武侠小说、历史小说、言情小说、科幻小说、动漫小说等;3.按创作流派分,有现实主义小说和浪漫主义小说;4.按体例划分,有章回体小说、日记体小说、书信体小说、自传体小说等。
三、小说的三要素小说的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描写。
(1)人物形象:人物形象是小说的主要构成要素,是作者用现实生活中不同的人物原形提炼加工而成的,所以小说中的“我”不能看成是作者,它只能表示小说是以第一人称来叙述的。
(2)故事情节:情节是小说中矛盾冲突的演变过程,贵在曲折、情节跌宕。
小说的故事情节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的作品有序幕和尾声。
(3)环境:小说的环境分为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用以交代时代背景、社会习俗、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自然环境则是为了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表达人物的心情、渲染气氛等。
四、人物形象1.小说通过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人物、对话描写、神态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塑造典型形象,并且通过人物形象反映作品主题。
是小说最主要的构成要素,在小说中占中心地位。
3.人物描写的角度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包括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又叫细节描写)。
侧面描写指以他人言行来反映人物等(又叫侧面烘托)(1)神态描写:更好地表现人物性格、精神品质和内心世界。
(2)动作描写:更好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性格特征。
(3)外貌描写:暗示人物身份、地位;表现人物经济状况和精神状况;表现人物性格;展示人物心理活动。
(4)语言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省去,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描摹人物的语态,使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文学类文本-小说鉴赏(四循环答题)
小说是以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叙述和深刻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题材。
1.人物形象:人物
2.故事情节:情节
3.环境描写: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4.社会生活(主题主旨)
【四要素】
1.叙事人称:一二三
2.人物描写角度
正面---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细节(=动作)
侧面---对比反衬借助物象衬托借助环境衬托
说人物,从其它三方面答
人物---语言---推动情节---凸显主旨---凸显人物性格---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说情节(故事),
1.情节结构
(起承转合或者开头,发展,高潮,结局)
2.情节安排===顺倒插补
(插:插一杆子和逻辑线没关系的事情进来;补:补进来和逻辑线有关系的事情===郭老师吃东西越吃越涨肚,其实国老师今早已经吃过早餐了)
情节---凸显人物性格可能丰满,可能立体---突显主旨---吸引读者兴趣
3.线索===单双
双(比方电视节目来回切)
说环境,
自然,社会
五特点:时,地,人,景,事.
环境---衬托人物---突显主旨---推动情节发展--读者有悬念
主旨,
揭--人性真善美
寓---重大问题寓于故事中
刺---针砭时弊,现实进行揭露和鞭挞
提---反映小人物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
小说的考点
小说的考点考点一、揣摩人物形象考点二、注意环境描写考点三、把握故事情节考点五、理解小说标题考点七、品味语言特色•题型有考小说的概念•运用叙述、描写及各种艺术手法,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的环境描写,广泛地多方面地反映现实生活的叙事作品。
•知识点: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
•1.人物①依托于情节②正面描写③侧面烘托④细节描写•2.故事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3.环境描写: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小说读什么•1.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感知情节)•2.塑造的人物的性格特点是什么。
(分析人物形象)•3.这个故事发生的特殊环境是什么。
(了解背景)•4.表现了什么主题。
(把握作品主题)•5.通过哪些写作方法塑造人物、突出主题的。
(艺术特色)•考点一、揣摩人物形象••点六、分析写作技巧•考点四、概括主题内容•: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2、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3、XX有哪些优秀的品质?•解题思路:通过人物的描写(语言、行动、心理、肖像、细节)分析人物的性格物征,然后根据题目要求作答。
•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XX是一个¡-¡-的人物形象。
作为什么人,他怎么样,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思想品质)。
肖像描写及作用肖像描写(容貌、神情、衣饰、姿态、音调)表现出时代的特点,表现出人物的特征,表现人物在特定情境中的内心情感。
考点二、注意环境描写•题型有:描写了怎样的环境?这样描写起了怎样的作用?•解题思路:明确环境描写必须为主题服务的宗旨,结合景物描写的一般作用(1、烘托人物的心情;2、烘托周围的气氛;3、推动情节的进一步发展;4、暗示社会环境;5、突出主题),然后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文章作答。
•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XX具体描写了¡-¡-景色,营造(创设)了一种¡-¡-气氛;渲染(定下)了¡-¡-的抒情基调;烘托了人物的思想感情;为下文¡-¡-情节展开作了铺垫,推动¡-¡-的情节发展。
小说考点及常见题型分析
找出体现小说主题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作品的主题);
读了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本文对你有什么启迪,谈谈你体会);
结合全文的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的理解或看法。 小说的主旨是文章的灵魂,是作者写作目的之所在,也是作品价值意义之所在。主题的深浅往往决定着作品价值的高低。因此,欣赏小说必须正确欣赏小说的主旨。
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六)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
STEP3
STEP2
STEP1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它在小说中都是为表现主题服务的。在中考试题中,常见的题型有:
在文中找出描写环境的句子;
就指定的环境描写说出其作用。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暗示怎样的社会环境);
01
表现(衬托)人物 的性格;
主要作品集
01
小说集两部: 《呐喊》(1918—1922); 《彷徨》(1924—1926)
02
散文集一部:《朝花夕拾》 (1926 原名《旧事重提》)
03
散文诗集一部:《野草》(1927)
04
选自《朝花夕拾》散文
01
选自《呐喊》,小说
02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阿长与<山海经>》
03
《风筝》、《雪》 选自《野草》散文诗
回故乡 1-5自然段
回乡时间:
回乡原因:
所见景象及心情:
在故乡 6-77自然段
到家那天:
过了三四天:
又过了九天:
离故乡 78段-结尾
船上谈话
“我”的感受
母子见面
回忆少年闰土
见到杨二嫂
见到了闰土
动身启程
严寒的冬天
卖屋、搬家
小说文体知识点
小说文体知识点小说文体知识(一)
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叙述和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
小说必须具备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这三个要素。
其中人物形象是主要要素
1.小说的三要素是(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人物活动的)环境描写
一.人物描写
1.小说的人物描写的方法主要有: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
二.故事情节
故事情节是作品所描写的生活事件发展,演变的全过程。
小说的情节一般能够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些小说还具有序幕、尾声两上部分。
.1 开端是作品所反映的矛盾冲突的第一件事;
2 发展是作品中矛盾冲突从展开到激化的演变过程;
3 高潮是决定矛盾各方的命运工主要矛盾即将解决的关键时刻,是矛盾冲突发展到顶点,人物的思想斗争最紧张,最激励,最尖锐的阶段;
4 结局是矛盾得到解决,人物性格的发展已经完成,事件有了最后的结果,主题思想得到充分体现,是情节发展的必然结果。
三、环境描写
1.环境描写是对人物活动的环境描写和事情发生的背景的描写,它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2.自然环境描写,也叫做景物描写,主要是对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花鸟虫鱼等场景的描写。
3.社会环境描写,主要是对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处所、氛围以及人际关系的描写。
4.环境描写的作用主要有:
1)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为人物活动提供具体的背景。
2)渲染气氛、烘托人物;
3)有些环境描写还起着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小说阅读备考答题模板
小说阅读备考答题模板一、人物形象小说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来表达作者的观点,反映社会生活。
鉴赏小说,主要是鉴赏人物形象的典型性格。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注意从直接描写、间接描写、细节描写三方面入手。
分析细节描写,首先要注意细节的真实性;其次看是否具有典型意义,看其是否经过精心选择,巧妙安排。
1.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小说中的人物,我们称为典型人物;这个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创作出来的,“杂取种种,合成一个”,通过这样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具有更集中、更普遍的代表性。
2.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方式从内容上来看,有如下几种: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
从表达形式上来看,有以下两种: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3.小说的核心任务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从而表现作品的主题的。
所以,要评价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就要认真分析作者对人物的描写,从而评价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而发掘出各色人物善恶美丑的精神世界。
4.分析人物形象设题在阅读小说时,命题者自然会从分析人物形象这一角度设置试题,具体说来,大致可能涉及概括指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指出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等。
(一)概括小说人物形象类1.常见考查题型(1)结合小说,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2)×××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3) 试分析概括×××这一形象的作用。
(4)分析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
2.思路导航我们对小说人物的鉴赏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人物的性格总是通过描写手段表现出来的。
小说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是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行动和心理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的。
微型小说
环境特征+情节发展+人物情感或主题
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 2.推动情节发展,为情节发展作铺垫 3.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 4.刻画人物形象
鉴赏小说主题
鉴赏小说主题时,可以从三个方面去把握:
一是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
二是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 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 三是从小说的精巧构思中把握作品的主题。
表达效果主要从人物的情感、心理、心情、性格及文章主题角度挖掘。
分析环境描写
4、文章第6段运用什么描写方法?请你简要 分析它的作用。
环境本身 答案示例:环境描写。1、写出了姐妹俩生活困顿的 情景,为下文企业家继续资助姐妹俩作铺垫;同时 “简陋”、“简单”也突出了姐妹俩节俭的人物形象。 人物 情节
分析环境描写
品味经典语言
4、按要求对文中A、B两处划线句进行鉴赏。 (1)、从A句中任选一个你认为最有表现力的词语, 进行简要品析。 (2)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B句。 词语含义
效果 答案示例 :(1)、“专心致志”是做事心思很专一的意思, 写出了姐妹俩做事用心的神态,从而表明姐妹俩是懂得感恩的人。
(“按捺不住”写出了姐妹俩为有机会给企业家做事而激动、欣喜 的神态,从而表明姐妹俩是懂得感恩的人。)
微型小说 阅读指导
小说知识回顾
1、小说是以塑造( 人物形象 )为中心,通过完整的 ( 故事情节 )的叙述和( 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所以构成小说的三要素是( 人物 )( 情节 )、 ( 环境 )。 2、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有: ( 语言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 )。 3、故事情节分( 开端 )、( 发展 )、( 高潮 )、 ( 结局 )四部分,故事情节是(虚构 )(虚构/真实) 的。 4、环境描写分为( 自然 )环境和( 社会 )环境,其作 用在于(交待人物活动背景;渲染或营造气氛;衬托人物 )
原创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精品课件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第三部分 考点22 小说阅读
(五)语言艺术 小说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欣赏的媒介,又是欣赏的 对象,出题者有时会让考生欣赏遣词造句的奇妙,有时会 让考生领悟语言的言外之意、含蓄之美,有时让考生初步 感知作家的语言风格。 小说的语言有表现力、感染力。具体来讲就是: 1.描写如见其人,如听其言,令读者仿佛亲临其境。 2.人物语言个性化,即显示性格。 3.叙述语言简洁,传神。 4.语言风格幽默风趣,典雅庄重,含蓄凝练。
3.对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应该把 着眼点放在对小说主题的把握和评价上。 要评价小说主题, 首先应该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明确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 态度;其次,所作出的评价要求要客观,要根据客观事情进行 公正的评价,而不能只是根据自身的情感喜好;第三,评价要 求要全面,切忌以偏概全。 (三)探究 1.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 精神。 小说是作者用来表达自己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与态度的。 从不同的人物的角度往往能够发掘出作品的不同的意蕴;从作 品的不同价值角度也可分别挖掘其社会意义和文学艺术意义。 小说作为反映社会生活的重要文学体裁,更能突出地反映人民 的审美情趣、价值观念、伦理道德规范和内涵极为鲜明的民族 心理特征。因而要结合作品的时代和社会背景,结合作者的思 想风格、人生态度,理解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从小说的情节结构的角度,可能用到插叙、补叙、平 叙(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倒叙、伏笔、照应等表现手 法。 从环境描写的角度,往往运用渲染烘托的手法。 从小说语言风格的角度,可以有质朴清新(如孙犁), 简练含蓄(如鲁迅),“文不甚深,言不甚俗”(《三国 演义》)等。 从表现主题的方法上说,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的表 现手法。 除此之外,小说表现手法还包括:对比、人上的主 线副线穿插、明线暗线穿插、时空交错、多线索穿插、抑 扬手法、英雄群像描写、利用巧合、荒诞、悬念、使小说 具有某种地域烙印(如沈从文《边城》)、故意使用方言 写作(如老舍)等。 不可忽视的是,小说的核心任务是塑造人物形象,最 终目的是反映主题。因而在分析鉴赏小说的各种表现手法 时,要注意联系它对于人物及主题的表现作用。
【初中语文】小说阅读(人物+情节+环境考点)(考点串讲)+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统编版)
钱啊。”⑤见我不动,老刘一把拉我到一边说:“快买下,捡漏了,回头你真不要,给我。”老刘这样
说,我还能有什么话。
⑥捧着买下的瓷器,我和老刘就直接回了宾馆,关上房门,老刘一脸得意:“老戴,刚才不方便说, 现在你听我慢慢说来,你知道我是在江西,可你知道产这香熏的湖田窑在哪里吗?就在江西的景德 镇。”老刘见我面无表情,又继续说:“你看,这件香熏呈圆球形,上面网状透雕工艺精致,就是人 们常说的‘青白瓷’,体现了宋瓷的简洁高雅。再翻过来看,底部圈足内有典型的褐红色,这不是宋 代景德镇湖田窑口的东西,是什么?不瞒你说,湖田窑的瓷器我已经收集研究十多年了。” ⑦老刘 越说越激动,而我听到这瓷器是来自宋朝时,即刻有些心潮澎湃了,因为我对宋朝的文化艺术向来心 怀崇敬,所以我不再让老刘说下去。老刘说:“这香熏现在的市场价起码在两万以上啊。” ⑧回到 家,我把香熏作为摆件放在了我的写字桌上,然后找来有关瓷器的书恶补了一下,觉得老刘说的话好 像有点道理。同时我对宋瓷也产生了兴趣,便开始寻找上海的古玩市场。 ⑨到了周末,我来到了全 市最大的一家古玩市场,直奔三楼的瓷器区。 ⑩我终于在一家店里见到了一件入我眼的青白瓷,这 是一把高约十五公分的执壶,造型古朴,釉色白里透青,但不闪眼,给人以温润感。我故作漫不经心 地问:“这壶怎么说?”店主回:“这是宋代的,您想要?”“随便问问,我看到不了宋,应该是高 仿。”店主显得有点底气不足:“我是朋友那里拿的,进价就是五千。”“如果你六千肯卖,我要了, 我不关心年代,我喜欢它的釉色和形制。”店主点头。
特征2(+举出实例)…… (2)××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先总括句(人物身份),再分点作答①个性特征1(+举出实例);
②个性特征2(+举出实例)……
考点3:分析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的分类
小说阅读题目经典考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情感变化
小说阅读题目经典考点——品评人物形象梳理故事情节概括情感变化1.人物形象常考题型及解题思路【提示】人物形象包括四个方面1.人物的才华、特长、身份、职业等。
2.外貌的显著特征。
3.人物的性格。
4.人物的精神、品质。
【注意】分析人物形象要点1.审题要细心(问什么回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
2.概括人物形象要尽量遵循“原文、原词”原则,运用概括性短语作答。
3.需要结合文章分析时,注意人物形象与文中人物的行为、表现要“一一对应”。
4.要有分点意识,语言表达要求有逻辑。
【思路提炼】分析人物形象、挖掘小说主题的步骤1分析正面描写(1)将文中涉及该人物的所有语句勾画下来,逐个分析,用简洁的词语概括人物形象。
(2)分析人物生活背景、遭遇的语句——寻找人物的身份、职业、处境等。
(3)重点分析涉及该人物的事件——佣恰当的词语概括人物形象。
(4)文中摘引作者介绍、评价人物时用到的形容词——可直接概括其形象。
2分析侧面描写(1)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形象——环境的颜色、明暗等词烘托人物怎样的心情。
(2)次要人物的言行——分析其行为、态度或评论能侧面展现主人公形象。
(3)要注意小说中人物所处的特定社会历史背景,比如:《琴证》(“文革”背景),《张切糕李切糕》(抗日战争背景)。
【常用手法】对比、欲扬先抑、正侧面描写相结台、细节描写、叙述等。
2.人物形象概括题易错点1.主观臆断、过分拔高。
2.无中生有、强加词语。
3.以偏概全、只写优点。
4.不用词语概括而用描述性语言描述。
3.故事情节、情感变化常考题型及解题思路4.概括情感变化题的注意事项一、分数原则非表格题要求我们概括人物的情感变化时,可参考分值思考人物情感变化的阶段、次数。
二、原词原则(1)情感变化阶段找“多”了的解决办法:先确定情节的发展阶段再确定情感;用更全面的词语概括情感。
(2)情感变化阶段找“少”了的解决办法:分析人物的细节描写,尤其是动作和神态描写;关注环境描写烘托出怎样的人物形象;关注文童的修辞句、抒情议论句。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小说情节梳理
关联教材:《祝福》的情节结构模式是摇摆式结构
2.外国小说模式
常见模式
内涵解读
“延迟”式 结构
作者竭力给故事、人物、心理的紧张设置障碍,又不使读者觉得希 望完全破灭,在这种捉迷藏式的游戏中,一环扣一环,实现小说的 结构张力
“突转”式 在结尾处情节突然向相反的方向转变,揭示真相,而这个真相通常
(欧·亨利式) 都出人意料,但由于前面的情节早已埋下伏笔,因而一切又都在情
1.划分文章的层次,注意抓住文中表明情节变化的标志性词语,先概 括小说情节,再挖掘每一情节背后隐含的人物心理活动。
高考考点一 小说情节鉴赏之 梳理小说情节
知识必备
小说文本阅读的高考命题与解题思维围绕“人物、情节、环境、主题”四个关键 词进行,因此,需要掌握以下“必备知识”: 一、小说四要素 1.人物
人物的核心是思想性格。小说塑造人物,可以以某真人为原型,综合其他人的一些 事迹,如鲁迅所说:“人物的模特儿也一样,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 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任何一部优秀的小说,总有使人难忘的典型 人物,作者通过这些艺术典型的镜子,反映社会生活。 2.故事情节
答案呈现
答案启示
祥林嫂一生的轨迹如下: ①时间在变化,情节在发展,根据时间,抓住
外逃帮佣,初到鲁镇——被人劫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来梳理情节
回,被迫改嫁——丧夫失子,再到 ②时间变化了,地点也在变化,抓住场面的变
鲁镇——捐献门槛,未能赎罪—— 化来梳理情节
逐出鲁家,沦为乞丐——祝福之夜, ③概括时可以采用“某人+某事”的答题模式
的脉络。
题干中有“情节”“脉络”“思路 ”和“梳理”“概括”“分析”等 字样
题干问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说人物形象、环境描写、故事情节考点综合一、人物形象1.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寻找概括分析的切入点,一般从五个方面思考:(1)从小说中交代的人物身份、地位、经历、教养等方面入手。
因为这些直接决定人物的言行,影响人物的形象(性格)。
(2)从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入手。
通过小说对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概括出人物的形象(性格)特征。
这是概括分析人物性格时最需关注的一点。
(3)从分析情节入手,把握人物的形象(性格)特征。
在情节的展开中,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行为和心理状态,再现活生生的鲜明个性。
因此,欣赏人物形象,可以从情节入手,据情节论人。
在但在分析时要全面,注意区别主次,注意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发展变化。
(4)从分析环境入手,探究人物命运及其思想性格之所以如此的社会原因。
人物的成长变化、人物形象(性格)的形成与社会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什么样的典型环境塑造什么样的典型性格。
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背景下活动的,因此,分析人物形象,还要联系人物活动的社会历史背景。
这样才能准确把握人物鲜明的个性,又可以深切理解人物的社会意义。
(5)从人物间的关系、作者的议论(评价)、作品中其他人物的评价入手。
许多小说作品所提供的人物往往不止一个,这就要求我们准确分析几个人物之间的关系,确定主次,从他们之间的复杂关系中,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作者的评论或其他人物的评价,更是人物性格特征的直接体现。
2.人物形象的作用具体来说,人物形象可以分为三类:主人公、次要人物、线索人物。
这三类人物形象的作用也不尽相同:1、主人公是文章塑造的核心人物,能够揭示、突出、深化主题;2、次要人物作用①能够对比、衬托、烘托主人公,突出主人公的特点,使主人公形象更加鲜明。
②也能够推动情节的发展或者造成情节的陡转。
③暗示(揭示)小说的主旨。
3、线索人物是特殊的次要人物,有对比、衬托、烘托、线索、揭示主题的作用。
二、环境描写1.环境特点概括解答步骤:第一步:审题干,分清环境描写的类型,即分清是自然环境描写还是社会环境描写。
此类题干中常有显示环境类型的关键词。
如“景物描写”显示是自然环境,“古城”显示是社会环境,据此类关键词,可快速确定题目的环境特点。
第二步:抓景物类别,依类概括特点。
(1)社会环境:①人物活动的场所,如家庭、街道及工作地点等,分析它们呈现出怎样的特点;②弄清楚在此场所中的人际关系是友善,还是紧张、冷漠;③要注意人物的生活、工作状态和心境特点,是否压抑或者愉悦等。
(2)自然环境:分析写的景物的“形、声、色”,这些景物有什么共同特征。
第三步:抓景物修饰词,提炼景物特点。
小说描写环境,往往要对景物进行修饰性的描述,抓住这些修饰性的词语,即可提炼出景物特点。
2.环境描写的手法环境描写的手法题思考角度从描写技巧角度思考:①白描(粗笔勾勒、突出特征)与细描(精雕细刻、浓墨重彩);②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侧结合,点面结合,色彩的渲染、衬托。
③借助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描写。
从描写角度(主要是写景角度)思考:①感觉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等;②观察角度——定点观察、移步换景;③写景顺序——远近结合、高低结合、内外结合等。
3.环境描写的作用1.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
2.渲染气氛。
一般来讲,每篇小说都有一种感情基调,每篇作品也有一种特定的氛围,作家往往用生动的自然环境描写,来渲染故事的气氛,从而增强故事的真实性,感染读者。
3.烘托人物的心情。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有时候也能烘托人物丰富的心理,凸显人物心理活动,起到画龙点晴的作用。
4.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烘托人物形象。
人都活动生存在一定的环境中,环境既是人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又影响着人的性格和气质。
社会环境描写,又能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
5.推动情节的发展。
小说的情节发展与环境描写往往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环境描写以情节为依据,而情节发展又离不开环境描写。
6.深化作品主题。
分析小说的主题,离不开对人物和情节的细致分析,也离不开对环境的认真考察。
自然环境不仅仅是交代人物活动的场所,还能孕育人的气质,涵养人的精神,从而揭示出人物性格形成的原因,进而深化小说的主题。
三、故事情节1.梳理概括情节答题方法1.结构连贯法:厘清小说的结构层次,按小说的叙述顺序、情节发展中“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结构脉络梳理。
2.场面连贯法:小说中的场面是人物活动的重要场所,有些小说中一个场面就可以梳理为一个情节。
3.线索连贯法:线索是串联小说人物、事件的人、事、物、感情、时间或地点等,勾画关联线索的语句。
抓住线索,就可以围绕线索概括出情节发展的各个阶段内容。
4.细节连贯法:围绕人物活动,深入阅读文本内容,抓住对情节推进或人物活动、心理具有表现力的细节,勾画关键词句进行提炼、概括。
答题步骤第一步,审题干,明方向。
即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判断题目是明考型还是暗考型,从而确定答题的方向。
第二步,依内容,理层次。
即根据小说文本的具体内容,或采用结构连贯法,或采用场面连贯法,或采用线索连贯法,或采用细节连贯法,划分段落,理清层次结构。
第三步:巧概括,规范答。
抓文章的关键词句,提炼组合,规范概括。
2.故事情节手法情节叙述手法小说情节手法包含情节叙述手法和情节结构手法。
情节叙述手法指的是作者是如何叙述故事的技巧的,包含叙述人称和叙述视角和叙述方式;情节结构手法指作者在安排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过程中运用悬念设置、伏笔照应等技巧。
提问方式(1)×××部分采用了第几人称叙述?有何效果?(2)本文在叙述手法上有何特色?请赏析。
(3)本文的故事情节是怎样展开的?回答方法1.叙述人称根据作者与所叙述对象的关系,小说中叙述的人称主要有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两种。
第一人称:优点是真实亲切,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便于抒发感情。
缺点是与“有限视角”类似,局限于叙述人的所见所闻。
注意小说中的“我”并不是作者本人,而只是一个角色,这个角色有时指作品中国的主人公,有时指所叙述事件的见证人。
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比较灵活自由。
2.叙述视角“全知视角”一般以第三人称为主。
叙述者凌驾于整个故事之上,随时对人物的思想及行为做出解释和评价。
这种视角可以使作者随意地对故事情节及人物形象进行加工处理,但作者的过多干预和介入也同时在作品和读者之间产生了距离,从而降低了作品的真实度。
“有限视角”是限知限觉的视角,以第一人称“我”的角度去叙述事件的过程,特点是叙述讲究遮蔽作者的意图,故意隐藏一些环节,留给读者自己去推理、判断和评价,不足之处是叙述的眼光往往较为主观,带有偏见和感情色彩,只能限于“我”的所见所闻所感3.叙述方式顺叙:按照时间(空间)的先后顺序来写。
特点是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倒叙:把某些发生在后面的情节或结局先行提出,然后再按顺序叙述下去。
特点是制造悬念,引人入胜。
插叙:就是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暂时中断主线而插入的另外一些与中心事件有关的内容的叙述,叙述完插入的事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
去掉插叙的内容不影响故事的完整性。
插叙内容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完整,结构更严密,内容更充实。
补叙:也叫追叙,在行文中用两三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作一些补充的交代,补充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使事件的整个过程更加清晰完整。
是对上文的内容作补充交代,有助于更好地表达主题,使文章结构完整,行文跌宕起伏,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若无补叙,就会影响故事的完整性。
平叙:就是平行叙述,即叙述同一时间内不同地点所发生的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
通常是先叙一件,再叙一件,常称为“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因此又叫做分叙。
特点是条理清楚,便于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答题步骤(1)根据题干要求,确定情节手法类型是哪种叙述手法。
(2)利用答题模板,规范作答①首先点出所用的情节手法,②结合文本所用此情节手法的内容具体分析,③明确叙述这种情节手法的作用(效果)。
情节结构手法情节结构手法题在小说考题中经常出现,考查时可能涉及到情节叙述手法,还会结合环境、人物和主旨进行探究,考题灵活多样。
情节结构手法指作者在安排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过程中运用悬念设置、伏笔照应等技巧。
提问方式(1)本文的故事情节是怎样展开的?(2)本文在构思上别具特色,请赏析。
手法内容1.悬念通俗地说,它是指在小说的叙述中先设置一个谜面,藏起谜底,在适当的时候再予以点破,使读者的期待心理得到满足。
悬念的主要作用是吸引读者、引人入胜。
2.抑扬指对写作对象或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然后陡然一转,出乎读者所料,从而使文势曲折多变,使文章产生峰回路转、跌宕起伏的效果,增强作品的可读性。
3.突转在小说结尾部分,作者常常采用突转的方法形成情节的某种“巧合”,某种意料之外的反转,或者是形成人物性格的“急剧改变”。
这种突转常收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效果,对表现小说主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4.照应是篇章间的伏笔照应,又叫呼应。
照应能使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构紧凑5.伏笔指作者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作的提示或暗示。
伏笔用得好,可使全文前后呼应,结构更严谨,情节发展更合理,前因后果更分明6.对比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
对比的作用一般是渲染气氛、表现人物或突出主题。
7.衬托指描绘某一事物来表现另一事物的艺术手法,它分为正衬和反衬两种。
衬托可以使文章更生动,人物、事物形象更突出,主题更鲜明。
8.铺垫也称铺叙衬垫,它是为了衬托主要人物或事物而铺叙另外的人物和事物以作衬垫。
运用铺垫写法是为了蓄积气势,突出文章主旨。
答题步骤1.根据题干要求,确定情节手法类型是哪种结构手法。
2.利用答题模板,规范作答①首先点出所用的结构手法。
②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
③明确叙述这种情节手法的作用(效果)。
三、小说情节作用作答方法第一步:从五个对应关系考虑。
1.从情节与其他情节的关系考虑对这一方面又可以从以下角度思考:(1)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
作用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
如《祝福》中祥林嫂的改嫁这一情节就有此作用。
(2)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的作用,使结构更加严谨完整。
(3)就开头来说:①倒叙式(把结局放到开头来写),起到制造悬念的作用。
如《祝福》,采用了倒叙的结构形式,从祥林嫂临死前的肖像写起,再回顾祥林嫂初来鲁镇的情景,再次到鲁镇的经过等,设置了悬念。
②引起下文式,往往起到铺垫作用。
(4)就结尾来说:①出人意料的结局从结构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如石破天惊,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古渡头》的结尾就有此作用;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