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脂滴点与耐高温的关系
润滑脂的高温性能

润滑脂的高温性能温度对于润滑脂的流动性具有很大影响,温度升高,润滑脂变软,使得润滑脂附着性能降低而易于流失。
另外,在较高温度条件下还易使润滑脂的蒸发损失增大,氧化变质与凝缩分油现象严重。
润滑脂失效的主要原因,大多是由于凝胶的萎缩和基础油的蒸发损关所致,即润滑脂关效过程的快慢与其使用温度有关。
高温性能好的润滑脂可以在较高的使用温度下保持其附着性能,其变质失效过程也较缓慢。
润滑脂的高温性能可用滴点、蒸发度和轴承漏失量等指标进行评定。
润滑脂的滴点是指其在规定条件下达到一定流动性时的最低温度,以℃表示。
滴点没有绝对的物理意义,它的数值因设备与加热速率不同而异。
润滑脂的滴点主要取决于稠化剂的种类与含量,润滑脂的滴点可大致反映其使用温度的上限。
显然,润滑脂达到滴点时其已丧失对金属表面的粘附能力。
一般地说,润滑脂应在滴点以下20℃一30℃或更低的温度条件下使用。
润滑脂的滴点可按GB/T4929一85《润滑脂滴点测定法》进行测定。
方法概要:将润滑脂装入滴点计的脂杯中,在规定的标准条件下,记录润滑脂在试验过程中达到规定流动性时的温度。
该标准与ⅠSO/DP2176等效。
GB/T3498一83是润滑脂宽温度范围滴点测定法。
润滑脂的蒸发度是指在规定条件下蒸发后,润滑脂的损失量所占的质量百分数。
润滑脂的蒸发度主要取决于所采用的基础油的种类、馏分组成和分子量。
高温、宽温度条件下使用的润滑脂,其蒸发度的测定尤为重要,蒸发度可以定性地表示润滑脂上限使用温度。
润滑脂基础油蒸发损失,就会使润滑脂中的皂基稠化剂含量相对增大,导致脂的稠度发生变化,使用中会造成内摩擦增大,影响润滑脂的使用寿命。
因而,蒸发度指标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表明润滑脂的高温使用性能。
SH/T0337一92是皿式法测定润滑脂蒸发度的方法。
GB/T7325一87是测定润滑脂和润滑油蒸发损失的方法,方法概要:把放在蒸发器里的润滑脂试样,置于规定温度的恒温浴中,热空气通过试样表面22h,根据试样失重计算蒸发损失。
润滑脂的高温性能及其科学应用

润滑脂的高温性能及其科学应用作者:周苏平来源:《食品安全导刊》2014年第10期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升和各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机械设备的润滑部位处于高温环境,选择具有杰出高温性能的润滑脂对满足设备高温润滑要求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同一款润滑脂产品依据不同原理、采用不同方法测定出的润滑脂高温极限值会有很大区别,如果不清楚这些高温值测定背后的原理,只凭借产品所宣称的耐高温值进行采购或制定润滑方案可能会事与愿违,并对机械设备的运行产生不良后果。
滴点——评定高温性能的老方法过去,宣称为高温润滑脂的依据通常是其“滴点”。
“滴点”代表的是在测试中润滑脂内的增稠剂失效,即增稠剂失去凝聚作用,不能保持内部油时的温度。
“滴点”主要是被用来在生产质量控制试验中确定正确的增稠剂形成参数,而非表现润滑脂性能的指示参数。
滴点温度并不代表润滑脂的实际耐高温性能情况,而人们也无法用滴点温度数值减去某一数值的方法得到润滑脂的实际耐高温值。
轴承测试——现代评定方法确定润滑脂高温性能的较好方法是标准轴承测试。
这种测试通过提高操作强度以加速润滑脂的老化过程,从而测试润滑脂的高温性能。
限制润滑脂高温性能的因素包括因增稠剂和基础油的氧化而引起的老化,和由于润滑脂析油和蒸发而引起的基础油损失。
总的来说,轴承测试这种动态润滑脂测定方法更能体现润滑脂在日常机械运作中的真实情况,因而基于这种方法测定的最高极限温度比基于滴点所得的数值更为真实可靠。
有多种不同类型的轴承测试方法都可以用来评估润滑脂的极限高温,这些不同的测试方法都会用到一个基本的装置,那就是轴承被安装在5套平行摆放的相同的设备上进行测试。
根据每套设备上润滑脂失效的时间,利用威布尔(Weibull)统计法就可以确定50%的轴承停止正常运作的时间点,即所谓被测试润滑脂在给定温度下的“L50”寿命,由此得出润滑脂的高温极限。
高温润滑脂轴承测试的具体方法主要包括:ASTM D3336测试:该方法一般让5个6204滚珠轴承以10000转/分钟的速度按照持续运行20小时后停止4小时的循环连续运作,直至润滑脂出现温度剧增或轴承出现扭矩过大的情况,即可判定润滑脂失效。
润滑油使用温度和闪点的关系

润滑油使用温度和闪点的关系
润滑油的使用温度和闪点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这两个参数都对润滑油的性能和安全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润滑油的使用温度。
润滑油的使用温度是指在实际工作条件下,润滑油所能承受的最高温度。
润滑油在高温下会发生氧化、挥发和降解,从而影响其润滑性能和使用寿命。
因此,润滑油的使用温度必须能够适应所处工作环境的高温要求,否则会导致润滑油失效,进而影响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
而润滑油的闪点则是指在润滑油受热时,润滑油表面产生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后,混合气体与外部火焰接触后能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
闪点是评价润滑油火灾危险性的重要指标,闪点越低,润滑油的火灾危险性越大。
因此,润滑油的闪点需要在一定范围内,以确保在工作过程中不会因为受热而发生火灾。
润滑油的使用温度和闪点之间的关系在于,润滑油的使用温度需要在其闪点以上,以确保在工作过程中不会因高温而引发火灾。
如果润滑油的使用温度超过了其闪点,那么在高温下润滑油容易发生闪燃或爆炸,从而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
因此,润滑油的使用温度和闪点是密切相关的,润滑油在实际
应用中需要根据工作环境的温度要求选择合适的润滑油种类和品牌,以确保润滑油在高温下能够正常工作并保持安全性。
同时,对于高
温工作环境下的润滑油,闪点的测试和监测也是非常重要的,以确
保润滑油在高温条件下不会因为火灾而引发安全事故。
润滑脂理化指标的分析及其对性能的影响

润滑脂理化指标的分析及其对性能的影响日期:2005-12-15 10:55:16润滑脂理化指标的分析及其对性能的影响一、外观润滑脂外观是通过目测和感观检验来控制其质量的一个检查项目。
外观检验的主要内容包括颜色、光亮、透明度、粘附性,均一性和纤维状况等。
虽然这是一个极简单的并带有人为经验性的直观检查项目,但却可以初步鉴定出润滑脂的种类牌号,推断产品质量。
因此,在规格标准中,几乎对多数润滑脂都规定了外观这项质量指标。
润滑脂的外观检查方法,一般是直接用肉眼观察,但最好用刮刀把它涂抹在玻璃板上,在层厚约1~3mm下对光检查,仔细地进行观察。
此外,还可以用手捻压来检查判断。
外观的主要检查内容包括:(1)观察颜色和结构是否正常,是否均匀一致,有无明显析油倾向;(2)观察有无皂块,有无粗大颗粒,硬粒杂质以及外来杂质;(3)观察纤维状况,粘附性和软硬程度等。
皂基润滑脂的颜色因选用的稠化剂和基础油的性质以及生产工艺条件的不同而异,一般呈淡黄色至暗褐色。
大部分皂基润滑脂是半透明或不透明状,呈现一定光泽的均匀油膏,而且具有不同强度的纤维感觉。
检查润滑脂的外观可以初步区别各种不同类型的润滑脂。
例如,一般钠基脂具有长纤状;钡基脂具有粗大的纤维;锂基脂呈光滑均匀,色泽稍深的油膏状,并有细小的纤维;普通钙基脂纤维很短,呈半透明软膏状;而用中粘度油制的铝基脂,呈光滑透明的凝胶状;复合钙基脂色泽深黄,纤维较长,直观较硬;钙钠基脂则大多呈现团粒状结构。
基础油的粘度越大,制得的成品润滑脂色泽就越深,而且润滑脂粘稠性和韧性越强,手感粘着性越大。
稠化剂含量越高,成品润滑脂越稠厚,稠度牌号也越高。
有经验的工作人员对润滑脂的稠厚程度一般可以从外观和手的捻压感觉判断它的锥入度牌号。
通常,天然脂肪制得的润滑脂颜色较浅,合成脂肪酸制得的润滑脂的颜色较深而暗,并稍有特殊臭味。
烃基脂类产品的外观一般为淡黄色至黄褐色半透明或不透明的油膏,一般都不具光泽,有很强的粘稠性、拉丝性和附着能力。
高温润滑油脂的要求

高温润滑油脂的要求
高温润滑脂应满足以下要求:
1.耐高温性:应满足至少200℃下长期工作不会流失,目前许多润滑脂以滴点表示高温进行宣传,宣称耐温300度之类的,事实上,滴点只是润滑脂不会滴油的温度,并不代表润滑脂使用温度,也不是说明耐高温润滑脂的唯一指标。
如膨润土类油脂没有滴点,但实际使用一般不超过200度,实际使用中,更重要的是高温稳定性,如:油脂挥发程度、高温剪切安定性(即轴承在高温运转时润滑脂变稀的程度)等综合性能。
2.抗氧化能力:良好的氧化安定性,润滑脂在高温环境下与空气接触,不致很快被氧化生成氧化物。
避免结焦积碳
3.水蒸气环境影响:抗水及水汽,特别是高温下,润滑剂遇水不乳化、不溶解、不吸收水分、润滑剂组分不发生水解;
4.抗剪切能力,润滑脂在机械工作中,要受到剪切作用。
受长期剪切后,皂纤维会脱开(分离)或取向而产生流动,造成润滑脂的稠度下降。
理想的耐高温润滑脂,受剪切后的稠度变化应该小,从而获得较长的使用寿命。
在高温高速环境下使用的润滑脂应当具有以下特性:
1.在高温下不流失,即在180℃左右甚至更高的温度下保持一定的稠度,不软化流失。
2.油脂泄漏较少。
当润滑脂在轴承中承受高频反复剪切和很大的离心力作用时,润滑油能及时回流到滚道不被甩出。
3.具有一定的静音效果,由于高温润滑脂的纤维一般硬度较大,所以在轴承噪声测试中的静音性能还不如锂基润滑脂。
4.这类润滑脂要有一定的高温使用寿命,在高温下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从而延长轴承和相关设备的使用寿命。
润滑脂滴点的检测标准

润滑脂滴点的检测标准
润滑脂滴点是指润滑脂在加热条件下,从锥形容器中滴落的温度。
滴点的高低是衡量润滑脂耐高温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根据不同的润滑脂类型和应用要求,润滑脂滴点的检测标准可以有多种。
常见的润滑脂滴点测试标准有以下几个:
1. ASTM D2265-方法是将试样装入锥形容器中,通过持续加热容器,直到试样从锥形管中滴下。
滴点温度是试样从锥形管中滴落的温度。
2. GB/T3498-标准的测试方法与ASTM D2265相似,也是使用锥形容器加热试样,直到试样从锥形管中滴下。
滴点温度是试样滴下的温度。
3. DIN 51801-使用相同的测试方法热测试滴点。
滴点温度是试样从锥形管中滴下的温度。
4. ISO 2176-这个标准也使用锥形容器来进行测试,并且通过加热试样直到试样从锥形管中滴下。
滴点温度是试样滴下的温度。
这些标准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润滑脂,包括矿物油基润滑脂、合成油基润滑脂和高温润滑脂等。
根据不同的应用要求,可以选择适合的测试标准来评估润滑脂的滴点温度。
润滑油脂参数及重要性

1、润滑脂的主要性能指标①滴点:指在规定的条件下加热,达到一定流动性时的温度。
它大体上可以决定润滑指的使用温度(滴点比使用温弃高15~30度)②锥入度:指在规定的温度和负荷下试验锥体在5s内自由垂直刺入油脂中的深度(单位为1/10mm)。
它是润滑指稠度和软硬程度的衡量指标。
③胶体安定性(析油性):指在外力作用下润滑指能在其稠化剂的骨架中保存油的能力,用分油量来判定。
当润滑脂的析油量超过5%-20%时,此润滑脂基本上不能使用。
④氧化安定性:指在储存和使用中抵抗氧化的能力。
⑤机械安定性:指在机械工作条件下抵抗稠度变化的能力。
机械安定性差,易造成润滑脂的稠度下降。
⑥蒸发损失:指在规定条件下,其损失量所占总量的百分数。
它是影响润滑脂使用寿命的一项重要因素。
⑦抗水性:指在水中不溶解、不从周围介质中吸收水分和不被水洗掉等的能力。
⑧相似粘度:指其非牛顿流体流动时的剪应力与剪速之比值。
转速高时其粘度低,反之则粘度较大。
2、润滑在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和维护保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控制摩擦对摩擦副进行润滑后,由于润滑剂介于对偶表面之间,使摩擦状态改变,相应摩擦因数及摩擦力也随之改变。
试验证明:摩擦因数和摩擦力的大小,是随着半干摩擦、边界摩擦、半流体摩擦、流体摩擦的顺序递减的,即使在同种润滑状态下,因润滑剂种类及特性不同不相同。
2.减少磨损摩擦副的粘着磨损、磨粒磨损、表面疲劳磨损以及腐蚀磨损等,都与润滑条件有关。
在润滑剂中加入抗氧化和抗腐蚀添加剂,有利于抑制腐蚀磨损;而加入油性和极压抗磨添加剂,可以有效地减轻粘着磨损和表面疲劳磨损;流体润滑剂对摩擦副具有清洗作用,也可相轻磨粒磨损。
3.降温冷却降低摩擦副的温度是润滑的一个重要作用。
众所周知,摩擦副运动时必须克服摩擦力而作功,消耗在克服摩擦力上的功全部转化为热量,其结果将引起摩擦副温度上升。
摩擦热的大小与润滑状态有关,干摩擦热量最大,流体摩擦热量最小,而边界摩擦的热量则介于两者之间。
温度对润滑脂功效的影响

温度对润滑脂功效的影响温度对于润滑脂的流动性具有很大影响,温度升高,润滑脂变软,使得润滑脂附着性能降低而易于流失。
另外,在较高温度条件下还易使润滑脂的蒸发损失增大,氧化变质与凝缩分油现象严重。
润滑脂失效的主要原因,大多是由于凝胶的萎缩和基础油的蒸发损关所致,即润滑脂关效过程的快慢与其使用温度有关。
高温性能好的润滑脂可以在较高的使用温度下保持其附着性能,其变质失效过程也较缓慢。
润滑脂的高温性能可用滴点、蒸发度和轴承漏失量等指标进行评定。
1.润滑脂的滴点润滑脂的滴点是指其在规定条件下达到一定流动性时的最低温度,以℃表示。
滴点没有绝对的物理意义,它的数值因设备与加热速率不同而异。
润滑脂的滴点主要取决于稠化剂的种类与含量,润滑脂的滴点可大致反映其使用温度的上限。
显然,润滑脂达到滴点时其已丧失对金属表面的粘附能力。
一般地说,润滑脂应在滴点以下-20℃一-30℃或更低的温度条件下使用。
润滑脂的滴点可按GB/T4929一85《润滑脂滴点测定法》进行测定。
方法概要:将润滑脂装入滴点计的脂杯中,在规定的标准条件下,记录润滑脂在试验过程中达到规定流动性时的温度。
该标准与ⅠSO/DP2176等效。
GB/T3498一83是润滑脂宽温度范围滴点测定法。
2.润滑脂的蒸发度润滑脂的蒸发度是指在规定条件下蒸发后,润滑脂的损失量所占的质量百分数。
润滑脂的蒸发度主要取决于所采用的基础油的种类、馏分组成和分子量。
高温、宽温度条件下使用的润滑脂,其蒸发度的测定尤为重要,蒸发度可以定性地表示润滑脂上限使用温度。
润滑脂基础油蒸发损失,就会使润滑脂中的皂基稠化剂含量相对增大,导致脂的稠度发生变化,使用中会造成内摩擦增大,影响润滑脂的使用寿命。
因而,蒸发度指标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表明润滑脂的高温使用性能。
SH/T0337一92是皿式法测定润滑脂蒸发度的方法,GB/T7325一87是测定润滑脂和润滑油蒸发损失的方法,方法概要; 把放在蒸发器里的润滑脂试样,置于规定温度的恒温浴中,热空气通过试样表面22h,根据试样失重计算蒸发损失。
润滑油粘度和温度的关系

____年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真题及答案(安全生产技术)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1、齿轮的安全防护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半封闭型的防护装置B、齿轮防护罩的材料可利用有金属骨架的铁丝网制作C 齿轮防护罩应能方便地打开和关闭D在齿轮防护罩开启的情况下机器不能启动2、机械本质安全的策略顺序是:(A、C-A-D-B)A、减少获消除接触机器危险部位的次数B、提供个人保护装置C消除产生危险的原因D使人们难以接近机器的危险部位1、下列事故中不属于机械常见事故的是(D、工人检修机床时被工具绊倒)A工人违规戴手套操作时旋转部件绞伤手指B零部件装卡不牢导致飞出击伤他人C机床漏电导致工人触电2、下列检查中,不属于检查滚动轴承损伤的范围是(D、油压降低)A磨损B化学腐蚀C滚珠砸碎3、冲压设备的安全装置中不属于机械式防护装置的是(A按钮连锁式保护装置)B摆杆护手C拉手安全D推手保护4、下列危险有害因素中,不属于铸造作业危险的是(D氢气爆炸)A机械伤害B高处坠落C噪声与振动5、下列危险有害因素中不属于锻造过程危险有害因素的是(D急性中毒)A尘毒危害B烫伤C机械伤害6、将体力劳动强度分为(4)级7、故障诊断基本步骤的正确实施顺序是(A信号检测-信号处理-状态识别-诊断决策)8、产品的维修性设计师设计人员从维修的角度考虑。
在进行维修性设计不需要重点考虑的是(A、产品整体运输的快速性)B可达性C零部件的标准化及互换性D维修人员的安全性9、员工未经过热环境习惯的条件下,感觉舒适的空气温度是(C、21+-3)℃0、下列各种危险危害中,不属于雷击危险危害的是(A、引起变压器严重过负载)B烧毁电力线路C引起火灾和爆炸D使人遭受致命电击1、辐射电磁波的频率一般在(C、100)KHz以上。
2、下列电缆线路起火的原因中属于外部原因是(C、破土动工时破坏电缆并使其短路)A电缆终端头密封不良B电缆终端头段子连接松动,打火放电D 点蓝颜中国在,发热量剧增,引燃表面积尘3、下列几种仪表中,可用于测量绝缘电阻的仪表应该是(C、兆欧表)。
润滑油润滑脂相关知识摘1

润滑油润滑脂相关知识摘录一,润滑油,脂是加到两相对运动表面间能减小摩擦,降底磨损的油和脂等。
润滑的作用:1,降低摩擦。
2,减少磨损。
3,冷却。
4,防腐。
二,润滑油的性能检测和评定。
1,粘度:是液体油品流动时的内摩擦力。
粘度是各种润滑油分类分级和评定产品质量的主要指标。
润滑油的牌号大部分以某一温度下的运动粘度范围的中心值来划分的,是选用润滑油的主要依据。
SUS:塞氏通用粘度即在规定的条件下,由一检定过的通用锐孔流出60mL试样所需的时间,以s为单位用SUS表示。
SFS:塞氏重油粘度即在规定的条件下,由一检定过重油锐孔流出60mL 试样所需的时间,以为s单位用SFS表示。
粘度一般有动力粘度,运动粘度,条件粘度。
塞氏粘度属于条件粘度的一种。
2,粘温性能指润滑油粘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程度。
通常润滑油粘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程度小者称之粘温性能好,反之则粘温性差。
粘温性的好坏一般用粘度指数,粘温系数和粘度比等。
粘度指数是国际上广泛采用的用来表示润滑油粘温性能的参数,是一个经验比较值。
它用粘温性能好(粘度指数定为100)和差的(粘度指数定为0)的两种润滑油为标准油,以40度和100度的粘度为基础进行比较得出。
指数越高,粘温性能越好。
一般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压力的升高而增大。
3,密度,一般润滑油的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4,颜色,油品的颜色反映精制程度和稳定性。
5,闪点,润滑油在规定的条件下,加热到所逸出的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气与火焰接触发生瞬间闪火时的最低温度。
闪点分为开口闪点和闭口闪点,通常闭口闪点底于开口闪点。
一般蒸发性大的多测闭口闪点。
闪点是一个安全指标。
是有火灾出现的最低温度。
6,燃点,润滑油在规定的条件下,加热到他的蒸气能被火焰点着并燃烧不少于5秒时的最低温度称为燃点。
7,凝点,润滑油试样在规定的条件下冷却到停止流动时的最高温度称为凝点。
8,倾点,在规定条件下被冷却的润滑油试样能够流动的最低温度称为倾点。
润滑脂的极压抗磨性能指标及意义

润滑脂的极压抗磨性能指标及意义对负荷较大设备的润滑在润滑脂中都加入一定的极压或抗磨添加剂,以提高脂的极压抗磨性能。
润滑脂的极压抗磨性能是很重要的指标,极压抗磨性能不好,就会导致设备的磨损严重,使设备损坏引发设备事故。
对极压、抗磨性能的测定有四种方法:1梯姆肯试验该试验是在梯姆肯试验机上进行,将润滑脂以一定流量加在一定负荷一定转速的金属环与金属块的摩擦副之间。
经过一定时间的运转后观察金属块上的磨痕来判断润滑脂的极压性能用OK值表示。
1.1考察润滑脂在线形接触下抵抗负荷的能力。
1.2试验方法:SH/T 02032四球试验(GB/T 3142)四球试验是将润滑脂装入球盒中,在规定的负荷下上面一个钢球对着下面静止的三个钢球以一定的转速旋转。
一定时间后测其磨迹直径来判断润滑脂的极压性能。
该方法有三种表示:PB值、PD值、ZMZ值PB值:是指在试验条件不发生卡咬的最大负荷,用N表示。
PD值:是在试验条件下使转动球与三个静止的球发生烧结的最小负荷,用N表示。
ZMZ值:润滑脂在所加负荷下抗极压能力的一个指数。
试验时负荷按0.1对数单位的间隔逐级加到三个静止的钢球上,取烧结负荷前十次试验结果计算ZMZ值,用N表示。
3四球试验(GB/T12583)该方法有三种表示方法:PB值、PD值、LWI值LWI值:是指在所加负荷下润滑剂使磨损减少到最小的极压能力指数。
在本试验条件下,它等于在烧结点以前按0.1对数单位负荷加到三个静止球上,做十次试验所测得的校正负荷的平均值。
4抗磨性能(SH/T 0204)在四球长磨试验机上,在规定的负荷条件下,上面的一个钢球对着表面涂有试样的下面三个静止的钢球旋转,试验结束后测量下面三个钢球的磨痕直径,以磨痕直径的大小来判断润滑脂的抗磨性能。
4.1意义:此方法用于测定不同润滑脂在试验条件下的相对磨损性能,不能区别极压和非极压润滑脂。
滑油的粘度单位是什么?与润滑油有着什么样的利弊关系?粘度是液体分子间的内摩擦力。
7014与7019高温润滑脂参数

7014与7019高温润滑脂参数摘要:一、引言二、7014 高温润滑脂参数1.工作温度2.滴点3.稠度4.抗磨性5.抗氧化性6.抗水性三、7019 高温润滑脂参数1.工作温度2.滴点3.稠度4.抗磨性5.抗氧化性6.抗水性四、结论正文:【引言】润滑脂是一种常见的润滑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高温环境中。
本文主要介绍两款高温润滑脂——7014 和7019 的参数,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并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润滑脂。
【7014 高温润滑脂参数】1.工作温度:7014 高温润滑脂适用于高温工作环境,其工作温度范围为-30℃至+120℃。
2.滴点:7014 高温润滑脂的滴点在130℃左右,这意味着该润滑脂在130℃以上的温度下仍能保持润滑性能。
3.稠度:7014 高温润滑脂的稠度适中,既不过于稠厚也不过于稀薄,能够在高温下保持良好的润滑性能。
4.抗磨性:7014 高温润滑脂具有良好的抗磨性能,可以有效减少摩擦,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
5.抗氧化性:7014 高温润滑脂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能,在高温下不易氧化变质,能够保持较长时间的润滑性能。
6.抗水性:7014 高温润滑脂具有一定的抗水性,能够在潮湿环境中保持润滑性能。
【7019 高温润滑脂参数】1.工作温度:7019 高温润滑脂同样适用于高温工作环境,其工作温度范围为-30℃至+120℃。
2.滴点:7019 高温润滑脂的滴点在135℃左右,这意味着该润滑脂在135℃以上的温度下仍能保持润滑性能。
3.稠度:7019 高温润滑脂的稠度适中,既不过于稠厚也不过于稀薄,能够在高温下保持良好的润滑性能。
4.抗磨性:7019 高温润滑脂具有良好的抗磨性能,可以有效减少摩擦,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
5.抗氧化性:7019 高温润滑脂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能,在高温下不易氧化变质,能够保持较长时间的润滑性能。
6.抗水性:7019 高温润滑脂具有一定的抗水性,能够在潮湿环境中保持润滑性能。
润滑脂的主要性能

润滑脂的八大主要性能1)触变性润滑脂所具有的最基本的特性,就是触变性。
当施加一个外力时,润滑脂的流动在逐渐变软,表现粘度降低,但是一旦处于静止,经过一段时间(很短)后,稠度再次增加(恢复),这种特性称为触变性。
润滑脂的这种特性,决定了其可以在不适于润滑油润滑的部位润滑,而显示它优良的性能。
2)粘度润滑脂通常用表观粘度或相似粘度来表示,在说明润滑脂的粘度时,必须指明温度和剪切速度。
可采用相似粘度指标来控制其低温流动性和泵送性。
3)强度极限润滑脂的强度极限是指引起试样开始流动的所需最小切应力,又称极限切应力。
润滑脂强度极限是温度的函数,温度越高脂的强度极限越小,温度降低,脂的强度极限变大,它的大小取决于稠化剂的种类与含量,和制脂工艺条件也有一定的关系。
4)低温流动性衡量润滑脂低温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是低温转矩,即在低温下(-20°C以下)润滑脂阻滞低速流动轴承转动的程度,润滑脂的低温转矩由起动转矩和转动60MM后转矩的平均值表示。
5)滴点润滑脂在规定条件下达到一定流动性时的最低温度称为滴点。
润滑脂的滴点有助于鉴别润滑脂类型和粗略估计润滑脂的最高使用温度,一般说来,对于皂基脂,其使用温度应低于滴点20~30°C滴点越高,其耐热性越好。
(6)蒸发性润滑脂的蒸发性(度)表示润滑脂在高温条件下长期使用时,润滑脂油分挥发的程度,蒸发性越小越好。
脂的蒸发性主要取决于润滑油的性质和馏分组成。
(7)胶体安定性润滑脂的胶体安定性是指润滑脂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保持胶体结构稳定,防止润滑油从润滑脂中析出的性能,也就是润滑脂抵抗分油的能力。
通常把润滑脂析出油的数量换算为质量分数来表示。
润滑脂的胶体安定性反应出润滑脂在长期储存中与实际应用时分油趋势,如果润滑脂的胶体安定性差,则在受热、压力、离心力等作用下易下发生严重分油,导致寿命迅速降低,并使润滑脂变稠变干,失去润滑作用。
(8)氧化安定性氧化安定性是指润滑脂在长期储存或长期高温下使用时抵抗热和氧的作用,保持其性质不发生永久变化的能力。
各类型润滑脂的滴点

180~240℃
石磨润滑脂
80℃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聚脲基润滑脂
160~250℃
高温防粘润滑脂
-40℃~1100℃
二硫化钼锂基脂
160~180℃
高温复合锂基脂
275~285℃
复合铝基润滑脂
235℃
高温EP润滑脂
250℃
高低温合成润滑脂
-40℃~250℃
齿轮箱高级专用润滑脂
-30℃~150℃
特级高温重负荷润滑脂
-20℃~300℃在300℃以上形成固体润滑
滴点
在规定条件下的固体或半固体石油产品达到一定流动性时的最低温度叫做滴点,通过滴点的测定,可知润滑脂从不流动状态变成流动状态时的温度。以℃表示。
润滑脂的滴点与其组成有很大关系。系列润滑脂滴点的范围如下表:
润滑脂名称
滴 点
锂基脂
170~180℃
钙基脂
80~95℃
钠基脂
120~160℃
高温润滑脂
210~260℃
润滑脂最佳工作温度

润滑脂最佳工作温度润滑脂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机械设备保养中的重要润滑材料。
它能够减少摩擦、磨损,防止局部过热,并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润滑脂的使用不仅在于选择合适的牌号和性能,还必须考虑其工作温度范围。
润滑脂在不同温度下的表现有着明显的差异,因此了解润滑脂的最佳工作温度对于确保设备正常运转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润滑脂的概念、工作原理以及最佳工作温度等方面进行详细的探讨,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润滑脂的工作特性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一、润滑脂的概念及分类润滑脂是由基础油、稠化剂和添加剂组成的,一种半固体的润滑材料。
根据不同的基础油和稠化剂的种类和比例,可以制备出具有不同性能的润滑脂。
润滑脂可以根据其基础油的类型分为矿物油润滑脂、合成润滑脂和生物润滑脂等不同种类。
按照其稠化剂的种类可分为钠基、钙基、锂基、铝基、钾基、钠钙基等多种类型。
不同类型的润滑脂在不同的工作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的性能,其中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就是工作温度。
二、润滑脂的工作原理润滑脂在机械设备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减少摩擦与磨损:润滑脂能够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均匀的润滑膜,减少金属之间的直接接触,从而减少摩擦和磨损。
2. 导热:润滑脂可以有效地带走摩擦过程中的热量,防止局部过热,保持设备正常运转。
3. 防腐抗氧化:润滑脂中的添加剂能够防止金属氧化和腐蚀,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
以上作用都与润滑脂的工作温度密切相关。
在不同的温度下,润滑脂的稠度、黏度和流动性都会发生变化,影响其润滑性能。
三、润滑脂的最佳工作温度1. 润滑脂的低温特性低温下,润滑脂会变得更加粘稠,流动性较差。
如果在过低的温度下使用润滑脂,会导致设备启动困难,润滑脂不能迅速润滑到位,增加了设备的磨损。
对于在低温环境下作业的设备,选择低温抗磨润滑脂至关重要。
这类润滑脂在低温下仍能保持其润滑性能,有效降低设备的启动阻力,减少能源消耗,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2. 润滑脂的高温特性在高温条件下,润滑脂的黏度会减小,流动性增加。
温度高低对润滑脂选用有什么影响?

温度高低对润滑脂有什么影响?在选购润滑脂时,使用的温度范围是我们要考虑的一个因素。
润滑脂具有一定的使用温度范围,不同的润滑脂使用温度范围有差异。
润滑脂的成分是基础油、稠化剂、添加剂、润滑脂的使用温度也和这三种成分有关,对于某种润滑脂,厂家会给出一个最高使用温度和最低使用温度,用户应记住,选用时,用户需考虑润滑部位的最高和最低温度(一般是启动时的最低温度)。
1.润滑脂的最低使用温度润滑脂在温度下降时硬度会增加,影响正常输送,造成润滑脂不能充分到达润滑点,机器冷启动时缺乏润滑。
润滑脂的最低使用温度必须高于冷启动时最低环境温度,在较低的温度下(如接近-30℃),应该使用合成润滑脂,例如使用PAO作为基础油的润滑脂。
润滑脂的最高使用温度:润滑脂有一项指标是滴点(dropping point),但是滴点不等于最高使用温度,润滑脂允许的最高使用温度一般要比滴点低30℃~50℃,不要超温使用,尤其是持续一段时间的高温。
超过滴点的润滑脂就算冷却下来,性能也已经遭到破坏,不宜使用。
2.高温下润滑脂的性能润滑油超温使用的直接危害是加速氧化变质,并且生成酸性物质,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润滑点出现局部高温,也会引起润滑脂氧化变质,并且逐渐扩散开。
局部高温可能由轴承安装不良引起,也可能由于润滑脂过多或者不足、选错油品、受到振动、负荷过重等问题引起。
润滑脂氧化颜色会变深,产生的酸性物质会造成稠化剂分解,使基础油从稠化剂里流失。
润滑脂其实就是稠化后的润滑油,稠化剂像海绵一样把基础油吸附起来,避免过多流失,因此润滑主要是靠油润滑。
如果基础油流失了,虽然表面上看还有润滑脂,但是润滑能力几乎没有了,氧化过程中我们可以观察到润滑脂稠度的变化,如变硬或者变稀、流油。
常见的润滑脂一般是锂基稠化剂和矿物基础油调制而成,可以满足大多数普通工况的润滑要求。
如果出现高温(60摄氏度以上),润滑脂会加速氧化,当接近90摄氏度,普通润滑脂的氧化严重制约了润滑脂的性能,这些情况下就需要使用更好的润滑脂,一般使用合成油和高档的稠化剂,如复合锂基、聚脲、复合磺酸钙等类型稠化剂。
润滑脂的润滑使用上的基本功效讲解

润滑脂的润滑使用上的基本功效对于润滑脂,特别是皂基润滑脂润滑的作用机理,不少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是,至今还没有统一的认识,有待今后进一步的研究来解决。
一般说来,多数学者认为,皂基润滑脂是金属皂和吸留在皂里面的基础油构成的三维网状结构体系。
按皂-油凝胶粒子分散体概念可以认为,皂基润滑脂是一个以油为分散介质和以皂-油凝胶粒子为分散相的结构分散体系。
因此,对润滑脂润滑的作用机理就有了如下观点。
通常认为,由于金属皂的作用或者说是稠化剂的作用把基础油带到摩擦副的接触面上,基础油在此面上受外力作用而释放出来而进行润滑。
这种观点只看到基础油起着真正的润滑作用,仅只是根据下述试验结果提出来的,即用不同的碗化剂稠化相同的基础油所制得的润滑脂,其摩擦系数相同。
另一种观点认为,基础油与稠化剂都能起润滑作用。
这是根据润滑脂与单独的基础油的对比试验结果,以及润滑脂的润滑性能与碉化剂的剪切强度之间的关系提出来的。
比较全面的观点则认为,润滑脂的润滑作用,部分是由于基础油的作用,而更重要的是取决于糊化剂和基础油的特殊结合后所带来的既不同丁基础油又不同于稠化剂的润滑性能。
1 触变性润滑脂所具有的最基本的特性,就是触变性。
当施加一个外力时,润滑脂的流动在逐渐变软,表现粘度降低,但是一旦处于静止,经过一段时间(很短)后,稠度再次增加(恢复),这种特性称为触变性。
润滑脂的这种特性,决定了其可以在不适于润滑油润滑的部位润滑,而显示它优良的性能。
2 粘度润滑脂通常用表观粘度或相似粘度来表示,在说明润滑脂的粘度时,必须指明温度和剪切速度。
可采用相似粘度指标来控制其低温流动性和泵送性。
3 强度极限润滑脂的强度极限是指引起试样开始流动的所需最小切应力,又称极限切应力。
润滑脂强度极限是温度的函数,温度越高脂的强度极限越小,温度降低,脂的强度极限变大,它的大小取决于稠化剂的种类与含量,和制脂工艺条件也有一定的关系。
4 低温流动性衡量润滑脂低温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是低温转矩,即在低温下(-20°c 以下)润滑脂阻滞低速流动轴承转动的程度,润滑脂的低温转矩由起动转矩和转动60mm 后转矩的平均值表示。
高温润滑脂耐温越高越好吗

高温润滑脂耐温越高越好吗?济南卓信工业技术有限公司工作中,被问得最多的一句户可能是“这个高温润滑脂是多少度的?”碰到这个问题,我只能回答“说明书上写的是长期使用温度210度,短期230度以下,我们实际成熟应用的最高温度是237度,而且这个温度下加油周期就比较短了,再高的我也没试过”有时客户就会说:“别人都是300度、500度的,我们肯定得选温度高的”,于是问题来了:高温润滑脂耐温越高越好吗?先看几个非常优秀的高温润滑脂的操作温度(以下数据来自厂家说明书):杜邦GPL226,价格每公斤两千元左右,操作温度-30℃—260℃克鲁勃FOMBLIN AR555,价格每公斤两千元左右,操作温度-30℃—265℃克鲁勃74-401,价格每公斤几百或上千元,操作温度-30℃—220℃长城7017-1,价格几百元,操作温度-60℃—250℃……可是如果上网搜一搜:大量超高温润滑脂,价格也不贵,甚至几十块钱的油脂也能耐温300度、500度、甚至1000度那么,问题出在哪儿呢?第一、滴点≠使用温度其实很多人说的耐温多少多少度,是指的滴点的温度。
滴点虽然是衡量润滑脂高温性能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但绝非唯一指标。
很多润滑脂的商家就是利用了用户这种滴点高就耐高温的观点,在产品简介里常常把滴点醒目的标在外面,写着滴点380℃、470℃等,但是其真正能够达到的温度也许连150℃都不够。
许多润滑脂滴点超过300度,甚至是无滴点,例如膨润土润滑脂,价格也不贵,没有滴点,你说它1000℃也没什么问题,但200度左右油脂挥发就比较快了。
如果是矿物油,基础油则会更快氧化,润滑脂短期内变成积碳结块,基础油挥发完了或者被氧化了,滴点还有什么意义呢?确定润滑脂的最高使用温度,除滴点外还看其在高温下的稠度,基础油、稠化剂的抗氧化能力。
高温下胶体安定性等参数。
所以,滴点高的油脂不一定耐高温好,当然,滴点太低的高温润滑脂肯定不行。
第二:极限温度更高的润滑脂性能一定更好吗?举个例子来说,比如说有两种润滑脂(需要说明的是:这不是我们凭空举例子,而是确实存在的两种油脂),第一种润滑脂在210度下可以使用一个月,但如果用于250度环境下,就会流的一塌糊涂;只能称之为“耐温210度”第二种润滑脂在210度下能使用一周,在250℃温度下也能使用几个小时或者一天,可以称之为“耐温250度”如果您的环境温度是210度,您会选择哪一种呢?更重要的,我们还需要考虑润滑脂的综合性能机械稳定性 -——避免油脂高速转动后变稀流出。
什么点什么滴

篇一:《润滑脂滴点有什么作用?》润滑脂滴点有什么作用?润滑脂滴点是评定润滑脂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
那么润滑脂滴点有一些什么作用呢?1.滴点是高温润滑脂的重要指标之一。
滴点是润滑脂的耐热指标,是了解润滑脂最高使用温度重要因素之一。
一般的润滑脂最高使用温度滴点应该低于30~50℃。
2.通过滴点可以粗略的判断出润滑脂大致的类型。
通过滴点的数据我们可以了解到该润滑脂是什么类型。
3.通过滴点检测润滑脂质量。
如果一样的润滑脂,但是其中一批滴点波动大,与其他批次的滴点相差较大,那么可以判断这批润滑脂的制造工艺是有异常的。
当然滴点并不是测定该些性能的唯一指标,还有其他的影响因素。
我们应该了解润滑脂滴点的作用,并且正确的看待它。
不能放大它的作用,也不要无视它。
篇二:《影响滴点的因素》影响滴点的因素滴点滴点是指其在规定条件下达到一定流动性时的最低温度,以°C表示(用摄氏度表示)。
滴点是在标准条件下润滑脂从半固体变成液体状态的温度。
对于润滑脂,在规定的条件下加热,润滑脂随温度的升高而变软,从仪器的脂杯中滴下第一滴或成柱状触及试管底部时的温度(从固态变成液态的温度点),称为润滑脂的滴点。
润滑脂的滴点是考察润滑脂高温状态下的成脂能力。
滴点没有绝对的物理意义,它的数值因设备与加热速率不同而异。
滴点主要取决于物质的稠化剂的种类与含量,可大致反映其使用温度的上限。
如果滴点过高,与另一种物质的粘附力下降.所以要考虑它的最大滴点大小。
对于化工产品,一般会标出它的滴点数值作为其一项物理指标,用滴点计测量。
润滑脂的滴点主要取决于稠化剂的种类和含量稠化剂种类的影响1、复合皂基润滑脂的滴点可高达250℃或300℃以上,复合皂基润滑脂,无论是复合钙、复合铝或复合锂都比一般皂基润滑脂的滴点高得多。
复合皂基润滑脂因含复合剂(如低分子酸盐)使滴点比普通皂基润滑脂显著提高。
2、非皂基润滑脂滴点高,例如膨润土、硅胶等无机润滑脂无滴点,而聚脲、酞青,阴丹士林等有机稠化剂制成的润滑脂滴点可高达250℃或300℃以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润滑脂滴点与耐高温的关系
滴点高是不一定耐高温的,很多刚刚接触润滑脂的用户在选择高温黄油的时候只看重滴点而忽视其它,这种做法是绝对不可取的。
滴点虽然是衡量润滑脂高温性能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但绝非唯一指标。
举个例子,很多润滑脂的商家就是利用了用户这种“滴点高就耐高温”的观点,在产品简介里常常把“滴点”醒目的标在外面,写着“滴点380℃”很吸引人,貌似传说中的“高温脂”,但是其真正能够达到的温度也许连150℃都不够。
通常情况下,滴点高的润滑脂相对的使用温度较高,但润滑脂的实际使用温度一般都在滴点以下30℃到50℃不等。
高温脂是否耐高温,关键还是看其基础油的选择,好的基础油对润滑脂的高低温性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除此之外,与润滑脂的稠化方式、添加剂种类含量等各方面情况都有关系。
高温脂的选择绝对不能只看滴点,如何选择一款优秀的适合于您用润滑脂主要还是由您的设备情况而定,而且千万不要以为“温度越高的润滑脂使用起来越保险”或走入“高滴点就耐高温”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