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周期律第一课时课件
合集下载
元素周期表 第一课时ppt课件
共七个副族
VIII 族:
包括8、9、10三个纵行。 位于Ⅶ B 与ⅠB中间
零族:
稀有气体元素组成的族
短周期(第————1周.2期.3)
周期——个7 (共——个横行7)
长周期(第————周4.期5.6)7
元 素 周 期 表
主族————7个,用——字母表示A
族—1—6个(共——个纵1行8 ) 判断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11、 、什什么 么叫 叫周 周期 期? ? 周期表横行中,元素电子层相同,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我们将 2这、横什行么称叫为族周?期。 2、什么叫族? 3纵、行表最中外的层A电、子B的数相含同义,是按什电么子?层递增的顺序从上而下排列而成我们将纵行称为 族。 3、表中的A、B的 含义是什么? A代表主族,B代表副族。
18
4
37-54
18
5
55-86
32
6
87-112
26
7
练一练
1)已知某原子的结构示意为
A、该元素位于第二周期VIII族 B、该元素位于第二周期IA族 C、该元素属于非金属类 D、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则下+列10说法正2确的8是?
C
A、B、C是周期表中相邻的三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B是相邻同周期元素, B、C是同主族元素。此三种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质子数之和为31,则A、B、 C分别为什么元素?
例1 甲、乙是周期表中同一主族的两种元素,若甲的原子序数为x,则乙的原子
序数不可能是
A.x+2
B.x+4
C.x+8
D.x+18
例2 A为ⅡA主族元素,B为ⅢA主族元素,A、B同周期,其原子序数分别是M,N,甲乙 为同一主族相邻元素,其原子序数分别为X、Y。则下列选项中的两个关系式均正确的是:
《元素周期律》精品教学课件-PPTppt【人教版】
金属性
金属原子 的还原性
金属性: 元素原子失去电子能力的强弱
Al
失3个电子 Al3+
如何判断金属性强弱?
金属性
1、单质跟水(或酸)反
1、反应条件是否苛刻 2、反应现象是否明显 3、反应速度是否快速
应置换出氢气的难易程度
2、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
物的碱性强弱
3、相互置换反应
Fe + Cu2+ == Cu + Fe2+
《元素周期律》精品教学课件-PPTppt 【人教 版】优 秀课件 (实用 教材)
3、下列关于元素周期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总是 从1到8重复出现 B、元素的性质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 C、随着元素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从+1 到+7,最低化合价从—7到—1重复出现 D、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指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 期性变化、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及元素主要化合价的 周期性变化
小结: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① 能量最低原理:先排K层,排满K层后再排L层,排 满L层再排M层。注意并不以此类推。
②每个电子层最多只能容纳2n2个电子。
③ 最外层最多容纳 8个电子(K为最外层为2个) 次外层最多容纳18个电子(K为次外层为2个) 倒数第三层最多容纳32个电子)
注意:多条规律必须同时兼顾。
实 质
结构
核 外 (电 最子 外排 层布 电呈 子周 数期 )性 变 化
决定 元 素 性 质 呈 周 期 性 变 化
性质
主要化合价 原子半径 金属性、非金属性
原理说明
• 电子层数相同的原子:随着核电荷数的增 加,带正电的原子核电荷数增多,对核外 带负电的电子吸引力增大,原子半径收缩, 最外层电子失去能力越来越弱,得电子能 力越来越强,故元素的金属性减弱,非金 属性增强。
元素周期律第一课时_PPT
〖归纳总结〗
元 素 周 期 律 1、元素周期律 (1)同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递增,核外电子排 列呈周期性变化; (2)同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递增,主要化合价 呈周期性变化; 最高正价:+1~+7 最低负价:由-4~-1 (3)同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递增,原子半径减小; 因:同周期元素电子层数相同,原子半径决 定于核电荷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越大, 核对电子吸引力越强,则原子半径越小。
4、有A、B、C、D四种元素,最高正价依次为 +1、+4、+5、+7,其核电荷数按B、C、D、A顺 序增大。已知B的次外层电子数为2,C、D、A原 子次外层电子数均为8,C、D原子的电子层数相 同,A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不超过20, 则 A为 (填写元素名称,以下要求相同), B为 , C为 , D为 。
Ar
—
原子半径
〖拓 展〗
1、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除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半径: 。 2、当原子的电子层数不同而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 元素的原子半径: 。 3、阳离子半径和阴离子半径与对应的原子半径之间 的大小关系: 半径大小比较,r(Na) r(Na+),r(Cl) r(Cl-),
电子层排布相同的阴阳离子:r(阴离子)
— Mg——Fra bibliotekAl—
Si
P
S
Ar
原子序数为11~17的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和最低化合价的变 化规律是 正价渐高,负价绝对值渐低 。原子序数为11~17的元素的 最高化合价和最低化合价的数值与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 的关系是 。
〖当堂达标〗
1、元素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的基本原因是 ( A.元素的原子量逐渐增大 B.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C.核电荷数逐渐增大 D.元素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
化学必修元素周期律第一课时课件
8
2
1升8高
2020/12/3
6
以上各项是相互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理解应用其中的某一部分。
2020/12/3
7
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 原子结构示意图法
原子核→
→
L
K层
核
层上
内
上的
质
的电
子 数
电子 子数
数↓
↓
K层→
L层→
结构示意图是用小圆圈和圆圈内的符号及数字表示原子核及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 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
>
>
>
>
2020/12/3
>
>
>
20
(三)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规律是什么?
2020/12/3
21
价电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或某些元素的原子的次外层或倒数第三层的部分电子。
2020/12/3
22
1、主族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 =最外层电子数 =主族序数 2、非金属最高正价+|负化合价| =8
2020/12/3
8
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正确的是(
)
C
A、
+1 2 8 8
9
B、
+1 2 9
1
C、 +1 2 8 6 6
D、 +3 1 2
2020/12/3
9
1 1
H
H、Li、Na
(1)原子中无中子的原子: (2)最外层有1个电子的元素: (3)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元素: (4)最外层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元素: (5 )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 (6)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3倍的元素: (7)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4倍的元素: ※(8)氩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的阳离子是:
2
1升8高
2020/12/3
6
以上各项是相互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理解应用其中的某一部分。
2020/12/3
7
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 原子结构示意图法
原子核→
→
L
K层
核
层上
内
上的
质
的电
子 数
电子 子数
数↓
↓
K层→
L层→
结构示意图是用小圆圈和圆圈内的符号及数字表示原子核及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 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
>
>
>
>
2020/12/3
>
>
>
20
(三)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规律是什么?
2020/12/3
21
价电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或某些元素的原子的次外层或倒数第三层的部分电子。
2020/12/3
22
1、主族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 =最外层电子数 =主族序数 2、非金属最高正价+|负化合价| =8
2020/12/3
8
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正确的是(
)
C
A、
+1 2 8 8
9
B、
+1 2 9
1
C、 +1 2 8 6 6
D、 +3 1 2
2020/12/3
9
1 1
H
H、Li、Na
(1)原子中无中子的原子: (2)最外层有1个电子的元素: (3)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元素: (4)最外层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元素: (5 )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 (6)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3倍的元素: (7)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4倍的元素: ※(8)氩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的阳离子是: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元素周期律》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PPT(第1课时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 化学方程式
钠熔成小球,浮于水面,钠与冷水反应剧烈。 四处游动,有“嘶嘶” 化学方程式为 的响声,向反应完后的 __2_N_a_+__2_H__2O__=_=_=___ 溶液加酚酞,溶液变红 __2_N_a_O__H_+__H__2↑_____
第十四页,共四十页。
实验操作
第十六页,共四十页。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及离子方程式
②向试管加入
向一支试管中 白色沉淀溶解,溶液变澄
2mL1mol/LMgCl2 溶液,然后滴加氨
水,直到不再产生
滴加 2mol/L 盐 清。离子方程式为
酸,边滴加边振 __M__g_(_O__H_)_2+__2_H__+_____
荡
__=_=_=__M__g_2+_+__2_H__2O_____
结论
Si、P、S、Cl 的非金属性逐渐_增__强__
第十八页,共四十页。
3.元素周期律 (1)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在同一周期中,各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但从左到右, 核电荷数依次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因此,金属性逐渐__减_弱__,非金属性逐渐 __增__强_。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元素周期律》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PPT(第1课时元 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科 目:化学
适用版本:人教版
适用范围:【教师教学】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 第1课时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第一页,共四十页。
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
1.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从
1.结合有关数据和实验事实认 原子结构视角说明元素的性质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共40张PPT)
第ⅦA 族
与水缓慢反应
(2)原子结构特点 Cl2+H2O=HCl+HClO
静置后,液体分为两层。
通一过个以 12上C相质比量较同×,1点/思12考:钠和钾最的外性质层有 7个电子
静置后,液体分为两层。
和递变性。 (氧化性:Cl2 >I2)
核电荷数依次增多
不同点: 电子层数依次增多 上层无色,下层分别呈橙红色、紫红色
第一章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原子序数:依原子核电荷数由小到大的顺序给元素编号,这种
编号叫原子序数。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一)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
1、横行: 把电子层数相同的各种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顺序
从左到右排列。
2、纵行: 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各种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顺序 从上而下排成。
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2. 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有有密切的关系,主要与原子
核外的排布,特别是最外层电子数有关。原子结构
相似的一族元素,它们在化学性质上表现出相似性 和递变性。
1、砹(At)原子序数85,与F、Cl、Br、I同族,推测砹或
砹的化合物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B)
A、砹易溶于某些有机溶剂 B、砹能与水剧烈反应
应越来越
,剧生烈成的氧化物越来越
。
最高复价杂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来越 。
强
讨论1:Li与K 应如何保存? Li封存于固体石蜡中, 少量K保存于煤油中。
讨论2:碱金属与盐酸: 2R+2H+= 2R++H2 ↑ 讨论3:碱金属与盐溶液: 先与水反应
讨论4:Li+、Na+、K+、Rb+、Cs+也具有强还原性吗? 没有。 有较弱的氧化性。 氧化性: Li+ > Na+ > K+ > Rb+ > Cs+
_新教材高中化学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第一课时原子结构核素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F-:
。
[名师点拨] (1)最外层电子数排满 8 个(He 为 2 个)形成稳定结构,不易得失电子、化学性 质稳定。 (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不能孤立地理解或应用其 中一部分。如 M 层不是最外层时,其容纳的电子数最多为 18 个,当 M 层为最外 层时,其容纳的电子数最多为 8 个。 (3)原子形成离子时,核外电子数发生变化,但核内质子数不变。
提示:Na+
与稀有气体 Ne 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Cl-
与稀有气
体 Ar 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1.电子层 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中,电子分别在能量不同的区域内运动。我们把不同的区
域简化为不连续的壳层,也称作电子层。
2.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在多电子原子中,电子的能量是不相同的。能量较低的,通常在离核较近的区域
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第一课时 原子结构 核素
[素养发展目标]
1.从微观视角认识原子的构成,了解元素、核素、同位素的含义。 2.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能画出 1~20 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能根据
原子的结构特征确定元素,促进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化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解析:4200Ca 和4220Ca 是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两种核素,二者互为同位素,不 属于同素异形体。
答案:B
3.(1)下列原子:162C、174N、11H、2113Na、21H、4200Ca、4109K、31H、164C 中,元素有________ 种,核素有________种,互为同位素的有________。 (2)18O2 与 16O2,二者的关系是________(填“互为同位素”“互为同素异形体”或 “属于同一种物质”)。 解析:(1)题目提供的 9 种原子共 9 种核素,6 种元素,其中11H、21H、31H,126C、164C 分别互为同位素。 (2)18O2 和 16O2 是分子,属于同一种物质。 答案:(1)6 9 11H、21H、31H;126C、146C (2)属于同一种物质
元素周期律(第1课时)课件1.ppt
④电子层排布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 半径越小。
三、元素化合价的周 期性变化
元素的化合价
原子序数
化合价的变化 +1 0
1~2
3~10 11~18
+1
+1
+5 -4 +7 -4
-1 -1
0 0
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化合价呈现 周期性 变化。
三、元素化合价的周 期性变化
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 的最高化合价从+1递增到+7,最低化 合价从-4递增到-1的周期性变化。
原子半径的变化 逐渐减小
逐渐减小
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 子半径呈现 周期性 变化。
二、原子半径的周期 性变化
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元 素原子半径呈现周期性变化。
半径比பைடு நூலகம்的规律:
①原子电子层相同时,最外层电子数越多, 半径越小 ②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电子层数越多, 半径越大 ③阳离子半径<对应的原子半径, 阴离子半径>对应的原子半径
最高正价数==最外层电子数
(除氧、氟及稀有气体)
元素的负价=最外层电子数-8
原子半径
元素周期律
思考
通过对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比 较,分析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 的变化有何规律﹖
原子序数
电子层数
最外层 电子数 1 1
达到稳定结 构时的最外 层电子数
1~2 3~10 11~18
1 2 3
2
8
2
8 8
1
8
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最外 层电子排布呈现 周期性 变化。
一、核外电子排布的 周期性变化
1. 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呈现1 到8递增的周期性变化。
元素周期律第一课时ppt课件
9
3.原子半径的递变规律
元素 H
He
原子 0.037
--
半径 nm
元素 Li Be B C N O F Ne
原子 0.152 0.089 0.082 0.077 0.075 0.074 0.071 -半径 nm nm nm nm nm nm nm
元素 Na Mg Al Si P S Cl Ar
原子 0.186 0.160 0.143 0.117 0.110 0.102 0.099 -半径 nm nm nm nm nm nm nm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
1
一、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电 子 层 模 型
2
1、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电子层序数(n) 1 2 3 4 5 6 7
符号
K LM N O P Q
能量大小
小
大
距核远近
近
远
3
思考与交流: 请大家根据课本第13页表1-2中数据认
真想一想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有什么规律?
18
小结: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
①单质与H2化合的难易程度 (与H2化合越容易,说明非金属性 越强) ②形成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形成的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则非金属性越强) ③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最高价含氧酸酸性 的强弱(酸性越强,说明非金属性越强) ④非金属单质之间的置换 (非金属性 强的置换非金属性 弱的)
4
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电子层排布
核电 元素 元素 荷数 名称 符号 K
2 氦 He 2 10 氖 Ne 2 18 氩 Ar 2 36 氪 Kr 2 54 氙 Xe 2
86 氡 Rn 2
各电子层的电子数 L MNO P
3.原子半径的递变规律
元素 H
He
原子 0.037
--
半径 nm
元素 Li Be B C N O F Ne
原子 0.152 0.089 0.082 0.077 0.075 0.074 0.071 -半径 nm nm nm nm nm nm nm
元素 Na Mg Al Si P S Cl Ar
原子 0.186 0.160 0.143 0.117 0.110 0.102 0.099 -半径 nm nm nm nm nm nm nm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
1
一、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电 子 层 模 型
2
1、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电子层序数(n) 1 2 3 4 5 6 7
符号
K LM N O P Q
能量大小
小
大
距核远近
近
远
3
思考与交流: 请大家根据课本第13页表1-2中数据认
真想一想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有什么规律?
18
小结: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
①单质与H2化合的难易程度 (与H2化合越容易,说明非金属性 越强) ②形成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形成的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则非金属性越强) ③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最高价含氧酸酸性 的强弱(酸性越强,说明非金属性越强) ④非金属单质之间的置换 (非金属性 强的置换非金属性 弱的)
4
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电子层排布
核电 元素 元素 荷数 名称 符号 K
2 氦 He 2 10 氖 Ne 2 18 氩 Ar 2 36 氪 Kr 2 54 氙 Xe 2
86 氡 Rn 2
各电子层的电子数 L MNO P
《元素周期律》公开课ppt人教1
三个最 多
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2个电子,如K、L、M、N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分别为2、8、 18、32。
最外层电子数最多是8个(K层是最外层时,最多不超过2个)
次外层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不超过18个
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 (1)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小圆圈和圆圈内的符号及数字表示原子核及核内质子数。 ②弧线表示电子层。 ③弧线内数字表示该层中的电子数。
(2)离子结构示意图。 ①当主族中的金属元素原子失去最外层所有电子变为离子时,电子层数减少 一层,形成与上一周期的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②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得电子形成简单离子时,形成和同周期的稀有气体元素 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点拨:(1)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是相互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理解,如当 M 层不 是最外层时,最多可以排布 18 个电子,而当它是最外层时,最多可以排布 8 个电 子。
D.H2O<H2S
解析: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原子非金属
性关系:F>I,C>Si,P<S,O>S,所以A正确。
5.下列关于物质性质变化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B ) A.酸性强弱:HClO4>H2SO4>H3PO4 B.原子半径大小:Na<S<Cl C.碱性强弱:NaOH>Mg(OH)2>Al(OH)3 D.金属性强弱:Na>Mg>Al 解析: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原子半径逐渐减 小,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 碱性逐渐减弱,酸性逐渐增强,故B错误。
预习自我检测
1.从原子序数11依次增加到17,下列所述递变关系错误的是( A ) A.电子层数逐渐增多 B.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C.最高正价数值逐渐增大 D.由硅到氯负价从-4~-1 解析:11-17号元素电子层数均是3层,A错误;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从左 到右依次减小,最高正价从+1~+7,硅到氯负价从-4~-1,B、C、D正 确。
课件《元素周期律》ppt_课件 _人教版1
以上规律是相互联系的,不能孤立运用。
1、判断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是否正确?为什么?
×A、
×B、
×C、
×D、
二、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结构示意图 1.原子结构示意图
用小圆圈表示原子核,圆圈内的数字表示核内质 子数,弧线表示各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 电子层上的电子数,这样的图示称为原子结构示 意图。例如,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三层电子数能超过 32 。
原子半径 大→小
小结: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
1、了解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K层电子数 1→2)
(1)概念: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运动的
的区域简化为
的壳层,称作电子层(也称作洋葱式结构)。
-4 → -1
次外层不超过多少个?倒数第三层呢?
A、Na、Mg、Al B、 F 、O、 N
2、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1)各电子层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为 2n2
(2)最外层电子数不能超过 8(当K层为最外 层时不能超过 2 )。
(3)次外层电子数不能超过 18 ,倒数第 三层电子数能超过 32 。
(4)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 层里,然后由里往外,依次排布在能量较 高的电子层里(能量最低原理)。
常见元素化合价的一般规律
Cl-:
元素化合价,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的变化规律,原子及微粒半径大小比较
3、下列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的是( )
3、下列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的是( )
高的电子层里(能量最低原理)。
原子半径的变化(不考虑稀有气体元素)
(2)电子层结构相同时,比核电荷数。
(1)各电子层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为 2n2
电子层 层内电子数
1、判断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是否正确?为什么?
×A、
×B、
×C、
×D、
二、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结构示意图 1.原子结构示意图
用小圆圈表示原子核,圆圈内的数字表示核内质 子数,弧线表示各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 电子层上的电子数,这样的图示称为原子结构示 意图。例如,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三层电子数能超过 32 。
原子半径 大→小
小结: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
1、了解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K层电子数 1→2)
(1)概念: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运动的
的区域简化为
的壳层,称作电子层(也称作洋葱式结构)。
-4 → -1
次外层不超过多少个?倒数第三层呢?
A、Na、Mg、Al B、 F 、O、 N
2、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1)各电子层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为 2n2
(2)最外层电子数不能超过 8(当K层为最外 层时不能超过 2 )。
(3)次外层电子数不能超过 18 ,倒数第 三层电子数能超过 32 。
(4)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 层里,然后由里往外,依次排布在能量较 高的电子层里(能量最低原理)。
常见元素化合价的一般规律
Cl-:
元素化合价,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的变化规律,原子及微粒半径大小比较
3、下列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的是( )
3、下列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的是( )
高的电子层里(能量最低原理)。
原子半径的变化(不考虑稀有气体元素)
(2)电子层结构相同时,比核电荷数。
(1)各电子层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为 2n2
电子层 层内电子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S
பைடு நூலகம்
SO3 H2SO4 硫 酸 强 酸
17Cl Cl2O7 HClO4 高氯酸 更强酸
非金属性:Si < P < S < Cl
思考
用一句话概括一下元素性质的变化情况
小结:
元素周期律的内容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 素性质呈周期性的变化。
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 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的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14Si SiH4 高温下少量反应 很不稳定
15P
PH3 磷蒸气,困难
不稳定
16S
17Cl
H2S 加热反应 HCl 光照或点燃化合
较不稳定 稳定
非金属性:Si < P < S < Cl
元素 氧化物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
14Si SiO2 H2SiO3 硅 酸 弱 酸
15P P2O5 H3PO4 磷 酸 中强酸
(量变
质变)
3、元素周期律
项目
同周期(从左到右) 同主族(从上到下)
最外层电子数
主要化合价 原子半径
金属性和非金属性
从1逐渐增到7(第1周期除外) 相同
正价由+1→+7 -4→-1
负价由
逐渐减小(稀有气体除外)
最高正价相同 逐渐增大
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 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减弱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 碱性减弱,酸性增强 物的酸、碱性
原子 0.152 0.089 0.082 0.077 0.075 0.074 0.071 -半径 nm nm nm nm nm nm nm
元素 Na Mg Al Si P S Cl Ar
原子 0.186 0.160 0.143 0.117 0.110 0.102 0.099 -半径 nm nm nm nm nm nm nm 【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原子半径呈由 大到小的周期性变化。 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同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电子层序数(n) 1 2 3 4 5
符号 能量大小 距核远近
K LM N O
小 近
67
PQ
大 远
❖ 思考与交流:
❖ 请大家根据课本第13页表1-2中数据认真想一 想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有什么规律?
(K层) 第1层 (L层) 第2层 (M层) 第3层 (N层) 第4层
最多排: 2个
最多排: 8个 最多排: 18个 最多排: 32个
热至沸腾后反应加快,产生气泡,溶液红色加深。
化学反应方程式:Mg
+
2H2O
△
==
Mg(OH)2+H2
结论:镁的金属性比钠弱,比铝强
实验2:取一小片铝和一小段镁带镁带,用砂纸擦去 氧化膜,分别放入两试管,再各加入2mL 1mol/L盐酸。 观察现象。
现象:镁与铝均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气泡,但镁反应 比铝剧烈。
1~2
1
12
2
3~10
2
18
8
11~18
3
18
8
【结论】: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呈 现由1个逐渐增加到8个,由不饱和逐渐到饱和的周期性 变化。
2.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原子序数
最高或最低化合价的变化
1~2
+1
0
3~10
+1
+5
-4 -1 0
11~18
+1
+7
-4 -1 0
【结论】:
❖ 4 核电荷数相同,电子层数不相同时,电子层 数越多,半径越大.Na﹥Na+
(三)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
第三周期元素性质变化规律
实验1:取一小段镁带,用砂纸磨去表面的氧化膜,放 入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2mL水,并滴入2滴酚酞溶液。 观察现象。过一会儿加热试管至水沸腾。观察现象。
现象:镁与冷水反应缓慢,滴入酚酞试液粉红色。加
原子半径
小 结:
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 1.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现周期 性变化 2.元素原子半径呈现周期性变化 3.元素化合价呈现周期性变化
1、下列离子中,所带电荷数与该离 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等的是(A) A.Mg2+ B.Be2+ C.H+ D.Al3+
2、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不正确的 是(C)
结论:镁的金属性比铝强
Na
Mg
Al
与冷水反 与冷水反应缓 与酸反应:
单质与水 应:
慢,与沸水反
(或酸) 剧烈 应迅速、与酸 迅速
反应
反应剧烈,放
金属性:Na>M出g氢>气A。l
最高价氧 化物对应 水化物碱
性强弱
NaOH 强碱
Mg(OH)2 中强碱
Al(OH)3 两性
元素
氢化物 化学式
化合条件
稳定性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化合价呈现由低逐渐升高
的周期性变化。
除由于F、O元素化学性质的特殊性不显正价和稀 有气体元素外,其它元素的 主族元素最高正价=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价电子数 ∣负价∣=8-最外层电子数。
3.原子半径的递变规律
元素 H
He
原子 0.037
--
半径 nm
元素 Li Be B C N O F Ne
一、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电 子 层 模 型
1、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电子能量高在离核远的区域内运动,电子能量低在离 核近的区域内运动 ,把原子核外分成七个运动区域,又 叫电子层,分别用n=1、2、3、4、5、6、7…表示,分 别称为K、L、M、N、O、P、Q…,n值越大,说明电子 离核越远,能量也就越高。
A.
B. 2 C.
H+
H-
16O
D. 14C
粒子半径的比较:
❖ 1 当电子层数和核电荷数均不同时,一般电 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K﹥Na(但Li>Cl)
❖ 2 当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不同时,核电荷 数越大,半径越小. Na﹥ Mg, Na+﹥Mg2+
❖ 3 当核电荷数相同,电子层数也相同时,核外 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 Cl-﹥Cl
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2(n表示电子层)
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① 能量最低原则: 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 低的电子层里,然后由里往外,依次排在能量逐 步升高的电子层里。先排K层,排满K层后再排L 层,排满L层后再排M层
② 最外层最多只能容纳 8个电子(K层为最外层 时不能超过2个)
次外层最多只能容纳18个电子(K层为次外 层时不能超过2个
倒数第三层最多只能容纳32个电子
③ 每个电子层最多只能容纳2n2个电子。
【科学探究】:
请大家把课本P14科学探究的表格填写好,并总结一下,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同周期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有什 么规律?
二、元素周期律 (一)元素周期律 1.电子层排列的周期性
原子序数
电子层数
最外层电子数
达到稳定结构时 的最外层电子数
非金属气态氢化物生成的 生成由难到易,稳定 难易和氢化物的稳定性 性由弱到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