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挖路床或填筑路堤工后出现网状裂缝质量通病及防治

合集下载

道路工程开裂处理方案

道路工程开裂处理方案

道路工程开裂处理方案一、前言道路工程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可能会出现开裂的现象,开裂对道路的使用和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道路工程开裂进行有效的处理。

本文将针对道路工程开裂的原因及处理方案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二、开裂的原因1. 施工质量不合格在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如果施工质量不符合要求,则可能会导致道路开裂的现象。

主要包括材料不合格、施工工艺不规范、施工过程中受外界环境等因素影响等。

2. 负荷和变形车辆的负荷及道路的变形也是导致道路开裂的原因之一。

当车辆通过道路时,会对道路产生一定的压力,如果道路的承载能力不足,则会导致道路的开裂。

3. 环境因素像地震、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也可能造成道路的开裂。

4. 冻融循环在寒冷地区,冻融循环是导致道路开裂的主要原因之一。

冻融循环会导致道路的膨胀和收缩,从而造成道路的开裂。

5. 地基不稳地基不稳定也可能会导致道路的开裂。

地基不稳定会导致道路的沉降和变形,从而影响道路的使用和安全。

三、开裂的处理方案1. 修复已有裂缝对于已有的裂缝,可以采用填缝的方法进行修复。

填缝的材料应选择专业的路面填缝胶水或者混凝土来进行修复。

填缝的时候需要将裂缝清理干净,确保填缝材料能够充分贴合道路,修复后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进行养护。

2. 重新浇筑路面对于较大面积的路面开裂,需要重新进行浇筑。

在重新浇筑路面的过程中,需要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确保地基的稳定性,从而避免再次出现开裂的现象。

3. 加固路基对于地基不稳的情况,需要进行路基的加固处理。

可以选择添加混凝土、水泥、砂石等材料来对地基进行加固,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减少道路开裂的可能。

4. 车辆限流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发生后,为了减少对道路的压力,可以采取对车辆进行限流的方式,减少道路的使用量,从而减轻道路的压力,减缓道路的开裂速度。

5. 做好日常养护对于已有的道路工程,需要做好日常的养护工作,如经常清理下水道、及时修复已有的挖渠、及时排除积水等,确保道路始终处于良好的使用状态,以减少道路开裂的可能。

一建【公路】第16讲-附属设施3及路基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一建【公路】第16讲-附属设施3及路基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2020年一级建造师《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考点精讲(二)加筋土挡土墙工程施工技术1.特点及适用条件一般不宜使用。

特点:柔性结构物,能够适应地基轻微的变形;是一种很好的抗震结构物。

2.施工要求的。

面方向进行,严禁平行于拉筋方向碾压。

(41m范围内,应使用小型机具夯实或人工夯实,不得使用(2)类型:分为柱板式锚杆挡土墙和壁板式锚杆挡土墙两类,多用于岩石边坡防护。

(1)柱板式组成:挡土板、肋柱、锚杆;力的传递:土压力→挡土板→肋柱→锚杆(2)壁板式组成:墙面板(壁面板)、锚杆;力的传递:土压力→墙面板→锚杆2.施工要求工艺流程:施工准备→基坑开挖→基础浇(砌)筑→锚杆制作→钻孔→锚杆安放与注浆锚固→柱。

1.施工前、应采取卸载、反压、排水等措施使滑坡体保持基本稳定,严禁在滑坡急剧变形阶段进行抗滑施工。

2.12)开挖应分节进行。

分节不宜过长,每节宜为0.5~1.0m。

不得在土石层变化处和滑动面处分节。

(3)应开挖一节、支护一节。

(4)开挖应在上一节护壁混凝土终凝后进行,护壁混凝土模板支撑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能保持护壁结构不变形后方可拆除。

3.桩身混凝土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钢筋笼搭接接头不得设在土石分界和滑动面处。

钢筋保护层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灌注应连续进行,不得中断。

4.桩板式抗滑挡土墙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挡土板应在桩身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安装。

挡土板安装时,应边安装并做好挡土板后排水设施。

(2)施工过程中应对地下水位、滑坡体位移和变形进行监测。

(五)挡土墙质量检验项目(1)浆砌挡土墙实测项目:砂浆强度(△)、平面位置、墙面坡度、断面尺寸(△)、顶面高程、表面平整度。

(2)干砌挡土墙实测项目:平面位置、墙面坡度、断面尺寸(△)、顶面高程、表面平整度。

(3)片石混凝土挡土墙实测项目:混凝土强度(△)、平面位置、墙面坡度、断面尺寸(△)、顶面高程、表面平整度。

装防护罩。

3.4.5.4〜6根)缆风索,每增高的地铺应牢固。

2011版公路实务要点6 公路工程项目管理3 质量通病

2011版公路实务要点6 公路工程项目管理3 质量通病

1B420200路基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1B420201掌握路基压实质量问题的防治一、路基行车带压实度不足的原因及防治(一)原因分析路基压实度不能满足质量要求,甚至局部出现“弹簧”现象,主要原因是:1.压实遍数不合理。

2.压路机质量偏小。

3.填土松铺厚度过大。

土方不能超过30cm,土石混合不超过22cm4.碾压不均匀,局部有漏压现象。

5.含水量大于最佳含水量,特别是超过最佳含水量两个百分点,造成弹簧现象。

6.对上一层表面浮土或松软层没有进行处治。

7.土场土质种类多,出现异类土壤混填;尤其是透水性差的土壤包裹透水性好的土壤,形成了水囊,造成弹簧现象。

8.填土颗粒过大(>lOcm),颗粒之间空隙过大,或采用不符合要求的填料(天然稠度小于1.1,液限大于40,塑性指数大于18)。

(二)治理措施(重点)1.清除碾压层下软弱层,换填良性土壤后重新碾压。

2.对产生“弹簧”的部位,可将其过湿土翻晒,拌合均匀后重新碾压,或挖除换填含水量适宜的良性土壤后重新碾压。

3.对产生“弹簧”且急于赶工的路段,可掺生石灰粉翻拌,待其含水量适宜后重新碾压。

二、路基边缘压实度不足的原因及防治(一)原因分析1.路基填筑宽度不足,未按超宽填筑要求施工。

2.压实机具碾压不到边。

3.路基边缘漏压或压实遍数不够。

4.采用三轮压路机碾压时,边缘带(0~75cm)碾压频率低于行车带。

(二)预防措施1.路基施工应按设计的要求进行超宽填筑。

2.控制碾压工艺,保证机具碾压到边。

3.认真控制碾压顺序,确保轨迹重叠宽度和段落搭接超压长度。

4.提高路基边缘带压实遍数,确保边缘带碾压频率高于或不低于行车带。

(三)治理措施校正坡脚线位置,路基填筑宽度不足时,返工至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注意:亏坡补宽时应开蹬填筑,严禁贴坡),控制碾压顺序和碾压遍数。

1B420202掌握路堤边坡病害的防治路基边坡的常见病害有滑坡、塌落、落石、崩塌、堆塌、表层溜坍、错落、冲沟等。

浅谈路基开裂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

浅谈路基开裂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

浅谈路基开裂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作者:王惠娟来源:《市场周刊·市场版》2017年第20期摘要:路基是按照路线位置和一定的技术要求修筑的带状构造物,它承受由路面传递下来的行车荷载,并承受水、冰冻等自然因素的作用。

路基是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路主体工程和路面的基础,它贯穿公路全线,与桥梁、隧道相连,并且它与路面共同承受行车荷载的作用。

其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公路的质量与使用寿命。

本文根据路基开裂病害产生的原因深入研究了不同病害形成的机理,提出了通过施工的优化与控制来预防病害发生的方案和方法。

关键词:路基;开裂;预防措施一、路基开裂病害分类及成因分析(一)路基纵向开裂甚至形成错台在道路施工过程中,路基上有时会出现规则的纵向裂缝,并表露到路面面层上。

形成这种病害的主要原因:清表不彻底,路基基底存在软弱层或坐落于古河道处。

沟、塘清淤不彻底、回填不均匀或压实度不足。

路基压实不均。

在路基压实的施工中,没有严格按照规定的施工工艺进行碾压,结果造成路基压实不均匀,承载力大小不一样,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纵向开裂。

旧路利用路段,新旧路基结合部未挖台阶或台阶宽度不足。

半填半挖路段未按规范要求设置台阶并压实。

使用渗水性、水稳性差异较大的土石混合料时,错误地采用了纵向分幅填筑。

高速公路因边坡过陡、行车渠化、交通频繁振动而产生滑坡,最终导致纵向开裂。

(二)路基横向裂缝路基出现横向裂缝,将会反射至路面基层、面层,如不能有效预防,将会加重地表水对路面结构的损害,影响结构的整体性和耐久性。

成因可分四类:路基填料直接使用了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的土。

同一填筑层路基填料混杂,塑性指数相差悬殊。

填筑顺序不当,路基顶填筑层作业段衔接施工工艺不符合规范要求,路基顶下层平整度填筑层厚度相差悬殊,且最小压实厚度小于8厘米。

排水措施不力,造成积水。

(三)路基网裂开挖路床或填筑路堤后出现网状裂缝,降低了路基强度。

病害的主要原因是:土的塑性指数偏高或为膨胀土。

路床的质量通病及防治

路床的质量通病及防治

市政工程质量通病与防治路床的质量通病及防治(一)不按土路床工序作业1.现象:(1)把路面结构直接铺筑在未经压实的土路床上。

(2)虽经压实,但不控制或不认真控制其压实度、纵、横断高程、平整度和碾压宽度。

2.原因分析:(1)施工单位技术素质低,不了解不做土路床的危害.(2)施工单位有意偷工减序,只图省工、省时、省机械。

(3)只顾工程进度,不顾工程质量。

3.危害:(1)不经压实的土路床,等于路面结构铺筑在软地基上.其软基有较大的空隙,经过雨季雨水的渗透以及冬春的水分积聚,软土基中会充人大量水分,使土基稳定性降低,支承不住路面结构,路面将出现早期变形破坏.(2)不作土路床工序,便不能及时发现土质不良的软弱土基或含水量过大的土层,当做上面结构层时,“弹簧”现象反射上来,会造成结构层大面积返工。

(3)不控制土路床的纵、横断面高程,光控制其上结构层的高程,将不能保证结构层的设计厚度,会出现薄厚不均,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的薄弱部分,会出现过早破坏。

(4)不控制土路床的平整度,虽经碾压,但凹凸部分的峰、谷长度小于碾轮接触面,即属于疙瘩坑表面,密实度会不均匀,突起部分,密实度高,低洼部分密实度差,这种状况会反射到路面结构层上来,造成路面结构层的密实度和强度也不均匀。

如图1-2-3所示.4.治理方法:(1)对技术素质偏低的施工单位或人员应进行培训,施工时作好工序技术交底。

(2)要按照路床工序的要求,在控制中线高程(±20mm)、横断高程(±20mm,且横坡不大于±0.3%)、平整度(10mm)的基础上,填方路段路床向下0~80cm 范围内,挖方路段路床向下0~30cm范围内要达到重型击实标准9 5%压实度(采用轻型击实标准时要达到98%).(3)路床工序中的密实度项目和路面各结构层一样是主要检查项目(即带△项目),不作土路床工序等于密实度合格率为0,按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评定方法判定应属不合格工程,因此,必须加强土路床工序的质量控制.(二)土路床的压实宽度不到位1.现象:路床的碾压宽度普遍或局部小于路面结构宽度。

路基填筑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护措施

路基填筑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护措施

路基填筑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护措施1. 前言路基填筑工程是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其质量直接影响到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

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质量问题,给工程带来隐患和不利影响。

本文将介绍路基填筑工程常见的质量问题,并提供相应的防护措施。

2. 质量通病一:土方开挖不平整土方开挖不平整是指在路基填筑前,土方开挖过程中出现的地表不平整、边坡崩塌等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导致填筑土方时土层厚度不均匀,从而影响路基的稳定性和密实度。

防护措施:•在开挖前进行合理的场地勘察,确定合适的土方开挖方案。

•采取适当的开挖方法,如机械开挖、手工开挖等,确保土方的平整性。

•控制开挖速度,避免过快或过慢导致地表坍塌或堆积。

•在开挖区域设置有效的支护结构,如固结杆、拱形支护等,以防止边坡崩塌。

3. 质量通病二:土方填筑不均匀土方填筑不均匀是指在路基填筑过程中土方分布不平均的问题。

这可能导致路基在承载荷载时出现差异性,影响道路的平整度和稳定性。

防护措施:•配置合适的土方填筑设备,如压路机、平地机等,确保土方的均匀铺平。

•使用合适的填筑技术,如分层填筑、压实填筑等,提高填筑土方的均匀性。

•严格控制填筑土方的厚度,避免过厚或过薄导致路基的变形或松散。

4. 质量通病三:土方集料不合理土方集料不合理是指在填筑过程中,所选用的土方集料不符合工程设计要求的问题。

如粒度不均匀、含有过多的杂质等。

这些问题可能导致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下降。

防护措施:•对土方集料进行合理的筛选和分级,保证其粒度分布符合规范要求。

•在土方填筑前进行实验室试验,确定土方集料的含水率、密实度等指标。

•加强土方集料的质量控制,排除掺杂有害物质和过多杂质的集料。

•定期进行现场取样,对填筑土方进行质检,确保土方集料的质量。

5. 质量通病四:填筑土方松散填筑土方松散是指在路基填筑过程中,土方没有得到有效的压实或固结,导致填筑土方的密实度不够,影响路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公路实务--第9讲

公路实务--第9讲
4.不良地质路段未予以处理而导致路基沉降变形。 5.路基纵、横向填挖交界处未按规范要求挖台阶,原状土和 填筑土密度不同,衔接不良而导致路基不均匀沉降。 6.填筑路基时,未全断面范围均匀分层填筑,而是先填半幅, 后填另半幅而发生不均匀沉降。 7.施工中路基土含水量控制不严,导致压实度不足,而产生 不均匀沉降。 8.施工组织安排不当,先施工低路堤,后施工高填方路基。 往往高填方路堤施工完成后就立即铺筑路面,路基没有足够的时 间固结,而使路面使用不久就破坏。 9.高填方路基在分层填筑时,没有按照相关规范要求的厚度 进行铺筑,随意加厚铺筑厚度;压实机具按规定的碾压遍数压实
一、原因分析
1.路基施工前未认真设置纵、横向排水系统或排水系统不畅 通,长期积水浸泡路基而使地基和路基土承载力降低,导致沉
导致沉降发生。 2.原地面处理不彻底,如未清除草根、树根、淤泥等不良土
壤,地基压实度不足等因素,在静、动荷载的作用下,使路基沉 降变形。
3.在高填方路堤施工中,未严格按分层填筑分层碾压工艺施 工,路基压实度不足而导致路基沉降变形。
做好换土、排水和填前碾压工作,按设计要求从上到下挖出台 阶,清除松方后逐层碾压,确保填挖结合部的整体施工质量。
1B411064路基开裂病害的防治
一、路基纵向开裂甚至形成错台 (一)原因分析
1.清表不彻底,路基基底存在软弱层或坐落于古河道处。 2.沟、塘清淤不彻底,回填不均匀或压实度不足。 3.路基压实不均。 4.旧路利用路段,新旧路基结合部未挖台阶或台阶宽度不足。 5.半填半挖路段未按规范要求设置台阶并压实。 6.使用渗水性、水稳性差异较大的土石混合料时,错误地采 用了纵向分幅填筑。 7.高速公路因边坡过陡、行车渠化、交通频繁振动而产生滑 坡,最终导致纵向开裂。(两清两台两纵一压)

道路工程裂缝原因及防治措施

道路工程裂缝原因及防治措施

文章编号:100926825(2004)0420118202道路工程裂缝原因及防治措施收稿日期:2003212211作者简介:李亚杰(19622),男,1989年毕业于铁三局哈尔滨职工大学铁道工程专业,工程师,中铁三局集团桥隧分公司,河北邯郸 056036李亚杰摘 要:对道路工程出现的一些常见裂缝进行了原因分析,从设计、施工、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及工艺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从而进一步提高道路施工质量。

关键词:道路工程,裂缝原因,防治措施中图分类号:U418.6+6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公路道路无论是混凝土还是沥青混凝土路面,未到使用年限就出现了纵向裂缝、横向裂缝、网裂及龟裂。

前期,影响美观;后期,水通过裂缝渗入基层、垫层及路基,引起道路不均匀下沉,使路面结构剥落,甚至有整块板折断的现象。

最终降低道路的平整度及承载力,影响和降低其使用性能。

分析路面裂缝的主要原因是:1)路基施工基层压实度没有达到设计要求,发生了不均匀沉降;2)路基处于软基地段,施工时没有进行有效的地基处理;3)路面材料的选用不合要求,混凝土抗折强度没有达到设计要求;4)施工工艺欠缺所造成。

针对出现各种不同类型的裂缝,大致采取的防治措施如下:1 设计方面设计时,除了根据掌握的地形、水文地质、钻探等资料按设计规范要求对路基、路面进行必要的计算和验算,还应根据设计经验对路基的各不同软基地段提出特殊的处理办法和路面施工特殊加固措施;还应对所使用的材料作出特殊的规定和要求。

只要根据不同的地质情况,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即可达到目的。

如:做好地基处理,对混凝土板块的薄弱部位实行钢筋加固(可采取双层或单层钢筋网进行),就能有效地防止混凝土路面板的裂缝及断裂等现象,保证路面的质量。

2 施工方面2.1 路基施工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路面垫层采用半刚性材料愈来愈多,如:粉煤灰三渣、水泥稳定碎石、二灰渣土等。

但是,往往由于施工方法(拌和及含水量等的质量未达到要求)、工序和措施不当,使道路基层并没有完全达到应有的设计强度,造成路基发生不均匀沉降,最终引起路面裂缝和塌陷。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砼裂缝的处理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砼裂缝的处理

二灰碎石基层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工地加作含灰量和活性氧化物含量的跟踪试验,如发现含灰量不够或活性氧化物含量不达标,要另加石灰加强技术教育,提高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对混合料养生重要性的认识。

严格管理,必须执行混合料压实成型后在潮湿状态下路基回填压实质量通病及防治③严格操作要求,惩戒有意偷工者。

在路基总宽度内,应采用水平分层方法填筑,路基地面的横坡或进行摊铺压实。

路床土层避免填筑黏性较大的土。

对排水出路不明确的要提出补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通病及防治铺筑底层上。

、严格控制摊铺、上碾、终碾的沥青混合料温度,施工组织必须紧密,大风和降雨时停止摊铺和碾压。

进行清扫,并应浇洒适量粘层沥青。

、沥青混合料的松铺系数宜通过试铺碾压确定,应掌握好沥青混合料摊铺厚度,使其等于沥青混合料层设计厚度乘以、宜采用全路宽多机全幅摊铺以减少纵向分幅接茬。

②按《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做好纵、横向接缝,纵缝④控制沥青混合料中所用沥青的延度,或进行低温冷脆改拌制沥青混合料时,①对雨水支管废槽,采用水泥稳定沙砾或低标号混凝土处打密实的部分可填筑低标号混凝土。

②为了使井周路面基层松散材料能够压实和保证检查井与坡完全吻合。

①各层结构在路边的高程也应视同中线高程一样严格控制。

②雨水口废槽和支管回填时,如路面基层属于松散材料,可在松散材料中掺拌少量水泥后予以夯实或用低标号混凝土水泥混凝土路面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胀缝处破损、拱胀、的清缝和灌缝操作。

②填缝料要选择耐热耐寒性能好,黏结力好,不易脱落的切缝应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对路基和基层的密实度、稳定性、均匀性应更严格要求。

在摊铺、振捣过程中要随时检查模板高程的变化,如有偏差及时调整。

在摊铺、振捣、成活全过程中,应时刻注意与相邻已完度后方可开放交通。

严格控制混凝土水灰比和加水量,水灰比不能大于水泥混凝土路面冬季施工及注意要点一、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即按冬季施工办理(1)环境平均气温低于+5℃者。

(2)环境最低气温低于-3℃者。

道路工程裂缝处理方案

道路工程裂缝处理方案

道路工程裂缝处理方案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交通运输的日益发达,道路工程在日常使用中经常会出现裂缝问题。

道路裂缝的出现不仅影响了道路的美观和使用寿命,还会带来交通安全隐患,因此裂缝处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道路工程裂缝的成因、分类及处理方案,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讨论,旨在帮助工程人员更好地处理道路裂缝问题。

二、道路裂缝的成因和分类1. 道路裂缝的成因道路裂缝的成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础不坚实:道路基础不坚实或者基础材料不良导致路面承载能力不足,易出现裂缝。

(2)材料质量不佳:施工过程中使用质量不佳的路面材料,或者使用寿命较短的路面材料会导致裂缝问题。

(3)地质因素:地质构造、地下水位、地下管线等因素都可能导致道路裂缝的出现。

(4)交通荷载:交通车辆的频繁行驶也是道路裂缝出现的重要原因,特别是超载车辆的频繁通行。

2. 道路裂缝的分类根据裂缝的形成原因和性质,道路裂缝可分为以下几类:(1)按照裂缝的宽度分:裂缝可分为微裂缝、细裂缝和大裂缝。

(2)按照裂缝的形态分:裂缝可分为纵向裂缝、横向裂缝、径向裂缝和网状裂缝。

(3)按照裂缝的深度分:裂缝可分为表层裂缝、中层裂缝和深层裂缝。

以上是对道路裂缝成因和分类的简要介绍,下面将详细介绍道路裂缝的处理方案。

三、道路裂缝的处理方案1.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道路裂缝处理的首要原则。

在路面的设计和施工阶段,应根据道路使用条件和环境特点合理选用路面材料,保证路面的平整和坚实,以减少裂缝的出现。

此外,科学合理的排水系统也是预防裂缝的重要措施之一。

只有通过综合治理,减少各种外部因素对道路的影响,才能从根本上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

2. 表层处理针对表层裂缝,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处理方法:(1)表层修补:采用适量的沥青混凝土作为修补材料,对裂缝进行补充填实,保证路面的平整。

(2)表层封层:将专用的路面封层剂涂覆在路面上,填充裂缝并防止水分渗透,以保护路面不受侵蚀。

道路施工裂缝原因以及预防措施

道路施工裂缝原因以及预防措施

道路施工裂缝原因以及预防措施摘要:道路施工裂缝是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它的出现严重影响了道路的使用寿命。

所以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这一问题,保证道路施工质量。

本文对导致道路出现裂缝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相应的预防措施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道路施工;裂缝;原因;预防措施引言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深入,道路建设已经成为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道路裂缝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必定会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施工单位必须针对影响道路施工质量的因素进行研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科学、有效的方法,保证道路的施工质量,避免出现道路裂缝问题。

1道路施工中裂缝问题的危害在道路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裂缝不仅会影响道路的施工质量,更为重要的是这种隐患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威胁着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通过对施工裂缝的深入研究发现,在施工中出现裂缝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工程的结构稳定性,一旦整个道路的结构稳定性出现问题,那么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在人们的生活中,经常会发生交通事故,多数是由于道路施工质量出现问题造成的。

道路施工裂缝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道路的施工质量,影响了道路的使用寿命。

从上述内容足见道路施工裂缝问题的危害,所以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保证道路的施工质量。

2道路施工裂缝产生的原因2.1纵向裂缝所谓纵向裂缝就是指施工裂缝的方向与车辆行驶的方向平行。

沥青混凝土材料是道路施工过程中进行道路路面施工的重要材料,这种材料在使用的过程中比较容易受温度的影响,如果温差较大,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沥青的站黏性和伸缩性,导致路面出现施工裂缝,从而影响路面的施工质量。

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单位一定要注重温度的变化,所以在实际的施工中,施工人员一般采用半幅铺设方法,就是为了降低温度对沥青的影响,避免出现纵向裂缝。

2.2横向裂缝在实际的道路施工过程中,横向裂缝也是比较常见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施工过程经常受到天气状况的影响。

路面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路面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路面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一、路面基层、底基层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1、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裂缝(1)形成原因:①水泥剂量过高.②碎石级配不合理,细料偏多和碎石集料粉料过多。

③碾压时混合料含水量过大。

④施工时气温过低,养护不及时或养护结束后未及时铺筑上层,暴露时间太长。

⑤路基弯沉不合格或局部存在“弹簧”。

⑥危害: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裂纹会反射到路面面层,影响路面的整体性、稳定性。

(3)防治措施:①水稳层施工前,先对路基压实度、弯沉检查,局部弹簧必须彻底处理。

②在提高队伍作业素质、质量均一稳定、保证强度的情况下,应严格控制水泥稳定碎石的水泥剂量;③碎石级配应接近要求级配范围中值。

④应严格控制加水量。

⑤养生结束后应及时进行上一层铺筑或下封层施工。

⑥严格控制O.075mm一下颗粒含量,适当掺砂可以减少裂缝的发生和程度。

2、水稳层弯沉值不合格(1)形成原因:①排水不畅,路槽或水稳层积水。

②水泥剂量不稳定。

③过早开放交通或有超载车通行。

④危害:容易造成水稳层开裂,甚至松散、损坏。

(2)防治措施:①做好施工期间的路表面排水措施,适当间距设置排水口,及时排除雨水。

②控制拌和楼的工作状态,准确计量水泥用量。

③养生期严禁车辆通行,任何时候均不得让超载车辆通过。

3、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表面离析、松散(1)形成原因:①集料级配变化大,有超粒径现象,且拌和不均匀。

②摊铺工艺差,单机摊铺两端离析。

③碾压不及时,水稳料在碾压前水分损失较大,养护不及时,养护方法不合理。

④过早开放交通,未限制施工车辆过度通行速度,造成表面松散。

⑤危害:造成路面整体性差,表面松散致使与面层无法粘接,容易损坏。

(2)防治措施:①加强集料的料源管理,宜使用集中加工的集料,保证级配的稳定。

②缩短场拌水泥碎石从加水拌和、运输到摊铺时间,并及时碾压成型。

③选用性能良好的摊铺机和熟练的机械操作手,强调使用双机摊铺,减少操作过程中的离析现象。

④加强覆盖养生,要求使用土工布覆盖养生,并保证湿度。

路基路面开裂成因及防治措施浅述

路基路面开裂成因及防治措施浅述

路基路面开裂成因及防治措施浅述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公路工程建设大面积展开。

公路是人们日常出行的重要设施,其质量关乎人们的出行安全,因此,必须加强对公路的维修和养护。

在现代公路的路面或路基上出现的裂缝是威胁公路使用安全的隐患,在日常检查中就应该对这些裂缝予以及时处理,防止进一步扩大,而最根本的治理办法就是在公路建设之初规避裂缝产生的原因。

本文笔者对路基路面开裂成因及防治措施进行了分析探讨,希望对相关从业人员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路基路面,开裂成因,防治措施1路基路面开裂的成因分析依据公路建设的材料、结构、地理因素和公路载荷等,可将公路裂缝分为以下几种。

1.1荷载型裂缝荷载型裂缝,顾名思义,是因公路载荷引起的。

公路在使用的过程中,长时间处于车辆的压载之下,同时还要承受一定的拉应力作用,这样就容易导致公路载荷超标而出现疲劳裂缝。

该类裂缝的特点是呈网状分布。

1.2温度性裂缝温度性裂缝分为低温裂缝和温度骤变裂缝两种。

其中,低温裂缝主要因温度降低、路面材料收缩以及受车辆的碾压而形成。

低温裂缝多出现于温度较低的恶劣天气条件下。

该类裂缝产生时多以横向裂纹为主,并且初始位置一般都为公路的表面,然后逐渐延伸至路面内部。

另外,在寒冷的天气条件下,路面温度低于底层温度,那么不同的路面层就会出现不同的收缩量。

收缩量一旦超出了路面材料所能承受的拉伸应力,也会导致路面出现裂缝。

温度骤变裂缝是因长期受太阳照射和昼夜温差产生的。

由于公路在使用中长期处于太阳暴晒之下,对于温度较高的地区,太阳直射会导致地表温度较高,而夜晚温度下降,路面温度也随之降低。

这样的温差会形成较大的温度应力,这种温度应力一旦超过路面的拉伸强度,公路表面就会开裂,因此,该类裂缝多因温差较大引发,在我国南北方地区均有出现。

1.3路基不稳固导致的开裂在路基建设中,大部分施工单位会根据当地的土质选择适当的路基施工方法和材料,也会充分考虑雨水沉降的影响。

公路工程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措施

公路工程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措施
2
路基填土压实密度达不到
(1)现象
填土经压实后仍然达不到规范固定的压实密度
(2)原因分析
1)填土含水量偏大或偏小,没达到最佳含水量时就进行压(夯)实;
2)填料不符合要求填土颗粒过大(>10cm),颗粒之间间隙过大不易压实;
3)压实机械选择不当或压实方法不正确或填土厚度过大或压实遍数不够;
(3)防治措施
5)透水性,水稳性差异较大的土石混合料应分层或分段填筑,不宜纵向分幅填筑;
6)若遇有软弱层或故河道,填土路基完工后应进行超载预压,预防不均匀沉降;
7)控制路基边坡符合设计要求,不应出现亏坡现象;
8)控制路基下挡墙地基承载力符合设计要求,达不到要求时,应及时进行处理。
6
开挖路床或填筑路堤工后出现网状裂缝
(2)原因分析
1)钻机未处于水平位置,或施工场地未整平及压实,在钻进过程中发生不均匀沉降;
2)钻杆弯曲,接头松动,致使钻头晃动范围较大;
3)钻孔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把钻头挤向一侧;
4)土层软硬不均,致使钻头受力不均,或遇到孤石、探头石等。
(3)防治措施
1)钻机就位前,应对施工现场进行整平和压实,并把钻机调整到水平状态,在钻进过程中,应经常检查使钻机始终处于水平状态工作。水上钻机平台在钻机就位前,必须进行安装验收,其平台要牢固、水平、钻机架要稳定;
6)把钢束穿入预留孔道内时间长,造成钢丝锈蚀,混凝土砂浆留在钢束上,又未清理干净,张拉时产生滑丝;
7)油压表失灵,造成张拉力过大,易产生断丝。
(3)防治措施
1)穿束前,预应力钢束必须按规程进行梳理编束,并正确绑扎;
2)张拉预应力筋时,锚具、千斤顶安装要准确;
3)当预应力张拉达到一定吨位后,如发现油压回落,再加油时又回落,这时有可能发生断丝,如果发生断丝,应更换预应力钢束,重新进行预应力张拉;

道路施工裂缝原因以及预防措施分析

道路施工裂缝原因以及预防措施分析

道路施工裂缝原因以及预防措施分析摘要:在我国,道路施工工程已经不断增多,这在很大的程度上使我国经济的发展得以推动。

但是,混凝土道路施工却常常有裂缝的问题出现困扰着施工人员,对施工的质量造成影响,同时也留下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为此,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要注重对混凝土施工各方面的工作,在了解导致出现混凝土裂缝的基础之上,给出有效的防治措施,确保提高混凝土道路施工的质量。

本文根据笔者工作实践,对道路施工裂缝原因以及预防措施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道路;施工;裂缝;预防;措施1 道路混凝土施工裂缝的危害在道路混凝土施工中,裂缝问题较为常见。

道路工程应用较为广泛,主要分布在山区,由于多种因素引发的道路施工裂缝严重影响着道路混凝土工程的使用寿命。

裂缝问题会不同程度地降低道路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而影响建筑单位的经济效益,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若混凝土道路存在较为严重的质量问题,则可能会给使用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影响。

2 道路混凝土施工裂缝的成因2.1 结构性裂缝的成因道路混凝土施工裂缝主要分为结构性裂缝与非结构性裂缝。

结构性裂缝主要是由于以下方面因素造成的。

(1)设计不当道路混凝土工程施工中,若设计不当,则极易引发设计结构裂缝,即设计方案中采取的结构形式在受到荷载影响时所产生的裂缝问题,例如:非预应力现浇连续箱梁,其裂缝主要出现在梁顶负弯矩区域,其安全裂缝宽度为0.2mm,若超出安全数值范围,则为不安全裂缝。

(2)施工不合理施工不合理也可能引发结构性裂缝,例如预应力结构出现的张拉裂缝问题,该种裂缝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施工人员未能按照设计的张拉强度进行施工作业,导致锚垫板混凝土的密实度不够、锚垫板的位置不合理等,最终引发结构性裂缝。

(3)材料与养护因素道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主要取决于建筑施工材料,施工材料质量不合格、偷工减料、混凝土配比不合格等,均会引发质量问题。

若道路混凝土养护不合理,同样会引发道路混凝土结构性裂缝[1]。

开挖路床或填筑路堤工后出现网状裂缝质量通病及防治

开挖路床或填筑路堤工后出现网状裂缝质量通病及防治

开挖路床或填筑路堤工后出现网状裂缝质量通病及防治
1.形成原因及分析
(1)填料的塑性指数偏高或为膨胀材料;
(2)碾压时含水率偏大,且成型后未能及时覆土;
(3)压实后养护不到位,表面失水过多;
(4)下层填料过湿。

2.控制要点
(1)采用合格填料,或采取掺水泥等材料进行稳定处理;
(2)选用塑性指数符合规范要求的材料填筑路基,控制填筑材料在最佳含水率范围时进行碾压;
(3)加强养护,避免表面水分过分损失;
(4)认真组织、科学安排,保证设备匹配合理,施工工序衔接紧凑;
(5)若因下层土过湿,应查明其层位,采取换填材料或掺入水泥等技术措施处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挖路床或填筑路堤工后出现网状裂缝质量通病及防治
1.形成原因及分析
(1)填料的塑性指数偏高或为膨胀材料;
(2)碾压时含水率偏大,且成型后未能及时覆土;
(3)压实后养护不到位,表面失水过多;
(4)下层填料过湿。

2.控制要点
(1)采用合格填料,或采取掺水泥等材料进行稳定处理;
(2)选用塑性指数符合规范要求的材料填筑路基,控制填筑材料在最佳含水率范围时进行碾压;
(3)加强养护,避免表面水分过分损失;
(4)认真组织、科学安排,保证设备匹配合理,施工工序衔接紧凑;
(5)若因下层土过湿,应查明其层位,采取换填材料或掺入水泥等技术措施处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