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舞记》导学案及答案
《观舞记》互动课堂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观舞记》互动课堂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课时:1 教师:毛勇导学目标1、欣赏文章高超的语言技巧。
本文主要运用比喻和排比等修辞,形象生动地表现卡拉玛姐妹精妙的舞蹈。
2、欣赏本文开头的艺术,和巧借“不能”表现事物、表达强烈感情的手法。
导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难点:欣赏文章高超的语言技巧。
导学方法提问法、讨论法、优化训练,突出重点、创设良好课堂气氛。
导学过程设计一、课前预习1、给加点字注音。
颦蹙()()粲然()嗔视()斗薮()叱咤()()鲜妍()花鬘()惊鸿()2、积累文学常识。
《观舞记》的作者是,原名,作家。
代表作品《》,诗集《》、《》。
3、文章脉络全文22节,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10):写观“印度卡拉玛姐妹之舞”的总感受,为印度惊人的舞蹈艺术叹为观止。
第二部分(11—18):叙述卡拉玛姐妹舞蹈的过程,描写卡拉玛姐妹精湛的舞蹈技巧和优美的舞蹈语汇。
第三部分(19—20)抒写观舞后的感想。
第四部分(21—22):对卡拉玛姐妹的友谊和热情表示感谢,抒发对印度人民的友好情谊。
4、摘抄文中精美的比喻句、排比句。
并尝试赏析它们的妙处。
二、课堂探讨1、反馈预习成果。
2、赏析精美的开头艺术。
① 文章开头四个“假如”句运用什么修辞方法?分别描绘姐妹俩在舞蹈过程中的什么内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答:排比。
分别描绘舞蹈的类别、眉宇和服装、舞步和铃声、灵动的身影。
舞蹈要有心灵的完全投入,才能达到“美”的境界。
②“在舞蹈的狂欢之中,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卡拉玛的这种表现说明真正的舞蹈应该是什么样子的?答:真正的舞蹈是心灵之舞,而不是技巧之舞。
③卡拉玛姐妹的舞蹈和印度的优美悠久的文化艺术有关系吗?答:有。
因为所有优秀的艺术家,都根植于本民族的文化土壤中,卡拉玛也一样。
没有印度悠久文化的熏陶,没有印度文化历史的内涵,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不会这样美妙动人。
3、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表现卡拉玛姐妹舞蹈的“飞动的‘美’”的?请作具体说明。
【精品】七年级语文下册+19+观舞记导学案+新人教版

最新中小学教学设计、试题、试卷19观舞记【导学目标】1.累积语句,熟读课文,认识印度舞蹈的艺术瑰丽,领会比喻和排比句的作用。
2.能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3.品尝文中描绘卡拉玛姐妹优美舞姿的语句。
4.鼓舞学生初步形成自己的审雅观、价值观。
【要点难点】1.累积语句,熟读课文,认识印度舞蹈的艺术瑰丽,领会比喻和排比句的作用。
2.品尝文中描绘卡拉玛姐妹优美舞姿的语句。
一、预习当先一步1. 走近作者冰心( 1900-1999 ),原名 _谢婉莹 ____,笔名冰心。
第一版的诗集有《繁星》(1923) 、《春水》 (1923) 、《冰心诗集》(1932) 。
祖籍福建福州长乐横岭村人。
有名诗人、作家、翻译家、_______家。
2.背景助读《观舞记》是冰心写于五十年月后期的一篇散文。
当时中印关系正处于蜜月期间,两国的来往比较频繁,在国际上有着很多的共同的立场和看法,特别是 1955 年万隆会议的召开,更进一步促使了中印关系的发展。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冰心以一场异国风情表演——印度舞蹈为题材,写下了这篇散文。
3.给加点的字注音。
斗薮( sǒu)粲然(càn)尽态极研(yán)花鬘(mán)嗔视(chēn)全身解( xi è)数褶裙(zhě)雏(chú)凤叱咤(chìzhà)风云颦蹙(pín cù)4.解说下边的词语颦蹙:皱着眉头,形容忧虑的样子。
粲然:笑脸烂灿的样子。
嗔视:生气地看。
气吞山河:形容威力极大。
尽态极妍:使仪态和丽质最充足地显示出来。
惊鸿:惊飞的鸿雁,形容佳人体态轻快。
二、讲堂小试身手问题一.整体感知:朗诵课文,想想,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呢?请你试着用最简短的语言谈谈本文主要内容。
本文主若是运用高明的语言技巧,描述了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美好的舞蹈,也表现了印度舞蹈的美。
问题二.句段品读① 文章开头四个“若是”句运用什么修辞方法?分别描述姐妹俩在舞蹈过程中的什么内容?排比。
观舞记导学案(人教版,含答案)

第19课 观舞记导学案(含答案)第一课时 文本感知诊断性测试 1.给加点的字注音。
粲.然( ) 褶.裙( )颦蹙..( )( ) 嗔视( ) 细腻.( ) 惊鸿.( ) 叱咤..( )( ) 惆怅..( )( ) 2.你能根据拼音填写出相应的汉字吗? xu àn ( )丽 轻ji é( ) 模n ǐ( ) ch ǎn ( )述 静m ù( ) 滋r ùn( ) wǎn( ) 转 柔r èn ( ) 3.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本色行当:做本行的事,成绩十分显著。
B .尽态极妍:使仪态和丽质最充分地显示出来。
妍:美丽。
C .息息相通:比喻关系密切。
息息:休息。
D .惊鸿:惊飞的鸿,形容美人体态轻盈。
4.揣摩语言环境,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句中的横线上。
(1)传达 描绘模拟 点染 A .假如我是个诗人,我就写出一首长诗,来 她们的变幻多姿的旋舞。
B .假如我是个画家,我就要用各种色彩, 出她们的清扬的眉宇和绚丽的服装。
(2)说明 说出 阐述 赞美 A.我也不敢像舞蹈家一般,内行地 她们的一举手一投足,是怎样地“本色当行?。
B .我只是一个欣赏者,但是我愿意努力 我心中所感受的飞动的“美”! 5.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恰当的一项是( ) 如同一个婴儿,看到了朝阳下一朵耀眼的红莲, 深林中一只旋舞的孔雀,他想叫出他心中的惊喜,但是除了咿哑之外,他找不到合适的语言。
但是,朋友,A .难道我就不能忍住满心的欢喜和激动,不向你吐出我心中的“咿哑”?B .难道我就能忍住满心的欢喜和激动,不向你吐出我心中的“咿哑”?C .难道我就不能忍住满心的欢喜和激动,向你吐出我心中的“咿哑”?D .难道我就能忍住满心的欢喜和激动,向你吐出我心中的“咿哑”? 6.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用她细碎的舞步,繁响的铃声,轻云般慢移,旋一风般疾转,舞蹈出诗句里的离合悲欢。
七年级下19.《观舞记》导学案

使学生欣赏到了艺术,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4、拓展延伸启发
学生关心时政。两条建议:1、精彩导语应体现在导学案上;预习提纲1中“简单介绍”改
为“了解”。
张卫国(备课人):
简洁明了,学生看过就知道怎样去预习,老师看过就知道怎样去教学。
一、怎样设计导语,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很快兴奋起来,以愉悦的心情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呢?因为艺术是相通的,我很快想到了音乐,于是我设计了一个听名曲作选择的活动,并由此导入新课。设计目的:(1)激发学生的兴趣;(2)初步体验艺术给我们带来的享受;(附对所选三个曲子的理解:1、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2、幽静深远的山水风景;3、甜美愉快的校园生活)
二、合作探究
4、文章是从哪些方面表现卡拉马姐妹舞蹈“飞动的‘美’”的?试填下表:
表现பைடு நூலகம்面
精彩描述
身体美
服饰美
神态美
动作美
……
5、“我们看她忽而双眉颦蹙,表现出无限的哀伤;忽而……”该句使用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你还能找出类似的语句吗?试作赏析。
教学过程
1、听音乐导入新课;
2、小组展示预习提纲一;
二、怎样拓展延伸让学生有话可说呢?由于我自己对舞蹈一无所知,在这方面,我自己也无话可说,又因为该文结尾也涉及到了中印两国的友谊,于是在学案的作业上,我就设计出那样的问题。其目的:(1)锻炼表达能力;(2)学会处理问题的方法;(3)关心时政。
最后,欢迎老师们提宝贵建议,以期进步,做好学案。
张海波(备课人):
参会人员签字:
发言记录:
于锐(主备课人):
虽然时隔一年,《观舞记》这篇文章我还是有些印象的。接到备课的任务后,我不忙着先去翻教材或教辅资料,而是强迫自己对《观舞记》进行回忆,于是该课教学内容的整体轮廓在我头脑中逐渐清晰起来,教学目的和重难点也有了(品味享受舞蹈之美,欣赏作者表现美的方法和技巧)。现在必须解决的就只有两个问题了:
七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19、《观舞记》

七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19、《观舞记》七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19、《观舞记》学习目标1、理解、积累“静穆、粲然、妥帖、嗔视、叱咤风云、尽态极妍、浑身解数”等词语。
2、揣摩文章运用语言表现艺术形象的写法。
3、了解印度舞蹈艺术,丰富文化素养。
导学探究一、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我所了解的作者冰心:2、掌握下列生字。
咿哑(yī)粲然(càn)颦蹙(pín cù)惆怅(chóu chàng)静穆(mù)嗔视(chēn)叱咤(chì zhà)解数(xiè)端凝(níng)尽态极妍(yán)3、理解下列生词。
【清扬】纯净、昂扬向上。
【端凝】端正而注意力集中。
【粲然】笑容灿烂的样子。
【颦蹙】皱着眉头,形容忧愁的样子。
【嗔视】生气地看。
【静穆】安静庄严。
【变幻多姿】姿势多样,变化不定。
【离合悲欢】泛指聚会、别离、欢乐、悲伤的种种遭遇。
【叱咤风云】形容威力极大。
【浑身解数】全身招数。
【高视阔步】形容气概不凡或态度傲慢。
【尽态极妍】使仪态和丽质最充分地显示出来。
【息息相通】呼吸相关连,比喻关系密切。
【本色当行】做本行的事,成绩十分显著。
二、合作探究1、冰心的描绘,确实让我们感受到了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之美,那她们的美是一种怎样的美呢?能否从文中找出两个字概括?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表现卡拉玛姐妹舞蹈的美?2、引导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或语段,说为什么喜欢并大声朗读。
(从修辞手法和表现方法等方面思考,让学生体会语言特点)3、为什么说卡拉玛“在舞蹈的狂欢中,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优选精练★基础演练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颦蹙()()端凝()咿哑()嗔视()惆怅()()静穆()粲然()蠕动()2、文学常识填空:《观舞记》的作者是________ ,她的原名是________ ,她是我国________代著名作家和________ ,上学期我们学过她的诗《________ 》。
24年语文人教版七下观舞记导学案之五].doc
![24年语文人教版七下观舞记导学案之五].doc](https://img.taocdn.com/s3/m/75f868d8376baf1ffd4fad10.png)
编制人使用时间学习目 标 1. 朗读课文,品味并积累优美的语句,学习作家的写作手法,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2. 通过自读欣赏、感受舞蹈、文字和文化的美。
领悟艺术与牛.活的关系。
了解一些有关印度文 化、艺术方面的知识。
培养学生对外国优秀艺术的热爱和审美能力一。
3. 体会卡拉玛姐妹舞蹈美的奥秘。
【学习重点】 1. 学习作家冰心的写作手法,品味并积累优美的语句; 2. 体会卡拉吗姐妹舞蹈美的奥秘。
[知识链接】 矗心:现、当代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
原名谢婉莹。
原籍福建长乐,生于福州,幼年时代就广 泛接触了中国古典小说和译作。
1918年入协和女子大学预科,积极参加五四运动。
1919年开始发表第 一篇小说《两个家庭》,此后,相继发表了《斯人独惟悴》、《去国》等探索人生问题的“问题小 说”。
同吋,受到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写作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
这些晶莹清丽、轻柔隽逸的 小诗,后结集为《繁星》和《春水》出版,被人称为“春水体”。
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
同年起发 表散文《笑》和《往事》192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文科。
赴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学习英国文学。
在 旅途和留美期间,写有散文集《寄小读者》,显示出婉约典雅、轻灵隽丽、凝炼流畅的特点,具有高 度的艺术表现力,比小说和诗歌取得更高的成就。
这种独特的风格曾被时人称为“冰心体”,产生了 广泛的影响。
【导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1.给加点字注音 绚丽 阐述 褶裙 粲然 嗔视 供养 蠕动 惆怅 2.形似字注音组词 惆() 炫( ) 濡() 绚( ) 绸() 眩( ) 蠕() 询( ) 稠() 弦( ) ・ 儒() 殉( ) 3.词语填空 变幻多 木色当. 低回 转 咤风云 浑身 数 尽态极 息息相 合悲欢二、合作探究 整体感悟课文后回答 1. 作者认为卡拉玛姐妹舞技精湛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 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表现卡拉玛姐妹舞蹈的“飞动的美”的? 3. 文中的哪句话最能表现印度舞蹈的民族特色? 4. 为什么说卡拉玛''在舞蹈的狂欢中,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口己” 5. 提出问题:你最莒欢文中的哪一段话?为什么? 6. 能否引用文中语句,并加上自己的理解,说说什么是舞蹈?或说说印度舞蹈主要表现些什么内 容? 7.用多媒体介绍印度宗教及文化概况。
《观舞记》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共3篇

《观舞记》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共3篇《观舞记》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1引言在初中阶段,学习舞蹈也成为了一门必修的课程。
而在这份课程当中,学习如何欣赏舞蹈同样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因为不仅可以提高自己欣赏舞蹈的能力,还能够在观看舞蹈时增加自己的审美体验。
这篇文章就是专门针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观舞记》这一篇文章的导学案。
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并欣赏这篇文章。
下面我会按照不同的内容分块来进行解读,同时也会给出一些针对性的练习题目供大家参考。
Part 1 动作解读本篇文章主要对“手”,“足”,“身体”三个部位的动作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我们也可以从中感受到不同动作所具有的特点。
比如“手”动作是比较柔和的,符合当时舞蹈表演的特点。
练习题:请列举出文章当中出现的至少三个用来描述动作的形容词,并简单解释他们代表的含义。
Part 2 舞剧分析在本篇文章当中,还提到了著名的芭蕾舞剧《天鹅湖》。
并深入分析了这部芭蕾舞剧当中的几个关键点。
比如整部舞剧所表现的情感及其精彩的舞蹈演出。
练习题:请问《天鹅湖》这一剧中主要展示的情感是什么,同时简单描述一下这一情感所体现出来的特点。
Part 3 舞者评价舞者的表现同样也是本篇文章所讲述的重要部分。
舞者在活动中所表现的感情,以及动作所具有的精准性均受到了详细解读。
同时,文章也指出了在不同情景下,舞者的身体语言表现不同。
练习题:请列举出文章当中所描述的至少两个不同情景下舞者身体语言所体现出的特点。
Part 4 舞蹈欣赏在最后一个部分中,针对如何欣赏一场舞蹈所表达了作者的观点。
文章中分析了一首具体的现代舞曲的表演,从中体现出舞蹈的独特之处。
同时,也提到了在欣赏舞蹈时应该关注细节之处。
练习题:请问文章提到的现代舞曲的表演名字是什么,简单的描述一下为什么这首舞蹈是值得欣赏的。
同时请列出至少三种关注舞蹈细节的方法。
总结在本篇文章中,我们针对《观舞记》这一篇文章进行了详细解析。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观舞记》学案导学案

《观舞记》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a积累字词,以课本“读一读,写一写”中的为主。
b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文中描写卡拉玛姐妹优美舞姿的语句。
2.态度与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和能力。
3. 道德情感价值观:鼓励学生接触、吸收、借鉴外国优秀文化,从中吸取精神营养,开阔胸怀。
初步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
2、学习重点、难点:重点:欣赏优美生动的对舞蹈艺术的语言描写。
展开想象,领略印度舞蹈的艺术之美。
难点:通过反复吟咏作者观舞后的感受,初步培养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
课时:1课时课前预习活动案一、预习内容1、利用工具书,扫清阅读障碍。
咿呀静穆颦蹙粲然斗薮嗔视叱咤风云浑身解数尽态极妍端凝本色当行星宿2、作者简介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享年99岁,籍贯福建福州长乐横岭村人,原名为谢婉莹,笔名为冰心。
取“一片冰心在玉壶”为意。
被称为“世纪老人”。
现代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
她的作品还有诗集《繁星》、《春水》,为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以“自然”“童真”与“母爱”为主题,以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对自然的赞颂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为主要内容,表达了她对母亲的情感、对孩子的喜爱、对自然的赞叹及对人生的理解。
3.文学常识填空。
《观舞记》的作者是________ ,她的原名是________ ,她是我国________代著名作家和________ ,上学期我们学过她的诗《________》。
4、文章哪一部分是写观舞的?这一部分的前后分别写什么?5、这篇课文记叙了作者一次观赏印度舞蹈的感受,表达了作者对古老的印度舞蹈的向往之情。
(引出“飞动”一词)请用“卡拉玛姐妹的美,美在”说一句话。
6、本文描写卡拉玛姐妹优美的舞蹈时用了那些修辞方法?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和语段,用这种句式说一句话:我喜欢“”,这句话中运用了的修辞方法,(表达效果)二、预习要求1、字词要会写、弄懂、记住。
《观舞记》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

《观舞记》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观舞记》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观舞记》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随着人们对身体艺术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更多人开始欣赏和学习舞蹈艺术。
而《观舞记》就是一本与舞蹈相关的读本,本文将对该书进行导学分析,以便学习者更好地学习和理解舞蹈艺术。
一、教材概述《观舞记》是全国中小学阶段最具影响力的一本艺术读本之一,由世界著名舞蹈大师卢森堡的夫人创作,内容包括生活舞蹈、青年舞蹈、民间舞蹈、芭蕾舞、现代舞等诸多方面,旨在启发人们对舞蹈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对舞蹈的欣赏性和鉴赏能力。
该书被国内外舞蹈爱好者和专业人士广泛认可,成为中国艺术教育史上的一本经典之作。
二、导学目标1、学习舞蹈的基本知识,包括舞蹈分类、舞蹈特点等。
2、提高对舞蹈的欣赏和鉴赏能力,了解舞蹈与艺术的关系。
3、认识和了解舞蹈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探究舞蹈与传统文化的联系。
三、教学内容第一章舞蹈与艺术1、什么是舞蹈?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特点2、舞蹈与音乐、戏剧的关系3、舞蹈的分类及特点4、舞蹈的历史渊源第二章民间舞蹈1、民间舞蹈的定义与特点2、不同地区的民间舞蹈及其文化背景3、现代民间舞蹈的发展趋势第三章生活舞蹈1、生活舞蹈的定义和特点2、生活舞蹈与日常生活的联系3、生活舞蹈和传统文化的关系第四章芭蕾舞1、芭蕾舞的定义和特点2、芭蕾舞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趋势3、芭蕾舞的表达方式与舞蹈技巧第五章现代舞1、现代舞的定义和特点2、现代舞的发展历程和艺术现状3、现代舞的表现手法和表现主题四、教学方法1、多媒体教学法:通过投影等方式呈现各种舞蹈作品和视频,让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和领悟舞蹈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2、区域学习法:将中国各个地区的舞蹈形式,如广场舞、京剧等,结合当地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进行学习。
3、参观现场法:可以带领学生去观看现场舞蹈表演,或让学生自己参加舞蹈表演,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和体验能力。
五、评估方式1、平时作业:包括阅读、观看舞蹈表演等任务。
19__观舞记_导学案_配答案

19《观舞记》导学案学习目标1.体会文章精妙的语言魅力,学习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
(重、难点)2.感受舞蹈艺术“飞动的美”,提高艺术欣赏能力。
3.广泛接触吸收外国优秀文化,开阔视野,陶冶性情。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古老的民族造就古老的文化,古老的文化是记录人类文明历史的宝库。
本学期我们感受了来自迅哥儿家乡带有呢土气息的乡村戏剧——“社戏”,那月下神形兼备的绘画艺术——“竹影”,还有那巧舌如簧的高超表演——“口技”,这一切无不都在向我们诉说着人类历史的进步。
今天,著名的冰心女作家又给我们带来一场美幻绝伦的异国风情表演——印度舞蹈,还是让我们先睹为快吧?二、自主学习:1.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咿.(yī)哑颦蹙..(chì zhà)..(pín cù) 粲.(càn)然嗔.(chēn)视叱咤尽态极妍.(yán) 浑身解.(xiâ)数铮铮.(zhēng) 蠕.( rú)动褶.(zhě)皱静穆.(mù) 惆怅..(chóu chàng) 本色当行()2.解释下面词语。
【静穆】安静庄严。
【端凝】端正而注意力集中。
【变幻多姿】姿势多样,变化不定。
【离合悲欢】泛指聚会、别离、欢乐、悲伤的种种遭遇。
【低回婉转】回旋起伏。
【浑身解数】全身招数。
【高视阔步】形容气概不凡或态度傲慢。
3.作者链接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享年99岁,籍贯福建福州长乐横岭村人,原名________,笔名为________。
取“一片冰心在玉壶”为意。
被称为“___________”,晚年被尊称为“文坛祖母”。
现代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_________家。
曾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名誉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顾问,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名誉理事等职。
三、合作与探究(一)整体感知1.学生速读课文,寻找舞蹈中美的细节,美的画面,将发现的成果用“我发现她们的美,你看”的句式表达出来。
《观舞记》(学案)

《观舞记》〔学案〕《观舞记》〔学案〕《观舞记》〔学案〕学习目的:1、通过自读欣赏、感受舞蹈、文字和文化的美。
2、领悟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3、理解一些有关印度文化、艺术方面的知识。
学习过程:一、导入:许多同学喜欢绘画,喜欢唱歌;也有些同学有乐器或舞蹈方面的特长,具有一定的'艺术鉴赏力。
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欣赏一段舞蹈,请同学们说说这是哪一个国家的〔播放一首印度音乐的片段〕。
不同国家和地域的音乐、舞蹈可以反映不同的文化风情。
比方说我们的邻邦印度,就一向以其独具特色的歌舞出名于世。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我们亲爱的冰心奶奶记叙自己观看印度舞蹈的一篇散文:《观舞记》。
二、初读,整体感知:在第一遍阅读时,一般采用默读的方法来通读全文,注意整体感知文章的大意,想想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如今,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朗读课文。
〔老师范读全文,语速稍慢〕想一想,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呢?请你试着用最简洁的语言说说本文主要内容,假如能写在笔记本上那么更好。
——本文主要是运用高超的语言技巧,描绘了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美妙的舞蹈,也表现了印度舞蹈的美。
本文是怎样运用高超的语言技巧,来描绘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美妙的舞蹈呢?要答复这个问题,就要再次阅读文章。
在这次阅读时,我们稍稍放慢速度,拿起笔来,边读边动笔做些圈点勾画:1,先给课文标上小节号。
〔共22小节〕2,这篇文章的文字非常优美,也有一些生字词,请同学们参考注释自读全文,读的时候用直线勾画出不懂的词句,可以查找字典、词典;用波浪线勾画出你认为用的好的词语、句子和段落。
三、研读课文:1,正音正字。
2,本文描写了印度舞蹈的美,文中哪些语句或语段表现了舞蹈的美?——第2——6小节——第13——18小节。
体会这些语段从服饰、姿态、神情、动作等多方面来表现卡拉玛姐妹美妙的舞蹈。
[4]。
《观舞记》导学案(鄂教版九年级)

《观舞记》导学案(鄂教版九年级)一、阅读目标1、识记理解课文中的重要字词2、学会赏析文章生动形象的语言。
二、目标链接生动形象是散文语言的主要特点之一,在散文阅读中经常会出现欣赏语言生动形象性的问题。
阅读散文必须从生动形象的语言入手,体味和推敲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从而理解把握文中生动具体的故事情节、生动典型的人物形象,感悟文章的中心思想,赏析文章的表现手法和技巧。
那么,在记叙文阅读中如何赏析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呢?首先,要抓住文中具体化、形象化的词语。
1.抓住文中具体、形象、富有表现力的动词。
运用恰到好处的动词能够把事物的本质特征准确生动地表现出来,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真实感觉。
2.抓住文中具体、形象、富有表现力的形容词。
一般来说,描写事物的声音、色彩、形状等的形容词,是具体形象的。
运用得恰当,就会使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
3.抓住文中具体、形象、富有表现力的拟声词。
拟声词,顾名思义就是摹拟声音的词。
正确使用拟声词能使语言具体、形象,给人以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真实感。
4.抓住文中具体、形象、富有表现力的叠音词。
恰当地运用叠音词语,可以突出词语的意义,加强对事物的形象描绘,增强音乐美感。
5.抓住文中具体、形象、富有表现力的儿化词。
如《济南的冬天》这篇写景散文,文中就使用了不少儿化词语,像“缺着点口儿”“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被风儿吹动”“天儿越晴”“在水里照个影儿”等,这些儿化词语的使用,除了体现鲜明的北京口语的特色外,还使文章的语言呈现出生动形象、清新朴实的独特风格。
其次,要抓住文中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
恰当地运用各种修辞手法,能把意思表达得既明白无误,又极具艺术性、感染力,形象感人,意味隽永,令人耳目一新,过目难忘。
1.要抓住文中运用恰当的比喻手法;2.要抓住文中运用恰当的拟人手法;3.要抓住文中运用恰当的排比手法;4.要抓住文中运用恰当的夸张手法。
三、阅读过程走进作者及其作品冰心(1900.10一1999.2),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
观舞记导学案带答案

19《观舞记》导学案带答案美溪一中南云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朗读课文,积累文中大量的雅词美句2、品味文章精妙的语言魅力,学习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3、了解印度舞蹈的特点,感受舞蹈艺术“飞动的美”,提高艺术鉴赏能力过程与方法:1.以朗读法为主,充分感知语言,揣摩作者蕴含的情趣和意念,使课文内容主体化,想象化,进而对文章内容产生真切敏锐的感受2.引导学生自主合作质疑探究,以学生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付诸实践贯穿课堂始终,并以多媒体演示辅助教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鼓励学生接触、吸收、借鉴外国优秀文化,从中吸取精神营养,开阔胸怀【教学重点】学习作家冰心大量运用修辞手法描写视觉形象的写作手法,品味并积累雅词佳句【教学难点】通过反复吟咏作者观舞后的感受,初步培养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教法与学法导航教学方法:情境渲染法、诵读涵咏法、合作探究法学习方法:质疑法、品读法、圈点批注法、小组探究法、教学过程自主学习一、初读课文,感受“飞动的美”: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示段序并疏解疑难字词(1)注音颦蹙()粲然()嗔视()叱咤()风云尽态极研()雏()凤花鬘()斗薮()浑身解()数妥帖()褶裙()(2)释义本色当行:解数:叱咤风云:静穆:尽态极妍:惊鸿:颦蹙:妥贴:2、卡拉玛姐妹舞蹈的特点(用原文的一个短语)作者是从、、。
3、朗读课文11——18自然段描写舞蹈的段落,自己去寻找舞蹈中美的细节,美的画面,将发现的成果用“我喜欢她们的美,你看”的句式表达出来合作探究二、品读课文,探寻语言美:刚才大家已经感受到了卡拉玛姐妹俩表演的印度舞蹈那“飞动的美”,这一感受让我们久久不忘!这都源于作者用生花妙笔来表现舞台艺术,把“视觉形象”转化为“语言形象”,让我们获得美的感受!4、用圈点批注法就课文11——18自然段中自己喜欢的语言描写进行深入探究,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展开①我认为最妙的动词②我认为最美的句式③我认为最细致的观察④我认为最妙的修辞……三、研读课文,合作质疑:5、学习了这篇课文,对于文章内容,尤其是对一些富有深意的句子的理解,你还有什么不懂吗?请提出来,我们一同来解决(各组选做两题)(1)课文的开头“我应当怎样来形容印度卡拉玛姐妹的舞蹈?”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2)课文第25段四个“假如”句分别描绘了姐妹俩在舞蹈过程中的什么?排比句的运用有什么表达效果?(3)、文章从第11段才正式叙写“观舞”经过,前面铺叙的文字有什么作用吗?(4)、在写卡拉玛姐妹出场前,先写“台中间小桌上供奉着一尊湿婆天的舞像,两旁是燃着的两盏高脚铜灯,舞台上的气氛是静穆庄严的”这个细节有什么用意?(5)、文中引用白居易的两句诗起什么作用?(6)、为什么说卡拉玛“在舞蹈的狂欢中,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7)、文中说:“看了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使人深深地体会到印度的优美悠久的文化艺术”,怎样理解这句话?四、拓展延伸,描绘美6、学生欣赏我们中国舞蹈家杨丽萍的表演的舞蹈《雀之灵》,学习冰心用优美的语言来描述自己所感受到的艺术之美(提示与要求)A、可用文中的一个词或一句话来表达B、可以模仿课文25段的假设句(或者模仿第7段的比喻句)写几句排比的话C、结合课文12——18段的描述,综合运用精致的形容词、动词、生动的修辞、巧妙地手法、丰富的想象写一小段文字个人根据自己的能力与喜好选择A、B、C的一种方式来描述2、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六、作业设计摘抄本文中优美的语句,积累文中引用到的古诗文答案:3、明确:可以从以下一些方面回答,理解卡拉玛姐妹舞蹈的“飞动的美”(1)我喜欢她们的面貌美,你看“她向观众深深地低头合掌,抬起头来,她亮出她秀丽的面庞和那能说出万千种话的一对长眉,一双眼睛”(2)我喜欢她们的服饰美,你看“髻上的花朵,腰间的褶裙”;(3)我喜欢她们的舞姿美,你看“细碎的舞步,繁响的铃声,轻云般慢移,疾风般旋转”;(4)我喜欢她拉玛·拉克希曼的神态美,你看“忽而双眉颦蹙,表现出无限的哀愁;忽而笑颊粲然,表现出无边的喜乐;忽而侧身垂睫表现出低回婉转的娇羞;忽而张目嗔视,表现出叱咤风云的盛怒;(5)我喜欢妹妹舞蹈的动作美,你看“颈的轻摇,肩的微颤,一阵一阵柔韧的蠕动,从右手的指尖一直传到左手的指尖”4、同学之间四或六人小组合作探究、讨论交流,要求有见解、有例证明确:此环节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语言魅力,用词方面:“真是光艳地一闪“中”闪“用的好,好在它以人视觉上的感受写出卡拉玛美艳的形体句式方面:“笛子吹起,小鼓敲起,歌声唱起,卡拉玛开始舞蹈了”中吹起、敲起、唱起用的好,好在它们节奏渐快,语势增强修辞方面:“我们看她忽而双眉颦蹙,……”写的好,好在排比句形象地描绘出舞蹈和舞蹈者的姿态,以及作者的赞叹之情写法方面:蛇舞一段写的好,好在侧面描写,多角度地展示舞姿的美,引发读者的想象和联想……学生交流后回答,教师只做提示:(1)统领全篇,定下赞美的感情基调开篇点题,开宗明义(2)四个“假如”句分别描绘了舞蹈的类别、眉宇和服装、舞步和铃声、灵动的身影(3)铺叙表达自己欢喜激动的心情,赞美卡拉玛姐妹的舞蹈无法言状的美,为后文写舞蹈的美妙绝伦蓄势(4)暗示了印度舞蹈具有强烈的宗教色彩,点明了卡拉玛姐妹舞蹈的背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5)引用白居易的诗句是为了表达作者对卡拉玛舞蹈的高度赞叹(6)卡拉玛的舞蹈非常优美,好像“飞动”起来,但是仅有“飞动”还是不够的,还要有心灵的完全投入,才能达到“美”的境界她本身就是舞蹈的一部分,身心浑然一体,超越形式的载体而进入了自由飞动的境界真正的舞蹈,是心灵之舞,而不是技巧之舞(7)艺术上的交流,能增强世界各国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沟通所有优秀的艺术家,都植根于本民族的文化土壤中,卡拉玛姐妹也一样,“吸收着大地母亲给予它的食粮的供养”没有印度悠久文化的熏陶,没有印度文化历史的内涵,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不会这样美妙动人(1)、在我看来,她在举手投足间,把孔雀的灵韵刻画得淋漓尽致她的每一个手势,每一个跳步,每一个转动都出自于对生命的喜悦在柔和的灯光、柔美的音乐包围下,舞蹈大师杨丽萍在尽情地展示她那梦幻般的舞姿比风更轻,比梦更美,比云更柔软,比幻想更动人长裙之上,星点密布,衣衫动处,飘飘欲仙我仿佛有被携去雀仙园之感,身体已不复存在,唯有灵魂浮游在缥缈的天空(2)、优美动听的音乐瞬间响起,一只高贵的“孔雀”开始翩翩起舞“孔雀”美丽的姿态,如一朵娇嫩的蓓蕾,在阳光下绽放像一朵白云在人眼前缓缓飘过,高贵的气质让人眼睛一亮,我们立刻就被舞蹈大师杨莉萍拉入了梦幻般的舞蹈境界一阵柔韧的蠕动,时而缓慢,时而轻快,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如风似水,修长的手指灵活的变换着孔雀的美态被刻画得淋漓尽致你已无法转开目光,一只美丽幽雅的孔雀已深深刻入了你的心里这就是美,自然,和谐,如微风拂过你的面庞3、教师小结刚才我们在冰心《观舞记》的引领下,从印度到中国,从现代到古典,从卡拉玛姐妹到美丽的杨丽萍,身心一次次沐浴在飞动的艺术熏陶中,充满喜悦愿植根于民族沃土中的文艺长葆芳馨,因为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初一语文下册第19课《观舞记》导学案

初一语文下册第19课《观舞记》导学案【学习目标】1、积累语句,熟读课文,了解印度舞蹈的艺术瑰丽,体会比方和排比句的作用。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品味文中描写卡拉玛姐妹优美舞姿的语句。
4、鼓舞学生初步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
【学习重点】目标1、2【教学过程】一、课前延长古老的民族造就古老的文化,古老的文化是记录人类文明历史的宝库。
本学期我们感受了来自迅哥儿家乡带有呢土气息的乡村戏剧"社戏',那月下神形兼备的绘画艺术"竹影'。
这一切无不都在向我们诉说着人类历史的进步。
今日,有名的冰心女作家又给我们带来一场美幻绝伦的异国风情表演印度舞蹈,不相信?还是让我们先睹为快吧?!1、走近冰心冰心(1900.10一1999.2),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福建长乐人,现代有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
"五四'时,她开始写小说、诗歌。
她的散文语言清爽秀丽,自成一体,称为"冰心体',影响很大。
很多作品被译成英、法、日、俄等多种文字,主要作品有《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诗歌《春水》《繁星》等。
2、了解印度舞蹈。
二、课内探究〔一〕自主学习 1、读准以下字词:斗薮〔sǒu〕粲然〔cn〕尽态极研〔yn〕花鬘〔mn〕嗔视〔chēn〕浑身解〔xi〕数褶裙〔zhě〕雏〔ch〕凤叱咤〔chzh〕风云颦蹙〔pnc〕2、解词:颦蹙:皱着眉头,形容忧愁的样子。
粲然:笑容烂灿的样子。
嗔视:生气地看。
叱咤风云:形容威力极大。
尽态极妍:使仪态和丽质最充分地显示出来。
惊鸿:惊飞的鸿雁,形容美人体态轻快。
3、感情朗读课文,找出描写印度舞蹈特点的语句,并用一个精辟的词语进行概括。
4、学生自由诵读,批注自己喜爱的语句〔二〕合作探究1、想一想,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呢?请你试着用最简洁的语言说说本文主要内容,假如能写在笔记本上则更好。
【本文主要是运用高超的语言技巧,描绘了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奇妙的舞蹈,也表现了印度舞蹈的美。
《观舞记》导学案与答案

《观舞记》导学案与答案寄语:艺术是一种享受,一切享受中最迷人的享受。
——罗曼?罗兰【学习目标】1、通过自读欣赏,感受舞蹈艺术“飞动的美”,提高艺术欣赏能力。
2、体会文章精妙的语言魅力,学习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来表现事物。
3、引导学生广泛接触吸收外国优秀文化,开阔视野,陶冶性情。
【课前预习】冰心(1900-2019),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
原名谢婉莹,出生于福州。
她是五四文学运动中涌现的第一批现代作家中最知名的女作家之一。
1919年以“冰心”为笔名发表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受泰戈尔影响创作散文集《繁星》、《春水》,被人称为“春水体”。
在旅途和留美期间,写有散文集《寄小读者》,显示出婉约典雅、轻灵隽丽、凝炼流畅的特点,具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比小说和诗歌取得更高的成就。
这种独特的风格曾被时人称为“冰心体”,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婆罗多”是三个梵文词语的首字母的组合,这三个词分别是表情、曲调、节奏,婆罗多舞如果意译即指表情、曲调、节奏三者巧妙结合的舞蹈。
在印度,湿婆是印度教三个大神之一,他是毁灭之神,法力无边。
他可以用目光将引诱他的爱神烧为灰烬,他也能吞下足以毁灭世界的毒药而安然无恙,甚至印度人认为恒河的河水就是银河水经过他的头发从喜马拉雅山顶流淌下来的。
他也是舞蹈之神,在他看来,舞蹈就代表了宇宙本源的运动。
因此,在印度中世纪,几乎各个阶层的人都要学习舞蹈。
而婆罗多舞是印度舞蹈的正宗,表演时间少则3小时,长则5-6小时。
1、请用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自由阅读课文,将你认为重要的生字(音)生词写在下面。
2、请同学速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本文主要是运用高超的语言技巧,描绘了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美妙的舞蹈,也表现了印度舞蹈的美。
【合作探究】1、找出文中你认为最精彩的语句或语段,大声朗读出来,并从修辞手法或表现方法等方面简单地说说这些语句好在哪?提示:①、生动的比喻、排比、引用等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出舞蹈和舞蹈者的姿态,以及作者的赞叹之情。
导学案 19《观舞记》

19《观舞记》导学案侣俸中学陶鸿中导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略印度舞蹈的艺术之美。
2.品味文章对舞蹈艺术的优美生动的描写语言,体会比喻和排比句的作用。
导学重点:学习运用修辞手法描写视觉形象的写作手法,品味并积累优美的语句。
导学难点:如何感受美,形成自己的审美观。
导学课时:2课时导学方法:诵读法、联想想象法。
导学步骤:第一课时(总第69课时)导学要点:1.简介印度文化、作者2.读一读,写一写;整体感知一、自主预习,完成自测(一)预习步骤1、大声朗读课文,同时画出并查阅不会读的字或不理解的词;2、通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精读课文,自行理清文章思路;4、再读课文,自主或合作完成预习检查题。
(二)预习检测1、作家作品填空。
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女作家,儿童文学家,诗人,福建长乐人。
代表作散文集《寄小读者》,诗集《繁星》《春水》等,我们曾学过她的《荷叶母亲》。
冰心的创作内容大致包括:母爱、童真、自然三个方面。
2、给下列加点(线)的字注音。
颦蹙(pín cù)妥帖(tiě)粲(càn)然花鬘(mán sǒu)斗薮嗔(chēn)视星宿(xiù)雏(chú)凤蠕(rú)动咿(yī)呀惆怅(chóu chàng)静穆(mù)叱咤(chì zhà)风云端凝(níng)尽态极妍(yán)褶(zhě)裙浑身解(xiâ)数3、释词或据意写词。
〔本色当行〕做本行的事,成绩十分显著。
〔颦蹙〕皱着眉头,形容忧愁的样子。
〔粲然〕笑容灿烂的样子。
〔嗔视〕生气地看。
〔叱咤风云〕形容威力极大。
〔尽态极妍〕使仪态和丽质最充分地显示出来。
〔惊鸿〕惊飞的鸿雁,形容美人体态轻盈。
(静穆)安静,庄严。
(端凝)端正而注意力集中。
(变幻多姿)多指舞姿反复变换,姿态优美。
(离合悲欢)离散、聚会、悲伤、欢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班级:小组:姓名:教师评价:
《观舞记》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掌握文中的生字词,了解冰心及其作品。
2.研习精彩语段,学习本文运用优美生动的语言表现艺术形象的手法。
3.了解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学会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
【中考考点】
1.对文中重点语句的理解和精彩语段的赏析。
2.学会多角度比较文学作品写法上的异同。
【学习重、难点】
1.展开想象,从优美生动的语言中领略印度舞蹈的艺术之美,加深对散文美的多方位认识。
2.在欣赏与对比中总结写作方法,力求学以致用。
【走近作者感受名人风采】
冰心(1900.10一1999.2),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
“五四”时,她开始写小说、诗歌。
她的散文语言清新秀丽,自成一体,称为“冰心体”,影响很大。
许多作品被译成英、法、日、俄等多种文字,主要作品有《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诗歌《繁星》《春水》等。
【了解背景探寻舞蹈奇葩】
印度舞历史悠久,对印度人来说,舞蹈不仅是艺术,更有宗教的含意。
印度舞源自对神无比虔诚洁净无私的爱,舞者藉由本身的手指、手臂、眼睛、五官、身体表达和诠释宇宙间的万事万物。
所以一些印度舞只在庙里表演给神看,印度舞也因此多了一层神秘色彩。
印度传统舞蹈有四大流派,而“婆罗多舞”是最古老的古典舞蹈。
舞者衣裙华丽,姿态优美,头戴半圆形花环,耳环和鼻饰闪烁,光彩照人,演员的手、眼、身、脚、步严密配合,面部表情喜怒哀乐瞬息万变。
【基础预习抓字词重释义】
1给下面的加点字注音:
斗薮.()粲.然()尽态极妍.()花鬘.()嗔.视()
浑身解.()数褶.裙()叱咤
..()()风云雏.()凤颦蹙
..()()2解词:
点染:叱咤风云:
惊鸿:尽态极妍:
颦蹙:本色当行:
嗔视:浑身解数:
粲然:
【激情朗读赏舞姿明思路】
3你能发挥你的聪明才智,划分一下文章的层次结构并概括一下各部分的内容吗?
4卡拉玛姐妹的舞蹈具有怎样的特点?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这一特点的?
【合作探究】
5、为什么说卡拉玛“在舞蹈的狂欢中,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
6、.你怎样理解“看了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使人深深的体会到印度的优美悠久的文化艺术”这句话?
7、品读课文,从文中找出你认为写得最精彩的句段,并说说这些句段写的精彩的原因。
(提示:可以从句式、修辞、用词、表达方式、情感等方面入手)
【拓展延伸】
8、试比较一下《安塞腰鼓》和《观舞记》这两篇文章的异同。
(提示:从内容、修辞、语言风格等方面进行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