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溶剂中酶催化活性研究进展
酶工程的研究进展简述
2001年6月韶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 un.2001第22卷 第6期Journal of Shaoguan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Vol.22 No.6酶工程的研究进展简述郑 成(广州大学生物与化工学院,广东广州,510091)摘要:简述了酶工程的最新研究进展,其中包括人工合成酶和模拟酶,核酸酶与抗体酶,非水系酶,以及极端环境微生物和不可培养微生物的新酶种等.关键词:酶;酶工程;进展中图分类号:Q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348(2001)06-0039-06酶工程是研究酶的生产和应用的一门新兴学科,它的应用范围已遍及工业、农业、医药卫生行业、环保、能源开发和生命科学等各个方面.作为工业应用来说,主要目的就是利用酶的催化作用,在较为温和的条件下,如低温、低压等,就可高效地将反应物转化为产物.但目前工业上直接利用酶制剂时还存在一些缺点,如稳定性差、使用效率低,不能在有机溶剂中使用,寿命不长等,造成了使用酶的成本升高.世界上围绕着解决这些问题开展了大量的研究.本文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对酶工程的研究发展进行简述.1 人工合成酶和模拟酶[1~2]人工合成酶在结构上具有两个特殊部位,一个是底物结合位点,一个是催化位点.业已发现,构建底物结合位点比较容易,而构建催化位点比较困难.2个位点可以分开设计.但是已经发现,如果人工合成酶有一个反应过渡态的结合位点,则该位点常常会同时具有结合位点和催化位点的功能.人工合成酶通常也遵循Michaelis2Menten方程.例如.高分子聚合物聚-4-乙烯基吡啶-烷化物,具有糜蛋白酶的功能,含辅基或不含辅基的高分子聚合物,具有氧化还原酶、参与光合作用的酶和各种水解酶等功能.在模拟酶方面,固氮酶的模拟最令人瞩目.人们从天然固氮酶由铁蛋白和铁钼蛋白2种成分组成得到启发,提出了多种固氮酶模型.如过渡金属(铁、钴、镍等)的氮络合物,过渡金属(钒、钛等)的氮化物,石墨络合物,过渡金属的氨基酸络合物等.此外,利用铜、铁、钴等金属络合物,可以模拟过氧化氢酶等.近来,国际上已发展起一种分子压印(molecular i m pri nti ng)技术,又称为生物压印(bioi m pri nti ng)技术.该技术可以借助模板在高分子物质上形成特异的识别位点和催化位点.目前,此项技术已经获得广泛的应用.例如,模拟酶可以用于催化反应,分子压印的聚合物可用作生物传感器的识别单元等.2 核酸酶和抗体酶[3~5]近年来,人们发现除去蛋白质具有酶的催化功能以外,RNA和DAN也具用催化功能.1982年Cech发现四膜虫的26SrNAD的前体,在没有蛋白质存在的情况下,能够进收稿日期:2000-12-05作者简介:郑成(1955-),广东遂溪人,广州大学轻化系教授,博士生,主要从事酶生物工程与化学工程方面的研究与教学工作.行内含子的自我剪接,形成成熟的rRNA ,证明RNA 分子具有催化功能,并将其称为核酸酶(ridozyme ,有人译为核酶).1995年Cuenoud 又发现某些DNA 分子也具有催化功能.这就改变了只有蛋白质才具有催化功能的传统观念,也为先有核酸,后有蛋白质提供了进化的证据.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核酸酶的一种多功能的生物催化剂,不仅可以作用于RNA 和DNA ,而且还可以作用于多糖、氨基酸酯等底物.核酸酶还可以同时具用信使编码功能和催化功能,实现遗传信息的复制、转录和翻译,是生命化过程中最简单、最经济、最原始的、催化核酸自身复制和加工的方式.核酸酶具有核酸序列的高度特异性.这种特异性使核酸酶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只要知道某种核酸酶的核苷酸序列,就可以设计合成催化其自我切割和断裂的核酸组成.根据这些基因组的全部序列,就可设计并合成出防治有这些病毒引起的人、畜和植物病毒病的核酸酶,如能够防治流感、肝炎、艾滋病和烟草花叶病等.核酸酶也可以用来治疗某些遗传病和癌病.核酸酶还可以用作研究核酸图谱和基因表达的工具.一般说来,人工合成的模拟酶与天然酶的催化效率相差较大,而且,反应类型大都为水解反应.人们从酶与底物过渡态中间物紧密结合是酶催化过程中的关键一步得到启发,联想到抗原引起生物内抗体的合成,以及抗原和抗体紧密结合,进而考虑利用抗原抗体相互作用的原理来模拟酶的催化作用.人们设想以一些底物过渡态中间物的类似物作为半抗原,诱导合成与其构象互补的相应的抗体,试图得到能够催化上述物质进行活性反应的酶.1986年这种努力在实验室里获得了成功,为人工合成酶和模拟酶,开创了一条崭新的途径.人们将这种具有催化活性的抗体称为抗体酶(abz yme )又称催化抗体(catalytic antibody ).抗体酶在本质上是免疫球蛋白,人们在其易变区赋予了酶的催化活性.抗体是目前已知的最大的多样性体系,原始抗体大家族有1×108个结合部位,体细胞变异学可以增加1×104个结合部位.抗体有极高的亲和力,解离常数为10-4~10-14mol/L ,其与抗原结合的结合部位与酶的结合部位相似,但无催化活性.制备抗体酶的方法主要有诱导法、拷贝法、插入法、化学修饰法和基因工程法.抗体酶的催化效率远比模拟酶高.同时,从原理上讲,只要能找到合适的过渡态类似物,几科可以为任何化学反应提供全新的蛋白质催化剂———抗体酶.目前抗体酶催化的反应、闭环反应,还能催化合成反应、交换反应、闭环反应、异构化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此外,与模拟酶相比,抗体酶已经用于酶作用机理的研究,手性药物的合成和拆分,抗癌药物的制备.目前人们正致力于进一步提高抗体酶的催化效率,期望在深入了解酶的作用机理,以及抗体和酶的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能够真正按照人们的意愿,构建出具有特定催化活性和专一性的、催化效率高的、能满足各种用途需要的抗体酶.3 非水系酶[6~7]酶反应通常在水为介质的系统中进行.但是,酶反应也能在非水系统内进行.1984年以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以Zaks 和K libanov 教授为首的研究小组,一直从事非水系统内酶反应的研究,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果,并由此产生了一个全新的分支学科———非水酶学.他们发现这类反应具有如下特点:(1)绝大多数有机化合物在非水系统内溶解度很高;(2)根据热力学原理,一些在水中不可能进行的反应,有可能在非水系统中进行;・04・韶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3)与水中相比,非水系统内酶的稳定性比较高;(4)从非水系统内回收反应产物比水中容易;(5)在非水系统内酶很容易回收和反复使用,不需要进行固定化.实验结果证明,在几乎没有水的系统内,仍可进行各种酶反应.例如,在含有013mol/L 丁酸和013mol/L 庚醇的已烷中,可以进行脂及酶催化的酯化反应,2h 后酯化率达90%以上.如果在水中进行酯化反应,酯化率为011%以下.此外,在非水系统内,还能进行酶催化的酰胺水解、酰基交换、硫酸根交换和肟水解等反应.众所周知,酶不能改变反应的平衡常数(K eq ).但是,利用水-有机溶剂两相系统,可以引起实践上很有用的“表现”K eq 很大的改变.前已述及,在非水系统内酶的稳定性提高.水溶性更高、亲水性更强的酶的稳定性,似乎取决于微环境内存在水的薄层,大约几个水分子厚.水的数量非常微小.每个酶分子需要50~500个水分子.酶也可以在几乎完全无水的状态下起催化作用.在这样微小的、不含游离氢离子的环境中的p H ,是无法直接测量和控制的.然而,酶有一种“记忆”功能.当酶从水溶液中向有机溶剂中转移时,似乎能够“记住”,即保留住它最后所处环境中的p H ,以及在该p H 的功能.如果酶结合的水被除去,或被易于与水混溶的有机溶剂稀释,则酶一般会失去活性.但是,在不发生失活的条件下,只要有极微量的水以及与之有关的水的活度的降低,会大大降低酶热失活的速度.这一现象可以用于绝大多数酶.例如,猪胰脏脂肪酶在含有0102%水的三丁酸甘油酯内,100℃时的半衰期为12h ;当水分为018%时,凌晨衰期下降到12min.而在100%的水中,酶将立即失活.此外,在水-有机溶剂两相系统内,水的冰点下降,这样,就可以在非常低的温度下,使用对热特别不稳定的酶.降低水的活度可以使酶分子更具有刚性,这就可能影响到酶的K m 和V max .在极端情况下,可能引起酶的催化功能的改变.以往,人们都是从酶的最适p H 的水溶液中回收酶.然后,将其研磨成粉末.再分散在合适的有机溶剂中,制成酶的悬浮液,以便在水-有机溶剂两相系统中进行酶的催化反应.近来K libanov 为首的研究组又探索出一种新方法,可以使酶溶解而不是悬浮在有机溶剂中.而且,找到很多能够溶解酶有机溶剂,并阐明了导致有机溶剂中较高蛋白质浓度的规律.由此,可以进一步研究溶解在有机溶剂中的天然酶的结构和催化特性.因而,必将大大拓宽酶在非水系统中的应用范围.近来,核磁共振、x -射线衍射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的研究表明,在非水相中,酶分子结构中α-螺旋含量减少,β-折叠含量增加,二级结构的有序性增加,因而,提高了酶的稳定性.目前,非水系统中酶的催化作用已广泛地用于药物、生物大分子、肽类、手性化合物化学中间体和非天然产物等有机合成,引起人们的极大的关注.4 极端环境微生物和不可培养微生物的新酶种[8~9]自然界蕴藏着巨大的微生物资源.据测算,1g 土壤中含有1×108个微生物.美国华盛顿大学的James Staley 教授说过:“未知的微生物世界或许是地球上最大的未开发的自然资源,能够利用这个微生物资源的国家,势必会取得技术上的优势.”自Kuhne 从希腊语借用“酶”(“en -zyme ”)一词以来,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酶的种类在不断增加.迄今为止,还不知道自然界究竟有多少种酶.同样,也不清楚,每个细胞内究竟有多少种酶.有人估计,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细胞中有3000种蛋白质,而真核细胞・14・第6期郑 成:酶工程的研究进展简述中有50000种蛋白质.这些蛋白质中的大多数是酶.如果估计可靠,酶的种类将达到几万种.近来,人们从生产实践的需要出发,非常重视开发新的酶种.迄今为止,人们对极端环境微生物(ex2t remophiles)和不可培养微生物(uncult urable m icroorganisms)的研究还很不够.这2个资源宝库值得人们好好开发.人们首先注意从极端环境条件下生长的微生物内筛选新的酶种.其中主要研究嗜热微生物(thermophiles)、嗜冷微生物(psy2chrophiles)、嗜盐微生物(halophiles)、嗜酸微生物(aci dophiles)、嗜碱微生物(alkalophiles)、嗜压微生物(barophiles)等.目前,人们已经发现能够在250~350℃条件下生长的嗜热微生物,能够在-10~0℃条件下生长的嗜碱微生物,能够在p H215条件下生长的嗜酸微生物,能够在p H11条件下生长的嗜碱微生物,能够在饱和食盐溶液(含盐32%或512mol/L)中生长的嗜盐微生物,能够在1101×105kPa 条件下生长的嗜压微生物,以及在高温(105℃)和高压(41053×107Pa)条件下生长的嗜热嗜压微生物等.这就为新酶种和酶的新功能的开发,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其中人们对嗜热嗜压微生物的研究最多,大量专著不断涌现.耐高温的α-淀粉酶和DNA聚合酶等已获得广泛的应用.所谓不可培养微生物是指在实验室内,采用常规培养方法培养不出的微生物.而这类微生物竟约占全部微生物的99%!今天,我们完全可以绕开菌种分离、纯化的步骤,应用最新分子生物学方法,直接从这类微生物中,探索、寻找有开发价值的、新的微生物基因和新的酶种.5 酶的修饰[10~11]酶有稳定性差、活力不够理想及具有抗原性等缺点,这些不足使酶的应用受到限制,为此常需对酶进行适当再修饰加工,以改善酶的性能.酶的修饰可分为化学修饰和选择性遗传修饰两类.511 酶的化学修饰对自然酶的化学结构进行修饰以改善酶的性能的方法很多,现举例说明如下.例如,α-淀粉酶一般有Ca2+、Mg2+、Zn2+等金属离子,属于杂离子型,若通过离子置换法将其他离子都换成Ca2+,则酶的活性提高3倍,稳定性也大大增加;胰凝乳蛋白酶与水溶性大分子化合物右旋糖酐结合,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某些细微改变,使其催化活力提高4倍;抗白血病药物天冬酰的游离氨作用、酰化反应进行修饰后,该酶在血浆中的稳定性得到很大的提高.表1 酶性质随着经定点突变而改变酶修饰修饰部位原氨基酸残基→新氨基酸残基酶性质的改变酷氨酰-TRNA合成酶5151苏→丙苏→脯对底物ATP的新合力提高100倍B-内酰胺酶70~71丝.苏→苏.丝完全失活70~71苏.丝→丝.丝恢复活性二氢叶酸还原酶27天冬→天胺活性降低为正常酶的011%・24・韶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512 酶的选择性遗传修饰这是在弄清酶的一级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基础上,设计出选择性遗传性修饰位点.上表列出了几种经定点突变后,酶性质发生改变的例子.通过基因突变技术,把酶分子修贮在DNA 中,经过基因克隆和表达,就可以通过生物合成方法不断获得具有新的特性和功能的酶.6 酶的固定化技术[12~14]固定化酶在工业、临床、分析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酶固定化以后活性部分失去,甚至全部失去.一般认为,酶活性的失去是由于酶蛋白通过几种氨基酸残基在固定化载体上的附着(Attchment )造成的.这些氨基残基主要有:赖氨酸氨基和N -未端氨基,半胱氨酸的巯基,天门冬氨酸和谷氨酸的基C -未端基,酪氨酸的苯甲基以及组氨酸的咪唑基.由于酶蛋白多点附着在载体上,引起了固定化酶蛋白无序的定向和结构变形的增加.近来,国外的研究者们在探索酶蛋白的固定化技术方面,已经寻找到几条不同的途径,使酶蛋白能够以有序方式附着在载体的表面,实现酶的定向固定化而使酶活性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这种定向固定化技术具有以下一些优点:(1)每一个酶蛋白分子通过其一个特定的位点以可重复的方式进行固定化;(2)蛋白质的定向固定化技术有利于进一步研究蛋白质结构;(3)这种固定化技术可以借助一个与酶蛋白的酶活性无关或影响很小的氨基酸来实现.目前,文献中涉及的定向固定化方法有如下几种:(1)借助化学方法的位点专一性固定化;(2)磷蛋白的位点专一性固定化;(3)糖蛋白的位点专一性固定化;(4)抗体(免疫球蛋白)的位点专一固定化.这种有序的、定向固定技术已经用于生物芯片、生物传感器、生物反应器、临床诊断、药物设计.参考文献:[1]K Mosbach.Program of Enzyme Engineering[M ],Beijing ,1988.0-36.[2]居乃琥.生物工程进展[J ],1987,(4):17-27.[3]黎高翔.二十一世纪酶工程研讨会论集[M ],黄山,1999.13-19.[4]S J Bencovic.Ann Rev Biochem[J ],1992,61:29-54.[5]RH Symons.Ann Rev Biophs Acta[J ],1981,658(1):76-89.[6]K Martinek ,etal.Biochem Biophys Acta[J ],1981,658(1):76-89.[7]AM K libanov.Chemtech[J ],1986,16(2):354-9.[8]孟广震.二十一世纪酶工程研讨会论集,黄山,1999.26-27.[9]J W kozarich ,DHRich.Current Opinion Chem Biol[J ],1997,1:149-50.[10]J E Smith.Biotechnogy[M ],3rded ,Cambridge Univ press[M ],1996.[11]李再资.生物化学工程基础[M ],北京:化工出版社,1999.108[12]D Thomas ,AFriboulet.Program of Enzyme Engineering[M ],Beijing ,1998.0-37[13]C.Wandrey ,Program of Enzyme Engineering[M ],Beijing ,1998.[14]RD Johnson ,FE Arnold ,Biotechnol Bioeng[J ],1995,48(2):43-45,45-47・34・第6期郑 成:酶工程的研究进展简述A Brief R evie ws about R esearching Progressin Enzymatic EngineeringZHEN G Cheng(Biological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College ,Guangzhou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091,China )Abstract :The research progress in enzymatic engineering ,including synzymes ,enzyme mi 2mics ,ribozyme ,abzyme ,nonaqueous enzymology ,etc.was reviewed.K ey w ords :enzymatic engineering ;progress ;enzyme ・44・韶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
酶催化的有机合成反应的研究
酶催化的有机合成反应的研究酶催化的有机合成反应是一种利用生物酶催化剂催化有机合成反应的方法。
它具有高效、底价、高立体选择性等优点,并且能够产生相对较少的废物和副产物。
在有机合成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受到越来越多科学家的关注和研究。
一、酶催化的优势1. 高效性:酶催化的有机合成反应可以在温和的条件下进行,大大节省反应时间和能源,提高反应效率。
2. 选择性:酶催化的反应具有高立体和化学选择性,能够得到纯度较高的产物,减少副反应的生成。
3. 专一性:酶是高度专一的催化剂,催化特定底物与配体的反应,不会影响其他官能团的反应。
4. 可再生性:酶催化剂具有可再生性,可以进行多次反应,在反应结束后通过简单的分离和提取操作即可回收和再利用。
二、酶催化的应用1. 医药领域:酶催化在药物合成中具有巨大的潜力。
通过酶催化的有机合成反应可以合成出特定结构的化合物,如药物中常见的手性化合物。
2. 农业领域:酶催化的有机合成反应可以应用于农药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制备。
与传统合成方法相比,酶催化反应具有更高的效率和较低的环境污染。
3. 食品工业:酶催化是生产食品添加剂的重要手段之一。
比如利用纤维素酶催化反应来制备寡聚糖、酶解反应制备味精等。
4. 环境保护:酶催化反应对环境友好,不需要有机溶剂,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三、酶催化的机理1. 底物结合:酶催化的反应首先发生底物与酶之间的结合。
酶通过活性位点与底物发生作用,形成酶底物复合物。
2. 底物转化:酶底物复合物通过催化作用发生底物转化,形成产物与酶复合物。
3. 产物释放:产物释放是酶催化反应的最后步骤,产物与酶之间的非共价作用力减弱,产物从酶的活性位点中被释放出来。
四、酶催化的研究进展1. 酶催化的机制研究:科学家通过对酶催化反应机制的深入研究,揭示了酶催化的反应过程和底物结合方式,为进一步优化反应条件和提高效率提供了理论依据。
2. 新型酶的发现和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先进技术手段的应用,越来越多的新型酶被发现并应用于有机合成反应中。
第五章 有机溶剂中的酶催化作用
正由于以上原因,正确选择有机溶剂显得 十分重要。所以必须考虑以下几种因素: ( 1 )溶剂与反应的相容性。例如,酶催化糖 修饰反应,必须在亲水性的有机溶剂(加二 甲基甲酰胺等)中进行。若使用疏水性有机 溶剂,底物不溶解,酶促反应不能发生。 (2)溶剂对主要的反应应该是惰性的。 ( 3 )溶剂的密度、粘度、表面张力、毒性、 废物的处理和成本等。 但是普遍认为最佳溶剂因底物而异。 即一种溶剂在辛醇/水两相间分配系数 的常用对数值 (lgP)。 P大,酶活性大,所需 要的水量少。
7
必需水:是维系酶构象稳定和酶催化活性所必需 的那部分最少量的水分子, 有时也叫结合水,或者束缚水。 只要那部分必需水不丢失, 其他的大部分水可 以由有机溶剂代替.
所以,有机介质中的酶促反应在微观上看是 水的酶反应,但是在宏观上看是有机介质中的酶反 应。如有的酶反应即使水只占0.015%, 酶仍然有 活性,可以进行酶反应, 而且反应速度非常快。
22
五、 溶剂的选择
1.水溶性有机溶剂 甲醇、乙醇、异丙醇、丙酮、甘油、正丁醇等 2.水不溶性有机溶剂 石油醚、三氯乙烷、乙酸乙酯、苯、己烷等 在这些酶反应溶剂的选择中,介质的组成一般 可有四种:
1)单相共溶剂系统(水与能与水相溶的有机溶剂) 2)双相溶剂系统(水与跟水不相溶的有机溶剂) 3)低水有机系统 4)反向微团系统
36
二、 活性
a)单相共溶剂系统中 对酶的影响作用主要是如下: 1) 有机溶剂直接作用于酶,破坏维持酶活性构象 的氢键、疏水键、水化层,酶变性失活。 一般有随着有机溶剂浓度上升,活性下降的一般规 律。 2)但有些酶,有机溶剂的浓度上升,酶活性反而上 升,到一定浓度, 酶活性达最高,如再提高浓度, 酶活性反而下降。 如胰蛋白酶在1,4-丁二醇中最适浓度80%猪心线 粒体ATPase,在乙醇中最适浓度10% EcoRI内切 酶在甘油中最适浓度为20% 37
溶剂组成对酶催化反应影响的研究
溶剂组成对酶催化反应影响的研究酶催化是生物体内许多反应的基本过程。
酶催化反应的速率和选择性都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溶剂组成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化合物的合成和制备,更加深入地探究溶剂组成对酶催化反应影响的研究成为了热门话题。
下面将对溶剂组成对酶催化反应的影响进行探讨。
一、溶剂组成对酶催化反应动力学的影响大多数酶催化反应都是在生物体内进行的,并且这些反应的速率和效率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就是溶剂组成,这直接影响了酶与底物之间的互作用和反应速率。
溶剂不仅可以影响酶的构象和稳定性,还可以调节底物与酶分子之间的亲和性,从而影响反应的速率与效率。
实验证明,溶剂组成对酶催化反应速率和选择性有着显著的影响。
二、常见的溶剂对酶催化反应的影响1.水水是最常见的溶剂之一,也是生物体内最重要的溶剂。
酶催化的反应中,水的作用是增加反应中间体的稳定性,从而促进反应的进行。
相比其他溶剂,在水中进行的反应通常是高效、高选择性的。
2.有机溶剂除了水之外,有机溶剂是广泛应用于溶剂组成研究的一类溶剂。
相较于水,有机溶剂具有较低的介电常数、较高的极性和较小的分子体积,这意味着它们具有更小的功率。
有机溶剂对酶催化反应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对酶蛋白质及其活性的影响;2)对底物分子的亲和性和反应效率的影响;3)对产物选择性和产率的影响。
3. 离子液体离子液体是最近才被人们广泛研究的一种有机溶剂,这种溶剂的主要特点是可调节的分子组成和物理化学特性。
离子液体不但可以稳定蛋白质构象,还可以通过改变离子液体成分调节酶催化反应的速率、选择性和产率。
三、总结与展望虽然已经证明了溶剂组成对酶催化反应的影响,但是这个领域仍然有很多待探索的问题。
例如,如何通过溶剂组合来提高反应的产率和选择性?如何在非生物体系中应用溶剂组成调节催化反应的速率和效率?这些问题都需要更系统的实验与理论研究来深入探索。
相信未来,随着化学、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在探究溶剂组成对酶催化反应影响的过程中,会发现更多有意思的现象和规律。
酶催化反应研究进展1
酶催化反应研究进展摘要:简述了酶催化优点和不足及近年来五种不同体系(有机溶剂体系、反胶束体系、低共熔体系、超临界流体体系、气相体系)中酶催化反应的概况并阐明了此反应体系的优势之处及还有那些不足。
且酶作为一种生物催化剂,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中,酶工程是现代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各领域的技术性突破具有一定的影响。
随着酶工程不断地技术性突破,酶在医药工业方面、食品工业方面、轻工业、有机合成方面等都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作为一项新技术,它对各领域势必会有一定的推进作用。
关键词酶催化反应,反应体系,应用Title ×××××(4号Times New Roman,实词首字母大写)Abstract×××××××(小4号Times New Roman,1.5倍行距,第一个字应顶格写)Keywords1 酶催化的介绍酶是一种具有特殊三维空间构象的蛋白质,它能在生物体内催化完成许多广泛且具有特异性的反应。
随着生化技术的进展,酶催化反应越来越多地被有机化学家作为一种手段应用于有机合成。
酶有专一的、有催化活性的性质,它们在体内几乎参与了所有的转变过程,催化生物分子的转化;也催化许多体内存在的物质发生变化,使人体得以有正常的新陈代谢。
许洪高、高彦祥等人还发明了一种酶催化反应的装置。
1.1 酶催化的优点酶作为一种生物催化剂自然具备其特有的优点,如酶催化效率高, 专一性强, 可减少或避免副反应;可以利用酶通过有限的步骤实现许多化学方法难以完成的反应;反应条件温和, 可节省能源, 减少设备费用;而且酶来自生物体本身,故它是生物体可降解的无环境毒害性物质,符合将废弃物控制在最小限度, 实现原子经济的绿色化学要求。
1.2 酶催化的不足尽管酶催化反应有如此多的优点,以酶作为生物催化剂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到目前为止还不是很普遍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在催化反应环境中存在的热、酸、碱、氧化剂、重金属离子,而酶本身是生物大分子,且许多酶是胞内酶,细胞内部环境通常比较稳定,故可能会因催化反应的环境中的因素导致酶分子失活破坏酶的稳定性;一些酶对价格通常较昂贵的辅酶有较强的依赖性;在化学反应体系中应用酶作催化剂,酶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往往并不十分理想;酶的来源及成本问题,许多工业用酶成本较高, 而且种类有限。
有机溶剂中酶多功能性催化有机合成反应
在 正己烷 中 D一氨基酰化 酶催化 1 , 2, 4一三唑 与醋 酸
乙烯 酯的加成反应产率最高 , 达9 3 % 。
2 有机溶剂 中氧化还原酶的催化有机反应
K a z nd a j i a n 等【 驯研究 了蘑菇多 酚氧化酶 ( m u s h .
N\ \ / 入
cN
G N H OH
图1 . 2 脂肪酶催化 Mi c h a e l 加成
F i g 1 . 2 Mi c h a e l a d d i t i o n r e a c t i o n c a t ly a z e d b y l i p a s e
1 有机溶剂中水解 酶的催化有机反应
性, 也就是使用不同的反应介质来提高酶的活性, 应用
比较广泛 的反应介质包括 : 有机溶剂 L o J 、 离 子液体 和
L i 等 首次报道 了脂肪 酶催化 不对称 A l d o l 反应 ( 图1 . 1 ) 。他们选用 了 7种 不同的脂 肪酶催化 醛与丙 酮的 A l d o l缩 合 反 应 。研 究 结 果 表 明: P P L( P o r c i n e
超临界流体 J 。
过去几 十年来 , 非水 介质 中的酶催 化研 究得 到 了 长足的 发展 。虽然酶催化需要 一定量 的水 以保 持其 活 性, 但是在水相 中 , 很多 反应底 物 不能够 溶解 , 酶的稳
P a n c r e a s L i p a s e ) 的催 化效 果 最 好 , 产率 可 以达 到 9 6 .
O
反应介质 、 水含量 、 温度 、 反应 物摩尔 比等条件 的研究 。 发现 该 反 应 在 脂 肪 酶 T L I M ( i m m o b i l i z e d H p a s e f r o m 达9 o %, 对映体选 择性 最高达 8 3 %。
不同介质中酶催化活性及稳定性的研究
综述与述评不同介质中酶催化活性及稳定性的研究杨 峰,毛多斌,黄顺利,陈永森(郑州轻工业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河南郑州 450002)摘 要:在不同的介质中酶的结构与功能有很大的差别,通过选择合适的介质可以提高酶针对目标反应的活性和稳定性。
本文综述了不同体系对酶催化活性及稳定性的影响,着重研究了反胶束体系以及离子液体等新型介质中酶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关键词:酶;活性;稳定性中图分类号:T Q426.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467(2008)09-0001-04Study on Enzy ma ti c Acti v ity and St ab ility i n D i fferen t Reacti on M ed i aYANG Feng ,M AO D uo -b i n ,HUANG Shun -li ,CHEN Y ong -sen(School of Food and B i otechnol ogy Engineering ,Zhengzhou I nstitute of L ight I ndustry ,Zhengzhou 450002,China )Abstract:I n different media,enzy matic structure and functi on have enor mous differences .W e can i m p r ove enzy matic activity and stability f or its objective acti on by selecting app r op riate medium.The stability and activity of enzy me in the reacti on media,es pecially in reverse vesicles and i onic liquids is revie wed in the paper .Key words:enzy me ;activity ;stability 酶是一类具有高催化活性的蛋白质,在生物体内几乎参与了所有的转变过程。
有机溶剂中酶催化活性研究进展
有机溶剂中酶催化活性研究进展摘要:酶在有机溶剂中催化作用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其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
本文就有机介质中酶催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并归纳出提高酶活性的一系列方法,最后简要介绍了有机溶剂中酶的应用。
关键词:有机溶剂;酶催化一直以来,人们认为“生物催化必须在水溶液中进行”、“有机溶剂是酶的变性剂、失活剂”,而1984年,Klibanov[1]提出:“只要条件合适,酶在非生物体系的有机溶剂中同样具有催化功能”的理论使酶学概念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并由此开创了非水相生物催化(非水酶学)的新时代。
1 有机溶剂中酶催化反应的优势研究表明,有机溶剂中的酶和水溶液中的酶一样具有高度的底物选择性。
此外,还有以下一些特点[2, 3]: (1)绝大多数有机化合物在非水系统内溶解度很高;(2)根据热力学原理,一些在水中不可能进行的反应,有可能在非水系统内进行;(3)有机溶剂可促使热力学平衡向合成方向(如酯合成、肽合成等)移动,如脂肪酶在水中催化脂肪水解,而在有机溶剂中则催化酯合成;(4)在有机溶剂中,所有有水参与的副反应(如酸酐水解)将受到抑制;(5)在有机溶剂中酶的热稳定性显著提高,可通过提高温度加速催化反应进行;(6)从非水系统内回收反应产物比水中容易;(7)在非水系统内酶很容易回收和反复使用,不需要进行固定化;(8)在有机溶剂中不易发生微生物污染;(9)更为重要的是,低水环境可用于稳定具有未知催化性质的构象异构体,以及在水中寿命极短的酶反应中间体。
目前,有机溶剂中酶催化的上述优势使得非水酶学研究成为生物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工程等多种学科交叉的研究热点。
迄今发现能在有机溶剂中发挥催化功能的酶有十几种,主要集中于脂肪酶研究,催化的反应类型包括氧化、还原、酯合成和酯交换、脱氧、酞胺化、甲基化、羟化、磷酸化、脱氨、异构化、环氧化、开环聚合、侧链切除、缩合及卤代等。
2 影响酶催化活性的因素一直以来有机相酶催化的研究非常活跃,但到目前为止仍处于实验研究阶段,离工业化应用还有一定的距离,最大的原因就是酶在有机溶剂中活性较低。
酶催化反应研究进展
1 绪论酶作为生物催化剂,具有专一性、高效性、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点,是一种具有特殊三维空间构象的蛋白质,它们在体内几乎参与了所有的转变过程, 催化生物分子的转化。
同时, 它们也催化许多体内存在的物质发生变化, 使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得以运行。
因此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
近年来, 特别是随着生化技术的进展, 酶催化反应越来越多地被有机化学家作为一种手段应用于有机合成, 特别是催化不对称合成反应。
光学活性化合物或天然产物的合成, 已应用于医药、农药、食品添加剂、香料、日用化学品等精细有机合成领域。
酶催化不会污染环境, 经济可行, 符合绿色化学的方向, 具有广阔的前景。
2 酶催化与有机合成反应对于酶催化反应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有机合成工作者做了大量工作。
随着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 酶催化反应越来越多地被有机化学家作为一种手段用于有机合成特别是不对称合成反应, 进行光学活性化合物或天然产物的合成时, 能为天然或非天然产物的合成提供丰富的手性源, 其应用前景将是难以估量的。
2.1 不同反应体系中的酶促反应2.1.1 有机介质中的酶促反应酶在有机介质中不但能保持其活性,还表现出一些特殊性质,并具有如下优越性:有利于疏水性底物的反应;产物和酶易于回收;可改变反应平衡移动的方向;可控制底物专一性;可防止由水引起的副反应;可扩大反应pH值的适应性;可提高酶稳定性;可避免微生物污染等。
在保证必需含水量;选择合适的酶及酶形式;选择合适的溶剂;选择最佳pH值;选择合适的反应体系的条件下,则在有机介质中酶可显示很高的催化活性。
目前在有机介质中已成功用酶进行了氧化、、脱氢、脱氨、还原、羟基化、甲基化、环氧化、酯化、酰胺化、磷酸化、开环反应、异构化、侧链切除、缩合及卤化等反应。
过去人们认为酶在有机介质不稳定,但研究发现大多数酶在低水有机介质中比在水介质中更稳定。
一是表现在热稳定性提高。
在有机介质中,在不同温度下保温脉酶,发现热处理导致酶活性增加,而且酶在温度远超过其在水溶液中最适温度的情况下也不失活。
有机溶剂中脂肪酶催化酯交换反应的研究
有机溶剂中脂肪酶催化酯交换反应的研究脂肪酶在有机溶剂中催化酯交换反应(PECE)是一个丰富的课题,可以应用在制药,食品,日化产品,化工以及材料科学等诸多领域。
此类反应有独特的优势,如:简洁的反应条件,绿色性,高效率以及催化反应等。
以脂肪酶为催化剂用于有机溶剂中PECE反应的研究,对于扩大应用范围,有利于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被作为绿色化学的重要研究方向。
脂肪酶的特性及功能脂肪酶是一类可以分解脂肪或酯的酶。
它们结构复杂,组成由蛋白,素及维生素等多种有机物组成,并能进行酶的特性的反应。
脂肪酶分解脂肪,利用它们产生的能量进行水解反应,释放出活性物质,如呋喃醇,脂肪盐酸以及酯化反应产物,达到将脂肪水解分解成脂肪酸及醇的目的。
脂肪酶在有机溶剂中催化酯交换反应开展脂肪酶在有机溶剂中催化酯交换反应,有助于提高反应效率和反应工艺特性。
首先,脂肪酶能够有效地促进混合物中芳香醚和脂肪酰基酯的混合,从而形成新的有机酯。
其次,脂肪酶可以有效地催化混合物中脂肪酰基酯的水解,并能快速达到反应平衡。
最后,脂肪酶的存在有助于混合物的易分甘油的分解,避免因太多长链脂肪酰基酯造成的反应抑制,使反应可以快速进行。
反应机理及条件脂肪酶在有机溶剂中催化PECE反应的机理主要是通过脂肪酶形成酯过氧化物,再通过水解反应或酯酶-催化的反应,将原酯分解成脂肪酸和新的有机酯。
脂肪酶在有机溶剂中催化的PECE反应的关键反应参数包括pH值,反应温度,脂肪酶的活性和抑制剂的添加。
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中,脂肪酶在有机溶剂中催化PECE反应能够达到较高的收率,其反应比例在pH值,反应温度,脂肪酶的活性及抑制剂的添加等反应参数的改变下可达到明显变化。
在实验中,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反应收率也随之提高,表明脂肪酶能有效地催化PECE反应,且可以达到较高的反应效率。
结论脂肪酶在有机溶剂中被证明能够有效地催化PECE反应,及达到较高的反应收率,且具有绿色化学特性。
此外,此类反应也可以在能源消耗,材料收率以及碳排放等方面节约能源,实现减排,以及达到绿色制造的目的。
酶催化多功能性研究进展
酶催化多功能性研究进展胡居吾;付建平;韩晓丹;徐国良;王慧宾;熊伟【摘要】酶催化反应具有高选择性、条件温和和可再生等优点,是一种绿色环保的有机合成方法。
近年来人们发现酶具有催化非天然底物发生天然反应或非天然反应的能力。
这种独特的能力被定义为酶催化多功能性,近年来备受人们的关注,为有机合成开辟了新的途径。
因此研究酶催化多功能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叙述了酶的多功能性在催化aldol缩合,Mannich反应,Michael加成反应以及多米诺反应中的应用,展望了酶催化多功能性的研究趋势。
【期刊名称】《生物化工》【年(卷),期】2016(000)001【总页数】6页(P59-64)【关键词】酶催化多功能性;合成;反应【作者】胡居吾;付建平;韩晓丹;徐国良;王慧宾;熊伟【作者单位】江西省科学院应用化学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55酶一直以来被认为是一种高效、专一,对一定反应具有高度识别性的生物催化剂,且已被应用到有机化合物的合成中[1]。
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酶被发现可以催化除天然反应以外的一种甚至多种反应类型,这种特性被称为催化多功能性(Catalytic Promiscuity)。
根据Hult和Berglund的报道[2]可以把酶催化多功能性分为3种类型。
第一种,底物多样性,即一种酶可以催化非天然底物进行天然反应;第二种,反应条件多样性,即酶可以在不同于天然反应条件的催化环境中表现出催化活性,例如一些酶已经被证明可以在有机溶剂、各种pH和温度条件下催化有机反应。
第三种,催化反应多样性,通过同一个活性位点或者不同活性部位亦或引入新的活性位点催化各种反应类型,这些反应在键的断裂、形成和机理上都与酶催化天然底物的反应不同[3]。
一般说的酶催化的多功能性指的都是第三种类型,酶催化非天然底物的反应,这些反应中键的断裂、形成和机理都与酶催化天然底物反应不一样。
当然,催化多样性都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引发反应的条件、各种非天然底物和分子机理[4]。
《有机化学》有机合成方法研究进展
有机合成方法研究进展一、前言1.有机合成是有机化学中最富活力的领域有机合成是表现有机化学家非凡创造力的舞台。
有机合成是化学科学对人类文明作出重大贡献的领域。
资料:* 1900-2000年的100年中,化学合成和分离了2285万种化合物(包括天然产物、药物、染料、高分子化合物等)。
其中大部分都是有机合成的产物。
* 许多天然存在的有机化合物,包括复杂的天然产物,都可以用有机合成方法制得。
有机合成是有机化学中永不枯竭的研究资源:* 生命科学: 生物大分子,生物活性分子,生化分析试剂等* 医药学: 药物,药理、病理分析试剂等* 农业: 农药、农用化学品等* 石油: 石油化工产品等* 材料科学: 高分子化合物,功能材料等* 食品: 食品添加剂等* 日用化工: 染料,涂料,化装品等有机合成是推动有机化学发展的永恒动力:人类文明发展对新结构、新功能、新用途的有机化合物永恒的需求。
有机化学家在解决有机合成问题过程中,全面发展了有机化学:化学结构理论,反应理论,合成方法,分离纯化方法,结构鉴定方法等。
具有重要功能的复杂有机分子,如生物大分子、天然有机化合物、药物、染料、材料、特殊有机试剂、精细有机化学产品以及其它功能有机化合物的合成需要;结构与功能关系研究需要等是有机合成方法研究的基本动力。
例如:* 手性纯氨基酸的合成--------->不对称合成法* 多肽合成--------->固相合成法* 大规模药效筛选--------->组合化学法* 特殊结构化合物合成、零污染合成--------->生物有机合成法(酶法和基因工程法)2. 有机合成发展历史(1)1828年Wohler用典型的无机物合成了尿素。
开始了近代有机化学以及有机合成的历史。
(2)1917年,Robinson合成了托品酮。
开创了系统的有机结构理论、合成方法、反应机制和结构鉴定等的研究。
并第一次开设了有机合成课程。
(3)20世纪50年代NMR技术开始应用于有机化合物结构测定。
生物酶催化聚合的研究进展
・综述与专论・生物技术通报B I O TECHNOLOGY BULL ET I N2010年第4期生物酶催化聚合的研究进展马艳芬1吕生华1刘岗1董凌霄1李芳1王飞2郑新建1(1陕西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西安710021;2陕西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西安710021) 摘 要: 酶催化聚合反应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氧化还原酶是应用广泛的一类催化聚合酶。
概括总结了近年来酶促聚合反应的研究进展,重点叙述了辣根过氧化物酶(HRP )、大豆过氧化物酶(S BP )和漆酶(laccase )的结构、催化机理以及它们在酶催化聚合中的应用概况。
关键词: 酶催化辣根过氧化物酶大豆过氧化物酶漆酶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Enzy mati c Poly meri zati onMa Yanfen1Lv Shenghua1L iu Gang1Dong L ingxiao1L i Fang1W ang Fei2Zheng Xinjian1(1College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 ent,Shaanxi U niversity of Science &Technology,X i ’an 710021;2College of M aterialsScience and Engineering,Shaanxi U niversity of Science &Technology,X i ’an 710021) Abs trac t: Enzy me 2catalyzed poly merizati on is one of the research f ocus in recent years,and oxidoreductases have showed thatwide app licati ons in catalytic synthesis of poly mer .This paper described the research p r ogress of enzy me 2catalyzed poly merizati on in re 2cent years,and mainly discussed that the structure,catalytic mechanis m of horseradish per oxidase,s oybean per oxidase and laccase,as well as their app licati on situati on in enzy me 2catalyzed poly merizati on .Key wo rd s: Enzy me catalysisHorseradish per oxidase Soybean per oxidase Laccase收稿日期:2010201204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876091),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SJ08B06)作者简介:马艳芬,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轻化工助剂及功能高分子材料;E 2mail:myf_829@ 通讯作者:吕生华,男,教授,博士生导师,E 2mail:lsh630603@yahoo 酶是由生物体细胞产生的一种生物催化剂,其本质是具有三维空间构象的一类蛋白质。
生物催化反应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生物催化反应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在当今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生物催化反应作为一门前沿交叉学科,正经历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并在众多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生物催化反应利用生物体内的酶或微生物细胞作为催化剂,具有高效、高选择性、环境友好等显著优点,为解决化学合成中的难题和推动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生物催化反应的核心在于酶的作用。
酶是生物体内产生的具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它们能够在温和的条件下(如常温、常压和近中性 pH 值)加速化学反应的进行。
与传统的化学催化剂相比,酶具有极高的催化效率和专一性。
例如,某些酶可以在一秒钟内催化数百万次反应,而且只会作用于特定的底物,生成特定的产物,几乎没有副反应发生。
这种高度的选择性使得生物催化反应能够合成出结构复杂、纯度高的化合物,这在药物研发、精细化工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等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酶的改造和优化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
通过基因重组和突变技术,可以改变酶的氨基酸序列,从而改善其催化性能,如提高酶的稳定性、活性和选择性。
此外,利用定向进化技术,模拟自然进化过程,在实验室中对酶进行多轮筛选和进化,能够获得性能更优越的酶变体。
这些技术的发展为生物催化反应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生物催化反应的研究中,新的酶资源的挖掘也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自然界中存在着丰富多样的微生物和生物物种,它们蕴含着大量未知的酶。
宏基因组学技术的出现为发现新酶提供了有力手段。
该技术可以直接从环境样品(如土壤、海洋等)中提取总 DNA,然后通过构建基因文库和筛选,获得具有特定催化功能的新基因和新酶。
同时,随着生物信息学的快速发展,利用计算机模拟和数据库搜索,也能够预测和发现潜在的新酶。
生物催化反应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果。
许多药物的合成过程中都涉及到生物催化反应。
例如,通过酶催化的不对称合成,可以制备出手性药物分子。
手性是指分子的三维结构具有非对称性,就像人的左右手一样。
酶在有机溶剂中的生物催化性能及其固定化技术
药 物 生 物 技 术Pharmaceutical Biotechnology 2002,9(6):374~377酶在有机溶剂中的生物催化性能及其固定化技术Ξ刘建国1,程克棣1,欧阳藩2(1.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物研究所,北京100050;2.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0)摘 要 在有机相中,酶具有与其在水相中相同的晶体结构,能够正确折叠和恢复活性,其活性严重依赖于干燥前水相的pH值,并受有机溶剂中水含量的影响。
有机介质中水分子的存在对于保持天然蛋白质的活性构象和控制蛋白质表面基团的离子化状态具有重要作用。
盐种类及有机介质对有机相中酶催化反应的对映体选择性有重要的影响。
酶经固定化后,底物在酶分子间的传质阻力减少,酶活得以增大。
固定化酶介质对固定化酶活具有较大的有影响。
文章还介绍了有机相中固定化酶的新方法。
关键词 酶;有机溶剂;生物催化;固定化中图分类号:Q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915(2002)06-0374-04 最近几年,无水介质中生物催化剂的问题吸引了世界各地研究工作者的注意,使这一领域的研究获得了巨大的进展。
在生物催化反应中以有机溶剂作为反应介质证明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扩大生物催化实际的应用范围和效率的方法。
因为这样可以增加亲脂性底物的溶解性,使一些在水相中无法进行的反应在有机相中得以进行。
有机相中酶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大大推动了酶化学技术在药学、有机合成化学等学科中的应用和发展。
1 酶在有机溶剂中的催化性能及影响因素1.1 有机溶剂对酶结构的影响有机相中酶学的一个重要问题是酶接触的有机溶剂是如何影响酶分子的结构的。
S chm itke等[1]利用X2射线晶体图谱的方法研究了轻度交联的枯草杆菌素在无水介质中的晶体结构,结果发现,无水介质中的全酶结构及活性位点与在水、其它有机溶剂及无水乙腈中完全一致。
利用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波谱图的研究结果与X衍射研究结果完全吻合[2]。
酶工程的研究进展
酶工程的研究进展黎海彬,郭宝江(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631)摘要:酶工程是现代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一项高新技术将为工业的发展起重要推动作用。
介绍了自然酶的开发、酶的化学和遗传修饰、酶的固定化、人工合成酶、酶基因的克隆和表达、酶的遗传设计等方面的理论和技术研究的最新进展。
关键词:酶工程;人工合成酶;酶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固定化;遗传修饰中图分类号:Q8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S1-0040-04Advance in research on enzyme engineeringLI Hai 2bin ,G UO Bao 2jiang(C ollege of Life Science ,S outh China N ormal University ,G uangzhou 510631,China )Abstract :Enzyme engineer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m odern bio 2technology ,it will give an impetus to the industries as a new hi 2technology.The new advance in enzyme engineering research such as development of natural enzymes ,chemical and genetic m odification of enzymes ,imm obilization of enzymes ,synzymes ,cloning and expression of enzyme genes and genetic design of enzymes are introduced.K ey w ords :enzyme engineering ;synzymes ;cloning and expression of enzyme genes ;imm obilization ;genetic m odification 收稿日期:2006-03-30;修回日期:2006-06-03 作者简介:黎海彬(1964-),男,博士后,副教授,主要从事生物工程及生物物质分离纯化的研究,013005152637,haibinli2000@s 。
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进展
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进展刘福贺(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应化121班)摘要:由于有机溶剂易使酶蛋白变性、失活或抑制其反应,因此,长期以来,形成了一个概念:酶反应需在水溶液中进行。
尽量避免使用有机溶剂。
随着酶学研究的进展。
经过近十年的大量研究,人们发现。
只要条件合适,酶在有机溶剂中是完全能够起催化反应的。
1985年欧洲生物技术联合会召开了“生物催化剂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随后又组织了“有机相中的酶催化讨论会,引起了与会科学工作者扳太的兴趣。
近年来。
有机合成化学领域的一个重大进展就是应用微生物或酶进行催化反应。
由于酶催化反应具有高度的专一性,使得这种合成与转化在合成化学领域中具有很大的理论价值和应用潜力。
关键词:酶、有机溶剂、生物催化剂、催化反应Abstract: Because the organic solvent is easy to make enzyme protein denaturation and inactivation or inhibit the reaction, therefore, for a long time, form a concept: enzyme reaction should be carried out in aqueous solution. Try to avoid using organic solvent. With the progress of the enzymology. After nearly 10 years of research, people found. As long as conditions are right, enzymes in organic solvents is fully capable of catalytic reaction. In 1985 European biotechnology federation held a \"the application of biological catalyst in organic synthesis, and then organized\" seminar on enzyme catalysis in the organic phase, aroused the interest of the scientific workers pull too. In recent years. A significant progress in the field of organic synthesis chemistry is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organism or enzyme catalytic reaction. Because the enzyme catalytic reaction are highly specific, makes the synthesis and transformation in the field of synthetic chemistry has great theory value and application potential.Key words:Enzyme, organic solvents, catalysts, catalytic reaction1 前言酶除作用于天然底物外,还可作用于与其底物结构相似的物质发生非自然催化,从而构戚了一个特殊的化学合成新锈域。
酶催化合成聚酯的研究进展
酶催化合成聚酯的研究进展朱晶莹;安思源;卢滇楠;刘铮【摘要】The proven efficiency of enzyme catalysis, in terms of high stereo- and regio-selectivity, mildness and environmental friendliness, makes the enzymatic synthesis of polyester a promising route for functional polyester-based materials. This review begins by a survey of recent progress in the enzymatic synthesis of polyesters with emphasis on enzyme catalysts and catalytic process. Then the fundamentals for enzymatic synthesis are discussed with highlight on development of catalysts and intensification of synthesis process from the viewpoint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The prospects for enzymatic synthesis polyesters are presented.%酶催化反应具有条件温和、选择性高以及环境友好等特点,酶催化合成聚酯有望成为制备绿色和功能化聚酯材料的新途径.本文首先概述了目前酶催化合成不同类型聚酯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酶催化合成聚酯的催化剂及其催化机理方面的研究成果,讨论了酶催化合成聚酯研究中的若干基础问题,如高效酶催化剂的设计与制备、反应过程的调控与强化等,最后展望了酶催化合成聚酯的发展前景.【期刊名称】《化工学报》【年(卷),期】2013(064)002【总页数】8页(P407-414)【关键词】酶;酶催化聚合;聚酯【作者】朱晶莹;安思源;卢滇楠;刘铮【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4;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4;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4;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033引言酶是一种高效、高选择性、反应条件温和以及环境友好的生物催化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机溶剂中酶催化活性研究进展摘要:酶在有机溶剂中催化作用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其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
本文就有机介质中酶催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并归纳出提高酶活性的一系列方法,最后简要介绍了有机溶剂中酶的应用。
关键词:有机溶剂;酶催化一直以来,人们认为“生物催化必须在水溶液中进行”、“有机溶剂是酶的变性剂、失活剂”,而1984年,Klibanov[1]提出:“只要条件合适,酶在非生物体系的有机溶剂中同样具有催化功能”的理论使酶学概念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并由此开创了非水相生物催化(非水酶学)的新时代。
1 有机溶剂中酶催化反应的优势研究表明,有机溶剂中的酶和水溶液中的酶一样具有高度的底物选择性。
此外,还有以下一些特点[2, 3]: (1)绝大多数有机化合物在非水系统内溶解度很高;(2)根据热力学原理,一些在水中不可能进行的反应,有可能在非水系统内进行;(3)有机溶剂可促使热力学平衡向合成方向(如酯合成、肽合成等)移动,如脂肪酶在水中催化脂肪水解,而在有机溶剂中则催化酯合成;(4)在有机溶剂中,所有有水参与的副反应(如酸酐水解)将受到抑制;(5)在有机溶剂中酶的热稳定性显著提高,可通过提高温度加速催化反应进行;(6)从非水系统内回收反应产物比水中容易;(7)在非水系统内酶很容易回收和反复使用,不需要进行固定化;(8)在有机溶剂中不易发生微生物污染;(9)更为重要的是,低水环境可用于稳定具有未知催化性质的构象异构体,以及在水中寿命极短的酶反应中间体。
目前,有机溶剂中酶催化的上述优势使得非水酶学研究成为生物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工程等多种学科交叉的研究热点。
迄今发现能在有机溶剂中发挥催化功能的酶有十几种,主要集中于脂肪酶研究,催化的反应类型包括氧化、还原、酯合成和酯交换、脱氧、酞胺化、甲基化、羟化、磷酸化、脱氨、异构化、环氧化、开环聚合、侧链切除、缩合及卤代等。
2 影响酶催化活性的因素一直以来有机相酶催化的研究非常活跃,但到目前为止仍处于实验研究阶段,离工业化应用还有一定的距离,最大的原因就是酶在有机溶剂中活性较低。
一般而言,有机溶剂中的酶活性要比水溶液中低2-6个数量级。
因此,确定影响有机溶剂中酶活性的因素,设法提高有机溶剂中酶活性表达是当今酶学研究的重点。
2.1必需水有机溶剂中酶的催化必需在其分子周围有一单层水分子直接或间接地通过氢键、疏水键、静电作用、范德华力等以维持酶的活性结构,这部分水叫必需水[3],所需水量因酶而异,表示方法也经历了多个阶段。
非水酶学发展初期,普遍采用百分水含量来表示含水量,后来Halling[4]提出了热力学水活度a w这一表示方法,因为水解平衡时,各相的a w值相等;体系的改变伴随着水活度的变化,故通过a w值可以推断酶的活性。
可通过液上气体与一干燥柱循环来调节反应介质液上水活度[5];还可采用水活盐对来控制水活度,这种被普遍采用并行之有效。
一些对水比较敏感的有机相酶促反应(如:肽的合成),可用水模拟物代替水,目前常用的水模拟物有甲醇、二甲基甲酰胺、四氢呋喃等,它们对水敏性酶促反应意义特别大。
2.2 有机溶剂一般认为,有机溶剂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影响酶催化活性:(1)有机溶剂影响酶反应过程中底物和产物扩散,从而间接地影响酶活性;(2)有机溶剂“剥夺”酶分子表面必需水导致酶活力下降;(3)有机溶剂直接与酶接触作用,通过破坏维持酶蛋白活性构型的氢键、疏水键等作用,抑制酶活性或使酶失活。
由于溶剂的极性能直接导致酶脱水失活,因此Colja Laane[6]采用溶剂疏水性参数LogP值来评价有机溶剂对酶的影响程度,这一参数广泛使用。
何平[7]等探寻疏水性参数(logP)不同的有机溶剂对木瓜蛋白酶及其固定化酶活性的影响时发现低logP(logP≤-0.24)有机溶剂在低体积分数(ψ≤10%)时可激活或稳定木瓜蛋白酶及其固定化酶活性,而在高体积分数(ψ≥30%)时对酶活有抑制作用;中logP(0.28≤logP≤1.31)有机溶剂对木瓜蛋白酶及其固定化酶活性具有显著抑制作用;高logP(logP≥1.80)有机溶剂在低体积分数(ψ≤10%)时抑制木瓜蛋白酶及其固定化酶活性,但在高体积分数(ψ≥30%)时酶活性升高。
然而酶的相对反应速率与溶剂LogP之间并不呈现线性关系[8]。
据此,Zhen Yang 等提出分配系数(Partitioncoefficients,P)作为溶剂选择标准,并发现产物分配系数(Pp)与底物分配系数(Ps)比率(Pp/Ps)与酶相对反应速率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分配系数直接反映底物和产物在有机溶剂中的溶剂化,故作为描述酶在有机介质中活性是十分有效的。
此外,作为有机溶剂变性强度参数变性量(Dena-ture capacity,DC)等也被用于评价有机溶剂对酶活性影响,可见,单一参数无法全面表征酶活性的变化,因此,选择有机相酶催化的有机溶剂时必须从不同方面来考虑。
2.3 酶有机溶剂中,酶的利用形式一般有三种:酶粉、化学修饰酶和固定化酶。
Giacomo Carrea[9]等人比较了脂蛋白脂酶以不同形式(酶粉、聚乙二醇(PEG)与酶粉、PEG冷冻干燥酶粉、PEG共价修饰酶、硅藻土吸附酶)加入甲苯后其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酶的形式对酶活性有极大的影响。
其中,PEG 共价修饰酶活性最高,在以乙烯基月桂酸为酰化剂时,其相对酶活性达到100%;硅藻土吸附酶活性为70%;而酶粉、PEG与酶粉酶活性均小于1%。
化学修饰酶由于改变了理化性质,提高了酶的最大反应速率和酶分子对底物的亲和力从而影响酶的活性[10]。
用糖脂修饰的SOD在有机溶剂中的酶活性甚至比水中还高。
在酶表面涂渍保护膜,降低有机溶剂与酶的直接作用也可起到提高酶活性的作用,如表面活性剂[11]、脂质等。
固定化酶在有机介质中酶活性提高,为了解释该现象,Kyeong Kyu Kim[12]研究了B. cepacia产的脂酶的晶体结构,他发现脂酶的活性中心存在一个“盖子”覆盖了脂酶的活性位点,自由酶的活性位点呈现“关闭”状态,而被固定化的酶在载体表面呈现“开放”的形式,即酶活中心的“盖子”没有覆盖酶的活性位点,酶活就获得了提高。
2.4 缓冲液酶冷冻干燥时的缓冲液对有机相酶催化活性有极重要的影响,缓冲液有四个重要因子:(1)pH;(2)缓冲液类型;(3)缓冲液的量;(4)水的浓度。
通过研究不同pH条件下冷冻干燥酶在同一有机溶剂中的酶活性表明,酶在有机溶剂溶液的催化最适pH与在水溶液中极为相近。
酶在有机溶剂中的活性取决于其冷冻干燥前最后存在过的水溶液的pH值(pH记忆效应),一般说来,如果冷冻干燥前溶解酶的缓冲溶液具有酶在水溶液的最适pH值, 那么酶的最适离子化状态将会在冷冻干燥后保持,在有机介质中表现出来的活性也最大[13]。
由于不同缓冲液对酶表面微弱的物理效应、在结晶和冷冻干燥过程中冰冻水溶液的相行为、与残余水之间相互作用、与酶或底物间相互作用等的不同使得酶活性在冷冻干燥后相差上千倍。
2.5 盐效应Yuri L. Khmelnitsky [14]等研究枯草杆菌蛋白酶在正已烷中的转酯化反应时发现:酶活性随着KCI浓度升高而急剧上升。
这种现象在其它酶中也有出现,如A-胰蛋白酶与95%KCI冷冻干燥,Kcat/Km 值可增加50倍。
学者认为盐诱导酶活性的机理有两个:盐保护酶免受有机溶剂毒害;冷冻干燥过程中,盐可以保持酶的天然构型。
后一种解释被广为接受。
Yuri L. Khmelnitsky发现,当盐浓度较低时,冷冻干燥蛋白酶构成的固体催化颗粒具有疏松结构;当盐浓度较高时,催化颗粒象盐晶体一样,具有刚性结构,对酶起保护作用。
所以,他认为酶在盐基质中之所以保持较高的酶活性,是由于盐基质对有机溶剂致使酶失活提供一种保护效应。
也有学者认为盐诱导催化活性是由冷冻干燥时间与酶水含量决定的。
酶活性随冷冻干燥时间增加而增加,水含量低于最适含量,则迅速降低。
显然不同的催化效率是基于盐的结合与冷冻干燥过程双重结果。
可见,盐效应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2.6 配体、冷冻干燥剂、赋形剂酶在冻干前可用配体、冷冻干燥剂为酶作印迹,使酶以一种高活性构象形式被冻干并在有机介质中得以保持,这种现象称之为分子印迹。
Alexander M. Klibanov[15]研究了四种蛋白酶和三种脂肪酶与配体共存的水溶液经冷冻干燥的酶活性,发现比没有配体的活力大大地提高。
配体增加酶活性原因在于:(1)配体对酶的印迹效应,使得酶的活性构象在固态形式或有机溶剂中得以保持,而由于水的柔性,印迹构象在水溶液中易失去;(2)配体保护酶在冷冻干燥过程中免受失活。
非配体的冷冻干燥剂如:山梨醇、木糖醇、海藻糖、甘露醇以及PEG等在酶冷冻干燥之前加入酶水溶液中,也能极大地提高酶在有机相催化活性,其作用机制与配体相同。
赋形剂与酶混合冷冻干燥后也极大地提高了酶活性,机理是基于赋形剂能缓解酶在冷冻干燥时失活,赋形剂所激发的酶活性通过用无水有机溶剂洗掉赋形剂后消失,这与配体作用机理有所不同。
2.7 超声辐射、抑制剂随着对有机相酶催化的研究深入,所知影响有机相酶催化活性因素越来越多,如:超声辐射、酶抑制剂等。
超声波作为一种机械能量形式,可以改变物质组织结构、状态及功能。
在适宜的条件下,低强度的超声辐射对酶有一定的激活作用,这种激活作用随着时间的增加而愈加明显。
目前利用超声技术对酶进行处理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超声预处理,即首先在超声介质中对酶进行超声处理,酶回收处理后再置于反应介质中进行酶促反应;另一种是直接对反应介质中的酶进行超声处理,超声处理与酶促反应同时进行[16],目前普遍采用的后一种处理方式。
吴虹[17]等人在研究超声作用下的酶促废油脂转酯反应的过程中也报道了反应前对酶进行超声预处理能在一定程度上缩短酶被激活所需的时间,并使其充分激活,从而加速酶催化反应。
具有两亲特性的表面活性剂、胆汁盐、金属离子对酶活性也有一定的影响,表面活性剂在合适的浓度下,能促进酶活性及稳定性的提高,而胆汁盐和金属离子在低浓度时不仅不能提高酶活性,反而在浓度较高时,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这些工作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3 提高酶在有机溶剂中活性的策略如何提高酶在有机溶剂中的活性,促进其在工业界的广泛应用是近年来研究热点。
目前,在这方面已有不少重大突破,根据上述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及其造成酶在有机溶剂中活性显著下降主要原因,并提出了使酶在有机介质中的活性激活的一系列有效办法,其中不少方法成本低,可按比例扩大,能使酶反应速度提高102-105倍,接近其在水溶液中的酶活性。
3.1克服质量传递的限制目前,用于有机溶剂的酶制剂通常是从水溶液里经冷冻干燥制备出来的粉末/颗粒,这些酶粉悬浮在有机相里,造成底物向酶的扩散受到限制;此外,酶分子互相叠合也容易造成一些酶分子的活性中心被周围的酶分子封闭,使底物分子难以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