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案《质量和密度》复习课教案设计(含答案)
人教八上物理-第六章质量和密度复习教案

人教八上物理 -第六章质量和密度复习教课方案第六章《质量和密度复习课》教课方案(第一课时)[ 复习目标 ]1、知道质量的初步观点及其单位。
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2、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能用密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记着水的密度。
3、试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能解说生活中一些与密度相关的物理现象。
4、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
一是用量筒丈量液体体积的方法;二是用量筒丈量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
5、会调理天平,会使用天平测质量。
6、会用量筒、天平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要点:质量、天平的使用、密度的测定及应用。
难点:密度的观点。
[ 知识梳理 ]质量: 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2、特色:不随形状、状态、地点而改变3、单位: kg、 g、 mg4、丈量:天平、案称、杆称、台称、电子称密度: 1、定义: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2、特色: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征3、公式:ρ =m/v4、单位: kg /m3 、 g /cm35、物理意义:天平: 1、结构:横梁、均衡螺母、指针、标尺、游码、分度盘2、使用:a、测固体质量b、测液体质量c、特别丈量a、测固体密度b、测液体密度计算: 1、判断是什么物质,实、空心2、质量计算3、体积计算4、密度计算[ 复习内容 ]一、质量:(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物体和物质是不一样的观点。
全部物体由物质构成;物体有质量物质有密度。
(2) 、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 ,常用单位: t g mg对证量的感性认识:一枚大头针约80mg一个苹果约150g一头大象约6t一只鸡约2kg(3) 、质量的理解:固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地点、温度而改变,因此质量是物体自己的一种属性。
(4)、丈量:在丈量物体质量时小质量的物体要用测多知少法。
⑴ 平常生活中常用的丈量工具:案秤、台秤、杆秤,实验室常用的丈量工具托盘天平,也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重,再经过公式m=G/g计算出物体质量。
1 / 5⑵ 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①“看”:察看天平的称量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分度值。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复习课 质量与密度复习 教案设计

课题复习课质量与密度复习一、质量1.质量定义:物体所今物质的多少叫做这种物质的质量。
单位:kg,g,mg,t2.质量的测量工具:天平,秤(磅秤,台秤等)方法:(用天平的测量质量的方法)3.质量的特性质量是物体的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发生变化而变化。
二、密度1.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具有正比例关系。
2.密度①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公式:ρ=m/Vρ------密度------千克每立方米(kg/m3)m-----质量------千克(kg)V------体积------立方米(m3)②密度的单位:千克每立方米,符号是kg/m3。
像这种单位叫做组合单位。
有时密度的单位也用克每立方厘米,符号是g/m3。
1g/cm3=1×103kg/m33.一些物质的密度值(常温常压下)①不同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的密度也不相同。
如水在不同的状态下,密度不同。
②物质密度与温度、压强有关;③密度相同的不一定是同一种物质,如冰、蜡、植物油密度都是0.9×103kg/m3;还有煤油、酒精密度都是0.8×103kg/m3;④金属固体的密度较大。
⑤水的密度值:1.0×103kg/m3,表示体积1立方米的水,质量是1.0×103kg。
读作:水的密度是1.0×103千克每立方米。
4.密度的应用密度的应用:利用公式ρ=m/V变形可得到m=ρV和V=m/ρ,即在知道物质的密度和体积时,可以计算出物质的质量;在知道物质的质量和密度时,可以计算出物质的体积。
三、测量物质的密度1.测量原理:ρ=m/V2.量筒的使用①认识量筒:单位,量程,分度值。
②读数方法: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面垂直,与液面相平。
如果量筒中液面是凹形的,与凹面相平,如果液面是凸形的,与凸面相平。
③液体的体积可以利用量筒直接测量。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复习 教案设计

通过密度知识的学习,可为我们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提供新的办法。如可用天平“称出”物体的体积,用直尺或量筒“测量”物体的质量等。
密度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应用:
①根据密度鉴别物质。
②根据密度要求选择材料。
③计算不便直接测量的物体的质量。
④计算不便直接测量的物体的体积。
密度公式ρ=m/V变形后可以得到下面两个公式:
4. 质量测量工具:实验室常用测质量。常用的天平有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
5. 天平的正确使用:
(1)放:把天平放在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处;
(2)调:调节,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天平平衡
(3)称:把物体放在里,用向右盘中从至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4)记:这时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
二、密度
1. 密度:某种物质的与的比值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计算密度的公式是;密度单位是。
2.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每种物质在确定的状态和温度下都有确定的密度,不同种类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根据密度公式和热胀冷缩现象,一般物质的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3. 水的密度ρ=1.0×103kg/cm3表示:
4. 密度知识的应用:
教
学
重
难
点
重点:突出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要查缺补漏,引导和帮助学生自查、自纠、自补。
教学过程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课前导学
自行复习教材相关内容
教学过程
一、质量
1. 质量(m):物体中含有的多少叫质量。
2. 质量国际单位是:。其他有:吨,克,毫克,1吨=千克=克=毫克
3.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基本,它不随物体的、、、而改变。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第一课时)复习教学案 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第一课时)复习教学案一、知识回顾:1、的多少叫质量。
质量国际主单位是: 。
1t= Kg= g= mg。
物体的质量不随 , ,和而改变,是物体的物理。
实验室常用测质量。
2、天平的正确使用:①把天平放在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处;②调节,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处,这时天平平衡;③把物体放在盘里,用镊子向盘加减砝码并调节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④这时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总加上游码所对的。
3、用天平应注意:(1)不能超过;(2)加减砝码要用,且动作要轻;(3)不要把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放在托盘上。
4、某种物质的物体,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计算密度的公式是;密度主单位是,1g/cm3= Kg/m3= Kg/dm3。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不同种类的物质密度一般。
水的密度ρ= Kg/m3,其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量筒测定液体的体积时,视线与液柱的相平(水银除外)。
6、温度能改变物质的密度,一般物体都是在温度升高时体积(即:热胀冷缩),密度。
7、水的反常膨胀:水在℃时密度最大,4℃以下是,这是水的反常膨胀。
8、密度与物质鉴别: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通过测量物质的密度可以鉴别物质。
二、典型例题:【例题1】小明在用天平测物体质量的实验中,首先取来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发现如图甲所示情况。
甲乙(1)他应采取的措施是;(2)天平调节平衡后,小明按图乙所示的方法来称量物体的质量,小华立即对小明说:“你操作时至少犯了两个错误。
”小华所说的两个错误是:①;②;(3)小明虚心听取了小华的建议,重新进行操作。
在称量过程中,又出现了如图甲所示的情况,他接下来应该;(4)实验中,与小明所用托盘天平配套的砝码盒中有5g、10g、50g、100g、200g的砝码各一个以及20g 的砝码两个。
小明用它测量质量为276g的物体。
测量时,下列四种加减砝码的顺序中,你认为最合理的是(“+”表示向右盘中加入砝码,“-”表示取出砝码)()A.+200g+100g-100g+50g+20g+10g-10g+5g+游码 B.+200g+50g+20g+5g+游码C.+200g+50g+20g+游码 D.+200g+20g+20g+10g+游码【例题2】小华同学在探究两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时,做出了如图2所示的图象。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6章《质量和密度》复习课教案设计(含答案)【推荐】.doc

第六章《质量和密度》单元复习课【复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质量是物体自身的属性;2.从比较质量多少的方法中领悟质量单位的意义,知道国际单位制中质量单位“千克”的由来,熟悉常用的质量单位及其之间的换算,培养学生对常见物体质量的估测能力;3.了解托盘天平的结构,会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或液体的质量,会看产品说明书;4.会正确使用量筒和量杯;5.建立密度的概念,认识密度公式和单位;6.了解常见物质的密度,记住纯水的密度;7.会从密度表中查物质的密度;8.运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估测物体的体积,估测物体的质量;了解密度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探究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活动,了解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它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所处的空间位置变化无关,能用科学抽象的方法建立质量的概念。
2.通过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熟悉科学探究的几个主要要素;3.学习“比值”的方法定义物理量;4.掌握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物质的质量这一基本属性,树立唯物辩证法思想;2.养成学生细心、耐心、认真和爱护仪器的良好品质;3.通过亲身参与一系列科学探究的过程,在活动中大胆提出自己的猜想,能实事求是地记录数据,并根据实验数据提出自己的见解,养成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习惯,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魅力和威力。
【复习重点和难点】重点:1. 质量、密度概念的建立;2. 托盘天平和量筒两种基本工具的使用;3. 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建立密度的概念。
难点:密度概念的建立和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学具准备】天平、小磁酒杯、量筒、细线、大小木块、大小铝块等等及多媒体课件和学生导学稿。
【前置准备】利用多媒体展示本章思维导图【复习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复习教师拿出一些器材:天平、小瓷酒杯、量筒、细线、大小木块、大小铝块等,提出问题:利用这些器材我们可以设计哪些实验?引导学生思考、设计、回答,从而引出复习的内容:质量和密度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动手设计实验,在实验设计中,回顾质量和密度这一单元的几个重要实验,后面的几个专题复习就是围绕这些实验而展开的,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和热情。
第6章《质量和密度》复习课教案设计(含答案)

第六章《质量和密度》单元复习课【复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质量是物体自身的属性;2.从比较质量多少的方法中领悟质量单位的意义,知道国际单位制中质量单位“千克”的由来,熟悉常用的质量单位及其之间的换算,培养学生对常见物体质量的估测能力;3.了解托盘天平的结构,会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或液体的质量,会看产品说明书;4.会正确使用量筒和量杯;5.建立密度的概念,认识密度公式和单位;6.了解常见物质的密度,记住纯水的密度;7.会从密度表中查物质的密度;8.运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估测物体的体积,估测物体的质量;了解密度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探究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活动,了解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它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所处的空间位置变化无关,能用科学抽象的方法建立质量的概念。
2.通过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熟悉科学探究的几个主要要素;3.学习“比值”的方法定义物理量;4.掌握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物质的质量这一基本属性,树立唯物辩证法思想;2.养成学生细心、耐心、认真和爱护仪器的良好品质;3.通过亲身参与一系列科学探究的过程,在活动中大胆提出自己的猜想,能实事求是地记录数据,并根据实验数据提出自己的见解,养成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习惯,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魅力和威力。
【复习重点和难点】重点:1. 质量、密度概念的建立;2. 托盘天平和量筒两种基本工具的使用;3. 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建立密度的概念。
难点:密度概念的建立和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学具准备】天平、小磁酒杯、量筒、细线、大小木块、大小铝块等等及多媒体课件和学生导学稿。
【前置准备】利用多媒体展示本章思维导图【复习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复习教师拿出一些器材:天平、小瓷酒杯、量筒、细线、大小木块、大小铝块等,提出问题:利用这些器材我们可以设计哪些实验?引导学生思考、设计、回答,从而引出复习的内容:质量和密度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动手设计实验,在实验设计中,回顾质量和密度这一单元的几个重要实验,后面的几个专题复习就是围绕这些实验而展开的,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和热情。
初中物理第6章《质量和密度》复习课教案设计

初中物理第6章《质量和密度》复习课教案设计【复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质量是物体自身的属性;2、从比较质量多少的方法中领悟质量单位的意义,知道国际单位制中质量单位“千克”的由来,熟悉常用的质量单位及其之间的换算,培养学生对常见物体质量的估测能力;3、了解托盘天平的结构,会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或液体的质量,会看产品说明书;4、会正确使用量筒和量杯;5、建立密度的概念,认识密度公式和单位;6、了解常见物质的密度,记住纯水的密度;7、会从密度表中查物质的密度;8、运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估测物体的体积,估测物体的质量;了解密度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探究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活动,了解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它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所处的空间位置变化无关,能用科学抽象的方法建立质量的概念。
2、通过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熟悉科学探究的几个主要要素;3、学习“比值”的方法定义物理量;4、掌握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物质的质量这一基本属性,树立唯物辩证法思想;2、养成学生细心、耐心、认真和爱护仪器的良好品质;3、通过亲身参与一系列科学探究的过程,在活动中大胆提出自己的猜想,能实事求是地记录数据,并根据实验数据提出自己的见解,养成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习惯,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魅力和威力。
【复习重点和难点】重点:1、质量、密度概念的建立;2、托盘天平和量筒两种基本工具的使用;3、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建立密度的概念。
难点:密度概念的建立和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学具准备】天平、小磁酒杯、量筒、细线、大小木块、大小铝块等等及多媒体课件和学生导学稿。
【前置准备】利用多媒体展示本章思维导图【复习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复习教师拿出一些器材:天平、小瓷酒杯、量筒、细线、大小木块、大小铝块等,提出问题:利用这些器材我们可以设计哪些实验?引导学生思考、设计、回答,从而引出复习的内容:质量和密度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动手设计实验,在实验设计中,回顾质量和密度这一单元的几个重要实验,后面的几个专题复习就是围绕这些实验而展开的,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和热情。
初中物理_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复习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质量和密度》复习课教学设计重难点突破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的游码如图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 g.学生独立进行基础练习,强化基础知识,小组交流答案,教师指导。
考点2:密度概念的理解及公式应用考点2:密度概念的理解及公式应用1.下列关于密度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是不同的B.kg/m3和g/cm3都是密度的单位C.从公式ρ= 不能得出物质的密度跟质量成正比,跟体积成反比的结论D.一支正在燃烧的蜡烛,它的质量不断减小,密度也减小2.(2017•连云港)有四个容量均为200mL的瓶子,分别装满酱油、纯水、植物油和酒精,那么装的质量最多的是(ρ酱油>ρ纯水>ρ植物油>ρ酒精)()A.纯水B.酱油C.酒精D.植物油3.(2017•南充)容积为250mL的容器,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300g,则容器质量为____g;若装满另一种液体后的总质量为250g,则这种液体的密度为_____g/cm3。
(ρ水=1.0×103kg/m3)考点3:密度图像分析1.(2017·自贡)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 )重难点突破A.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体积较大B.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甲的质量较小C.两物质的密度之比为4∶1D.两物质的密度之比为1∶42.(2016·苏州)为测量某液体的密度,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了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了几组数据并绘出了m-V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液体密度为2g/cm3B.该液体密度为1.25g/cm3C.量杯质量为40gD.60cm3的该液体质量为60g考点4:密度的测量(2017•连云港)为了测量一小石块的密度,小明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平衡时右盘所加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图乙是小石块放入量筒前后的液面情况,由测量可得小石块质量为________g,小石块的体积为_______mL,所测小石块的密度为________g/cm3。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质量和密度 复习教案设计

回忆本章节的知识体系
复习本章节的知识体系
出示本章节的知识体系
分一
分二
分三
复习记忆类知识点:
1.质量(1)定义:(2)国际单位: 常用单位:换算关系:(3)属性:
质量不随物体的_____、____、____、的改变而改变 。
2.密度(1)定义: (2)公式:(3)单位:国际单位:常用单位: 换算关系: 1g/cm3=___=Kg/m3(4)水的密度是Kg/m3,合g/cm3,表示的含义是。
3.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的大小是由物质本身性质决定的。密度的大小与温度有关。
学生完成【反馈练习一】
实验知识的复习
1.天平的正确使用:
(1)放:把天平放在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处;
(2)调:调节,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天平平衡
(3)称:把物体放在里,用向右盘中从至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合
总结所学到的知识点
复习知识点
来回巡视指导
测
学生完成【当堂检Biblioteka 】学生独立进行基础练习,强化基础知识
检查做题情况,公布答案
布置作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会关注生活,树立“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质量、密度的概念。天平的使用、密度的测定及应用。
难点:密度概念的构建,关于质量的计算。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演示法,自学
教学手段
多媒体,学案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学生
活动
教师
活动
学生完成【反馈练习三】
复习质量密度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单元《质量和密度》复习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单元《质量和密度》复习教案质量和密度复习教学设计质量和密度【学习目标】1.知道质量的单位。
2.会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会使用游码,会使用天平称质量。
3.理解密度的概念。
4.会查密度表,知道水的密度。
5.会用量筒测体积,会用天平和量筒测体积【呈现形式】本部分涉及的考点:质量概念的理解,质量的单位。
天平的调节,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密度概念的理解,密度的公式和单位,测定物质的密度,密度公式的变形及应用,这些考点常以填空、选择、实验、计算和探究题的形式出现。
质量和密度是物理学中两个重要的物理量,它们之间有区别也有一定的联系。
中考主要考查学生对质量和密度概念的理解和运用,以及运用上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考查学生学会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或液体的质量及密度的实验操作能力。
【知识结构】一、质量1.定义: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2.单位:国际上通用的单位是kg。
二、用天平称固体和液体的质量1.天平的正确使用(1)调节底座水平。
(2)调节横梁平衡。
(3)正确读数2.测量物体的质量3.液体质量的测量三、密度1.密度的概念: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与质量、体积无关。
不同物质,密度一般是不相同的;同种物质的密度则是相同的。
2.密度的公式:ρ=m/V3.密度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kg/m3。
水的密度1.0×103kg/m3四、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1.测密度的原理:根据密度的公式ρ=m/V来测定。
测量物体的密度时,需要测出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然后根据密度公式求出物质的密度。
2.测定固体的密度3.测定液体的密度五、密度知识的应用1.求物体的质量和体积2.利用密度鉴别物质【方法提示】一、质量的测量1.测量工具:实验室、化验室常用的仪器是天平,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有杆秤、案秤、台秤、电子称等。
2.天平的使用方法:①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第二课时)复习教学案 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第二课时)复习教学案一、知识回顾:1、密度的特殊测量:①无量筒测算体积:V= ;②无天平测算质量: m= ;③其它与密度有关的特殊测量。
2、密度计:测量密度的仪器。
3、密度相关的计算:ρ= ;m= ;V= 。
二、典型例题:【例题1】小明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种矿石的密度.(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如图6-1-3a所示,小明应将平衡螺母向调节,使天平平衡.(2)小明将矿石放在天平的左盘,通过加减砝码和移动游码使天平再次平衡,所加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b所示,则矿石的质量是 g.(3)小明用量筒测量矿石的体积,如图c所示,则矿石的密度 = kg/m3.(4)若小明先测出矿石的体积,再测出矿石的质量,这样测出的密度比上述结果偏 .【例题2】如图所示,某学习小组利用空矿泉水瓶、烧杯、量筒、剪刀、记号笔、细线和足量的水(已知水的密度为ρ)测量了一块小矿石的密度,实验过程如下:(1)实验步骤:A.向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记下体积V1(如图1);B.烧杯中注人适量的水,将石块放入剪下的矿泉水瓶内,使矿泉水瓶漂浮在烧杯中,并用记号笔在烧杯上标记此时液面的位置(如图2);C.取出矿泉水瓶,将量筒中的水缓慢倒入烧杯至,量筒中剩余水的体积V2(如图3);D.再用细线拴住小矿石缓慢放入量筒中,此时总体积V3(如图4)。
(2)小矿石的密度表达式ρ石(用题中物理量符号表示);(3)由于矿泉水瓶有质量,会导致小矿石密度测量值,有同学指出只要在步骤c进行适当修改就可以,该同学修改的内容是。
【例题3】德化盛产陶瓷,小李同学想测量一块不规则瓷片的密度。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零刻度处,然后调节使天平平衡。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瓷片的质量,所用砝码的个数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瓷片的质量为 g。
(3)他发现瓷片放不进量筒,改用如图乙所示的方法测瓷片的体积:a.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瓷片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上作标记,然后取出瓷片;b.先往量筒装入40ml的水,然后将量筒的水缓慢倒入烧杯中,让水面到达标记处,量筒里剩余水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瓷片的体积为 cm3。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6章《质量和密度》复习课教案设计(含答案)【推荐】.doc

第六章《质量和密度》单元复习课【复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质量是物体自身的属性;2.从比较质量多少的方法中领悟质量单位的意义,知道国际单位制中质量单位“千克”的由来,熟悉常用的质量单位及其之间的换算,培养学生对常见物体质量的估测能力;3.了解托盘天平的结构,会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或液体的质量,会看产品说明书;4.会正确使用量筒和量杯;5.建立密度的概念,认识密度公式和单位;6.了解常见物质的密度,记住纯水的密度;7.会从密度表中查物质的密度;8.运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估测物体的体积,估测物体的质量;了解密度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探究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活动,了解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它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所处的空间位置变化无关,能用科学抽象的方法建立质量的概念。
2.通过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熟悉科学探究的几个主要要素;3.学习“比值”的方法定义物理量;4.掌握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物质的质量这一基本属性,树立唯物辩证法思想;2.养成学生细心、耐心、认真和爱护仪器的良好品质;3.通过亲身参与一系列科学探究的过程,在活动中大胆提出自己的猜想,能实事求是地记录数据,并根据实验数据提出自己的见解,养成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习惯,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魅力和威力。
【复习重点和难点】重点:1. 质量、密度概念的建立;2. 托盘天平和量筒两种基本工具的使用;3. 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建立密度的概念。
难点:密度概念的建立和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学具准备】天平、小磁酒杯、量筒、细线、大小木块、大小铝块等等及多媒体课件和学生导学稿。
【前置准备】利用多媒体展示本章思维导图【复习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复习教师拿出一些器材:天平、小瓷酒杯、量筒、细线、大小木块、大小铝块等,提出问题:利用这些器材我们可以设计哪些实验?引导学生思考、设计、回答,从而引出复习的内容:质量和密度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动手设计实验,在实验设计中,回顾质量和密度这一单元的几个重要实验,后面的几个专题复习就是围绕这些实验而展开的,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和热情。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复习教学设计: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复习教学设计:第六章质量与密度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复习质量与密度的概念,并掌握计算质量和密度的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准备1.教学工具:投影仪、计算器、实验器材、教学PPT等。
2.实验器材:不锈钢球、铝球、弹簧测力计、螺旋测微器、电子天平等。
三、教学过程3.1 复习导入通过提问和展示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复习质量和密度的概念。
3.2 密度的实验测量和计算1.实验引入:将不锈钢球和铝球分别放入弹簧测力计中,通过测力计测量它们分别受到的力,并计算出它们的体积。
2.学生实验:学生分组进行类似的实验操作,测量不同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并计算密度。
3.密度计算方法的总结:将实验数据汇总,引导学生总结计算密度的方法。
3.3 密度的应用1.密度的应用导入:通过展示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了解密度的应用领域。
2.密度与物体浮沉的关系:通过实验,观察不同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现象,并引导学生分析原因。
3.密度与物体的选择:以塑料和铁块为例,引导学生思考不同密度的物体在不同情况下的应用。
3.4 反思提升1.提问讨论: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反思。
2.小结: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小结,强化学生对质量和密度概念的理解。
四、课堂作业1.练习题:布置一些计算密度和质量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
2.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和所学知识,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结果和感想。
五、板书设计- 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密度:单位体积内所含质量的多少- 密度计算方法:密度 = 质量 / 体积- 密度的应用:物体浮沉、物体的选择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质量和密度的实际意义。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既复习了质量和密度的概念,又掌握了计算密度的方法。
另外,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培养了他们的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质量与密度》单元复习 物理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质量与密度》单元复习物理优秀教学设计(教案)在这一章节中,我们研究了什么?首先是质量。
你们还记得质量的定义吗?质量是物体自身的属性,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所处的空间位置变化无关。
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单位是“kg”,我们也研究了常用的质量单位及其之间的换算。
同时,我们也要培养学生对常见物体质量的估测能力。
现在,我将展示一些物体,请你们估测一下它们的质量。
专题二】密度:师:接下来,我们来复密度。
你们还记得密度的定义吗?密度是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通常用“ρ”表示。
我们研究了如何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或液体的质量,也研究了如何正确使用量筒和量杯,并且正确读数。
同时,我们还了解了常见物质的密度,要记住纯水的密度。
最后,我们学会了如何从密度表中查物质的密度,并运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
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探究中都有很重要的应用。
三、实验探究:师:现在,我们将进行一些实验探究,来巩固我们所学的知识。
首先,我们来测量一下这个金属块的质量和体积,然后计算它的密度。
接下来,我们再来测量一下水和热水的密度,并比较它们的密度差异。
最后,我们将测量一些被封闭一定质量的气体的密度,来探究它们的性质。
通过这些实验探究,学生们可以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熟悉科学探究的几个主要要素,同时也能够掌握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的方法。
同时,通过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学生们也能够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惯。
冰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密度的概念和重要性。
老师询问同学们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让同学们独立完成“知识点梳理”第一项,通过翻阅课本和导学稿提示来完成任务。
接着,老师展示了FLASH天平仿真实验,让学生们通过观察和总结来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和读数。
随后,老师抽取一份练让学生们进行“找茬”游戏,调动学生的思考欲望和研究积极性。
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唤醒学生们潜在的记忆,提高课堂效率。
接下来,老师打出PPT“2.实验室测量工具:天平”,让学生们对照填写内容是否正确。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第十一章质量与密度单元复习教学设计

《质量与密度》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课时1)教材分析:本章讲述力学中的两个重要的物理量——质量和密度。
复习时围绕密度公式展开,重点复习质量概念、单位及测量器仪(天平的使用)及固体液体密度的测量方法及其应用。
知识的讲述要注意拓展。
在能力培养方面,除了继续注意提高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以外,在讲述概念和规律的过程中,更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通过分析物理事实,找出共同特征,从而加深对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本节密度知识是进一步学习其它概念的基础,如学习浮力知识、阿基米德原理等必不可少的知识。
因此,本章复习的效果会影响后续内容的学习,也在中学物理中处于重要的地位。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构成密度知识的整体结构;掌握天平的使用;突破体积单位换算的教学难点;掌握密度的物理意义;掌握密度的计算公式;掌握间接测量密度的方法;了解密度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作为新课教学时的实物、实验教学的一种补充,通过视频教学,使学生对天平、量筒两种基本测量仪器的使用加深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课件教学,培养学生构建整体知识结构的能力。
教学重点:密度的间接测量教学难点:密度知识的应用教学时数: 1 课时教具准备:天平、量筒、水、密度计、细线、小石块教学策略:讲练结合,配以录像,演示实验,个别学生动手实验帮助巩固与理解。
教学过程:一、引入:提问:请回忆计算密度的公式是怎样的?引出密度知识的三个物理量:质量、体积、密度。
二、授课内容:边知识梳理边练习巩固(练习1-练习8)量质积体ρ=m/V质量定义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度密符m1031069号 :1t= kg=g=10 mg关单kg g0.42位 :t420g=kg2300练习1:2.3t=kg38kg=38000g形状、状态、位置影响因素 :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的变化而变化,只由物体含有的物质多少来决定。
测量仪器:天平(播放天平的使用录像,学生测小石块质量)体积符号:V31033=10631m=dm cm关系:1L= 1dm 33m3dm 3cm 3单位 :mLL练习2: 4.5L= 0.0045m3=4500cm3360mL= cm 3 =m33600.00036刻度尺测量仪器 :量筒(展示量筒,读数图片)密度定义 :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它是这种物质的一种属性.符号:ρ310003关系:1g/cm =kg/m单位 :Kg/m3g/cm37900kg/m3=7.9g/cm3练习 3:2.7g/cm3=kg/m3270033物理意义 :1000kg/m 表示:1m水的质量是 1000kg 计算 :ρ = m/V学生完成练习4测原理:ρ = m/V方天平与量筒量天平与刻度尺法密度计(展示实物及使用示范)分测固体(完成练习5,并实验)类测液体(完成练习6,并实验)应用 : 鉴别物质(完成练习7)堂上练习:3练习4、 10cm的冰熔化成水后,质量是多少?体积是多少?(冰的密度是0 .9g/cm 3)解:由ρ =m/V得 :m冰=ρ冰V冰=0.9g/cm 3× 10cm3=9g∵冰熔化成水时,质量不变∴m 水=m冰= 9gV水= m 水/ρ水=9g/(1g/cm3)=9cm3答:冰熔化成的水,质量是 9g,体积是9 cm3练习 5、某同学用天平和量筒测金属块的密度:(1)用下列各实验步骤的字母代号表示出该实验过程的正确顺序:A.用天平称出金属块的质量m;B.用细线拴好金属块并轻轻放人水中浸没,记下水和金属块的总体积 V2;C.在量筒中倒人适量水,记下水的体积 v1;最后表达式是:(2)测量中天平及量筒的示数如图所示,则该金属块的密度是g/cm3.(配以演示实验帮助理解)练习 6、下面是甲、乙两位同学在用天平和量筒测盐水密度的实验中设计的两种实验方案,请分别写出两种方案的最后表达式,并回答后面问题:方案 1:①用天平称出盛有盐水的玻璃杯的总质量m1;②把玻璃杯中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记下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③用天平称出盛有剩余盐水的玻璃杯的质量m2最后表达式:ρ= (m1—m2)/V方案 2:①用天平称出空玻璃杯的质量m1;②在空玻璃杯中倒人适量的盐水,用天平称出它们的总质量m2;③把玻璃杯中的盐水全部倒人量筒中,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最后表达式:ρ =(m2--m1)/V问:哪种方案测出的盐水密度较淮确?不准确的盐水密度是偏大还是偏小?为什么?答:方案1较准确;方案2测出的密度偏大;因为在方案2的步骤3中,不能做到把全部盐水倒入量筒中,引至测出的体积偏小,从而计算出的密度偏大.(配以演示实验帮助理解)练习 7、一个铅球的质量是 4kg ,经测量知道它的体积是 0.5dm3。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质量密度复习课教案

kg/m .
3
3、小王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拨到零刻度处后,指针静止时出现 题 11 图甲的清形,此时应向_调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由题 11 图 乙、丙可知烧杯的质量为 g ,烧杯中液体的质量是 g。
5、纯牛奶的密度为(1.1~1.2)× 10 kg/m ,李明很想知道学校每天营养 餐中的牛奶是不是纯牛奶.他和几个同学根据所学密度知识进行了如下 测定:首先用天平称出一盒牛奶的质量是 250g,喝完再称得空盒质量是 26g,然后认真观察牛奶盒,发现牛奶的净含量是 200ml.问:经他们检 测计算同学们喝的牛奶是否符合纯牛奶标准? 教 学 小 结 教 学 反 思
《质量和密度》复习课教学设计
课 题 备课人 教学目标 《质量和密度》复习 祝莎 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2、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能用密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记住水的密度。 3、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法运用 质量和密度的概念与简单计算 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探究、自主、合作 教
例 1:用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测量铜块的质量,当 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有 50g、20g、10g 各 1 个,游码的位置如图 5 所示,则该铜块的质
量是 将
g 0
g。若把上述实验移到变小”)。
1 2 图5 3 4
例 2 不漏气的橡皮氢气球由地面上升过程中,下列关于球内气体的质量 自 主 合 作 探 究 与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质量不变,密度增大。 )
教学 环节
学 师
过 活
程 动
教
备注:
引 入 及
引导学生归纳知识点 a、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b、特点:不随形状、状态、位置 1、质量 概念 2、密度 c、单位:kg、g、mg d、测量:天平、案称、杆称、台称、电子称 a、定义: 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 b、特点: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c、 公式:ρ =m/v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6章《质量和密度》复习教案

第六章《质量和密度》【复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质量是物体自身的属性;2.从比较质量多少的方法中领悟质量单位的意义,知道国际单位制中质量单位“千克”的由来,熟悉常用的质量单位及其之间的换算,培养学生对常见物体质量的估测能力;3.了解托盘天平的结构,会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或液体的质量,会看产品说明书;4.会正确使用量筒和量杯;5.建立密度的概念,认识密度公式和单位;6.了解常见物质的密度,记住纯水的密度;7.会从密度表中查物质的密度;8.运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估测物体的体积,估测物体的质量;了解密度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探究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活动,了解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它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所处的空间位置变化无关,能用科学抽象的方法建立质量的概念。
2.通过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熟悉科学探究的几个主要要素;3.学习“比值”的方法定义物理量;4.掌握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物质的质量这一基本属性,树立唯物辩证法思想;2.养成学生细心、耐心、认真和爱护仪器的良好品质;3.通过亲身参与一系列科学探究的过程,在活动中大胆提出自己的猜想,能实事求是地记录数据,并根据实验数据提出自己的见解,养成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习惯,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魅力和威力。
【复习重点和难点】重点:1. 质量、密度概念的建立;2. 托盘天平和量筒两种基本工具的使用;3. 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建立密度的概念。
难点:密度概念的建立和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学具准备】天平、小磁酒杯、量筒、细线、大小木块、大小铝块等等及多媒体课件和学生导学稿。
【前置准备】利用多媒体展示本章思维导图【复习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复习教师拿出一些器材:天平、小瓷酒杯、量筒、细线、大小木块、大小铝块等,提出问题:利用这些器材我们可以设计哪些实验?引导学生思考、设计、回答,从而引出复习的内容:质量和密度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动手设计实验,在实验设计中,回顾质量和密度这一单元的几个重要实验,后面的几个专题复习就是围绕这些实验而展开的,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和热情。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第六章质量和密度第二节密度复习课教学设计

2.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系列地复习密度的相关知识
学生练习:
物理意义的表述
单位换算
利用公式计算
密度是物质特性的分析判断
1.引入、并复习密度的概念
2. 复习密度的相关知识
教
学
交
往
与
互
动
过
程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3.巩固与复习
4.布置作业
3.教师利用投影,投射密度知识结构图,并对密度知识结构进行分析讲解
学
情
分
析
由于密度作为力学的基本概念,在物理学中有许多应用。要求学生能全面认识,并运用密度知识解决一些问题。
教
学
策
略
分析:通过对质量体积比问题的分析,进一步了解利用比值不变来定义物理量的方法
综合:从整体上把握密度的知识结构
学习方式
实践性学习: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大量的练习、训练
情
景
创
设
问题情景:用“对密度知识知多少?”提问,通过学生参与回答的结论,引入复习的主题;
5.进一步学习密度的测量方法
6.学生进行有关密度问题的解题训练
7.强化对密度知识的认识
教
学
反
思
4.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质量体积比问题的练习,并进一步学习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5.教师利用投影,投射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测量方法
6、教师引导学生练习
7.教师再次回顾密度知识结构
3.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认识密度知识结构
4.学生练习
5.学生观看视频材料
6.学生练习
7.作业
3.认识密度的知识结构
4.复习利用比值不变来定义物理量的方法,和控制变量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质量和密度》单元复习课【复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质量是物体自身的属性;2.从比较质量多少的方法中领悟质量单位的意义,知道国际单位制中质量单位“千克”的由来,熟悉常用的质量单位及其之间的换算,培养学生对常见物体质量的估测能力;3.了解托盘天平的结构,会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或液体的质量,会看产品说明书;4.会正确使用量筒和量杯;5.建立密度的概念,认识密度公式和单位;6.了解常见物质的密度,记住纯水的密度;7.会从密度表中查物质的密度;8.运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估测物体的体积,估测物体的质量;了解密度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探究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活动,了解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它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所处的空间位置变化无关,能用科学抽象的方法建立质量的概念。
2.通过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熟悉科学探究的几个主要要素;3.学习“比值”的方法定义物理量;4.掌握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物质的质量这一基本属性,树立唯物辩证法思想;2.养成学生细心、耐心、认真和爱护仪器的良好品质;3.通过亲身参与一系列科学探究的过程,在活动中大胆提出自己的猜想,能实事求是地记录数据,并根据实验数据提出自己的见解,养成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习惯,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魅力和威力。
【复习重点和难点】重点:1. 质量、密度概念的建立;2. 托盘天平和量筒两种基本工具的使用;3. 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建立密度的概念。
难点:密度概念的建立和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学具准备】天平、小磁酒杯、量筒、细线、大小木块、大小铝块等等及多媒体课件和学生导学稿。
【前置准备】利用多媒体展示本章思维导图【复习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复习教师拿出一些器材:天平、小瓷酒杯、量筒、细线、大小木块、大小铝块等,提出问题:利用这些器材我们可以设计哪些实验?引导学生思考、设计、回答,从而引出复习的内容:质量和密度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动手设计实验,在实验设计中,回顾质量和密度这一单元的几个重要实验,后面的几个专题复习就是围绕这些实验而展开的,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和热情。
二、专题复习【专题一】质量一、物体与物质区别?为什么说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任务一:看课本108—111页内容,说说质量的含义、单位及换算,会用天平测质量。
能举例说明物体的质量不随它的形状、物态、位置而变化。
知识点聚焦:1.定义: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含叫做物体的质量。
2.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与物体的、、无关。
例:下列现象中质量发生变化的是()A、铁水凝固成铁块B、将菜刀磨得更锋利些C、机器从北京运到广州D、将金丝通过拉伸机拉长3.单位:国际单位,符号:换算关系:1kg= g= mg ,4. 质量单位间的换算关系为:1t= kg;1kg= g;1g= mg。
5.完成下列单位换算(1)2.5t=_____kg=_____g; (2)360mg=_____g; (3)4.2kg=______g=______mg.设疑:“物体有物质组成,你能说出他们的区别吗?他们有联系吗?”学生带着问题做下面的练习题:1、一千克的铁块和一千克的棉花相比()A.铁块所含的物质多B.棉花所含的物质少C.两者所含的物质多少一样D.无法比较2、把边长为3dm的正方体的铁块,在相同的温度下压成长2m、宽0.2m的均匀铁皮,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铁块的形状、质量和体积都变了B.铁块的形状、体积变,质量不变C.铁块的形状变,体积和质量不变D.铁块的质量变,体积和形状不变2、思考并研讨:参考答案:1、C 2、C设计意图:第1题让学生在研题中,物体所含物质多少的含义。
第2题是在第1题的基础上通过研讨,把一块铁压成铁片,它的形状变了,但它所含有的铁的多少没有改变,其质量不变,还是这块铁。
设疑:“你对生活中质量的单位知多少?”利用学生前面的讨论,日常生活中还常用公斤、斤、两作为质量的单位。
其中1公斤=2斤;1斤=10两;所以,1公斤=1千克;1斤=0.5千克=500克1两=50克。
二、天平的使用及读数:知识点聚焦:1、天平的使用方法①放,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上。
②调,使用前将游码移至上;然后调节,使天平保持水平平衡。
③称,按左盘放,右盘放的顺序放置砝码和物品,不可颠倒;添加砝码时应按由到顺序,并适当移动使天平平衡。
④读,被称物体的质量为和之和。
2、使用天平时的注意事项:①从砝码盒中取砝码时必须用夹取,不能用手拿。
②称量过程中不允许调节使天平平衡,而只能通过加减或移动的方法使天平平衡。
③天平移动位置后需重新调平。
小组讨论:天平使用过程中的问题。
1、如右图1甲,说明天平处于什么状态?2、如右图1乙:物体质量是多少?3.小明同学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的步骤如图4所示。
请回答下面的问题:(1)小明的操作有两处错误,指出有错误的步骤并写出正确的做法。
①错误一:__________________(填代号),正确的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
②错误二:__________________(填代号),正确的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代号)4.如何准确用天平测出100g酒精的质量?设计意图:通过第1、2题的复习,使学生知道,天平使用前的调节和读数的问题。
第3、4题在第1、2题的基础上,纠正天平使用中的问题及如何测量液体的质量。
【专题二】:密度专题二知识点聚焦:任务二:看课本113—118页内容,记住密度的定义、公式、单位、物理意义;能用密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1、密度的概念: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与它的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通常用字母表示密度,表示质量,表示体积,计算密度的公式可写为:。
2、密度的单位:如果质量的单位是kg,体积的单位用m3,密度的单位就是;纯水的密度是kg/m3= g/cm3,它表示。
3、密度是物质的一种性,一般情况下物质不同,密度不同;同一物质的密度还和其所处的状态有关。
4、要测物体的密度,应首先测出被测物体的和,然后利用密度公式求出密度值。
对于液体和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体积可以用或进行测量。
实验设计:利用大小不同的木块,大小不同的铝块,刻度尺,天平等可以探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1、提出的问题: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有什么关系?2、作出的猜想:。
3、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学生通过分组实验,测量几种不同体积物质的质量,记录数据、绘制图像,分析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再综合不同小组的实验结果分析不同种物质质量和体积的关系。
4、测量的有关数据一:测量的有关数据二:5、分析数据得出结论:通过比较m/V的值有何结论?。
通过观察图象又能得到什么结论?。
综合分析得到的结论是: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
不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
【典例分析】一、质量相等问题:例1:一块体积为100 cm3的冰块熔化成水后,体积多大?(解题步骤见板书)变式训练1、最多能装1t水的运水车,能装载1t汽油吗?变式训练2、一定质量的水全部凝固成冰,体积比原来一定质量的冰全部熔化成水,体积比原来参考答案:1、不能因为汽油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一吨汽油的体积比一吨水的体积大所以装不了。
2、大小二、等容问题例2:完全相同的三个瓶子,分别装满水、酒精、硫酸,甲瓶装水,乙瓶装酒精,丙瓶装硫酸,他们的总质量,由大到小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解题步骤见板书)变式训练1、一个瓶子最多能盛1000 g水,用这瓶子盛煤油,最多可盛______g.(ρ=0.8×103 kg/m3)油变式训练2、飞机设计师为减轻飞机的重力,将一个钢制零件改为铝制零件,使其质量减少104kg,则所需铝的质量是 kg。
(ρ钢=7.9×103 kg/m 3、ρ铝=2.7×103kg/m 3)参考答案:1、V 瓶=V 水=m 水 ρ水 =1000g 1 g/cm 3=1000cm 3 装满煤油,m =ρ油V =0.8g/cm 3x1000cm 3=800g2、设零件的体积为V ,则:m 钢-m 铝=104kg ,ρ钢V -ρ铝V =104kg ,7.9×103kg/m 3×V -2.7×103kg/m 3×V =104kg由此得出V =0.02m 3铝制零件的质量m =ρ铝V =2.7×103kg/m 3×0.02m 3=54kg .故答案为:54.三、密度相等问题:例3:地质队员测得一块巨石的体积为20m 3,现从巨石上取得20cm 3的样品,测得样品的质量为52g ,求这块巨石的质量。
(解题步骤见板书)变式训练1、某同学在“测液体的密度”的实验中,测得的数据如右下表。
⑴该液体的密度是 kg/m 3⑵表中的m 值是 g 。
参考答案:解:设容器质量为m 0,液体密度为ρ,由题意可列方程组m 0+15ρ=22g ① m 0+35ρ=38g ②解得:m 0=10g ,ρ=0.8g/cm 3.当体积是40cm 3时,液体的质量m 液=ρv =0.8g/cm 3×40cm 3=32g ,故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32g+10g=42g .故答案为:0.8,42.m 4四、判断物体是空心还是实心问题例4:有一体积为30 cm3的空心铜球,它的质量为178g,铜的密度8.9g/ cm3求(1)空心部分体积(2)若在空心部分装满水,求该球的总质量。
(解题步骤见板书)变式训练1、体积为30 cm3,质量为158g的空心球,其空心部分注满水后测得质量为168g,则其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少?若把空心球压成实心球,其密度是多少?参考答案:解:水的质量:m水=168g-158g=10g ρ水=1g/cm3所以空心部分体积:V空=m水ρ水=10g1 g/cm3=10cm3所以金属实心球的体积是V=30cm3-10cm3=20cm3压成实心球ρ=mV=158g20cm3=7.9g/cm3=7900kg/m3设计意图:求解密度问题常见的隐含条件有三类:(1)质量不变。
如冰熔化变成水,水凝固变成冰,物质状态变了,但质量不变。
(2)密度不变。
如想知道一块长方体巨石的质量,可以测量它的密度和体积去计算。
怎样知道它的密度呢?就可以从它上面取一块小石头,测量出小石头的密度,则小石头的密度等于巨石的密度。
(3)体积不变。
除本题情况外,常见的如两种液体都用同一容器盛满,则两种液体的体积相等;再如,若待测物体是固体,使容器先盛满水,把固体放入后,部分水会溢出,则溢出水的体积与固体体积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