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拼贴活动实践探究
幼儿园创意拼贴手工制作教育实践案例

幼儿园创意拼贴手工制作教育实践案例幼儿园创意拼贴手工制作教育实践案例小凯是一名幼儿园老师,他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幼儿对于拼贴手工制作非常感兴趣,但很多孩子只停留在搭建简单的图案,缺乏思维启发和创造性的发挥。
为了更好地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小凯开始探索创意拼贴手工制作教育。
一、实践目标1、培养幼儿的手工制作能力和对色彩的感知和运用。
2、促进幼儿的观察、联想、想象和创造力的发展。
3、为幼儿学习生活中的事物、形象和符号等提供直观的视觉体验、理解和记忆。
二、实践内容小凯为幼儿准备了各种材料,例如颜色丰富的卡纸、剪刀、胶水、棉花、彩笔、毛线、布料等。
在正式手工制作前,小凯通过讲故事、展示图片、播放视频等形式,先向孩子们介绍了拼贴艺术和发展历程,并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思考、想象和创造,创作出具有自己特色的作品。
1、按图索骥:小凯提供了一些具体的图案、模板和规范的步骤,鼓励幼儿们跟着指示进行拼贴,学习基本的手工制作技巧和规律,并在此基础上体验创作乐趣。
例如,小凯为幼儿展示了如何用不同色彩、形状和尺寸的卡纸拼贴成卡通人物、动物等物品,幼儿们跟着图案制作,期间小凯不断提醒幼儿注意细节处理、色彩搭配和观察想象等方面,引导幼儿创造自己风格的作品。
2、自由发挥:小凯启发孩子的自由思维和创造力,让幼儿拥有更大的自由空间和相对的自主性,他通过一些有趣的创作活动引导幼儿们发挥自己想象和创造力。
例如,小凯将幼儿分组,让两组的幼儿带领对方自己制作一个神话故事中不存在的角色模型,每个人都可以用各种废物材料、色彩、形状想象来凸显个性化。
三、实践效果1、提升了幼儿整体素质:通过创意拼贴手工制作实践活动,增强幼儿的手工能力和动手能力,锻炼了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提升了幼儿的观察、联想、想象和创造力,也促进了幼儿的抗挫折能力和认知领域的扩展。
2、丰富了幼儿视野和生活体验:通过欣赏、创作拼贴作品,幼儿们对周围的人物、事物、性质等做了更细致的观察和认识,拓展了幼儿视野,增强了幼儿对生活的感受和理解,让幼儿的生活变得更加多彩。
幼儿园大班美术贴画教案《创意拼贴》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美术贴画教案《创意拼贴》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材第四章《创意拼贴》第三节。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贴画的基本概念和技巧;掌握运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创意拼贴的方法;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并掌握贴画的基本技巧,能够独立完成一幅创意拼贴作品。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能力。
3. 培养幼儿团结合作、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增强自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运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创意拼贴,表现出丰富的画面效果。
教学重点:掌握贴画的基本技巧,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贴画教材、范画、展示板。
学具:各种贴画材料(如彩纸、豆子、米粒、线等)、画纸、胶水、剪刀。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通过PPT展示不同的贴画作品,引导幼儿观察、讨论,激发兴趣。
(2)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这些贴画作品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它们有什么特点?2. 讲解与示范(10分钟)(1)讲解贴画的基本概念、技巧和注意事项。
(2)示范制作过程,强调贴画材料的选用和搭配。
3. 实践操作(10分钟)(1)分发学具,指导幼儿选用合适的材料进行创意拼贴。
(2)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展示与评价(5分钟)(1)让幼儿将作品贴在展示板上,进行展示。
(2)组织幼儿互相评价,鼓励表达自己的观点。
(2)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幼儿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六、板书设计1. 《创意拼贴》2. 内容:(1)贴画的基本概念和技巧(2)贴画材料的选用和搭配(3)创意拼贴作品欣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家庭”为主题,运用贴画技巧创作一幅作品。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次课程中,幼儿对贴画表现出较高的兴趣,但在材料选用和搭配上还存在一定难度。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幼儿观察生活,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创意拼贴的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拼贴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源于20世纪初的欧洲,它通过将不同材质、不同风格的元素组合在一起,创造出全新的视觉效果。
在我国,拼贴艺术也逐渐受到年轻人的喜爱,成为了一种流行的艺术创作方式。
本实验旨在通过创意拼贴,探索不同材质、色彩、图案的搭配,以实现独特的视觉效果。
二、实验目的1. 了解拼贴艺术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2. 掌握不同材质、色彩、图案的搭配方法。
3. 提高创意思维和审美能力。
4. 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拼贴作品。
三、实验材料1. 背景纸:A4尺寸,颜色自选。
2. 彩色卡纸:不同颜色、不同纹理。
3. 剪刀、胶水、铅笔、橡皮等工具。
4. 主题素材:图片、照片、海报等。
四、实验步骤1. 确定主题:选择一个感兴趣的主题,如自然、城市、人物等。
2. 收集素材:根据主题收集相关图片、照片、海报等素材。
3. 设计草图:在纸上绘制出拼贴作品的草图,确定各个元素的布局。
4. 切割素材:按照草图,将素材剪切成所需形状。
5. 拼贴组合:将剪切的素材按照草图进行拼贴,调整位置和角度。
6. 调整细节:检查拼贴作品的整体效果,对细节进行调整。
7. 固定作品:使用胶水将拼贴作品固定在背景纸上。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创意拼贴作品的效果:本次实验创作的拼贴作品以自然为主题,通过将彩色卡纸、图片、照片等素材进行拼贴,形成了一幅富有创意和想象力的作品。
作品中的色彩搭配、图案布局以及素材选择都体现了个人的审美和创意。
2. 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1)素材选择:在收集素材时,遇到了素材颜色不协调、图案过于复杂等问题。
解决方法是筛选出与主题相符、色彩搭配合理的素材。
(2)拼贴技巧:在拼贴过程中,遇到了素材边缘不整齐、拼接不牢固等问题。
解决方法是调整剪刀角度,确保切割整齐;使用胶水固定素材,增强拼接牢固度。
3. 实验结论:(1)创意拼贴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艺术形式,通过素材的选择、色彩搭配和图案布局,可以表现出独特的视觉效果。
幼儿园手工美术:创意拼贴教学案例分享与实践

幼儿园手工美术:创意拼贴教学案例共享与实践在幼儿园的手工美术教学中,拼贴是一种非常有趣和富有创意的活动。
通过拼贴,幼儿可以发挥想象力,动手实践,同时也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艺术修养。
今天,我将共享一些创意拼贴教学案例,并介绍实践中的一些经验和教训。
1. 教学目标的设置在进行拼贴教学之前,首先需要确定教学目标。
通过拼贴活动,幼儿应该能够培养自己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提升审美品味,激发创造力,同时也可以学习到一些关于色彩、形状和空间的知识。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明确自己的情感和情感需求,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2. 教学准备工作在准备教学材料方面,教师需要提前准备一些不同形状和颜色的纸张、剪刀、胶水等工具,以及一些图片或图纸作为拼贴的素材。
在教学环节上,老师需要提前规划好课堂活动,提前思考怎样引导幼儿进行拼贴,并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3. 教学步骤- 步骤一:观察教师可以准备一些丰富多彩的图片或图纸,让幼儿先观察,然后用自己的话语描述图中的主题和情景,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 步骤二:设计根据提供的素材,让幼儿自由发挥想象,设计自己的作品。
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他们思考如何选择合适的图纸、如何进行组合搭配,如何突出主题等。
- 步骤三:实践在设计好作品后,幼儿可以用剪刀进行剪裁、用胶水进行粘贴,完成自己的拼贴作品。
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给予幼儿适当的指导和帮助,确保他们能够完成作品,同时也要给予他们足够的自主空间。
4. 教学反思在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邀请他们共享创作的心得和感受。
教师也要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成功的经验和教训,为下一次的教学做好准备。
5. 结语通过拼贴教学,幼儿可以得到很多启发和收获。
他们不仅能够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和动手能力,还可以锻炼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这样的创意手工活动也可以为幼儿带来愉悦的体验,让他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从以上的教学案例中可以看出,拼贴教学是一种非常适合幼儿园手工美术教学的活动。
初中美术拼贴创意实践(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美术拼贴创意实践第一篇范文:初中美术拼贴创意实践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拼贴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手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2.通过拼贴实践,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3.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拼贴的基本概念:介绍拼贴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2.拼贴技巧训练:教授拼贴的基本技巧(如剪、贴、折、卷等)和应用(如色彩搭配、构图设计等)。
3.拼贴创作实践:以课本内容为题材,进行拼贴创作实践。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优秀的拼贴作品,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2.讲解与示范:讲解拼贴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手法,并进行现场示范。
3.实践训练:学生根据课本内容进行拼贴创作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4.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相互评价,教师给予总结性评价。
四、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美术教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内容。
2.工具材料:提供各种拼贴所需的材料,如彩纸、彩布、拼贴纸、颜料等。
3.辅助工具:剪刀、胶水、尺子、画笔等。
五、教学评价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兴趣、参与度等。
2.作品评价:从创意、技巧、审美等方面评价学生的作品。
3.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六、教学建议1.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给予每个学生个性化的指导。
2.创设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敢想敢做。
3.注重实践,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会观察、思考和创作。
4.引导学生关注时事,将生活中的素材融入作品中,提高作品的现实意义。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表现和作品进行总结,为下一节课的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不断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注:本示例为初中美术拼贴创意实践的教学文档,仅供参考和借鉴。
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环境进行调整。
幼儿园艺术拼贴课程的实践与思考

幼儿园艺术拼贴课程的实践与思考1. 引言艺术拼贴是一种让幼儿通过剪贴和组合不同的材料和形状,创造出个人作品的艺术形式。
在幼儿园的艺术教育中,艺术拼贴课程在培养幼儿创造力、审美观念和细致观察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幼儿园艺术拼贴课程的实践与思考,从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全面详细的分析和总结。
2. 课程设计2.1 目标:幼儿园艺术拼贴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幼儿的艺术创造能力、审美观念和细致观察能力。
通过拼贴活动,幼儿可以学习形状、颜色、质地等艺术要素,并学会将这些要素组合在一起,创造出独特的艺术作品。
2.2 教材选择: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发展特点,选择适合的教材杂志、彩纸、糊纸、剪刀、胶水等。
教材应具有多样性,包括图画、照片、文字等,以满足幼儿的不同创作需求。
2.3 组织形式:艺术拼贴课程可以以小组活动的形式进行,小组人数不宜过多,以便教师能够有针对性地指导每个幼儿的创作过程。
同时,也可以在个人活动时间内,让幼儿独立进行拼贴创作。
2.4 课程内容:艺术拼贴课程的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形状:通过剪贴各种形状的图案,培养幼儿的形状观察和辨认能力。
•颜色:使用各种颜色的彩纸,让幼儿学会识别和搭配不同颜色,培养幼儿的色彩感觉和表达能力。
•图案:通过剪贴不同的图案,让幼儿学会观察事物的特征和变化,培养幼儿的细致观察能力和创造力。
•主题:在一定程度上给幼儿提供主题或情景,让他们通过选择和组合材料创造出表达主题的作品,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故事创作能力。
3. 教学方法3.1 示范:幼儿对于艺术拼贴可能存在一定的不了解和困惑。
教师应通过示范的方式给幼儿展示如何进行剪贴和组合,引导幼儿理解艺术拼贴的过程和方法。
3.2 激发创意:幼儿往往天马行空,教师应以启发式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思维,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材料和形状进行创作,并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3 个性化指导:每个幼儿的创作能力和风格都有所差异,教师应根据幼儿的特点和需要,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让幼儿感受到成功和成就感。
幼儿园艺术创作教育:拼贴画制作实践活动方案

标题:幼儿园艺术创作教育:拼贴画制作实践活动方案一、引言幼儿园艺术创作教育是培养幼儿创造力、想象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而拼贴画作为一种简单但又充满无限可能的艺术形式,能够很好地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和想象力。
本文将就幼儿园拼贴画制作的实践活动方案进行全面探讨,希望能够为幼儿园艺术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实用的指导和建议。
二、拼贴画制作实践活动方案1. 确定活动目标1.1 帮助幼儿认识各种材料,培养他们的手工能力。
1.2 拓展幼儿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
1.3 培养幼儿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
2. 准备材料2.1 不同颜色、形状和材质的纸张。
2.2 剪刀、胶水、彩笔等制作工具。
2.3 可以用来做底板的硬纸板或画板。
3. 活动流程3.1 展示范例:老师先给幼儿展示一些拼贴画的范例,让他们了解这种艺术形式的特点和魅力。
3.2 材料介绍:老师向幼儿介绍各种材料的特点和用途,引导他们进行选择和搭配。
3.3 制作过程: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创意,使用准备好的材料进行拼贴画的制作。
3.4 展示交流:鼓励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互相欣赏和交流。
4. 活动注意事项4.1 引导而非指导:老师在活动中应该更多地起到引导和鼓励的作用,而非过多地指导幼儿的创作方向。
4.2 尊重个性: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和创作风格,老师应该尊重并鼓励他们的个性表达。
4.3 安全第一:在活动中要确保幼儿的安全,例如使用剪刀时要注意操作方法,防止意外发生。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幼儿园拼贴画制作实践活动是非常有益的。
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能够开拓他们的艺术视野。
而且,拼贴画的制作过程充满了乐趣,可以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成长。
我认为幼儿园应该将拼贴画制作列入日常的艺术教育活动中,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关注。
四、总结回顾通过本文的介绍和探讨,我们不难发现,幼儿园拼贴画制作实践活动是一种既简单又充满乐趣的艺术教育方式。
《奇妙的拼贴》幼儿园美术实践教案

2024年1月8日,我在某市一家幼儿园进行了一节美术实践课。
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奇妙的拼贴》,旨在通过创造性的拼贴活动,促进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开发他们的艺术潜能和审美能力。
一、教学目标1、了解拼贴的概念。
2、提高幼儿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理解创造性的表现手法。
3、掌握基本美术语言,如色彩、线条、形状、空间等。
4、探索色彩搭配的方法和技巧。
5、学会运用各种材料进行拼贴创作。
二、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一些色彩鲜艳、形状各异的物品,如纸条、毛线、小球等,并引导幼儿观察、感受这些物品。
教师播放PPT,为幼儿介绍拼贴的概念让幼儿了解什么是“拼贴”。
2.教学重点从事物的色彩、线条、形状、空间着手,聚焦幼儿目光的注意力,引导幼儿体现自己的美学。
(1)色彩与搭配:教师向幼儿展示色轮,并向幼儿介绍基本配色原理,例如原色、互补色、相似色等,同时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学习如何搭配色彩。
(2)线条与形状:教师向幼儿介绍线条和形状的概念,然后展示一些线条和形状的图案,并让幼儿进行辨认。
让幼儿尝试自己创作出一些线条和形状的图案。
(3)拼贴与空间:教师引导幼儿思考拼贴创作中的空间问题,如前景、中景、后景等,以及纵深感和透视感的表现方法。
3.实践活动教师为幼儿准备了各种拼贴材料,如纸张、布料、毛线、羽毛、小石子等。
教师向幼儿展示一些样本,然后让幼儿自由发挥,尝试用不同的材料进行拼贴创作。
在实践中,教师要注意给予幼儿指导和鼓励,引导他们发挥想象力,创造出自己独特的拼贴作品。
4.展示与分享在实践活动结束后,教师让幼儿展示自己的拼贴作品,并让幼儿介绍自己的创意和灵感。
在分享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幼儿语言表达的引导和提升,让幼儿能够自信地表达自己的作品。
三、教学反思“奇妙的拼贴”是一种创新性的美术教学方法,它不仅能够让幼儿尝试各种材料的搭配,而且能够开发幼儿的感官和想象力。
在本次课堂实践中,我通过引导和交互式教学,让幼儿在创意、审美和表现方面得到了提升,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协作和分享意识。
幼儿园大班美术贴画教案《创意拼贴》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美术贴画教案《创意拼贴》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材第四章《创意贴画》,详细内容包括认识不同材质的贴画材料,运用剪、粘、贴等技巧,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美术作品。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和掌握创意拼贴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2. 通过观察、想象、创作,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提高幼儿的审美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运用不同材质的贴画材料进行创意拼贴。
重点:掌握剪、粘、贴等技巧,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美术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各种材质的贴画材料(如彩纸、布料、绳子、豆子等),剪刀,胶水,范例作品。
学生准备:画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幅创意拼贴画,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画中的元素和材料。
激发幼儿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2. 讲解示范(10分钟)(1)教师讲解创意拼贴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教师示范如何使用不同材质的贴画材料进行创作。
(3)教师强调创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安全使用剪刀、胶水等。
3. 幼儿创作(10分钟)(1)幼儿在画纸上构思作品,教师巡回指导。
(2)幼儿根据构思,使用贴画材料进行创作。
(3)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帮助幼儿解决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1)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过程。
(2)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重点表扬有创意、有特色的作品。
(3)引导幼儿互相欣赏、学习,提高审美观念。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创意拼贴2. 板书内容:(1)认识不同材质的贴画材料(2)掌握剪、粘、贴等技巧(3)创作具有个性和创意的美术作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家人”为主题,创作一幅创意拼贴画。
2. 答案:(1)使用不同材质的贴画材料,如彩纸、布料、绳子等。
(2)运用剪、粘、贴等技巧,表现出家人的特征和情感。
(3)作品要求富有创意,具有个性。
拼贴画实训实验报告总结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拼贴画实训实验,我们旨在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学习拼贴画的基本技巧,掌握拼贴画的创作过程,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二、实验背景拼贴画是一种将各种不同材质、形状、色彩的物品粘贴在一起,形成一幅独特画面的艺术形式。
近年来,拼贴画在我国逐渐兴起,成为了一种时尚的艺术表现手法。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拼贴画,我们开展了此次实训实验。
三、实验内容1. 实验材料:废旧纸张、彩纸、布料、剪刀、胶水、画笔等。
2. 实验步骤:(1)确定主题:在实验开始前,我们首先确定了拼贴画的主题,如“家乡的风景”、“动物的家园”等。
(2)收集素材:根据主题,我们从家中、学校、公园等地方收集了各种废旧纸张、彩纸、布料等素材。
(3)设计草图:在草图纸上,我们将收集到的素材进行组合,设计出初步的拼贴画效果。
(4)制作拼贴画:按照草图,我们将各种素材剪裁成所需的形状,然后用胶水粘贴在画布上。
在制作过程中,我们注重色彩的搭配和形状的协调,力求使拼贴画具有艺术美感。
(5)完善细节:在拼贴画基本成型后,我们用画笔为画面添加了一些细节,如线条、阴影等,使画面更加生动。
3. 团队合作: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分工合作,互相帮助,共同完成拼贴画的制作。
四、实验结果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最终完成了几幅具有创意和美感的拼贴画。
以下是部分作品展示:(1)作品名称:《家乡的风景》画面以家乡的山水为背景,用废旧纸张、彩纸等材料拼贴出山、水、树木等元素,色彩鲜明,富有立体感。
(2)作品名称:《动物的家园》画面以森林为背景,用废旧纸张、布料等材料拼贴出各种动物,如兔子、松鼠、小鸟等,画面生动活泼。
五、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拼贴画实训实验,我们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学会了如何运用废旧材料进行创作。
2.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学会了色彩搭配和形状协调,培养了审美能力。
3. 通过团队合作,我们学会了沟通与协作,提高了团队精神。
4. 拼贴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具有很大的创新空间。
幼儿园大班美术贴画教案《创意拼贴》含反思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材第四章《创意拼贴》部分,详细内容包括贴画的定义、贴画的种类、贴画制作的步骤和技巧以及如何运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进行创意贴画。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贴画的基本概念和制作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3.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学会利用废旧材料进行创作,提高审美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重点:贴画制作的步骤和技巧,创意思维能力的培养。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废旧材料进行创意设计,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教材、示范作品、贴画材料、剪刀、胶水、画笔等。
学具:废旧材料(如彩纸、布料、绳子、瓶盖等)、剪刀、胶水、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2.知识讲解(10分钟)
(1)介绍贴画的定义和种类。
(2)讲解贴画制作的步骤和技巧。
(3)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提倡环保意识。
3.实践操作(10分钟)
(1)发放贴画材料和学具。
(2)教师示范制作过程,强调制作技巧。
(3)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4.课堂互动(10分钟)
(3)注重作业的检查与反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2.拓展延伸:
(1)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共同完成作品,增进亲子关系。
(2)组织学生参加贴画比赛,提高积极性。
(3)开展环保主题活动,让学生了解环保知识,提高环保意识。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1.讲解过程中,注意语速适中,清晰明了,便于学生理解。
2.创意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展示不同风格的贴画作品,激发学生的创意灵感,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
幼儿园大班美术贴画教案《创意拼贴》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美术贴画教案《创意拼贴》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材第四章《有趣的贴画》,详细内容为创意拼贴。
通过运用各种材料进行创意拼贴,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培养审美观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并掌握贴画的制作方法,培养其动手操作能力。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激发其创意思维。
3. 培养幼儿的审美观念,提高其艺术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材料进行创意拼贴,发挥想象,完成作品。
重点:掌握贴画的制作方法,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审美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范例作品、贴画材料、剪刀、胶水、画纸等。
学具:每组一份贴画材料、剪刀、胶水、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幅创意拼贴画范例,引导幼儿观察、讨论,激发兴趣。
2. 讲解制作方法(5分钟)教师讲解贴画的制作方法,引导幼儿注意安全使用剪刀、胶水等工具。
3. 创作指导(10分钟)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创作出具有个性的作品。
4. 随堂练习(15分钟)幼儿根据所学方法,自行选择材料进行创意拼贴。
5. 展示评价(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展示作品,引导幼儿互相欣赏、评价,培养其审美观念。
六、板书设计1. 《创意拼贴》2. 内容:(1)贴画的制作方法(2)创意拼贴的步骤(3)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运用课堂所学的贴画方法,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完成一幅创意拼贴画。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幼儿参与度高,课堂氛围良好。
但在创作过程中,部分幼儿对材料的选择和运用不够熟练,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尝试运用其他材料进行创意拼贴,如废旧报纸、杂志、布料等,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环保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创作指导和展示评价;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初中美术拼贴创意实践

初中美术拼贴创意实践第一篇范文:初中学生学习方法技巧学习美术拼贴创意实践的重要性在于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通过学习美术拼贴,学生可以提高审美观念,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提高手工制作技巧。
以下是关于美术拼贴学习的主要内容、注意事项、学习方法和技巧、中考备考技巧以及提升学习效果的策略。
一、主要学习内容1.美术拼贴的基本概念:了解拼贴艺术的发展历程、分类及特点。
2.拼贴材料的选用:学习不同材料的特性及适用场景。
3.拼贴技巧与创作方法:学习切割、拼接、镶嵌等技巧,以及如何进行创意实践。
4.作品欣赏与分析:欣赏经典及现代拼贴艺术作品,分析其创作理念和艺术价值。
二、学习注意事项1.保持好奇心:勇于尝试新事物,积极探索拼贴艺术的奥秘。
2.细心观察:注重细节,发现生活中的美。
3.持之以恒:学习过程中要有耐心,不断练习,积累经验。
4.交流与合作:与同学分享心得,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三、主要学习方法和技巧1.实践为主:动手实践是学习美术拼贴的关键。
多做练习,从实践中掌握技巧。
2.创意思考:在拼贴创作中,注重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个人独特想法融入作品中。
3.素材搜集: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收集各种可用于拼贴的材料,丰富创作素材库。
四、中考备考技巧1.熟悉考试大纲:了解中考美术拼贴考试要求,掌握考试重点和难点。
2.强化练习:针对考试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
3.作品整理:分类整理个人作品,以便于考试时展示自己的特长。
4.临场发挥:考试时保持冷静,发挥自己的最高水平。
五、提升学习效果的策略1.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确保学习效果。
2.创设良好学习环境:在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中学习,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3.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参加美术社团或比赛,拓宽视野,提升技能。
4.寻求专业指导:请教老师或专业人士,获得更多学习方法和技巧。
通过以上学习方法和建议,相信初中学生在美术拼贴创意实践方面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提升自己的艺术素养和创造力。
拼贴布艺实践报告(2篇)

第1篇一、引言拼贴布艺,又称布艺拼布,是一种传统的手工艺术形式,起源于欧洲,流行于世界各地的民间艺术。
在我国,拼贴布艺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喜爱,成为了一种富有创意和个性化的手工活动。
为了深入了解拼贴布艺的制作过程和技巧,我进行了一次拼贴布艺的实践,现将实践过程及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二、实践目的1. 了解拼贴布艺的历史渊源和发展现状;2. 掌握拼贴布艺的基本制作方法和技巧;3. 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4. 感受传统手工艺的魅力,传承民间艺术。
三、实践过程1. 准备材料在实践前,我收集了以下材料:不同颜色、图案的布料,剪刀,缝纫机,针线,尺子,画笔等。
2. 设计图案首先,我根据个人喜好和需求,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图案。
图案可以是几何图形、花卉、动物等,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特点。
3. 切割布料按照设计好的图案,我将布料剪切成所需形状。
在切割过程中,注意保持布料边缘整齐,避免浪费。
4. 拼贴将切割好的布料按照图案拼接在一起。
在拼接过程中,要注意布料之间的缝合,确保拼接牢固。
5. 装饰在完成基本拼接后,我对作品进行装饰。
可以使用画笔在布料上绘制图案,或者在布料表面缝制装饰物,如珠子、纽扣等。
6. 装裱最后,将完成的作品装裱在画框中,使其更具观赏价值。
四、实践心得1. 拼贴布艺制作过程中,耐心和细心至关重要。
在切割、拼接、缝合等环节,都要确保操作规范,以免影响作品的整体效果。
2. 制作拼贴布艺时,要注重布料的搭配。
颜色、图案、材质的选择要相互协调,才能使作品更具美感。
3. 拼贴布艺制作过程中,可以发挥自己的创意,设计独特的图案和装饰。
这不仅能够提高作品的艺术价值,还能锻炼自己的审美能力。
4. 传统手工艺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学习拼贴布艺有助于传承和弘扬民间艺术。
五、总结通过本次拼贴布艺实践,我对拼贴布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制作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搭配布料、缝合、装饰等基本技巧,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同时,我也感受到了传统手工艺的魅力,为传承和弘扬民间艺术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幼儿园拼贴艺术:创意手工制作反思与实践

幼儿园拼贴艺术:创意手工制作反思与实践一、引言在幼儿园阶段,创意手工制作是孩子们开发想象力、动手能力和审美情感的重要活动之一,而拼贴艺术作为其中的重要形式,更是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并培养他们的艺术情趣。
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幼儿园拼贴艺术如何开展,如何引导孩子们进行创意手工制作,如何反思和实践,都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总结的问题。
本文将以幼儿园拼贴艺术为主题,深入探讨创意手工制作的反思与实践。
二、幼儿园拼贴艺术的特点1. 创意发挥:拼贴艺术是一种将不同材料、颜色、形状相互搭配组合的艺术形式,孩子们可以在其中进行自由创作,发挥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艺术表达:拼贴艺术可以让孩子们通过贴、剪、画等活动,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念,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和艺术表达能力。
3. 手眼协调:拼贴艺术需要孩子们动手进行剪、粘、贴等操作,可以锻炼他们的手部协调能力和精细动作能力。
4. 艺术鉴赏:幼儿园拼贴艺术不仅是孩子们进行创作的活动,更是教师引导他们欣赏艺术作品,培养他们对不同艺术形式的感知和理解。
三、幼儿园拼贴艺术的实践经验在幼儿园拼贴艺术的实践中,教师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教育智慧,引导孩子们进行创意手工制作。
以下是一些实践经验:1. 提供丰富材料:教师可以准备各种不同的颜色、纸张、贴纸、剪刀等材料,为孩子们提供丰富的选择,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
2. 引导创意发挥:教师可以在给予孩子们自由创作的空间的适时地给予一些主题或引导,帮助他们进行思考和表达。
3. 注重过程体验:在孩子进行拼贴艺术时,教师应当注重他们的操作过程,而不只是作品的成品,引导他们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感悟。
4. 鼓励合作交流:在进行拼贴艺术活动时,教师可以让孩子们进行小组合作,通过合作交流,促进他们的社会性与情感发展。
四、幼儿园拼贴艺术的反思与总结幼儿园拼贴艺术活动不仅是孩子们进行创意手工制作的过程,更是一种教育活动。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反思与总结,以便更好地开展这一活动。
幼儿园大班创意拼贴艺术案例研究

幼儿园大班创意拼贴艺术案例研究一、引言在现代教育中,艺术教育一直被视为培养孩子综合素质和创造力的重要途径。
而幼儿园大班正是艺术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拼贴艺术作为一种简单而富有创意的手工艺术形式,被广泛运用于幼儿园的教学实践中。
本文将对幼儿园大班创意拼贴艺术进行深入研究和案例分析,探讨其在幼儿教育中的意义和应用。
二、拼贴艺术在幼儿园大班的意义拼贴艺术是一种以拼贴、剪裁、粘贴等手工技术为主要手段,以不同材料和颜色的碎片组合而成的艺术形式。
在幼儿园大班,拼贴艺术不仅可以锻炼幼儿的手工能力,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更能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他们的审美体验和情感表达。
通过拼贴艺术,幼儿可以学会发现、分析、抽象和综合,这些能力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拼贴艺术在幼儿园大班的实际应用在幼儿园大班,教师们可以结合不同的主题或节日,设计各种拼贴艺术活动,比如春季拼贴、动物拼贴、节日拼贴等。
通过这些活动,幼儿不仅可以认识和学习不同的材料和颜色,更能够在实践中发挥想象力,创作出独特而富有个性的作品。
通过集体活动和个人创作相结合的方式,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在共享中感受到成功和快乐。
四、案例分析:《以纸杯为素材的创意拼贴作品》在某幼儿园大班的拼贴艺术课上,教师以“纸杯”为创作素材,引导幼儿展开创意拼贴活动。
教师向幼儿展示了不同类型、颜色和形状的纸杯,并为幼儿提供了需要的工具和材料。
幼儿们在老师的引导下,用勺子、剪刀等工具将纸杯进行拆解、剪裁和组合,创作出各种有趣的作品,比如花朵、小动物、飞机等。
经过一番辅导和指导,幼儿们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想法和风格,创作出独具特色的作品。
在最后的展示环节,孩子们自豪地向家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用简单的语言介绍自己的创作灵感和想法,获得了家长的认可和肯定。
五、总结与展望通过以上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拼贴艺术在幼儿园大班教育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拼贴艺术不仅可以让幼儿在创作中体会到快乐和成就感,更能够培养其审美情感和创造能力,提高其动手能力和动手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基础。
幼儿园创意手工:多材料拼贴艺术实践方案

幼儿园创意手工:多材料拼贴艺术实践方案拼贴艺术是幼儿园手工课上常见的一种创意活动,它可以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在传统的拼贴艺术实践中,通常使用纸张、剪刀和胶水。
但在今天的幼儿园课堂上,我们可以引入更多元的材料,如布料、羽毛、纽扣、彩色线等,来增加创意的可能性,让幼儿在手工活动中更加丰富地体验多种材料的质感和形态。
实践方案:1. 引导幼儿观察和感受不同材料的特点- 在进行拼贴艺术之前,可以设计一些观察感受不同材料特点的活动,比如让幼儿触摸、拨拉布料和羽毛,用手感受它们的质地和轻盈感,观察纽扣和彩色线的形状和颜色等。
这样可以激发幼儿对材料的好奇心和创造性的想象。
2. 提供丰富多彩的材料并鼓励自由组合- 在实践中,老师可以准备丰富多样的材料,如不同颜色的布料、各种形状的纽扣、大小各异的羽毛等,并放在孩子们容易拿取的地方。
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创意自由地选择材料,进行拼贴艺术创作。
3. 提供主题或启发性的故事- 在进行拼贴艺术时,老师可以给幼儿们讲述有关拼贴艺术的故事或提供一些主题启发,比如春天的花朵、动物的天地、海底世界等,来激发幼儿的创作灵感。
这样可以引导幼儿将材料拼贴成具有主题性的作品。
4. 提供展示和共享的机会- 在完成拼贴艺术作品后,老师可以组织幼儿们进行展示和共享,让他们向同伴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畅谈创作时的想法和心情。
这样可以让幼儿感受到创作的快乐和自豪感,同时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观点和理解:拼贴艺术是一项非常适合幼儿的创意手工活动,它可以帮助幼儿培养审美情感和动手能力,同时也促进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通过引入多种材料,比如布料、羽毛、纽扣等,可以让幼儿在拼贴艺术中得到更广泛的创意启发,丰富他们的艺术体验。
在实践中,老师需要提供引导和启发,同时给予幼儿足够的自由和尊重,让他们在创作中展现个性和独特魅力。
通过这样的实践方案,幼儿可以在拼贴艺术中得到全面的成长和乐趣。
幼儿园手工大赏:拼贴艺术教学实践案例

幼儿园手工大赏:拼贴艺术教学实践案例一、引言拼贴艺术是幼儿园手工课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不仅可以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还能培养其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教学实践中,如何设计丰富多彩的拼贴艺术课程,引导幼儿进行艺术创作,是每个幼儿园老师都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探讨幼儿园拼贴艺术教学的实践方法和效果。
二、实践案例共享在某幼儿园,老师们通过精心设计的拼贴艺术课程,引领幼儿们探索艺术的魅力。
他们在课前为幼儿们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如彩纸、剪刀、胶水、贴纸等。
老师们以多媒体形式向幼儿们介绍了拼贴艺术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激发了幼儿们对拼贴艺术的兴趣。
老师们在课堂上指导幼儿们根据所学知识和自己的想象力,进行拼贴创作。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们不仅注重指导,还鼓励幼儿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每个幼儿都能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主题和材料,进行自由发挥。
三、深入探讨拼贴艺术的教学方法1.引导幼儿自主创作在拼贴艺术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给予幼儿充分的自由,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自主创作。
不要过多地干预幼儿的作品,而是要尊重每个幼儿的个性和创作方式。
2.注重审美教育拼贴艺术教学不仅要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还要注重审美教育。
老师可以引导幼儿欣赏一些优秀的拼贴艺术作品,让他们了解艺术的魅力,激发他们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3.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拼贴艺术是一个需要大量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艺术形式,老师要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幼儿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在创作中有所突破和进步。
四、教学效果总结通过以上的教学实践,幼儿们在拼贴艺术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他们的动手能力得到了锻炼,审美观念得到了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得到了激发。
拼贴艺术还能促进幼儿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可以说,拼贴艺术教学在幼儿园的实践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五、个人观点和理解对于幼儿园手工课中的拼贴艺术教学,我认为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在创作中得到真正的乐趣。
作品创意拼贴教案反思中班

作品创意拼贴教案反思中班教案标题:探索创意拼贴的中班反思教案教案目标:1. 培养幼儿对于创意拼贴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提升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精细动作能力。
4.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分类能力。
教学准备:1. 创意拼贴材料,如彩纸、剪刀、胶水、贴纸等。
2. 幼儿绘画工具,如彩色铅笔、蜡笔等。
3. 一些图片或示例作品,用于激发幼儿的创意和想象力。
4. 教学板书和展示板。
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图片或示例作品展示给幼儿看,引起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2. 通过简短的讨论,了解幼儿对于拼贴和创意的认知。
主体:1. 介绍拼贴的基本概念和技巧,如剪纸、粘贴等。
2. 引导幼儿观察不同的材料和颜色,并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话描述。
3. 提供一些简单的拼贴任务,如拼贴一只动物、拼贴一个家庭等,鼓励幼儿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意完成任务。
4. 引导幼儿在创作过程中思考,如选择合适的材料、颜色和形状等。
5.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并互相欣赏和赞美。
结束:1. 让幼儿展示他们的作品,并鼓励他们讲述创作的过程和思考。
2. 对幼儿的作品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激发他们继续探索和创作的兴趣。
教案反思:1. 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是否能够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
2. 教学准备是否充分,是否能够顺利进行教学活动。
3. 教学过程是否能够激发幼儿的创意和想象力,是否能够促进幼儿的综合能力发展。
4. 教学结束是否能够对幼儿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和总结,以及对幼儿的作品给予适当的鼓励和肯定。
通过以上教案反思,可以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提高幼儿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创意拼贴玩法教案反思中班

创意拼贴玩法教案反思中班教案标题:创意拼贴玩法教案反思(中班)教案目标:1.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 提高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精细动作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分类能力。
4. 增强幼儿对不同材料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教学准备:1. 不同颜色和形状的纸张、剪刀、胶水、彩色笔等。
2. 幼儿绘画作品和拼贴作品的展示板。
3. 适合幼儿年龄段的图书和故事书。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5分钟):1. 向幼儿介绍今天的主题:创意拼贴玩法。
2. 引导幼儿回顾之前学过的拼贴技巧和材料,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想法。
主体活动(20分钟):1. 展示一些创意拼贴作品的图片,并与幼儿讨论不同的材料和形状。
2. 分发纸张、剪刀、胶水和彩色笔给每个幼儿。
3. 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创意,选择不同的纸张和材料进行拼贴。
4. 鼓励幼儿在拼贴过程中思考和尝试不同的组合方式,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分类能力。
5. 在活动结束前,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创意和心得。
巩固活动(10分钟):1. 读一本与拼贴相关的图书或故事书,引导幼儿进一步认识拼贴的概念和技巧。
2. 鼓励幼儿通过绘画和拼贴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3. 与幼儿一起欣赏和评价他们的作品,鼓励他们互相学习和分享。
反思与评估:1. 观察幼儿在拼贴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估他们对不同材料和形状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回顾教案中的教学目标,评估幼儿是否达到了预期的学习效果。
3.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之处,为今后的教学改进提供参考。
教案建议和指导:1. 在引入活动中,可以通过展示一些幼儿的拼贴作品来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参与度。
2. 在主体活动中,鼓励幼儿自由选择材料和形状,不要限制他们的创意和想象力。
3. 在巩固活动中,选择适合幼儿年龄段的图书和故事书,通过阅读来进一步拓展幼儿的知识和理解能力。
4. 在反思与评估中,要注重观察幼儿的表现和参与度,同时也要关注他们的思维和创造力发展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意拼贴活动实践探究
现今,很多幼儿园处在都市比较繁华的地带。
随处可见的各种布料、拉链、纽扣、串珠、吊牌、衬垫、毛线等废旧材料都可以进行创意,用废旧材料创意的作品,会成为幼儿园的一大特色。
因此,笔者所在的幼儿园自2011年9月起开展了苏州市科学教育十二五规划课题“实施创意手工教育,培养幼儿创造性人格的实践研究”,笔者承担了总课题下的一个子课题“利用地域资源,指导幼儿开展创意拼贴的实践研究”。
积累表象
幼儿阶段,孩子的具体动作思维、直观形象思维都处于优势地位,教师应注重师幼生活及知识经验的积累准备。
因此,在每次拼贴制作活动前,笔者就围绕相关主题,通过谈话、观察、讨论等方式,与幼儿共同丰富表象信息。
在进行拼贴《动物的脸》活动前,笔者事先与幼儿进行了动物问答儿歌的朗诵:“谁的耳朵尖,谁的耳朵圆,谁的耳朵竖呀,竖呀竖起来?谁的鼻子小,谁的鼻子大,谁的鼻子最呀,最呀最最长?……”像这样朗朗上口的儿歌,不仅能帮助孩子以愉悦的心境去感受动物的外形特征,丰富直观经验,还能产生情绪高昂和动手制作的内心状态。
通过问
答游戏,诱发幼儿的表象经验,通过师幼的即兴绘图,孩子们在口念、眼观、心记等多通道的感知中,心中便有了底,制作便有了数。
可见,在创意拼贴活动中,积累表象,就像让孩子拥有了一双隐形的翅膀,在直观地感知中震翅起航。
演绎情境
创意拼贴特色教学的前提就是激发幼儿主体的积极自主性。
只有让幼儿入情入境,才能激起每个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只有让孩子在想象的情境中,才能激发幼儿创造美的激情。
实践中,笔者尝试从以下方面入手,让孩子在兴趣的驱使下投入活动。
角色扮演,提供实践情境好模仿、爱表演是儿童的天性,每当幼儿在表演情境时,都会产生强烈的表现欲望,并非常投入,容易融入角色学习的情境中。
以“体操运动员”为主题的拼贴活动中,导入环节,教师让幼儿表演自已曾看到过的体操运动项目,并用一个姿势或一种动作来表现一种体育运动项目的特点。
有的幼儿做出了绳子操的动作,有的幼儿表演了绸带操的动作,有的幼儿摆出走平衡木、拉吊环的姿势……幼儿通过各种动作和造型,在富有激情的运动情景表演中,很容易抓住各种体育运动项目的特点,并运用吸管、毛线、瓶盖、丝带等多种材料表现。
作品中的体操动作个个活灵活现,形态逼真。
可见,角色表演让幼儿直接体验,身临其境,在玩中学,学中玩,
不但使教育内容生动化,更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产生大胆表现与创作的欲望,让自己的感受在拼贴制作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童话启迪,激发想象情境童话伴随着孩子一天天成长。
在创意美工活动中,教师可以借助童话的魅力,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在富有情趣的童话世界里,大胆想象、自主学习。
在布贴画帽子的活动中,通过讲述故事《爱变形的小帽子》:一阵风吹来,小帽子飞上了天空,变身飞机吧,白云就是帽檐;小帽子飘到屋顶,尖尖的屋顶当帽身,弯弯的屋檐是帽檐;小帽子来到山坡,变成花儿,山坡是帽檐;小帽子来到草地,变身蝴蝶,小草当帽檐;小帽子来到小河,变成小鱼,河水当帽檐……此时,结合彩纸形象直观简笔图示,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凝神屏气,睁大好奇的双眼,感受着眼前的变形帽的一切。
可见,利用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的童话故事,不仅可以让幼儿入情入境,还可以激起幼儿创作的愿望。
在创意美工活动中,运用童话启迪、角色扮演等方式演绎情境,让孩子像一个个创意的天使,全神贯注地投入活动。
展开联想
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通常是与问题联系在一起的,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
因此,设疑问难是探究学习、主动学习的一种好方式。
在创意美工活动中,当幼儿在
创作中经常采用某种单一的造型或者表现手法时,教师可提出疑问,让幼儿考虑改变思路,以避免形成一种固定不变的思维模式。
在布贴画活动中,笔者发现,所有的幼儿都用蓝布制作云朵,便提问:“云都是蓝色的吗?”当幼儿选用白色表现云时,老师继续追问:“其他颜色可不可以用来制作云呢?不同的天气情况,云朵的形状和颜色都会有什么变化呢?”经过点拨,打破了孩子的固定思维,他们的作品变得多姿多彩。
在《变形布帽》的活动中,笔者注重引发幼儿借境想象,让幼儿展开联想,从而达到寓教于乐,自主学习的最佳状态。
当他们随着故事情节展开天马行空的无限想象时,笔者将话锋一转,进而马上设问:“猜猜小帽子还会变成什么?把什么当帽身?什么是帽檐?”孩子们的思维一下被激活,有的说小帽子也许还会变身葫芦,大大的叶子当帽檐;还有的说会变成帆船,波浪是帽檐……可见,让幼儿在问题的情境中主动思考、探讨,才能有所发现、大胆创造。
让孩子在想象的情景中,启发智慧,引领创作。
在创意拼贴活动中展开联想,孩子们就像矫健的雄鹰,在想象的天空里自由翱翔。
孩子的潜能是无限的,只有解放双眼――多一些观察;解放嘴巴――多一些交流;解放头脑――多一点想象;解放双手――多一点尝试;解放空间――多一些互动;解放时
间――多一些创意,才能使孩子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意拼贴活动才会更加精彩!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熟市花溪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