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经典实验简介
教育心理学12个经典实验
教育心理学12个经典实验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教育过程中心理变化的学科,其研究领域非常广泛。
在教育心理学中,有很多经典实验被广泛应用于教育实践中。
下面介绍12个经典实验,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教育心理学。
1.阅读实验阅读实验比较关注的是阅读理解,其中最著名的实验是美国心理学家提爱纳的“断言-预测-确认”(SQ3R)。
SQ3R是一种阅读技巧,被用于改善人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其具体过程为:读者首先需要断言自己对于文章要获得哪些信息,然后预测文章的要点和结论,最后确认预测是否正确。
2.逆序作息实验逆序作息实验是在同等可供睡眠的情况下,研究人员通过改变睡眠时间来观察个体的记忆能力变化。
一项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发现,逆序作息(即白天睡觉、晚上工作)可以显著提高人们的记忆能力。
3.需求成长实验需要发展实验(Need for Achievement)是由心理学家David McClelland研发的检测个体成就需求的方法。
研究人员向被试者提供一个有挑战性的任务,通过观察被试者在任务中的表现来检测其对成就的需求程度。
4.工作记忆容量实验工作记忆容量是存储每个人正在处理的信息所需的容量。
在这项经典实验中(我们称之为“唐氏智商测试”),研究人员通过记忆图像来测试人们的工作记忆容量,根据结果中的数字和空间位置提示。
这项实验成为了衡量工作记忆能力的标准化测试。
5.条件化学习实验条件化学习实验是一种学习新的行为和责任的方式。
在这项实验中,研究人员训练小白鼠按压杆以获得水的奖励。
这个良好的行为在之后的训练中被刻意被打破,并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去获得水,观察它们是否能够学会新的行为模式。
6.经典条件反射实验在这个实验中,研究人员给小动物提供一个声音或画面的刺激,同时给予大量的饮食奖励,以建立内部明显的连锁反应。
这项实验是Pavlov的狗实验,被用来研究自我学习和条件化的进程。
7.教育场景下的同侪互助实验在同侪互助实验中,研究人员让学生配对,其中一个学生是“教练”,另一个是“学生”,教练有义务帮助学生学习并提供反馈。
教育心理学著名实验
教育心理学著名实验桃花一、饿猫开迷箱——桑代克(美国心理学家,动物心理学的开创者,心理学联结主义的建立者和教育心理学体系的创始人。
他提出了一系列学习的定律,包括练习律和效果律等。
)桑代克把猫在迷笼中不断地尝试、不断地排除错误最终学会开门出来取食的过程称为尝试错误学习,并提出了学习的“尝试-错误”理论。
实验过程:一只饿猫被关在他专门设计的实验迷笼里,笼门紧闭,笼子附近放着一条鲜鱼,笼内有一个开门的机关,碰到这个机关,笼门便会启开。
开始饿猫无法走出笼子,只是在里面乱碰乱撞,偶然一次碰到机关打开门便得以逃出吃到鱼。
经过多次尝试错误,猫学会了碰机关以开笼门的行为。
借助此实验提出了著名的联结主义学习理论: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刺激一反应联结(无需观念作媒介)。
人和动物遵循同样的学习律:准备率、练习律、效果率。
二、狗进食的摇铃实验——巴甫洛夫(俄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医师、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创始人,高级神经活动生理学的奠基人。
条件反射理论的建构者,)实验过程:把食物显示给狗,并测量其唾液分泌,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如果随同食物反复给一个中性刺激,即一个并不自动引起唾液分泌的刺激,如铃响,这狗就会逐渐“学会”只在铃响没有食物的情况下分泌唾液。
借助此实验提出了著名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中性刺激的铃声由于与无条件刺激食物联结而成了条件刺激,由此引起的唾液分泌就是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是:获得与消退、泛化与分化。
三、迷箱实验——斯金纳(美国心理学家,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创始人,也是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
)实验过程:斯金纳改进了桑代克的猫开笼取食实验,创建了“斯金纳箱”。
在斯金纳箱内装上一个操纵杆,操纵杆与另一提供食丸的装置连接。
把饥饿的白鼠经过几次尝试,会不断按压杠杆,直到吃饱为止。
这时我们可以说,白鼠学会了按压杠杆以取得食物的反应。
借助此实验提出了著名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学习实质上是一种反应概率上的变化,而强化是增强反应概率的手段。
教育学专业教育心理学实验
教育学专业教育心理学实验实验名称:教育心理学实验摘要: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探索教育学专业中的教育心理学相关概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教育心理学理论,促进教育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发展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实验分为以下三个部分:自我认知实验、学习动机实验和教学评价实验。
第一部分:自我认知实验自我认知是教育心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它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本部分旨在通过自我评价实验,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风格和学习偏好,并进一步探索自我认知对学业成绩的影响。
实验步骤如下:1. 学生填写相关问卷,包括学习风格、学习偏好和学业成绩等方面的问题。
2. 学生根据问卷结果进行自我评价和分析,探讨自己的学习特点和潜在改进空间。
3. 学生根据自我评价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并记录实施过程和结果。
第二部分:学习动机实验学习动机是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内在驱动力,对教育学专业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本部分旨在通过学习动机实验,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学习动机类型,并探索学习动机对学业表现的影响。
实验步骤如下:1. 学生参与学习动机测试,并了解自己的学习动机类型(如内在动机、外在动机、成就动机等)。
2. 学生根据学习动机类型,分析其对学习和成绩的影响,并寻找提升学习动机的方法和策略。
3. 学生进行个案研究,选择一个学习动机类型较强的同学进行观察和访谈,了解其学习动机的来源和对学业的影响。
第三部分:教学评价实验教学评价是教育心理学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对教育学专业学生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部分旨在通过教学评价实验,帮助学生了解教学评价的方法和流程,促进其教学能力的提升。
实验步骤如下:1. 学生了解教学评价的基本概念和标准,熟悉教学评价的各个环节和流程。
2. 学生模拟进行教学评价,包括课前准备、教学实施和评价反思等环节。
3. 学生根据评价结果,进行个人教学改进计划的制定,并记录实施过程和效果。
结论:通过教育心理学实验的开展,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和理解教育心理学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并能够将其应用于实际的教学中。
教育心理学经典案例研究(3篇)
第1篇一、引言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教育现象中个体心理活动规律的学科,其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对于教育工作者、心理学家以及广大家长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皮亚杰(Jean Piaget)是教育心理学领域的一位杰出代表,他的认知发展理论对教育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以皮亚杰的经典案例——三山实验为例,探讨其理论在教育心理学中的应用。
二、案例背景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个体的认知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方式。
为了验证这一理论,皮亚杰设计了一系列实验,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三山实验。
三、案例描述三山实验的具体操作如下:1. 实验者将儿童带到一间摆放着三座不同形状的山丘的房间内,山丘由积木搭建而成,其中一座山丘上有一个小屋。
2. 儿童站在一座山丘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其他两座山丘和小屋的全貌。
3. 实验者要求儿童面对三座山丘,并问儿童:“如果你现在坐在另一座山丘上,你能看到什么?”4. 实验者记录下儿童对三座山丘和小屋的描述。
四、案例结果与分析实验结果显示,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大约2-7岁)往往只能从自己的视角出发,描述自己看到的山丘和小屋,而无法理解其他视角下的情况。
例如,如果一个儿童看到的是山丘A上有小屋,他会错误地认为山丘B和山丘C上也有小屋。
这一结果验证了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在前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具有自我中心性,他们无法理解他人的视角和感受。
这一阶段的儿童更多地依赖直觉和具体经验,而非逻辑推理。
五、案例在教育心理学中的应用1. 教学设计: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设计符合不同年龄段儿童认知特点的教学活动。
例如,在具体运算阶段,可以引入更多需要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的教学内容。
2. 教学方法:皮亚杰的理论强调了个体在认知发展中的主体性。
教育工作者应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通过实验、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育心理学经典实验简介
《教育心理学》经典实验简介一、苛勒:黑猩猩摘香蕉实验格式塔心理学家苛勒曾在1913—1917年间,对黑猩猩的问题解决行为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从而提出了与尝试—错误学习理论直接相对立的完形—顿悟说。
他的经典实验主要有两个系列:箱子问题与棒子问题。
实验设计:实验者布置一种情境,使其目的不能直接到达,而又让猩猩对情境完全了解,于是我们便可以知道它所学到的是何种程度的行为,尤其是它能否以间接的方法解决其问题。
实验设计具体要求两个:(1)以动物能否以“间接方法解决问题”作为理解力的标志;(2)使动物有可能完全了解其情境,即问题的一切主要条件必须全部显露出来,以便让动物观察。
实验工具:香蕉、木箱实验过程:在单箱情境中,将香蕉悬挂于黑猩猩笼子的顶板,使它够不着。
但笼中有一箱子可利用。
识别箱子与香蕉的关系后,饥饿的黑猩猩将箱子移近香蕉,爬上箱子,摘下香蕉。
在更复杂的叠箱情境中,黑猩猩把握了箱子之间的重叠及其稳固关系后,也解决了这一较复杂的问题。
实验结果:黑猩猩利用箱子解决问题与箱子问题类似,棒子问题要求黑猩猩将一根或几根棒子作为工具,用以够到笼外的香蕉。
实验者观察发现,黑猩猩处于对香蕉的可望而不可即的问题情境中,在几次用短棒够取香蕉失败后,突然顿悟,将两根短棒连接起来,达到目的。
研究结论:人和类人猿的学习不是对个别刺激做出个别反应,而是通过对一定情境中的各事物间关系的理解构成一种“完形”来实现的,是一种顿悟形式的智慧行为。
学习不是盲目的“试误”,而是在学习者理解了情境之后产生一种突然的、迅速的领悟(顿悟),是“参照场的整个形势,一种完善解决的出现”。
二、苛勒:小鸡啄米实验苛勒让小鸡在深、浅不同的两种灰色的纸下面寻找食物.通过条件反射学习,小鸡学会了只有从深灰色纸下才能获得食物奖赏.然后,变换实验情境,保留原来的深灰色纸,用黑色纸取代浅灰色纸.现在的问题是:如果小鸡仍然到深灰色纸下面寻找食物,那就证明迁移是由于相同要素的作用; 如果小鸡是到两张纸中颜色更深的那张(即黑色纸)下面寻找食物,那就证明迁移是对关系作出的反应.实验表明:小鸡对新刺激(黑色纸)的反应为70%,对原来的阳性刺激(深灰色纸)的反应是30%;而幼儿在做同样的实验时始终对黑色纸的刺激作出反应.用这个实验证明,学习的迁移不是在于环境刺激的相同要素,而是环境刺激各要素间的整体关系,也是发生顿悟的结果。
教育心理学经典试验简介
.《教育心理学》经典实验简介一、苛勒:黑猩猩摘香蕉实验格式塔心理学家苛勒曾在1913—1917年间,对黑猩猩的问题解决行为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从而提出了与尝试—错误学习理论直接相对立的完形—顿悟说。
他的经典实验主要有两个系列:箱子问题与棒子问题。
实验设计:实验者布置一种情境,使其目的不能直接到达,而又让猩猩对情境完全了解,于是我们便可以知道它所学到的是何种程度的行为,尤其是它能否以间接的方法解决其问题。
实验设计具体要求两个:(1)以动物能否以“间接方法解决问题”作为理解力的标志;(2)使动物有可能完全了解其情境,即问题的一切主要条件必须全部显露出来,以便让动物观察。
实验工具:香蕉、木箱实验过程:在单箱情境中,将香蕉悬挂于黑猩猩笼子的顶板,使它够不着。
但笼中有一箱子可利用。
识别箱子与香蕉的关系后,饥饿的黑猩猩将箱子移近香蕉,爬上箱子,摘下香蕉。
在更复杂的叠箱情境中,黑猩猩把握了箱子之间的重叠及其稳固关系后,也解决了这一较复杂的问题。
实验结果:黑猩猩利用箱子解决问题..与箱子问题类似,棒子问题要求黑猩猩将一根或几根棒子作为工具,用以够到笼外的香蕉。
实验者观察发现,黑猩猩处于对香蕉的可望而不可即的问题情境中,在几次用短棒够取香蕉失败后,突然顿悟,将两根短棒连接起来,达到目的。
研究结论:人和类人猿的学习不是对个别刺激做出个别反应,而是通过对一定情境中的各事物间关系的理解构成一种“完形”来实现的,是一种顿悟形式的智慧行为。
学习不是盲目的“试误”,而是在学习者理解了情境之后产生一种突然的、迅速的领悟(顿悟),是“参照场的整个形势,一种完善解决的出现”。
二、苛勒:小鸡啄米实验苛勒让小鸡在深、浅不同的两种灰色的纸下面寻找食物.通过条件反射学习,小鸡学会了只有从深灰色纸下才能获得食物奖赏.然后,变换实验情境,保留原来的深灰色纸,用黑色纸取代浅灰色纸.现在的问题是:如果小鸡仍然到深灰色纸下面寻找食物,那就证明迁移是由于相同要素的作用; 如果小鸡是到两张纸中颜色更深的那张(即黑色纸)下面寻找食物,那就证明迁移是对关系作出的反应.实验表明:小鸡对新刺激(黑色纸)的反应为70%,对原来的阳性刺激(深灰色纸)的反应是30%;而幼儿在做同样的实验时始终对黑色纸的刺激作出反应...用这个实验证明,学习的迁移不是在于环境刺激的相同要素,而是环境刺激各要素间的整体关系,也是发生顿悟的结果。
教育心理学实验案例
教育心理学实验案例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在教育情境下人类学习、教育干预的效果、教学心理,以及学校组织的社会心理学的学科。
通过实验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心理机制,从而为教育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以下是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教育心理学实验案例。
一、罗森塔尔实验1968 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助手来到一所小学,从一至六年级各选了 3 个班,对这 18 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
之后,罗森塔尔以赞许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老师,并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
其实,罗森塔尔撒了一个“权威性谎言”,因为名单上的学生是随便挑选出来的。
8 个月后,罗森塔尔和助手们对那18 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复试,结果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且性格活泼开朗,自信心强,求知欲旺盛,更乐于和别人打交道。
这个实验表明,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教师对学生的积极期望会转化为学生的自我期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
当教师认为某个学生有潜力、聪明或优秀时,他们往往会给予更多的关注、鼓励和支持。
这种积极的态度和行为会传递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自己被重视和信任,从而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更加努力地学习和表现。
二、皮格马利翁效应实验有一位名叫杰米的小学生,原本学习成绩不佳,在学校里表现也不太好。
然而,在新的学期里,他遇到了一位新老师,这位老师对杰米充满了信心,并不断地鼓励他、表扬他的每一点进步。
老师相信杰米有能力取得更好的成绩,并且经常给予他额外的帮助和指导。
随着时间的推移,杰米的学习态度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他开始更加努力地学习,主动完成作业,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在期末考试中,杰米的成绩有了显著的提高,从班级的中下游跃升到了中上游。
这个实验再次验证了教师期望的力量。
当教师对学生持有积极的期望,并通过言语和行动传递给学生时,学生往往会朝着教师期望的方向发展。
教育心理学著名实验
教育心理学著名实验桃花一、饿猫开迷箱——桑代克(美国心理学家,动物心理学的开创者,心理学联结主义的建立者和教育心理学体系的创始人。
他提出了一系列学习的定律,包括练习律和效果律等。
)桑代克把猫在迷笼中不断地尝试、不断地排除错误最终学会开门出来取食的过程称为尝试错误学习,并提出了学习的“尝试-错误”理论。
实验过程:一只饿猫被关在他专门设计的实验迷笼里,笼门紧闭,笼子附近放着一条鲜鱼,笼内有一个开门的机关,碰到这个机关,笼门便会启开。
开始饿猫无法走出笼子,只是在里面乱碰乱撞,偶然一次碰到机关打开门便得以逃出吃到鱼。
经过多次尝试错误,猫学会了碰机关以开笼门的行为。
借助此实验提出了著名的联结主义学习理论: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刺激一反应联结(无需观念作媒介)。
人和动物遵循同样的学习律:准备率、练习律、效果率。
二、狗进食的摇铃实验——巴甫洛夫(俄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医师、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创始人,高级神经活动生理学的奠基人。
条件反射理论的建构者,)实验过程:把食物显示给狗,并测量其唾液分泌,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如果随同食物反复给一个中性刺激,即一个并不自动引起唾液分泌的刺激,如铃响,这狗就会逐渐“学会”只在铃响没有食物的情况下分泌唾液。
借助此实验提出了著名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中性刺激的铃声由于与无条件刺激食物联结而成了条件刺激,由此引起的唾液分泌就是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是:获得与消退、泛化与分化。
三、迷箱实验——斯金纳(美国心理学家,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创始人,也是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
)实验过程:斯金纳改进了桑代克的猫开笼取食实验,创建了“斯金纳箱”。
在斯金纳箱内装上一个操纵杆,操纵杆与另一提供食丸的装置连接。
把饥饿的白鼠经过几次尝试,会不断按压杠杆,直到吃饱为止。
这时我们可以说,白鼠学会了按压杠杆以取得食物的反应。
借助此实验提出了著名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学习实质上是一种反应概率上的变化,而强化是增强反应概率的手段。
心理教育十大实验案例(3篇)
第1篇一、斯坦福监狱实验斯坦福监狱实验是由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在1971年进行的,旨在研究人在特定情境下如何转变为暴力者。
实验中,志愿者们被随机分配为监狱警卫和囚犯,结果在短短六天时间里,警卫们开始表现出虐待行为,而囚犯们则逐渐适应了囚犯的角色,表现出顺从和恐惧。
这个实验揭示了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以及权力和权威如何改变人的心理状态。
二、罗森塔尔效应罗森塔尔效应是由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在1968年进行的实验。
实验中,他将一张纸条随机放入了学生的作业本中,告诉学生这张纸条是聪明的标志。
结果,几个月后,这些学生确实表现出了更高的智力水平。
这个实验表明,教师的期望和鼓励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米尔格拉姆实验米尔格拉姆实验是由心理学家斯坦利·米尔格拉姆在1961年进行的,旨在研究人们在权威压力下的服从程度。
实验中,参与者被要求按照实验者的指示对另一个参与者进行电击,尽管他们知道电击可能对受试者造成伤害。
结果显示,大部分参与者都在权威压力下继续执行实验,即使在面对受试者的痛苦和拒绝时。
这个实验揭示了权威对个体行为的影响,以及社会规范和道德观念的局限性。
四、自我暗示实验自我暗示实验是由心理学家埃米尔·库埃在19世纪末进行的。
他让参与者每天对自己说:“我能够做到。
”经过一段时间,参与者发现自己的确变得更自信、更有能力。
这个实验证明了自我暗示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五、三只青蛙实验三只青蛙实验是一个关于适应性和危机意识的寓言故事。
故事中有三只青蛙,一只被放入热水锅中,一只被放入冷水中逐渐加热,另一只则被放在常温水中。
结果,第一只青蛙在热水锅中立即跳出来,第二只青蛙在热水煮死,第三只青蛙则在温水煮死。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面对危机和变化,我们要有警觉性和适应能力。
六、猴子实验猴子实验是由心理学家约翰·卡尔霍恩在1962年进行的。
实验中,他将一只猴子放入一个装有香蕉的房间,房间内有一个按钮,猴子按下按钮后,香蕉就会掉下来。
上海市考研教育学复习资料教育心理学经典实验总结
上海市考研教育学复习资料教育心理学经典实验总结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学习与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
在考研教育学的复习中,了解教育心理学的经典实验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概念。
本文将总结上海市考研教育学复习资料中涉及的教育心理学经典实验,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和理解相关知识。
一、巴甫洛夫的狗实验巴甫洛夫的狗实验是经典的条件反射实验。
实验中,巴甫洛夫通过在狗的嘴巴放置食物,并同时响起定时器来引起狗的唾液分泌。
经过多次重复之后,响起定时器的声音本身就可以引起狗的唾液分泌,狗对声音产生了条件反射。
这个实验揭示了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对于理解学习和行为习惯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二、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实验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实验致力于揭示儿童认知发展的规律和阶段。
实验中,皮亚杰观察了儿童在面对不同问题时的思维方式和解决能力。
他发现,儿童的认知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发展,经历了感知运动期、前运算期和具体运算期,最终达到形式运算期。
这个实验对于了解儿童认知发展的特点和规律非常重要。
三、斯金纳的箱子实验斯金纳的箱子实验是经典的操作条件反射实验。
实验中,斯金纳将动物放置在一个箱子中,通过给予动物食物或者电击的条件刺激,引导动物进行一系列的操作行为。
动物通过试错的方式逐渐学会了一种或多种正确的操作行为,并对错误的行为有所避免。
这个实验揭示了操作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对于理解学习和行为塑造有重要意义。
四、米哈利斯的围棋实验米哈利斯的围棋实验是经典的思维结构实验。
实验中,米哈利斯通过观察围棋棋局中高手和初学者的思考过程,分析了不同水平的棋手在解决复杂问题时的思考方式和策略。
他发现,高手和初学者在思考棋局时存在明显的差异,高手更能灵活运用先验知识和战略规划。
这个实验对于理解思维过程、问题解决和专家效应具有重要意义。
五、阿斯奎斯的人眼识别实验阿斯奎斯的人眼识别实验是经典的面孔加工实验。
实验中,阿斯奎斯通过将人的面孔分成不同的部分进行展示,要求被试根据部分面孔来识别整个面孔。
教育心理学经典实验简介
《教育心理学》经典实验简介一、苛勒:黑猩猩摘香蕉实验格式塔心理学家苛勒曾在1913—1917年间,对黑猩猩的问题解决行为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从而提出了与尝试—错误学习理论直接相对立的完形—顿悟说。
她的经典实验主要有两个系列:箱子问题与棒子问题。
实验设计:实验者布置一种情境,使其目的不能直接到达,而又让猩猩对情境完全了解,于就是我们便可以知道它所学到的就是何种程度的行为,尤其就是它能否以间接的方法解决其问题。
实验设计具体要求两个:(1)以动物能否以“间接方法解决问题”作为理解力的标志;(2)使动物有可能完全了解其情境,即问题的一切主要条件必须全部显露出来,以便让动物观察。
实验工具:香蕉、木箱实验过程:在单箱情境中,将香蕉悬挂于黑猩猩笼子的顶板,使它够不着。
但笼中有一箱子可利用。
识别箱子与香蕉的关系后,饥饿的黑猩猩将箱子移近香蕉,爬上箱子,摘下香蕉。
在更复杂的叠箱情境中,黑猩猩把握了箱子之间的重叠及其稳固关系后,也解决了这一较复杂的问题。
实验结果:黑猩猩利用箱子解决问题与箱子问题类似,棒子问题要求黑猩猩将一根或几根棒子作为工具,用以够到笼外的香蕉。
实验者观察发现,黑猩猩处于对香蕉的可望而不可即的问题情境中,在几次用短棒够取香蕉失败后,突然顿悟,将两根短棒连接起来,达到目的。
研究结论:人与类人猿的学习不就是对个别刺激做出个别反应,而就是通过对一定情境中的各事物间关系的理解构成一种“完形”来实现的,就是一种顿悟形式的智慧行为。
学习不就是盲目的“试误”,而就是在学习者理解了情境之后产生一种突然的、迅速的领悟(顿悟),就是“参照场的整个形势,一种完善解决的出现”。
二、苛勒:小鸡啄米实验苛勒让小鸡在深、浅不同的两种灰色的纸下面寻找食物、通过条件反射学习,小鸡学会了只有从深灰色纸下才能获得食物奖赏、然后,变换实验情境,保留原来的深灰色纸,用黑色纸取代浅灰色纸、现在的问题就是:如果小鸡仍然到深灰色纸下面寻找食物,那就证明迁移就是由于相同要素的作用; 如果小鸡就是到两张纸中颜色更深的那张(即黑色纸)下面寻找食物,那就证明迁移就是对关系作出的反应、实验表明:小鸡对新刺激(黑色纸)的反应为70%,对原来的阳性刺激(深灰色纸)的反应就是30%;而幼儿在做同样的实验时始终对黑色纸的刺激作出反应、用这个实验证明,学习的迁移不就是在于环境刺激的相同要素,而就是环境刺激各要素间的整体关系,也就是发生顿悟的结果。
教育心理学经典实验解读
教育心理学经典实验解读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的学科。
在这一领域中,实验研究是一种常用的方法,通过实验证据的收集和分析,揭示了人们在学习和教育过程中的心理行为和心理机制。
本文将解读几个教育心理学领域的经典实验,以期加深我们对人们学习心理行为的理解。
一、帕维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实验帕维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实验是心理学历史上的里程碑,也是教育心理学中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帕维洛夫发现,当一种中性刺激(如铃声)与一个有条件的刺激(如食物)多次同时出现时,中性刺激就会逐渐具备引起条件反射的能力。
这一实验结果揭示了条件作用的存在,对于教育中的学习过程和条件反射的培养具有重要启示。
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实验在认知心理学领域,皮亚杰的实验对我们认识儿童发展过程中的认知能力提供了重要线索。
他通过观察儿童的思维过程,发现他们在不同年龄段具备着不同的认知水平。
例如,他的“装箱实验”揭示了儿童在3-6岁阶段“类概念”形成的重要性,即他们开始能够将相似的事物归类。
三、米尔格拉姆的权威实验米尔格拉姆的“权威实验”是社会心理学中的经典实验,但也对教育领域有着重要的启示。
该实验通过探究个体在权威压力下是否愿意遵从不合理的命令,揭示了人们容易受到外部权威和环境影响的心理机制。
教育者可以通过避免过于强调权威,以及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批判,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抵制压力的能力。
四、班杜拉的情境学习实验班杜拉的实验探究了学习环境对学生现象学习的影响。
他通过设置不同的教学情境,发现情境环境对个体的学习效果有重要影响。
班杜拉的成就动机理论强调,教育环境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他们创造积极的学习场景,以促进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五、托勒密的塔斯克实验托勒密的塔斯克实验是对学习观念的重要探究。
该实验通过给予学生复杂的任务,探究了任务难度对学习动机和表现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适当的任务难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进而提高学习效果。
教育心理学12个经典实验
教育心理学12个经典实验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学现象与规律的学科。
在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中,经典实验是很重要的研究方法。
下面列举了教育心理学中的12个经典实验:
1. 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实验:通过观察儿童的认知发展,揭示了人类思维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2. 阿斯奇洛夫的记忆实验:通过实验探究人们的记忆方式和存储方式,提出了“信息加工”模型。
3. 朗格尔的语言习得实验:通过观察儿童语言习得的过程,研究语言习得的机制和规律。
4. 米尔格拉姆的权威实验:研究人们对权威的信从和顺从,揭示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的行为和心理变化。
5. 珍特尔的群体压力实验:研究人们在群体中的压力和归属感,及其对行为、意见和态度的影响。
6. 巴比特的激励实验:研究激励对学习成绩的影响,掌握了激励对行为的调节
作用。
7. 赫克豪斯的知觉实验:研究知觉对信息加工的影响,提出了知觉对认知的影响。
8. 卡恩曼的信息处理实验:研究人们的信息处理过程,揭示了人类认知加工的过程。
9.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实验:研究行为的塑造和调节,揭示了人类行为的规律。
10. 马兹洛的人类需求实验:研究人类的需求,提出了人类需要层次理论。
11. 戈德斯坦的启发式教学实验:研究启发式教学对学习的影响,提出了启发式教学的理论。
12. 伯格曼的自我效能实验:研究自我效能对个体行为和心理的影响,揭示了自我效能的作用。
通过这些经典实验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刻地了解教育心理学中的各种现象和规律,为教育实践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指导。
中、小学 《教育学心理学》12个必考“实验”
中、小学|《教育学心理学》12个必考“实验”1、吉布森、沃克:视崖实验视崖是用来评估婴儿深度知觉的一种能够产生深度幻觉的平台式装臵。
吉布森和沃克首创的视觉悬崖是测量婴儿距离(深度)知觉最常用的工具。
该实验装置的中央有一个能容纳会爬儿童的平台,平台两边覆盖着厚玻璃。
平台两边厚玻璃上铺着黑白相间的格子布料,一边布料与玻璃贴紧,形成“浅滩”,而另一边的布料与玻璃相隔数尺距离,造成深度,形成“悬崖”。
实验时让婴儿的母亲先后站在“深”、“浅”两侧招呼孩子,诱导其爬向母亲身边。
吉布森和沃克对36 名 6.5——14 个月会爬的婴儿进行了视崖测试,结果表明:有足够大的视崖深度时(大约90cm 或更多),只有不到10%(3 名)的婴儿会越过悬崖爬向母亲,而有27 名婴儿从中间爬向浅滩。
当深侧的方格图案距离玻璃板越来越近时,就有越来越多的婴儿爬过深滩;当视崖深度是26cm 时,有38%的婴儿爬过深滩;而1m 时只有8%(主要是年龄较大的婴儿)。
沃克研究发现,当视崖深度为26cm 时,68%的7——9 个月的婴儿爬过深滩,而10——13 个月的婴儿只有3%。
其结论是: 1.婴儿很早就有了深度知觉; 2.婴儿深度知觉的能力随着年龄的递增在不断发展; 3.9 个月以前的婴儿的深度知觉阈限为26cm。
对婴儿视崖研究还发现,婴儿存在着深度恐惧。
2、格赛尔:同卵双生子爬楼梯实验格赛尔“成熟势力说”美国心理学家格赛尔提出“成熟势力说”,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决定作用,并通过双生子的爬梯实验来证明他的观点。
被试者是一对出生才46 周的同卵双生子 A 和B。
格塞尔先让 A 每天进行10 分钟的爬梯训练,B 则不进行此种训练。
6 周后,A 爬 5 级梯只需26 秒,而B 却需45 秒。
从第7 周开始,格塞尔对 B 连续进行两周爬梯训练,结果 B 反而超过了A,只要10 秒钟就爬上了 5 级梯。
格塞尔据此提出了个体发展是由成熟因素决定的。
教育心理经典实验
教育心理经典实验教育心理学中有许多经典实验,这些实验以其独特的设计和令人惊讶的发现而闻名。
以下是一些生动、全面且具有指导意义的教育心理学经典实验。
1.斯坦福监狱实验(1971年)斯坦福监狱实验是由心理学家菲利普·泽姆巴尔德在斯坦福大学进行的实验。
这个实验旨在探究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研究人员将一群志愿者分为“狱警”和“囚犯”两组,让他们扮演相应的角色,并放置在一个模拟监狱环境中。
结果显示,狱警表现出了虐待行为,而囚犯则展现出了很强的服从心态。
这个实验揭示了环境对个体行为的重要影响,强调了监狱制度中的权力滥用问题以及个体对权威的服从倾向。
2.巴甫洛夫的狗实验(1892年)巴甫洛夫的狗实验是俄罗斯生理学家伊万·巴甫洛夫进行的经典条件反射实验。
他通过在狗面前响起铃声并给予食物刺激,建立了一个条件反射机制。
随着时间的推移,当狗听到铃声时,它就会开始流口水,即使没有给予食物刺激。
这个实验揭示了学习是一种通过联结刺激和反应的过程,并对后来的行为主义心理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3.密尔格勒姆的顺从实验(1963年)密尔格勒姆的顺从实验是由心理学家斯坦利·密尔格勒姆进行的实验,旨在研究个体对权威的顺从程度。
实验被分为“教师”和“学生”两组,教师被要求给学生施加越来越强的电击作为惩罚。
结果显示,绝大多数的教师即使在师生关系倒转的情况下也愿意继续给予电击。
这个实验揭示了个体对权威的盲目顺从,以及在压力下可能会对他人施加伤害的现象。
4.彭纳贝尔实验(1986年)彭纳贝尔实验由社会心理学家埃利奇·彭纳贝尔进行,旨在研究群体内的社会压力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在这个实验中,参与者被分为“犯人”和“狱警”两组,并放置在一个模拟的监狱环境中。
结果显示,狱警逐渐展现出对犯人的虐待行为,而犯人则表现出对权威的服从和心理崩溃。
这个实验揭示了群体中的社会压力和规范对个体行为的重要影响,引发了对道德判断和个体责任的思考。
教师资格证的教育心理学经典实验
教师资格证的教育心理学经典实验教师资格证的取得是每位教育工作者迈向职业化的重要一步。
除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巧,了解教育心理学也是教师必备的能力之一。
在教育心理学中,经典的实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们通过科学的方法,揭示了人类学习和发展的机制,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本文将介绍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常见的教育心理学经典实验。
一、巴比伦幼儿园实验巴比伦幼儿园实验是美国心理学家艾尔弗雷德·班德拉的经典研究之一。
他通过观察幼儿在幼儿园中的行为,研究了幼儿园对儿童社会化和智力发展的影响。
班德拉在实验中观察到,幼儿园环境中的互动和游戏能够促进儿童的社交行为和智力发展。
通过与其他孩子进行互动,儿童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学会分享、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提醒他们在幼儿教育中注重创设丰富的社交环境和积极的互动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洪堡大学实验洪堡大学实验是美国心理学家卢尔夫·维尔三世在1967年进行的一系列实验。
该实验旨在探究学习和记忆的过程,并提出了“深度加工”的概念。
维尔三世的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对信息进行深入思考和加工,而不仅仅是机械地记忆,可以提高学习的效果和记忆的持久性。
这一发现对于教育工作者具有重要的启示,他们应该通过设计富有意义和情感共鸣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深度加工信息,促进学习效果的提升。
三、斯坦福监狱实验斯坦福监狱实验是美国心理学家菲利普·泽姆巴多在1971年进行的一项社会心理学实验。
该实验旨在探究群体行为和权力结构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在该实验中,参与者被分为“监狱守卫”和“囚犯”两个群体,并被置身于模拟的监狱环境中。
实验结果显示,即使在一个模拟环境中,参与者也会迅速适应他们所扮演角色的行为期望,并出现了道德和心理上的问题。
这一实验揭示了权力结构和社会角色对个体行为的强大影响力,教育工作者应该意识到自己在教学中的权威地位,以及如何在权力和个体尊重之间取得平衡,保护学生的权益和心理健康。
教育心理实验经典案例(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皮亚杰(Jean Piaget)是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他提出了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对儿童认知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
在皮亚杰的理论中,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为了验证自己的理论,皮亚杰设计了一系列实验,其中最著名的实验之一就是三山实验。
二、实验目的三山实验旨在研究儿童在前运算阶段(2-7岁)的思维特点,特别是他们能否从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以及他们如何理解物体的恒常性。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对象:选择20名3-7岁的儿童作为实验对象。
2. 实验材料:一个由三块平板组成的三山模型,其中一块平板上有两个等高的山丘,一块平板上有一个较高的山丘和一个较低的山丘,另一块平板上只有一个较低的山丘。
3. 实验步骤:(1)主试者将三块平板并排放置,让儿童站在平板前,使他们能够看到三个山丘。
(2)主试者问儿童:“你最喜欢哪一个山丘?”(3)然后,主试者将儿童背后的一块平板移走,使儿童只能看到两个山丘。
(4)主试者再次问儿童:“现在,你最喜欢哪一个山丘?”(5)记录儿童的选择和回答。
四、实验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在前运算阶段的儿童中,大部分儿童在第一次选择时倾向于选择自己视野中的较高山丘。
当平板移走,只能看到两个山丘时,这些儿童仍然坚持自己最初的选择,即选择视野中的较高山丘。
这表明,这些儿童在判断物体大小和高度时,主要依赖于自己的视角,无法从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五、实验结论三山实验验证了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在前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具有自我中心性,他们难以从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无法理解物体的恒常性。
这一实验结果对教育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应该根据儿童的认知发展阶段,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促进他们的认知发展。
六、实验启示1.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培养他们的换位思考能力。
2.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阶段,设计符合他们认知水平的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备考资料:12个著名心理学实验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备考资料:12个著名心理学实验
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备考资料:12个著名心理学实验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备考资料:12个著名心理学实验_在教师资格考试中,心理学实验是常考的一个考点,下面小编就带着大家来看看常见的心理学实验都有哪些,教大家快速把握住考点。
1.三山实验-皮亚杰-自我中心实验内容:在一个立体沙丘模型上错落摆放了三座山丘,首先让儿童从前后、左右不同方位观察这座模型,然后让儿童看四张从前后、左右四个方位所摄的沙丘的照片,让儿童指出和自己站在不同方位的另外一人(实验者或娃娃)所看到的沙丘情景与哪张照片一样。
小一点的孩子说不出来,而大一点的孩子则可以。
实验结论:证明儿童的“自我中心”的特点。
2.条件反射实验-巴甫洛夫-经典性条件反射(口诀:巴甫洛夫的狗)实验内容:巴甫洛夫在研究狗的进食行为时发现,狗吃到食物时,会分泌唾液,这是自然的生理反应,不需要学习,这种反应叫无条件反射,引起这种反应的刺激是食物,称为无条件刺激。
如果在狗每次进食时发出铃声,一段时间后,狗只要听到铃声也会分泌唾液。
实验结论:巴甫洛夫认为这是作为中性刺激的铃声由于与无条件刺激联结而成了条件刺激,由此引起的唾液分泌就是条件反射,后人称之为“经典性条件作用”。
3.迷笼实验-桑代克-试误说(口诀:桑代克的猫)实验内容:桑代克将饥饿的猫禁闭于迷笼之内,饿猫可以用抓绳或按钮等三种不同的动作逃出笼外获得食物。
饥饿的猫第一次被关进迷笼时,开始盲目地乱撞乱叫,东抓西咬,经过一段时间后,它可能做对了打开迷笼门的动作,逃出笼外。
桑代克重新将猫再关入笼内,并记录每次从实验开始到猫做出打开笼门的正确动作所用的时间。
经过上述多次重复实验,桑代克得出猫的学习曲线。
该曲线表明猫逃脱迷笼潜伏期与实验次数的关系。
试验结论:桑代克认为猫是在进行“尝试错误”的学习,经过多次的尝试错误,饿猫学会了打开笼门的动作。
因此,有人将桑代克的这种观点称为学习的“尝试错误说”,或简称为“试误说”。
4.白鼠实验-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口诀:斯金纳的小白鼠)实验内容:箱内放进一只白鼠或鸽子,并设一杠杆或键,箱子的构造尽可能排除一切外部刺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心理学》经典实验简介
一、苛勒:黑猩猩摘香蕉实验
格式塔心理学家苛勒曾在1913—1917年间,对黑猩猩的问题解决行为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从而提出了与尝试—错误学习理论直接相对立的完形—顿悟说。
他的经典实验主要有两个系列:箱子问题与棒子问题。
实验设计:实验者布置一种情境,使其目的不能直接到达,而又让猩猩对情境完全了解,于是我们便可以知道它所学到的是何种程度的行为,尤其是它能否以间接的方法解决其问题。
实验设计具体要求两个:
(1)以动物能否以“间接方法解决问题”作为理解力的标志;
(2)使动物有可能完全了解其情境,即问题的一切主要条件必须全部显露出来,以便让动物观察。
实验工具:香蕉、木箱
实验过程:在单箱情境中,将香蕉悬挂于黑猩猩笼子的顶板,使它够不着。
但笼中有一箱子可利用。
识别箱子与香蕉的关系后,饥饿的黑猩猩将箱子移近香蕉,爬上箱子,摘下香蕉。
在更复杂的叠箱情境中,黑猩猩把握了箱子之间的重叠及其稳固关系后,也解决了这一较复杂的问题。
实验结果:黑猩猩利用箱子解决问题
与箱子问题类似,棒子问题要求黑猩猩将一根或几根棒子作为工具,用以够到笼外的香蕉。
实验者观察发现,黑猩猩处于对香蕉的可望而不可即的问题情境中,在几次用短棒够取香蕉失败后,突然顿悟,将两根短棒连接起来,达到目的。
研究结论:人和类人猿的学习不是对个别刺激做出个别反应,而是通过对一定情境中的各事物间关系的理解构成一种“完形”来实现的,是一种顿悟形式的智慧行为。
学习不是盲目的“试误”,而是在学习者理解了情境之后产生一种突然的、迅速的领悟(顿悟),是“参照场的整个形势,一种完善解决的出现”。
二、苛勒:小鸡啄米实验
苛勒让小鸡在深、浅不同的两种灰色的纸下面寻找食物.通过条件反射学习,小鸡学会了只有从深灰色纸下才能获得食物奖赏.
然后,变换实验情境,保留原来的深灰色纸,用黑色纸取代浅灰色纸.现在的问题是:如果小鸡仍然到深灰色纸下面寻找食物,那就证明迁移是由于相同要素的作用; 如果小鸡是到两张纸中颜色更深的那张(即黑色纸)下面寻找食物,那就证明迁移是对关系作出的反应.
实验表明:小鸡对新刺激(黑色纸)的反应为70%,对原来的阳性刺激(深灰色纸)的反应是30%;而幼儿在做同样的实验时始终对黑色纸
的刺激作出反应.
用这个实验证明,学习的迁移不是在于环境刺激的相同要素,而是环境刺激各要素间的整体关系,也是发生顿悟的结果。
三、科尔伯格:道德两难故事实验
科尔伯格使用的一系列两难推理故事中,最典型的是"海因兹偷药"的故事:
欧洲有个妇人患了癌症,生命垂危。
医生认为只有一种药能救她,就是本城一个药剂师最近发明的镭。
制造这种药要花很多钱,药剂师索价还要高过成本十倍。
他花了200元制造镭,而这点药他竟索价2000元。
病妇的丈夫海因兹到处向熟人借钱,一共才借得1000元,只够药费的一半。
海因兹不得已,只好告诉药剂师,他的妻子快要死了,请求药剂师便宜一点卖给他,或者允许他赊欠。
但药剂师说:"不成,我发明此药就是为了赚钱。
" 海因兹走投无路竟撬开商店的门,为妻子偷来了药。
根据被观察者的回答,科尔伯格总结出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前习俗水平。
第一阶段:惩罚服从取向阶段。
第二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习俗水平。
第三阶段: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第四阶段: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后习俗水平。
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取向阶段。
第六阶段:普通道德伦理取向阶段。
四、罗森塔尔实验
1968年的一天,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助手们来到一所小学,说要进行7项实验。
他们从一至六年级各选了3个班,对这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
之后,罗森塔尔以赞许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老师,并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
其实,罗森塔尔撒了一个“权威性谎言”,因为名单上的学生是随便挑选出来的。
8个月后,罗森塔尔和助手们对那18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复试,结果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且性格活泼开朗,自信心强,求知欲旺盛,更乐于和别人打交道。
显然,罗森塔尔的“权威性谎言”发挥了作用。
这个谎言对老师产生了暗示,左右了老师对名单上的学生的能力的评价,而老师又将自己的这一心理活动通过自己的情感、语言和行为传染给学生,使学生变得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从而使各方面得到了异乎寻常的进步。
后来,人们把像这种由他人(特别是像老师和家长这样的“权威他人”)的期望和热爱,而使人们的行为发生与期望趋于一致的变化的情况,称之为“罗森塔尔效应”。
五、皮亚杰:三山实验
该实验的设计是:在桌子上放置三座山的模型,在高低、大小、位置上,三座山之间有明显的差异。
实验时,先让一个三岁的幼儿坐在一边,然后将一个布偶娃娃放置在对面。
此时实验者要幼儿回答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你看到的三座山是什么样子?”第二个问题是:娃娃看见的三座山是什么样子?”
结果发现,幼儿对两个问题给出同样的答案,他只会从自身所处的角度看三座山的关系(如两座小山在大山的背后),而不能设身处地从对面娃娃的立场来看问题。
皮亚杰以此来证明儿童“自我中心”的特点。
自我中心主义是前运算阶段(2至7岁)幼儿的认知特征,自我中心主义是指幼儿只从自己的观点看待世界,难以认识他人的观点,认为所有的人都有相同的感受,经常假定其他人都在分享自己的情感、反应和看法。
六、班杜拉:波波玩偶实验
班杜拉认为,儿童侵犯行为的获得并不一定要以其亲身获得奖励或惩罚为前提,儿童可以通过观察他人从事此类行为之后受到奖励或惩罚而学会这类行为。
在研究中,班杜拉把儿童带到一间屋子里完成一个艺术项目,在同一个屋子的另一头,一个大人正在悄悄地与一些
玩具(Tinker Toys)玩,在它们的旁边有一个大木棰和一个假人(Bobo doll)。
儿童被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实验组的儿童看到大人叫喊着用大木棰击打假人,控制组的儿童看到的是大人只是悄悄地自己玩玩具。
在孩子们看了约十分钟之后,把他们带到另一间放着各种各样孩子们喜欢的玩具的屋子,告诉他们说这些玩具是留给其他人玩的,以此激起他们的挫折感。
之后把孩子们带到第三间屋子,屋子里有一些玩具,包括Bobo doll。
结果正如人们所预料的:实验组的儿童比控制组的儿童表现出了更多的侵犯行为。
在试验之前班杜拉对孩子们的攻击性做了评估,每个组参与实验孩子的攻击性平均是大体相等的。
七、贾德:水下打把实验
贾德曾做过一个著名的水中打靶实验,他把十一二岁的小学高年级学生分成A,B两组练习水中打靶。
对A组被试先教以光在水中的拆射原理而后进行练习,B组则只进行练习、尝试,而不教原理。
当他们达到相同的训练成绩以后,增加水中目标的深度,结果继续打靶时,学过原理的一组的练习成绩明显优于未学过原理的一组。
贾德认为这是因为学过原理的一组已经把折射原理概括化,从而对不同深度的靶子都能很快作出调整和适应,把原理运用到不同深度的特殊情境中去。
贾德说:“理论(指折射原理)曾经把有关的全部经验――水外的、
深水的与浅水的经验――组织成为整体的思维体系。
他们(被试)知道靶子在水中的移动速度不同,因而遇到第二种深度的水的时候就能有效地应付了。
换言之,他们在理论的高度上把握理解了实际情况后就能利用概括了的经验去迅速地解决需要按实际情况作分析和调整的新问题。
”
根据迁移的概括化理论,对原理了解概括得越好,对新情境中学习的迁移越好。
后来,亨德里克森等人曾改进了贾德的实验。
他们把被试分成三组而不是两组:第一组不加任何的原理指导;第二组被试学习物理学的折射原理,知道水、陆之间物体的位置有折光差异,目标不在眼睛所见的位置;第三组则进一步加以指导,给他们解释水越深目标所在位置离眼睛所见的位置越远。
第一次实验时靶在水深6英寸处,第二次靶在水深2英寸处。
实验结果表明在学习打靶时,由于二、三组被试了解原理,成绩优于第一组的机械练习;而第三组的成绩优于第二组更说明问题解决的学习与应用于新情境中的迁移,在了解原理原则与其实际应用情境的关系时效果会更好。
他们不仅进一步证实贾德的理论,而且指出,概括化不是一个自动的过程,它与教学方法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如果教学方法上注意如何概括,如何思维,就会增加正迁移出现的可能性。
八、斯坦福:延迟满足
斯坦福在19世纪60年代末有一个很著名的实验,是测试学前儿童的抗拒即时满足诱惑的能力。
这个实验引申出很多关于意志力和自
制力的一些很有力的观点。
在这个实验中,4岁的孩子们进入到一个房间里,在他们面前的是放在碟子上的一块棉花糖。
研究人员告诉他们要不就把棉花糖吃掉,要不就等15分钟后研究人员回来,他们会获得两块棉花糖。
虽然大部分的孩子都说他们会等,但是他们很多都难以抗拒面前的吸引,在研究人员回来之前就把棉花糖吃了。
成功延迟整整15分钟的孩子一般的采取了回避策略,例如别过头去或者盖着自己的眼睛。
孩子们的行为意义很深远:能够延迟满足的孩子在青年时期很少会过于肥胖、有毒瘾或其他行为问题,他们将来的生活也会更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