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中医基础学课件-五行.ppt
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学说ppt课件
![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学说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ececfe1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4f.png)
五行中的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 火克金、金克木,形成了一个循环的 相克关系。
五行与人体脏腑的关系
火对应心和小肠
心和小肠在五行中属火,与夏 季和红色相应,具有温热、兴 奋的特性。
金对应肺和大肠
肺和大肠在五行中属金,与秋 季和白色相应,具有收敛、清 肃的特性。
木对应肝胆
肝胆在五行中属木,与春季和 绿色相应,具有生长、升发的 特性。
五行学说
五行的定义
火
代表温热、升腾、 光明、燥动等物质 或状态。
金
代表沉降、收敛、 清洁、抑制等物质 或状态。
木
代表生长、生发、 条达舒畅的物质或 状态。
土
代表化生、承载、 受纳等物质或状态 。
水
代表寒凉、滋润、 向下等物质或状态 。
五行的特性
木的特性
生长、生发、条达舒 畅,具有生发、条畅 的特性。
的作用机制和实质。
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学说的 传承和发展需要更多的专业人 才和科研力量的支持,应加强 相关领域的教育和培训工作。
阴阳的相互关系
总结词
阴阳的相互关系包括阴阳交感、阴阳对立、阴阳互根和阴阳消长。
详细描述
阴阳交感是指阴阳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相互感应,产生新的变化;阴阳 对立是指阴阳双方相互对立、相互制约;阴阳互根是指阴阳双方相互依存、相互 为用;阴阳消长是指阴阳双方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保持相对平衡的状态。
02
五行学说中的木、火、土、金、水分别对应着阴阳属性的生长、温热、稳定、 收敛和滋润等特性,体现了阴阳相互依存、制约和转化的关系。的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金生水、水生木,形成了一个循环的 相生关系。
相克规律
制化规律
相生相克之间存在相互制约和平衡的 关系,如木过度旺盛会导致土的缺乏 ,而土过度旺盛则会导致水的缺乏, 形成相互制约的制化关系。
3中医学基础课件-五行学说
![3中医学基础课件-五行学说](https://img.taocdn.com/s3/m/a195e99c0242a8956aece41b.png)
木过盛 乘土
木 木本身虚 被金乘
(四)五行相侮:侮,欺侮之意。相侮是指五行中 有某一行过于强盛,对原来克我的一行进行反侮。故 又称“反克”
相侮发生的原因:
①太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相侮:某一行过于强盛,而反克其所不胜。
②不及相侮:某一行本身虚弱,不仅不能克制其 所胜,反而遭受其所胜的反克。
如木本受金克,但在木特别强盛时不仅不受金的 克制,反而对金本身进行反克,称作“木侮金”;另 一方面,也可由于金本身的十分虚弱,不仅不能对木 进行克制,反而遭到木的反侮,称作“金虚木侮”。
▪ 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与相互关系
1、说明人体组织结构的分属 五脏、六腑、五体、五官、五志等,从而形成
了以五脏以中心的五大系统,分属于五行, 体现了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2、说明脏腑的生理功能
如:自然界的木有生发、条达、舒畅 的作用(一方面生长向上,另一方面还要 充满柔和),而肝主疏泄,有喜条达恶抑 郁的特性,故以肝属木。
自然界的火有温热、炎上的作用;而 心对人体有温照的作用,故以心属火。
自然界的土性敦厚,有资生、助长万 物的作用;而脾主运化,可以输送水谷的 精微,以营养脏腑组织以人体气血的生化 之源,故以脾属土。
自然界的金有清肃收敛的特性,而肺 主气,具有清肃、下降、收敛的特性,故 以肺属金。
自然界的水寒凉、滋润、下行,而肾 主水藏精,对人体具有滋养的作用,故以 肾属水。
(二)五行相克:是指这一事物对另一 事物的生长和功能具有抑制和制约的作 用。
如:水可以使火熄灭,所以说水克 火。
五行相克的规律(次序):
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 土克水。
火
木
土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五行学说 ppt课件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五行学说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6194804360cba1aa911da3f.png)
说明人体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ppt课件
8
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
ppt课件
9
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简表
相生—相互资生 相克—相互制约
次序:原因有“太过”和“乘不及”。例:
相
木乘
乘
原因:不及: 木乘
土乘
土
水 乘火
太过:
木乘
乘金
土
(正常水平)(低于正常水平)(过于亢进)(正常水平)
同:次序相同
相克与相乘 异:相克表示生理现象,
相乘表示病理现象
ppt课件
15
含义: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不胜的反向制约和克
制。又称“反克”。
次序:与相克相反。
木曰曲直:向上向外生长、舒展、升发、条达、舒畅; 火曰炎上:温暖、炎热、上升、光明、昌茂、盛; 土爰稼穑:生化、承载、受纳; 金曰从革:沉降、肃杀、收敛、清洁、发声; 水曰润下:滋润、下行、寒凉、闭藏。
ppt课件
7
三、事物或现象的五行归类:
1、归类的标准 以五行特性为依据; 2、归类的对象 以人和自然的事物或现象为对象
胜气复气出现的原因: 胜气的出现是由于五行中一行太过(包括绝对亢盛和
相对亢盛) 复气的出现是由于胜气的出现,“有胜则复” 五行的胜复又称“子复母仇”,通过胜复调节机制, 五行系统在局部出现不平衡的情况下,自行调节以维持 其整体的平衡。
ppt课件
14
(三)五行相乘与相侮:
含义: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制约 或克制。又称“倍克”。此次序与相克相同 。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五行学说 ppt课件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五行学说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f2b2fbfa26925c52dc5bf52.png)
2020/12/10
3
2020/12/10
4
木的特性:木曰曲直
• 原义:指树木的生长形 态是枝干曲直,向上向 外舒展。
• 引申义:具生长、升发 、条达、舒畅等作用或 性质的事物。
2020/12/10
2020/12/10
16
2.自然界和人体的五行属性归类表
自
然
界
五
人体
五五五五五五行五六五形情五
味色化气方季
脏腑官体志声
酸青生风东春木肝胆目筋怒呼
苦
赤
长
暑
南
夏
火
心
小 肠
舌
脉
喜
笑
甘
黄
化
湿
中
长 夏
土
脾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胃
口
肉
思
歌
辛
白
收
燥
西
秋
金
肺
大 肠
鼻
皮 毛
悲
哭
咸 黑 藏 2020/12/10 寒 北 冬 水 肾 膀 耳 骨 恐 呻 17
2020/12/10
12
日出东方 与木的升发特性相类,故归属于木
以 方
南方炎热
与火的炎上特性相类,故归属于火
位
配 日落于西 与金的肃降特性相类,故归属于金
属
五 行
北方寒冷
与水的润下特性相类,故归属于水
中原物丰 与土的生化特性相类,故归属于土
2020/12/10
13
肝气的疏泄条达
木的升发、条达特性 木
五行ppt课件
![五行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4e88d94f242336c1fb95ead.png)
15
五脏与六腑
完整版ppt课件
肝与胆:胆寄于肝,脏腑相联,经络相通,构成表里。胆汁来 源于肝,若肝的疏泄失常,会影响到胆汁的正常排泄。反之, 胆汁的排泄失常,又会影响到肝。故肝胆症候往往同时并见, 如黄疽、胁痛、口苦、眩晕等。
脾与胃:升降协调,胃纳脾化,互相为用,构成了既对立又统 一的矛盾运动,共同完成水谷的消化、吸收和转输的任务。
五行
五脏
六腑
五色 五味
五官
五体
华
五感
季节
方位
气候
五液
木
肝
胆
青
酸
目
筋
爪
怒
春
东
风
泪
火
心
小肠
红
苦
舌
脉
面
喜
夏
南
热
汗
土
脾
胃
黄
甘
口
肌肉 唇
思
长夏
中
湿
涎
金
肺
大肠
白
辣
鼻
皮
毛
悲
秋
西
燥
涕
水
肾
膀胱
黑
咸
耳
骨
发
恐
冬
北
寒
唾
9
完整版ppt课件
五行 五脏 六腑 五色 五味 五官 五体 华 五感 季节 方位 气候
五液
木肝胆
青酸 目
21
五味与五脏
完整版ppt课件
酸味入肝。在日常生活中适当吃些酸味食品,可促进食欲,有 健脾开胃之功,还有增强肝脏功能的作用,并能提高钙、磷等 元素的吸收。醋酸还具有消毒之功效。但过量服食可引起胃肠 道痉挛及消化功能紊乱,故脾胃有病者宜少食。
中医学的医学基础——五行学说ppt课件
![中医学的医学基础——五行学说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e3edac6856a561252d36f4d.png)
2、运用五行归类的理论,解释五 脏与六腑、形体、官窍之间的联系
以五脏(肝、心、脾、肺、肾)为中心, 与六腑(实为五腑:胆、小肠、胃、大肠、膀 胱)相配合,联系五脏支配的五体(筋、脉、 肉、皮、骨)、所主的五官(目、舌、口、鼻、 耳),以及外荣于体表的特定组织,即五华 (爪、面、唇、毛、发)等,形成了以五脏为 中心的脏腑结构系统。
的预后。 如肝病色青而见弦脉,色脉相符,为平; 若反见浮脉,则属克色之脉,为逆; 若得沉脉,则属生色之脉,为顺。
(四)指导疾病的治疗
1、控制疾病的传变 2、确定治则治法 3、指导脏腑用药 4、指导针灸选穴 5、指导精神疗法
1、控制疾病的传变
五脏中某一脏有病,可能传及其他四脏。 故临床治疗时,除对所病本脏进行治疗之外, 还要依据其传变规律,治疗其他脏腑,以防 止其传变。如肝气太过,或郁结或上逆,木 亢则乘土,病将及脾胃,此时应在疏肝平肝 的基础上预先培其脾气,使肝气得平,脾气 得健,则肝病不得传于脾。
进行五行归类,从而构建了五行系统。 取象比类法:“取象”:即是从事物的外
象中找出能反映本质的特有征象;“比类”: 即将某种事物所特有的征象与五行各自的特性 相比较,以确定其五行归属。
如东方为日出之方位与木的升发特性相类, 故东方属木。同理,则西方属金。
东
南
五方 与五行
北
西
推演络绎法:根据已知某些事物的五行属性,推演 归纳其他相关事物,从而确定这些事物的五行归属。
土→金→水→木
(3)关系: “生我”者为母
母子关系 “我生”者为子
(4)举例: 木
生
火
“母” “生我”
(我)
(我)
“子” “我生”
(我 )
五行ppt教学课件
![五行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697f65b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f8.png)
运用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和精神状 态。例如,当感到焦虑和紧张时,可以尝试通过冥想或深 呼吸来平衡心神,从而缓解压力和疲劳。
在风水学中,五行生克制化规律被用来调和自然环境和人的关系,以达到趋吉避凶的效果。 例如,根据五行相生的原理,将木属性的绿色植物放在家中可以增强家中的生气和活力;根 据五行相克的原理,将金属性的物品放在家中可以化解一些不良的风水格局。
在命理学中,五行生克制化规律被用来推算人的命运和性格特点。例如,根据五行相生的原 理,如果一个人的命理五行缺水,那么这个人可能比较急躁、缺乏耐心;根据五行相克的原 理,如果一个人的命理五行木多金缺,那么这个人可能比较固执、倔强。
五行的特性
火的特性
炎热、光明、活跃 、迅速。
金的特性
坚硬、锋利、收敛 、沉静。
木的特性
生长、发展、舒展 、柔和。
土的特性
稳定、厚重、包容 、肥沃。
水的特性
流动、变化、深邃 、寒冷。
五行的相互关系
相生关系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表示一种物质或能量状态可以产生或滋养另 一种物质或能量状态。
相克关系
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表示一种物质或能量状态可以制约或抑制另 一种物质或能量状态。
制化关系
五行的相互关系还包括制化和反制化。制化是指一种物质或能量状态可以调节另一种物质 或能量状态的功能或特性;反制化则是指一种物质或能量状态可以消除另一种物质或能量 状态的特性或影响。
02
五行PPT教学课件
目录 CONTENT
• 五行的基本概念 • 五行的应用 • 五行的相生相克 • 五行的与其他事物的关联 • 五行的实践应用
01
【医学课件】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课件
![【医学课件】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ddc534f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3a.png)
2023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课件•中医基础理论概述•中医阴阳学说•中医五行学说目录•中医基础理论与现代医学•中医养生法01中医基础理论概述中医基础理论起源于先秦,历经数千年的发展与演变,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
起源汉代,张仲景、华佗等医家奠定了中医基础理论的基础。
奠基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医基础理论不断发展和完善,出现了众多医学流派。
发展现代中医基础理论在继承发扬古代中医理论的基础上,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形成了更为完善的理论体系。
现代发展阴阳学说阴阳学说用阴阳两极的矛盾运动来解释自然界和人体内的各种现象,包括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等。
脏腑学说脏腑学说主要研究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相互关系,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
经络学说经络学说主要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组成、功能及病理变化等,是中医基础理论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行学说五行学说用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的性质来类比人体内各个脏腑器官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1 2 3中医基础理论强调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有助于人们培养正确的健康观念,提高防病治病的能力。
培养正确的健康观念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的基石,掌握好中医基础理论有助于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提高临床诊疗水平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中医基础理论有助于弘扬中华文化,推动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弘扬中华文化02中医阴阳学说阴阳是事物的两种基本属性,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的概括。
阴阳的基本概念阴阳可表示事物的两个方面,具有普遍性、相关性和相对性。
阴阳的涵义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阴阳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彼此依存和制约。
阴阳对立统一阴阳两个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阳极则阴,阴极则阳。
阴阳相互转化阴阳两个方面在动态变化中维持着平衡关系,达到平衡状态时则表现为调和状态。
阴阳消长平衡阴阳学说的基本原理03指导养生保健阴阳学说指导养生保健,如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饮食调理等。
中医基础理论五行学说ppt课件
![中医基础理论五行学说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f6cf15cfd0a79563d1e7293.png)
25
引起相侮的原因 五行中的某一行过于强盛,对原来“克我”一行进行反向克
制。 如:“木亢侮金”
五行中的某一行过于虚弱,受原来“我克”一行的反向克制。 如:“金虚木侮”
完整版ppt课件
26
五行相乘与相侮的关系
都是不正常的相克现象。
区别:相乘是按五行的相克次序发生过强的克制,相侮是与五行 相克次序发生相反方向的克制现象。
完整版ppt课件
40
病色与病脉 脏腑病,出现本脏之色、本脏之脉,此为疾病的色脉相符,病情较 轻。
脏腑病,出现色脉相生,表示病情虽重,但病势为顺,预后良好。
脏腑病,出现色脉相克,表示病情严重,病势为逆,预后不良。
完整版ppt课件
41
病色与反映在面部的分部
本脏之色见于本脏之位,是色脉相 符,表示病情较轻。 心
完整版ppt课件
20
五行制化调节
制,制约;化,化生。
是指五行系统结构在正常 状态下,通过其相生和相 克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 种调节作用,又称之为 “五行制化”,或隔二隔 三调节。
完整版ppt课件
21
五行制化
如:以火为例
水克火, 火生土以克水; 使水对火的克制不致过分造成火的偏衰。
木生火 , 火生土以克水,水生木,木生火; 以保证火不会偏亢。
抑木扶土法、培土制水法 佐金平木法、泻南补北法
完整版ppt课件
51
抑木扶土法
是通过疏肝健脾以治疗肝气亢逆、脾虚失运病证的一 种方法,又称疏肝健脾法。 适用于肝郁脾虚病证。 临床表现
完整版ppt课件
52
培土制水法
是通过温运脾阳,或健脾温肾,以治疗水湿停聚病证的一种方法, 又称健脾温肾利水法。 适用于脾虚不运,或脾肾阳虚,水湿泛滥而致水肿胀满之证。 临床表现
《中医基础五行学说》PPT课件ppt课件
![《中医基础五行学说》PPT课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9e1ce439b6648d7c1c7465d.png)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药学的应用
(2)相克规律: “抑强”、“扶弱” 抑木扶土法(调理肝脾法) 培土制水法(温运脾阳→治疗肾虚水泛) 佐金平木法(泻肝清肺法) 泻南补北法(泻心火以滋肾水) (3)其他: 指导脏腑用药 色、味 指导针灸治疗 指导精神情志疾病的治疗
阴阳学说与五行学说之间的关系 均属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 阴阳与五行从不同的方面阐述事物发展变化的 规律 五行中每一行又可再分阴阳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药学的应用 (三)说明脏腑疾病的发病和传变规律 1、疾病的发生 2、疾病的传变 (1)相生关系的传变、母子相及 ①母病及子 肾精不足→肝血不足→肝肾精血不足 ②子病及母 子盗母气 心火旺引动肝火→心肝火旺 (2)相克关系的病理传变(相乘相侮) ①相乘 肝病传脾(木旺乘土、土虚木乘)→肝脾不和 ②相侮 肝病传肺(木侮金)→肝火犯肺
生长、升发、舒畅、条达 温热、升腾、向上 生化、承载、受纳 清肃(清洁、肃杀)、收敛 寒凉、滋润、向下
木曰曲直—— 凡具有生长、 升发、条达、 舒畅性质的事 物,归属于木 行。
火曰炎上— 凡具有温热、 升腾等性质 的事物,归 属于火行
土爰稼穑— 凡具有承载、 受纳、生化 等性质的事 物,归属于 土行
中医理论知识-- 五行学说
一、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 五行 — 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以之 分类而构成的五大行类事物之间的运动变化。 “行”——①行列,次序;②运动变化 ——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及其相互关系。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五行的特性
木:木曰曲直 火:火曰炎上 土:土爰稼穑 金:金曰从革 水:水曰润下
五行相生相克关系
木(肝)
相生
相克
水(肾)
火(心)
金(肺)
土(脾)
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基础整理阴阳五行ppt课件
![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基础整理阴阳五行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0f50468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25.png)
注重健康教育和预防保健
总结词
加强中西医结合,提高诊疗水平
详细描述
慢性病的发生与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密切相关。在慢性 病管理中,应注重健康教育和预防保健,指导患者养成健 康的生活习惯,预防慢性病的发生和复发。
THANKS
感谢观看
04
阴阳五行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诊断中的应用
阴阳失调
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判断体 内阴阳是否平衡,以及阴阳失调的具 体情况,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五行相生相克
利用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分析疾病 传变规律,预测病情发展趋势,有助 于早期诊断和防治。
治疗中的应用
调整阴阳
治疗的目标是调整阴阳平衡,根据阴阳失调的具体情况,采取补阴、补阳或调和 阴阳等治疗方法。
心与火
心主血脉,负责推动血脾与土
脾主运化,负责消化吸收,五 行中属土,代表化生、承载和 受纳。
肾与水
肾主藏精,负责生殖和生长发 育,五行中属水,代表滋润、 涵养和下行。
五脏失调与疾病
肾失调
肾阳虚或肾阴虚可能导致腰膝酸软、性功 能减退等症状;肾虚水泛则可引起水肿、 小便不利等。
案例三:中医学在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
总结词
发挥中医学优势,提高慢性病管理效果
详细描述
中医学在慢性病管理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如整体观念、辨 证施治、预防为主等。通过合理的治疗方案和健康指导, 可以提高慢性病管理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详细描述
中医学与现代医学各有所长,加强中西医结合可以提高诊 疗水平。在慢性病管理中,应充分发挥中医学的整体调节 和现代医学的精确诊断优势,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治疗方 案。
总结词
注重整体观念,综合调理
详细描述
《中医五行课件》
![《中医五行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217006e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24.png)
五行属性的表现和特征
金属性
具有刚性、明亮、珍贵的特征, 代表财富、权力和智慧。
木属性
具有生长、繁茂、活力的特征, 代表生命、创造力和进取心。
水属性
具有流动、清澈、柔软的特征, 代表情感、洞察力和变化。
五行与人体器官、病症的关系
1
五行内脏关系
五行与人体内脏的功能、病症相关联,
平衡与失衡
2
例如心属火,肺属金,肝属木等。
火属性概述
火属性代表热情和活力,火的特征包括激情、创造力和活跃性。火属性草药 有丹参、炙黄芩等。
金属性食物 木属性食物 水属性食物
以辛辣、炒制为主,如辣椒、咖啡。 以青菜、豆类为主,如莴苣、豆芽。 以海鲜、湿润食材为主,如海藻、螃蟹。
五行辩证论治基本理论
中医五行辩证论治是通过观察五行关系、阴阳平衡来确诊病症,并采取相应 的治疗措施以恢复人体平衡和健康。
五行在中医诊断中的应用
1
望诊
通过观察面色、舌质、舌苔等来判断人
五行养生通过调整饮食、生活习惯、情绪和锻炼等方面提高健康水平,促进 身体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金属性概述
金属性代表刚性和珍贵,金的特征包括财富、权力和智慧。金属性草药有金 银花、连翘等。
木属性概述
木属性代表生长和活力,木的特征包括生命、创造力和进取心。木属性草药有当归、太子参等。
水属性概述
水属性代表流动和柔软,水的特征包括情感、洞察力和变化。水属性草药有 麦冬、白芍等。
五行的平衡有益健康,失衡可能引发疾
病,中医通过调理五行以恢复平衡。
3
治疗应用
中医运用五行理论辨证论治,选择相应 的草药和疗法以调整体内五行。
五行与中草药的关系
金属性草药
中医基础理论--五行学说【优质PPT】
![中医基础理论--五行学说【优质PPT】](https://img.taocdn.com/s3/m/3baed157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77.png)
行(复气)旺盛,以制约该行的亢盛,使之复归于常。 因此,五行胜复,子复母仇,实际是五行系统内部在
出现不协调时,系统本身具有的一种反馈机制。 以木行亢盛为例:
木(+) 土(-) 水(+) 火(-) 金(+) 木(-)
2021/9/8
1.确定五脏病变部位:
以本脏所主之色、味、脉来诊断本脏之病。 如:面见青色、喜食酸味、脉弦——病多在肝 面见赤色、口有苦味、脉洪——多为心火
以它脏所主之色、味、脉来确定五脏相兼病变。 如:脾虚之人,面见青色——为木来乘土 心病之人,面见黑色——为水来克火
2.推断病情的轻重顺逆
以五行生克关系从色脉来判断病情的顺逆。 色脉相合——病顺 色脉不符——得生则生,得克则死
2021/9/8
4
五行的特性
木曰曲直—曲直指能屈能伸。木具有树干曲直,向上各外舒 展的特性。因而引伸为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性 质和作用的事物,均属于木
火曰炎上—炎上指火具有炎热、上升、光明的特性。因而引 伸为具有温热、升腾、光明性质和作用的事物,均属于火
土曰稼穑—稼穑是指农作物的播种和收获。土具有生化、载 物的特性,因而引伸为具有生化、承载、受纳性质和作用 的事物,均归属于土。“土为万物之母”、“土载四行”
二千多年前的 中国古人认为构成世界万物的基本元素是木、火、土、金、 水。
2021/9/8
3
五行的概论
五——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 行——运动变化。 五行——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五行学说中的“五行”,不再特指木、火、土、金、 水五种物质本身,而是一个抽象的哲学概念。古人运用抽 象出来的五行特性,采用取象比类和推演络绎的方法,将 自然界中的各种事物和现象分归为五类,并以五行“相 生”“相克”的关系来解释各种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 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内容
1、五行的概念 2、五行的特性(5个) 3、五行的归类 4、五行的关系 5、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五行的概念
“五行”-----是指木、火、土、 金、水等五类基本物质的运 动变化。
木、火、土、金、水是构成 世界的最基本的五类物质。
五行的特性
《尚书·洪范》写道:“水 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 曲直,金曰从革(变),土 爰稼穑。”
土的特性:“土爰稼 穑”。
“稼穑”是指土有播种和收 获农作物的作用。
因而引申为具有生化、承载、 受纳性质和作用的事物,均 属于土。
金的特性:“金曰从 革”。
“从革”是指变革的意思。 引申为具有清洁、肃降、收
敛等性质和作用的事物,均 归属于金。
水的特性:“水曰润 下”。
是指水具有滋润和向下的 特性。
引申为具有寒凉、滋润、 向下运行的性质和作用, 均归属于水。
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
古人运用五行学说,将自然界各种 事物和现象,以及人体的脏腑组织、 生理病理现象,作了广泛的联系和 探讨,并用“取类比象”的方法, 按照事物的不同性质、作用与形态, 分别将其归属于木、火、土、金、 水“五行”之中 。
(一) 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与相互关系 (二) 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三) 用于诊断和治疗
(一) 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与相 互关系
1、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 2.说明五脏之间的相互关系: (1)说明五脏间相互资生的关系: (2)五脏相互制约的关系
1、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
按五行归类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 支配五体,开窍五官,荣于体表,并与 季节、方位、气候紧密地联系起来,从 而使人体内外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五行之间互相滋生、互相 促进的关系称之为五行的 相生关系。
1.相生
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 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 水生木。并依次孽生,循环 无端。
2.相克
相克即有制约、克制、抑 制之意。
五行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 称为五行相克关系。
2.相克
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 土,土克水,水克火,火 克金,金克木。这种相克 关系也是往复无穷的。
五行之间相乘的顺序与相克的顺序 是一致的,只是相克为正常现象, 相乘为异常现象。
4、相侮
侮:即欺侮,有恃强凌弱之意。
相侮即反克,又称反侮。指五行 中任何一行如果出现太过,使原 来克它的一行不仅不能克制它, 反而被它所克制,出现相侮现象。
五行中的相侮规律以反克推之。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补其母”、“实则泻其子”。 ②根据相克规律来确定治疗法则:抑木
扶土法、培土制水法、佐金平木法等。
自然界
五 行
五五五五五五 味色化气方季
人体
五六五情形 脏腑官志体
酸
青
生
风
东
春
木
肝
胆
目
怒
筋
苦
赤
长
暑
南
夏
火
心
小肠
舌
喜
脉
甘
黄
化
湿
中
长夏
土
脾
胃
口
思
肉
辛
白
收
燥
西
秋
金
肺
大肠
鼻
悲
皮毛
咸
黑
藏
寒
北
冬
水
肾
膀胱
耳
恐
骨
五行的相互关系
(一) 相生相克(生理) (二) 相乘相侮 (病理)
1.相生
相生即有资生、助长、促 进之意。
五行相生关系又称:“母子关 系”
在相生关系中,任何一行都有“生 我”,“我生”两方面的关系 。
比喻成“母“与“子”的关系, “生我”者为“母” ,”我生”者 为“子”。
以土为例,生我者是火,火能生土, 故火为土之母;我生者是金,土能 生金,故金为土之子
3.相乘
乘,即乘虚侵袭之意。相乘即相克 太过,超过了正常的制约称度,引 起了一系列的异常相克现象,从而 使事物之间失去了正常的平衡协调 关系。
木的特性:“木曰曲直”。
“曲直”是指树木的生长形态, 具有枝干曲直,向上向外围舒展 的特性。
因而引申为具有生长、升发、条 达舒畅等性质和作用的事物,均 归属于木。
火的特性:“火曰炎 上”。
“炎上”是指火具有温热, 上升的特性。
因而引申为具有温热、升腾 性质和作用的事物,归属于 火。
例如:根据木的特性,因肝性喜条达而 恶抑郁,具有疏泄的功能。故以肝属木, 而肝配胆,主筋,开窍于目,其华在爪, 如春应东方,风主令,其味酸。
(二) 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1、相生关系的传变:母病及子 , 子病犯母
2.相克关系的传变 :相乘、相 侮
(三) 用于诊断和治疗
1.用于诊断 2.用于治疗 (1)指导控制疾病的传变 (2)用以确定治则治法: ①根据相生规律确定治疗原则:“虚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