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论文汇编
工业机器人论文正文

第绪论1.1工业机器人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工业机器人是集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传感器、人工智能等多学科先进技术于一体的现代制造业重要的自动化装备。
自从1962年美国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以来,机器人技术及其产品发展很快,已成为柔性制造系统( FMS) 、自动化工厂( FA)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的自动化工具。
广泛采用工业机器人,不仅可提高产品的质量与数量,而且保障人身安全、改善劳动环境、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材料消耗以及降低生产成本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一样,工业机器人的广泛应用正在日益改变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20世纪80年代以来,工业机器人技术逐渐成熟,并很快得到推广,目前已经在工业生产的许多领域得到应用。
在工业机器人逐渐得到推广和普及的过程中,下面三个方面的技术进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驱动方式的改变20世纪70年代后期,日本安川电动机公司研制开发出了第一台全电动的工业机器人,而此前的工业机器人基本上采用液压驱动方式。
与采用液压驱动的机器人相比,采用伺服电动机驱动的机器人在响应速度、精度、灵活性等方面都有很大提高,因此,也逐步代替了采用液压驱动的机器人,成为工业机器人驱动方式的主流。
在此过程中,谐波减速器、R V减速器等高性能减速机构的发展也功不可没。
近年来,交流伺服驱动已经逐渐代替传统的直流伺服驱动方式,直线电动机等新型驱动方式在许多应用领域也有了长足发展。
2.信息处理速度的提高机器人的动作通常是通过机器人各个关节的驱动电动机的运动而实现楼渊:四自由度圆柱坐标机器人设计的。
为了使机器人完成各种复杂动作,机器人控制器需要进行大量计算,并在此基础上向机器人的各个关节的驱动电动机发出必要的控制指令。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C P U的计算能力有了很大提高,机器人控制器的性能也有了很大提高,高性能机器人控制器甚至可以同时控制20多个关节。
机器人控制器性能的提高也进一步促进了工业机器人本身性能的提高,并扩大了工业机器人的应用范围。
机器人概论论文(共5篇)

机器人概论论文(共5篇)第一篇:机器人概论论文论机器人摘要:简要回顾了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当今世界机器人技术。
并预测了今后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发展策略。
关键词:机器人,机器人技术,发展机器人的诞生与发展1920年克作家卡雷尔.卡佩克发表了科幻剧本《罗萨姆的万能机器人》。
剧情是这样的:罗萨姆公司把机器人作为人类生产的工业产品推向市场,让它去充当劳动力,以呆板的方式从事繁重的劳动。
后来,罗萨姆公司使机器人具有了感情,在工厂和家务劳动中,机器人成了必不可少的成员。
该剧预告了机器人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在剧本中,卡佩克把捷克语“Robota”(农奴)写成了“Robot”(机器人)。
这也是人类社会首次使用“机器人”这一概念。
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的诞生,推动了现代机器人的发展。
50年代是机器人的萌芽期,其概念是“一个空间机构组成的机械臂,一个可重复编程动作的机器”。
1954年美国戴沃尔发表了“通用重复型机器人”的专利论文,首次提出“工业机器人”的概念;1958年美国联合控制公司研制出第一台数控工业机器人原型;1959年美国UNIMATION公司推出第一台工业机器人。
60年代随着传感技术和工业自动化的发展,工业机器人进入成长期,机器人开始向实用化发展,并被用于焊接和喷涂作业中。
70年代随着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机器人进入实用化时代。
日本虽起步较晚,但结合国情,面向中小企业,采取了一系列鼓励使用机器人的措施,其机器人拥有量很快超过了美国,一举成为“机器人王国”。
80年代,机器人发展成为具有各种移动机构、通过传感器控制的机器。
工业机器人进入普及时代,开始在汽车、电子等行业得到大量使用,推动了机器人产业的发展。
为满足人们个性化的要求,工业机器人的生产趋于小批量、多品种。
90年代初期,工业机器人的生产与需求进入了高潮期:1990年世界上新装备机器人81000台,1991年新装备76 000台。
工业机器人学习论文

工业机器人技术及发展前景引言工业机器人是机器人的一种。
机器人可以代替或者协助人类完成各种工作,凡是枯燥的、危险的、有毒的、有害的工作,都可由机器人大显身手。
机器人除了广泛应用于制造业领域外,还应用于资源勘探开发、救灾排险、医疗服务、家庭娱乐、军事和航天等其他领域。
机器人是工业和非产业界的重大生产和服务性设备,也是先进制造技术领域不可缺少的自动化设备。
工业机器人作为一种特殊的自动化设备,具备智能技术,所以工业机器人在传统产业的应用将大大的提升企业产品的竞争力,促进产品的更新换代,对国家经济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而在科学研究,资源勘探方面,工业机器人可替代人的大部分工作,因此促进了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并增强了国家的国际地位。
在国防领域工业机器人的研究更是层出不穷,特别是在强调零伤亡战争的今天,机器人可替代士兵前往危险的前沿地区,而且没有人性的一些弱点,增强了战斗力,为国家创造了一个和平安定的环境。
1.工业机器人的发展:1.1 机器人概念的诞生机器人技术一词虽然出现的较晚,但这一概念在人类的想象中却早已出现。
自古以来,有不少科学家和杰出工匠都曾制造出具有人类特点或具有动物特征的机器人雏形。
我国西周时期的能工巧匠就研制出了能歌善舞的伶人,这是我国最早的涉及机器人概念的文章记录,此外春秋后期鲁班制造过一只木鸟,能在空中飞行,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
机器人一词由捷克作家--卡雷尔.恰佩克在他的讽刺剧《罗莎姆的万能机器人》中首次提出,剧中描述了一机器奴仆Robot。
此次Robot被沿用下来,中文译成机器人。
1942年美国科幻作家埃萨克.阿西莫夫在他的科幻小说《我.机器人》中提出了“机器人三大定律”,这三大定律后来成为学术界默认的研发原则。
现代机器人出现于20世纪中期,当计算机技术出现,电子技术的进步,数控机床的出现及与机器人相关的控制技术和零件加工技术的成熟,为现代机器人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1.2 国内外机器人发展目标根据国内外机器人发展的经验、现状及近几年的动态,结合当前国内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十五”期间机器人技术应重点开展智能机器人、机器人化机械及其相关技术的开发及应用;开展以机器人为基础的重组装配系统及其相关技术的开发研究及加强多传感器融合及决策、控制一体化技术及应用的研究。
《工业机器人》结课论文

工业机器人引言工业机器人是一种能够自动执行复杂任务的可编程装置。
由于其高效、高精度和高稳定性,工业机器人已经在生产制造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历程、工作原理、应用领域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发展历程工业机器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
最早的工业机器人是由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发明的,用于协助汽车制造。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工业机器人得到了许多技术创新和改进。
当今的工业机器人已经实现了许多先进功能,例如感知能力、人机协作和自主导航等。
工作原理工业机器人的工作原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1.感知环节:机器人通过各种传感器来感知外部环境,例如视觉传感器、力测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可以帮助机器人获取周围物体的位置、形状和状态等信息。
2.规划与控制:基于感知结果,机器人需要进行规划与控制,确定执行任务的路径和动作。
这通常通过预先编程或者机器学习等方法来实现。
3.执行任务:一旦机器人确定好路径和动作,它会自动执行任务。
机器人的执行通常包括移动、抓取、放置等动作。
应用领域工业机器人在许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制造业工业机器人在制造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们可以执行重复性的、危险的或繁重的任务,例如焊接、喷涂、装配等。
机器人的高精度和高效率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
医疗保健工业机器人在医疗保健领域也有着广泛应用。
例如,在手术中,机器人可以辅助医生进行高精度的操作,从而提高手术成功率并减少风险。
物流和仓储工业机器人在物流和仓储领域可以帮助实现自动化的仓库操作。
机器人可以自动搬运货物、装载和卸载货车,大大提高了物流效率和准确性。
未来发展趋势工业机器人的未来发展趋势有以下几个方面:1.人机协作:未来的工业机器人将更加注重与人的合作。
机器人将能够与人类工作人员实现紧密的协作,相互补充优势,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2.人工智能: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工业机器人将具备更强的智能化能力。
毕业论文 机器人

毕业论文机器人机器人,是指能根据预定程序或经过学习能力,自动地执行人类指令的智能化机械设备。
自20世纪40年代初期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诞生以来,机器人在工业、医疗、农业、教育等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篇毕业论文将就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应用场景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深入探讨。
一、机器人发展现状1.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工业是机器人应用最为广泛的领域。
在工厂的装配、生产线、质量检验等领域,机器人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据统计,全球每年生产出至少260万台机器人,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的日本机器人已达到了140万台。
在我国智能制造的实践中,机器人也是关键技术之一。
2.机器人医疗机器人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手术机器人。
手术机器人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现在已经可以进行心脏手术、肝移植等复杂手术。
另一类是照护型机器人,通过计算机视觉和机器人技术,实现自动化护理。
3.机器人农业机器人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机器人可以实现苗种培育、自动种植、农作物检测、果实采摘等工作。
二、机器人的应用场景1.生产制造机器人在生产制造领域是广泛应用的。
它可以对特定的产品进行加工和组装,有力地提高了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应用于汽车制造、电子制造等领域。
2.医学护理机器人在医学护理方面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协助医生完成手术、进行诊断,还可以提供长期的照顾服务。
3.军事作战机器人可以在战争领域中发挥作用,可以在地面、海洋或者空中协助作战,减少了士兵的风险,同时也提高了作战效率。
三、机器人未来发展趋势1.人工智能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也为机器人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人工智能可以帮助机器人更好地处理和分析数据,进一步改进机器人的性能和功能。
2.多功能机器人未来的机器人不仅仅只为一件事情而存在,更多的是具备多个功能的机器人,极大地提高了机器人的运用价值和使用范围。
3.生物医学生物医学领域也是未来机器人发展的重要方向,例如通过机器人帮助人类进行远程手术等,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机器人自动化专业论文(共5篇)

机器人自动化专业论文(共5篇)第一篇:机器人自动化专业论文摘要:本设计是根据机器人系统与PLC控制系统的之间的逻辑控制为准则,对两者之间信号的编码组合,然后提出汽车焊接系统集成行业自动程序标准化的方案,能够使用户程序做到可移植性,易读性,准确追踪故障点。
关键词:PLC;机器人;标准化引言随着工业技术发展,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已成为当前智能化装备的主流及发展方向。
机器人多用在自动工位上,由外围设备控制用户程序启动和运行,实现自动控制,提高了工厂的生产效率,降低损耗、实现效益扩大化。
本文主要介绍着FANUC系统机器人由三菱PLC实现自动标准化控制方案。
控制系统2.1 系统结构设计本系统的结构由机器人系统和PLC控制系统组成,采用CC-Link 分散型I/O控制方案,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PLC完成机器人的用户程序控制和现场总线信号采集,HMI完成显示信号状态、报警、控制管理等功能[1]。
2.2 系统工作原理本系统是基于CC-Link现场总线的工业过程控制局域网,PLC对机器人的控制属于自动控制,通过PLC实现不同条件时对机器人不同用户程序的调用与控制,实现同一台机器人完成不同工作的柔性化控制。
同时机器人程序运行过程中,PLC对机器人的特定段进行分段控制,对进入特定运动区域进行信号互锁与禁止保护,同时PLC处理采集机器人和外围设备信号反映到人机交互界面,供现场操作人员判断机器人的运行状态和故障处理[2]。
标准化程序设计3.1 标准化程序概念在自动化系统集成行业中,标准化程序就是规范用户程序结构和逻辑,能够使用户程序结构清晰、简明易懂、缩短维护周期、可移植性提高,减少故障等。
3.2 标准化信号编码首先我们对PLC与机器人(Robot在表中简称R)之间信号进行处理[3],对工装夹具的车型及机器人的每个程序,每条路径做一些编码。
如表格1所示。
3.3 标准化程序工作流程设计在一个机器人和周围工装夹具的工作站的焊接过程中,分为两步:一是任务开始验证,在一个周期内每次程序运行,PLC都会对机器人的准备位做出判断,如果不在准备位,就会调用回到准备位的程序,让机器人回到准备位,这时准备位的验证任务关闭。
工业机器人毕业论文

工业机器人毕业论文论文题目:“工业机器人对生产制造的影响及展望”摘要:本论文从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历程、工业机器人的分类、工业机器人在生产制造中的应用现状与影响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对未来工业机器人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工业机器人、生产制造、影响、展望一、引言工业机器人是一种能代替人类完成某些惯常性劳动的机器人。
它首先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经过近60年的发展,工业机器人已经成为现代工业制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使用工业机器人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还能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和保障环境的温和性。
因此,在当前生产制造领域,工业机器人被广泛应用。
二、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历程20世纪60年代,工业机器人第一次出现在生产制造的工作中,这一时期的机器人体积较大,动作比较单一,且机器人工作的精度和可靠性都不高。
到了70年代,工业机器人开始进入瓶颈期,如果不进行技术的提升就难以发展下去。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工业机器人逐步实现了自我控制和自动化生产,也为工业机器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90年代,随着机械、电子、计算机科学等多领域技术的融合,工业机器人迎来了飞速发展的时期,出现了各种不同形态的工业机器人。
21世纪以来,随着工业4.0和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出现,工业机器人的发展进入了全新的时代。
三、工业机器人的分类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工业机器人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根据结构形式分为:立式、平行、关节、梭形和柔性等。
2.根据控制方式分为:手控、数控和自动化等。
3.根据功能特点分为:搬运、组装、垂直放置、输送和焊接等。
四、工业机器人在生产制造中的应用现状与影响1.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使用工业机器人可以大大降低人力成本,同时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在生产流水线中,机器人可以连续工作24小时,不仅保障了生产的持续性和稳定性,而且可以保证产品的一致性和精度。
2.改善工作环境和保障员工安全在传统的生产制造中,常常存在一些特别危险或高温、高压、高粉尘等不良生产环境。
工业机器人论文摘要精选

工业机器人论文摘要精选1. 智能工业机器人的设计与实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机器人成为了现代制造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论文通过对智能工业机器人的设计与实现进行研究,探讨了智能机器人的应用现状、技术特点和发展趋势,并利用ROS (机器人操作系统)平台开发了一款基于机器视觉和语音识别技术的智能工业机器人。
该机器人可以根据用户的指令完成各种不同的工作任务,例如物料搬运、零件装配等。
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机器人具备较好的智能性和实用性,可以在工业生产中起到很好的作用。
2. 工业机器人在装配领域的应用研究工业机器人在制造业中的应用已成为不可忽视的趋势,尤其是在装配领域中,机器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论文通过对国内外工业机器人装配应用的研究,详细介绍了工业机器人在装配领域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探讨了机器人的自动化装配、灵活装配和协作装配等技术方案。
此外,还在某汽车制造厂进行了实验研究,验证了机器人在汽车零部件装配中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实验结果表明,机器人能够提高装配效率、精度和质量,为工业制造业带来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3. 基于视觉系统的工业机器人技术研究视觉系统是工业机器人中常见的感知技术,其具有无接触、高精度、高灵敏等优点,在工业制造领域中被广泛应用。
本论文通过对基于视觉系统的工业机器人技术进行研究,探讨了视觉系统在机器人控制、定位、检测和识别等方面的应用;详细介绍了机器视觉系统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和算法流程;设计了一种基于视觉系统的机器人控制系统,并在实验中验证了该系统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和稳定性。
实验结果表明,机器视觉系统是一种先进的感知和控制技术,可以为工业制造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4. 工业机器人在机床自动化加工中的应用研究工业机器人在机床自动化加工领域中的应用也是比较广泛的。
本论文通过对工业机器人在机床自动化加工方面的应用进行研究,探讨了机器人在铣削、车削和激光加工等方面的应用场景和技术特点。
此外,还介绍了某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引进机器人智能加工系统的案例,分析了其优势和可行性。
工业机器人论文范文

工业机器人论文1工业设计目标本项目的研究对象限定为在居家环境中使用的、身体有残障的老年人,主要研究方案以能为老年人提供包括生理及心理层面的人性化援助为中心而展开。
设计目标是从形态、色彩、材质以及人机工程四方面改进家居服务机器人。
改变机器人只按照既定的工作流程来工作,不能能动地适应环境,没有自学习能力,生硬无趣的形象,使得用户无法从心理上接受这些原本机械化的机器人产品。
2工业设计设计过程2.1形态设计2.2色彩设计2.3材料与工艺在设计中,材料及工艺和设计的关系是密切相关的,材料及工艺是产品设计的物质技术条件,是产品设计的基础和前提。
设计通过材料及工艺转化为实体产品,材料及工艺通过设计实现其自身的价值[5]。
在家居服务机器人的材料选择上(如图7所示),整体外壳采用ABS工程塑料,并通过后期的处理,使表面产生磨砂的效果,使得机器人的外观更加柔和。
因此,在两翼部分以及尾部,采用透明硅胶,其柔软的材质,可防止因撞击而损坏。
同时柔软的材质,以其自身的特性影响着产品设计,满足产品功能要求的同时,增加了产品与人之间的亲近感,使产品与人的互动性更强[6]。
2.4人机交互设计在界面的体现上有各种形式。
此设计中加入LED用于区分产品在不同功能运用下的状态,产品开机之后LED灯开始工作,用户可以根据LED的颜色及亮度来判断产品的工作状态,LED灯亮起是工作状态的标志,该设计不仅实用性强而且使产品更为活泼生动,为用户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如图8所示。
在老年人接触机器人时,通过分析老年人的情感,来表现出符合其情感需求的情感,让老年人从心理上感觉到,这个机器人是人性化的,是具有情感的,也是积极的、有朝气的[6]。
3小结关键词:中职院校工业机器人教学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机器人作为集机械、电子、控制、传感以及计算机技术等多领域知识于一体的典型代表以及工业自动化的三大支柱之一,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工业现场。
随着工业机器人的广泛应用,不少中高职院校都把机器人的教学引入教学大纲和实训环节。
工业机器人毕业论文六篇

工业机器人毕业论文六篇工业机器人毕业论文范文1关键词: 本科毕业论文指导试验员化工化学类毕业论文试验角色转变本科毕业论文是本科生教育的一个综合性科学实践教学环节,也是同学在校学习期间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总结,是整个教学活动中不行缺少的重要环节。
对理工科尤其是化学化工学科而言,毕业论文试验又是毕业论文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培育同学综合运用所学学问和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以及训练专业科学讨论思维与方法的重要环节[1]。
化学化工类毕业论文试验是一种综合性的设计试验,不同于单学科试验。
在整个试验过程中,理论学问和试验内容、方法往往涉及多个学科,需要同学把所学学问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很好地理解、把握,这样就对论文指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
然而,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招生人数的增加,毕业论文指导老师原来就有比较繁重的本科生、讨论生教学与科研任务,有限的精力使得他们对毕业生试验的指导和管理常常不能到位,“带而不管、管而不力”的现象时有发生[3]。
而且,同学还有可能由于试验室条件以及仪器、药品、耗材等不能到位,对试验过程拖拖拉拉,同学的侥幸心理、畏难心情等也会影响同学毕业论文的质量。
此外,当前毕业论文指导工作量的安排问题,势必会影响试验员的工作乐观性,不利于毕业论文试验的顺当开展。
因此,在毕业论文完成过程中,如何定位试验员的角色,发挥他们在试验室工作的优势,更好地服务本科毕业论文,提高毕业论文和人才培育质量,也将成为毕业论文教学改革讨论的话题。
以下就本科毕业论文指导中试验员所扮演的角色进行探讨。
1.做好试验资源规划师,实现试验资源合理利用和资源共享近年来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毕业论文完成期间,进入试验室开展试验的同学人数相应增加,势必会造成试验室用房和仪器设备以及药品耗材等的紧急。
因此,试验室管理人员,必需统筹规划,做好一名规划师,使试验室资源利用最大化,优势资源有效共享,保障同学毕业论文试验的正常开展。
工业机器人论文

工业机器人论文摘要:工业机器人是一种在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的自动化设备,其作用包括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力投入、改善产品质量等。
本论文主要探讨了工业机器人的定义、分类、应用领域以及对生产效率和人力资源的影响。
通过对工业机器人技术的分析与研究,为推动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引言:随着工业自动化的推进,工业机器人作为一种自动化设备在工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工业机器人是指一种可以自动执行工业任务的机器人,其优势在于可靠性高、准确性强以及在危险环境下能够代替人类进行工作。
在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的工业机器人包括装配机器人、焊接机器人、搬运机器人等,这些机器人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改善了产品质量,减少了劳动力的投入。
一、工业机器人的定义与分类1.1 工业机器人的定义工业机器人是指用于生产领域的自动化机器人,具备一定的智能化功能和执行工业任务的能力。
工业机器人具有自主性、灵活性和适应性等特点,能够完成复杂的生产操作任务,提高生产效率。
1.2 工业机器人的分类根据任务执行特点和结构形式,工业机器人可分为多种不同类型,常见的工业机器人包括以下几类:- 装配机器人:主要用于产品的装配和组装过程,能够完成各种细致精密的组装任务。
- 焊接机器人:主要应用于焊接工艺,能够实现高效、精确的焊接作业。
- 搬运机器人:主要用于物料搬运和工件转移,能够减少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 涂装机器人:主要应用于涂装行业,能够实现自动喷涂,提高产品质量。
- 检测机器人:主要用于产品质量检测,能够提高生产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二、工业机器人的应用领域工业机器人在各个行业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工业机器人应用领域:2.1 汽车制造行业工业机器人在汽车制造行业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汽车组装过程中,工业机器人可以完成各种复杂的装配和焊接工作,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力投入。
2.2 电子制造行业电子产品的制造过程需要进行大量的焊接和组装工作,工业机器人在电子制造行业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工业机器人论文(机电一体化)

一、工业机器人的定义与开展机器人问世已有几十年,但没有一个统一的意见。
原因之一是机器人还在开展,另一原因主要是因为机器人涉与到了人的概念,成为一个难以回答的哲学问题。
也许正是由于机器人定义的模糊,才给了人们充分的想象和创造空间。
1987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对工业机器人的定义:工业机器人是一种具有自动控制的操作和移动功能,能完成各种作业的编程操作机。
我国科学家对机器人的定义是:机器人是一种自动化的机器,这种机器具备一些与人或生物相似的智能能力,如感知能力、规划能力、动作能力和协同能力,是一种具有高度灵活性的自动化机器〃。
尽管各国定义不同,但根本上指明了工业机器人所具有的三个特性:1)是一种自动机械装置,可以搬运材料、零件或完成多种操作和动作功能;2)可以再编程,程序流程可变,即具有柔性(适应性〕。
3)可以在无人参与下,自动完成多种操作或动作功能,即具有通用性。
1954年,美国人George C. Devol提出了第一个工业机器人方案并在1956年获得美国专利。
1960年,Conder公司购置专利并制造了样机。
1961年,Unimation公司〔通用机械公司〕成立,生产和销售了第一台工业机器“Unimate,即万能自动之意。
1962年,A.M.F.〔机械与铸造〕公司,研制出一台数控自动通用机,取名“Versatra'h,即多用途搬运之意并以“ Industrial Robot为商品广告投入市场。
日本、西欧各国、前联也相断引进或自行研制工业机器人。
60〜70年代是机器技术获得巨大开展的阶段。
80年代,机器人在兴旺国家的工业量普与应用,如焊接、喷漆、搬运、装配。
并向各个领域拓展,如航天、水下、排险、核工业等,机器人的感知技术得到相应的开展,产生第二代机器人。
90年代,机器人技术在兴旺国家应用更为广泛,如军用、医疗、服务、娱乐等领域,并开始向智能型〔第三代〕机器人开展。
二、工业机器人的组成工业机器人一般由主构架〔手臂〕、手腕、驱动系统、测量系统、控制器与传感器等组成。
工业机器人结课论文

《工业机器人》课程论文题目:目录一:摘要--------1二:关键词---------1三:引言--------1 四:工业机器人发展历程--------1 五:机器人分类--------6 六:机器人基本应用及技术参数-------6 七:工业机器人前景展望--------8 八:工业机器人的技术探索---------10工业机器人的认识与分析-《工业机器人》结课论文摘要:通过近一个学期的《工业机器人》的课程学习,在老师的讲解和自己课下的学习过程中,我对机器人技术尤其是工业机器人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
我掌握了工业机器人基本的发展历程,并了解了机器人的分类和不同场合的性能要求。
对于机器人技术有了自己的理解和认识。
并认识到我们的机器人技术还有着极为漫长的道路要走,还需要更加深入的技术探索与研发。
关键词:工业机器人,发展历程,分类,展望,技术探索,基本知识。
引言:在接触《机器人技术》这门课程之前,对于机器人的理解仅仅局限在动漫和电影里机器人大战的场面,更现实一些的也是新闻中能有动作的人形机器人。
可是一个学期的机器人技术学习让我意识到了机器人不仅仅是科幻中的威武,更融入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它的技术发展,实际上契合了我们社会的科学技术的进步史。
工业机器人发展历程我国机器人最早体现在鲁班的机械设计杰作——可飞木鸟中,是最早记录的机器人概念的作品。
之后的张衡发明的地动仪和指南车,三国时的木牛流马,都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具有了明显的机器人的功能与结构。
自1662年,日本竹田近江发明了机器玩偶,机器人进入了一个较为迅速的发展阶段。
1738年,法国技师设计了机器鸭。
1768年,瑞士钟表匠设计了写字偶人等作品,采用了巧妙地机械结构。
1893年,加拿大莫尔设计了能行走的机器人,之后,机器人在各影视作品中广泛出现,并逐渐赢得了科学家的青睐。
我国的工业机器人研制虽然起步晚,起步于70年代初,其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70年代的萌芽期;80年代的开发期;90年代的实用化期。
工业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及趋势论文

工业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及趋势论文引言工业机器人是指用于代替或辅助人类完成生产线工作的机器人。
自20世纪60年代问世以来,工业机器人已经成为现代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工业机器人行业也在不断演进和进步。
本文将探讨工业机器人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趋势。
发展现状技术进步工业机器人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
近年来,人工智能、机器视觉和机器学习等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工业机器人带来了许多新的应用和功能。
现代工业机器人不仅能够完成简单的重复性工作,还能够学习和适应环境的变化,具备更高的灵活性和智能化。
应用领域扩展工业机器人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展。
最初,工业机器人主要应用于汽车制造业,用于完成装配和焊接等重复性工作。
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应用的推广,工业机器人已经涉足到电子、食品、医药等不同领域。
例如,在电子制造业中,工业机器人可用于半导体芯片的组装和测试;在食品行业,工业机器人可以实现食品包装和质检;在医药领域,工业机器人可以辅助手术和药物研发等工作。
人机协作人机协作是工业机器人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传统的工业机器人通常需要独立工作,与人类操作员分开。
然而,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发展,工业机器人可以与人类操作员进行合作和交互。
这种人机协作的模式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灵活性,同时也减少了工作中的安全风险。
发展趋势灵活性和适应性未来的工业机器人将具备更高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传统的工业机器人通常是针对特定任务而设计的,难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和需求的变化。
然而,未来的工业机器人将具备更强的学习能力和自适应能力,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智能决策并调整工作模式。
智能化和自主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工业机器人将变得更加智能化和自主化。
未来的工业机器人将能够学习和适应新的工作场景,能够独立做出决策并解决问题。
同时,人工智能技术还可以帮助工业机器人进行自主学习和优化,提高工作效率和品质。
数据驱动和分析数据驱动和分析是未来工业机器人发展的重要方向。
工业机器人技术毕业论文范文

工业机器人技术毕业论文范文现如今,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机器人开始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中,替工人进行一些复杂、繁重的体力劳动,能减轻人们的工作负担。
下面是由店铺整理的工业机器人技术论文范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工业机器人技术论文范文篇一:《浅谈工业机器人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工业机器人是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是靠自身动力和控制能力来实现各种功能的一种机器。
它可以接受人类指挥,也可以按照预先编排的程序运行,现代的工业机器人还可以根据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
就工业机器人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工业机器人应用工业1 引言工业机器人最早应用于汽车制造工业,常用于焊接,喷漆,上、下料和搬运。
工业机器人延伸和扩大了人的手、足和大脑功能,它可代替人从事危险、有害、有毒、低温和高热等恶劣环境中的工作;代替人完成繁重、单调的重复劳动,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产品质量。
工业机器人与数控加工中心、自动搬运小车以及自动检测系统可组成柔性制造系统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实现生产自动化。
2 工业机器人的主要运用(1)恶劣工作环境及危险工作军事领域及核工业领域有些作业是有害于人体健康并危及生命,或不安全因素很大而不宜由人去做的作业,用工业机器人去做最合适。
例如核工厂设备的检验和维修机器人,核工业上沸腾水式反应堆燃料自动交换机。
(2)特殊作业场合和极限作业火山探险、深海探密和空间探索等领域对于人类来说是力所不能及的,只有机器人才能进行作业。
如航天飞机上用来回收卫星的操作臂;用于海底采矿和打捞的遥控海洋作业机器人。
(3)自动化生产领域早期的工业机器人在生产上主要用于机床上、下料,点焊和喷漆。
用得最多的制造工业包括电机制造、汽车制造、塑料成形、通用机械制造和金属加工等工业。
随着柔性自动化的出现,机器人在自动化生产领域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
下面主要针对工业机器人在自动化生产领域的应用进行简单介绍。
工业机器人2000字论文

工业机器人的历史与发展现状和未来机器人的应用与发展趋势梁智茗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工业越来越依赖自动化设备的辅助,繁重的工业生产也开始摆脱大量劳动力的使用,所以,工业机器人应运而生,作为一种高新技术产业,其为工业自动化水平的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并且被广泛的运用到工业生产的方方面面。
机器人的出现与普及,不仅带动了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也对未来工业生产与社会发展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工业机器人,历史由来,发展与未来趋势1、工业机器人的由来与历史工业机器人是机器人的一种,机器人的概念最早由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卡雷尔·恰佩克在其科幻小说《罗萨姆的机器人万能公司》的剧本中提出,其塑造了一个具有人的外表,特征和功能,并愿意为人类服务的机器人奴仆“Robota”。
根据这个定义,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机器人是一个在三维空间中具有多自由度,并能实现诸多拟人动作和功能的机器”。
而工业机器人,顾名思义,则是在工业生产上应用的机器人。
1954年,美国戴尔沃最早提出了工业机器人的概念,并申请了专利,该专利的要点是借助伺服技术控制机器人的关节,利用人手对机器人进行动作示教,机器人能实现动作的记录和再现,这就是所谓的示教再现机器人,现有的机器人差不多都采用这种控制方式,1959年,第一台工业机器人在美国诞生,开创了工业机器人发展的新纪元。
2、工业机器人的构造工业机器人由主体,驱动系统和控制系统三个基本部分组成,主体便是机座与执行单位,包括臂部与腕部和手部,有的机器人还配备有行走机构,大多数工业机器人拥有3至6个运动自由度,其自由度越高,机器人就越灵活,驱动装置和传动单位用以执行单位产生相应的动作,控制系统则是按照相应的程序对驱动和执行发出指令,并对机器人本体进行控制。
3、工业机器人发展现状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工业机器人发展过程主要分为三代,第一代为示教再现机器人,主要有机器手控制器与示教盒组成,可按预先设计好的程序和引导动作记录下的信息重复再现执行,该种类机器人在当今工业生产中使用最为广泛。
工业机器人论文

工业机器人论文了解工业机器人班级: 机制0803学号: 25姓名: 杜帆1.什么是工业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是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是靠自身动力和控制能力来实现各种功能的一种机器。
它可以接受人类指挥,也可以按照预先编排的程序运行,现代的工业机器人还可以根据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
戴沃尔提出的工业机器人有以下特点:将数控机床的伺服轴与遥控操纵器的连杆机构联接在一起,预先设定的机械手动作经编程输入后,系统就可以离开人的辅助而独立运行。
这种机器人还可以接受示教而完成各种简单的重复动作,示教过程中,机械手可依次通过工作任务的各个位置,这些位置序列全部记录在存储器内,任务的执行过程中,机器人的各个关节在伺服驱动下依次再现上述位置,故这种机器人的主要技术功能被称为“可编程”和“示教再现”。
1962年美国推出的一些工业机器人的控制方式与数控机床大致相似,但外形主要由类似人的手和臂组成。
后来,出现了具有视觉传感器的、能识别与定位的工业机器人系统。
当今工业机器人技术正逐渐向着具有行走能力、具有多种感觉能力、具有较强的对作业环境的自适应能力的方面发展。
目前,对全球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最有影响的国家应该是美国和日本。
美国在工业机器人技术的综合研究水平上仍处于领先地位,而日本生产的工业机器人在数量、种类方面则居世界首位。
2.工业机器人的应用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各种类型的军用机器人已经大量涌现,一些技术发达的国家相继研制了智能程度高、动作灵活、应用广泛的军用机器人。
目前军用机器人主要是作为作战武器和保障武器使用。
在恶劣的环境下,机器人的承受能力大大超过载人系统,并且能完成许多载人系统无法完成的工作,如运输机器人可以在核化条件下工作,也可以在炮火下及时进行战场救护。
在地面上,机器人为联合国维和部队排除爆炸物、扫除地雷;在波黑战场上,无人机大显身手;在海洋中,机器人帮助人清除水雷、探索海底秘密;在宇宙空间,机器人成了火星考察的明星。
工业机器人论文内容【范本模板】

机器人的发展史及分类和作用内容摘要:工业机器人自从诞生起只有短短半个世纪,但它却在现代制造业中起了不可代替的作用.工业机器人能在今做各种工作,它是怎么一步步完善的?在那些危险、人体难以承受的恶劣环境中只能靠工业机器人去完成,人的工作受人体的生理特性的限制,而工业机器人却可以发挥它的长处:不受这些限制。
每种工业机器人又有不同的特性,去完成不同的工作,这些特性是什么?关键词:工业机器人发展分类作用工业机器人发展史纵观它的发展史,道路是曲折的,不平坦的。
然而世界上各个大国发展机器人的过程融合成了人类创造机器人的史诗!美国美国是机器人的诞生地,早在1962年就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比起号称”机器人王国"的日本起步至少要早五六年.经过30多年的发展,美国现已成为世界上的机器人强国之一,基础雄厚,技术先进。
进入80年代之后,美国政府和企业界才对机器人真正重视起来,政策上也有所体现,一方面鼓励工业界发展和应用机器人,另一方面制订计划、提高投资,增加机器人的研究经费,使美国的机器人迅速发展。
80年代中后期,随着应用机器人的技术日臻成熟,第一代机器人的技术性能越来越满足不了实际需要,美国开始生产带有视觉、力觉的第二代机器人,并很快占领了美国60%的机器人市场.美国的机器人技术在国际上仍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其技术全面、先进,适应性也很强。
具体表现在:(1)性能可靠,功能全面,精确度高;(2)机器人语言研究发展较快,语言类型多、应用广,水平高居世界之首;(3)智能技术发展快,其视觉、触觉等人工智能技术已在航天、汽车工业中广泛应用;(4)高智能、高难度的军用机器人、太空机器人等发展迅速,主要用于扫雷、布雷、侦察、站岗及太空探测方面。
法国法国不仅在机器人拥有量上居于世界前列,而且在机器人应用水平和应用范围上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法国机器人的发展比较顺利,主要原因是通过政府大力支持的研究计划,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科学技术体系.即由政府组织一些机器人基础技术方面的研究项目,而由工业界支持开展应用和开发方面的工作,两者相辅相成,使机器人在法国企业界很快发展和普及.德国德国工业机器人的总数占世界第三位,仅次于日本和美国。
工业机器人论文#精选

工业机器人概述关键词:工业机器人概述气动履带式钻车行走机构改进设计一、引言工业机器人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在20世纪90年代得到迅速发展,是最先产业化的机器人技术。
它是综合了计算机、控制论、机构学、信息和传感技术、人工智能、仿生学等多学科而形成的高新技术,是当代研究十分活跃、应用日益广泛的领域。
它的出现是为了适应制造业规模化生产,解决单调、重复的体力劳动和提高生产质量而代替人工作业。
在我国,工业机器人的真正使用到现在已经接近20多年了,已经基本实现了试验、引进到自主开发的转变,促进了我国制造业、勘探业等行业的发展。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国内的工业机器人产业将面对越来越大的竞争与冲击,因此,掌握国内工业机器人市场的实际情况,把握我国工业机器人的相关技术与研究进展,显得十分重要。
正文二、机器人的发展及作用(应用)1920年,捷克作家卡雷尔·查培克在其剧本《罗萨姆的万能机器人》中最早使用机器人一词。
剧中机器人(robot)这个词的本义是苦力,即剧作家笔下的一个具有人的外表、特征和功能的机器,是一种人造的劳力。
“机器人”一词虽出现得较晚,然而这一概念在人类的想象中却早已出现。
制造机器人是机器人技术研究者的梦想,代表了人类重塑自身、了解自身的一种强烈愿望。
自古以来,就有不少科学家和杰出工匠制造出了具有人类特点或具有模拟动物特征的机器人雏形。
西周时期,我国的能工巧匠堰师就研制出了能歌善舞的伶人,这是我国最早记载的具备机器人概念的文字资料。
春秋后期,我国著名的木匠鲁班在机械方面也是一位发明家,据《墨经》记载,他曾制造过一只木鸟,能在空中飞行“三日而不下”,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东汉时代,著名科学家张衡不仅发明了地动仪、计里鼓车,而且发明了指南车,这些发明都是具有机器人构想的装置。
1662年,日本的竹田近江利用钟表技术发明了自动机器玩偶,并在大阪地道顿崛演出。
1738年,法国天才技师杰克·戴·瓦克逊发明了一只机器鸭,他的本意是想把生物的功能机械化,以进行医学上的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器人课程论文工业机器人技术概述及其应用班级: 2012031B01学号: 2012031B0134姓名: 秦健凯成绩:____摘要:作为先进制造业中不可替代的重要装备和手段,工业机器人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水平和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
机器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需求越来越大,其技术研究与发展越来越深入,这将提高社会生产率与产品质量,为社会创造巨大的财富。
本文将从工业机器的发展历史,现状及未来趋势进行阐述。
机器人技术作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自20世纪60年代初问世以来,经历了近50年的发展已取得显著成果。
走向成熟的工业机器人,各种用途的特种机器人的实用化,昭示着机器人技术灿烂的明天。
引言:工业机器人是机器人的一种。
机器人可以代替或者协助人类完成各种工作,凡是枯燥的、危险的、有毒的、有害的工作,都可由机器人大显身手。
机器人除了广泛应用于制造业领域外,还应用于资源勘探开发、救灾排险、医疗服务、家庭娱乐、军事和航天等其他领域。
机器人是工业和非产业界的重大生产和服务性设备,也是先进制造技术领域不可缺少的自动化设备。
工业机器人作为一种特殊的自动化设备,具备智能技术,所以工业机器人在传统产业的应用将大大的提升企业产品的竞争力,促进产品的更新换代,对国家经济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而在科学研究,资源勘探方面,工业机器人可替代人的大部分工作,因此促进了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并增强了国家的国际地位。
在国防领域工业机器人的研究更是层出不穷,特别是在强调零伤亡战争的今天,机器人可替代士兵前往危险的前沿地区,而且没有人性的一些弱点,增强了战斗力,为国家创造了一个和平安定的环境。
1.工业机器人的概念工业机器人是面向工业领域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是自动执行工做的机器装置,是靠自身动力和控制能力去实现各种功能的一种机器。
它可以接受人类指挥,也能按照预先编排的程序运行[1]。
现代的工业机器人还可根据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
戴沃尔提出的工业机器人有以下特征:将数控机床的伺服轴与遥控操纵器的连杆机构联接在一起,预先设定的机械手动作经编程输入后,系统就能离开人的辅助而独立运行。
这种机器人还可接受示教而完成各种简单的重复动作,示教过程中,机械手能依次通过工作任务的各个位置,这些位置序列全部记在存储器内,任务的执行过程中,机器人的各个关节在伺服驱动下再次实现上述位置,故这种机器人的主要技术功能被称为“可编程”和“示教再现” [2]。
1963年美国推出一些工业机器人控制的方式与数控机床大致相似,但是其外形主要由类似人手和臂来组成。
后来,出现了有视觉传感器、能识别且定位的工业机器人系统。
当今的工业机器人技术正在逐步向着拥有行走能力、拥有许多感觉能力、拥有较强作业环境的自适应能力方面发展[3]。
现在,对全球机器人技术发展最有影响力的应该就是美国与日本。
美国在技术的综合研究水平仍处领先的地位,而日本产的工业机器人在总量、种类方面则居世界首位。
2.工业机器人构造与分类工业机器人由主体、驱动系统及控制系统三个部分组成。
主体为机座和执行机构,包括了臂部、腕部及手部,有些机器人还具行走机构[4]。
多数工业机器人具有3~6个运动自由度,腕部一般有1~3个运动自由度;驱动系统包括了动力装置与传动装置,用于使执行机构发生相应动作;控制系统按照输入程序对驱动系统及执行机构发出的指令信号,且进行控制。
工业机器人按臂部运动的形式可分成四种。
直角坐标型臂部可沿三个直角坐标进行移动;圆柱坐标型的臂部可用作升降、回转及伸缩动作;球坐标型的臂部可以回转、俯仰与伸缩;关节形的臂部具多个转动关节。
工业机器人按照执行机构的运动控制机能,又可分作点位型与连续轨迹型。
点位型只可控制执行机构由一点至另一点的精准定位,适用于机床上下料、点焊及一般搬运和装卸等作业;连续轨迹型可控制执行机构按照给定的轨迹运动,用于连续焊接及涂装作业等。
工业机器人按照程序输入方式可分为有编程输入型与示教输入型两类。
编程输入型即用于计算机上已编辑好的作业程序文件,再通过RS232串口或者以以太网等通信方式传输到机器人的控制柜。
示教输入型示教方法有以下两种:一种是由操作者用手动控制器(即示教操纵盒),将指令信号传输到驱动系统,再让执行机构按要求动作的顺序和运动轨迹再操演一遍;另一种则是操作者直接来领动执行机构,按要求的动作顺序和运动轨迹演示一遍。
在示教过程的同时,工作程序的信息自动存入程序储存器中自动工作时,控制系统将会从程序储存器中检查相应的信息,再将指令信号传输到驱动机构,使得执行机构再演示示教的各种动作。
示教输入程序工业机器人称为示教再现形工业机器人。
有触觉、力觉或简单的视觉的工业机器人,可在较为复杂的环境下工作;如拥有识别功能或更进一步增强自适应、自学习功能,即可成为智能型工业机器人。
它可以按照人给的“宏指令”自选或自编程序去适应环境,并且自动完成更复杂的工作[5]。
3.应用随着高新技术发展,各类军用机器人已大量涌现,有些技术发达的国家已经相继研制出了智能程度高、动作灵活和应用广泛的军用机器人[6]。
现在军用机器人主要作为作战武器及保障武器来使用。
在恶劣环境下,机器人的承受能力大大超过了载人系统,且能完成很多载人系统完成不了的工作,例如运输机器人可在核化条件下工作,也可在炮火中及时的进行战场救护。
而在地面上,机器人可为联合国维及部队排除爆炸物和扫除地雷;在波黑的战场上,无人机已大显身手;在海洋之中,机器人可帮助人清除水雷及探索海底秘密;在宇宙空间中,机器人成为了火星考察的明星。
目前世界上正在研制或者已投入使用的军用机器人主要是以下几种。
2004年10月26日第一天地面机器人地面军用机器人主要分为智能机器人和遥控机器人[7]。
按其功能可以分为:排雷(弹)机器人、侦察机器人和保安机器人,甚至研制有地面微型的军用机器人。
美国于1985年开始研制的第一台地面自主车辆,可在人不进行干预的情况下在道路上行驶。
1993年美国研制出了时速为75公里的自主车[8]。
现在依然有许多技术难题尚未解决。
但是地面自主车的研制成功大大推动了遥控机器人的发展。
使用排雷机器人不但可加快扫雷破障的速度,还大大降低了人员伤亡。
如美国研制出的"交通警察"战场机器人,其安装了多种传感器,可以用于探测建筑物、掩体以及隧道等处的地雷;"蜜蜂"式的控雷器具有较快的飞行速度,可迅速并且准确地发现地雷的位置,且通过携带的炸药对地雷进行引爆。
在1981年爆发的马岛战争,英国海军就曾经用法国研发的的机器人,清除了阿根廷布设的水雷[8]。
英国陆军的排弹机器人于拆除恐怖分子放置的各类的炸弹的工作中屡建奇功,使其备受欢迎。
侦察机器人在高技术条件下的战场环境更为复杂,使用机器人不仅仅可以进入很难涉足的恶劣环境中去侦察,而且机器人一旦不幸被"俘",就可以通过预先的设置程序来自动引爆"以身殉职"。
海军陆战队的GPR侦察机器人由M114装甲人员输送上车改装的,装有16台微处理器、卫星导航接收机、声学传感器、激光测距机和磁罗盘以及一台高分辨率摄像机等。
而摄像机是装在一个由计算机控制的平台中。
如若无外部导航,该车可自主的跟踪其它车越过障碍物[9]。
保安机器人可以用于军事基地等重要场所的保卫工作。
最具代表性的保安机器人则为由美国研制的"徘徊者",其为一辆重1.8吨的6轮全地形车,它不仅可以按照预编的路线沿着这些设施外部的边界进行巡逻。
当其发现入侵者时,操作者可通过声音传输系统机器人与入侵者进行对话,如若入侵者不合作,操作者就可以命令机器人进行攻击。
且当该地区受到大规模的进攻时,操作者可调动多台机器人同时进行阻击,以便争取时间。
专家们对微型机器人更备加青睐,它们体积小,生存能力较强,具有很广泛的用途。
现在已研制成功一种只有昆虫大小的名叫"扁虱"的微型机器人,它可以附在敌人的装备部件上,并混入敌人防线,还可侦察敌人的目标和向敌人的通信系统里注入一个功率脉冲以进行干扰,或者钻到敌人的装备中以破坏发动机等关键的部位。
目前很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微型军用机器人的研发,随着发展,军用微型机器人很可能会改变21世纪的战场。
2000年11月29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我国首台类人型机器人研制成功[10]。
11月30日,全国各大报都在显著位置发表了这一消息。
很多人问:何为仿人型机器人?仿人型机器人的问世标志了什么?世界及中国仿人型机器人发展到什么水平?从前面几篇可以看出,大多数机器人并不像人,有些甚至没一点人的模样,这一点让很多机器人爱好者大失所望,许多人问为什么科学家不研发像人一样的机器人呢?事实上,科学家和爱好者的心情是相同的,一直致力于研发出有人类外观特征、可以模拟人类行走或其基本操做功能的机器人。
由于仿人型的机器人集机电、材料、计算机、传感器和控制技术等多门学术学科于一体,是国家的高科技实力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标致,所以,世界很多发达国家都不惜投入巨资以进行开发和研究。
日、美、英等国家都在研制仿人形的机器人方面做了巨大的工作,并且已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工业机器人在生产中可替代人做一些单调、频繁和重复的长时间作业[11],或者危险、恶劣环境的作业,像在冲压、压力铸造、涂装、塑料制品成形和机械加工和简单装配等工序中,及在原子能工业等部门之中,完成对人体有害的物料搬运或者工艺操作。
20世纪70年代末,英国在机械手和操作机的基础上,再采用了伺服机构和自动控制等高技术,研制出了有通用性的独立工业用自动操作装置,并且将它称为工业机器人;60年代,美国研制出了两种工业机器人,并能很快地在工业生产中得以应用;1968年,美国的通用汽车公司用20多台工业机器人组成了焊接车身的自动生产线[12]。
之后,其它工业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研制与应用工业机器人。
由于工业机器人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和适应性,能适应多品种中、小批量的生产,70年代起,常与数字控制机床结合在一起,成为柔性制造单元或柔性制造系统的组成部分。
据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UNECE)和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的统计,世界机器人的市场前景被看好,从20世纪上半叶起,世界机器人产业一直保持稳步增长的良好势头[13]。
4.世界先进工业机器人代表——库卡机器人简介德国库卡.公司成立于1898年,自1977年开始系列化生产各种用途的机器人,是目前国际上最大的机器人制造商之一。
库卡.机器人最显著的特点是采用PC BASED控制系统,该系统在微软的Windows界面下操作[14]。
PC BASED控制系统的设计,再加上标准化的个人电脑硬件,以及简单的规划和设置,使其MTBF(平均故障间隔时间)超越7万5干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