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小学语文三年级山行教案【三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三年级山行教案【三篇】
《山行》是一首色彩明丽、充满生气的秋景诗,山路、人家、白云、
红叶构成了一幅浓郁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小编整理了小学语文三年
级山行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协助!
一
古诗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每首好诗都是“诗情”洋溢,溢于纸上。诗
人凭借高超的驾驭语言的水平,抓住鲜明的景物来表达自己饱满的情感:或触景生情,或借景抒情,或缘情写景,或融情入景。由此可知
古诗的学习不但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能为学生的生命发展打下
厚实的底色,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古诗,去和古人握手谈心。
【教材简析】《古诗两首》(《山行》、《枫桥夜泊》)是苏教版语
文第五册第一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这两首古诗都是唐代诗人的作品,
且都是写景的,均为传诵千古的名篇。杜牧的《山行》是《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诗,写的是诗人在山中小路上行走时所看到的深秋时节的
枫林景色,描绘了一幅由“寒山”、“石径”、“白云”、“枫林”
等构成的山林秋色图,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在这首
诗中,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凝炼的语言使这首诗的意境
之美跃然纸上。让我们在观赏胜于二月春花的火红枫叶的同时,感受
到秋日山林的勃勃生机。这是一首秋的赞歌,能够激发学生对大自然
的热爱和了解大自然,渴望走进大自然的愿望。同时这也是学生在本
册中接触到的第一首古诗,所以,学习方法的指导十分必要。所以,
我们在教学中应重视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这不但能培养学生的水平,
又为本课第二首诗的教学打下基础。
【目标预设】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重点理解诗句中“远上”、“斜”、“生处”、“坐”、“爱”、“于”的意思。
2、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3、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体会诗中描绘的浓浓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并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水平。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挂图。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
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设计理念】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的语言精练、意境优美、节奏明快、读起来琅琅上口。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我突出“词义句意理解”和“意境欣赏”这两个训练点,以“学法指导”为
主线,注重智力与技能的培养,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与参与性,先
试后导,先练后讲。力求改变古诗教学中“讲词意—→记内容—→背
中心”这种机械呆板的旧模式,让语言文字训练和审美教育真正落到
实处。所以我创设了如下的教学情境:首先引导学生欣赏美丽的秋景
图片,然后说一说“秋”,对秋天有一个整体的感知,加深对“秋”
的理解并引入《山行》的学习。其次指导学生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
引导他们自学古诗,理解诗意。再次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
感受古诗的语言美、节奏美、意境美。最后课外拓展,引导学生收集
与秋天相关的优美词语、句子、片断或诗以丰富他们的语言积累。
【设计思路】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一年四季,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教师肯定学生
所说)因为有了春、夏、秋、冬,所以我们看到了一个奇妙、美丽的
大自然。但是秋天,是一个多姿多彩的季节,收获的季节。(欣赏秋
景图片后说说你眼中的秋天。)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描写秋
天的古诗(板书:《山行》)。
(意图:在导入新课时,让学生感知这是一首写什么季节的诗,并且
让学生知道秋天不但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更是一个风景如画的季节。
让学生对“秋”也有了一个更具体、更直观、更形象的理解,为学习
古诗做好了铺垫。)
2、释题:在山上行走。
3、简介作者:杜牧字牧之,唐代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人。有《樊川文集》。与李商隐齐名,称“小李杜”。杜牧诗在晚唐
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
二、尝试学习、读诗明意。
(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自由朗读,读到琅琅上口为止。
2、请生朗读,互相评价。
3、四人
小组合作,利用文中的注释及词语手册,合作互助,逐字逐句理解诗文。有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或写下来。
(二)“扶”学第一句。
1、先使用不同手段突破“远上”、“斜”、“寒山”这三个难懂词的
意思。(“远上”:用“联系实际,展开想象”法。“斜”:用“简
笔画演示”法。“寒山”:用学生“介绍”法。)
2、指导学生串讲句意。注意调整说话顺序。
3、总结学习方法:“先解字词,再串句意。”(设计意图:这个环节
中“扶”着学生,其目的是为了在“方法”上教学生“如何学”。好
的学习方法就如一把打开知识门户的钥匙,所以在总结学习经验的基
础上,小结出学习古诗的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自学水平。)
(三)“半扶半放”学第二句。
1、指导学生看图启发想象,出示训练:“几户人家在白云______的地方”来突破“生处”这个难点。并结合讲解“生处”的写法。(设计
意图:这个词最容易写错。在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与“深”区分。)
2、让学生试着自己串讲句意,教师点拨纠正。
(四)“放手”自学三、四句。(设计意图:三年级的学生毕竟不是
第一次学古诗,他们已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形成了一定的基础,根
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在这个环节中先让他们尝试学习,开
动脑子积极思维,理解能独立学懂的知识,并发现疑难。这样可激发
他们的求知欲,让他们迅速进入角色,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首
诗的—、二两句中生僻词多,学生理解起来难度较大,估计在“尝试”中学懂的人不多,所以要采用“扶放”结合的教学方法,针对“尝试”学习所反映出来的疑难问题对学生实行“解字词,明诗意”的指导。
这样就是送给学生一把打开知识门户的钥匙!)
(五)以画为媒,加深理解。
(1)《山行》中的杜牧,他悠然自得地背着双手,在欣赏着山中的哪
些景色?我们读读古诗,看看诗中有没有这些景色,如果有就做一下
标记。
(2)结合我们刚刚看到的景色,选一选“径”“斜”在句子中的意思。
(3)结合插图,你能试着说说全诗的意思吗?(设计意图:三年级的
学生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对直观可感的图片、影像比较感兴趣。古诗的插图恰恰将诗中所描绘的景色直观地表现与学生眼前,在这个
环节中我借助色彩明丽的图画,整体把握了诗中所描写的景色,又利
用图片提供的生活情境完成了字义的选择,还凭借插图基本上疏通了
诗句意思,从整体上感受全诗的意思。)
三、品味想象,欣赏意境。
1、让学生通读全诗,说说哪些词语用得好。这些词让你想到一个怎样
的画面?(提供“像、简直”等词协助学生描述。)
2、引导想象:此时,你也来到了寒山脚下,枫树林中,你看到了哪些
美丽的景物?你有什么感想?
3、播放课件感受枫林的绚丽指导读好后两行。(设计意图:欣赏意境
是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提升,也是有感情地朗读训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