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态蓝皮书: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20年)
中国精神心理健康蓝皮书
中国精神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精神心理健康蓝皮书是一份关于中国精神心理健康状况和问题的综合性报告,旨在提供全面、客观的数据和分析,为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中国精神心理健康的现状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中国精神心理健康蓝皮书将关注中国人民的整体心理健康状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中国人民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心理压力。
工作压力、家庭问题、人际关系等各种因素都可能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关注心理健康问题的普遍性,并提供相应的心理支持和咨询服务。
中国精神心理健康蓝皮书将关注特定人群的心理健康问题。
例如,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当前,学业压力、亲子关系、网络成瘾等问题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适当的心理辅导和支持,帮助他们应对挑战并健康成长。
中国精神心理健康蓝皮书还将关注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
例如,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也备受关注。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面临着孤独、失落感等情绪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老年人的关怀和支持,提供适当的心理干预和疏导,帮助他们保持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心理健康。
中国精神心理健康蓝皮书还将关注心理健康服务的现状和问题。
目前,中国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资源不均衡、医疗资源不足等。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建设,提高心理健康服务的覆盖面和质量,为人民提供更好的心理健康服务。
中国精神心理健康蓝皮书还将提出相关政策和建议。
通过对中国精神心理健康状况和问题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为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政策建议。
例如,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投入,提高心理健康服务的覆盖面和质量,加强对特定人群的心理健康关注等。
这些政策和建议将有助于改善中国人民的心理健康状况,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中国精神心理健康蓝皮书是一份关于中国精神心理健康状况和问题的综合性报告。
通过对中国精神心理健康的现状和挑战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为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政策建议,促进中国人民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华师大形势与政策考试答案。
一、单选题(答错不得分)[ 1 ] 62、《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疏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
”以下哪项属于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本题1分)A. 望子成龙B. 金钱万能C. 分数不等同于能力D. 读书无用[ 2 ] 60、_________是培育社会心态长期性的、治本的策略。
(本题1分)A. 把握社会心态B. 坚持正面引导C. 做好监测工作D. 完善制度和社会建设[ 3 ] 80、社会心态中个人体会到的不公平感越来越强烈,请问以下选项中哪个不是增强社会不公平感的原因?(本题1分)A. 社会历史B. 政策不完善C. 体制改革不彻底D. 个人能力[ 4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之一。
“共同理想”一词,最早是在()上正式提出的。
(本题1分)A. 十二届六中全会B. 十四届六中全会C. 十六届六中全会D. 十七届六中全会[ 5 ] 67、下列哪项是关于社会心态的正确表述?(本题1分)A. 社会成员理性思考的结果B. 社会问题的集中反映C. 社会成员个人情感的浅层次的表达形式D. 社会成员共同的情绪体验[ 6 ] 77、社会心态和社会制度都能对个人生活产生深远影响,以下属于两者共性的是_______。
(本题1分)A. 影响都是潜移默化的B. 影响都是迅速彻底的C. 都是外界压力形成的影响D. 都有利于社会发展[ 7 ] 36、哪项不属于社会心态反映的内容________。
(本题1分)A. 社会风气B. 人们的理想追求C. 人们的精神状态D. 人们的行为方式[ 8 ] 65、重视社会心态是_______的必然要求。
(本题1分)A. 经济发展B. 塑造良好社会环境C. 以人为本D. 依法治国[ 9 ]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二板块主要阐述()(本题1分)A. 新形势下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奋斗目标、重要方针B. 主要部署文化改革发展重点任务C. 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指导D. 新形势下国家和社会所处的国内外环境[ 10 ]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
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录用考试全真模拟题--申论(三)
2018年中国人民银行公开招录考试《申论》模拟试卷(三)满分100分时限90分钟一、注意事项1.本题本由给定材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90分钟。
其中,阅读给定材料参考时限为3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60分钟。
满分100分。
2.请在题本、答题卡指定位置上用黑色字迹的铅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准考证号对应的数字上填涂。
3.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指定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
4.待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后,你才可以开始答题。
5.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
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6.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7.严禁折叠答题卡!二、给定材料材料1“目前,中国社会的总体信任进一步下降,已经跌破60分的信任底线,人际不信任进一步扩大,只有不到一半的调查者认为社会上大多数人可信,只有两到三成信任陌生人。
”前不久,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的社会心态蓝皮书《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2-2013》发布之后,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
在此次调查中,社科院蓝皮书课题组对北京、上海、郑州、武汉、广州等7个城市的1900多名居民进行了详细访问。
结果显示,除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下降,超过七成人不敢相信陌生人,从行业和部门来看,人们对两业、企业信任度最低。
同时,不同阶层、群体间的不信任也在加深和固化、官民、警民、医患、民商等社会关系的不信任程度也在进一步加深。
材料2针对《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2-2013》的调查结果,网友纷纷在微博上发表评论。
微言大义@剑逸:何止七成!@黄涟漪:不识庐山真面目,谁敢相信哦?可能是骗子太多的缘故,有些亲人的话都信不过,陌生人就别提了,生怕上当受骗!@孟波:出门在外,把陌生人都当骗子看待,不会主动与陌生人搭讪,更不会理主动搭讪的陌生人。
【名师精讲】2022-2023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新一轮精题训练 --作文
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新课标】高三精题训练语文单元验收试题(12)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Ⅰ卷第三、四大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作文(29题)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块冰在撒哈拉沙漠被太阳融化得只剩小小一块。
冰感叹道:“沙漠是冰的北极,北极才是冰的天堂。
”沙对冰块说:“冰在沙漠里才最珍贵,冰在北极是最不值钱的东西。
”实际上,其中的道理也贯穿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许多方面。
要求: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写作指导:这道材料作文,立意构思,要从冰与沙的对话中去寻找触发点。
同一种事物,在不同境遇中,其价值往往有天壤之别。
换一个角度看,地狱或许才是天堂,这样的道理,在人类社会现实生活中并不缺少例证。
构思时应采用由此及彼的类比联想,由材料中的自然物的对话引申到人类社会的人与事,从而阐发具体感悟与思考。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环境对事物、人的价值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甚至是决定性意义;但同时,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这对于事物的价值发挥、环境的改变亦有反作用力。
天堂还是地狱,珍贵还是无用,判定的尺度绝非不可改变。
是以一成不变的静止的眼光看待,还是以发展变化的思维衡量,才是决定人、事、物价值高低与环境影响大小的关键。
根据以上的思考,本则材料作文可立意如下:①笑对苦难,乐观人生;②换种眼光看世界,天高地广路无限;③改变自我与改造环境;④学会欣赏自我;⑤彰显自我的最大价值6、防控心灵的荒漠,养护关爱绿洲7、物尽其材,人尽其用.2、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盾牌鱼头上有一块蚌壳般的硬壳。
这块硬壳坚硬得很,用又尖又锋利的刀子都扎不动。
盾牌鱼头顶硬壳,像古代手持盾牌的士兵一样令人生畏,力气比它大的鱼游来游去,根本伤害不了它。
如果碰上嘴很大的鱼把它吞到肚子里去,它头上的盾牌能划破大嘴鱼的肚子,让大嘴鱼与它同归于尽,所以,没有哪种鱼敢碰盾牌鱼。
2020年中国国民心理健康蓝皮书:24.6%青少年抑郁,重度7.4%
女性在各项心理健康知识需求上的选中率均高于男性,表现出更强的心理健康知识渴求。
不同年龄段调查对象的心理健康,知识需求表现出差异,年龄越低需求水平越高。这一年龄差 异提示我们青年群体对心理健康知识有更强的需求,在心理健康科普工作中要侧重对青年群体 的服务。
各学段的睡眠时长分布 2 总体来说,青少年的睡眠时长比2009年缩短
年际比较来看,相比2009年,各个学段青少年的睡眠时长均呈现下的趋势,小学和初中阶段 上学日平均睡眠时长减少约40分钟,高中阶段减少约10-20分钟。 小学生周末的平均睡眠时长减少10-20分钟,初一初二年级减少约20分钟,初三以及高中阶段下 滑更为严重,减少40-60分钟。 即,初三以及高中学生连周末补觉的机会也在减少。
2 不同户口、学历群体之间存在差异
对户口类型不同的调查对象进行分析,发现抑郁水平在统计上存在显著差异。农村户口人群中 抑郁高风险的检出率为16.5%,略高于城镇户口的检出率14.0%。 不同学历的调查对象在心理健康水平上也存在差异。以抑郁为例,大学本科及以上群体的抑郁 高风险检出率为13.6%,中专/大专群体的检出率为16%,高中及以下群体的检出率为18.1%。
抑郁检出率的人群差异
抑郁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升高,一成多高中生重度抑郁。 随着年级的增长,抑郁的检出率呈现上升趋势。小学阶段的抑郁检出率为一成左右,其中重度 抑郁的检出率约为1.9-3.3%,初中阶段的抑郁检出率约为3成,重度抑郁的检出率为7.6%8.6%。高中阶段的抑郁检出率接近4成,其中重度抑郁的检出率为10.9%-12.5%。
对策与建议
中国精神心理健康蓝皮书
中国精神心理健康蓝皮书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中国人民的精神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解决这一问题,中国精神心理健康蓝皮书应运而生。
中国精神心理健康蓝皮书是一本关于中国人民精神心理健康状况的综合性报告,旨在提供有关精神心理健康的数据、研究和政策建议。
该蓝皮书由中国心理学会和中国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发布,每年一次。
根据最新发布的蓝皮书,中国人民的精神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
其中,压力是最主要的问题之一。
由于工作压力、学业压力、家庭压力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许多人感到焦虑、抑郁甚至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问题。
此外,社交媒体的普及也给人们的心理健康带来了新的挑战。
过度使用社交媒体不仅会导致沉迷,还会引发孤独感和自卑心理。
蓝皮书还指出,精神心理健康问题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不容忽视。
精神疾病的发生不仅会给患者本人带来痛苦,还会对家庭和社会造成负面影响。
此外,精神疾病的治疗和康复也需要耗费大量的社会资源。
因此,加强精神心理健康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精神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和关注,是非常必要的。
为了解决中国人民的精神心理健康问题,蓝皮书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
首先,要加强精神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精神心理健康问题的认知水平。
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共同努力,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
其次,要加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建设,提供更多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服务。
政府应加大对心理健康机构的支持力度,鼓励更多的专业人士从事心理健康工作。
此外,要加强对特殊群体的关注和帮助,如老年人、儿童和青少年等。
中国精神心理健康蓝皮书的发布,为解决中国人民的精神心理健康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通过加强精神心理健康教育、完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和关注特殊群体的需求,我们有信心能够改善中国人民的精神心理健康状况,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做出贡献。
总之,中国精神心理健康蓝皮书的发布是对中国人民精神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和关注。
中 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
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一、引言社会心态反映了一个社会的精神面貌和发展态势,它是社会变迁的“晴雨表”和“风向标”。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深刻变革,人们的社会心态也在发生着复杂而深刻的变化。
深入研究中国社会心态,对于把握社会发展的脉搏、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社会心态的主要表现(一)焦虑与压力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面临着来自工作、生活、教育、医疗等多方面的压力,焦虑情绪普遍存在。
工作竞争的激烈、房价的高涨、子女教育的投入等问题,使得许多人感到不安和焦虑。
(二)信任缺失在社会交往中,信任缺失的现象时有发生。
虚假信息的传播、商业欺诈行为、部分官员的腐败等,都削弱了人们对他人和社会机构的信任。
(三)追求物质与精神平衡一方面,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追求依然强烈,希望通过努力工作获得更高的收入和更好的生活条件。
另一方面,也越来越注重精神层面的满足,如对文化、艺术、休闲娱乐的需求不断增加。
(四)社会公平感的诉求对于社会资源的分配、机会的均等,人们有着强烈的关注和诉求。
不公平现象容易引发不满情绪,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
(五)网络社交中的心态网络的普及改变了人们的社交方式,在网络世界中,人们有时表现出更加开放和自由的心态,但也存在网络暴力、谣言传播等不良现象。
三、影响社会心态的因素(一)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区之间、城乡之间、行业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导致了人们在生活水平、发展机会等方面的差异,从而影响社会心态。
(二)社会转型带来的不确定性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过程中,旧的规则和秩序被打破,新的尚未完全建立,人们在适应过程中容易产生迷茫和不安。
(三)文化传统与现代观念的碰撞传统文化中的一些观念与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存在冲突,这种碰撞使得人们在思想和行为上产生困惑和矛盾。
(四)媒体的影响媒体的报道方式和内容对社会心态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过度渲染负面事件或片面追求点击率,可能加剧社会的焦虑情绪。
四、社会心态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一)积极影响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能够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积极性,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我国社会心态的新变化与应对——基于三年社会心态调查数据的分析报告
我国社会心态的新变化与应对——基于三年社会心态调查数据的分析报告我国社会心态的新变化与应对——基于三年社会心态调查数据的分析报告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越来越多的物质富裕,也带来了社会心态的深刻变化。
为了深入了解我国社会心态的新动向以及如何应对这些变化,我们进行了一项三年社会心态调查,并通过数据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
首先,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我国社会心态出现了从“物质追求”向“精神需求”转变的趋势。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精神层面需求的增加。
数据显示,过去三年里,对于物质生活的追求逐渐下降,而对于精神层面的追求,如审美、文化娱乐、个人成长等方面的需求却不断增加。
这也意味着现代人对于物质生活的满足感已经达到一定程度,他们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其次,我国社会心态中出现了“逐利倾向”与“公平热忱”的双重特点。
在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对于经济利益的追求十分强烈。
数据显示,对于经济状况的关注和追求逐年上升,许多人将经济利益看作是衡量个人价值的重要标准。
但与此同时,社会的公平正义观念也在逐步增强。
人们对于不平等现象的关注度明显提升,他们更加关心社会弱势群体的权益问题,呼吁推动社会公平发展,促进资源的均衡分配。
第三,高速信息技术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我国社会心态产生了深远影响。
数据显示,网络使用率持续增长,人们通过互联网获取各种信息的速度和广度都大大提升。
这一新的沟通方式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参考和观点,影响了他们的价值观和态度。
然而,网络也带来了信息过载和虚假信息的问题,容易引发社会心态的困惑和焦虑。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网络素养的培养,提高对信息的辨别力,减少虚假信息的传播。
然后,由于社会心态的新变化,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
首先,政府应加强对于文化教育的投入和引导,推动有价值的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传播,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同时引导他们健康理性地追求精神生活。
2013年《社会心态蓝皮书》
2013年《社会心态蓝皮书》2013年初,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发布《社会心态蓝皮书》,对一年来中国社会的心理健康、生活满意度、安全感、社会公平感、社会支持、尊重和认同、社会信任和社会情绪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从总体上分析了目前社会心态的特点、发展态势和存在的问题。
一、概况中国目前社会的总体信任进一步下降,人际之间的不信任进一步扩大。
只有不到一半的人认为社会上大多数人可信,2到3成信任陌生人。
群体间的不信任加深和固化,表现为官民、警民、医患、民商等社会关系的不信任,也表现在不同阶层、群体之间的不信任,从而导致社会冲突增加。
越来越多相同利益、身份、价值观念的人们采取群体形式表达诉求、争取权益,群体间的摩擦和冲突增加。
二、民众需求层次进一步扩展,标准大幅提高民众对洁净空气、无污染的水、改善的住房条件、保障健康的医疗条件、宜居的自然环境等基本生活需求标准进一步提高;安全的食品、安全便捷的交通、安全的生产环境、有效的灾害防范等成为基本需求;民众的民主意识、权利意识、政治参与意识增强,尊重与认同需求、个人发展已经成为新的必须满足的需求。
阶层分化和底层认同使得民意极端化,常常表现出一边倒的声音和行为。
三、社会不信任扩大、固化,群际冲突、社会矛盾增加调查显示,社会的总体信任进一步下降。
人际之间的不信任进一步扩大,只有不到一半的人认为社会上大多数人可信,只有2到3成信任陌生人。
群体间的不信任加深和固化,表现为官民、警民、医患、民商等社会关系的不信任,也表现在不同阶层、群体之间的不信任。
社会不信任导致社会冲突增加,又进一步强化了社会的不信任,陷入恶性循环的困境中。
四、阶层意识强烈影响社会心态和社会行为蓝皮书指出,底层认同、弱势群体认同依然比较普遍,底层认同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心态和行为的关键因素,影响到社会成员对社会安全、社会信任、社会公平感和社会支持等方面的感受,也成为采取社会行动的依据。
五、社会群体更加分化,群体行动、群体冲突增加阶层分化和底层认同使得民意极端化,常常表现出一边倒的声音和行为。
社会心态蓝皮书
社会心态蓝皮书摘要:社会心态是指社会各界人士对待事物的态度和价值观念的总和。
它反映了社会的整体心理状态和风气。
社会心态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通过调研和分析,探讨了当今社会心态的状况及其对社会的影响,并提出了改善社会心态的对策和建议。
第一部分:社会心态的现状1.1 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和生活压力越来越大。
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容易感到紧张、焦虑和不安,导致社会心态的负面化。
1.2 消极的情绪和焦虑社会竞争激烈,人们常常面临着职场竞争、经济压力、家庭矛盾等问题,这些因素使得人们容易出现消极情绪和焦虑。
这种消极的情绪会对社会心态产生负面影响。
1.3 狭隘的利益观念和个人主义的盛行目前,社会上普遍存在着利益至上和个人主义的盛行现象。
人们往往只关注个人利益,忽视了公共利益和社会责任感。
这种利益观念的狭隘化使得社会心态偏向自私和冷漠。
第二部分:社会心态的影响2.1 增加社会矛盾和冲突社会心态的负面化,使得人们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越来越多。
人们容易产生互相攀比、嫉妒心理等负面情绪,这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的紧张和不稳定。
2.2 抑制社会发展和创新消极的社会心态往往会限制人们的思维和行动,抑制创新和发展。
当人们缺乏积极向上的心态时,很难产生创新思维和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2.3 削弱社会凝聚力和互信度社会心态的负面化会削弱社会的凝聚力和互信度。
人们对彼此的不信任和敌意增加,阻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缺乏互信度会导致社会关系的紧张和疏离,进而影响社会的稳定性。
第三部分:改善社会心态的对策和建议3.1 加强社会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心态的改善需要从个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入手。
加强对公众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培养人们的积极心态,增强心理抗压能力,可以有效提升社会心态的积极性。
3.2 倡导正面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倡导正面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可以引导人们从自我利益转向公共利益,重视社会责任和情感互助。
材料作文“社会心态蓝皮书”导写及示例
材料作文社会心态蓝皮书导写及示例材料作文社会心态蓝皮书导写及示例【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最近,中国发布了首部有关社会心态研究的年度报告——《社会心态蓝皮书》。
蓝皮书认为,当代中国人主要有九个生活动力,依强度渐次排序为:一是子女发展期望;二是个人利益追求;三是追求家庭幸福;四是追求人际优势;五是追求一生平安;六是尽力做好本分;七是实现自我价值;八是为社会作贡献;九是追求生活情趣。
蓝皮书真实反映了社会心态,为了子女、为了利益、为了家庭幸福分别居前三,说明这个社会的开明程度,体现了一种自主的意识。
我们可以正大光明地来讨论作为一个人的真正需求,承认一个人的发展,不是为了什么伟大意义,而是首先作为一个人的利益追求。
读了上述材料后,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你根据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指导】读完这个材料,很多学生傻眼了:这叫我们往哪儿写?写什么呀?于是出现了这样一些立意:人要有追求;向伟大的母亲致敬;别让利益充斥社会;利益不应是首选追求;人,理应自私;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很显然,第种立意是就材料的表象立意,没有真正理解材料的含意;忽视了命题人对材料分析的价值取向;思想偏激,没有弄清楚个人利益与社会进步之间的促进关系……分析语一共两句话,第一句话的核心是社会的开明程度、自主的意识。
第二句话的核心是首先作为一个人的利益追求,两者彼此是有关联的。
如此就化成了话题作文,即个人利益(价值、追求)与社会文明(开明、进步),围绕这个话题,立意就豁然开朗了,角度就多了起来:有一种生活叫自我、小安方可大同、剥下虚假的外衣,展现真实的自我、开明的社会,自我的人生、利益追求下的自主与开明、先‘小家’,后‘大家’等等。
【例文】从小写的人做起一考生没有人是唱着《义勇军进行曲》出生的,我们来到这世上的第一声啼哭正式宣告着自己的存在。
中国的历史已经从君让臣死,臣不敢不死成功地过渡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七查摆七强化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
七查摆七强化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要把普通党员“五查摆五强化”、县处级领导干部“七查摆七强化”贯穿学习教育全过程,发现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不等不拖,立学立行,边查边改。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七查摆七强化整改清单,欢迎借鉴。
七查摆七强化整改清单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发布的《社会心态蓝皮书》指出,中国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程度在进一步扩大,社会总体信任程度的平均得分为59.7分,进入到“不信任”水平。
专家对此提出,社会诚信已经到了警戒线,由此导致社会冲突增加,中国正在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诚信危机……对此,笔者深有同感,在以前,邻里之间互帮互助是常事,没事也串个门儿聊聊天,正所谓“远亲不如近邻;现在却找不到这种感觉了,就算是同在政府一个机关大院上班,很多人也相逢未必相识,有的平时见面也不打个招呼,甚至连一个微笑都没有。
据1月 24日的《北京晚报》报道,有一对母子在家里身亡,两年之后才被发现,这骇人听闻的怪事让人深感世态炎凉。
从过去的“信义之邦”到现在的“诚信危机”,中国已建立几千年的诚信体系面临挑战。
如何化解这场“诚信危机”,笔者以为,政府必须要带头讲诚信。
大家都知道,社会诚信包括政府诚信、企业诚信和个人诚信,其中政府诚信最为关键。
因为,政府既是社会信用制度的制定者、执行者和维护者,又是公共信用的示范者。
如果政府不讲诚信,企业诚信和个人诚信就更无从谈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积极的如此,消极的更如此。
近年来,我们有些政府部门和官员诚信缺失,表面一套、背后一套,欺上瞒下,对整个社会的负面影响极坏。
如2011年,“郭美美事件”引起轩然大波,让人们第一次强烈地对政府和一些机构产生不信任感。
政府要带头讲诚信,党员干部就必须要带头讲诚信。
党的报告提出:“抓好道德建设这个基础,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模范中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议的维护者,以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人力力量。
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第一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初中语文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3分共计9分)1.下列词语或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吝啬各得其所倜倘草垛B. 后来发生了分歧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C. 看着二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决别D. 它既不顷盆瓢泼又不绵绵如丝或淅淅沥沥它显出一种自然、平静【答案】B【解析】A项“倜倘”应写作“惆怅”C项“决别”应写作“诀别”D项“顷盆瓢泼”应写作“倾盆瓢泼”故选B2.下列四个选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反映一个有良知的作家对底层人民的关注与同情B. 《骆驼祥子》中的刘四爷是土混混出生的车厂老板极端自私自利C. 《红岩》中甫志高化名新闻记者高邦晋潜入牢房刺探地下党的机密D. 《创业史》中农民梁三做了“一辈子生活的奴隶” 他的儿子梁生宝却取得成功【答案】C【解析】C.郑克昌化名新闻记者高邦晋潜入牢房刺探地下党的机密不是甫志高故选C.3.下列句子中的加横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春天树叶开始闪出黄青花苞轻轻地在风中摆动似乎还带着一种冬天的昏黄(没有开放的花骨朵儿)B. 天上聚集几朵乌云有时连一点儿雷的预告也没有你还来不及思索豆粒大的雨点就打来了(思考探求)C. 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安静)D. 但在南国雨仍然偶尔造访大地但它变得更吝啬了(到达并访问)【答案】D【解析】D项造访拜访多用于书面语到访到达(某处)访问或探访二、填空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4.(1)九曲黄河之中有无数的沙它们随同黄河流经万里4.(2)经受了浪涛的冲洗和狂风的吹荡从天边一直来到这里【答案】(1)九曲黄河万里沙【解析】(1)根据“九曲黄河之中有无数的沙它们随同黄河流经万里”可得出答案注意“黄”的正确书写【答案】(2)浪淘风簸自天涯【解析】(2)根据“经受了浪涛的冲洗和狂风的吹荡从天边一直来到这里”可得出答案注意“簸”“涯”的正确书写三、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5.(1)解释句中画线的词①无从致书以观()②主人日再食()③凡得学者()④吾徒相教()5. (2)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②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5. (3)宋濂和邴原小时候都是家贫好学但他们的求学态度有什么不同?5. (4)书塾中的老师值得我们敬佩的是什么?【答案】(1)①得到②供养给……吃③能够④白白的此处指不收费【解析】(1)①句意无法得到书来看致得到②句意店主人每天供应两顿饭食供养给……吃③句意凡是能够学习的人得能够④句意我传授你知识不收学费徒白白地此处指不收费【答案】(2)①曾经赶到数百里以外拿着经书向乡里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②我一来羡慕他们有父亲二来羡慕他们能够上学【解析】(2)①尝曾经趋快步走②孤幼年失去父母羡羡慕【答案】(3)宋濂目的性明确主动借书抄录阅读拜访名师虚心求教而邴原是被动地等待机会只有遇到富有同情心的教师才能得到学习的机会【解析】(3)根据“每假错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等语句可知宋濂是主动求学根据“过书舍而泣”“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可知邴原是老师被感动后教他学习的【答案】(4)为下一代无私奉献的精神【解析】(4)细读原文找出答题依据根据“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概括总结即可四、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6.(1)下列对作品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6.(2)本诗颔联中运用了哪些意象有何作用?试作简析A. 首联写贾谊被贬长沙三年有志不伸心境悲凉奠定了全诗抑郁沉重的感情基调B. 颈联写贾谊当年在湘水凭吊屈原如今诗人又来到长沙凭吊贾谊此乃万古同悲C. 尾联感叹唐王朝风雨飘摇时却贬谪无罪的我以直抒胸臆手法发出了愤怒的质问D. 这首诗中表达了对贾谊的同情对汉文帝的指责对自身际遇的慨叹对当今统治者的不满【答案】C【解析】(1)C项“以直抒胸臆手法发出了愤怒的质问”错误尾联中的“君” 既指代贾谊也指代刘长卿自己“怜君” 不仅是怜人更是怜己“何事到天涯” 可见二人原本不应该放逐到天涯这里的弦外音是我和您都是无罪的呀为什么要受到这样严厉的惩罚!此句借古讽今以间接抒情的手法表达出对自身际遇的慨叹【答案】(2)选取“秋草”“寒林”“日斜”等意象渲染了凄清、悲凉的气氛烘托了诗人对贾谊被贬遭遇的同情同时暗含着诗人自己的遭遇及对当时国家统治衰落的暗示【解析】(2)诗中颔联是环境描写选取意象有“秋草”“寒林”“斜日”“人去” 渲染出故宅一片萧条冷落的景色诗人借此渲染凄清、悲凉的气氛烘托诗人对贾谊被贬遭遇的同情寒林日斜不仅是眼前所见也是贾谊当时的实际处境也正是李唐王朝危殆形势的写照五、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7.(1)本文主要写了中秋夜哪四个场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7.(2)本文以“又是一年中秋时节”开头有何作用?7.(3)从文中摘录相关语句说明作者对“小时候”中秋夜的记叙顺序7.(4)结合全文简略说说第⑦段中画线句子在文中的表达效果7.(5)本文结尾说道“朴实的庄稼汉们带着明天的希望把一个快乐的中秋带回自家小院带入梦乡”联系全文内容说说庄稼汉们的“希望”是什么?【答案】(1)主要描写了“中秋晚餐”“小孩趣事”“父辈闲情”“同品月饼”四个场景表达了对养育了好几辈人的乡土的热爱与赞美对勤劳朴实的父辈的崇敬之情【解析】(1)文章描述了中秋时分村庄里人们辛劳而又安静祥和的四个生活场景第一个场景对应文章第⑤段讲述了中秋之夜各家晚餐的美味与幸福第二个场景对应文章的第⑥段通过描写顽皮小孩的趣事突出家乡的平和与宁静第三个场景对应文章的第⑦段描述了晚饭后父辈们的闲谈第四个场景对应文章的第⑧段描写家家户户品尝月饼的场景四个场景的描写突出了家乡一片祥和之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对勤劳朴实的父辈们的崇敬之情据此分析概括作答即可【答案】(2)点题及引出下文对中秋月夜的描写【解析】(2)文章开头段的作用要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在结构上文章开头点题呼应标题“月到中秋” 起到了点题的作用在内容上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引出下文对中秋月夜里人们生活场景的描写【答案】(3)从“天渐渐黑下来”“月亮出来了”“快吃完晚饭的时候”“月亮已经升到高空”“夜已深沉” 看出作者对“小时候”中秋夜的记叙顺序是顺叙【解析】(3)顺叙也称正叙是按照事件发生、发展时间的先后顺序来进行叙述的方法根据文中第③段“天渐渐黑下来” 第④段“月亮出来了” 第⑥段“快吃完晚饭的时候” 第⑦段“月亮已经升到高空”和第⑨段“夜已深沉”等一系列描述时间的语句可判断出文章是按照时间顺序描写中秋之夜的所以作者对“小时候”中秋夜的记叙顺序是顺叙【答案】(4)示例一该句勾画出一幅田园生活图景运用引用的修辞方法点明谈话的中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示例二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刻画了大人(父辈)们中秋月下闲话农事的生活场景表现了父辈们的勤劳朴实表达了作者对父辈们的赞美之情【解析】(4)作答本题要把握修辞手法的作用效果并结合上下文内容进行分析阐述引用写文章时引用成语、诗句、格言、典故等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说明自己对新问题、新道理的见解引用可使所表达的语言简洁凝练、生动活泼增添感染力对说理表情达意都很有帮助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提供有力的论据增强说服力第⑦段画线句引用“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把中秋月夜下父辈们闲谈的田园生活图景描绘得活灵活现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底蕴令人心生向往画线句中“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聊天”“大家围坐在院子里各自品评着……”运用了动作描写的描写方法生动形象地刻画出大人们在中秋月下闲话农事的生活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勤劳朴实的父辈们的赞美之情据此分析作答即可【答案】(5)这希望是丰收是快乐(优美宁静)是幸福是小孩的健康成长是亲人的阖家欢乐【解析】(5)文章描述了中秋时分村庄里人们辛劳而又安静祥和的生活场景结合文章第③段“漫长的秋收时节人们起早贪黑……秋收大忙时节每家的青壮劳动力没日没夜地干活像是在偿还自己祖祖辈辈还没有还完的债” 第④段“月到中秋家家的喜气都从大人、小孩儿的心眼里冒出来”和第⑧段“祝愿亲人们此时此刻也能够和家人团聚共享天伦”可知庄稼汉们淳朴、与世无争只是希望能安稳、快乐地生活下去希望辛勤劳动能换来丰收希望家人幸福安康据此分析作答即可8.(1)第①段结尾说“我感觉她的这个决定又笨又没有必要” 作者认为“这个决定又笨又没有必要”的原因是什么?8.(2)结合语境根据要求赏析下面语句茅草根和小芦苇的根把那块地包裹得又密又厚像一条错综的毯子8.(3)谈谈你对第⑥段画线句“好东西都是熬出来的”的理解8.(4)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母亲的形象8.(5)文章用“世界还很年轻”做标题有何用意?【答案】(1)没有现成的棉花地种出棉花变成新被褥需要一年时间种棉花要天天喷药公家发被褥【解析】(1)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统观全文注意提示性语言把握中心句根据第②段中的“那时环绕在村子四周的都是水田没有现成的棉花地”“就算种出了棉花变成新被褥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种棉花几乎要天天喷药否则虫子猖獗到秋后留不下几个棉桃”“女儿考到县城就必须配好的被褥公家发的她信不过”可概括得出答案【答案】(2)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土地的芜杂(茅草根和芦苇根的多和密)暗示了母亲垦荒的艰难(费劲)表现了母亲的辛劳和爱的伟大【解析】(2)阅读句子可知句中将“那块地”比作“错综的毯子” 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茅草根和芦苇根的多和密暗示了母亲清理费劲表现了母亲的辛劳和母爱的伟大【答案】(3)成功(幸福)是坚持(奋斗、努力)出来的【解析】(3)解答此题要认真阅读短文分析其主要内容再结合文章的上下文和主旨来回答结合全文内容母亲从垦荒开始一步步走过了艰辛在原本荒芜的土地上收获了累累棉桃靠的就是坚持“好东西都是熬出来的” 正是母亲对“我”的鼓励意思是成功是靠自己坚持不懈的奋斗换来的她用自身体会教育孩子语言虽朴实但有深意【答案】(4)①爱子心切如母亲为给“我”做新铺盖垦荒种棉②吃苦耐劳如面对垦荒的种种困难她不喊苦不叫屈③富有耐心如在棉苗面前她变成了一个极其耐心的人④朴实而睿智如鼓励“我”参加演讲比赛⑤孝顺顾家如母亲既要照顾半身不遂的祖父又要处理家务【解析】(4)分析人物形象可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通过分析典型事例来理解人物形象二是通过对人物的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肖像描写等)来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从为给“我”做新铺盖母亲垦荒种棉可知她爱子心切从面对垦荒的种种困难她不喊苦不叫屈可知母亲的吃苦耐劳从母亲鼓励“我”参加演讲比赛可知她的朴实而睿智从母亲既要照顾半身不遂的祖父又要处理家务可知她的孝顺顾家【答案】(5)①引用诗歌作为标题新颖且富有诗意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②题目充满朝气启示我们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只要心中有信念坚定而努力一切都将会发生【解析】(5)标题一般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概括全文内容揭示文章主题充当文章线索指出文章主要人物激发读者阅读兴趣文章引用茨维塔耶娃的诗句作为标题新颖而又富有诗意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充满朝气的题目启示我们只要心中有信念坚定而努力一切都会变得美好六、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9.(1)给画线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矗立()澎pài()9.(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9.(3)本段文字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9.(4)根据语境在横线上补写语句 ________【答案】(1)chù, 湃【解析】(1)“矗立”的“矗”应读作“chù” “澎pài”应写作“澎湃”【答案】(2)奔弛, 奔驰【解析】(2)“奔弛”应写作“奔驰”【答案】(3)比喻, 排比【解析】(3)根据选段中“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弛像波涛在澎湃”等内容可知运用了比喻与排比的修辞手法【答案】(4)像山泉在呜咽【解析】(4)解答此题需通读语段上文中句式为“像……在……” 根据句式补写即可可写为“像山泉在呜咽”10.(1)请认真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材料一近日发布的《社会心态蓝皮书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显示大学生每天用在智能手机上的时间并不少约花费了5小时17分钟占一天全部时间将近22%以上材料二下图是“大学生使用手机上网时间段”调查表10.(2)你的邻居哥哥就是一位天天喜欢玩手机的大学生请你结合数据图表联系下面链接材料中的相关知识劝劝他不要贪玩手机链接材料科学研究发现人们痴迷智能手机是多巴胺效应和我们对短暂愉悦的迷恋在起作用多巴胺效应是指对于每条新的短信或网络信息神经传递素都会向你的大脑愉悦中心发送脉冲信息从而让我们获得短暂的愉悦体验但是一项新的研究对于我们为何痴迷智能手机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解释它认为我们紧握智能手机不仅是因为迷恋它而是因为焦虑因为害怕丢掉它因为手机中有海量个人信息加拿大的两名研究人员称智能手机越来越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意味着我们都在其中存储了大量重要的个人信息任何丢过手机的人都知道这些重要信息的丢失可能让失主感到万分焦虑【答案】【解析】【答案】【解析】七、名著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1.(1)上段文字是斯诺对______事件的评价11.(2)给画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胆怯()惊chà()11.(3)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__”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11.(4)说说《红星照耀中国》为什么曾易名为《西行漫记》?【答案】(1)红军长征【解析】(1)根据“冒险、探索、发现”“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绝不承认失败”等语句可知这是斯诺对红军长征的评价【答案】(2)qiè, 诧【解析】(2)“胆怯”中“怯”读作“qiè” “惊chà”写作“惊诧”【答案】(3)经久不衷, 经久不衰【解析】(3)“经久不衷”应写作“经久不衰”【答案】(4)该题目便于当时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发行同时作者由北平出发经过西安进入陕甘宁边区在红色区域进行采访基本处于向西行进的状态【解析】(4)《红星照耀中国》是1937年10月在伦敦出版这个时候斯诺正在上海当时上海租界当局对中日战争宣告中立要公开发行是不可能的中译本用了《西行漫记》这个书名作为掩护同时作者由北平出发经过西安进入陕甘宁边区在红色区域进行采访基本处于向西行进的状态。
当前值得关注的社会心态问题及其治理
当前值得关注的社会心态问题及其治理作者:马福云来源:《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3年第22期【摘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
这激发了民众自豪感和自信心,人民群众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预期乐观,社会情绪更加积极,社会心态也愈发理性、自信和从容,呈现整体向好趋势。
与此同时,受各种经济社会因素影响,当前我国需要关注的负面社会心态包括与新冠疫情相关的消极心理、经济压力引发的焦虑情绪、社会不确定性导致的迷茫心态,以及传统与现代交织中的诚信危机等。
对此,要加强民生保障、建构社会心态治理体系、推进社会规范体系建设、强化网络社会心态治理,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积极社会心态的培育。
【关键词】社会心态社会心态治理焦虑诚信危机【中图分类号】C912.6 【文献标识码】A【DOI】10.16619/ki.rmltxsqy.2023.22.00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化,推动着利益格局重构、经济关系调整与社会结构演进,使得社会心态随之发生变动。
社会心态作用于人们生产生活,又反过来影响经济社会变革的环境氛围,本文拟对这一过程进行深入分析,以把握社会变革中社会心态的变动,有效应对并及时消除不良社会心态,助推积极社会心态的形成。
我国社会心态的发展历程社会心态的形成、发展,是社会现实全要素的综合反映。
伴随改革开放、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我国民众的社会心态产生较大变化,并且愈发呈现更为复杂的演化趋势。
社会心态及其特征。
社会心态是超越个体的社会存在,反映整个社会或绝大多数社会群体总体性心理倾向和情绪态度,构成公众心理情绪的基调。
社会心态一经产生,会传导给更多的社会成员,直接或间接影响人们的心理动机、情绪倾向,对公众社会行为、人际交流交往等构成潜在的心理或情绪影响,进而再次产生影响社会心态的变动。
社会心态是人们基于日常生产生活感知而产生的普遍社会心理状态。
社会凝聚力建设的影响因素及改进策略——基于马克思社会治理思想的视角
社会凝聚力建设的影响因素及改进策略——基于马克思社会治理思想的视角作者:薛秀霞来源:《社会治理》 2021年第2期薛秀霞 ** 薛秀霞,宁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摘要】社会治理是社会凝聚力建设的基础性工作,马克思的社会治理思想对于新时代中国社会治理及社会凝聚力建设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本文基于马克思社会治理思想的视角,分析社会凝聚力影响因素在新时代呈现出的新动态,并依据马克思社会治理目标论、社会治理主客体论和社会治理方法论,提出了社会凝聚力建设航标的设定以及社会凝聚力建设的原则和着力点。
【关键词】马克思社会治理思想影响因素社会凝聚力建设强大的社会凝聚力是社会和谐与稳定的基础与保障,是增强国家软实力并不断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
社会治理则是社会凝聚力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社会治理工作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为新时代我国社会凝聚力建设提供了前提条件。
我国社会凝聚力的影响因素在新时代呈现出新的动态,增加社会凝聚力,已成为我国社会建设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马克思关于社会治理的目标论、社会治理的主客体论及社会治理的方法论,对于新时代中国社会治理及社会凝聚力建设有着现实指导意义。
一、社会凝聚力影响因素的向度分析社会凝聚力,也即社会内聚力、向心力①,是社会群体成员为达到某一相同目标而相互配合所显示出的整体效能及气势状态,反映出群体中不同个体之间、群体与个体之间及不同群体之间的协调性和整合性。
一般通过社会的离合度、和谐度、紧张度、认同度和信任度等方面来衡量②。
度的高低是相关影响因素作用的结果,它通常与社会成员的情感、关系、需求及外部影响相联系,涉及社会心态、社会关系、社会需要和外部压力等因素。
(一)社会心态折射出社会离合度与和谐度社会心态是社会离合度、和谐度的反映,它是社会个体对自身及现实社会所持有的较普遍的态度、情感及意向等心理状态的整体呈现,是衡量社会凝聚力强弱的重要因素。
当代青年与社会心态
当代青年与社会心态【摘要】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疏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
【关键词】社会心态青年如何努力【正文】“态度决定一切。
”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句名言。
心态的重要性无论是对于个人还是国家都是不容置疑的。
社会心态,是指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具有普遍性、代表性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倾向。
改革开放前,由于中国经济成分的单一性以及就业方式、利益分配格局的相对稳定性,社会成员的心理压力相对较小。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利益的日益多元化,现代社会的演进,社会心态问题日渐凸显,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必须予以高度关注的问题。
目前,中国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是黄金发展期,也是矛盾凸显期。
全国政协委员、湖北省武汉市政协原主席叶金生说:“当前,社会心态的一些方面已出现了失衡的倾向。
在这种形势下,培育健康的社会心态、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杨玉芳介绍,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表明,虽然社会心态的主流是健康的,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利益诉求渠道不畅易恶化社会心态。
全国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叶建农表示,现在社会不同阶层之间沟通不够,经过心理的“哈哈镜”,造成误解和偏见,导致社会矛盾加剧,有时甚至引发恶性事件。
确实,我国社会这些年来的发展实践表明,健康的社会心态能有效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不良的社会心态则会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困扰,甚至拖后腿。
培育健康的社会心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艰巨而又紧迫的任务。
社会心态问题早已引起党中央高度重视。
2006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如今,提出“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疏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
”把积极的社会心态作为一个目标写入社会发展规划中,体现了党和政府对社会心态的高度重视。
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中国社会信任指标跌破及格线
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中国社会信任指标跌破及格线社科院近日发布的《社会心态蓝皮书》显示,中国社会的总体信任指标跌破及格线。
人与人之间、群体之间、阶层之间的不信任都达到高点。
这个结果并不令人意外,但它应该让我们有所警醒。
中国的整体进步必须伴随社会信任度的提高,否则即使我们的国力再强大、经济再发达,我们的社会都是冷漠、没有人情味、不让人留恋的。
因为社会信任度低,我们付出的代价要远比我们想象得多。
根据社会学家的研究,社会信任度越高,经济社会越有活力。
社会信任度越低,社会管理、交易成本都会大大提高。
低信任度的国家,往往只能依靠硬性的规章、制度甚至强硬手段去维持社会运行,也就是说,社会越不信任,越依赖官僚体制。
这似乎有点难以置信,当我们在抱怨中国社会治理种种僵硬的规定时,我们往往把账算到政府头上,大概很少有人会想到自己的心态也是个小小的罪源。
社会信任度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着名学者马克思·韦伯曾在《儒教和道教》一书中写道,中国一直是一个信任度极低的社会,中国信任的基石是建立在亲戚关系或家庭式的纯粹个人关系之上,信任的半径只限制在家庭。
另一方面,市场经济改革颠覆了中国传统的经济、社会关系以及价值观,新关系、价值观念的建立又需要一个过程。
于是,在大转型期的当下中国,对个人现实利益的追求成为很多中国人的人生目标,而很多人在追求或者维护个人现实利益的过程中,不惜说谎、造假、欺骗,心中没有信仰,对一切都缺少敬畏之心。
面对“假”和“伪”四处横行,中国人同时选择“怀疑一切”作为一种条件反射式的自我保护。
马克思也提倡“怀疑一切”,但他说的是基于科学的质疑精神,有意思的是,这种精神恰恰是中国人最缺乏的。
这使得中国人呈现出两种看似矛盾实则统一的特征:科学探索上缺少足够的理性质疑精神(这种质疑需要复杂的科学求证),“怀疑一切”成了众多中国人对待事物的本能反应(简单、绝对的判断)和思维定式。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指望社会信任度一夜之间就提高好多。
中国人的心态
中国人的心态
佚名
【期刊名称】《南方人物周刊》
【年(卷),期】2013(000)002
【摘要】1月7日,中国社会科社会学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京发布由王俊宜音主编的第二部《社会心态蓝皮书》,在全国31个省发行的两次大规模抽样调查显示出了很多值得关注的现象和。
【总页数】2页(P18-1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2.6
【相关文献】
1.近代以来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心态演变 [J], 王军
2.中国人饮食习惯与心态思辨 [J], 邵万宽
3.家风:涵养转型期中国人社会心态的主要基质 [J], 张弘弢;陈蕊
4.近代以来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心态演变 [J], 王军
5.中国人的群体心态——解读《群体心态论》 [J], 程森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心态蓝皮书: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xx)
12月12日,中国社科院发布的《社会心态蓝皮书: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xx)》指出,一线城市的经济压力远高于其他城市,并非宜居城市。
而二线发达城市生活压力感均低于整体平均水平,也远低于一线城市和三线城市,较为宜居。
生活在哪些城市压力最小?
12月12日,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发布《社会心态蓝皮书: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xx)》。
报告指出,一线城市的经济压力远高于其他城市,并非宜居城市。
而二线发达城市生活压力感均低于整体平均水平,也远低于一线城市和三线城市,较为宜居。
报告提及的二线城市为32个,其中二线发达城市8个,包括重庆、杭州、南京、济南4个直辖市或省会城市,还有青岛、大连、宁波、厦门4个计划单列市。
目前,很多一线城市都实施了严格的人口控制政策,京沪等地的落户积分要求较高,有的甚至需要交纳7年社保。
相比之下,属于二线发达城市的重庆等地对外来人口,包括大学生、农民工进城则采取鼓励的办法,显得有些另类。
重庆社科院决策咨询研究中心主任邓涛认为,重庆9个区都有商业中心,各个区都能发挥好自身完整的功能,满足不同的需求。
北京等城市是摊大饼的形式,周边都想向中心靠近,就容易造成拥堵。
“重庆和其他一二线城市情况不一样,各个城市还是要结合自己特点来发展和做要求。
”邓涛说,重庆还是一个二线城市,工业、现代服务业发展需要劳动力,所以欢迎农民工等加入。
一线城市生活压力过大
上述蓝皮书认为,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的经济压力远高于其他城市,最大生活压力源从高到低分别是物价、交通、收入、住房、教育、医疗、赡养老人、健康。
其中,一线城市就业压力感和二三线城市水平相同,但低于四线及以下城市。
一线城市经济和家庭人际方面的压力感,均高居其他城市之上。
因此,一线城市不宜居。
“逃离北上广”一度成为一种社会现象、一个热词和公众话题。
但是,四线城市也未必宜居。
调研发现,四线及以下城市除了交通和住房压力感低于一线、二线城市和整体平均水平(不过也高于三线城市)外,其他经济压力源也并非最低,收入、教育、医疗、健康、赡养老人、工作学业压力接近全国整体平均水平。
而在家庭与人际压力感上,更是高于整体平均水平和二线、三线城市。
所以,四线及以下城市可能并非理想中的宜居城市,逃离一线城市返回小城市,工作机会少,做什么都需要靠关系,干事要“拼爹”成为对此现象最为形象的描述。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所专职研究人员王业强认为,这是整个社会资源错配的一种现象。
一方面,一线城市发展机会多,收入高,但
是压力大;另一方面,三四线城市虽然工作机会少,收入低,拼关系,但相对来说压力比较小。
“从个人发展机会角度看,到哪发展,主要看你考虑生活成本压力还是职业发展成长的压力。
”王业强说。
宁波大学公共管理研究所所长张慧芳认为,已经有一波人逃离北上广了,几年前很多人因为北上广压力大回到家乡,甚至房地产开发商也看重三四线城市。
不过,现在无论是回去的人还是开发商,很多又回到一线城市了。
“各个城市最后怎么发展,还是要靠市场配置资源,单靠限制也未必能解决人口增长过快问题。
”张慧芳说,宁波最近几年房价涨得慢,经济增速不高,人口流入不多,所以没有采取限制人口的措施。
二线发达城市较宜居
上述报告认为,三线城市相较于一二线、四线及以下城市,在经济压力感、家庭人际压力感上均为最低,三线城市普遍宜居。
同时,二线发达城市也较为宜居。
二线发达城市的生活压力感,体现在经济压力和家庭人际压力上,均低于整体平均水平,也远低于一线和三线城市。
南京、杭州、宁波和重庆的总经济压力感不仅低于整体水平,从生活压力感角度考虑,可以称之为宜居城市。
该报告认为,将二线城市细分为二线发达、中等发达、发展较弱城市,再和三线城市比较后可以看到,虽然二线发达城市在住房、交通和赡养老人三个与经济有关的压力感上逊于三线城市,有较高的
生活压力感,但在其他经济压力感上,特别是家庭和人际压力感上是低于三线城市的。
而未来各个二线、三线城市该如何实施人口调控政策,也需要仔细权衡。
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要求,下一步要严格控制城区人口5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人口规模。
大中城市可设置参加城镇社会保险年限的要求,但最高年限不得超过5年。
特大城市可采取积分制等方式设置阶梯式落户通道,调控落户规模和节奏。
王业强认为,很多一二线城市已经是特大城市,如果不加限制,人口不断涌入,超过了公共资源、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出现一系列城市病问题,对城市本身的发展不利。
现在的问题是,越大的城市、级别越高的大城市,比如省会城市,由于权力集中所带来的资源集聚能力、发展机遇更多,因此就业机会也多。
“所以下一步要提高小城市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教育水平、医疗水平。
”他说。
21世纪经济报道了解到,重庆目前主城区人口接近1000万,国家给重庆的定位是超大城市,本来应该严控人口增长。
但是重庆鼓励农民工进城,且提供公租房,也鼓励大学生在重庆就业。
重庆目前房价在全国省会城市、副省级和直辖市全部排名中偏低。
而北京、上海等城市,实施了严格的限制人口增长措施,其中北京积分落户的条件之一是要纳税7年。
重庆社科院决策咨询研究中心主任邓涛认为,重庆和其他很多城市不一样,重庆是统筹城乡示范区,农民进城可以增加建设用地交
易,区县政府鼓励农民进城,置换农村用地,保障建设用地,并给予一定补偿,满足农民社保需要。
“现在生活水平提高,收入增加服务要求高,大城市的教育、医疗条件好,人们还是向往美好生活的,所以要向大城市聚集。
”邓涛说,大城市的社会保障水平高、信息资源丰富,如果不解决资源配置问题的话,优秀的资源还是会向大城市集中。
《社会心态蓝皮书: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xx)》相关文章:
1.社会心态蓝皮书: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xx)
2.述职述廉报告领导个人
3.xx年春运大数据报告出炉
4.中国人力资本报告xx
5.搜狗大数据报告:解读中国网民互联网行为及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