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反演及遥感数据产品的生产过程

合集下载

遥感反演模型研究与应用

遥感反演模型研究与应用

遥感反演模型研究与应用近年来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遥感反演模型的研究与应用成为了热门的研究方向。

遥感反演模型是指通过遥感数据来解释地面物象特征的模型,其主要目的是获取地面信息并能够对地面进行准确的识别和分类。

一、遥感反演模型的研究方法遥感反演模型的研究方法可以分为光学遥感和雷达遥感两种。

光学遥感主要利用地面上的反射与辐射特征,来推断地面物象信息,其研究方法主要是基于物理原理来建立模型,常用的有多光谱、高光谱和热红外等模型。

而雷达遥感主要是通过利用地面物件对雷达波的反射特征,来反演地面物象信息,其主要研究方法是基于散射原理来建立模型,常用的有SAR和INSAR等模型。

二、遥感反演模型的应用领域遥感反演模型在地球观测、资源调查、环境监测、气候变化等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

具体来说,它可以用于农业、林业、水利、矿产、地质、城市规划、交通等领域中对地表状况的检测、分析和监测。

特别是在森林植被覆盖度与生态系统监测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此外,在卫星遥感图像分类、智能交通系统、自动驾驶汽车等领域也可以应用到遥感反演模型,提供精准的地理信息。

三、遥感反演模型面临的挑战遥感反演模型在应用中也面临着许多挑战,例如数据质量不统一、数据获取成本较高、精度波动较大等。

此外,模型的建立也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地表物象的多样性、遥感数据处理技术的先进性等。

为此,在研究和应用遥感反演模型时,需要对数据进行精细处理、多组数据交叉验证和不断改进算法模型等方法。

四、遥感反演模型的未来展望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遥感反演模型将会进一步提高精度和应用范围,同时也将会更加广泛地应用于各种领域。

例如,在交通领域中,遥感反演模型可以用于路面覆盖物的监测识别和交通流量态势的预测,为城市交通的提高和优化提供有力的支撑。

此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遥感反演模型也可以更趋向智能化,提升自身的学习和适应能力,为我们提供更准确的地理信息。

结语遥感反演模型的研究和应用已经成为了现代信息化技术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可以为各行各业提供精准的地理信息。

无人机反演土壤养分教程

无人机反演土壤养分教程

无人机反演土壤养分教程一、引言土壤养分是农作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了解土壤养分的分布情况对于精准施肥和农作物产量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土壤养分测量方法繁琐耗时且易受人为误差影响,而无人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土壤养分反演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介绍如何利用无人机技术来反演土壤养分,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二、无人机土壤养分反演原理无人机反演土壤养分的原理是基于遥感技术,通过采集土壤表面的遥感数据,利用光谱信息和机器学习算法建立土壤养分与遥感数据之间的关系模型,从而实现对土壤养分的快速、准确估测。

三、准备工作1. 选购合适的无人机:选择具备高分辨率的多光谱或高光谱相机的无人机,以获取细微的土壤光谱信息。

2. 选择合适的航线规划软件: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一款适用于航线规划的软件,如Pix4Dmapper、Agisoft Metashape等。

3. 土壤样本采集:在无人机遥感数据采集前,需采集一定数量、不同位置的土壤样本,用于建立土壤养分与遥感数据之间的关系模型。

四、遥感数据采集1. 航线规划:根据农田大小和形状,使用航线规划软件规划无人机的航线,确保全面覆盖目标区域。

2. 无人机起飞与飞行:按照航线规划,控制无人机起飞并执行预定航线,确保相机能够覆盖整个农田区域。

3. 数据采集: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相机会不断拍摄土壤表面的遥感图像,将图像数据实时传输至地面端。

五、遥感数据处理1. 图像拼接:使用图像处理软件将拍摄的图像进行拼接,生成全景图,以便后续处理。

2. 光谱数据提取:根据不同的需求,从全景图中提取出所需的光谱信息,如红、绿、蓝波段等。

六、土壤养分反演模型建立1. 数据预处理:对采集到的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如大气校正、辐射校正等,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2. 特征提取:从光谱数据中提取出与土壤养分相关的特征,如NDVI(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等。

landsat 遥感影像地表温度反演教程(大气校正法)

landsat 遥感影像地表温度反演教程(大气校正法)

基于辐射传输方程的Landsat数据地表温度反演教程一、数据准备Landsa 8遥感影像数据一景,本教程以重庆市2015年7月26日的=行列号为(128,049)影像(LC81280402016208LGN00)为例。

同时需提前查询影像的基本信息(详见下表)二、地表温度反演的总体流程三、具体步骤1、辐射定标地表温度反演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对热红外数据,二是多光谱数据进行辐射定标。

(1)热红外数据辐射定标选择Radiometric Correction/Radiometric Calibration。

在File Selection对话框中,选择数据LC81230322013132LGN02_MTL_Thermal,单击Spectral Subset选择Thermal Infrared1(10.9),打开Radiometric Calibration面板。

(2)多光谱数据辐射定标选择要校正的多光谱数据“LC81230322013132LGN02_MTL_MultiSpectral”进行辐射定标。

因为后续需要对多光谱数据进行大气校正,可直接单击Apply FlaashSettings,如下图。

Scale factor 不能改变,否则后续计算会报错。

保持默认1即可。

2、大气校正本教程选择Flaash 校正法。

FLAASH Atmospheric Correction,双击此工具,打开辐射定标的数据,进行相关的参数设置进行大气校正。

注意:如果在多光谱数据辐射定标时Scale factor值忘记设置,可在本步骤中打开辐射定标数时设置single scale faceor 值为0.1,若已设置,则默认值为1即可。

1)Input Radiance Image:打开辐射定标结果数据;2)设置输出反射率的路径,由于定标时候;3)设置输出FLAASH校正文件的路径,最优状态:路径所在磁盘空间足够大;4)中心点经纬度Scene Center Location:自动获取;5)选择传感器类型:Landsat-8 OLI;其对应的传感器高度以及影像数据的分辨率自动读取;注意与热红外数据辐射定标是的差别,设置后Scale factor值为0.1。

遥感生物量反演反演原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遥感生物量反演反演原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遥感生物量反演反演原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遥感生物量反演是利用遥感技术对地表物质进行监测与测量,通过反演算法来估算生物量密度的一种方法。

在生态环境监测、资源管理和气候变化研究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旨在探讨遥感生物量反演的原理及其在环境研究中的应用,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遥感技术为生物量反演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手段,可以实现对辽阔地域范围内生物量的遥感监测和评估。

通过对地表反射、辐射和散射数据的提取和分析,结合地面实测数据和数学模型,可以精确地反演出不同植被类型的生物量分布情况。

这种非接触式的监测方法极大地提高了生物量反演的效率和精度,同时也为科学研究和资源管理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工具和手段。

在未来的发展中,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完善,遥感生物量反演将更加深入到生态环境监测、碳汇评估和气候变化研究等领域。

同时,对于生物量反演算法和模型的进一步优化和改进也将成为未来研究的重点之一。

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和总结,可以为遥感生物量反演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即引言、正文和结论。

在引言部分,将对遥感生物量反演的概念进行概述,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在正文部分,将从遥感技术的概述开始,然后详细解释生物量反演的原理,最后探讨其应用与发展。

在结论部分,将总结生物量反演的原理,讨论其实际应用意义,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这三个主要部分的论述,读者可以全面了解遥感生物量反演的反演原理及其在现实中的应用和未来的发展前景。

1.3 目的目的部分的内容:本文旨在深入探讨遥感生物量反演的反演原理,通过对遥感技术和生物量反演的基本概念进行介绍,进一步阐述生物量反演原理的相关理论与方法。

同时,通过对该技术在实际应用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探讨生物量反演在资源监测、环境保护和生态研究等领域的潜在意义。

最终,通过总结反演原理及其实际应用意义,展望未来遥感生物量反演技术的发展方向,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实验课1-定量遥感--植被覆盖度反演

实验课1-定量遥感--植被覆盖度反演

说明文档中会注明是经过辐射校正的,其实这个辐射校正指的是粗的辐射校
正,只是做了系统大气校正,就跟系统几何校正的意义是一样的。
实验一 植被覆盖度的遥感反演
(二) 植被覆盖度的计算 1、计算NDVI 2、确定NDVIv和NDVI0值
在 Availabel Bands List 窗口中右键点击NDVI 数据,在弹 出的右键菜单中选择 Quick Stats,对NDVI 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方法二:(两种方法都要做)
(1)主菜单Basic Tools > Band Math,在波段运算 窗口输入植被覆盖度计算公式:
(b1-NDVI0)/(NDVIv- NDVI0) ,将变量 b1 赋给 NDVI 。
计算得到初步结果,但是并没有完成整个工作。因为 该结果中有 5% 像元的 NDVI 值小于 NDVI0 ,这部分像元的 植被覆盖度计算结果为负值,需要通过掩膜操作将这部 分像元的植被覆盖度值修改为0;同样需要将5%NDVI值大 于0.425 的像元植被覆盖度值修改为1。
• • • 当NDVI小于NDVI0 , fv取值为0; NDVI大于NDVIv , fv取值为1; 介于两者之间的像元使用公式(1)计算。
利用ENVI主菜单->Basic Tools->Band Math,在公式 输入栏中输入进行计算.
请回顾ENVI中公式的写法
实验一 植被覆盖度的遥感反演
◦ 3、计算植被覆盖度
实验一 植被覆盖度的遥感反演
(3)然后类似操作将NDVI 值大于0.425 的像元植被覆盖 度值修改为1,设为1。 最终得到一个单波段的植被覆盖度图像文件,其像元值表 示这个像元内的平均植被覆盖度。 (4)对上述求取的植被覆盖度进行假彩色密度分割。

5-高光谱遥感-反演建模

5-高光谱遥感-反演建模
▪ 5.1 反演建模的基本流程 ▪ 5.2 一元回归分析模型 ▪ 5.3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模型 ▪ 5.4 非线性分析反演模型
5.2 一元回归分析模型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回归分析方法,是研究要素之间具体的数量关系的一种强有力的 工具,运用这种方法能够建立反映光谱特征与研究要素之间具体的数 量关系的数学模型,即回归模型。
二、实验要求 1、利用包络线去除法提取的因子建立神经网络反演模型; 2、利用对数的一阶微分变换提取的因子建立神经网络模型; 3、调整神经网络中间层数、结点数,比较模型精度。
三、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2、实验结果; 3、结果分析
5.4 非线性分析反演模型
三、模糊综合预测法: 1、基本原理
5.4 非线性分析反演模型
根据光谱信息和样本数据,判断每个像元对应研究对象的大小, 属于模式识别问题。
5.4 非线性分析反演模型
一、模式识别:
问题1: 如何建立模式 问题2:如何判定从待识别对象与已知模式相同或相近。
建立模式方法: 1)根据经验直接给出标准(如优、良、中;三好学生;划定级 别),分单因素与多因素模式。 2)从大量的样本数据中寻找,即分类、根据类间的差异性提炼 模式的特性。 3)研究算法,分类的依据,如距离、相似度、相像度
一、模式识别:
5.4 非线性分析反演模型
一、模式识别:
5.4 非线性分析反演模型
一、模式识别:
5.4 非线性分析反演模型
一、模式识别:
模式识别的基本步骤: 1)确定研究对象(Y) 2) 确定影响识别的指标(X) 3)建立模式库 4)确定待识别的对象 5)对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 6)确定指标的权重 7)计算距离或贴近度 8)寻找最大的贴近度 9)判别待识别对象与那个已知模式最接近 10)对预测进行修正 11)计算预测精度

《2024年黄河口海域悬浮物浓度遥感反演算法及时空分布特征研究》范文

《2024年黄河口海域悬浮物浓度遥感反演算法及时空分布特征研究》范文

《黄河口海域悬浮物浓度遥感反演算法及时空分布特征研究》篇一一、引言黄河口海域作为我国重要的海洋生态区域,其悬浮物浓度的变化对于区域海洋环境、水质以及生态系统的健康都具有重要影响。

随着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利用遥感手段对黄河口海域悬浮物浓度进行监测和反演成为了一种高效、便捷的方法。

本文旨在研究黄河口海域悬浮物浓度的遥感反演算法,以及其时空分布特征。

二、黄河口海域概况黄河口海域位于我国黄河流域的末端,其海洋环境复杂多变,水体中悬浮物浓度较高。

黄河的泥沙含量大,加之流域内的降雨、河流改道等多种自然因素的影响,使得黄河口海域的悬浮物浓度变化较大。

三、遥感反演算法针对黄河口海域的特殊环境,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遥感数据的悬浮物浓度反演算法。

该算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对遥感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辐射定标、大气校正等;其次,根据水体的光谱特征,选取合适的波段进行数据提取;最后,利用统计方法或机器学习方法建立悬浮物浓度与遥感数据之间的关系模型,从而实现悬浮物浓度的反演。

四、时空分布特征研究通过对黄河口海域多年的遥感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得到了该海域悬浮物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

在时间上,黄河口海域的悬浮物浓度受到季节、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在空间上,由于受到河流流向、海流、潮汐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悬浮物浓度的分布呈现出一定的空间异质性。

具体来说,我们发现黄河口海域的悬浮物浓度在春季和夏季较高,这可能与这两个季节的降雨、河流流量等因素有关。

而在空间上,靠近黄河入海口的区域悬浮物浓度较高,随着距离的增加,悬浮物浓度逐渐降低。

此外,受到海流和潮汐的影响,黄河口海域的悬浮物浓度在沿海岸线附近呈现出一定的波动。

五、结论通过对黄河口海域悬浮物浓度的遥感反演算法及时空分布特征的研究,我们得到了以下结论:1. 提出的遥感反演算法能够有效地对黄河口海域的悬浮物浓度进行反演,为区域海洋环境的监测和评估提供了新的手段。

2. 黄河口海域的悬浮物浓度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空间异质性,这与区域的自然环境、气候等因素密切相关。

遥感模型与反演方法

遥感模型与反演方法

(d)
(e)
(f)
Hale Waihona Puke 不同植被类型的BRDF(GOMS模型)
conifer(a,d) savanna(b,e) shrubland(c,f) 红光波段(a-c) 近红外波段(d-f)
=55º
Li-Strahler几何光学-辐射传输混合模型GORT 由于几何光学模型和辐射传输模型分别在不同的尺度上 具有各自的优势,李小文和 Strahler 充分利用几何光学模型 在解释阴影投射面积和地物表面空间相关性上的基本优势, 在纯 GO 模型和不连续植被间隙率模型的基础上,用辐射传输 方法求解多次散射对各面积分量亮度的贡献,分两个层次来 建立承照面与阴影区反射强度的辐射传输模型,并以间隙率 模型作为联系二者的关键。
(1)辐射传输模型
电磁波从辐射源到目标的传输过程,表示为观测方向 s 上 关于辐亮度I的辐射传输方程:
dI ( s ) K (I J ) ds
K-消光系数,J-源函数。 将辐射传输方程写作微积分形式:
I ( , s ) I ( , s ) ( / 4 ) P( s, s' ) I ( , s' )d' ( r, s ) /
李一 Strahler(1985, 1986) 根据稀疏林的实际情况,抛 弃了“小几何体”假定,直接用森林结构参数计算四个分量随 太阳角和观察角变化,建立了遥感像元尺度的天然林BRDF模型。
典型的几何光学模型为景合成模型:
R(v) ki (v)Ri (v)
其中,R(v) 为冠层的反射率,v 表示为光照方向和观察方向的 函数,Ri(v) 为冠层组分的反射率,Ki(v)表示为冠层结构参数 的函数。
多角度遥感提供多个方向的观测数据,相比单一方向观测 提供了更多的信息,多角度观测信息的利用要求对植被冠层二 向性反射特征的描述 -冠层反射的BRDF 模型。

植被覆盖地表土壤水分遥感反演

植被覆盖地表土壤水分遥感反演

植被覆盖地表土壤水分遥感反演一、概述植被覆盖地表土壤水分遥感反演是当前遥感科学与农业科学交叉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进步,利用遥感手段对植被覆盖地表下的土壤水分进行反演,已经成为监测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的有效手段。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植被覆盖地表土壤水分遥感反演的基本原理、方法进展及实际应用,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植被覆盖地表土壤水分遥感反演的基本原理在于,通过遥感传感器获取地表植被和土壤的综合信息,进而利用特定的反演算法提取出土壤水分含量。

这一过程中,植被覆盖对遥感信号的影响不可忽视,如何有效去除植被覆盖的影响,成为植被覆盖地表土壤水分遥感反演的关键问题。

在方法进展方面,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提出了多种植被覆盖地表土壤水分遥感反演方法,包括基于植被指数的反演方法、基于热惯量的反演方法、基于微波遥感的反演方法等。

这些方法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的研究区域和植被类型。

随着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植被覆盖地表土壤水分遥感反演中的应用也逐渐受到关注。

在实际应用方面,植被覆盖地表土壤水分遥感反演在农业、生态、环境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实时监测土壤水分状况,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的灌溉指导,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也可以为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估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有助于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植被覆盖地表土壤水分遥感反演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工作。

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反演算法的不断优化,相信这一领域的研究将会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1. 背景介绍:植被覆盖地表土壤水分的重要性及其在农业、生态和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植被覆盖地表的土壤水分是地球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植被的生长和生态系统的平衡。

在农业领域,土壤水分是作物生长的关键因素之一,其含量和分布直接影响着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准确获取植被覆盖地表的土壤水分信息,对于指导农业生产、优化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在生态方面,土壤水分与植被覆盖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作用关系。

LAI与FAPAR反演-定量遥感 ppt课件

LAI与FAPAR反演-定量遥感  ppt课件
APAR=FAPAR×PAR
FAPAR

(
I TOC

I Ground

I Ground

I TOC
)
/
I TOC
ppt课件
4
4
在PAR区间叶绿素a、 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 的吸收率和总光合作用 效率
55
2. FAPAR野外测量
SUNSCAN冠层分析系统(SUNSCAN Canopy Analysis System)
FAPAR=1.21×NDVI-0.04 FAPAR=1.67×NDVI-0.08
FAPAR=0.105(0.323×NDVI)+(1.168×ND
VI2) FAPAR=3.257×SAVI-0.07
FAPAR=0.846×NDVI-0.08
FAPAR=1.723×MSAVI0.137
FAPAR=2.213×(ΔMSAVI)**
通过遥感方式可以获取植被FAPAR。随着遥感传感器分 辨率的多样化,遥感可以提供更广泛空间区域和时间范围 的FAPAR产品。
ppt课件
3
3
基本概念
PAR(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光合有效辐射,指陆地植 被光合作用所能吸收的从400到700 nm的太阳光谱能量。
算法
R2 取得经验值方法
植被类型
参考文献
FAPAR=1.2×NDVI-0.18
0.974
PAR 测量 春小麦,生长阶段
Hatfield et al.,1984
FAPAR=0.6(2.2×NDVI)+(2.9×NDVI2)
-
PAR 测量
玉米,生长阶段

遥感反演及遥感数据产品的生产过程

遥感反演及遥感数据产品的生产过程
传感器定标系数会随时间漂移
复杂的辐射定标方法,如热红外定标需要逐扫描线对比 黑体观测给出动态的定标系数
22
2. 遥感数据产品生产的流程
2.2 遥感数据预处理
遥感数据的几何校正
几何校正的目的:
把遥感图像的图像坐标与真实目标的地理坐标联系起来
遥感几何校正的注意事项
几何校正具有误差,特别是对于批量生产的产品,目前 自动校正的几何误差可能有数百米到数公里
遥感反演信息量缺乏问题的解决方法
引入多源数据 使用先验知识
34
2. 遥感数据产品生产的流程
2.3 遥感反演
增加信息源的方式
多种遥感数据的联合反演
相似特征的多个传感器数量联合,时间空间分辨率显著不同的 数据互补,光学和微波遥感数据协同
地面观测数据支持遥感反演
地面观测可以提供一些模型需要而又难以从遥感数据反演的参 数,如气温
获得核驱动模型参数后,相应波段的半球反照率可由核驱 动模型积分得出。
总的反照率则是各波段反照率的加权和。
1. 遥感反演概述
地表温度
公式推导(分裂窗)
假设: a)地表比辐射率已知;b)大气窗口的水汽吸收系数可以看 作常数;c)大气温度与下垫面温度相差不大,黑体辐射公 式可以采用线形近似。
遥感反演及遥感数据产品的生产过程
1. 遥感反演概述 2. 遥感数据产品生产的流程
2.1 遥感产品生产线结构 2.2 遥感数据的预处理 2.3 遥感反演 2.4 遥感产品的完善和发布
3. 例子:GLASS叶面积指数产品生产线
3.1 数据源 3.2 预处理 3.3 反演算法 3.4 质量控制和质量标志
2. 建立440纳米处地表反射率、气溶胶类型、气溶胶光学 厚度、太阳角度、观测角度等自变量与TOA反射率的查 找表。

遥感反演

遥感反演

仅能获得地面有限点的LAI值,对于推广获取大范围LAI存在 很大局限性,不能满足植被生态和作物长势监测需求
遥感反演方法 由于遥感数据具有覆盖范围广、时间与空间分辨
率高、花费相对较少等优点。
可以用定量遥感方法反演区域LAI 作物生长模型模拟LAI
LAI反演 lishumin
5
第一部分
遥感反演
1) 由于地表异质性,由低、中分辨率遥感图像模拟出的叶 面积指数有很大不确定性,需要对模拟数据的质量和精度 进行评估和验证; 2) 有些反演算法还只是处于理论研究阶段,需要利用实测 值进行验证。
因此,利用模型反演地表参数,需要积累大量的背景 测量数据的支持。
LAI反演 lishumin
9
第二部分
LAI反演 lishumin
22
第二部分
太阳 观测
方位角
天顶角 高度角
―二向反射率” 指反射率是由太阳光的入射方向和观测者的 观测方向共同决定。 多角度遥感 我们通常用的反射率是指星下点观测(垂直观测)的反射率。
LAI反演 lishumin
23
BRDF模型
二向性反射的研究主要是对二向性反射分布函数模型的研究。 二向性反射分布函数
模型精度没有保证。
LAI反演 lishumin
14
第二部分
方法二 物理反演
物理模型反演方法又称基于物理学的光学模型方法
目前,植被遥感物理模型分为几何光学模型、辐射 传输模型以及二者的混合模型,它们都是物理光学 模型 与经验统计反演LAI方法相比较,物理模型反演是 更为可靠的方法 ??
LAI反演 lishumin
2)具体地表目标的先验知识
表现为模型参数的物理边界、不确定性和相关性,以及季相变化等。

微波遥感地表参数反演进展

微波遥感地表参数反演进展

微波遥感地表参数反演进展一、概述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卫星传感器性能的日益提高,微波遥感作为地球观测的重要手段之一,正日益显示出其在地表参数反演中的独特优势。

微波遥感具有全天时、全天候的观测能力,对云、雨和大气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这使得它能够在复杂的天气条件下获取地表信息。

微波遥感在地表参数反演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尤其在积雪、土壤水分、地表温度和植被参数等关键地表要素的反演中,其优势和潜力日益凸显。

在积雪参数反演方面,积雪作为全球水文循环和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深度和分布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寒区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微波遥感因其对雪层的穿透能力和对雪面高反射率的敏感性,成为积雪参数反演的有效手段。

现有的被动微波积雪反演数据产品的空间分辨率较粗,地表异质性等复杂因素的影响也使得反演精度难以满足需求。

提高微波遥感在积雪参数反演中的精度和分辨率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

在土壤水分反演方面,土壤水分是地表能量交换和物质循环的重要参数,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

微波遥感因其对土壤水分的敏感性,在土壤水分监测和反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由于土壤特性如湿度和粗糙度的影响,微波遥感在土壤水分反演中仍面临挑战。

如何消除这些影响,提高土壤水分反演的精度和稳定性是当前研究的热点。

在地表温度反演方面,地表温度是衡量地球表面水热平衡的关键参数,对气候、水文和地球生物化学等科学研究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微波遥感因其对地表温度的敏感性和全天候观测能力,在地表温度反演中具有独特优势。

由于微波信号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被动微波反演地表温度的算法还不成熟。

发展更加稳定和准确的微波遥感地表温度反演算法是当前研究的重点。

在植被参数反演方面,植被是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长状况和分布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微波遥感因其对植被结构的敏感性和对叶片叶绿素的低敏感性,在植被参数反演中具有独特优势。

由于微波遥感受土壤特性如湿度和粗糙度的影响,以及传统模型在稀疏冠层中的适用性问题,微波遥感在植被参数反演中仍面临挑战。

遥感工作系统组成及其工作流程

遥感工作系统组成及其工作流程

遥感工作系统组成及其工作流程一、遥感工作系统组成遥感工作系统指使用遥感技术来获取地理空间信息的系统,是将遥感用于地学分析、规划以及管理等工作的有效工具。

它一般包括以下几部分组成:1、数据采集数据采集是遥感工作系统的第一个步骤,是遥感工作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常用的数据来源包括:卫星传感器采集的数据、高空飞机采集的数据、船舶航测采集的数据、遥测站的监测数据以及多种气象参数的采集等。

2、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是将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并剔除噪声,以便将数据转换成可供研究分析的信息。

主要步骤包括:数据校正、像元岛修剪、栅格分割、数据矢量化等。

3、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是遥感工作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处理后的数据进行信息提取,以获取有效的空间信息。

一般的数据分析包括:地物分类、地形分析、植被识别、土地利用分析、城市发展趋势、灾害监测等。

4、结果展示数据分析的结果通过图形、图表、报告等方式进行展示,供用户或研究人员查看、分析使用。

二、遥感工作系统工作流程1、数据采集这是遥感工作的第一步,首先需要选择最合适的地理技术进行数据采集,然后安排采集时间,对数据进行校准,最后将采集的数据进行存储处理。

2、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是指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并剔除噪声,以便将数据转换成可供研究分析的信息。

常见的数据处理方法包括:图像低通滤波、栅格分割、植被提取、像元岛修剪以及自然特征提取等。

3、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是指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各种分析,以获取有用的空间信息。

常见的数据分析方法包括:地物分类、地形分析、植被识别、土地利用分析以及灾害监测等。

4、结果展示分析得出的结果需要通过图形、图表以及报告等方式进行展示,供用户或研究人员查看、分析使用。

遥感数据获取与处理的基本流程与技巧

遥感数据获取与处理的基本流程与技巧

遥感数据获取与处理的基本流程与技巧遥感技术是通过获取并分析从卫星、飞机或无人机等遥远距离采集的数据,从而获取有关地球表面特征和变化的信息。

遥感数据的获取和处理流程至关重要,它对于解决环境问题、农业发展和城市规划等领域都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介绍遥感数据获取与处理的基本流程与技巧。

一、遥感数据获取1. 数据源选择在进行遥感数据获取之前,我们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数据源。

常见的数据源包括卫星遥感数据、航空遥感数据和无人机遥感数据。

根据具体需求,我们可以选择高空分辨率的卫星影像数据,或者借助无人机获取更详细的区域影像数据。

2. 数据获取与下载数据获取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通过官方网站或专业平台下载数据,也可以借助开放源数据或商业数据进行获取。

无论选择哪种方式,都需要注意数据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3. 数据预处理获取到的遥感数据往往需要进行预处理,以去除噪音和不必要的信息,同时还需要进行大气校正、几何校正和辐射校正等处理步骤,以确保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

二、遥感数据处理1. 影像处理遥感影像是遥感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不同的应用需求,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影像处理步骤来获取所需的信息。

常见的影像处理方法包括影像融合、图像增强、目标提取和分类等。

2. 特征提取通过遥感数据,我们可以获取到地表不同特征的信息,如植被覆盖、土地利用和水域分布等。

在进行特征提取时,我们可以运用不同的算法和工具,如主成分分析和分类器等,以提取出所需的特征信息。

3. 数据分析与应用在获取到处理后的遥感数据之后,我们可以进行多种数据分析和应用,如环境监测、资源调查和灾害评估等。

通过对遥感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表面的变化和特征,从而提供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三、遥感数据处理的技巧1. 选择适当的处理方法在进行遥感数据处理时,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

不同的处理方法对于不同的数据类型和问题具有不同的适用性,因此在选择处理方法时需要谨慎,充分考虑数据的特点和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感器定标系数会随时间漂移
复杂的辐射定标方法,如热红外定标需要逐扫描线对比 黑体观测给出动态的定标系数
22
2. 遥感数据产品生产的流程

2.2 遥感数据预处理
遥感数据的几何校正

几何校正的目的:
把遥感图像的图像坐标与真实目标的地理坐标联系起来

遥感几何校正的注意事项

几何校正具有误差,特别是对于批量生产的产品,目前 自动校正的几何误差可能有数百米到数公里

线性回归模型 多项式回归模型


指数函数模型
多变量回归模型
经验模型的优点与局限

优点:一般比较简单,计算量小,易反演 局限:受限于提取模型用的训练数据,如果时间、地点、 目标改变了,模型就不再适用
32
2. 遥感数据产品生产的流程

2.3 遥感反演
半经验模型(物理模型简化)

非线性模型线性化,非敏感参数用常数值代替 优点:既简单又有一定物理意义
20
2. 遥感数据产品生产的流程

2.2 遥感数据预处理
传感器辐射畸变类型

坏像元

探测器损坏或者数据传输过程中 丢失 点缺失、行缺失或者列缺失来自探测器之间的差异

面阵探测器,线阵探测器 低信噪比波段和红外探测器容易 受到探测器差异的影响
机载WiDAS传感器近红外 图像辐射畸变校正前后

光学系统透过率的非均匀
正演
物理参数
3
遥感信号
反演
1. 遥感反演概述

1.2 遥感反演问题的本质和科学问题

遥感的本质是反演,而从反演的数学来源讲,反演研究 所针对的首先是数学模型。……,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 对地表遥感像元信息的地学描述。 但陆地遥感反演的根本问题在于定量遥感往往需要用少 量观测数据估计非常复杂的地表系统的当前状态,本质 上是一个病态反演问题。 解决病态反演问题的办法,一是扩充信息源,比如综合 使用多源遥感数据或地面观测资料,引入先验知识;二 是控制信息分配,让有限的观测信息尽量分配到目标参 数,抑制反演过程中的误差传播。
E0
就可直接求出逆向公式
Ltoa L0 E0 ( Ltoa L0 ) s cos( s ) i v

1. 遥感反演概述

BRDF及反照率产品
线性方程求解

线性核驱动模型
R(i , v , ) f iso f geok geo (i , v , ) f vol kvol (i , v , )

校正方式
多项式校正、样条校正、三角网格校正
24
正射校正
2. 遥感数据产品生产的流程

2.2 遥感数据预处理
遥感数据的大气校正

大气校正的目的:
消除大气辐射的影响,恢复大气下界的地面反射率或者地面辐射 亮度

大气影响的表现方式
大气吸收,大气层辐射,相邻像元的影响

大气校正的难度——大气参数的获取


2.2 遥感数据预处理
思考:遥感数据预处理中的哪些误差 会传递到最终的数据产品?
传感器的缺陷,不准确的定标,不准确的几何 位置,重采样误差,大气校正误差,薄云等
27
2. 遥感数据产品生产的流程

2.3 遥感反演
遥感反演的三要素
模型
反演算法
信息源
28
2. 遥感数据产品生产的流程

2.3 遥感反演

2.3 遥感反演
遥感物理模型的优点与局限

优点
原理比较清晰,可以分析原理改进模型

不足
非线性,计算量大,不容易反演
模型依赖于对目标的一些假设,不满足假设的目标不适用
即使最严格物理模型,仍然是对复杂自然现象的近似,因此仍然 有误差
31
2. 遥感数据产品生产的流程

2.3 遥感反演
遥感经验模型(统计模型)
经验公式、查找表 经验公式、查找表 公式推导
公式推导(线性方程求解)
公式推导、迭代优化
叶面积指数
经验回归、公式+查找表
1. 遥感反演概述

气溶胶产品
1.
查找表
2.
3.
选择暗目标:2100纳米反射率和440纳米反射率之间有 经验关系,假设2100纳米处无大气影响,可得440 纳米处的地表反射率。 建立440纳米处地表反射率、气溶胶类型、气溶胶光学 厚度、太阳角度、观测角度等自变量与TOA反射率的查 找表。 根据各种已知条件(即上面用下划线表示的量)就可从 查找表中得到气溶胶光学厚度。
遥感模型

物理模型 经验模型(统计模型) 半经验模型(物理模型简化) 计算机仿真模型
29



2. 遥感数据产品生产的流程

2.3 遥感反演
遥感物理模型

辐射传输(RT)模型
广泛用于大气、地表、叶片

几何光学(GO)模型
景合成的思想,即像元光谱是组分光谱的面积比例加权平均

GO-RT混合模型
30
2. 遥感数据产品生产的流程

模型的可反演性
合适的参数化方法

反演算法的稳定程度
对噪声的抵抗能力

反演算法中使用约束条件
正则化方法、贝叶斯反演、物理边界

6
优化反演算法以提高计算效率
优化代价函数、选择合适的迭代算法、建立查找表
1. 遥感反演概述
1.5 MODIS数据参数反演系统

气溶胶产品 大气水汽含量
大气校正 BRDF及反照率产品 地表温度
作常数;c)大气温度与下垫面温度相差不大,黑体辐射公
式可以采用线形近似。

公式推导(略) 最终公式

系数获取方法(拟合MODTRAN模拟的数据)
1. 遥感反演概述

地表温度

迭代优化(Z Wan - 1997 )
MODIS7个波段昼夜两次观测,大气地表参数同时反演

未知数:7个通道的发射率、昼夜两个地表温度、昼夜两
21

透镜系统都会有靠近光轴部分透过率高于远离光轴透过率的现象
2. 遥感数据产品生产的流程

2.2 遥感数据预处理
遥感数据的辐射定标

辐射定标的目的:
把遥感原始数据的DN值与遥感传感器接收到的辐射能量联系起来
L DN a b

遥感数据辐射定标的注意事项

同一传感器的不同个体之间定标系数会有差异

1. 遥感反演概述 2. 遥感数据产品生产的流程

2.1 遥感产品生产线结构 2.2 遥感数据的预处理
2.3 遥感反演
2.4 遥感产品的完善和发布

3. 例子:GLASS叶面积指数产品生产线


3.1 数据源
3.2 预处理 3.3 反演算法

16
3.4 质量控制和质量标志
2. 遥感数据产品生产的流程

局限:作为物理模型的简化,也有一定适用范围
计算机仿真模型

蒙特卡洛仿真 真实景观+三维辐射传输
优点:逼真
局限:计算量非常大
33
2. 遥感数据产品生产的流程

2.3 遥感反演
遥感反演的信息源

第三公设: Verstraete 等 (1996) 提出的反演10个公设的第 3 条“定 量遥感反演的必要条件是独立观测的个数大于未知数的 个数”

遥感数据产品生产在遥感信息流中的位置
遥感数据产品生产
17
2. 遥感数据产品生产的流程

2.1 遥感产品生产线结构
遥感数据源
预处理
辐射定标 几何校正 大气校正
参数反演
模型 多源数据引入 反演算法
后处理
质量控制
18
产品完善
格式规范
发布
参数产品的应用
2. 遥感数据产品生产的流程

2.2 遥感数据预处理 辐射畸变校正
遥感反演及遥感数据产品的生产过程

1. 遥感反演概述 2. 遥感数据产品生产的流程

2.1 遥感产品生产线结构 2.2 遥感数据的预处理
2.3 遥感反演
2.4 遥感产品的完善和发布

3. 例子:GLASS叶面积指数产品生产线


3.1 数据源
3.2 预处理 3.3 反演算法

1
3.4 质量控制和质量标志



1. 遥感反演概述

叶面积指数与fPar
公式+查找表(R Myneni-2002)

辐射传输方程,包含很多参数 将辐射传输方程的求解过程分解,分解后的每一模块只包 含少量参数


对每个模块建立查找表
将观测的多波段(或多角度)数据与查找表对照,就得到
叶面积指数与fPar
第三讲:遥感反演及遥感数据产品的生产过程
遥感反演气溶胶参数(暗目标方法)

25
遥感反演大气温湿度廓线(红外高光谱)
2. 遥感数据产品生产的流程

2.2 遥感数据预处理
遥感数据的云、雪检测

正确的云、雪检测对于遥感产品生产的重要性:

多数遥感产品云、雪检测 效果不理想
薄云、高云阈值的确定 亚像元的云分布 26云与雪的光谱特征的相似与差异
2. 遥感数据产品生产的流程


4
1. 遥感反演概述

1.3 常见的几种遥感反演方法

经验回归
例如逐步多元回归、神经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