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经济落后,政府办了 许多工农速成中学和文化补习学校,田头识字教学 等形式,这些形式为扫盲教育作出贡献
田头识字学习
偏远贫因地区的小学
1968年12月,毛泽东下达了“知识青年
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 必要”的指示,上山下乡运动大规模展开, 1968年当年在校的初中和高中生(1966、 1967、1968年三届学生,后来被称为“老 三届”),全部前往农村。文革中上山下乡 的知识青年总人数达到1600多万人,十分
课堂小结
教育在当今科教兴国中的作用
1.教育通过培养人才,来提高社会经济发展的知识含量; 2.教育不断提高劳动力素质,发掘劳动力的巨大智力资源 ; 3.教育致力于培养民族的创新意识,增强以科技创新为核 心的综合国力; 4.教育依赖社会各方面整体水平的提高,反过来,教育也 可以促进科学技术形成规模,从而改善社会经济结构,促 进经济效益的良性发展。 5.教育的大力投入,有利于后发型国家摆脱贫穷落后的状 态。
三、教育的复兴
1.文革”后教育措施
邓小平充分肯定新中国前17年的 教育工作,领导教育战线全面拨乱反 正,整顿பைடு நூலகம்复教育秩序,恢复中断十 年的高考制度,组织编写新教材,倡 导尊师重教。
我们国家,国力强弱、经济发展 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 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 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 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 ……如果现在不向全党提出这样的任务 ,就会误大事,就要负历史责任。
新中国的教育事业有了哪些发展?为什么 得到较快发展?
答案提示:新中国教育事业取得的成就主要 是逐步形成从小学到大学,从全日制教育到半工 半读教育等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培养了大 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 。取得较快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制定并全面贯彻了 正确的教育方针。
二、动乱中的教育
二、是刘少奇从中国实际出发,倡导“两种教育制 度”即全日制学校教育和半工半读的学校教育制度 ;
三、是在少数民族地区,确定以培养少数民族干 部为首要任务,同时加强小学教育和成人业余教 育。大大促进民族地区的建设。
3.成果
学前教育、大中小学教育及成人教育初具规 模,全日制教育、业余教育和半工半读教育共同 发展。
美国依据1948—1984年经济实际增长数据,将传统的 经济增长公式调整为:经济增长(100%)=34%(劳动增 长+资本增长)+66%(科技和教育)。
日本1952—1961年的经济增长模式为:经济增长( 100%)=33.4%(劳动增长+资本增长)+66.6%(科学技 术)。
目前,发达国家技术和知识的增加占生产率增长总 要素的60%~80%,我国占30%左右。
力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背景下,只有提高 劳动者的素质和培养大批人才,加快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迎接国际竞争的挑 战。
(2)措施
1.首先是基础教育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
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鼓励社会力量办学,推 动农村义务教育,促进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 义务教育的发展; 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加快课程教材改革,全面提 高教育质量;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 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 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 者的接班人。
之一的城市人口来到了乡村。这是人类现
代历史上罕见的从城市到乡村的人口大迁
移。全国城市居民家庭中,几乎没有一家 不和“知青”下乡联系在一起。
在军垦农场锻炼的北京大学生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example
北京大学红卫兵在批斗北大校长陆平等反动学术 权威
3.影响:
(1)使整个民族文化素质大大下降;
(2)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的距离被拉 大了。
——曲折中发展
1.原因:
“左”的指导思想的影响
2.过程
(1)大跃进年月,各地不顾客观条件大办学校 ,同时大量增加学生的体力劳动,打乱了正常的 教学秩序,导致教育质量下降。
(2)20世纪60年代初,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 上,对教育事业进行了调整。
(3)1966年到1976年,中国经历了“文化大革 命”十年浩劫,教育事业受到严重破坏。知识分子 上山下乡,接受改造,高考废除。
对比以上几种经济增长模式的差异, 探究其
间的变化反映了什么问题?
2.概况
(1)拉开序幕
A.各地人民政府和军管部门出面接管了旧教 育;
B.初步完成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教育向 新民主主义教育的转变 ;
C.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教育工作,把发展人民 教育事业作为重要的任务和工作。
(2)制定方针
一、是毛泽东:“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 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成 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学校将德 育放在重要位置;
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邓小平
1977年某大学的开学典礼
2.改革开放后教育的发展
(1)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出科教兴国 的发展战略。
(2)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促进了教育改革步伐。
3.迎接挑战
(1)背景 20世纪末,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历史学
一、人民教育的奠基
1.背景
新中国的成立和人民政府的重视 1949年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
开,会议确立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学 校要向广大工农开门,大力提高人民的文 化水平。1954年9月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 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中 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各级 各类教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为广大人民 群众创造了各种受教育机会。
2.推动高等教育持续发展。
3.加大对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力度。
从2006年开始,全部免除西部地区农村义务 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2007年扩大到中部和东部 地区;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 宿生生活费。
历史纵横
1989年10月,共青团中央推出了“希望 工程”,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帮助因家庭 贫困而失学的儿童重返校园,完成小学学 业,促进贫困地区基础教育事业发展。“希 望工程”得到了广泛响应,很多企业和个人 积极参与,涌现了孩子捐出压岁钱、老人 捐出退休金的感人事例。到2006年5月,“ 希望工程”共接受社会捐款超过30亿元,捐 建希望小学12559所,救助农村失学儿童 289万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