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人口承载力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科毕业论文

开题报告

(2013届)

题目中文:合肥市人口承载力分析

英文:Hefei population bearing capacity analysis

2013年 3月20日

一、选题依据(课题来源、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课题来源

指导老师提供。

(二)选题背景

合肥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核心城市,是安徽加速崛起的核心增长极,在全省承接产业转移、参与长三角发展分工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十一五”以来,尤其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合肥市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努力发挥核心城市示范引领作用,立足区位、交通、科教、产业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面向国际国内以及长三角加速优质产业和资本的承接,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目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0%、地方税收增量的50%、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量的70%、新增就业岗位的70%。

随着经济的发展,到2011年合肥市年末常住人口为752.1万人,与2010年末常住人口745.7万人相比,增加了6.4万人,增长8.58‰。合肥市的面积不断扩大,外来人口的迁入,已使合肥成为中国特大城市之一。另外,截至2011年末,合肥市户籍总户数为228.62万户,户籍人口706.13万人,比上年增加4.13万人,增长5.88‰,其中,市区人口218.34万人。

统计显示,截至2011年末合肥市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485.86万人,占总人口的64.6%;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266.24万人,占总人口的35.4%。与2010年相比,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8个百分点。

合肥规模大小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土地资源、水资源等。伴随着合肥的扩张,越来越多的人口,无形之中增加了合肥的负担。城市化太快,城市太大,短时间过多人口往城市集中,不可避免产生大批失业、淡水和能源供应紧张、交通拥挤、犯罪增加、环境恶化、各种危机风险增加等现象。

究竟怎样的数量才是合理承载数量,我们从合肥的土地资源、水资源、以及生态环境等方面来研究,运用区域人口承载力的理论模型与定量计算方法,得出合肥市合理的人口承载量。从区域现实出发,提出合理的人口容量,为合肥地区及安徽省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最终实现合肥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中国城市迅速扩张,合肥也不例外。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的过程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伴随城市化的是城市病,“城市病”表现为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恶化、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等,将会加剧城市负担、制约城市化发展以及引发市民身心疾病等。为了使合肥更好更长远的发展,我们需要确定合肥市当前实际可承载人口,达到以下目的:

1. 从经济、环境、资源、人口等可持续发展思路出发,选择合适的模型,综合考虑近年合肥市经济、社会、人口、资源与环境等因素,预测未来中长期合肥市人口承载力的数据。

2. 通过对合肥市的人口承载力进行研究,可以了解合肥市实际和相对人口压力的真实情况,有助于揭示其人口分布现状背后的本质规律,为合肥市的人口再分布政策和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人口城市化,转移了农村劳动力,大大提高我国劳动力资源的利用效率,发挥劳

动力资源的优势,推动社会的进步。但是城市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推进速度快,人与资源的矛盾不可调和。土地资源紧张,居住拥挤;水资源匮乏,需长距离调水,增加了生活成本;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人口素质提升速度慢;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挑战都制约着城市的健康发展,我们需要解决这些问题,突破城市发展的瓶颈。

快速发展地区的经验告诉我们,以上海市为例,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土地资源、水资源、生态环境的制约因素;我们将面临资源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压力;社会发展、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挑战;以及整体市民素质的提高;最后二元结构体制障碍的束缚也是影响人口聚集的关键因素。

2、现实意义: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合肥市迅速扩张。2011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省委省政府实施了部分行政区划调整,将原地级巢湖市的居巢区、庐江县划入合肥,这是合肥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的历史性跨越。2002年,合肥实施区划调整,将东市区、中市区、西市区和郊区区划调整为瑶海区、庐阳区、蜀山区、包河区,打破城市郊区包围城区的行政区划格局,有效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增强了城市发展活力,极大地解放省会城市的生产力。

人口向中心城区的迅速集中,给合肥市带来诸如房价结构性上涨、水资源不足、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一系列问题。我们从合肥的土地资源、水资源、以及生态环境等方面来研究,运用区域人口承载力的理论模型与定量计算方法,得出合肥市合理的人口承载量。从区域现实出发,提出合理的人口容量,为合肥地区及安徽省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最终实现合肥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文献综述(在充分收集相关研究资料的基础上,概括分析国内外研究动态,初步设想及突破点,附主要参考文献)

(一)历史研究成果概述

1、国外现状

“承载力”一词最早源于生态学,其概念含义为既定的自然生态系统通过资源环境等自然要素对人类社会良性发展所能给予的持续力。简单的说,就是指在不破坏自然生态系统所提供的资源和环境的生产能力下,对既定的生物种群而言,该环境所能支撑的最大的生物量。承载力的概念最早只是应用于自然生态学科,但到后期由于受人类社会生产发展而导致了自然环境的恶化,引发了人口与环境问题的提出,人类学家和生物学家才将承载力的概念发展并逐渐应用到了人类生态学中,由此才产生了关于人口承载力的研究。科学化的人口承载力概念被认为是在1949 年由W.Allen 定义的。W.Allen 把人口承载力解释为:既定区域在一定的生产条件和消费习惯下,在不削弱自然生态环境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对既定区域内人口容量的最高支撑数。

目前,最常用的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人口承载力的定义,即一国或一地区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利用该地的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及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