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古代汉语》判断句

合集下载

王力古代汉语常用词整理(王力古汉语常识笔记)

王力古代汉语常用词整理(王力古汉语常识笔记)

王力古代汉语常用词整理(王力古汉语常识笔记)◆古代汉语常识>>我们如果对古代汉语进行严格的科学研究,的确应该分为上古时期(一般指汉代以前)、中古时期(一般指魏晋南北朝隋唐)、近代时期(一般指宋元明清),甚至还可以分得更细一些。

◆(二)繁体字>>“干”是盾牌(“干戈”二字常常连用)。

◆(三)异体字>>德:悳匆:悤奔:犇粗:觕、麤梁:樑◆(一)古今词义的差别>>〔无虑〕古代有副词“无虑”,不是无忧无虑的意思,而是“总有”“约有”(指数量)的意思>>醒〕在上古汉语里,睡醒叫“觉”(又叫“寤”),酒醒叫“醒”,“觉”和“醒”本来是有分别的。

古书中所谓“睡觉”,也就是睡醒,不是现代语的“睡觉”。

◆(二)读音和词义的关系>>〔旋〕用作副词时读某uàn。

>>有些字,同一个意义也可以两读,例如观看的“看”,既可以读阴平,也可以读去声。

今天我们把“看”字读去声,但是读古典诗词的时候,为了格律的需要,有时候也还该读成阴平。

如杜甫《春夜喜雨》:“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又如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其中“看”字都该读kān。

◆(三)用典>>用典,就是运用古书中的话(典故)。

>>〔修门〕《楚辞·招魂》:“魂兮归来,入修门些。

”修门,指楚国首都郢的城门。

◆(一)词类,词性的变换>>7.副词有一类词,经常用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前面,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这类词叫作副词。

>>.介词有一类词,同它后面的名词、代词等组合起来,经常用在动词、形容词的前面或后面,表示处所、方向、时间、对象等,这类词叫作介词。

>>形容词变动词这又可以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使物变成其中一种状况,叫作“使动”;第二种是把事物看成其中一种状况,叫作“意>>不及物动词变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是经常不带宾语的动词,及物动词是经常带宾语的动词。

王力古代汉语习题答案

王力古代汉语习题答案

王力古代汉语习题答案王力古代汉语习题答案【篇一:王力古代汉语习题集】王力古代汉语习题集第一单元汉字一、结合字义,说明下列各字属于“六书”中的哪一书:休亦本采苗文姓雨目責考其婆姚豆章州甘朱權二、指出下列形声字的字义,并分析形符声符的位置关系:旗逃裳膏匣哀衷翼病架杉在徒被晏街三、说明下列各组字之间是什么关系:1.暖、煖;2.从、從;3.备、備;4.舍、捨;5.赴、訃;6.礼、禮;7.粮、糧;8.泪、淚;9.疲、罷;10.伸、信;4)5(《岳阳楼记》)6.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出师表》)五、根据下面提供的例句,说明“发”,“约”两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并说明其引申方式。

1.发使使燕(《史记?淮阴侯列传》)2.塗有饿莩而不知发。

(《孟子?梁惠王上》)3.君子引而不发。

(《孟子?尽心上》)4.夫鵷鶵发于南海。

(〈庄子?秋水)5.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

(《战国策?齐策》)6.大王欲得壁,使人发书至赵王。

(《史记》)7.朝发白帝,暮宿江陵。

(《为宋中丞请都金陵表》)8.开春发岁兮,白日出之悠悠。

(《楚辞?九章?思美人》)9.舜发于畎畝之中。

(《孟子?告于下》)10.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论语?为政》)11.于声,声成文谓之音。

(《诗经?周南?关睢序》)12.发号施令,罔不有减。

(《尚书?冏命》)13.大信不约。

(《礼记?学记》)14.玉壶春酒。

约群仙同醉。

(陆游《谢池春》)15.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

(《触龙说赵太后》)16.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论语?子罕》)17.相如度秦王虽齐,决负约不偿城。

(《廉颇蔺相如列传》)18.约之阁阁,椓之橐橐。

(《诗经?小雅?斯干》)19.其文约,其辞微。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20.以深为根,以约为纪。

(《庄子?天下》)21.约其辞文,去其烦重。

(《史记?十二诸侯年表》)22.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朱淑贞《生查子?元夕》)六、查阅《词源》或《汉语大字典》,抄出下列词语的释义和例句,指出本义和引申义,整理引申义列。

《古代汉语》通论笔记(王力)

《古代汉语》通论笔记(王力)

《古代汉语》通论笔记(王力)一、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1字典辞书的编排:1)按部首和笔画排列。

2)按音序排列。

3)按号码排列。

2注音方式:1)直音:即用同音字注音。

2)反切:用两个汉字拼注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

其方法是: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

如:‚呼报反‛,即用‚呼‛的声母h 和‚报‛的韵母ao声调(ˋ)相拼,是‚号‛或‚爱好‛的‚好‛。

3)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注音。

3释义方式:1)直训:也叫语词式。

它用一个词去解释另一个词。

如:元,始也。

2)描写:对被释对象的特征、形状、位臵、作用等给予解释。

如: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

3)义界:也称为定义式。

如:斗,十升也。

4)譬况:即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去比方不熟悉的或难以解说的事物。

如:黑,火所熏之色也。

4常用工具书:1)《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东汉许慎著。

是我国规存最早的字典。

全书分汉字为540部,开创了以部首统率汉字的字典编纂法,收字以小篆为主。

2)《康熙字典》:是清朝康熙49看开始编写的,参加编写的有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人,于康熙55看编成。

这部字典按部首笔画的多少,把214个部首分别归入十二集中。

十二集以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命名。

3)《汉语大字典》:是一部解释汉字形、音、义的大型语文工具书。

这部大字典是目前我国搜集汉字单字最多的字典,共收单字五万六千个左右。

4)《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等单位联合编写,1979年出版。

收古汉语常用字三千七百多个。

修订版于1993年问世。

5)《辞源》:专门为阅读古籍和古代文史研究使用的工具书。

6)《辞海》:是一部综合性的辞书。

所收对象除单字外,主要是语词、人物、著作、历史事件、古今地名、团体组织以及各学科名词术语等。

古语今语、古义今义并收。

7)《汉语大辞典》:由《汉语大辞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辞典》编纂处编纂。

1986年第一卷出版,1994年出版最后一卷。

全书十二卷,共收单字二1万二千个左右,词目约三十七万条,五千余万字。

1.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1.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一、古代漢語的判斷句(12)
第六, 在“„„者,„„也”式及其省略形式的謂語前面加 上否定詞“非”,表示否定判斷。“非”的作用是否定整個謂語, 譯成“不是”,但“非”並不是判斷詞,而是副詞。例如: 《左傳·成公四年》:“楚雖大,非吾族也。” 《論語·憲問》:“管仲非仁者與?” 《戰國策·趙策》:“吾乃今然後知君非天下之賢公子也。” (表示否定判斷的主謂詞組“君非天下之賢公子”作動詞“知” 的賓語)
一、古代漢語的判斷句(5)
(三) “„„者,„„”式 這種形式也可以看成“„„者,„„也”式的省略。例如: 《老子》:“兵者,不祥之器。” 《老子》:“是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 資。” 《史記·張儀列傳》:“陳軫者,遊說之士。” 《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天下者,高祖天下。” 《史記·項羽本紀》:“陳嬰者,故東陽令使。” 晁錯《論貴粟疏》:“粟者,民之所種。”
一、古代漢語的判斷句(6)
(四) “„„,„„”式 這種形式也可以看成“„„者,„„也”式的省略。例如: 《史記·孟軻荀卿列傳》:“荀卿,趙人。” 《史記·孝文本紀》:“農,天下之本。” 《漢書·文帝紀》:“朕,高皇帝側室之子。” 《詩·關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詩·兔罝》:“赳赳武夫,公侯干城。”
Hale Waihona Puke 一、古代漢語的判斷句(3)
一、古代漢語判斷句的基本形式及其變體 古代漢語典型的判斷句,是不用判斷詞的。 其表現形式主要有四種: (一)“„„者,„„也”式 這種格式中的“者”是輔助性代詞,它的作用是復指前面的名 詞主語;“也”是語氣詞,其作用是幫助判斷,“也”前是直接作 謂語的名詞、名詞性詞語或代詞。例如: 《莊子·逍遙遊》:“南冥者,天池也。” 《戰國策·趙策》:“彼秦者,棄禮義而尚首功之國也。” 《史記·陳涉世家》:“陳勝者,陽城人也,字涉;吳廣者,陽夏 人也,字叔。” 《史記·項羽本紀》:“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 韓愈《師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有時,判斷句的主語是“者”字結構,如《孟子·離婁下》: “追我者,誰也?”

北冥有鱼_王力古代汉语

北冥有鱼_王力古代汉语
■ 第二说:主谓结构 郭锡良本:海动。旧说,海动时必起大风,鹏趁海动时的
大风飞往南海。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第二到三页:[六]海运:谓海风
动(陈启天《庄子浅说》)。 宋林希逸说:“‘海运’者, 海动也。今海濒之俚歌,犹有‘六月海动’之语。海动必有大 风,其水涌沸,自海底而起,声闻数里。”(《南华真经口义》 ) 清王闿(kǎi)运说:“海运,今飓风也。”(《庄子内篇 注》,在《王湘绮全集》内)
■郭锡良本“古汉语常识·语气词和词头、词尾” 356—357页:“夫”还可以和“且”、“故”、 “若”、“今”相结合,成为“且夫”、“故 夫”、“若夫”、“今夫”,用于句首。“且 夫”、“故夫”大致等于“且”、“故”,增 加了“夫”字,就加强了要发议论的语气。
覆杯水於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 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汉语大字典》959页: “息,喘也。从心,从自,自亦声。” 段玉裁注:“自者鼻也。心气必从鼻出,故从心、自。”
句子结构
“之”,将“生物以息相吹”名词化。整个句 子,从形式上看是一个判断句。前两个“也”字 是句中语气词,在主语后表停顿语气;后一个 “也”字是句末语气词,表判断语气。但整个句 子不能直译为判断句。
“至极”的结构
■ 动宾短语。到尽头。 ■ 资料:
郭锡良本582页:“极”,本义是房屋的正 梁,……也用于井梁。……引申为极点,最高 点。……又为极限,尽头。
课本第三册1092页“极”亦有解释,但不如郭 锡良本妥当。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其 课本:其,人称代词。代鹏。 郭锡良本:其:指鹏,用作定语。“其视下”即“大鹏 之视下”,名词性词组用作全句的主语。 *采纳郭锡良本的解释。 ■是 指示代词,这样。 ■ 则已 等于说“而已”。已,罢了。 ■ 译文 大鹏从高空往下看,也不过像这样罢了。

王力古代汉语课后题答案

王力古代汉语课后题答案

练习一一查阅下列各字在《康熙字典》(或《辞源》修订本)中所属的部首:丹(丶部)之(丿部)亚(二部)常(巾部)卍(十部)受(又部)严(口部)隣(邑部)巡(巛部)希(巾部)幽(幺部)胡(肉部)怡(心部)攻(攴部)书(曰部)民(氏部)煎(火部)者(老部)茁(艸部)贰(贝部)郊(邑部)望(月部)平(干部)术(行部)按:繁体字“隣”与“鄰”为异体字,都简化作“邻”。

《康熙字典》“隣”字在阜部,“鄰”字在邑部。

《辞源》修订本不收“隣”字,只收“鄰”字,在邑部。

二“行”字在《康熙字典》和《辞源》中各有几种读音?两者是否一致?“行窳”的“行”读什么音?“行”字在《康熙字典》中有5种读音,在《辞源》中有4种读音。

其中xíng、xìng、háng 、hàng是一致的。

《康熙字典》还引了《集韵》的一条注音“乎监切”(读音为xián)。

“行窳”的“行”读xíng。

三从《词诠》中查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在句中的意义:1.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列子•汤问》)曾,副词,乃、竟。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则……则……,承接连词,表文中对举关系,就、那么。

3.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

(陶渊明《桃花源记》)既,时间副词,表过去,已经。

4.或圆如箪,或方似笥。

(《水经注•巫山、巫峡》)或,无定代词,有的。

5.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水经注•巫山、巫峡》)自,假设连词,苟、如果。

常“自非”连用。

6.广袤丰杀,一称心力。

(白居易《庐山草堂记》)一,副词,皆、都。

四什么是六书?每类主要特点是什么?分别列举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字各五例。

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是古人对汉字的形体构造与使用规律所作的理论总结。

象形的主要特点是字形像它所表达的事物之形,是以简单的线条把事物的轮廓或具有特征的部分描画出来。

如:目、舟、鸟、手、网。

王力《古代汉语》(通论)笔记(精华梳理版)(六~八)

王力《古代汉语》(通论)笔记(精华梳理版)(六~八)

王力《古代汉语》(通论)笔记(精华梳理版)(六~八)通论(六)1、不同形体的字可分为三大类: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2、各个时代一般使用的汉字一直在五六千个左右。

汉字增多的原因有三:A、因社会发展需要而不断产生新字。

B、逐渐衰亡的字仍然保存在字典中。

C、上古汉字“兼职”现象多,后代不断分化(古今字)。

3、古今字:由于历史的发展,汉字的演变,产生了一个新的字代表一个字的一个或者几个意义,分担前一个字部分的意义,那么前一个字为古字,新产生的字为今字。

如“责”,其“债务”等意义已经为“债”所替代,但“责任”等意义担任着,故而两者为古今字。

4、异体字:由于时间或地域的关系,人们为同一个词造出两个或更多的字来代表它,形成了形体结构相差较大,意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换的字,如睹覩。

5、异体字与古今字的分别:A、异体字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的意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相代替。

(注意:有些异体字最初是完全同义的,但后来有了分工,即原来是异体字,后来不是异体字了。

如:諭喻。

)B、古今字是几个字意义分化。

6、异体字的几种情况:A、会意字与形声字之差。

如:泪淚。

B、改换意义相近的意符。

如:彳辵足走、言口欠、言心;敕(攴)勅(力)、歎嘆、絝袴。

C、改换声音相近的声符。

如:綫線、暱昵。

D、变换各成分的位置或写法。

如:慚慙、和咊;花芲。

E、原来是异体字,后来不是异体字的情况。

如:諭喻。

7、不能认为是异体字的三种情况:A、意义相近但不完全相同,后代读音相同但古音不同。

如:寘置、寔實。

B、关系交错复杂,有相通之处也有不通之处。

如:雕彫凋、遊游、修脩。

C、通用有条件限制,意义广狭不同。

如:亡無、沽酤。

8、繁简字:由于人们改革汉字,进行简化而产生的现象,简化字要比繁体字的书写简单,笔画较少,往往是一对一的关系,也有一对多的情况。

今天所用的许多简化字是历代相传下来的。

如礼禮、气氣等。

有些简化字和繁体字之间词义毫不相干,因为同音而被采用。

王力《古代汉语》教材精讲讲义(第10讲 古汉语通论(七~八))【圣才出品】

王力《古代汉语》教材精讲讲义(第10讲 古汉语通论(七~八))【圣才出品】

第10讲古汉语通论(七~八)古汉语通论(七)判断句,也字判断句判断句是以名词或名词性的词组为谓语,表示判断的。

在现代汉语里,判断句的主语和谓语之间一般要用系词(判断词)“是”字来联系,例如“我是中国人”。

但是在秦汉以前,判断句一般不用系词,而是在谓语后面用语气词”也”字来帮助判断。

例如:制,岩邑也。

(左传隐公元年)虢,虞之表也。

(左传僖公五年)董狐,古之良史也。

(左传宣公二年)而母,婢也。

(战国策·赵策)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左传隐公元年)有时候在主语后面用语气词“者”字表示提顿,然后再在谓语后面用语气词“也”字。

例如:彼秦者,弃礼义而尚首功之国也。

(战国策·赵策)彼吾君者,天子也。

(战国策·赵策)南冥者,天池也。

(庄子·逍遥游)臣之所好者,道也。

(庄子·养生主)这种用”也”字煞句和用”者”“也”照应的句子,是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典型结构。

在先秦时代,有些”是”字容易被人误解为系词,实际上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或谓语。

例如:是吾师也。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是社稷之臣也。

(论语·季氏)在这两个例子里,“是”字用作主语,“吾师”“社稷之臣”是谓语。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战国策·魏策)(今天就是这样。

)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

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

(孟子·梁惠王下)汤之问棘也是已[1]“是已”略等於“是也”,“已”字也是语气词。

(庄子·逍遥游)在这三个例子里,“是”字用作谓语,“今日”“武王”“汤之问棘”是主语。

在判断句中,人们所判断的不限於人或物,有时候是一件事情,这件事情在前面叙述过了,然后用指示代词“是”字或“此”字复指,使意义更为明确。

例如: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左传僖公三十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虎兕出於柙,龟玉毁於椟中,是谁之过与?(论语·季氏)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古汉语通论(七)判断句

古汉语通论(七)判断句

古汉语通论(七)判断句《古代汉语》王力古汉语通论(七)判断句判断句,也字判断句是以名词或名词性的词组为谓语,表示判断的。

在现代汉语里,判断句的主语和谓语之间一般要用系词(判断词)“是”字来联系,例如“我是中国人”。

但是在秦汉以前,判断句一般不用系词,而是在谓语后面用语气词“也”字来帮助判断。

例如:制,岩邑也。

(左传隐公元年)虢,虞之表也。

(左传僖公五年)董狐,古之良史也。

(左传宣公二年)而母,婢也。

(战国策·赵策)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左传隐公元年)有时候在主语后面用语气词“者”字表示提顿,然后再在谓语后面用语气词“也”字。

例如:彼秦者,弃礼义而尚首功之国也。

(战国策·赵策)彼吾君者,天子也。

(战国策·赵策)南冥者,天池也。

(庄子·逍遥游)臣之所好者,道也。

(庄子·养生主)这种用“也”字煞句和用“者”“也”照应的句子,是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典型结构。

在先秦时代,有些“是”字容易被人误解为系词,实际上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或谓语。

例如:是吾师也。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是社稷之臣也。

(论语·季氏)在这两个例子里,“是”字用作主语,“吾师”“社稷之臣”是谓语。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战国策·魏策)(今天就是这样。

)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

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

(孟子·梁惠王下)汤之问棘也是已[1]“是已”略等於“是也”,“已”字也是语气词。

①。

(庄子·逍遥游)在这三个例子里,“是”字用作谓语,“今日”“武王”“汤之问棘”是主语。

在判断句中,人们所判断的不限於人或物,有时候是一件事情,这件事情在前面叙述过了,然后用指示代词“是”字或“此”字复指,使意义更为明确。

例如: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左传僖公三十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虎兕出於柙,龟玉毁於椟中,是谁之过与?(论语·季氏)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王力古代汉语重点文章笔记

王力古代汉语重点文章笔记

一、郑伯克段于鄢古今字:1、”大太:2、辟避;3、厭饜:4、”(今仍作“舍”)舍捨:5、”嘗嚐:(今皆简化为“尝”6、”佗他:异体字:”暱昵:词类活用(一)使动用法 1、2其他此类活用名词用于动词1819本义和引申义1、邑:、、“大叔又2、都:本义,大邑。

、国都小的都。

3、鄙:、引申出质朴,浅陋、轻视等意义。

4、毙:”后来表示死,“斃”后起字,今“毙”枪毙。

5、及:6、啟;简化“启”应。

古今词义不同1、国;1)都指国家,但含义不同。

周代的国指诸侯的封地,西汉的国指王侯的封邑。

2)2、城:1)城墙。

2)现在指城市、城区。

用如动词指修筑城墙。

课文中的“都城”3、乘:1)在利用车马等代替步行的意义上古今基本相同。

2)4、完:1)在完整、完全的意义上古今相同,用如动词是完整,因而有修缮的意思。

本文“大。

、‘完了’是古代所没有。

宾语前置疑问代词做宾语: 12、(冒昧地问一声,你说的是什么意思)宾语用代词“之”复指 3(姜氏有什么满足)4(大概说的是这种情况吧)其他句式双宾结构 1、无生民心。

234语法1、诸:2、请:1)请你做某事 23、敢:1)助动词,有胆量,为何谓也”二、齐桓公伐楚古今字:1、共供:2、女汝:”复音词1、夹辅本义和引申义;1、缩:本义,用绳子捆起来。

2、妥:本义,安稳,安定。

后引申为安,安抚。

3、次:文献中有两种意义,一是次第,次序。

作动词为按次序排列。

引申为次第在后的,等级较差的。

| 。

引申为外出旅行停留。

语法;之: 1)放在定语和名词之间。

“”2)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a. 在一个分句的主谓间用,表示语意未完。

b. 充当主语和谓语结构之间用“之”宾语前置;用指示代词“是”作宾语 5、寡人是征 6用代词‘是’复制提前的宾语,起强调 7介词“以”的宾语 8三、齐晋鞌之战古今字:9、陈阵:10、辟避:11、絓掛:12、奉捧:异体字:1、2、”3、4、5、”复音词1、败绩词类活用(一)使动用法3、”免(二)意动用法1、”难其他此类活用 16、介,甲衣。

王力版本古代汉语第七章古代汉语的判断句(整理版)

王力版本古代汉语第七章古代汉语的判断句(整理版)

王力版本古代汉语第七章古代汉语的判断句(整理版)第七章古代汉语的判断句【基本概念】判断句【基本理论】古汉语判断句与现代汉语判断句有何不同?古汉语判断句有哪些形式?古汉语判断句中的“是”是什么性质的词?起什么作用?现代汉语中的判断词“是”是从哪里来的?古汉语有专职的判断词吗?“为”、“唯”、“乃”、“即”在古汉语判断句中都起什么作用?古汉语判断句活用可以表示哪些内容?【重点难点】古汉语判断句的形式“者”、“也”、“是”、“为”、“唯”、“乃”、“即”在古汉语判断句中的性质与作用一、古今汉语判断句的差异现代汉语的判断句一般由判断词“是”构成,“是”用于联系判断句的主语与谓语,并帮助表示判断。

古汉语的判断句则不用判断词“是”,而是将判断句的主语与谓语直接联系在一起,靠判断句主语与谓语的语义关系进行判断。

有时在主语后加代词“者”,复指主语,引出谓语。

在谓语后加语气词“也”,表达判断语气,帮助判断。

现代汉语判断句的否定用“不”,古汉语判断句的否定用“非”。

二、古汉语判断句的形式1、无“者”、“也”句这是古汉语判断句的最基本形式,句中既不出现“者”,也不出现“也”,仅靠主语与谓语的语义关系进行判断。

如:@荀卿,赵人。

(《史记?孟轲荀卿列传》)@夫鲁,齐晋之唇也。

(《左传?哀公八年》)2、有“者”句即在判断句主语的后面加代词“者”,复指主语,引出谓语。

如:@陈轸者,游说之士。

(《史记?张仪列传》)@兵者,不祥之器。

(《老子》)3、有“也”句即在判断句谓语的后面加语气词“也”,帮助进行判断。

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十分常见。

如:@张骞,汉中人也。

(《汉书?张骞传》)@王,人君也。

(《战国策?齐策四》)4、有“者”、“也”句即在判断句主语的后面加代词“者”,复指主语,引出谓语。

在判断句谓语的后面加语气词“也”,帮助进行判断。

这是古汉语判断句的最完美形式。

如:@陈胜者,阳城人也。

(《史记?陈涉世家》)@南冥者,天池也。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王力版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王力版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1、直切:用同音字来注音,如“根,音跟”;2、反切:是用两个字合注一个字的音,称为“某某切”或“某某反”唐前,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母合声调,合称被注字的音;如“毛”,“莫袍切”;康熙字典用此法;3、偏义复词:古代汉语中的一种复音词,用两个单音的近义词或反义词作为词素组成,其中一个词素的本来意义成为这个复音词的意义,而另一个只是作为陪衬;如“有缓急,非有益也;”“缓急”指的是“有急”,“缓”字无意义;4、本义:词的本来意义;如,向,本来的意义是“向北的窗户”;5、引申义:从本义“引申”出来的,即从本义发展出来的意义;,向,本来的意义是“向北的窗户”;引申意义是“朝着”、“对着”;直接引申是从本义直接派生出来的意义;间接引申是由直接引申而再引申出来的意义,与本义为间接关系;6、假借义:如同朱骏声所说是“本无其义,依声托字”,与本义不相;如解通邂解逅即邂逅;7、六书:许慎的说文解字认为汉字形体的构造有六种: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只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之法,转注、假借为用字之法;A、象形:把事物轮廓或具有特征的部分描画出来,构成一个字,如日、月;B、指事:用记号指出事物特点的造字方法;如上、下、本、末、亦、刃;C、会意: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体组成,把它们的意义组合成一个新的意义的造字法;常常是两个象形字的结合,如及;D、形声:是由意符也叫形符和声符两部分组成的,意符表示意义范畴,声符表示读音类别,如江、沐;意符相同的形声字意义上大都合意符所标示的事物或行为有关;如贝与财物有关,言与言语有关,心与心理有关;E、转注:说法不一;F、假借:“本无其字,依声托事”,如“令”本为“发号”的令,后来借用为“县令”的令;8、古今字:由于历史的发展,汉字的演变,产生乐一个新的字代表一个字的一个或者几个意义,分担那字部分的意义,那么前一个字为古字,新产生的字为今字;如“责”,其“债务”等意义已经为“债”所替代,但“责任”等意义担任着,故而两者为古今字;9、异体字:由于时间或地域的关系,人们为同一个词造出两个或更多的字来代表它,形成乐形体结构相差较大,意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换的字,如睹覩;10、简繁字:由于人们改革汉字,进行简化而产生的现象,简化字要比繁体字的书写简单,笔画较少,往往是一对一的关系,也有一对多的情况;今天所用的许多简化字是历代相传下来的;如礼礼、气气等;有些简化字和繁体字之间词义毫不相干,因为同音而被采用;如后后、适适、征征、余馀;11、判断句:以名词或名词性的词组为谓语,表示判断;在古汉语中一般不用判断词“是”,而是在谓语后用语气词“也”来帮助判断;如“董狐,古之良史也”;有时在主语后用语气词“者”表示提顿;现代汉语中主谓之间一般用“是”;12、叙述句:以动词为谓语、叙述人或事物的行动变化的句子;13、否定句:表示否定的句子;必须有否定词,古代汉语中否定词可以是副词“不”、“弗”、“毋”、“勿”、“未”、“否”、“非”,可以是动词如“无”,可以是代词如“莫”;14、词类活用:在古汉语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又可以灵活运用,临时改变它的其词性,在句中充当其它词类;词的这种临时的灵活运用,就叫做词类活用;如“秦师遂东”;15、韵母:指一个音节中除声母以外其他因素的总和,包括韵头、主要元音和韵尾;16、韵:只指主要元音和韵尾如果有的话;17、诗韵:韵头不同而韵相同的字如干、满、南、叹可以互相押韵,这些互相押韵的字放在同样的位置上就构成诗韵;18、韵脚:韵头不同而韵相同的字如干、满、南、叹可以互相押韵,这些互相押韵的字放在同样的位置上就构成诗韵;汉语诗韵一般放在句尾,习惯上叫韵脚;19、韵例:就是关于用韵的格律:什么地方用韵,什么地方不用韵和怎样用韵;20,换韵:不一韵到底,中途变换成不同的韵押韵的押韵方式,交韵的情况不是;21、天籁:民歌随口而唱,随口用韵,随时换韵的情况;22、叶韵:古人为了说明诗经的押韵和谐,认为某字是改读某音,就是“叶韵”,或称“叶句”叶,同“协”,和谐之意;23、叶音法:一种应该否定的注音法;古人认为押韵可以临时改变读音,以求和谐,没有根据;24、双声:两个字的声母相同,如现代汉语中“珍珠”,“微妙”在先秦是双声;25、叠韵:两个字的韵母相同,韵头不同也可以,如现代汉语中“光芒”;26、古音通假:古代汉语书面语言里同音或音近的字的通用和假借;或本有其字,或本无其字,借用同音近音字表示,两个字本来形体不同,意义不同;如“蚤起”,蚤通早;27、三十六字母:传统认为,有三十六字母,字母指声母,古代没有拼音字母,只好找出三十六个汉字作为声母的代表,如见溪群疑等,反映了唐宋时期汉语声母系统的情况;而上古的声母现在研究为三十二个,被分为牙音、舌音、唇音、齿音、喉音、半舌、半齿;28、连绵字:由两个音节连缀成义而不能分割的词,或有双声叠韵的关系,如玲珑、徘徊、参差,或没有,如蜈蚣、妯娌,或同音相重复,如匆匆、津津;29、疏:由于时代的变迁,前人的注解已经不再容易理解,出现了一种新的注解,作者不仅解释正文,还给前人的注解作注解,成为“疏”,也叫“正义”;十三经注疏中的诗经就是汉代毛亨传,汉代郑玄笺、唐代孔颖达等正义;传指阐明经义,笺指补充与订正毛传的意思; 30、十三经: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十三经注疏多为汉朝或魏晋人的注;31、衍文:校勘学术语,简称“衍”,也叫“衍字”;用来指明古籍中多出了文字的现象;如“‘汉水以为池’,‘水’字衍”;32、脱文:校勘学术语,简称“脱”,也叫“脱字”;用来指明古籍中脱落了文字的现象;如“‘孔世家云:颀然而长’”“‘孔’下脱‘子’字”;33、韵文:指有韵的文章,有完全的韵文,也有不完全的韵文;34、平水韵:隋朝陆法言的切韵分为206韵,过于细,唐代规定相近的韵可以同用;南宋平水刘渊,将同用的韵合并,成107韵,后人渐为106韵,被成为平水韵,一般叫“诗韵”; 35、平仄:近体诗最重要的格律因素,在诗和韵文中构成一种高低长短相互交替的节奏,即所谓的“声律”;阴平、阳平是平声,上声、去声、入声为仄声;古代的入声现在转入其他三声中;36、黏:上联的对句和下联的出句的平仄类型必须是同一大类的;失黏:诗歌中不合乎黏的规则的现象;37、对:律诗要求每一联中对句与出句的平仄必须相反,这就叫做“对”;如“仄仄平平仄”就要对“平平仄仄平”;如果没有做到平仄相反,就交叫做“失对”;但如果是首句入韵的话,则因为第二句句末也要是平声字这是押韵的要求,因此就不可能完全相反,而只能部分相反;如“仄仄仄平平”作第一句,则对句只能是“平平仄仄平”,而不能用“平平平仄仄”;同样,以“平平仄仄平”作起句,则第二句也只能是“仄仄仄平平”,而不能是“平平平仄仄”,因为如果那样,就违反了必须以平声字押韵的规定;失对:诗歌中不合乎对的规则的现象;38、孤平:诗歌中除了韵脚之外只剩一个平声字;是律诗的大忌;39、拗句:不依照一般的平仄的句子,即该用平声的未用平声,该用仄声的未用仄声;拗救:诗人对于拗句,往往用“救”,就是一个句子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则在本句或者对句的适当位置,把该用仄声的字改用平声,以便补救;合起来叫作拗救;40、对仗:诗歌特别是近体诗中,句法结构相同的语句相为对仗,这是正格;另外又一种情况,只要求字面相对即词类相同,不要求句法结构相同;对仗一般平仄相对;同类的词相对是工对;41、合掌对:对仗的两句如果完全同义或基本同义,叫作合掌对;出现合掌对的诗从格式角度看是水平不算高的,因为它两句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浪费了句子;例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两句都是用两种不同动物的叫声来体现“以闹衬静”,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即可视为合掌对;又如宋之问初到黄梅诗:“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纪昀瀛奎律髓刊误评论说:“途中、马上、暮春、寒食,未免合掌;”42、流水对:同一联中的两句话,从形式看是两句话,但意思并不互相对立,实际上是一整句话分开成两句来说;也就是这两句话在理解时应该是如同流水般一气贯穿下来;所以叫做流水对;例如“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即是;注意:流水对往往出现在尾联中;43、借对:对仗中的特殊类型;一个词有两种以上的意义,诗人在诗中用的是甲义,但是同时借用它的乙义或丙义,来与令一词相对;如“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取“寻常”本为“平常”之意,但又为古代测量单位,借对数目;44、填词:词初称为“曲子词”,了解音乐的词人按照乐谱的音律节拍来写词,称为填词或倚声;45、词调:本指写词时所依据的乐谱,后指把前人每一种词调的作品的句法合平仄分别加以概括,从而建立的各种词调的平仄格式;46、杂剧:一种带科动作白道白的歌剧,唱词往往是剧中人唱;只有套数,没有小令,一个套数称为一折,全剧通常四折,有时加上一个楔子;散曲:不是戏剧,没有科白,与词的性质相近;47、小令:散曲的一种,等于一首单调的词;套数:由两个以上的同一宫调的曲子按照一定规则连缀起来的套曲;48、赘韵:曲中不必用韵的地方用韵;49、衬字:曲律中在规定的字数之外所添加的字,或者加在句首,或者加在句中,但不能加在句尾;50、单音词:是一个音节代表一个词,在书面语里是一个汉字记录一个词;51、复音词:具有两个或几个音节的词就是复音词;52、同义复词:由两个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素构成,其意义是一个词素的意义为主,另一个词素起辅助作用;53、单纯复音词:从音节上说,它属于复音,而就结构上说,它又是具有一个词素的单纯词;54、合成复音词:由两个或几个词素按照一定的构词方式组合而成的复音词;55、名词活用为动词:古代汉语当表示同某事物或方位处所等有关的行为变化时,常常使用表示这一事物、方位处所的名词来表示,这就是名词活用为动词;56、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把表示某种性状的形容词按动词的语法规则使用,并表示与该性状相关的行为变化,这就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57、数量词活用为动词:把表示某种数量的数量词按动词的语法规则使用,并表示与该数量相关的行为变化,这就是数量词活用为动词;58、使动用法:所谓使动用法,其动词和宾语的关系,需要用“使宾语怎么样”的语言形式去理解和语译;59、动词的使动用法:是指主语所代表的人或物不施行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动作,而是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发出这个动作;60、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就是当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后,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61、名词的使动用法:就是当名词活用为动词后,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物;62、意动用法:其动词和宾语的关系,需要用“认为或以为宾语怎么样”的语言形式去理解或语译;63、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是主语在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和状态;64、名词的意动用法:是主语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看作这个用作意动的名词所代表的人或物;65、为动用法:所谓为动用法,动词和宾语的关系,是为宾语而动,可以用“为宾语怎么样”的语言形式去理解;66、对动词用法:所谓对动用法,动词和宾语的关系,是对宾语而动,可以用“为宾语怎么样”的语言形式去理解;67、被动句:是指主语和谓语的关系是被动关系的句式;68、传:秦汉之际,把周易、尚书、诗经、礼记、乐记、春秋称作“经”,把解释经书的叫做“传”;“传”就是对“经”的解说;69、正义:解释经传而得义之正者称为“正义”,“注”、“说”有时也可称为“正义”;如唐代孔颖达编撰的五经正义;70、笺:“笺”本来是对传的阐发和补充,后来只指注解的意思;71、注:“注”指对古书的注解,狭义的“注”只指注解,而广义的则包括传、笺等;72、章句:解说古书的一种方法,除解释字词外,还串讲文章大意;73、集解:选取各家注解通释经传的叫“集解”;74、曰,为,谓之:释义术语,用来分别同义词和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75、谓:释义术语,放在被解释的词后面,用它后面的话说明前面词语所指的范围或比较、影射的事物;76、貌,之貌:释义术语,用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后面,说明被释的词表示事物某种性质或状态;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样子”;77、犹,犹言:释义术语,表示注释与被释词语的意义并不完全相同,只是近似;往往用近义词作注,或用引申义训释本义;78、之言,之为言,之犹言:声训术语,被释词与注释词在声音上相同或相近,在意义上相关或相通;79、读为,读曰:注音术语,一般是用本字来注假借字;被注字在术语之前,注释字在术语之后;80、读若,读如:注音术语,主要用来注音,有时也用来注明假借字;它实属一种譬况法,与现代用音标注音相比较是粗疏的,注释字与被释字的读音有时不完全相同;只是相近;81、注体:是经汉代学者奠基的以训释先秦文献词句为主的一种注释体例;82、疏体:是既释经文又兼释注文的一种注释体例;83、集解体:是汇集众说的一种体例;84、文体:文章的体裁、样式;85、论辩:以立论或驳论的方式所撰写的论说文;86、序跋:对一部书或一篇文章所写的说明、评介的文辞;87、奏议:臣子写给皇帝的书信或公文;88、书说:“书”是书信,“说”属游说之士的说辞;89、赠序:专门为赠送友人而作的劝勉性文章;90、诏令:皇帝写给臣下的书信、命令;91、传状: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文章;92、碑志:用以封禅、纪功等及对死者悼念赞颂的文辞;93、墓志铭:对死者悼念赞颂的文辞,由“志”和“铭”所组成,“铭”一般是韵文;94、封事:机密性奏议,为防止泄露而用皂帛做囊封住书板;95、答子:即札子,写于竹简上的奏议;96、对策:奏议的附类;由皇帝命题,应举者回答,是封建王朝选拔人才的一种办法;97、檄文:诏令的附类;属于军事文书,用于征召、晓喻或申讨;98、行状:提供礼官为死者议定谥号或作为立传资料的文体,优秀的行状就是一篇传记;99、颂赞:用以歌功颂德和表彰赞扬的文辞;100、箴铭:用以规劝、警戒的文辞;101、骚赋:摹拟楚辞而写成的赋;102、古赋:除骚体以外的汉赋;103、骈赋:源于古赋,主要指六朝时期的骈体赋;104、文赋:散文化的赋体;105、编年体:以时间为经、以历史事件为纬的历史散文;106、纪传体:集中而完整地描写历史人物的文体;107、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集中叙述有关某一专题的历史散文;108、哀祭:赞颂死者嘉言善行、致以哀悼怀念的文辞;109、三平调:”仄仄仄平平”句式第三字七言为第五字不能不拘平仄,必须用仄声,否则便成了”三平调”110、骈体文:是在辞赋影响下所产生的一种特殊文体;从不用韵的角度说,它不属于韵文而似散文;从使用对仗和平仄来说,它又不是散文,所以称它是一种特殊文体;111、直译:是指紧扣原文,按原文的字词和句子进行对等翻译的今译方法;112、意译:是指在透彻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为体现原作神韵风貌而进行整体翻译的今译方法;113、句读:古人用来断句的符号常用的有两种:一种是“句”,一种是“读”,合称“句读”; 114、古诗:①泛指古人所作的诗歌;②特指与唐代才形成的格律诗不同的也就是不讲究格律的古人所作的诗歌;它包括唐以前人的诗作及唐以后人们仿古的诗作;一般来说,唐代以前的诗统称为古体,又叫做古风,它用韵而比较自由,可押平声韵,也可押仄声韵,又可平、仄互押,可以转韵、通韵;有平仄的区别,但不很讲究,不讲声病;有骈偶而不讲求严格的对仗,可骈可散,对仗的位置也不固定,不求工整,不避用同字;字数可以五言、七言、四言、三言、五七杂言、三五七杂言等,但以五言最常用;总之,古体诗不像近体诗有规矩极严的格律,只是用韵时一般要求双句押韵;古体的名称出现在近体诗流行之后;文人们在使用古体形式写诗时,往往摹仿汉魏六朝时期的古诗,在字数、用韵、平仄、对仗等方面都尽量避免律化,故意多用拗句、多犯孤平、多用非平声字押韵,这样也就形成古体诗的一些自身特点,如句末多用三平式、三仄式或仄平仄、平仄平等形式;115、近体诗:又叫今体诗;是指唐代形成的讲究平仄押韵对仗的有严格格律要求的诗歌;唐代人就将这种新产生的诗叫今体诗或者近体诗,而将不讲究格律的诗歌称为“古诗唐人又称之“古风、往体””;格律诗又可细分为律诗和绝句两大类;律诗又分为七律、五律和长律排律,绝句又分为七绝和五绝;所谓“七”、“五”都是就每句字数而言;116、首联:首律诗共由四联组成,第一联叫首联;117、颔联:律诗的三、四两句叫做颔联;118、颈联:律诗的五、六两句叫做颈联;注意:律诗的颔联和颈联一般要求由对仗句构成; 119、尾联:构成律诗的最后两句;流水对往往出现在尾联;但尾联未必都对仗;120、出句、对句—─每一联的上一句叫出句,下一句叫对句;也就是每首律诗的一、三、五、七句叫出句,二、四、六、八句叫对句;121、押韵:每一首格律诗的偶数句句末位置的字都应属于诗韵中同一韵的字,读起来就感觉韵律和谐,这就叫做押韵;122、首句入韵:如果采用“仄起平收”仄仄仄平平或“平起平收”平平仄仄平式做为格律诗的第一句,就要求这句末尾的字也要与后面的二、四、六、八句句末的韵脚字同韵;这种多了一个韵脚字的做法就叫做首句入韵;但由于首句本来是可入韵可不入韵的,所以即使首句入韵,在选字时也相对比较宽松,它可以是用同一平声韵的字押韵,也允许选用与其它四个韵脚字相邻韵的字来作韵脚;例如韦庄金陵图诗:“江水霏霏江草齐,六朝为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首句“齐”与“啼、堤”同为“齐”韵字押韵;但也可邻韵通押,如规定用一东韵但首句末却允许用二冬韵的字来押韵;123、诗韵:又叫“平水韵”;它是唐宋以来形成的专门为科举考试时写格律诗而编写的一本官修韵书,它具体规定了哪些字属于同一韵,共分106韵;每首格律诗都必须在同一平声韵中选用韵脚字;南宋时江北平水人刘渊着壬子新刊礼部韵略,与此同时金人王文郁着平水新刊韵略,所以诗韵又叫“平水韵”;“平水韵”中平声韵共有30个;124、同字对:在对仗句中出现了用同一个字相对的情况;这是律诗所不允许的;所以在律诗中很难找到例子;但在词中却是允许用同字对的,所以在词中不难找到例证;如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就是用同一个“有”字相对;125、四声:中古唐宋时期,汉语有平、上、去、入四个声调,合称四声;汉语有声调这一事实本应是古已有之,但是直到六朝时期才由沈约、周颙等人发现;他们于是提倡将声调变化运用到诗歌创作中,以平仄声调的有规律变化组合以体现汉语的音乐美;126、三平调:诗句中如果最后三个字全都是平声字,就叫做三平调;这是写格律诗的大忌;是决不允许出现的;但在写古体诗时,却有意多出现,以示与格律诗相区别;如杜甫的岁晏行中如下的诗句:“莫徭射雁鸣桑弓、汝休枉杀南飞鸿、割慈忍爱还租庸、好恶不合长相蒙、此曲哀怨何时终”,最末三个字都是平声字,这就是三平调;127、拗救:当出现了拗句,即该用平声字的地方用了仄声字,就要在本句或对句的适当位置补回一个平声字,这种做法就叫做“拗救”;具体分为以下四种情况;①出句自救:在仄仄“平平平仄仄”句式中,因为是仄声字在句末,所以这句诗肯定是出句;这种格式又可变成“平平仄平仄”,即第三字位置该用平用了仄,于是在第四字位置补回一个平声字;叫做“三拗四救”如果是七律就是“五拗六救”了式;如杜甫的天末怀李白的首句:“凉风起天末”、王维观猎的尾联出句“回看射雕处”,以及杜甫的咏怀古迹之尾联出句“庾信平生最萧瑟”,都属于这种情况;注意:出句自救只限于这种情况;不是任何出句都可乱随意变化的;这条规定可以用四句口诀来帮助记忆:“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三拗四来救,一定要记得;”②对句救出句:“仄仄平平仄”七律则为平平仄仄平平仄这种句式,又可写变成“仄仄仄平仄”这是因为五律第三字、七律第五字可平可仄,甚至变成“仄仄仄仄仄”,不过这样一来,对句就必须变成“仄仄平平平仄平”,即第三个字必须变成平声字;在对句增加一个平声字来弥补出句中缺少的平声字;所以叫“对句救出句”;典型的例子如白居易的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吹”救“不”、陆游夜泊水村的“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无”救“万”即是;③孤平拗救:在仄仄“平平仄仄平”这种句式中,句末的平声字是押韵的要求,必须用的,因此不算它;除它之外,这句就只有前面两个平声字;这时,如果第一个字也变成了仄声,就叫做犯孤平;那么,就必须把第三个字变成平声来进行补救;这就叫做“孤平拗救”;④两救:如果“平平仄仄平”用于对句,那么,它的出句就是“仄仄平平仄”,上面说过,这种格式又可以变成“仄仄仄平仄”甚至“仄仄仄仄仄”,这时,就要把对句的第三个字位置变成平声字以相补救,这属于对句救出句;但如果这个出句又是个“孤平拗救”式,则构成这第三个平声字既救出句的第三或者第四字,又救本句的第一字,这就是两救;如陆游夜泊水村的“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一联中,“报国有万死”就是“仄仄仄仄仄”,“向人无再青”就是“仄平平仄平”;其中的“无”就既救出句的“万”,又救本句的“向”,所以叫“两救”;可以利用这首诗构成两救的口诀:“报国有万死,向人无再青;无字救两拗,。

古汉语判断句三种主要定义

古汉语判断句三种主要定义

古汉语判断句三种主要定义
古汉语判断句三种主要定义:
1.王力《古代汉语》:“判断句是以名词或名词性的词
组为谓语,表示判断的。


2.郭锡良《古代汉语》:“判断句表示某种事物是什么
东西或不是什么东西,某种事物属于或不属于某一类。


3.朱振家《古代汉语》:“判断句是用名词、代词、名
词性词组直接作谓语表示判断的,谓语所表示的内容和主语所表示的内容是同一关系或类属关系。

”判断句的活用:
1.表示比喻
曹公,豺虎也。

2.种曲折复杂的内容
夫战,勇气也。

3.表示原因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笔记

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笔记

古代汉语笔记(王力)通论(一)怎样查字典辞书1、汉语字典的编排方式主要有三种:A、按音序排列。

现在通行按照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汉语拼音方案);古代按照平水韵106韵排列(上、下平声各15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

B、按部首和笔画排列。

把同一部首的字归在一起,部首的先后以笔画多少为序;同一部首内,笔画少的列前,笔画多的列后。

笔划相同时,再按起笔的笔形排列。

一般是把起笔分成点(、)、横(一)、直(ㄧ)、撇(ノ)四种或点、横、直、撇、折(┐)五种依次排列。

C、按编码排列。

通行的是四角号码检字法。

汉字方形有四个角,角的形式共十种,用0至9代表。

角的顺序是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

每字得四码。

2、《康熙字典》这部字典是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人奉敕编纂的,书成於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年)。

它是在明代梅膺祚的《字汇》和张自烈的《正字通》基础上编成。

按照部首排列,分成214部,又按十二地支分成子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集,每集又各分上中下三卷。

今本装订成一册,全书共收字47035个,是清代以前收字最多的一部字典。

释字体例先音后义。

每字下面先列历代主要韵书的反切,然后解释字义,每义之下一般都引古书为证。

如果这个字有别音别义,便再解释别音别义。

它解释字音和字义,除引用古代韵书或字书的解释之外,一般还引用古注。

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王引之奉旨作《字典考证》,纠正引书错误2588条,1981年王力作《康熙字典音读订误》,纠正音读错误八类共5900条。

3、《中华大字典》陆费逵、欧阳溥存主编,1915年中华书局。

部首排列,注音用《集韵》的反切,还加注直音。

它实际上是在《康熙字典》的基础上进行整理、增删、修订的。

4、《辞源》1915年商务印书馆,陆尔奎、方毅等五十多人编写,是近代出版最早的一部以语词为主,兼顾百科常识的大辞书。

部首排列法,沿用《康熙字典》214个部首。

单字字头下大量收列古今的复音词或词组,先释单字,再释复音词语。

王力版古代汉语复习重点

王力版古代汉语复习重点
9.从本义与引申义所表示的内容看,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是本义发展为各种引申义的基本方式:如“网、踵、市、特”四字,掌握这四个字的本义和引申义。
(五)词类的活用
1.什么是使动用法?
答: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2.掌握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名词的使动用法的例子,即理解其意义,见到“使动用法”的词,能够识别出来。
答:所谓引申义,就是从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它是造成一词多义的根本原因。
6.从本义和引申义的关系看,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叫直接引申,一类叫间接引申;
7.直接引申是指从本义直接派生出来的意义:如“月”,本义是月亮,引申为时间单位“月”。再如“城”,本义是“城墙”,引申为“城市”。
8.间接引申是有直接引申而再引申,即所谓“辗转为它训”。如“朝”,本义是早晨,引申为“朝见”,再引申为“朝廷”,再引申为“朝代”。再如“任”,……。
(七)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1.古代汉语的判断句有哪些形式?
答:主要有四种形式:
(1)两个名词性词组并列,如:荀卿,赵人。(2)不用判断词,句末有语气词“也”,如:张骞,汉中人也。(3)主语用代词“者”复指,如:陈轸者,游说之士。(4)主语用代词“者”复指,句末有语气词“也”,如:陈胜者,阳城人也。
(注意:本节的每个例子都要好好看一遍,看懂,理解。)
一、文选部分复习要点:
1.重点篇目:
第一册:《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女娲补天》、《蝜蝂传》、《巫山、巫峡》《王子坊》、《庐山草堂记》、《传是楼记》、《郑伯克段于鄢》、《齐桓公伐楚》、《鞌之战》、《触龙说赵太后》、《孙膑》
第二册:《谏逐客书》、《报任安书》、《答李翊书》、《逍遥游》、《秋水》、《许行》、《天论》

-王力《古代汉语》(通论)笔记(精华梳理版)(一~十二)

-王力《古代汉语》(通论)笔记(精华梳理版)(一~十二)

王力《古代汉语》(通论)笔记(精华梳理版)(一~十八)通论(一)1、汉语字典的编排方式主要有三种:A、按音序排列。

现在通行按照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汉语拼音方案);古代按照平水韵106韵排列(上、下平声各15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

B、按部首和笔划排列。

同一部首的字归在一起,部首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同一部首内,字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

笔划相同时,在按起笔的笔形排列。

一般是把起笔分成点(、)、横(一)、直(ㄧ)、撇(ノ)四种或点、横、直、撇、折(┐)五种依次排列。

C、按编码排列。

通行的是四角号码检字法。

汉字方形有四个角,角的形式共十种,用0至9代表。

角的顺序是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

每字得四码。

2、《康熙字典》张玉书、陈廷敬等编,在明代梅膺祚《字汇》和张自烈《正字通》基础上编成。

按照部首排列,分成214部,再按十二地支分十二集,每集分上中下三卷。

释字体例先音后义。

先列主要韵书的反切,再释义,每义引古书为证。

3、王引之《字典考证》、王力《康熙字典音读订误》,进行纠正。

4、《中华大字典》陆费逵、欧阳溥存主编,1915年中华书局。

部首排列,注音用《集韵》的反切,还加注直音。

5、《辞源》1915商务印书馆,陆尔奎、方毅等人编写,是近代出版最早的以语词为主,兼顾百科常识的大辞书。

部首排列法,沿用《康熙字典》214部首。

注音反切,全部采用清代李光地《音韵阐微》的改良的反切。

基本奠定了汉语现代词典的编纂体例格局。

1958年修订为“以语文为主,百科为副”的帮助阅读古籍的较大较好的语文工具书,吴泽炎、黄秋耘、刘叶秋负责。

采用汉语拼音字母和注音字母注今音。

采用《广韵》和《集韵》的反切,保留反切意在溯源,用来标志这个字的中古音。

6、《辞海》1936中华书局编印,舒新城、沈颐,张相主编。

1958年修订为综合性辞书。

舒新城、陈望道主持。

还收录了百科性的古代词语。

“古今兼收,源流并重”:《汉语大字典》偏重古今的汉字,反映汉字形音义的发展。

王力《古代汉语》判断句

王力《古代汉语》判断句

王力《古代汉语》判断句古代汉语的判断句句子根据谓语表示的语法意义,分为描写句、叙述句、判断句。

描写句,一般指用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的词组作谓语的句子,描写事物是什么样子。

叙述句,一般指用动词或动词性的词组作谓语的句子,表示一种动作或叙述一件事情。

判断句,一般指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的句子,对事物的属性作出判断,即某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

判断句,古今有明显的变化。

一、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形式古代汉语的判断句一般不用判断词“是”。

如:张骞,汉中人也.。

(《汉书·张骞传》)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

(《左传·齐桓公伐楚》)古代汉语常见的判断格式有:1. ……者,……也语气词“者”表停顿,语气词“也”加强肯定。

南冥者.,天池也.。

(《庄子〃逍遥游》)吾所欲者.,土地也.。

(《韩非子〃五蠹》)陈胜者.,阳城人也.。

(《史记〃陈涉起义》)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2. ……者,……语气词“者”表停顿,谓语后不加“也”。

虎者,戾虫。

(《战国策〃秦策二》)粟者,民之所种。

(晁错《论贵粟疏》)兵者,不祥之器。

(《老子》第31章)3. ……,……也谓语后用语气词“也”加强肯定。

制,岩邑也.。

(《左传〃隐公元年》)董狐,古之良史也.。

(《战国策〃齐策一》)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

(《左传〃齐桓公伐楚》)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张骞,汉中人也.。

(《汉书〃张骞传》)4. ……,……今秦,万乘之国。

(《战国策〃赵策》)荀卿,赵人。

(《史记〃孟轲荀卿列传》)农,天下之本。

(《史记〃孝文本纪》)刘备,天下枭雄。

(《资治通鉴〃汉纪》)注意:语义上不表示判断,即不能说明是什么、不是什么的句子,不是判断句。

如: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柳宗元《捕蛇者说》》蟹六跪而二螯。

(《荀子·劝学》)二、判断句中帮助判断的词语古代汉语的判断句,还可以在谓语前加上副词“乃、即、则”和语气词“惟、维”等。

王力古代汉语练习题-古代汉语练习题(含答案)

王力古代汉语练习题-古代汉语练习题(含答案)

古代汉语练习题(一)及答案古代汉语练习题(一)一、解释下列术语。

(每題3分,共12分)1、六书2、四体二用3、本义4、词义扩大二、填空题。

(每空1分,共8分)1、“姜氏欲之,焉辟害”一句中的“辟”与“避”是一对_________。

A、古今字B、通假字C、异体字D、繁简字2、“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餘杯”一句中,“餘”今作“余”,它们是一对_________。

A、古今字B、繁简字C、异体字D、通假字3、就词汇音节结构而言,古代汉语词汇中_________占多数。

4、下列各词属于第一人称代词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小人、仆、臣、不才、吾、予5、下列各词中属于疑问代词的有:_________、_________。

吾、谁、余、莫、斯、夫、奚、其、或、若6、“亟请于武公,公弗许”一句中,“亟”字的词性是_________。

三、指出下列汉字的形体结构。

(每字0.5分,共10分)亦诚羊都刃伐盥矢上壶莫十徒问既采马础鹿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指出下列各句加点词的意义,并指出该意义是本义还是引申义。

(每句1分,共13分)1、时:①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②问君西游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③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④时与出游猎。

(《史记·吕太后本纪》)⑤时移而治,不易者乱。

(《韩非子·心度》)⑥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庄子·秋水》)2、间:①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

(《晏子春秋·内篇杂上》)②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苏轼《前赤壁赋》)③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左传·庄公十年》)④遂与外人间隔。

(陶潜《桃花源记》)⑤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史记·屈原賈生列传》)⑥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⑦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王力 古代汉语 文选复习要点

王力 古代汉语 文选复习要点

一、文选部分复习要点:1.重点篇目:第一册:《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女娲补天》、《蝜蝂传》、《巫山、巫峡》《王子坊》、《庐山草堂记》、《传是楼记》、《郑伯克段于鄢》、《齐桓公伐楚》、《鞌之战》、《触龙说赵太后》、《孙膑》第二册:《谏逐客书》、《报任安书》、《答李翊书》、《逍遥游》、《秋水》、《许行》、《天论》第三册:《登大雷岸与妹书》、《哀郢》、《风赋》、《氓》、《七月》2.复习办法:A.熟悉课文,每一句话都要会翻译,每一个字都要会解释;B.注意特殊句型,如宾语前置、被动句等;C.注意字词的特殊用法,如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等;D.注意关键词语的古义、本义、特殊意义,尤其是不同于现代汉语的意义。

二、常用词部分复习要点:1.复习范围:第一册:(一)古今词义不同辨析例(二)词的本义探求例第二册(三)引申义分析例(上)(四)引申义分析例(下)第三册(五)同义词辨析例2.复习办法:A.注意每个词的本义、古义;B.注意古今意义的不同;C.注意同义、近义词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通论部分复习要点:复习通论部分的基本原则是,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在记住知识的要点的同时,一定要掌握书上举出的例子,回答问题的时候,尽量结合例子。

上册(一)怎样查字典辞书:1.字典排列方法:A.按音序排列;B.按部首和笔画排列;C.按号码排列。

2.《康熙字典》作者,成书年代,214个部首,先注音,后释义。

3.《康熙字典》的注音方法:反切法、直音法、叶(xié)音法;掌握每种注音方法的概念。

认识到“叶音法”是一种不科学的注音方法,应当批判和否定。

4.《助字辨略》的作者是(),收字()个,按()分卷,依()排列。

5.《经传释词》的作者是(),收字()个,全书分()卷,按()排列。

6.《词诠》作者是(),其他虚词著作有裴学海的《》,对唐以后汉语词汇进行研究的著作有张相的《》。

(二)汉字的结构和发展1.什么是“六书”?实际上汉字的结构只有()四种,假借是用字方法,至于转注,很难作出定论。

古代汉语 王力 第一册 三单元 通论 补充

古代汉语 王力 第一册 三单元 通论 补充
我们之所以说上述“是”不是判断词,还因为这个“是”有时可不用,教材中(P246)举了三个例子。又如:
(11)不忘恭敬,(是)民之主也。《晋灵公不君》
以上的“是”都是指示代词,而不是判断词,但判断词“是”就是从这种形式中逐渐演变而成的。
(12)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论语里仁》
(13)巫妪,弟子,是女子也。《史记西门豹治鄴》
“是”是指示代词作谓语的最常见是在判断句中,教材中举了三个例子,如“汤之问棘也是已”、“汤之问棘也”是主语,“是已”是谓语,译为现代汉语是——汤问棘的时候(是)这样的。下面再举例:
(14)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论语·微子》
下面讲“是”的其他用法。
“是”作指示代词,还可用宾语前置句式中复指,如“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句中前“是”复指“不谷”(我),后“是”复指“先君之好”,都是作宾语前置。关于这种用法,下面讲叙述句中将详细分析。
“是”的一另一种用法是作形容词,意为“对”、“正确”。
(16)觉今是而昨非。陶潜《归去来兮辞》
(17)是已而非人,俗之通病。刘开《问说》
(18)于是上问朝臣两人孰是。……主爵都尉汲黯是魏其,内史郑当时是魏其,后不敢坚对,余皆莫敢对。《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是”作这种用法时,有时可作意动用法带宾语,这种情况在理解上要多加注意,如例(17)“是已”是“以已为是”,例(18)是魏其是“以魏其为是”。
(道》
(9)管仲,曾西之所不为也。《夫子当路于齐》
上面两种形式,从文献中看,只有“也”者最多,既含“者”又有“也”者较少。“也”用连判断句末尾煞句,帮助表示判断,“者”于主语后表示停顿。这个“者”一般认为是语气词,郭锡良认为是代词,复指主语。
2、用判断句的形式表示因果关系的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句子根据谓语表示的语法意义,分为描写句、叙述句、判断句。

描写句,一般指用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的词组作谓语的句子,描写事物是什么样子。

叙述句,一般指用动词或动词性的词组作谓语的句子,表示一种动作或叙述一件事情。

判断句,一般指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的句子,对事物的属性作出判断,即某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

判断句,古今有明显的变化。

一、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形式古代汉语的判断句一般不用判断词“是”。

如:张骞,汉中人也.。

(《汉书·张骞传》)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

(《左传·齐桓公伐楚》)古代汉语常见的判断格式有:1. ……者,……也语气词“者”表停顿,语气词“也”加强肯定。

南冥者.,天池也.。

(《庄子·逍遥游》)吾所欲者.,土地也.。

(《韩非子·五蠹》)陈胜者.,阳城人也.。

(《史记·陈涉起义》)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2. ……者,……语气词“者”表停顿,谓语后不加“也”。

虎者,戾虫。

(《战国策·秦策二》)粟者,民之所种。

(晁错《论贵粟疏》)兵者,不祥之器。

(《老子》第31章)3. ……,……也谓语后用语气词“也”加强肯定。

制,岩邑也.。

(《左传·隐公元年》)董狐,古之良史也.。

(《战国策·齐策一》)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

(《左传·齐桓公伐楚》)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张骞,汉中人也.。

(《汉书·张骞传》)4. ……,……今秦,万乘之国。

(《战国策·赵策》)荀卿,赵人。

(《史记·孟轲荀卿列传》)农,天下之本。

(《史记·孝文本纪》)刘备,天下枭雄。

(《资治通鉴·汉纪》)注意:语义上不表示判断,即不能说明是什么、不是什么的句子,不是判断句。

如: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柳宗元《捕蛇者说》》蟹六跪而二螯。

(《荀子·劝学》)二、判断句中帮助判断的词语古代汉语的判断句,还可以在谓语前加上副词“乃、即、则”和语气词“惟、维”等。

(一)乃、即、则1. 是乃.狼也。

(《左传·襄公八年》)2. 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史记·项羽本纪》)3. 此则寡人之罪也。

(《国语·越语上》)“乃、即、则”是“就”的意思,翻译为现代汉语的“就是”。

它们都是副词,用来加强语气,而不是判断系词。

这些词被有些语法书当作判断词。

实际上这是误解。

南北朝时期,这些副词甚至可以加在判断系词“是”前,更可以看出它们只是副词,如:1. 访之,乃.是逸少,因嫁女与焉。

(《世说新语·雅量》)(一打听,就是王逸少)2. 荣体变为枯体,枯体即.是荣体。

(范缜《神灭论》)(枯体就是荣体)(二)维、惟1. 我马维.骐。

(《诗经·小雅·皇皇者华》)(我的马是青黑色的花马)2. 尔惟.旧人。

(《尚书·大诰》)(你们是旧人)“维(惟)”位于主语和谓语的中间,似乎是判断词,但是它实际上是语气词,起引出谓语和加强语气的作用。

因为它们不仅用在判断句中,还可以用在描写句和叙述句中。

1.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诗经·大雅·文王》)(周朝虽然是有很久历史的国度,它的天命是新的)2. 蚩尤惟.始作乱。

(《尚书·吕刑》)(蚩尤开始作乱)三、判断句的否定形式在谓语的前面加上否定副词“非”。

1. 今京不度,非制也。

(《左传·隐公元年》)2.楚虽大,非.吾族也。

(《左传·成公四年》)3.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战国策·魏策》)注意:“非”字虽然可以译成现代汉语的“不是”,但它本身不是判断词,而是副词。

四、判断句的省略形式有时判断句的主语承接上文或在对话中省略。

1. 明日,子路行,以告。

子曰:“隐者也。

”(《论语·微子》)2. 项王按剑而跽(jì)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史记·鸿门宴》)五、判断句的“是”在先秦典籍中,有一些“是”字看起来,象是判断词。

1. 是.吾宝也。

(《左传·僖公二年》)2. 是.社稷之臣也。

(《论语·季氏》)3. 曰:“是.何也?”曰:“无何也。

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

”(《荀子·天论》)4. 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

是.何故也。

(《墨子·非攻上》)5. 日月星辰瑞历,是.禹桀之所同也。

(《荀子·天论》)这些句子里,“是”都是指示代词,用来复指前文。

判断词“是”就是从这种指代前文的指示代词“是”发展而来的。

最初用指示代词“是”指代前文,当“是”字指代的意味逐渐减弱,而帮助判断的作用逐渐增加,于是就由指示代词转化为判断词。

先秦古籍中真正用作判断词的“是”只有极少几个,如:1. 韩是.魏之县也。

(《战国策·魏策三》)(韩国是魏国的一个县)2. 此是.何种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种,类的意思。

何种就是何物。

这是什么东西?)这两个例子的“是”确实是判断词,但可能是传写的错误。

到了汉代,《史记》中用“是”作判断词就多了,共有六次。

1. 此必是.豫让也。

(《史记·刺客列传》)(这一定是豫让)2. 此是.家人言耳。

(《史记·儒林列传》)(这是家中下人的言论罢了)3. 天子识其手书,问其人,果是.伪书。

(《史记·封禅书》)(天子认出帛书的笔迹,审问那人,果然是伪造的帛书)汉代以后,“是”字用作判断词就多了起来,汉乐府和东汉王充《论衡》中都有判断词“是”的用例,六朝的作品中用作判断词的“是”更频繁得多。

1. 余是而所嫁妇人之父也。

(《论衡·死伪篇》)2.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木兰诗》)3.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六、判断句的“为”“为”本是一个动词,是“做”、“成为”、“作为”等意思。

1.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

(《左传·隐公元年》)2.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荀子·劝学》)3. 弃其杖,化为.邓林。

(《山海经·夸父逐日》)另外,“为”还常作介词:《左传·襄公十年》:“战而不克,为诸侯笑。

”《淮南子·泛论》:“今之时人,辞官而隐处为乡邑之下,岂可同哉?”“为”字,有时它的词义比较抽象,比较容易被人们看成现代汉语的判断词“是”。

1. 晋为.盟主,诸侯或相侵也,则讨之。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2.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论语·子张》)先秦文献中也有极少数的句子,其中的“为”字是判断词:1.余为伯儵(yōu),余而祖也。

(《左传·宣公三年》)2. 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

”(《论语·微子》)汉魏时期,“为”字才成熟为判断词:1. 是时汉边郡李广、程不识皆为名将。

(《史记·李将军列传》)2. 此为茶?为茗?(《世说新语·纰(pī)漏》)但是“是”字判断句强劲的发展势头,阻碍了“为”字判断句的进一步发展。

“为”字判断句始终没有摆脱配角的地位,它受到“是”字越来越多的影响和制约,最终萎缩、推出历史舞台。

七、“也”字(自学)从“也”字的位置看,有两种“也”字:煞句的“也”字和句中的“也”字。

(一)“也”字用于句末来煞句1.用于陈述句句末。

(1)加强判断。

表示肯定主语和谓语间的同一关系。

这是“也”字的基本用法。

如:《左传·隐公元年》:“制,岩邑也。

”《公羊传·哀公十四传》:“麟者,仁兽也。

”《商君书·修权》:“法者,君臣之所共操也;信者,君臣之所共立也;权者,君之所独制也。

”(2)加强陈述语气,强调所陈述的内容或确认某种事情或状态的真实性。

即说话人对所说的事情的真实性表示深信不疑。

如:《左传·隐公元年》:“蔓,难图也。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

”《墨子·公输》:“虽杀臣,不能絶也。

”《战国策·齐策》:“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

”《史记·项羽本纪》:“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3)在因果句的句尾,加强原因、结果、动机、目的和情况的解释说明。

如:《商君书·壹言》:“夫民之不治者,君道卑也;法之不明者,君长乱也。

”《谷梁传·文公十五年》:“大夫执则致,致则名。

此其不名,何也?天子之命大夫也。

”《战国策·齐策一》:“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战国策·赵策》:“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

”具体格式上主要包括两种:由果溯因,说明真相,如:《庄子·养生主》:“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又,由因及果,进行推理。

如《孟子·梁惠王上》:“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

”2.用于祈使句句末。

加强请求、商量、劝阻、命令或禁止等语气。

在这些句子中,命令或请求的意思是由禁止性否定副词“无”“毋”来表示的,加上“也”字则不再是单纯的表示祈使,而且还带上了肯定的语气。

如:《左传·隐公元年》:“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左传·僖公三十八年》:“子犯曰:‘战也,战而捷,必得诸侯。

’”《左传·哀公六年》:“从君之命,顺也,立君之子亦顺也,二顺不可失也。

”《商君书·更法》:“君亟定变法之虑,殆无顾天下之议之也。

”《史记·项羽本纪》:“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

’”3.用于感叹句句末。

加强赞颂、悲痛、惊讶、慨叹等语气。

如:《诗·墉风·柏舟》:“母也!天只!不谅人只!”《公羊传·宣公六年》:“嘻!子诚仁人也!”《礼记·檀弓下》:“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孟子·公孙丑下》:“恶!是何言也!”4.用于疑问句句末。

(1)特指疑问句。

A.询问原因。

句中常有疑问代词“何”、“奚”、“何以”、“如之何”、“若之何”等与之相配合。

如:《孟子·梁惠王下》:“君奚为不见孟轲也?”《礼记·曲礼下》:“国君去其国,止之曰:‘奈何去社稷也?’”《庄子·寓言》:“莫之其所始,若之何其有命也?”B.询问人。

句中常有疑问代词“谁”、“何”等与之相配合。

如:《周易·同人》:“出门同人,又谁咎也?”《国语·晋语下》:“臣杀其君,谁之过也?”《战国策·齐策四》:“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C.询问处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