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8天津条约内容

合集下载

《天津条约》的主要内容

《天津条约》的主要内容

《天津条约》的主要内容
《天津条约》的主要内容:
天津条约主要内容:1、增开天津等11个城市为通商口岸。

2、外国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往来。

3、外国人可往内地游历、通商、传教。

4、清政府赔偿英、法军费各800万两白银等。

扩展资料:
《天津条约》是清咸丰八年(1858)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国、法国、俄国、美国强迫清政府在天津分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两国为了进一步扩大侵略特权而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爆发于1856年10月,1860年10月结束。

1858年,英法舰队在美、俄两国支持下,袭击大沽口。

大沽炮台失陷,英法联军进犯天津。

清政府派钦差大臣桂良、花沙纳与俄、美、英、法各国代表分别签订《天津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先后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中俄《瑷珲条约》等和约,列强侵略更加深入。

中国因此而丧失了东北及西北共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战争结束后清政府得以集中力量镇压了太平天国,维持统治,清史称同治中兴。

《天津条约》的内容

《天津条约》的内容

《天津条约》的内容
《天津条约》是1858年6月26日在中国天津签订的一份不平等条约。

该条约是由英国、法国、俄罗斯和美国与清朝政府之间签订的,共有十三个条款。

以下是《天津条约》的一些主要内容:
1. 增加外国领事机关:根据条约,清朝同意在北京、上海、广州、厦门以及天津等五个城市增设外国领事馆。

2. 不平等条款:《天津条约》中包含了一系列不平等对待中国的条款。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对外交事务和对外贸易的限制,以及对外国传教士在内地传教的保护。

3. 自由贸易:《天津条约》规定了一些贸易相关的条款,允许外国商人在中国开展自由贸易并享有特权,包括在沿海口岸设立商行、进出口自由,并降低相关关税。

4. 领事司法权:条约中规定了外国领事的司法权,允许他们对本国公民在中国犯罪的案件进行审判,而非由中国的司法机构处理。

5. 安全保障:清朝同意对外保护外国公民和他们的财产,确保他们在中国的安全和权益。

6. 边界划定:《天津条约》确认了中国和俄罗斯的边界,规定了准确的边界线。

总体而言,《天津条约》是一份以不平等原则为基础的条约,剥夺了中国的主权和独立,传统的中国的领土扩展、
关税征收和司法管辖权等方面的权利被限制。

这一条约的签订也促使了更多的不平等条约相继出现,对中国的封建社会和政治体制产生了深远影响。

天津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天津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天津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天津条约》是清咸丰八年(1858)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那么关于《天津条约》的主要是什么呢?今天学啦小编就为大家介绍天津条约的主要内容,欢迎各位的阅读!天津条约的主要内容《中俄天津条约》《中俄天津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沙俄以调停为名诱迫清政府定立的不平等条约。

1858年(咸丰八年)6月13日清钦差大臣桂良、花沙纳与俄国驻华公使普提雅廷在天津签订。

共十二款。

主要内容:(1)俄国得在上海、宁波、福州、厦门、广州、台湾(台南)、琼州等七处口岸通商,若他国再有在沿海增开口岸,准俄国一律照办;(2)俄国得在中国各通商口岸设立领事官,并派兵船在这些口岸停泊;(3)俄国东正教教士得入内地自由传教;(4)中俄两国派员查勘“从前未经定明边界”(实际上是要借此侵占中国领土);(5)日后中国若给予其他国家以通商等特权,俄国得一律享受。

《中俄天津条约》是一个严重损害中国主权的不平等条约。

通过该约,沙俄取得了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力图取得的沿海通商权利,并凭借最惠国待遇条款,一举取得了英、法、美等国日后在中国可能获得的侵略权益。

同时,该约为俄国以勘界为名进一步割占中国领土埋下了伏笔。

《中美天津条约》《中美天津条约》原称《中美和好条约》于一八五九年八月十六日在直隶北塘交换批准。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美国以调停为名诱迫清政府订立的不平等条约。

1858年(咸丰八年)6月18日清钦差大臣桂良、花沙纳与美国驻华公使列卫廉在天津签订。

共三十款。

主要内容:(1)清政府倘准许其他国家公使驻北京,应准美国一律照办;(2)增开潮州、台湾(台南)为通商口岸(后来开埠时潮州口岸设在汕头);(3)耶稣教教士得自由传教;(4)扩大片面的最惠国待遇,即:清政府给其他国家的特权,“无论关涉船只海面、通商贸易、政事交往等事情”,美国得“一体均沾”; (5)确定领事裁判权。

《中美天津条约》的签订,是美国对中国主权的进一步破坏。

天津条约

天津条约

天津条约《天津条约》是清咸丰八年(1858)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国、法国、俄国、美国强迫清政府在天津分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两国为了进一步扩大侵略特权而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爆发于1856年10月,1860年10月结束。

1858年,英法舰队在美、俄两国支持下,袭击大沽口。

大沽炮台失陷,英法联军进犯天津。

清政府派钦差大臣桂良、花沙纳与俄、美、英、法各国代表分别签订《天津条约》。

快速导航关系表中文名天津条约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加深签订清、俄、美、英、法签订时间1858年1背景介绍编辑第二次鸦片战争时又称英法联军之役。

1856年,英国借口广东水师在广州黄埔捕捉中国船“亚罗”号上的海盗,派兵进攻广州。

法国借口法籍天主教神甫马赖在广西西林被杀,亦出兵入侵。

1857年,英法组成联军,攻陷广州。

1858年,英法舰队在美、俄两国支持下,袭击大沽口。

大沽炮台失陷,英法联军进犯天津。

清政府派钦差大臣桂良、花沙纳与俄、美、英、法各国代表分别签订《天津条约》。

同年,沙皇俄国以武力迫使黑龙江将军奕山签订《瑗珲条约》。

1859年6月,英、法、美以进京换约被拒为由,率舰队炮击大沽。

提督史荣椿率守军还击,击沉击伤敌舰10艘,毙伤敌军近500人,重伤英舰队司令何伯,史荣椿战死。

1860年8月,英法联军18000人,由北塘登陆,进占天津。

9月,清军在北京通州八里桥迎战英法联军失利。

清咸丰帝携皇后、懿贵妃等离京逃往承德。

10月13日联军从安定门攻入北京。

联军发现清军将英法使节团多人虐待至死,遂决定报复中国之野蛮行为,及教训中国皇室以后不得蔑视英国及法国。

10月18日,英法联军占领北京,抢劫焚毁圆明园(见火烧圆明园)。

英法联军在北京城郊抢掠烧杀近50天,京郊皇家园林如圆明园、清漪园、静明园(玉泉山)、静宜园(香山)、畅春园中法《北京条约》。

联军洗劫和烧毁了圆明园和静宜园。

圆明园大火持续了三天三夜,300多名太监和宫女葬身火海。

天津条约主要内容简短

天津条约主要内容简短

天津条约主要内容简短天津条约主要内容。

1858年6月26日,英国、法国、俄国、美国、瑞典和挪威、丹麦、西班牙、荷兰九国与清政府签订了《天津条约》。

这份条约是中国与西方列强签订的第一份不平等条约,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

天津条约主要内容包括领事裁判权、通商口岸、关税、战争赔款、领事馆、宗教传教等方面。

首先,天津条约规定了领事裁判权,即外国领事对本国公民在中国的刑事和民事案件有司法管辖权。

这意味着中国的司法主权受到了严重侵犯,外国人在中国享有特权,这对中国的国家主权和法律体系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其次,天津条约确定了通商口岸,即外国商人可以在中国的一些城市开设贸易机构,进行贸易活动。

这一条款加剧了中国的贸易逆差,导致大量的财富流失,对中国的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此外,天津条约规定了关税问题,即中国对外国商品征收低税率,而外国对中国商品征收高税率。

这种不平等的贸易条件使中国的商品难以在国际市场竞争,加剧了中国的贸易不平衡。

另外,天津条约还规定了战争赔款,即中国需要向列强支付大量的赔款。

这对中国的财政状况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加剧了中国的财政困难。

此外,天津条约还规定了领事馆和宗教传教问题,即外国领事和传教士在中国享有特权,可以在中国境内自由活动,传教和扩教。

这一条款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和文化传统,对中国的社会稳定和文化传统造成了严重的冲击。

总的来说,天津条约是一份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国家主权、经济和文化传统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这份条约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也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天津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天津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天津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天津条约》是清咸丰八年(1858)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那么关于《天津条约》的主要是什么呢?今天学啦就为大家介绍天津条约的主要内容,欢迎各位的阅读!天津条约的主要内容《中俄天津条约》《中俄天津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沙俄以调停为名诱迫清政府定立的不平等条约。

1858年(咸丰八年)6月13日清钦差大臣桂良、花沙纳与俄国驻华公使普提雅廷在天津签订。

共十二款。

主要内容:(1)俄国得在上海、宁波、福州、厦门、广州、台湾(台南)、琼州等七处口岸通商,若他国再有在沿海增开口岸,准俄国一律照办;(2)俄国得在中国各通商口岸设立领事官,并派兵船在这些口岸停泊;(3)俄国东正教教士得入内地自由传教;(4)中俄两国派员查勘“从前未经定明边界”(实际上是要借此侵占中国领土);(5)日后中国若给予其他国家以通商等特权,俄国得一律享受。

《中俄天津条约》是一个严重损害中国主权的不平等条约。

通过该约,沙俄取得了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力图取得的沿海通商权利,并凭借最惠国待遇条款,一举取得了英、法、美等国日后在中国可能获得的侵略权益。

同时,该约为俄国以勘界为名进一步割占中国领土埋下了伏笔。

《中美天津条约》《中美天津条约》原称《中美和好条约》于一八五九年八月十六日在直隶北塘交换批准。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美国以调停为名诱迫清政府订立的不平等条约。

1858年(咸丰八年)6月18日清钦差大臣桂良、花沙纳与美国驻华公使列卫廉在天津签订。

共三十款。

主要内容:(1)清政府倘准许其他国家公使驻北京,应准美国一律照办;(2)增开潮州、台湾(台南)为通商口岸(后来开埠时潮州口岸设在汕头);(3)耶稣教教士得自由传教;(4)扩大片面的最惠国待遇,即:清政府给其他国家的特权,“无论关涉船只海面、通商贸易、政事交往等事情”,美国得“一体均沾”; (5)确定领事裁判权。

《中美天津条约》的签订,是美国对中国主权的进一步破坏。

在该条约的签订过程中,美国利用英、法武装侵略给清政府造成的困境,不费一兵一卒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自己的侵略要求。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内容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内容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内容
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两个条约。

以下是这两个
条约的内容概述:
天津条约于1858年6月26日在天津签订,该条约是英法联军与清朝政府签订
的一项不平等条约。

天津条约的主要内容包括:确立中国沿海五个口岸即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和上海对外开放;允许外国传教士在中国传教并保护他们的权益;抵消中国对外债务;准许外国公使在北京设立并租赁地方;赔偿英法联军战争损失;割让香港岛给英国以及开放长江航运。

这些条款严重削弱了清朝政府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随后,在1860年10月18日,中国与英法联军在北京签订了北京条约,这也
是一项不平等条约。

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包括:赔偿英法联军战争损失;割让淮河以北的中国领土给俄罗斯;开放河北和河南通商口岸;承认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教权利和保护基督教徒权益;同意在北京设立外国使馆等。

这些条款使得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再次受到侵害。

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内外政策的转折点,也使中国开始了长
期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阶段。

这两个条约对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然而,这也激发了中国人民民族意识的觉醒和对外侵略的抵抗,成为中国近代史的重要节点。

天津条约内容和其对应危害

天津条约内容和其对应危害

天津条约内容和其对应危害
《天津条约》,于1858年6月14日在天津签署,由清政府、英国、俄国、法国、美国等国订立。

条约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有关中国和中外商船之间的
往返贸易应当遵守的条款”。

第二部分主要规定,中国地方应当接受外国商船往来
的贸易,外国商船对中国港口的资源具有优先使用权;第三部分是外国商船当在中国境内发生事故时的处理程序;第四部分确认洋商在天津、上海和广州等港口建立商业机构;第五部分中英俄政府同意在驻港领事馆传讯和转发货物;第六部分补充说明,上述措施应当立即生效,不得变更和修改。

《天津条约》对中国及中外贸易带来了不少危害。

首先,该条约取消了中国对外贸易的控制,使外国洋商得以渗透入中国内陆市场,中国本土商人失去了市场份额,内陆商贩衰败,内陆农民的生计受到极大的影响。

其次,该条约一方面取消了中国对所有外国商船的封锁,一方面向外国商船提供优惠待遇,从而助涨了外国洋商在中国的势力,外国贸易和洋商牟取暴利,以致使中国经济拖累、无可避免地向外国割地让渔。

最后,由于外国商船在中国港口自由运营,很多中国的海上贸易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使许多中国海岸上的商贩和渔民受到极大的财务影响,致使他们陷入了贫困之中。

总而言之,《天津条约》的签订,是清朝与外国的迥然不同,为外国洋商及商船牟取利益,同时使中国经济发展受到严重的抑制。

如此情况,不难看出,《天津条约》与当时中国的利益根本不符,从而对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天津条约名词解释

天津条约名词解释

天津条约名词解释《天津条约》是清政府和英国于1858年(咸丰八年) 9月24日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原名《中英续增条约》。

《天津条约》共13款,主要内容为: 1.划定了中国东北边界,规定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均属中国。

2.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3.增开沙市、宜昌、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4.对英法赔款各增至800万两,对俄赔款400万两,共1400万两。

5.中国赔款,本息合计1860万两,其中, 200万两用以赎回被英法军队强占的辽东半岛, 300万两偿付英法借款本息。

6.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

7.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往来。

8.外国可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9.外国人可往内地游历、经商、传教。

10.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11.增加口岸为通商大埠。

12.外国军舰可驶入长江各口岸。

13.中国责令外国人交出逃犯,收缴逃犯私有财产。

在《天津条约》签订前,咸丰皇帝发布上谕,指出“今者因泰西诸国构兵远在万里之外,而于我国构衅则必不期然而然,此朕未始不悚惕也”。

这说明英法联军发动的侵华战争不仅离他们的本土较近,而且已成为危及清朝统治安全的重大问题。

但他们仍不顾清朝反对,坚持武装入侵中国。

英法联军在通过《天津条约》向清政府勒索了大量钱财后,就迫不及待地想找机会从清政府那里得到更多的利益。

《天津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

由于战争的破坏,清政府国库空虚,无力赔偿巨额赔款,加之太平天国起义的爆发和西方列强的侵略,英法等国逼迫清政府先后签订了《中英天津条约》、《中法天津条约》、《中英续增条约》、《中美天津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进一步扩大了侵略权益,加剧了中国的贫困落后,加深了中国的社会危机。

中英、中法战争期间,英、法与俄国订立《天津条约》时都曾援引这些不平等条约中的一些条款。

1858年7月14日,法国外交大臣苏尔特( Francois Sulteur)给英国外交大臣帕麦斯顿的一封信中提出:法俄并不谋求任何特殊权益,亦不企图攫取别国之权益。

近代中国不平等条约内容及时间

近代中国不平等条约内容及时间

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及其影响
一、不平等条约的内容
不平等条约是指在中国近代史上,西方列强通过武力、威慑或欺诈等手段强迫中国政府签订的剥夺中国主权和利益的条约。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不平等条约及其主要内容:
1. 《南京条约》(1842 年):割让香港岛、赔偿英国鸦片烟价、商欠、军费共二千一百万银元、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废除公行制度。

2. 《天津条约》(1858 年):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增开天津、大沽、登州、台南、淡水、潮州、琼州、汉口、九江、南京、镇江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可以自由驶入长江一带通商口岸、外国人可以到内地游历经商、外国传教士可以到内地自由传教。

3. 《北京条约》(1860 年):割让辽东半岛、赔偿八百万两白银、增开天津为通商口岸、允许外国人在中国买卖人口、扩充公行制度。

4. 《马关条约》(1895 年):割让台湾、澎湖列岛、赔偿日本二亿两白银、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开采矿产、修建铁路、允许日本在中国福建、广东、山东等地驻兵。

二、不平等条约的影响
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丧失主权: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得中国丧失了大量的领土、主权和利益,使得中国成为一个半殖民地国家。

2. 经济剥削:不平等条约使得西方列强在中国享有特权,他们
可以通过不平等条约获得大量的经济利益,而中国则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剥削。

1858中俄天津条约内容

1858中俄天津条约内容

1858中俄天津条约内容《中俄天津条约》是1858年(咸丰八年)6月13日清朝与沙皇俄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该条约与《中美天津条约》、《中英天津条约》和《中法天津条约》构成了《天津条约》的主体。

下面由给大家整理了1858中俄天津条约内容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1858中俄天津条约内容一八五八年六月十三日,咸丰八年五月初三日,俄历一八五八年六月一日,天津。

大清国大皇帝,大俄罗斯国大皇帝依木丕业拉托尔明定两国和好之道及两国利益之事另立章程十二条。

大清国大皇帝钦差东阁大学士刑部事务桂良、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花沙纳为全权大臣;大俄罗斯国大皇帝特简承宣管带东海官兵战船副御前大臣公普提雅廷为全权大臣;两国大臣各承君命,详细会议,酌定十二条,永遵勿替。

第一条大清国大皇帝、大俄罗斯大皇帝今将从前和好之道复立和约,嗣后两国臣民不相残害,不相侵夺,永远保护,以固和好。

第二条议将从前使臣进京之例,酌要改正。

嗣后,两国不必由萨那特衙门及理藩院行文,由俄国各国事务大臣或迳行大清之军机大臣,或特派之大学士,往来照会,俱按平等。

设有紧要公文遣使臣亲送到京,交礼部转达军机处。

至俄国之全权大臣与大清之大学士及沿海之督抚往来照会,均按平等。

两国封疆大臣及驻扎官员往来照会,亦按平等。

俄国酌定驻扎中华海口之全权大臣与中国地方大员及京师大臣往来照会,均照从前各外国总例办理。

遇有要事,俄国使臣或由恰克图进京故道,或由就近海口,预日行文,以便进京商办。

使臣及随从人等迅速顺路行走,沿途及京师公馆派人妥为预备。

以上费用均由俄国经理,中国毋庸预备。

第三条此后除两国旱路于从前所定边疆通商外,今议准由海路之上海、宁波、福州府、厦门、广州府、台湾、琼州府第七处海口通商。

若别国再有在沿海增添口岸,准俄国一律照办。

第四条嗣后,陆路前定通商处所商人数目及所带货物并本银多寡,不必示以限制。

海路通商章程,将所带货物呈单备查,抛锚寄碇一律给价,照定例上纳税课等事,俄国商船均照外国与中华通商总例办理。

天津条约

天津条约

天津條約的主要內容《中俄天津條約》《中俄天津條約》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沙俄以調停為名誘迫清政府定立的不平等條約。

1858年(鹹豐八年)6月13日清欽差大臣桂良、花沙納與俄國駐華公使普提雅廷在天津簽訂。

共十二款。

主要內容:(1)俄國得在上海、寧波、福州、廈門、廣州、臺灣(臺南)、瓊州等七處口岸通商,若他國再有在沿海增開口岸,准俄國一律照辦;(2)俄國得在中國各通商口岸設立領事官,並派兵船在這些口岸停泊;(3)俄國東正教教士得入內地自由傳教;(4)中俄兩國派員查勘“從前未經定明邊界”(實際上是要借此侵佔中國領土);(5)日後中國若給予其他國家以通商等特權,俄國得一律享受。

《中美天津條約》《中美天津條約》原稱《中美和好條約》。

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美國以調停為名誘迫清政府訂立的不平等條約。

1858年(鹹豐八年)6月18日清欽差大臣桂良、花沙納與美國駐華公使列衛廉在天津簽訂。

共三十款。

主要內容:(1)清政府倘准許其他國家公使駐北京,應准美國一律照辦;(2)增開潮州、臺灣(臺南)為通商口岸(後來開埠時潮州口岸設在汕頭);(3)耶穌教教士得自由傳教;(4)擴大片面的最惠國待遇,即:清政府給其他國家的特權,“無論關涉船隻海面、通商貿易、政事交往等事情”,美國得“一體均沾”;(5)確定領事裁判權。

《中英天津條約》《中英天津條約》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英國強迫清政府簽訂的不平等條約。

1858年(鹹豐八年)6月26日清欽差大臣桂良、花沙納與英國全權代表額爾金在天津簽訂。

共五十六款,附有專條。

主要內容:(1)英國公使得住北京,並在通商各口設領事官;增開牛莊、登州、臺灣(臺南)、潮州、瓊州、漢口、九江、南京、鎮江為通商口岸(後來開埠時,牛莊口岸設在營口,登州口岸設在煙臺,潮州口岸設在汕頭);(2)耶穌教、天主教教士得自由傳教;(3)英國人得住內地遊歷、通商;(4)英國商船可以在長江各口往來;(5)中英兩國派員在上海舉行會議,修改關稅稅則;(6)中國給英國賠款銀四百萬兩;(7)確定領事裁判權和片面的最惠國待遇。

《天津条约》内容

《天津条约》内容

《天津条约》内容
《天津条约》是指于1858年6月洋务运动则是中国清朝与英国、法国、美国、俄罗斯签订的一份条约。

条约的主要内容包括:
1. 开放天津口岸:英、法、美、俄四国可以在天津开设领事馆和商社,并可自由进出天津港;
2. 修复清朝与外国之间的全面和平:外国使馆和商社的人员不受干扰;
3. 允许外国传教士在华传教,并获得一定的保护;
4. 赔偿:英、法、美、俄四国在战争期间所受的损失将得到赔偿。

其中,英国赔偿军费200万两白银及一笔手续费,法国赔偿65万两白银。

此外,《天津条约》还规定了一些其他条款,包括:
1. 这些国家必须遵守清朝的法律;
2. 外国人可以在中国境内自由旅行和交流;
3. 既往外国人签订的条约失效,包括《南京条约》和《Aigun条约》。

《天津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开始对外开放。

但是,这也表明了中国在外交和军事领域对西方列强的弱点和无能。

虽然条约并没有带来实质性的改变,但它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极为重要。

天津条约主要内容

天津条约主要内容

《天津条约》是指1858年6月26日签订的《中法天津条约》和1860年10月25日签订的《中英法俄美天津条约》两个文件,下面我将分别介绍它们的主要内容:
1. 《中法天津条约》:
- 开放天津:法国公民可在天津自由居住、贸易和传教,并享有在中国其他城市建立领事馆的权利。

- 赔偿款项:清政府同意向法国支付一笔巨额赔款。

- 领事裁判权:法国领事拥有审理在华法国人及其利益相关案件的权力。

- 战争扩大:若清政府与其他欧洲国家爆发战争,法国有权派兵参与。

2. 《中英法俄美天津条约》:
- 领事裁判权扩大:英、法、俄、美四国领事获得在华各地审理本国人及其利益相关案件的权力。

- 关税平等:中方承认对英、法、俄、美四国给予最惠国待遇,即降低关税并开放对外贸易。

- 安全保护:中方同意提供保护,确保外国公民和其财产的安全。

- 开放通商口岸:中方同意开放津、秦、扬、汉四地为通商口岸,允许外国商人在这些城市自由贸易。

这两个条约对中国来说具有重大意义,标志着中国与欧洲列强之间的不平等条约时代的开始。

它们迫使中国割地赔款,开放贸易,并使外国领事获得在中国行使一定司法权力的权限。

这些条约深刻影响了中国近代史的进程,并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动荡和反帝爱国运动。

天津条约有关诗句

天津条约有关诗句

天津条约有关诗句《天津条约》是清咸丰八年(1858)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国、法国、俄国、美国强迫清政府在天津分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天津条约的主要内容为:①公使常驻北京。

②增开牛庄(后改营口)、登州(后改烟台)、台湾(后定为台南)、淡水、潮州(后改汕头)、琼州、汉口、九江、南京、镇江为通商口岸。

③外籍传教士得入内地自由传教。

④外人得往内地游历、通商。

⑤外国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往来。

⑥修改税则,减轻商船吨税。

⑦对英赔款银400万两,对法赔款银200万两。

下面是古人为此书写的诗词:1、《天津纪乱十二首其一》〔黄遵宪〕〔清〕九载妖魔乱,先朝宝训垂。

又逢年厄闰,复演卦重离。

善禁刀能厌,神奸鼎共知。

何三堪辅地,棼乱遂如丝。

2、《天津纪乱十二首其二》〔黄遵宪〕〔清〕竟屈将军贵,焚香启阁迎。

唪经龙滴泪,图怪鸟罗平。

大礼分舆马,同仇赋甲兵。

红巾随衣绣,携手便偕行。

3、《天津纪乱十二首其三》〔黄遵宪〕〔清〕栈道烧先绝,军书阻不通。

九天方设险,六国已环攻。

雾暗军氛墨,波飞战血红。

鹰瞵兼鹗视,高飏大旗风。

4、《天津纪乱十二首其四》〔黄遵宪〕〔清〕一概拳挞碎,喧腾万口哗。

噫风倾海市,笑电掉雷车。

薪积袄神火,莲开地狱花。

忍看灰炮毒,糜尽万虫沙。

5、《天津纪乱十二首其五》〔黄遵宪〕〔清〕露布明光奏,翻夸土气扬。

执戈童卫国,麾扇女勤王。

赤手能擒虎,红头看烂羊。

伤心骄愤诏,雪耻报先皇。

6、《天津纪乱十二首其六》〔黄遵宪〕〔清〕广募楼罗历,夸强曳落河。

摩云飞白燕,出地叫苍鹅。

空手婆猴技,齐声天马歌。

赤流呜咽水,犹逞剑横磨。

7、《天津纪乱十二首其七》〔黄遵宪〕〔清〕二伯分藩地,诸胡互市场。

虎牢同郑戍,鱼烂竟梁亡。

仗剑空神博,霾轮又国殇。

相州师一溃,从此隳边防。

8、《天津纪乱十二首其八》〔黄遵宪〕〔清〕谁绘流民状,冤霜苦泣零。

沙黄嗥饿犬,月黑尾流萤。

倭坠抛家髻,郎当阁道铃。

不徒标卖宅,遍地贴《零丁》。

9、《天津纪乱十二首其九》〔黄遵宪〕〔清〕官作胡奴役,魔将鬼界围。

天津条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天津条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20XX年天津条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天津条约》是中国分别与英、美、俄、法四国在天津签订的条约的合称,那么,《天津条约》主要内容是什么呢?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天津条约的主要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天津条约主要内容《天津条约》包括《中俄天津条约》、《中美天津条约》、《中英天津条约》、《中法天津条约》、《中英通商章程》。

《中俄天津条约》、《中美天津条约》、《中英天津条约》、《中法天津条约》相同的内容是开设通商口岸并在中国各通商口岸设立领事官;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允许宗教传播等。

此外,《中俄天津条约》还要求中俄两国派员查勘“从前未经定明边界”;《中美天津条约》还要求清政府倘准许其他国家公使驻北京,应准美国一律照办;《中英天津条约》还要求英国公使得住北京,英国人得住内地游历和通商,英国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往来,中英两国派员在上海举行会议以修改关税税则和中国给英国赔款银四百万两;《中法天津条约》还要求法国公使得住北京,法国人得往内地游历,凡中国与各国议定的税则、关口税、吨税、过关税、出入口货税,法国都可“均沾”,法国兵船可以在中国各通商口岸停泊和中国给法国赔款银二百万两。

1/ 10《中英通商章程》的主要内容是海关聘用英人;海关对进出口货一律按时价值百抽五征税;)洋货运销内地,只纳子口税百分之二点五,不再纳厘金税;允许鸦片进口,每百斤纳进口税三十两。

天津条约的原文内容第一款、嗣后大清与大合众两国并其民人,各皆照前和平友好,毋得或异;更不得互相欺凌,偶因小故而启争端。

若他国有何不公轻藐之事,一经照知,必须相助,从中善为调处,以示友谊关切。

第二款、俟大清大皇帝,大合众国大伯理玺天德既得选举国会神耆大臣议允,各将条约批准互易后,必须敬谨收藏:大合众国当着首相恭藏大清大皇帝批准原册于华盛顿都城,大清国当着内阁大学士恭藏大合众国大伯理玺天德批准原册于北京都城,则两国之友谊历久弗替矣。

第三款、条约各款必使两国军民人等尽得闻知,俾可遵守,大合众国于批准互易后,立即宣布,照例刊传;大清国于批准互易后,亦即通谕都城,并着各省督抚一体颁行。

天津条约 的内容

天津条约 的内容

天津条约的内容
《天津条约》是1858年6月13日至6月27日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国、法国、俄国、美国强迫清政府在天津分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总称,是由清政府大学土桂良、吏部尚书花沙纳和英国专使额尔金、法国专使葛罗、俄国公使普提雅廷、美国公使列维廉分别代表本国政府参加谈判并签署的四个条约。

《天津条约》主要内容包括增开牛庄(后改营口)、汉口、九江、南京等10处为通商口岸;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通商、自由传教;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自由航行;外国公使驻京,并可在通商口岸设领事馆;赔偿英国白银400万两、法国200万两等。

该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二批不平等条约,进一步打开了中国的门户,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天津条约主要内容简短

天津条约主要内容简短

天津条约主要内容简短
天津条约是指1858年6月26日签订的《天津条约》,也称《中法天津条约》。

该条约是中国清朝与英国、法国、俄国、美国等国家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之一,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

天津条约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关于对华贸易的开放。

根据天津条约,清朝政府同意开放天津、上海、广州、宁波、福州五个口岸,并允许外国商人在这些地方进行贸易活动。

此举实质上是削弱了清朝政府对贸易的控制权,加剧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进程。

其次,关于领事裁判权的规定。

天津条约规定,外国领事在中国领土上有权对本国公民进行裁判,这意味着外国人在中国领土上可以享有特权,而中国人则无法获得同等的对待,这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法律权益。

另外,天津条约还规定了对外国传教士的保护和对中国基督教徒的宗教自由。

这一规定虽然看似有利于中国基督教徒,但实际上
也是削弱了中国政府对宗教事务的管理权,加剧了中国社会的动荡。

最后,天津条约还规定了对中国领土的划分和割让。

根据条约,中国清朝政府不得在天津、上海、广州、宁波、福州等地设置军事
工事,这意味着这些地方的军事控制权实际上被割让给了外国势力。

总的来说,天津条约是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之一,其主要内容体
现了当时中国面临的危机和困境。

这些条约的签订加剧了中国的半
殖民地化进程,严重削弱了中国的主权和独立地位,对中国社会和
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英天津条约(全文)

中英天津条约(全文)

中英天津条约订立双方:清政府、英国1858 年 6月 26日大清皇帝、大英君主,因视两国情意未洽,今愿重修旧好,俾嗣后得永远相安;是以大清国特简东阁大学士正白旗满洲都统总理刑部事务桂良,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稽查会同四译馆花沙纳;大英国特简世袭额罗金并金喀尔田二郡伯爵额尔金;各将所奉全权大臣便宜行事之上谕互相较阅,俱属妥当,现将会议商定条约开列于左:一、前壬寅年七月二十四日江宁所定和约仍留照行。

广东所定善后旧约并通商章程现在更章,既经并入新约,所有旧约作为废纸。

二、大清皇帝、大英君主意存睦好不绝,约定照各大邦和好常规,亦可任意交派秉权大员,分诣大清、大英两国京师。

三、大英钦差各等大员及各眷属可在京师,或长行居住,或能随时往来,总候奉本国谕旨遵行;英国自主之邦与中国平等,大英钦差大臣作为代国秉权大员,觐大清皇上时,遇有碍于国体之礼,是不可行。

惟大英君主每有派员前往泰西各与国拜国主之礼,亦拜大清皇上,以昭划一肃敬。

至在京师租赁地基或房屋,作为大臣等员公馆,大清官员亦宜协同襄办。

雇觅夫役,亦随其意,毫无阻拦。

待大英钦差公馆眷属、随员人等,或有越礼欺藐等情弊,该犯由地方官从严惩办。

四、大英钦差大臣并各随员等,皆可任便往来,收发文件,行装囊箱不得有人擅行启拆,由沿海无论何处皆可。

送文专差同大清驿站差使一律保安照料;凡有大英钦差大臣各式费用,皆由英国支理,与中国无涉;总之,泰西各国于此等大臣向为合宜例准应有优待之处,皆一律行办。

五、大清皇上特简内阁大学士尚书中一员,与大英钦差大臣文移、会晤各等事务,商办仪式皆照平仪相待。

六、今兹约定,以上所开应有大清优待各节,日后特派大臣秉权出使前来大英,亦允优待,视此均同。

七、大英君主酌看通商各口之要,设立领事官,与中国官员于相待诸国领事官最优者,英国亦一律无异。

领事官、署领事官与道台同品;副领事官、署副领事官及翻译官与知府同品。

视公务应需,衙署相见,会晤文移,均用平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58天津条约内容
《天津条约》是清咸丰八年(1858)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那么关于《天津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呢?下面由给大家整理了1858天津条约内容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1858天津条约内容
《中俄天津条约》
《中俄天津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沙俄以调停为名诱迫清政府定立的不平等条约。

1858年(咸丰八年)6月13日清钦差大臣桂良、花沙纳与俄国驻华公使普提雅廷在天津签订。

共十二款。

主要内容:(1)俄国得在上海、宁波、福州、厦门、广州、台湾(台南)、琼州等七处口岸通商,若他国再有在沿海增开口岸,准俄国一律照办;(2)俄国得在中国各通商口岸设立领事官,并派兵船在这些口岸停泊;(3)俄国东正教教士得入内地自由传教;(4)中俄两国派员查勘“从前未经定明边界”(实际上是要借此侵占中国领土);(5)日后中国若给予其他国家以通商等特权,俄国得一律享受。

《中俄天津条约》是一个严重损害中国主权的不平等条约。

通过该约,沙俄取得了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力图取得的沿海通商权利,并凭借最惠国待遇条款,一举取得了英、法、美等国日后在中国可能获得的侵略权益。

同时,该约为俄国以勘界为名进一步割占中国领土埋下了伏笔。

《中美天津条约》
《中美天津条约》原称《中美和好条约》于一八五九年八月十六日在直隶北塘交换批准。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美国以调停为名诱迫清政府订立的不平等条约。

1858年(咸丰八年)6月18日清钦差大臣桂良、花沙纳与美国驻华公使列卫廉在天津签订。

共三十款。

主要内容:(1)清政府倘准许其他国家公使驻北京,应准美国一律照办;(2)增开潮州、台湾(台南)为通商口岸(后来开埠时潮州口岸设在汕头);(3)耶稣教教士得自由传教;(4)扩大片面的最惠国待遇,即:清政府给其他国家的特权,“无论关涉船只海面、通商贸易、政事交往等事情”,美国得“一体均沾”; (5)确定领事裁判权。

《中美天津条约》的签订,是美国对中国主权的进一步破坏。

在该条约的签订过程中,美国利用英、法武装侵略给清政府造成的困境,不费一兵一卒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自己的侵略要求。

通过这个条约,美国获得了远比《望厦条约》更广泛的侵略权益,同时以周详严密的片面最惠国条款,坐享英、法等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攫取的一切特权。

《中美天津条约》既是美国对中国主权进行粗暴践踏的历史罪证,也是美国推行合作侵华政策的典型产物。

《中英天津条约》
《中英天津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1858年(咸丰八年)6月26日清钦差大臣桂良、花沙纳与英国全权代表额尔金在天津签订。

共五十六款,附有专条。

主要内容:(1)英国公使得住北京,并在通商各口设领事官;增开牛庄、登州、
台湾(台南)、潮州、琼州、汉口、九江、南京、镇江为通商口岸(后来开埠时,牛庄口岸设在营口,登州口岸设在烟台,潮州口岸设在汕头);(2)耶稣教、天主教教士得自由传教;(3)英国人得住内地游历、通商;(4)英国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往来;(5)中英两国派员在上海举行会议,修改关税税则;(6)中国给英国赔款银四百万两;(7)确定领事裁判权和片面的最惠国待遇。

《和约章程》
《中法天津条约》原称《和约章程》。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法国强迫清政府订立的不平等条约。

1858年(咸丰八年)6月27日清钦差大臣桂良、花沙纳与法国全权代表葛罗在天津签订。

共四十二款。

另订《和约章程补遗》六款。

主要内容:(1)法国公使得住北京;(2)增开琼州、潮州、台湾(台南)、淡水、登州、南京为通商口岸(后来开埠时,登州口岸设在烟台,潮州口岸设在汕头),并在各口设领事官;(3)天主教教士得入内地自由传教;法国人得往内地游历;(4)凡中国与各国议定的税则、关口税、吨税、过关税、出入口货税,法国都可“均沾”;(5)法国兵船可以在中国各通商口岸停泊;(6)中国给法国赔款银二百万两。

《中英通商章程》
《中英通商章程善后条约》又称《中英通商章程》。

《中英天津条约》的补充条款。

1858年(咸丰八年)11月8日清钦差大臣桂良、花沙纳与英国全权代表额尔金在上海签订。

共十款,附有《海关税则》。

主要内容:( 1)海关聘用英人;(2)海关对进出口货一律按时价
值百抽五征税;(3)洋货运销内地,只纳子口税百分之二点五,不再纳厘金税;(4)允许鸦片进口,每百斤纳进口税三十两。

从此,鸦片公开输入,外货充斥中国市场。

天津条约的签订过程
天津条约是清咸丰八年(1858)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国、法国、俄国、美国强迫清政府在天津分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八年四月初八(5月20日),英法联军攻陷大沽炮台,溯白河而上,进逼天津。

直隶总督谭廷襄吓得魂飞魄散,主张彻底投降。

十二日,他向咸丰帝奏称:“统观事势,细察夷情”,“不能战,不易守,而不得不抚。

”十四日,英法联军驶抵天津城下,英、法公使通知清政府另派头品大臣二员速来津共议,否则先取天津,再攻北京,两日以内,听候回音。

十六日,清政府急忙派大学士桂良(1785;1862)、吏部尚书花沙纳(1806;1859)为全权大臣,驰往天津向英、法求和。

十八日,额尔金、葛罗乘炮艇抵天津,普提雅廷和列卫廉乘俄船“亚美利加”号同至。

当即照会清政府,钦差大臣必须有“全权便宜行事”衔名,否则仍需进京。

二十日,清政府命桂良、花沙纳便宜行事,从权办理。

二十三日,前此两天赶到天津的桂良、花沙纳就和额尔金在城南海光寺初次会见。

此后在谈判过程中,额尔金和葛罗分别委派随员威妥玛(1818;1895)、李泰国(1832;1898)和马吉士办理实际交涉,以李泰国为主。

他是上海海关的英籍职员,同中国官员曾有频繁接触,此次充当英法联军的中文翻译与谋士。

在谈判过程中,他以战胜国发言人自居,恃强要挟,态度蛮横,对桂良、花沙纳耍尽了威吓流氓手段。

在谈判中最使清朝最高统治者头痛的是外国公使驻京、增开通商口岸、外国人得入内地游历传教等条款。

因为这些将会影响到清朝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所以,咸丰帝一再讨价还价,不肯让步。

有时甚至想到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势须与之用武”。

桂良、花沙纳对咸丰帝的苦衷虽然十分了解,但他们畏敌如虎,向咸丰帝奏称:“战之不可”,“战则必败”。

由于此时清朝封建统治者最害怕的是太平天国起义,而不是外国侵略者。

因此在对外战争中所调动的兵力,不是主力,而是边远的军队。

既然如此,那么在英、法联军的胁迫下,最终不得不屈服投降。

天津条约的签订背景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又称英法联军之役。

1856年,英国借口广东水师在广州黄埔捕捉中国船“亚罗”号上的海盗,派兵进攻广州。

法国借口法籍天主教神甫马赖在广西西林被杀,亦出兵入侵。

1857年,英法组成联军,攻陷广州。

1858年,英法舰队在美、俄两国支持下,袭击大沽口。

大沽炮台失陷,英法联军进犯天津。

清政府派钦差大臣桂良、花沙纳与俄、美、英、法各国代表分别签订《天津条约》。

同年,沙皇俄国以武力迫使黑龙江奕山签订《瑗珲条约》。

1859年6月,英、法、美以进京换约被拒为由,率舰队炮击大沽。

提督史荣椿率守军还击,击沉击伤敌舰10艘,毙伤敌军近500人,重伤英舰队司令何伯,史荣椿战死。

1860年8月,英法联军18000人,由北塘登陆,进占天津。

9月,清军在北京通州八里桥迎战英法
联军失利。

清咸丰帝携皇后、懿贵妃等离京逃往承德。

10月13日联军从安定门攻入北京。

联军发现清军将英法使节团多人虐待至死,遂决定报复中国之野蛮行为,及教训中国皇室以后不得蔑视英国及法国。

10月18日,英法联军占领北京,抢劫焚毁圆明园(见火烧圆明园)。

英法联军在北京城郊抢掠烧杀近50天,京郊皇家园林如圆明园、清漪园、静明园(玉泉山)、静宜园(香山)、畅春园等均被付之一炬。

清廷派奕?为全权大臣议和,签订中英、中法《北京条约》。

联军洗劫和烧毁了圆明园和静宜园。

圆明园大火持续了三天三夜,300多名太监和宫女葬身火海。

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曾对此给予强烈谴责,称之为“两个强盗的胜利”。

11月,沙俄又胁迫清政府签订中俄《北京条约》。

中国赔偿巨额赔款,丧失大片领土主权。

1856~1860年(咸丰六年至十年)英、法在俄、美支持下联合发动的侵华战争。

因其实质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而得名,亦称英法联军之役。

第二次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先后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中俄《瑷珲条约》等和约,列强侵略更加深入。

中国因此而丧失了东北及西北共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战争结束后清政府得以集中力量镇压了太平天国,维持统治,清史称同治中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