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卫生院标准化建设方案
关于加强公共卫生科标准化建设的实施方案
![关于加强公共卫生科标准化建设的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3f54e27af45b307e87197a6.png)
市卫生局关于加强乡镇卫生院(社区)公共卫生科标准化建设的实施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河北省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实施意见》、《市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和《全市公共卫生工作管理实施意见》要求,不断加强我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切实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扎实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进程,结合我市卫生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加强基层公共卫生队伍和服务能力建设,推进服务体制、机制的不断完善和创新,为城乡居民提供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公共卫生服务,切实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二、主要任务和目标按照“完善体系、提升功能、明确职责,协调发展”的工作思路,通过对各乡镇卫生院(社区)人员配备、基础设施、岗位设置、职责制度、工作流程、组织管理等方面的规范化建设,切实达到人员结构合理、硬件设施完善、岗位职责明确、规章制度健全、内部管理规范、业务运转流畅、服务质量提高的总体目标。
三、公共卫生科工作职责乡镇卫生院(社区)公共卫生科负责本辖区居民健康档案建立及管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预防接种、妇女与儿童保健、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慢性病健康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管理、卫生监督监测、地方病防治等工作的组织协调和工作落实,组织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做好相关信息资料的收集、汇总、分析、上报等工作。
同时,加强对辖区村卫生室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培训和指导,提高乡村医生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
四、公共卫生科岗位设置按照公共卫生的服务类别和服务对象,乡镇卫生院(社区)公共卫生科内部设置传染病管理与预防接种、妇幼保健、健康教育与慢性病管理、居民健康体检与档案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卫生监督等工作岗位。
吉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规范基本资源配置的通知
![吉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规范基本资源配置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897c41fe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aa.png)
吉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规范基本资源配置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吉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日期】2019.02.28•【字号】吉卫基层发〔2019〕5号•【施行日期】2019.02.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疗管理正文吉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规范基本资源配置的通知吉卫基层发〔2019〕5号各市(州)卫生健康委(卫生计生委),长白山管委会社管办,梅河口市、公主岭市卫生计生局:为加快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根据《吉林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5-2020年)》(吉政办发〔2015〕75号)、《吉林省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016-2020年)》(吉卫医发〔2016〕16号)有关规定,现就标准化、规范化工作通知如下。
一、核准服务人口按照核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口数的办法,由各县(市、区)卫生计生局通过当地公安局和统计局,分别获取2018年辖区居住人口数(辖区常住人口和暂住人口)和统计公报总人数,并确定实际服务总人口数,核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应的服务人口数。
数据统计时间截至2018年底。
乡镇卫生院服务人口宜按以下规定确定(建标〔2008〕142号):1.一般卫生院按本乡镇常住人口加暂住人口计算。
2.中心卫生院按本乡镇常住人口加暂住人口,再加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划定的辐射乡镇人口的三分之一计算。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根据所在地县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按照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划分的服务区域确定服务人口。
二、对标核查全省集中利用2个月时间,由市州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组织对辖区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梳理、核查,掌握现状与基数,明确建设目标,并于4月23日前将核查情况(附件1)上报省卫生健康委。
(一)机构设置数量。
原则上根据“政府在每个乡镇办好1所标准化建设的乡镇卫生院,在每个街道办事处范围或每3万—10万居民区规划设置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标准设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方案范本(3篇)
![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方案范本(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6dc2b4a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a0.png)
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方案范本定州市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实施方案村卫生室是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基础,大力发展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建设标准化村卫生室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时间紧迫、任务艰巨。
按照《保定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___关于___年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指导意见》(保医改办〔___〕___号)要求,今年我市要全面实现每一个行政村都要有一所标准化村卫生室的目标,实现村卫生室___产权全覆盖。
为保证我市___年此项任务的顺利完成,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我市共有行政村___个,按照每一个行政村建有一所卫生室的要求,我市应该建设___所。
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大鹿庄乡鹿家庄村、东亭镇师家庄村___个空白行政村将不再单独设村卫生室,其本村的医疗卫生服务由相邻的村卫生室承担。
___年需要完成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重点帮扶村和纳入___省空白村的___个卫生室以及剩余___个行政村标准化村卫生室的建设任务,年底全面实现一村一室的建设目标,初步建立起与我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
各乡(镇)要把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规划与___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制定工作目标和推进措施,必须做到每一个符合条件的行政村建设一个标准化村卫生室。
二、基本要求___年需建设的标准化村卫生室(见附表)要按照“政府规划、卫生督办、乡(镇)建设”的方针;坚持以扩建为主,能扩建的不新建,能新建的不购买的原则。
市政府各有关部门主导村卫生室的建设工作,负责编制建设规划;市医改办负责督导、考核落实各乡镇村卫生室建设情况;乡(镇)政府负责村卫生室的选址和建设施工,各乡(镇)政府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可采取新建、改扩建、收购等方式,一定要保质保量按时完成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任务。
(一)选址。
按照《___省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帮扶村卫生室项目实施方案》和国债项目《村卫生室建设指导意见》要求,由村委会无偿提供村卫生室建设用地,乡(镇)政府和村委会负责选址。
基层卫生院标准化建设方案(PPT33页)
![基层卫生院标准化建设方案(PPT33页)](https://img.taocdn.com/s3/m/7a77790c3c1ec5da50e270d2.png)
◆ 图例 门诊配药注射输液单元布局平面示意图
基层卫生院标准化建设方案(PPT33页)培训 课件培 训讲义 培训ppt 教程管 理课件 教程ppt
布局图
基层卫生院标准化建设方案(PPT33页)培训 课件培 训讲义 培训ppt 教程管 理课件 教程ppt
重点科室布局
基层卫生院标准化建设方案(PPT33页)培训 课件培 训讲义 培训ppt 教程管 理课件 教程ppt
重点科室布局
基层卫生院标准化建设方案(PPT33页)培训 课件培 训讲义 培训ppt 教程管 理课件 教程ppt
※ 门诊部注射配药输液单元布局
重点科室:门诊输液治
疗室布局__“三区”即: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清洁区(注射配药室)、
半污染区(治疗准备间、注
射室)、污染区(医疗废物分
类回收间)。
基层卫生院标准化建设方案(PPT33页)培训 课件培 训讲义 培训ppt 教程管 理课件 教程ppt
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根据现有基础合理布局, 逐步达到两大区域严格 分开的规范要求。
◆ 4、基本医疗服务区布局原则
基本医疗服务区可按门诊部、住院部分区建设;也 可合建为医疗综合楼,但其医疗综合楼中门诊、住院相 关科室必须分区布局 。
4.1、根据科室功能分区要求,门诊部科室应按经济服务区 (门诊大厅处:挂号收费、农合结算、中西药房等),临床诊断 服务区 (门诊各科诊断科室),医技服务区 (放射、检验、心电 图、B超等),治疗服务区 (注射、处置、输液、观察)、物理治 疗服务区 (中医适宜技术等 ) 以及传染病诊治服务区等科室设置 要求布局,同时要求,各类服务区科室应相对集中、合理布局, 形成相对独立的服务区域。既利于医务人员工作流程,更方便于 群众就诊流程。
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海南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行动计划的通知
![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海南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行动计划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100eba00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4d.png)
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海南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行动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8.10.26•【字号】琼府办函〔2018〕334号•【施行日期】2018.10.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卫生医药、计划生育综合规定正文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海南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行动计划的通知琼府办函〔2018〕334号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海南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行动计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8年10月26日海南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行动计划为贯彻落实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和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求,全面加快推进我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建设、提高基层卫生机构标准化水平和服务能力,全力构建“15分钟城市健康服务圈、30分钟乡村健康服务圈”,让城乡居民就近享受安全、有效、经济、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着力解决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均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弱等问题,有效遏制“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快推进健康海南建设,实现“小病不进城、大病不出岛”的医改目标。
结合海南实际,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坚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让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健康服务;坚持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让全体人民公平获得。
以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为重点,按照“填平补齐、完善功能、满足需求、提升能力”的要求,强化政府责任,加大财政投入,优化资源配置,补齐基层医疗卫生短板,深入推进城乡医疗卫生均衡发展,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建设美好新海南和实现“三大愿景”提供健康保障。
乡镇卫生院建设标准建标
![乡镇卫生院建设标准建标](https://img.taocdn.com/s3/m/a38eb8720912a21615792933.png)
乡镇卫生院建设标准建标[2008]142号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规范乡镇卫生院建设,提高乡镇卫生院项目决策水平和工程建设管理水平,合理确定建设规模,正确掌握建设标准,满足乡镇卫生院的基本功能需要,提高投资效益,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制定本建设标准。
第二条? 本建设标准是乡镇卫生院建设项目投资的重要制度,是合理确定项目建设水平的全国统一标准,是确定和审批乡镇卫生院工程项目的重要依据,是对建设项目全过程监督检查的尺度。
第三条? 本建设标准适用于乡镇卫生院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项目。
第四条? 乡镇卫生院的建设,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卫生工作的政策,正确处理需要与可能、现状与发展的关系,做到规模适宜、功能适用、装备适度、经济合理、安全卫生。
第五条? 乡镇卫生院按功能分为一般卫生院和中心卫生院。
一般卫生院提供预防保健、基本医疗、健康教育、康复等综合性服务;受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委托承担辖区内公共卫生管理;负责对村级卫生机构技术指导和对乡村医生培训等。
中心卫生院是一定区域范围内的预防、保健、医疗技术指导中心,除具有一般卫生院的功能外,还承担协助县级卫生机构开展对区域范围内一般卫生院的技术指导等工作。
第六条? 乡镇卫生院的建设,应符合区域卫生规划、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和当地乡镇建设总体规划,充分利用现有卫生资源和基础设施,避免重复建设。
第七条? 乡镇卫生院的建设除执行本建设标准外,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和定额、指标的规定。
第二章? 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第八条? 按床位规模分为无床、1—20床和21—99床卫生院三种类型。
乡镇卫生院床位规模宜控制在100床以内。
第九条? 乡镇卫生院床位规模应根据其服务人口数量、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服务半径、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等因素,按照乡镇卫生院的类型、基本任务和功能合理确定,每千服务人口宜设置0.6—1.2张床位。
第十条乡镇卫生院服务人口宜按以下规定确定:1.一般卫生院按本乡镇常住人口加暂住人口计算。
村卫生室建设实施方案
![村卫生室建设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e717c42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a0.png)
村卫生室建设实施方案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提升农村地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我国正在全面推进村卫生室建设。
以下是本次村卫生室建设的具体实施方案。
一、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是村卫生室建设的基石。
首先,要确保每个行政村至少建设一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其建筑面积、科室设置、设备配置等需满足《村卫生室建设标准》要求。
其次,要确保供水、供电、供暖、通讯等基础设施完善,为村卫生室提供稳定的工作环境。
此外,还要加强村卫生室的环境卫生管理,确保环境整洁、安全卫生。
二、人才队伍建设人才是村卫生室发展的核心。
要通过多种渠道引进和培养医疗人才,建立一支数量适宜、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村卫生室人才队伍。
要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通过定向培养、在职教育等方式提高乡村医生的医疗水平和服务能力。
同时,要积极引导城市医生到村卫生室工作,形成城市医生与乡村医生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服务能力提升服务能力是村卫生室建设的关键。
要加强村卫生室的基本医疗服务能力,确保能够开展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和预防保健工作。
同时,要加强中医药服务,发挥中医药在基层医疗服务中的独特优势。
此外,还要加强健康教育工作,提高村民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四、运行机制改革运行机制是村卫生室建设的保障。
要探索建立村卫生室与政府、医疗机构等多方参与的运行机制,实现村卫生室的公益性和可持续发展。
同时,要加强村卫生室的内部管理,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激励村卫生室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
五、信息化建设信息化是提升村卫生室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
要加强村卫生室信息化建设,实现与上级医疗机构的信息互联互通。
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村卫生室的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为村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六、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村卫生室建设工作,将其纳入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部署中。
要建立健全村卫生室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机制,明确各部门职责和任务分工,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七、加大资金投入各级政府要加大对村卫生室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确保基础设施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服务能力提升等各项工作有足够的资金支持。
基层卫生院标准化建设方案
![基层卫生院标准化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d83405226fff705cd170a21.png)
❖
⑺ 消毒供应办公室、领物间 (办公桌椅、资料柜)
※ 回收清洗间清洗池流程: ❖ 初洗池→酶洗池→次清洗池→浸泡消毒池→终末清洗池
◆ 消毒供应室回收清洗间清洗池工作流程
◆ 4.3、门诊部布局原则
4.3、 感染性疾病门诊(发热门诊,肠道门诊): 4.3.1 感染性疾病门诊服务对象为传染性疾病病人,因此必须按卫生学要 求及院感控制管理相关规定,相对独立设置其服务区域。 4.3.2 由于是感染性疾病门诊,其科室设置应靠近门诊部。 4.3.3 同时,为控制院内交叉感染,发热门诊与肠道门诊必须分设。 4.3.4 感染性疾病门诊布局应设为“三区”:即肠道门诊、发热门诊与医 护人员办公活动三个区域,以达到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三区清晰、洁 污分开;“三通道”:即肠道病人通道、发热病人通道与医护人员通道。 “三区”布局流程:医护人员办公活动区域的医护办公室、更衣洗浴间为 清洁区,处置室、治疗室、卫生间与缓冲间为半污染区,肠道门诊、发热门 诊两区域为污染区。
布局图
图例 :住院部手术室外科病区(护士站)平面示意图
※ 内儿科病区护理单元布局图例
重点科室布局
图例 :住院部内儿科病区(护士站)布局平面示意图
布局图
■ 住院部重点科室布局
重点科室布局
❖
手术室 __ "二区三通道"; "三通道"即:
医护人员通道、病人通道、污物通道; "二区"为
病人通道中的半限制区 (换床区) 和限制区 (洁
重点科室布局
重点科室布局
※ 门诊部注射配药输液单元布局
重点科室:门诊输液治
疗室布局__“三区”即:
清洁区(注射配药室)、
半污染区(治疗准备间、注
安徽省乡镇卫生院建设基本标准
![安徽省乡镇卫生院建设基本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571db17a216147917112851.png)
安徽省乡镇卫生院建设基本标准(试行)为规范乡镇卫生院房屋建设、设备装备和人员配置,提高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满足农村居民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促进农村卫生事业发展。
根据《安徽省委、省政府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及有关文件精神,制定本基本标准。
第一部分科室设置、人员配置及设备配备乡镇卫生院按其功能分为中心卫生院、一般卫生院,一般卫生院又分为防治结合型卫生院和防保型卫生院。
其科室和床位设置、业务用房面积、人员配置及主要设备配备的具体要求如下:一、中心卫生院㈠、业务科室设置基本要求1、防保站、门诊部、住院部分开设置。
2、门诊部应独立设置急诊(抢救)室、内儿科诊室(或内科、儿科诊室分开设置)、外科诊室、妇产科及其检查室、中医诊室、换药处置室、注射室、留观室、传染病诊室与隔离留观室、中西医药房等;可设健康体检室、五官科诊室、口腔科诊室。
医技科室应独立设置化验室、心电与超声检查室、X光室及消毒供应室等。
3、住院部的外科、内科、产科病室相对分开。
应有符合标准的手术室和产房。
4、防保站有独立免疫接种室、冷藏室、资料室、办公室(含疫情网络直报室)等。
㈡、床位设置按每千服务人口(除计算所在乡镇常住人口外,另加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辐射乡镇人口)0.2–0.3张设置;但原则上平原地区不超过60张,丘陵地区不超过40张, 山区不超过30张。
床位数不含门诊观察床、治疗床。
㈢、业务用房建设业务用房面积应不少于50-55平方米/床。
㈣、人员配置1、人员按每床1.2—1.4人定员。
其中, 从事预防保健工作的人员占20-40%,最少不得少于3人。
血吸虫病疫区、结核病和艾滋病防治重点地区应增设相应人员。
2、卫技人员占职工总数的90%以上,医师与护士之比为1:0.5左右,中医药人员应占一定比例。
3、从事医疗、医技、护理和预防保健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相应的执业资格。
非卫技人员不得从事医疗、医技、护理和预防保健工作。
医院标准化建设工作计划
![医院标准化建设工作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56ab5d56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5b.png)
医院标准化建设工作计划
1.明确目标:立足国家卫生健康标准,健全医院管理体系,提
高医院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2.编制规划:制定标准化建设规划,明确建设目标和任务,明
晰工作重点和时间节点。
3.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标准化建设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职责,加强协调配合。
4.加强科学管理:采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推动医院管理
创新,提高管理效能。
5.强化人力资源支持: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岗位技能水平,促
进全员参与标准化建设。
6.持续改进:建立健全的监测评估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
工作方法,不断提高医院标准化水平。
7.加强宣传推广:通过各种途径宣传标准化建设的意义和成果,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工程建设卫生所方案
![工程建设卫生所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ddf475f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a2.png)
工程建设卫生所方案1.项目总体情况卫生所作为基层医疗场所,是为了满足基层人民的医疗需求而建造的。
该卫生所位于某市的一个较为偏远的乡镇,周边居民人口较多,医疗需求也很大。
因此,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卫生所是非常有必要的。
2.选址和规划卫生所选址在乡镇的中心位置,便于周边居民前来就医。
建设卫生所的面积将达到800平方米,包括三个部分:医疗区、药房区和办公区。
医疗区将包括门诊室、检查室、诊疗室和护士长室等;药房区将包括药房、药品储藏室和药品配送室等;办公区将包括办公室、会议室和休息室等。
3.建筑设计卫生所建筑风格采用现代简约风格,建筑外观采用大面积的玻璃幕墙,使整个建筑看上去明亮开敞。
内部设计以舒适、便捷为主,医疗区采用柔和的灯光和轻柔的色调,营造出舒适的就医环境。
4.设备配置卫生所的设备配置将按照现代医疗设备标准进行配置,包括常见的医疗设备如心电图仪、血压计、体温计等,以及一些基本的检查设备如X光机、超声波等。
药房区将配置有专业的药品保管设备,以保障药品的安全和新鲜度。
5.人员配备卫生所的医疗团队将由一名院长、几名全科医生、一名护理长和几名护士组成。
院长负责卫生所的日常管理工作,全科医生负责门诊工作,同时还需要进行一定的基础医疗实践培训。
护理长负责护理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确保护理工作的质量。
6.环境氛围卫生所的环境氛围将以舒适、干净、温馨为主,墙壁上将挂上一些温馨的画作,等候区也将摆放些舒适的座椅。
整个卫生所的卫生管理将按照国家卫生标准进行,保持卫生所内部环境的清洁与整洁。
7.后勤配套卫生所内部将有后勤配套服务,包括清洁服务、保安服务、餐饮服务等,保障卫生所内部的基本生活需求,并确保卫生所的正常运转。
总之,建设这个现代化的卫生所将会大大满足周边居民的医疗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加便捷的医疗服务。
同时也将为当地的医疗卫生事业注入一股新的活力,促进基层的医疗设施建设!。
全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
![全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df8f803c5da50e2524d7fc9.png)
全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保障群众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载体,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既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设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关注民生、为基层群众办实事的一项重要举措。
为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现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与发展的意见》(盐发〔2014〕25号)、市政府办《关于印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盐政办发〔2015〕8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以统筹城乡卫生发展、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坚持“政府主导、上下联动、规划引领、全面覆盖”,大力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条件,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满足基层群众医疗健康需求,为构建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目标任务2015~2017年,在全县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工作,进一步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业务用房、设施设备条件,提高卫技人员业务能力,提升镇村医疗机构管理服务水平,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达到省定标准化建设要求。
其中:改造镇(街道、区,下同)(中心,下同)卫生院6个,新建(调整置换,下同)村(居、社区,下同)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下同)103个,改扩建村卫生室97个。
2015年完成新建村卫生室54个,改扩建村卫生室49个;2016年完成改造镇卫生院3个,新建村卫生室49个,改扩建村卫生室48个;2017年改造镇卫生院3个。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设备配备率达100%,每个村卫生室有1名以上执业(助理)医师,全面实现镇卫生院领办村卫生室。
三、主要内容(一)合理规划设置。
完善全县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卫生机构设置规划,科学布点,方便群众,提高效能。
每个建制镇建好1所政府举办的卫生院,每个行政村建好1所村卫生室,新建新型农村社区根据需要配套建设1所村卫生室。
全地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
![全地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70ee4addd88d0d232d46a1b.png)
全地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第二次中央X工作座谈会议精神,按照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X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X政办发〔X〕68号)要求,进一步加强X地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满足广大农牧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医疗保健需求,地区决定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以下简称“标准化建设”),现制定以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自治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要求,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突出以县(市)医院为龙头,以乡镇卫生院为枢纽,以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工作思路,落实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责任,改革创X,加大投入,推进乡村医疗卫生机构的标准化建设,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农牧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
二、建设目标(一)全地区每个乡镇至少有1所政府举办的标准化乡镇卫生院,每个行政村至少有1所政府或集体举办的标准化村卫生室。
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基本建设及设施应分别达到标准化建设的有关标准。
(二)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实现“一够三化”目标。
一够,即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业务用房面积和抗震设防标准要够。
三化,即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道路硬化、绿化面积达标、环境美化。
(三)卫生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配备与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功能定位相适应,符合人员准入标准。
(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功能到位,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内部各功能区域划分相对清晰,服务流程顺畅,满足防病、治病功能要求,方便群众保健、医疗和康复,有利于各项管理措施实施。
三、建设原则(一)统一方案,分级负责。
按照自治区标准方案,地区各县(市)人民政府要结合实际,加强统筹和组织领导,制定县(市)方案和建设计划。
各县(市)负责建设资金统筹、规划与使用,采取有效措施组织实施。
地区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督导,对各县(市)实施情况要进行及时检查,及时总结和推广工作经验。
乡镇卫生院建设标准
![乡镇卫生院建设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3171fbc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48.png)
乡镇卫生院建设标准
乡镇卫生院是农村地区群众就医的重要场所,其建设标准直接关系到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
为了提高农村卫生服务水平,保障农村居民的健康权益,乡镇卫生院建设标准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首先,乡镇卫生院的建筑面积应当符合规定标准,包括诊疗区、住院区、医技科室、行政办公区等功能区域,各区域之间应当合理布局,便于医务人员的工作和患者的就医。
此外,乡镇卫生院的建筑结构应当符合防火、防震等安全要求,保障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其次,乡镇卫生院的设备设施应当齐全,包括诊疗设备、医疗器械、药品储备等,保障基本的医疗诊疗需求。
同时,乡镇卫生院应当配备有合格的医务人员,包括医生、护士、药剂师等,保障医疗服务的专业性和连续性。
再次,乡镇卫生院的卫生环境应当符合卫生标准,包括院内清洁卫生、医疗废物处理、医疗废水处理等,保障患者的就医环境和医疗安全。
最后,乡镇卫生院的管理运营应当规范,包括医疗服务流程、医疗质量管理、患者权益保障等,保障医疗服务的规范性和可控性。
总之,乡镇卫生院建设标准是保障农村居民健康权益的重要保障,应当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建设和管理,提高农村卫生服务水平,促进农村居民的健康发展。
基层卫生院标准化建设方案
![基层卫生院标准化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7ca6257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a7.png)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现有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通过培训、进修等方式提升基层卫生院医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同时积极引进外部优秀人才,充实人才队伍。
建立人才激励机制
通过设立奖励制度、晋升机制等方式激发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性,推动人才队伍建设向更高水平发展。
加强团队协作
重视基层卫生院内部的团队建设,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增强医务人员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提高整体医疗服务水平。
管理制度标准化
行政管理制度标准化
基层卫生院应建立健全的行政管理流程和制度,确保行政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
安全管理制度标准化
基层卫生院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医疗安全和卫生。
03
.实施方案与保障措施
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
确定建设目标
明确基层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应达到的目标和具体 指标,如医疗服务质量、设施设备、人才队伍等 方面。
明确实施步骤
基层卫生院标准化建设需明确具体实施步骤,包 括基础建设、设备购置、人才培训、流程优化等 方面,确保每个步骤的落实和衔接。
制定实施计划
根据基层卫生院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 ,包括时间节点、任务分工、资源保障等,确保 标准化建设有序推进。
设立监督机制
为保障实施方案的顺利推进,应建立监督机制, 定期对标准化建设进度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 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整改。
建设目的
通过标准化建设,提高基层卫 生院的医疗服务水平、管理水
平和综合实力。
优化资源配置,升卫生院的 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 效、便捷的医疗服务,增强人
民的健康水平。
02
标准化建设内容
硬件设施标准化
建设标准
关于《全面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的意见》的解读
![关于《全面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的意见》的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e1487419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80.png)
关于《全面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的意见》的解读按照《山东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工作推进方案》(鲁卫基层发〔2016〕7号)要求,为全面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标准化建设,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现提出如下贯彻意见。
一、总体要求按照“保基本、补短板、创示范、提能力”的思路,加大基层医疗卫生资源投入,加强设施设备和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质量,不断满足基层群众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二、主要工作(一)合理规划基层服务网络。
各区市结合卫生计生资源、服务半径、服务人口数量、城镇化发展水平、人口结构、人口变动等因素,合理规划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布局、划分服务区域,完善以区市级医院为龙头、镇街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及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基础的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现城乡居民全覆盖。
(二)推进房屋设施标准化。
以房屋建筑面积、功能用房面积、平面布局和五通(通水、通电、通暖、通路、通电话、通网络)为主要内容,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房屋设施标准化建设,到2020年实现达标率100%。
(三)推进设备配置标准化。
依据相关配置标准要求,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设备和公共卫生服务设备配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有设备空缺的尽快给予补齐、陈旧落后的及时给予更新,到2020年实现达标率100%。
(四)推进人员配备标准化。
按照县域和每个机构卫生专业人员总量、结构双达标的原则,通过采取适当降低招聘岗位招考比例、落实全科医生特岗计划、鼓励公立医院在职或退休中级职称以上医师到基层医疗机构执业等措施,对机构人员总数低于标准的,尽快配足配齐;人才队伍结构不合规、不合理的,逐步调整到位;乡村医生以定向培养和社会招聘执业(助理)医师为主,建立乡村医生“区市管镇聘村用”模式。
到2020年,每千常住人口基层卫生人员数达到3.5人以上,基本实现每万居民配备至少2名以上全科医生。
医院建设标准化工作计划
![医院建设标准化工作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9f7f5d07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a4.png)
医院建设标准化工作计划
1. 确定医院建设标准化工作的总体目标。
制定医院建设标准化工作的总体目标,明确医院建设标准化的重要意义和价值,明确医院建设标准化工作的使命和宗旨。
2. 研究医院建设标准化工作的基本框架和内容。
梳理医院建设标准化工作的基本框架和内容,明确医院建设标准化的基本要求和标准内容。
3. 制定医院建设标准化工作的具体计划和时间表。
明确医院建设标准化工作的具体目标和任务,制定医院建设标准化工作的详细计划和时间表,确保医院建设标准化工作的顺利推进和完成。
4. 组织医院建设标准化工作的实施和落实。
建立医院建设标准化工作的组织协调机制,明确医院建设标准化工作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推动医院建设标准化工作的全面实施和落实。
5. 加强医院建设标准化工作的监督和检查。
建立医院建设标准化工作的监督检查机制,加强医院建设标准化工作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医院建设标准化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
6. 完善医院建设标准化工作的宣传和培训。
加强医院建设标准化工作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医院建设标准化工作的参与度和配合度,推动医院建设标准化工作的深入开展和取得实效。
全面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实施方案
![全面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35df102856a561253d36f60.png)
全面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实施方案全面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实施方案本文简介:全面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实施方案按照《*****重点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全面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有效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制定此方案。
一、指导思想?坚持新时期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以满足广大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求为目标,以建立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体系为全面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实施方案本文内容:全面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实施方案按照《*****重点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全面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有效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制定此方案。
一、指导思想?坚持新时期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以满足广大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求为目标,以建立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体系为重点,努力为广大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经济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二、工作目标?(一)加强县级医院服务能力建设,提升管理水平,承担起县域居民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危急重症抢救与疑难病转诊任务,力争实现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以上。
?(二)加强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标准化建设,承担起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健康管理、危急重症病人的初步现场急救和转诊等功能任务。
三、工作任务(一)县级医院工作任务1、提升综合管理水平。
?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落实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按照医疗质量管理办法、诊疗规范、技术标准、服务指南等,不断提升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2、完善诊疗科目设置。
独立设置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五官科、传染科、急诊科、中医科等一级诊疗科目。
加强临床辅助科室建设,配置相应的设备设施,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加大对重点领域、紧缺专业、关键岗位的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
4、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医疗业务部门间可通过网络传送数据,实现医嘱、检查、检验、住院药品、门诊药品、护理医疗信息跨部门的数据共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
所以,基本医疗服务区与基本公卫服务区必须严格分开。
n
基本建设应符合《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及《乡镇卫生
院建设标准》的规定,满足辖区服务人口数量的需求。乡镇
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筑布局应体现“以病人为中
心”的服务理念,切实做到功能分区合理、医疗服务流程科
学、业务用房环境温馨,并符合国家卫生学等标准。
◆ 1、 制订整体发展规划原则
v
必须根据当地医疗卫生保
健需求,首先制定乡镇卫生院
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建设
整体发展规划,並按规划要求
实施分步建设。
l
为保障本院(中心)工
作人员及其家属有一个好
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
乡镇卫生院院内工作区和
生活区必须严格分开。
职工生活区 工作区
◆ 3、工作区布局原则
v
⑺ 消毒供应办公室、领物间 (办公桌椅、资料柜)
※ 回收清洗间清洗池流程: v 初洗池→酶洗池→次清洗池→浸泡消毒池→终末清洗池
◆ 消毒供应室回收清洗间清洗池工作流程
※ 消毒供应室布局图例
重点辅助科室布局
◆ 图例:消毒供应室科室布局平面示意图
布局图
※ 消毒供应室布局图例
重点辅助科室布局
布局图
重点科室布局
重点科室布局
※ 门诊部注射配药输液单元布局
l
重点科室:门诊输液治
疗室布局__“三区”即:
l
清洁区(注射配药室)、
半污染区(治疗准备间、注
射室)、污染区(医疗废物分
类回收间)。
◆ 图例 门诊配药注射输液单元布局平面示意图
布局图
重点科室布局 ※ 门诊部注射配药输液单元布局
◆ 图例 门诊部注射输液单元布局平面示意图
品合格率100%。
v
消毒供应室- 布局流程及室内设施:
v
⑴ 回收清洗间 (回收分类台、五个清洗池、清洗消毒物品储备柜)
v
⑵ 整理打包间 (打包台、储备柜)
v
⑶ 消毒灭菌间 (消毒锅、干燥箱、整理台、传递窗、水池)
v
⑷ 缓冲间
(更衣柜)
v
⑸ 无菌物品储备间 (无菌器械存放柜、 无菌包存放柜)
v
⑹ 无菌物品发放间 (发放窗、发放台)
布局图
图例 :住院部手术室外科病区(护士站)平面示意图
※ 内儿科病区护理单元布局图例
重点科室布局
图例 :住院部内儿科病区(护士站)布局平面示意图
布局图
■ 住院部重点科室布局
重点科室布局
v
手术室 __ "二区三通道"; "三通道"即:
医护人员通道、病人通道、污物通道; "二区"为
病人通道中的半限制区 (换床区) 和限制区 (洁
4-2、公卫服务项目管理办公室
应根据卫生院的规模大小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具体设置、合理 布局相关管理科室。
如:妇女保健室、儿童保健室、老年人保健与慢性病管理室、精神病康复 协管室、疾病控制管理室﹙含传染病报告与处置﹚、卫生监督协管室、卫生应 急管理办公室﹙含应急物资贮备库房﹚、健康咨询管理室﹙提供饮食、运动干 预等服务﹚、健康体检室(健康小屋---居民健康自测体检室)、健康教育室、健康 档案信息资料室、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办公室等职能科室。
净区) 。
v
产房 __ 布局同手术室要求。
※ 手术室消毒供应室布局图例
重点科室布局
图例: 住院部手术室消毒供应室布局平面示意图
布局图
图例:
XX镇 卫生院 手术室
照片
■ 重点辅助科室布局
重点科室布局
v
消毒供应室应相对独立,功能流程、洁污分区合理,均达到卫生部《医
院消毒供应室验收标准(试行)》,符合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要求。灭菌物
询
用
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管理用房
用
房
房
4.1、预防接种用房
预防接种门诊 必须严格按照工作流程合理布局、规范建设。 按照工作流程应设置:预防接种登记室、儿童体检室、预防接种大厅、 观察室、儿童留观活动室、动物咬伤免疫接种室以及冷链室、儿童卫生间。
◆ 图例 XXX 卫生院接种大厅
布局图
图例 :山东青岛崂山区王哥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接种科室布局平面示意图
图例:乡镇卫生院消毒供应室布局平面示意图
◆ ㈣ 基本公卫服务区布局原则
基本公卫服务区在各不同规模类型的乡镇卫生院中基本是相同的,只是 用房面积因服务人口和卫生院规模而不同。
服务区域可分为 :预防接种门诊、基本公卫服务项目管理办公室、健教 咨询体检科室等三部分工作用房。
基本公卫建设项目
预
健
防
教
接
咨
种
1、根据卫生院不同服务功能分区和城乡居民医疗卫生服务不同需求,工 作区可分为基本医疗服务区﹙门诊部、住院部﹚与基本公卫服务区两大区域;
2、同时,按照院感控制管理要求,基本医疗服务区与基本公卫服务区必 须严格分开;行政管理服务区可设在基本公卫服务区域内 。
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根据现有基础合理布局, 逐步达到两大区域严格 分开的规范要求。
另:有地方病的地区还应设立相关管理办公室,如血吸虫防治办公室等。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除设置以上职能科室外,还可根据 服 务 项 目 增 设 儿 童 生 长发育筛查室、儿童听力筛查室、儿童视力筛查室、心理咨询室、妇女保健与 计划生育指导室等职能科室。
图例 :山东青岛崂山区王哥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卫项目服务科室布局平面示意图
◆ 4.3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门诊部布局原则
4.3、 感染性疾病门诊(发热门诊,肠道门诊): 4.3.1 感染性疾病门诊服务对象为传染性疾病病人,因此必须按卫生学要 求及院感控制管理相关规定,相对独立设置其服务区域。 4.3.2 由于是感染性疾病门诊,其科室设置应靠近门诊部。 4.3.3 同时,为控制院内交叉感染,发热门诊与肠道门诊必须分设。 4.3.4 感染性疾病门诊布局应设为“三区”:即肠道门诊、发热门诊与医 护人员办公活动三个区域,以达到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三区清晰、洁 污分开;“三通道”:即肠道病人通道、发热病人通道与医护人员通道。 “三区”布局流程:医护人员办公活动区域的医护办公室、更衣洗浴间为 清洁区,处置室、治疗室、卫生间与缓冲间为半污染区,肠道门诊、发热门 诊两区域为污染区。
◆ 4、基本医疗服务区布局原则
基本医疗服务区可按门诊部、住院部分区建设;也 可合建为医疗综合楼,但其医疗综合楼中门诊、住院相 关科室必须分区布局 。
4.1、根据科室功能分区要求,门诊部科室应按经济服务区 (门诊大厅处:挂号收费、农合结算、中西药房等),临床诊断 服务区 (门诊各科诊断科室),医技服务区 (放射、检验、心电 图、B超等),治疗服务区 (注射、处置、输液、观察)、物理治 疗服务区 (中医适宜技术等 ) 以及传染病诊治服务区等科室设置 要求布局,同时要求,各类服务区科室应相对集中、合理布局, 形成相对独立的服务区域。既利于医务人员工作流程,更方便于 群众就诊流程。
相信相信得力量。20.10.232020年10月 23日星 期五7 时11分1 0秒20. 10.23
谢谢大家!
加强交通建设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 量。07: 11:1007 :11:100 7:11Fri day, October 23, 2020
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在麻痹。20.10. 2320.1 0.2307: 11:1007 :11:10 October 23, 2020
踏实肯干,努力奋斗。2020年10月23 日上午7 时11分 20.10.2 320.10. 23
追求至善凭技术开拓市场,凭管理增 创效益 ,凭服 务树立 形象。2 020年1 0月23 日星期 五上午7 时11分 10秒07 :11:102 0.10.23
严格把控质量关,让生产更加有保障 。2020 年10月 上午7时 11分20 .10.230 7:11October 23, 2020
作业标准记得牢,驾轻就熟除烦恼。2 020年1 0月23 日星期 五7时11 分10秒 07:11:1 023 October 2020
布局图
树立质量法制观念、提高全员质量意 识。20. 10.2320 .10.23F riday, October 23, 2020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0 7:11:10 07:11:1 007:11 10/23/2 020 7:11:10 AM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0. 10.2307 :11:100 7:11Oct-2023-Oct-20
好的事情马上就会到来,一切都是最 好的安 排。上 午7时11 分10秒 上午7 时11分0 7:11:10 20.10.2 3
一马当先,全员举绩,梅开二度,业 绩保底 。20.10. 2320.1 0.2307: 1107:11 :1007:1 1:10Oct-20
牢记安全之责,善谋安全之策,力务 安全之 实。202 0年10 月23日 星期五7 时11分 10秒Fr iday, October 23, 2020
务项目增多、任务加重、工作量加大,因此人力建设、基本条件、 服务设施、群众需求都必须尽快适应。
l
同时,接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对象大多为儿童、老人、孕产
妇等,其服务人群都是健康人群或亚健康人群,也可说是易感人群
,根据卫生学及医院感染控制的要求,这部分人群不宜在病人、甚
至是传染病患者出入的门诊部、住院部接受基本公卫服务。
布局图
门诊部重点科室布局
图例 急诊科综合治疗室 平面示意图
布局图
门诊部重点科室布局
布局图
▽图例 检验科实验室布局平面示意图
门诊部重点科室布局
布局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