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苞祖庙导游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芦苞祖庙导游词
各位游客,欢迎大家来到芦苞祖庙参观游览。
芦苞祖庙又称胥江祖庙,在1989年被评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祖庙始建于南宋嘉定年间(1208—1224年),距今约有800多年的历史,是三水最古老的寺庙建筑。历经元、明、清各代多次修葺,特别是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和光绪十四年(1888年)的重修,更使这座庙宇瑰丽多姿,成为一座艺术殿堂。虽历经苍桑,但留存下来的陶塑、木雕、石刻壁画等装饰,仍保持原有特色,处处体现岭南特有的建筑风格。
在进庙参观之前,让我先为大家讲一个《五马入华山》的故事:相传女娲氏一天静坐瑶池,突觉眉心急跳,掐指一算,才知补天之石已有两块飞落人间。一块降落陕西形成西岳华山,一块降落本地形成小华山。女娲氏即如金、木、水、火、土五龙御前听令:“汝等速往南海搬取神石,以免为害尘寰。”五龙接旨后,不敢怠慢,便驾起云头,呼风唤雨而去。顿时,南海一带,乌云罩日,雨骤风狂,电闪雷鸣,巨浪滔天。五龙一路上翻江倒海,抵达华山附近,大显神通,推波助澜。浪高之处,形似五匹脱缰狂奔的野马,环回于华山之间,欲一举把华山搬走。故有“五马入华山”的传说。然而,华山得天地之灵气,受人间烟火,根基牢固,撼之不动。五龙无计可施,徒叹奈何,唯有潜伏于此。因此小华山又被称为“龙坡山”。
在南宋嘉定年间,当地百姓就在小华山的山脚下,依山傍水的这块地方,先建起了北帝庙,后来又在北帝庙的左边建起了观音庙,直到明朝末期,在北帝庙的右边加建文昌庙,“三教合一”由此确立,亦是广东省乃至全国少见的三教合一庙宇。这三间庙建筑独特,结构严谨,古朴精致,别具匠心,在建筑上用了陶塑、灰塑、木雕、石刻等工艺,可以讲是神工巧家,精巧玲珑,走进庙内就等于进入艺术的殿堂。此外,庙内的壁画乃出自清末民初,已有百年历史,但壁画基本保持原有的色彩,笔迹细腻、画工精美、富丽多彩。以上“三教合一”、雕塑、壁画皆为胥江祖庙的三大特色。
北帝庙
在进北帝庙前,大家来看一下殿前的石檐柱上刻于清朝光绪十四年的对联。上联是“五马环回,玉镜水通金井水”,下联是“三峰鼎峙,龙坡山接武当山”。其中“五马环回”指的是“五马入华山”的传说,而“玉镜水”就是古时芦苞镇北江河边的一处名胜“玉镜台”(已毁于一次洪水),亦即指北江之水。“金井水”为北帝庙内一古井——“金沙圣井”水。下联“三峰鼎峙”指的是“平地起三峰”的传说,刚才所说的五龙伏于华山,小华山瞬间形成五座小山峰,但由于这五座小山峰相互遮掩,无论从东南西北各个方向去看都只能看到三座山峰,故有平地起三峰之说。“龙坡山”大家都清楚,就是庙后的小华山。在湖北武当山供奉着道教的主神,北方真武玄天上帝(简称北帝),此处也供奉着北帝,故门前牌匾为“武当行宫”。而对联“龙坡山接武当山”的意思很明显的表明了芦苞祖庙与湖北武当山有着很深的渊源。
现在就请各位随我进庙参观,诚心参拜。在前殿檐柱与山门墙之间,饰有两组镂金横梁木雕,每组为三条横梁架木组成。一面为“瓦岗寨”的故事,一面为西辽国“薜仁贵征西”的故事。人物神态各异,雕工极其精细。在山门金柱上横悬一匾额,正楷书“天枢星拱”,为咸丰年间顺德翰林游显廷题。内墙壁画琳琅满目,大门顶墙上一幅水墨双龙,画面仅现龙头,龙尾和部分身腰,在苍茫云水间呼啸,精彩绝伦。在天井院落两帝的女儿墙还可看到一些形态各异,惟妙惟肖的陶塑、灰雕。如左上方是“聚义梁山泊”;下面是灰雕“郭子仪祝寿”。右上方为《三国演义》中的“三英战吕布”。下边是“韩熙载夜宴图”。而灰雕的背后以玻璃镜垫衬,在阳光照射和雨水冲刷中闪闪发亮,使得灰雕山水人物更具华丽色彩。庭栏及上大殿石级栏上均有“三羊启泰”、“麟吐玉书”、“双凤朝阳”等祥瑞画面的石雕,雕刻玲珑精巧、刀法古雅凝练。更有寓意吉祥的石雕。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有一石雕分
别雕有“蜂巢、猴子、麻雀、梅花鹿”,四物取其谐音有“封侯爵禄”之意,游人到此必摸此石,以求吉祥。下面大家请移玉步,在天井中的一个古井,这个井就是“金沙圣井”了。金沙圣井
相信大家还记得“五马入华山”,所谓五马亦即是五龙,当时五龙气势凶猛,排山倒海地搬取华山,但是在华山脚下住着一位仙人,名叫李滴仙,而这个李滴仙见五龙目中无人,一路翻江倒海而来,便顿觉愤怒,口念口语,双手合起,突然轰隆一声巨响把宽阔的北江即变成狭谷。所以后人传说现在清远的飞来峡,就是当年李滴仙借山堵水,力阻五龙犯界的地方,那时候五龙在飞来峡受阻,无法前进,但是皇命在身,不敢延误,于是五龙就只好兵分五路,绕道而行。当他们到西北山头时,见四周花圃环绕,中有一洞。金龙腾空一看原来是北帝庙,肃穆壮观。金龙不敢骚扰,只好潜回洞中。金龙潜身入洞,日久变成一口清澈见底,金光闪闪的水井。此井夏日凉气扑人,冬季则暖气腾腾。人们饮了井水能生津止渴、消暑除病。传说金沙乃金龙之鳞所化,井水乃龙涎玉液也,加之当地县官,每年必以其水作贡品献给皇帝,故称此井为“金沙圣井”。
神奇树
各位,在没有土壤的屋脊上能自然生长约百年,而且树形大洲基本保持不变的小树你见过吗?现在我们抬头就可以看到了,在北帝庙前殿花脊上有一修于清朝光绪戊子年间的(即1888年)“双龙戏珠”陶塑,紧靠着龙珠的左边有一棵已生长了很多年的小树,早在1935年,一位香客就已经发现了这棵小树,当时曾在香客中引起轰动,并被他们奉若神灵。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们思想的进步,这棵被神化了的小树才逐渐被淡化,直至被遗忘。一位在芦苞镇土生土长的镇干部说,这棵小树确实有点奇,他年轻时(60年代)看到的小树与现在的小树并没有两样,数十年从未见它长高,长青不枯,堪称一奇。
北帝
现在请各位跟我上正殿。在正殿前檐上是承托整个屋顶的斗拱如意架,这架有人称为燕子托,亦有人称为“莲花托”,因从下而上望,它既似燕子尾又像莲花座,斗拱如意架的奇特之处是整个梁架没有任何一根铁钉,而是通过木笋与木笋之间接嵌而成的,单从屋梁上的杰作,就充分体现了古代人民聪明才智的写照。现时正殿紫宵宫内供奉的是真武玄天上帝(即北帝)。两旁各有一个神像,左为司旗武尉,右为掌印文臣。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北帝,左手抚膝,右手按玉带,给人以庄严威武的感觉。说到真武,就有一个真武得道的传说。原来在武当山下,有一放牛的牧童,这个牧童经常都半饥不饱,风餐露宿,非常之贫苦。有一日,有人将一头骨瘦如柴的牛交给他饲养,过了一段时间,经过他精心抚养的这头牛,就日见肥壮,人人见到都称他养牛有方。听到别人的赞扬,他自己亦沾沾自喜。玉皇大帝见他勤劳勇敢,智慧过人,并有打抱不平性格,济世扶危的气质,就想度他成仙,有一天玉帝化作一位官人,上前质问这个牧童,“你是否杀过牛,食过牛肉?”真武见有人这样责问他,便觉得好冤枉,急忙辩驳没有食过牛肉,并指着肚皮说:“不信我可剖腹给你看!”说完当即将自己的肚皮剖开,并将肠挖出,结果腹中除一些野菜外,别无半点牛肉。玉帝见他如此诚实,便于工作许他成仙,把扒出来的肠状化作蛇,把其余的内脏化作龟,并封他为北帝,掌握天之北方。从此真武脚踏龟蛇,云游天下,为民消灾解难。而且北帝是镇水之神,因三水三江汇聚,水患较多。据史料记载,当地百姓在南宋嘉定年间,诚心往湖北武当山,于三月初三(北帝诞)将北帝神像请架到此安奉。
文昌殿
现在大家随着我到位于武当行宫左侧的文昌殿。此殿供奉的是文昌帝君,属儒教。文昌本星名,仍为多数人所知的文曲星,或称文星。古时候认为文曲星是主持文运、功名的星宿,其成为民间和儒教所信奉的文昌帝君,属掌管仕途功名神位之神,所以在以前,仕子进京考试亦必先拜文昌。以民间的习俗为例,每当子女上学开笔时必定到文昌庙拜祭,以祈求子女学习勤奋读书聪明。时至今日,每年来为子女行开笔礼的家长多不胜数。此外,由于文昌亦是掌管功名之星宿,所以自古以来许多为官者亦会前来参拜文昌,寓意其官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