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校本教材建设思考

合集下载

关于校本教材开发的几点思考

关于校本教材开发的几点思考

关于校本教材开发的几点思考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教学模式的不断变革,校本教材开发日益受到重视。

校本教材是指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教学需求,由学校教师集体编写、整理的教学用书。

校本教材的开发不仅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还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升教学的质量。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校本教材开发进行思考。

一、校本教材的优势1. 适应性强:校本教材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编写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它能够更好地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学生学得更轻松、更愉快。

2. 突出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校本教材能够更好地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特色进行编写,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它在内容和方法上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要,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愿意动脑动手去学习。

3. 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校本教材的编写需要教师进行集体讨论和研究,这种活动本身就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而且,教师在编写校本教材的过程中,也能够更好地熟悉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4. 增强学校的办学特色:通过校本教材的开发,学校能够更好地突显自己的办学特色。

校本教材具有独特的地域性、特色性以及实用性,这有助于学校在办学特色上更进一步的发展。

二、校本教材开发的挑战1. 缺乏标准化和专业化:校本教材的编写需要教师进行集体讨论和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教师的教学工作。

而且,教师在编写校本教材的过程中,往往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导致教材质量参差不齐。

2. 资源投入较大:校本教材的编写需要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对教师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且,为了编写一本优质的校本教材,还需要大量的经费和人力资源的投入。

3. 保密性和保密性:校本教材的编写过程需要保持一定的保密性,因而很难向外界公开教材的编写过程和成果。

这就给外界评价和监督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1. 建立健全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学校应该建立健全的校本教材开发领导小组,制定明确的工作计划和任务分工,并建立健全的评审机制和管理制度,确保校本教材的质量和效果。

中职语文校本教材编写的实践与思考

中职语文校本教材编写的实践与思考

“ 重 基 础 、 化 能 力 、 出 重 点 、 以致 用 ” 注 强 突 学 是
寓 故事 、 儿歌 等 内容 , 养 学 培 职 业 学 校 的 教 学 目标 , 们 根 据 这 一 日标 , 编 写 语 业 增 添 了大 量 的童 话 、 言 、 我 在 生 阅读 、 写作 、 话的 能力 。 说 又如 旅游 专业 增 添 了大量 的 文 校 本 教 材 中 坚 持 “ 用 性 、 业 性 、 颖 性 、 理 性 实 专 新 合 和广泛性这 五项原则 。 游记文、 山水 诗歌 、 名胜 古迹 中的对 联等 内容 , 学 生 培养 对 旅 游文 学 的阅 读 、 赏 、 作 以及 即景 解说 的 能力 。 欣 创 1 .实用 性 3 .新颖性 在 编 写 语 文 校 本 教 材 之 前 , 我 们 对 现 行 的 教 材
编 委 会 的 基 础 上 , 组 织 语 文 教 研 组 率 先 编 写 语 文 校 课 贴 近 专 、课 ” 教 改 方 向来 看 , 果 一 地 照 搬 照 I 的 如 味 本 教 材 , 年 来 , 体 语 文 教 师 群 策 群 力 , 于编 写 用 这 套 教 材 , 根 本 不 能 实 现 “ 化 能 力 、 以 致 两 全 终 就 强 学 出一 套 适 合 于 我 校 教 学 的语 文 校 本 教 材 。
中等职业教育
20 0 9年 第 2 0期
中职语 文校 本教 材编 写 的实践 与思考
浙 江省衢 州市 中等 专业 学校 胡金 水
摘 要 : 材 制 约 着教 改的 广度 和 深度 。 改革现 行教 材 ,编写校 本 教材 是 职业 学校 文化 教 课 教 学 改革 的切 入 点 。应 本 着 实 用性 、 业 性 、 颖性 、 理性 和 广泛 性 等原 则 , 语 文校 本 专 新 合 对

民族文化传承中语文校本教材的建设

民族文化传承中语文校本教材的建设

民族文化传承中语文校本教材的建设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日益受到重视。

语文校本教材的建设
在民族文化传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语文校本教材的意义、建设原则以及具体措
施等方面对民族文化传承中语文校本教材的建设进行探讨。

语文校本教材的建设应遵循一些原则。

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注重培养学生的
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让学生通过语文学习,了解和感受各民族的独特魅力。

应注重学
科融合,将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有机结合,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到各民族文化与其他
学科的联系与交融。

应充分发挥教材的创新性与灵活性,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和特点,设计与民族文化传承相关的教学内容和活动,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产生浓厚的兴趣。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具体推进语文校本教材的建设。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训,提高教师的语文传统文化素养和教学水平。

只有教师具备了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才能
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与体验民族文化。

加强科研与实践的结合,通过调研与实践活动,积
累相关教学资源和经验,为语文校本教材的编写提供有力的支持。

注重家校合作,提醒家
长和社会各界对语文校本教材的重视与支持,共同努力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还需
要加强学校与社区的合作,将民族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和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从实践
中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和价值。

关于校本教材开发的几点思考

关于校本教材开发的几点思考

关于校本教材开发的几点思考一、校本教材开发的重要性1. 适应性强校本教材开发的重要性首先体现在其适应性上。

每个学校的教学环境、师资水平、学生特点都有所不同,通用的教材往往无法完全适应学校的教学需求。

而校本教材开发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编写教材内容,更好地适应学校的教学实际,提高教学效果。

2. 增强教师的参与性校本教材开发是由学校内部的教师团队主导完成的,因此可以有效地增强教师的参与性。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教材的不足和问题有着更深的认识,通过参与校本教材的开发,可以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专业经验和教学智慧,提高教材的质量。

3.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校本教材开发可以更好地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设计更具有吸引力和亲和力的教材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通过参与教材开发的过程,学生也能更好地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增强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目前,校本教材开发已经在一些学校得到了广泛的开展和推广,但在整体上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 教师参与度不足一些学校对校本教材开发的认识仍停留在表面,教师参与度不够高。

一方面是由于教师本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经验有限,另一方面是学校对校本教材开发的相关支持和鼓励不够。

这就导致了校本教材开发的质量参差不齐,难以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 教材内容更新不及时一些学校在进行校本教材开发时缺乏及时性,教材内容更新不够及时。

由于教育领域的知识和技术日新月异,教材内容的更新换代需要更多的及时性,而目前一些学校在这方面还存在较大的短板。

3. 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校本教材开发尚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由于各学校校本教材开发的方式和方法不一,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这就导致了教材内容的质量和水平存在较大差异,难以形成一种统一的教材体系。

三、面临的挑战和对策1.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参与度针对教师参与度不足的问题,学校可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引导,提高其对校本教材开发的认识和兴趣。

通过举办相关的研讨会和讲座,培训教师参与校本教材开发的意识和能力,推动其积极参与到教材开发的过程中来。

关于校本教材开发的几点思考

关于校本教材开发的几点思考

关于校本教材开发的几点思考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校本教材开发逐渐受到教育机构和教师的关注。

校本教材的研发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也能让学校体现教学特色,提高学校的竞争力。

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对校本教材开发进行了几点思考。

首先,校本教材的研发应注重三个方面。

一是注重知识与能力的衔接,让学生掌握掌握的知识能够与能力有机结合,真正发挥教材的教育功能。

二是注重特色与优势的凸显,让校本教材打破传统的课程册子模式,体现学校教学特色,提高学校的声誉。

三是注重实践与评估的有效性,让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校本教材的应用价值,并不断完善和调整。

同时,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教学效果进行详细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提高教学质量。

其次,校本教材的研发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教师是校本教材的研发和应用的主力军,在校本教材研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因此,学校需要给予教师充分的自主权和发挥空间,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推动校本教材的研发和应用。

学校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如鼓励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组织开设教研活动,激励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最后,校本教材的研发要注重具体实践,应该根据不同学科、不同教学层次、不同学生群体的需要,精选教材内容和材料,注重知识的深刻理解和能力的培养。

此外,校本教材的研发也需要与时俱进,及时更新、完善教材内容,将前沿的学术成果和最新的知识应用到教学中,让校本教材的教育价值得以最大化发挥。

总之,校本教材的研发是一项长期而细致的工作,要求学校高度重视,教师积极参与,注重实践效果的评估与调整,让校本教材真正成为帮助学生提升综合素质、自主发展能力的重要教育手段,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关于编写中职语文校本教材的思考与实践

关于编写中职语文校本教材的思考与实践
作” 的教材 内容 , 让学 生在学 习 中成 长 , 学 习中发展 。 在
发展 变化 , 能兼 顾当前 学生 的心 理 特点 , 学生 缺乏 吸 引力 。 不 对 ( )人 文” 与“ 2“ 性 经典 名篇 ” 乡土文化 ” “ 模块 建构 。职 高学 生 。 ( ) 普教 色彩 太浓 , 体 系的编排 向普 高教材 靠拢 。现 有 许 多来 自单 亲 家庭 , 们普遍 得 到家庭 温暖较 少 , 乏 家庭 的关 2教材 知识 他 缺 行职 高教材 基 本上 是普 高知 识体 系 加几 种 实用 性文体 的模 式 , 注 爱 。还 有部分 学生 在 中学 时 , 由于学 习成 绩较差 , 常受到 教 师的 常 重知识 的逻辑 性 、 系统性 、 完整性 , 少渗透职 业教 育 因素 , 视学 冷 落和 同学 的嘲讽 , 较 无 家长 也对他 们感 到失望 。 这对他 们的心 理和 情

师 )⑨ 收条 、 条( ; 领 收人 东西 写 收条 , 公 家东 西 写领 条 ) 总 结 领 ; ⑩
( 学期将 近尾 声 , 该总 结一 下一学 期 的学 习生活 )由上 按照学 一 应 。 生在校 生 活的应 用实 际 , 写 了第一册 “ 用写作 ” 编 应 的教 材 内容 , 使 学生 的学 习与应 用紧 密结合 起来 , 以达 到 良好 的教 学效果 。 四册 第
生个性特 点 。 缺乏对基 础薄 弱学生 的人 文关怀 , 不能 体现 职业 教育
特 色。
感 观念 造成 了很 大 的影响 , 常表 现 出敏 感 、 通 偏激 、 隘 、 漠 、 狭 冷 自 私、 好斗 等性格特 征 。所 以 , 更需要 人文 关怀 和情感 道德 的教 他们 育。 面对 这一 实际情 况 , 学生 进行人 文情 感和道 德观念 的教 育成 对

核心素养视域下语文校本教材开发的思考——以开发闽南文化校本教材为例

核心素养视域下语文校本教材开发的思考——以开发闽南文化校本教材为例

2017·11传统的类似于现行语文教材编写样式的语文校本教材,已经满足不了“立德树人”、全面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教育教学需求。

基于“立德树人”指导下的语文校本教材开发要规避不足,内容上,应以语文核心素养为纲,实践活动为主线;在统一规范内容外,留有开放性的自选内容;也要体现地方特色,符合校情、学情。

形式上,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让语文校本教材立体化。

摘要关键词语文校本教材;开发;闽南文化;语文核心素养校本教材是校本课程的载体,是学校为了适应自身环境以及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和地方已有教材进行再加工,或根据校本课程的需要研发创造,从而为学生“量身定做”的个性化教材。

[1]在“立德树人”、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等新一轮课程改革精神的指引下,笔者以为开发语文校本教材应关注以下几个要点:一、应以语文核心素养为纲,实践活动为主线语文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运用方式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和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

[2]“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难以通过传统的教材讲授来获得提升,而应靠学生个体主动实践方能获得更好的提升。

为此,笔者以为开发语文校本教材应“以语文核心素养为纲,以实践活动为主线”。

例如,在开发《闽南文化》语文校本教材中关于“闽南风俗习惯”这一章节时,笔者除了链接部分资料供学生学习、借鉴以外,主要是立足于语文核心素养中“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的内容[2]来设计实践活动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

比如“闽南风俗习惯”章节的实践任务如下:任务一:请通过查找资料、深入调查、访谈等多种形式,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向同学们介绍一种闽南的风俗习惯。

关于校本教材开发的几点思考

关于校本教材开发的几点思考

关于校本教材开发的几点思考【摘要】校本教材开发在教育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但目前存在一些问题与挑战。

文章将从定义、必要性、方法、关键要素和挑战与解决方案等方面探讨校本教材的开发。

结合未来发展趋势,对校本教材的重要性进行总结与展望。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校本教材开发的意义和作用,以及如何应对当前面临的挑战。

文章也指出了校本教材开发的发展趋势,为未来的教育教学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通过努力开发和完善校本教材,可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教育教学的个性化和多样化发展。

【关键词】校本教材开发、定义、必要性、方法、关键要素、挑战与解决、未来发展趋势、总结与展望1. 引言1.1 校本教材开发的重要性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校本教材开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校本教材是指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特点,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师的教学要求,由学校自行编写或选编的教材。

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校本教材可以更好地贴近学生和教师的实际需求。

传统的教材往往是全国统一编写,难以满足每个学校的具体情况。

而校本教材则可以根据学校的特色和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调整,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师也可以根据校本教材的特点进行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

校本教材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通过参与教材编写和开发的过程,教师可以深入了解课程内容,提高教学水平,增强专业素养。

教师们在参与校本教材开发的过程中也可以互相交流、学习,形成共同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校本教材开发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它可以提高学生和教师的学习和教学质量,促进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各学校应该重视校本教材开发工作,不断完善和创新教育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资源和服务。

1.2 现状与问题校本教材开发的现状与问题是教育领域内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目前,我国的教育系统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与挑战,其中校本教材开发也不例外。

现有的教材大多是统一编写的,缺乏个性化和差异化的特点,不能充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关于校本教材开发的几点思考

关于校本教材开发的几点思考

关于校本教材开发的几点思考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校本教材开发正逐渐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话题。

校本教材开发是指学校根据本地特色和教学需要,由教师团队自主开发、筛选、制作的一种特色教材。

它不仅可以满足学生对于知识的需要,还可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的提高。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如何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校本教材,已成为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共同面临的问题。

在这里,我将从教育教学角度出发,结合自己的经验和思考,对校本教材开发做一些探讨和思考。

校本教材开发的目的是什么?在我看来,校本教材开发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科书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校本教材的开发可以更好地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兴趣,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校本教材可以更好地融合校本教育资源和校园文化,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是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校本教材的开发不仅可以激发教师的创造力和教学热情,还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

校本教材开发的具体做法是什么?在实际开发校本教材的过程中,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教育资源。

学校周围的环境、历史、文化等都是宝贵的教育资源,可以成为校本教材的重要内容。

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

教师是校本教材开发的主要参与者和推动者,他们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到教材的筛选、制作、评价等环节中。

要注重教材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校本教材不仅要满足国家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要求,还应该融入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要加强校本教材的评价和分享。

只有不断对校本教材进行评价和总结,才能更好地发现问题、改进教材,提高教学效果。

要积极分享成功的教材开发经验,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要注意校本教材开发中的一些问题和挑战。

是要处理好国家课程标准和校本特色的关系。

关于校本教材开发的几点思考

关于校本教材开发的几点思考

关于校本教材开发的几点思考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校本教材的开发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

校本教材是指根据学校和教师的实际教学需求,以及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而开发的教材。

相比于传统的国家统一教材,校本教材更加贴近学校和学生实际,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

校本教材开发也面临着不少挑战和困难。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展开关于校本教材开发的几点思考。

校本教材开发需要注重学校实际需求。

教材是学校教学中的重要工具,它不仅需要符合国家教育政策和课程标准,更需要贴近学校的实际教学需求。

在校本教材开发过程中,教育管理部门、学校领导和教师应该密切配合,充分调研学校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特点,了解学校所需教材的具体内容和形式,确保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学校实际需求相契合。

校本教材开发需要重视教师的参与。

教师是教育教学的主体,他们对教材的使用和效果有着直接的认识和体验。

在校本教材的开发过程中,应该充分尊重教师的意见和建议,让教师参与到教材的编写、审定和修改中,确保教材符合教学实践的需要,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通过教师的参与,也能够提高教师对教材的使用和推广的认可度和积极性,提升教材的实际效果。

校本教材开发需要重视学生的需求和兴趣。

学生是教育教学的对象,他们的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直接影响着教材的使用效果。

在校本教材开发过程中,应该注重调查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爱好,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让学生在教材中找到自己的学习动力和兴趣所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提升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

校本教材开发需要重视教育教学的特色和创新。

教育教学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创新的过程,教材作为教学的工具,也需要保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和完善。

在校本教材开发过程中,应该注重教育教学的特色和创新,引入现代教育理念和技术手段,结合学校和教师的实际教学需求,开发出符合时代潮流和教学特点的校本教材,推动教育教学的创新发展。

校本教材的开发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工作,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全面考虑学校、教师和学生的需求和意见,促进校本教材的质量不断提高。

关于构建语文校本教材的思考

关于构建语文校本教材的思考

关于构建语文校本教材的思考内容提要:构建语文校本教材要有科学性和创新性。

首先是要符合《标准》的要求,《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构建校本教材的内容要有益于语言文字的规范训练。

构建语文校本教材要体现地方性和实践性。

在充分发挥地方性语文资源的作用构建校本教材的同时,要坚持把学生引向生活、推向社会的实践性原则。

现代语文教与学少不得实践课,它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构建语文校本教材要有开放性和实效性。

我们要把确实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激发学生的语文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而又不至于增加学生负担的语文资源网络上来。

关键词:科学性创新性地方性实践性开放性实效性从教育的起源而言,教材属于后来者,随着统一的教学内容的出现,教与学双方都收到了前所未有的效果,因而,教育管理的专门机构出于对“效果”的考虑,教材及其相关的内容被做得愈来愈规范,教学的要求也愈来愈细密。

其结果是由于过分追求知识传授的系统性、统一性及其训练的规范性,使语言文字的训练逐渐变得枯燥,大量地方性的语文学习资源被闲置。

学生的语文个性被压抑,学生对生活、对社会的感悟能力日渐低下。

究其原因,其教材体系的自我孤立是主要因素之一。

鉴于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要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

”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也指出:“教材要有开放性和弹性。

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开放、选择的空间,也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强调努力开发并合理利用当时当地的语文课程资源,科学构建校本教材。

何谓语文的校本教材?作者认为,校本教材是指在《标准》的指导下,依据现代教育思想及其相关理论,广泛筛选、网络校内外的语文学习资源,在不增加学生学习负担的前提下,以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为目的具有校本个性化的教材,与现行的语文教材形成一个统一的课程体系。

关于校本教材开发的几点思考

关于校本教材开发的几点思考

关于校本教材开发的几点思考校本教材开发是指学校根据自身的教学需求和特点,结合实际情况,自主设计和开发适合本校教学的教材。

它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做好充分的思考,下面就校本教材开发的几点思考进行探讨。

校本教材开发要注重实际需求。

每所学校的师生情况、资源条件、教学特色都不尽相同,因此在开发校本教材时,要深入了解学校的实际情况,结合学校教学的需要,不断完善和改进教材内容。

对于一些偏远地区的学校,可以开发适合当地特点的教材,结合当地的风土人情、资源条件等,使教材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校本教材开发要注重教师的参与和反馈。

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校本教材的开发需要充分尊重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多听取他们的意见,及时调整和改进教材内容。

可以通过教研活动、座谈会等形式,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材的开发工作,确保教材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通过教师的实际应用,不断调整和改进教材内容,提高教材的质量,确保教学质量的提升。

校本教材开发要注重前沿理论和实践经验。

在开发校本教材的过程中,要借鉴国内外的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不断创新和完善教材内容。

可以邀请一些教学专家、学者进行指导和辅导,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多媒体、互动性强的教材,提高教学的生动性和灵活性,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校本教材开发要注重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共享。

在开发校本教材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比如教师的教学设计、学生的作业案例、学校的教学成果等,进行整合和共享,打破各科之间、年级之间的界限,促进资源的交流和共享,进行跨学科的教学设计和活动,提高教材的适用范围和灵活性。

校本教材开发是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任务,需要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只有在多方合作、共同努力的基础上,才能开发出适合学校的教材,提高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希望各学校能够高度重视校本教材的开发工作,为教育教学改革贡献自己的力量。

关于校本教材开发的几点思考

关于校本教材开发的几点思考

关于校本教材开发的几点思考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教育的深化,校本教材开发逐渐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校本教材是指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教学需求,由学校教师自行编写或者选择符合学校教学要求的教学资料。

校本教材的开发与使用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还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就校本教材开发进行一些思考,并阐述我对校本教材开发的看法。

校本教材的开发是必要的。

传统的教材内容可能无法完全适应当下学生的学习需求,也无法满足学校不同特色的教学要求。

校本教材的开发可以根据学校特点和教学需求进行量身定制,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实践。

并且,校本教材可以更好地融入学校的教学理念和教学风格,使教学更贴近学校的实际情况,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

校本教材的开发需要注重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校本教材的开发并非简单的复制粘贴,而是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教师需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校的教学需求,结合教学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教材编写和选择。

教师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以更好地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校本教材的开发需要注重教学资源的共享和交流。

教师在开发校本教材的过程中,不应该孤立操作,而是应该与同行进行交流和共享。

通过与其他教师的交流,可以获取到更多的教学资源和经验,更好地完善自己的教材内容。

在教材开发过程中,可以邀请其他教师进行评阅和意见征集,以便更好地发现和解决教材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材的质量。

校本教材的开发需要注重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教学资源的获取和分享变得更加便利。

校本教材的开发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比如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教材的编写、分享和更新。

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资源获取到更广泛的教学参考资料,也可以将自己编写的教材分享给全国乃至全球的教师和学生。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教材的实用性和适用性,还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共享。

校本教材的开发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需要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技能,注重实际情况和教学需求,注重教学资源的共享和交流,注重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关于初中语文教材校本化处理的思考与探索

关于初中语文教材校本化处理的思考与探索

建构现代语文课程体系面临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就是“需要教什么” 第一个问题,就是“需要教什么”。 语文课程标准的表述思路是这样的: 语文课程标准的表述思路是这样的:语 文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文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学 生的语文素养的形成需要教什么, 生的语文素养的形成需要教什么,什么 就是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 就是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如前面所举 的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教学, 的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教学,我们觉 得学生在语文素养的形成方面需要朗诵 能力的指导, 能力的指导,于是指导学生的朗诵就成 了我们的课程内容。 了我们的课程内容。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往往将教材 等同于课程, 等同于课程,使课程的丰富性遭 受了极大的损耗, 受了极大的损耗,学生接受语文 教育变成了仅仅是教读教材的教 教育变成了仅仅是教读教材的教 育。
今天我们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今天我们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与原来的语文教学大纲相比, 与原来的语文教学大纲相比,语文课程 标准不仅仅是名称上的变化, 标准不仅仅是名称上的变化,它预示着 语文教育的研究范型和实践范型有了重 大转变,可以称之为“课程的觉醒” 大转变,可以称之为“课程的觉醒”。 其核心,就是建构现代语文课程体系。 其核心,就是建构现代语文课程体系。
二,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1999年6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 年 月 日 中共中央、 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 育的决定》明确指出, 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要“调整和改革 课程体系、结构、内容, 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 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 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 程和学校课程” 程和学校课程”,由此拉开我国构建 三级课程体系”改革的序幕。 “三级课程体系”改革的序幕。

关于校本教材开发的几点思考

关于校本教材开发的几点思考

关于校本教材开发的几点思考【摘要】校本教材开发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它体现了学校对教育质量的重视和追求。

本文首先介绍了校本教材开发的重要性和学校自主开发教材的优势,然后分析了目前校本教材开发面临的现状和挑战。

接着提出了制定具体方案、注意问题、实施效果和评估有效性等方面的思考。

最后探讨了校本教材开发的未来发展方向,并对校本教材开发进行了总结。

通过本文的阐述,有助于促进校本教材开发的进一步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符合时代发展需求。

【关键词】校本教材开发、学校自主、现状、挑战、具体方案、注意问题、实施效果、评估有效性、未来发展方向、总结。

1. 引言1.1 校本教材开发的重要性校本教材开发的重要性在教育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

校本教材是指由学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教学需求开发的教材,是一种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校特色的教学资源。

校本教材的开发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促进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推动学校教育改革发展。

校本教材开发可以更好地贯彻课程理念和教育目标。

学校可以根据自身教学特点和学生需求,精心设计教材内容和教学活动,使之符合学校教学目标和培养目标,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和深度。

校本教材开发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

通过校本教材的设计,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校本教材开发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提高学校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推动学校教育向个性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重视校本教材开发,不断完善和创新教材,是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1.2 学校自主开发教材的优势1. 紧密结合学校教学实际:学校自主开发教材能够根据学校师生的实际需求、教学特点和教学目标,设计出符合学校教学实际的教材内容,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2. 强调个性化和差异化教学:学校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兴趣和特长,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设计个性化的教学内容,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和效果。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高中语文统编教材校本化教学的实践和反思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高中语文统编教材校本化教学的实践和反思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高中语文统编教材校本化教学的实践和反思摘要:与以往的必修教材相比,虽然有一部分选文保留,但在统编教材中,选文的组合、课型和教学任务以及评价方式等都有所不同。

这些革新对一线老师来说,是全新的体验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研究和使用统编教材,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尝试从教材整体感受与基本评价、新旧教材对比、教材的总体框架及栏目设置、学生测试及建议、评价建议等方面回应了以任务群学习、大单元教学、教材课时安排、课标精神落地等一线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困惑,对新课标落地和新教材使用提出了校本化的教学实施主张。

关键词:语文统编教材、校本化教学、实践和反思01任务重建:教材整体评价和以往教材相比,高中语文统编教材从编写理念、结构体例,到课文选取与编排、内容设计,都有明显的变化与改进。

最大的不同是打破了文体单元的架构,依据“人文主题+学习任务群”来组织单元,既体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又能整合学习任务群所强调的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实践活动;既凸显育人目标的首位度,又不至于架空学科脱离文本,变成主题先行的外在的强硬灌输,体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现代教学理念。

另外,统编教材提供了单元导语和学习提示,单元导语的最后一段是干货,指向学生的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课后的学习提示指向课文的学习,很有针对性。

传统的语文课程组织和实施方式,曾经占据主流的以文本为体、知识为纲、训练为线的课程组织方式,被语文核心素养养成为纲、真实场景的设置为体、学生自主语文实践为线的新的课程组织方式替代或者补充。

传统的以单篇教课文为主的教学不再是唯一的教学模式,“一束一束”的群文组合教学、多文本比较阅读、读写一体性教学等日益成为教师们选择和探索的教学方式。

当然,新的课程组织方式并非推翻和否定传统教学,而是提供了新的教学路径和组织形式,使课堂更加开放,将课堂从教师“独角戏”转化为师生思维碰撞而产生的新的火花,对教材的解读是一种基于以往的学习经验进行新的创造的过程,无论是对于老师还是对于学生,都是一种全新的尝试。

民族文化传承中语文校本教材的建设

民族文化传承中语文校本教材的建设

民族文化传承中语文校本教材的建设民族文化传承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语文校本教材的建设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

语文校本教材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教材,它既是学生学习的工具,也是学生接触民族文化的桥梁。

语文校本教材的建设对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语文校本教材的不足目前,语文校本教材在传承民族文化方面存在一些不足。

一些教材内容单一,缺乏丰富的民族文化元素,学生的民族感情得不到充分的滋养。

一些教材中民族文化的呈现方式单一,缺乏多样性和生动性,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一些教材中存在对一些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曲解和偏见,这种不正当的呈现方式会影响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正确理解和认识。

二、语文校本教材建设的思路为了优化语文校本教材的内容,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需要在教材建设上进行一些改革。

应该加强对民族文化的包容和展示,纳入更多的传统文化元素,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更多地接触到传统民族文化。

要在教材的编写上注重多样性和生动性,让民族文化呈现得更加生动和丰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应该尊重历史事实,对历史人物和事件进行客观公正的呈现,不应对历史进行偏见和曲解,让学生对民族文化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三、教材内容的丰富化要在语文校本教材中加入更多丰富的民族文化元素,可以多出现一些传统文学作品和名人传记,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

可以通过古诗词、民歌、传统戏剧等形式,让学生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

也可以在教材中增加一些名胜古迹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各地的历史文化,并引导学生对历史文化进行深入的探讨和了解。

四、教材形式的多样化教材的多样化不仅仅是指内容的多样化,也包括教材的形式。

在编写教材时,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的方式,让学生在阅读时更容易产生共鸣和兴趣。

在课文设计上也可以采用故事、小品、讽刺等多种文体,让学生对民族文化有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五、教材内容的客观性教材中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呈现应当客观公正,不能出现对历史的曲解和偏见。

民族文化传承中语文校本教材的建设

民族文化传承中语文校本教材的建设

民族文化传承中语文校本教材的建设民族文化传承是中华民族的宝贵传统,语文教材作为学生学习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民族文化传承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语文校本教材的建设对于传承民族文化、培养学生民族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语文校本教材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及建设语文校本教材的路径和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二、语文校本教材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的语文校本教材在传承民族文化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部分教材内容偏重西方文化,忽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使学生对自己的文化传统了解不够。

一些教材内容过于简单化,缺乏深度和广度,无法真正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部分教材内容存在误导、偏颇,甚至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脱节,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

由于地区等因素,各地的语文校本教材存在差异,导致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不统一,影响了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三、建设语文校本教材的路径和策略为了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我们需要在语文校本教材的建设上做出一些改革和创新。

应该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传承,将经典著作、古诗词等优秀文化内容融入教材之中,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能够领略到中华民族的文化魅力。

应该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教材内容紧密贴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事物、人物中感悟民族文化的魅力。

应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建设地域特色的语文校本教材,保证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契合。

还应加强教师的培训和教育,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和传承意识,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民族文化。

语文校本教材的建设关乎着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未来,应该引起广泛关注。

我们应该在传承民族文化的过程中,通过加强教材的建设和优化内容,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更好地了解和领会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培养他们的民族意识和文化自信心。

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建设出更好的语文校本教材,为传承民族文化作出更大的贡献。

语文校本教材建设心得

语文校本教材建设心得

语文校本教材建设心得作者:刘良文来源:《教师·综合版》2010年第02期根据新《课程标准》关于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理念,语文学科的教材建设应该由国家统编教材、地区教材和校本教材共同构成,其中校本教材的开发建设是由各个学校的教师根据本校语文教学实际和学生的知识构成特点而编写。

校本教材一方面与国家新一轮课改必修是有机统一的,它能够让学生学习更贴近实际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促进全面发展,同时它更大程度上拓宽了语文教学渠道,最广泛地体现了语文教学的灵活性和开放性。

校本教材的多元性和选择性更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法理念。

几年以来,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在思考着语文教学究竟怎样才能够让学生学到更多贴近实际的语文知识,让他们能在踏入社会后的工作中有更广泛作用的问题。

并在这方面作了一些探索:以积极健康的思想为原则,以弘扬传统,继承民族文化精华为指针,以情、趣、理为内容编选一些能补教材之缺而学生有必要了解的知识编成课外教材(姑且称为校本教材)印发给学生,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我把语文校本教材的编选分为两个阶段。

每个阶段各有侧重,但又有联系。

第一阶段以《百家姓》《三字经》等传统蒙学教材为内容,对《百家姓》只让学生了解我们民族的基本姓氏即可,时间用得不多。

《三字经》的篇幅虽然有限,全篇614句,1700多字,内容却包罗万象,涵盖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言简意赅,气度恢弘,绽放出传统文化耀眼的光芒。

章太炎先生曾说《三字经》能“启人知识”,在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中国文化的符号,它宣扬的刻苦、尊老、礼让等品质是超越民族和时代的。

如其中在讲到教育时,强调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的重要,因为学习环境好,能使人向好的方面发展,这就是“昔孟母,择邻处”的原因,教师在教学上一定要专心一意,爱岗敬业,要善始善终,不能半途而废,这就是“教之道,贵以专”的含义。

除了师教,《三字经》还强调了家教“养不教,父之过”,这是现在许多家长必须正视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校本教材建设思考
摘要:目前对职业学校语文校本教材建设关注度不高,视为“鸡肋”,如何编撰校本教材对于语文教学、专业教学有着重要意义,首先语文校本教材不单纯是规定教材简单延续和补充。

也不应该另起炉灶,脱离职业教学的实际。

如何做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并兼顾相关专业特点是笔者思考的问题。

旅游管理专业语文校本教材的应定位基础学科和专业学科的桥梁。

关键词:校本教材;旅游;语言
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今后从事导游职业,一名合格的导游必须具备:熟练的景点讲解技能,与人沟通、协调的能力。

对于语言知识积累和口头语言的表达有着比其他专业更高的要求。

因此建设旅游专业语文校本教材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在校本教材建设思路上,我从地域文化视角出发,从基本的语言文字入手,把握文本的人文内容,然后再回归语言,让学生在与语言、人文的不断对话中,交流、感悟、体验、品味、积累、运用,从而让校本教材人文性在语文工具(与导游工作结合)价值的实现过程中体现。

1注重地方方言俚语、口语的搜集
导游语言的运用和日常单纯的口语交流又有不同的地方。

导游语言“正确、清楚、生动、灵活”、是四大原则。

一名旅游专业的学生,经过认真努力的专业学习,从语言表达来说“正确”和“清楚”的目标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做到。

但是要想做到语言的生动和灵活,则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特别是讲解有地域特色比较浓厚的景点时,如果能够穿插一些地方的俚语和俗语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于其实好的导游语言应该雅俗共赏,因此校本教材可以有目的的收集一些地方俚语、俗语,并教会学生在讲解过程中运用。

而现在学生成长语境,对方言、俚语这一方面接触较少,而传统教材在对地域语言关注不足,校本教材正好可以弥补这一缺憾。

这样既更好的传承了地方文化,也对导游语言有了鲜活的补充。

2编纂的文学作品更接地气
校本教材可以是对旅游文学作品做深度的扩展,知其首尾、本末。

例如笔者在编纂校本教材时,对于汉赋大家枚乘(淮安人)代表作《七发》里面所包含对楚太子所言之美食“犓牛之腴,菜以笋蒲。

肥狗之和,冒以山肤。

楚苗之食,安胡
之飰,抟之不解,一啜而散。

于是使伊尹煎熬,易牙调和。

熊蹯之胹,芍药之酱。

薄耆之炙,鲜鲤之鱠。

秋黄之苏,白露之茹。

兰英之酒,酌以涤口。

山梁之餐,豢豹之胎。

小飰大歠,如汤沃雪。

此亦天下之至美也,太子能强起尝之乎?”笔者特地引申,对本地美食文化的渊源做了介绍,淮安市是淮扬菜发源地之一,美食旅游资源丰富,关于美食文化的介绍的文章书籍汗牛充栋。

从《七发》赋对美食的描述可见,早在西汉时期,在江淮一带人们美食追求已经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

但是00后的学生是伴随着多元文化成长起来的,喜欢短平快浅的阅读,追求怪异离奇的情节和搞笑的戏谑语言,而对于真正纯唯美或有思想深度的文学作品反倒缺乏审美能力和兴趣。

通过校本语文教材的介绍可以将生涩枯燥古辞赋转化为学生熟知的美食文化,更加接地气。

即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也加深了旅游专业学生对美食文化的理解,有利于今后的导游工作的开展。

3精当选材,补语文教材遗珠之憾
传统语文教材由于篇目有限,面对灿若星辰的文学作品,难免有遗珠之憾。

例如晚明著名园林建筑学家计成所著之《园冶》,与其说是一部介绍园林建筑杰作,不如说是一部文学描绘园林景观的佳作,通篇体现士大夫阶层的审美观和情趣。

整部书采用以“骈四骊六”为其特征的骈体文有着极高的文学价值:“园林巧于“因”、“借”,精在“体”、“宜”,愈非匠作可为,亦非主人所能自主者,须求得人,当要节用。

“因”者:随基势之高下,体形之端正,碍木删桠,泉流石注,互相借资;宜亭斯亭,宜榭斯榭,不妨偏径,顿置婉转,斯谓“精而合宜”者也。

“借”者:园虽别内外,得景则无拘远近,晴峦耸秀,绀宇凌空,极目所至,俗则屏之,嘉则收之,不分町疃,尽为烟景,斯所谓“巧而得体”者也”。

这一段话可谓短短数语,将园林“借景”手法的运用,描绘的淋漓尽致。

亦显出极高的构思手法。

对于旅游专业的学生学习园林的构景手法有独特帮助。

学生通过阅读作品,把作品中所蕴藏的文学知识、园林知识转化为指导自己今后独立从事导游工作有效能力,从而掌握运用园林审美的规律,能够自如地在游客面前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和认识。

而不是单纯的背诵导游词。

优秀的导游员不单纯是对旅游景点简单的介绍,更是美的发现者和创造者,在景点解说中能把对社会生活和人生的体验、感悟转化为自己的生命情愫,和所在景点的特色相融合,并能够用优美的言语形态展现出来。

4注重文学资源和旅游资源的融合
很多经典的文学资源就是旅游资源。

在编撰校本语文教材时,注重文学资源向旅游资源的转化。

例如:一饭千金,胯下之辱等成语,就发生在笔者所在教学地—江苏淮安。

笔者利用校本教材这个平台对有关民间传说、历史典故进行整理和收集、传承。

在作业设置上,根据民间的传说和历史典故设计旅游线路,并进行导游词创作比赛。

这样可以实现文学旅游资源和旅游资源特别是和地方旅游资源相结合。

从而找准了语文校本教材建设的切入点和闪光点。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Z].2011.
[2]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一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