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与发展过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1992年3月,国务院批准对外开放13个边境城市;1992 年6月,又进一步开放了乌鲁木齐、南宁、昆明、哈尔滨、 长春、呼和浩特6个边境省会城市和一个沿海省会城市石家 庄,接着又开放了太原、合肥、南昌、郑州、长沙、成都等 11个内陆省会城市:同年,开放了重庆、岳阳、武汉、九江 、芜湖等5个长江沿岸城市
政策指导,尽量发挥各地区发展优势 (1、4)
互帮互助,缩小差异共同发展 (2、6)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成长过程
中国的区域发展战略和方针经历了几次重大变化
1 1953~1963:划分沿海与内地———重点建设内地 2 1964~1978:一二三线的划分———重点建设“三线”地

3 1981~1985:划分沿海与内地———沿海地区发展战略 4 1986~1990:划分三个地带———三个地带发展战略
【4】交通通讯、能源供应、水源供应、环境治理等基础设 施支撑体系与人口、产业的空间格局相适应。
【5】实现全国各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区域发展规模、水平 与自然基础和生态承载力之间实现耦合
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内涵
【6】区域发展方面的体制、机制创新。在政府力量和市场 力量的共同作用下, 营造区域发展的“造血”机制、创新能 力和增长动力; 在区域互补中实现互惠, 在区域合作中达到 共同发展;要建立配套适度的政策支持, 形成分类管理的区域 政策体系。
区域协调发展的意义
区域协调发展是国民经济平稳、健康、高效运行的前提。作 为自然条件复杂的多民族大国,区域协调发展不仅是重大的 经济问题,亦是重大的政治问题、社会问题和国家安全问题
参考பைடு நூலகம்献
1.我国区域发展的战略,态势及京津冀协调发展分析 2.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的形成与评析_中国经济改革30年回 顾之一 3.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形成与评析 4.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创新 5.关于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几点思考
21世纪初: 注重公平: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协 调发展”,“加强东、中、西部经济交流和合作,实现优势 互补和共同发展”;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确立了“统筹区域发展”战略;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则又进一步提出了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 略,即“坚持实施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 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 展总体战略,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 格局”。
三线地区
三线地区,是1964年至1978年那个特殊年代,由中国大陆的国 境线依其战略地位的重要性(即受外敌侵袭的可能性)向内地收缩, 划三道线形成的地区。
离海岸线最近在 700公里以上, 距西面国土边界 上千公里
20世纪80年代:
效率优先: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
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 中国的区域发展战略开 始调整为地区协调发展战略, 统筹区域发展, 具体表 现为沿海地区率先发展, 最终实现西部开发、东北振 兴、中部崛起。
从内涵中品味特点
伴随西部大开发、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等战略的提出,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 列与之相配套的政策措施和安排,这些政策措施均具有明显的 指向性,并具有如下几个突出的特点:
强调实际,充分考虑个发展地区客观现实 (1、5)
中国区域协调 发展战略
重视创新,对技术和体制进行深化改革 (6)
End !


巨大的地区差异
我国地区协调发展战略的成长过程
20世纪80年代:效率优先: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
20世纪90年代:兼顾公平: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 21世纪初:注重公平: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放眼未来: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展望
20世纪90年代: 兼顾公平: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
1991年的《“八五”计划纲要》首次提出了区域协调发展的 思想,并指出,、“今后十年,要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分工 、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利益兼顾、共同富裕的原则,逐步 实现生产力的合理布局”。
【2】逐步缩小各地区社会发展水平的差距。将基本公共服 务均等化作为区域均衡发展的核心目标。具体途径为, 按照 功能区的财政转移支付, 发展优势产业, 加强人力资源开发, 提高人口素质。
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内涵
【3】地域空间开发的导向和约束表现为, 未来的经济增长和 社会发展不应该是现阶段态势的自然延伸。
放眼未来: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展望
在大力提高产业发展层次的基础上,变“非均衡发展战略 ”为“有重点的总体协调战略”,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形成以大量高科技优势产业部门为主体的有序的开放的产业 关联或网络,通过带动效应,形成产业间、地区间和整个经 济系统的良性循环,协调运转的机制。
地方政府还要加大改革开放力度,营造宽松的投资环境, 制定优惠政策,大量吸引外资,搞好宏观调控,引导经济和 社会的健康发展。
1992年之后,“兼顾公平”成为区域发展战略的目标取向。
1993年11月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 原则。
为此,国家逐步加快了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步伐,并相 继开放了一批沿边城市、长江沿岸城市和内陆省会城市等, 实行沿海开放城市政策,进而形成了沿海、沿边、沿江和内 陆省会省市相结合的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 局。
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核心内容与形成过程
小组成员 刘 蒙 1090900012 刘睿鹏 闫天娇 1090900026 张少峰
1090900013 1090900032
•核心内容 •形成过程
•意义
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内涵
【1】科学地确定各地区的发展定位。要根据各地区资源环 境的承载能力、开发密度和发展前景, 把握区域比较优势, 进 行合理的功能定位,选择差异化的发展路径。有优势的要充 分发挥,但不能实施普遍的赶超和缩差战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