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初中道德法制八年级上册第1课时维护秩序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维护秩序》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维护秩序》教学设计

“聚集教与学转型难点“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新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维护秩序》教学中信息应用设计张兰一、导入新课进入新课播放一段交通拥堵的视音频,内容为嘈杂的鸣笛、争吵。

问题:同学们能从这段影像看出这个场景发生在什么地点吗?(放学的学校门口)放学的学校门口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呢?(因为没有了秩序)板书课题,引入新课。

二、明确目标及个人自学1、学生读目标,带着自学问题进入预习,对本课知识点有大概的了解。

2、完成题目以后同桌互批。

三、小组互学1、继续研讨教材P23页《探究与分享》“傍晚放学的时候,某中学门口混乱不堪……”问题:1.同学们放学的时候在校门口遇到过什么问题?2.校门口这种混乱会造成什么影响?3.你认为应该如何改变这种混乱的状况?(结合PPT声、像、文字的展示或者制作微课来进行)明确:人与人之间会产生矛盾、阻碍交通、造成社会秩序混乱。

改变这种状况不仅需要学校保安人员、值班老师和交警的帮助协调还需要所有学生家长和学生的共同维护。

2、从社会层次理解“社会需要秩序”问题:因此,什么叫社会秩序呢?生活中还有哪些社会秩序?社会秩序的作用是什么?(学生分组从不同的角度探究合作学习,使用PPT直观展示)3、社会规则的作用。

①说一说:你知道生活中的哪些规则(尽量具体的内容)?②想一想:按照道德、法律、纪律、风俗把这些规则分类。

③从内容看,社会规则有什么作用?明确:社会规则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并且规定了社会秩序的具体内容。

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主要有道德、纪律、法律、风俗等。

四、小结(PPT展示知识结构图学生总结)五、反馈测评(选择一个材料题对学生本节课的知识掌握进行测试,查缺补漏。

)总结:本节课使用信息技术的素材为PPT、影像、音频、微课视频等。

使用上,每个环节或多或少都有用到,尤其是在重难点的学习时,探究活动的素材展示使用信息技术多媒体展示更加形象、直观。

学生们探究合作学习生成知识时避免了因内容过多板书消耗时间的问题。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3.1维护秩序教案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3.1维护秩序教案设计

3.1维护秩序课题维护秩序课型新授课时 1教学目标知识1.了解社会秩序的含义及包括的内容2.理解社会生活需要秩序的重要性3.了解规则的含义及种类4.理解社会规则与秩序的关系,明确社会规则的作用能力1.能够理解各种社会秩序和规则2.学会结合社会现象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让学生明确井然有序的社会生活离不开社会规则的维系,做到自觉遵守规则内容分析教学重点社会秩序的意义。

教学难点社会秩序的意义。

教法学法【教学方法】讲授法、问题引导法、分组探究法、多媒体展示法【学习方法】讨论法、交流法、自学法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图片感悟教师出示因不遵守规则而出现无序状态的图片,并提出问题:你见过这样的情景吗?当时你有何感想?怎样才能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学生感悟回答。

教师归纳: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我们的生活也离不开规则的保护。

2.击鼓传花,感受规则老师要求同学们做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但不提具体要求,这样同学们就无从下手。

教师总结:事先有了游戏规则,游戏才能顺利进行,我们才能从中获得快乐。

由此可见游戏规则很重要。

规则的存在才能保证社会生活正常进行,因此生活离不开规则。

二、指导学生学习新课:1.社会生活有秩序活动一:社会需要良好的社会秩序两幅图片所反映的现象分别会给社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教师总结: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2.维护秩序靠规则活动二:欣赏图片,自主感悟投影展示图片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请结合上述熟悉的情景、符号和制度,谈谈什么是社会规则。

教师归纳: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

活动三:对比感悟规则与秩序的关系多媒体出示两组照片(1)对比两幅图片,同一情景,你更喜欢哪一幅?为什么?(2)选取②或④,谈谈这种情形有可能带来什么结果,导致这种情形的原因是什么。

(3)在对比与反思中,你得出了什么结论?教师总结: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原创)最新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8年级上册第3课第1框《维护秩序》精品教案

(原创)最新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8年级上册第3课第1框《维护秩序》精品教案

3.1《维护秩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道良好的社会秩序促进社会正常运转,保证人们安居乐业;2、了解社会规则维护社会秩序;3、懂得生活中的各种规则,能够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维护社会秩序。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图片、案例展示,引导学生懂得生活需要规则、维护秩序靠规则。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到社会秩序与社会规则的关系,树立秩序意识和规则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社会生活需要秩序。

教学难点:规则维系社会秩序。

课时设置: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我们生活的社会秩序井然。

如果没有秩序,整个社会就会陷入混乱,我们的权益也得不到保障。

因此,我们要积极维护社会秩序。

导入情境:根据教材第22页“运用你的经验”,教师向学生展示人们排队进行安全检查、纺纱工人按操作规程工作、人车各行其道、人们在公共场所保持安静等体现社会秩序的图片。

教师提问:1.这些图片体现了哪些方面的社会秩序?(提示:图片反映了社会管理、生产、交通、公共场所等场景中的秩序,教师也可以适当扩展到其他领域,只要体现秩序存在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即可。

)2.如果没有秩序,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提示:可引导学生从个人、社会、国家、世界等角度思考后果。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从大家的分享中可以看出,“人们排队进行安全检查”对应社会管理秩序,“纺纱工人按操作规程工作”对应生产秩序,“行人、自行车、机动车各行其道”对应交通秩序,“人们在公共场所保持安静”对应公共场所秩序。

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有相应的秩序,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社会秩序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公共场所秩序等。

通过讨论,我们认识到如果没有秩序,上述几个领域乃至整个社会就会陷入混乱,无法正常运行,人们的权利和利益也会受到损害。

二:自主学习学生认真阅读教材22—26页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中勾画,用时5分钟。

1. 什么是社会秩序?2. 社会秩序的种类有哪些?3. 社会秩序有什么作用?4. 什么是社会规则?5. 社会规则的种类有哪些?6. 社会规则与社会秩序有什么关系?三、新课共学:一、社会生活有秩序(一)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活动情境:教师组织学生将教材第23页“探究与分享”改编为情景剧《校门口的交通乱象》,请学生分别扮演家长、学生、过路车辆驾驶者、行人等角色,演绎自己的主观愿望和可能遇到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思考相关问题。

3.1维护秩序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3.1维护秩序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3.1《维护秩序》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维护秩序》是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第一框知识;从内容上看,本课主要讲授社会秩序的含义及作用、社会秩序与社会规则的关系相关知识;从结构上看:本课是学生处理“我与社会”关系的继续深入,是对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内容的深化。

第一框“维护秩序”,从感受生活中的秩序导入,领悟“生活—秩序—规则”的逻辑线索,即“社会生活有秩序”,有秩序才有美好生活;而良好的秩序又需要规则,进而过渡到下一框“遵守规则”内容。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上册教材的主题是社会生活,在前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之后,本单元介绍的是“遵守社会规则”。

学生对“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的观点是认同的,也知道社会运行要有各种各样的规则,这是本课教学重要的学情基础。

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他们有了一定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对于秩序与规则的相关概念也有所了解,但由于他们看待事物还比较浅显,不够深入,因此,帮助学生理解维护秩序与遵守规则的重要性是本课着重考虑的因素。

三、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认同社会规则,正确认识社会规则、社会生活与社会秩序的关系。

道德修养:树立秩序意识和规则意识。

法治观念:维护社会秩序,遵守社会规则。

健全人格:理解个人与社会、国家关系,能维护社会秩序,适应社会规则的变化。

责任意识: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维护社会秩序,服务他人、服务社会。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社会秩序的重要性教学难点:社会规则的重要性五、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我们暑假有比较多的时间出去旅游,你暑假去过哪些城市的“网红景点”呢?分享一下你对这些“网红景点”或者“网红城市”的旅游感受?学生分享。

教师:我们有一些网红景点非常火爆,很多游客宁愿排长队就要去尝一下这家店或者就要走某个经典路线,这样一来就造成某些地方非常拥挤,一拥挤一无序就很容易发生一些公共性事件,举例:2014年12月31日,正值辞旧迎新之际,很多人都和家人团聚在一起准备迎接新的一年。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3-1 维护秩序》教案教学设计 初二优秀公开课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3-1 维护秩序》教案教学设计 初二优秀公开课

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第1 课时维护秩序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道良好的社会秩序促进社会正常运转,保证人们安居乐业;社会知识目标规则维护社会秩序;人们应自觉遵守社会规则能力目标懂得生活中的各种规则,能够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维护社会秩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到社会秩序与社会规则的关系,树立秩序意识和规则意识【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社会生活需要秩序。

教学难点:社会规则维系社会秩序。

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图片)思考:以上图片展示了哪些方面的社会秩序?如果没有秩序,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提示:这四幅图片分别反映了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公共场所秩序。

如果没有秩序,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混乱不堪。

教师过渡:引出课题《维护秩序》。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社会生活有秩序(一)社会秩序的含义及种类活动一:自主学习——了解社会秩序阅读教材P23 第一段。

1.思考:什么是社会秩序?2.常见的社会秩序有哪些?教师总结:①含义: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②种类: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公共场所秩序等。

(二)社会秩序的作用活动二:情境讨论——雨天的校门口(展示图片及阅读教材P24“阅读感悟”)1.思考:校门口的这种混乱状况会造成哪些影响?2.你认为应如何改变这种混乱的状态?3.“阅读感悟”让你对社会秩序有了怎样的认识?提示:1.交通堵塞,易引发交通事故,耽误每个家长接送孩子的时间,也容易引发人们相互之间的矛盾。

2.交警维持交通秩序,学校安排不同年级分时段放学,家长遵守交通规则、在路边等候孩子,学生们有序排队出校门等。

3.(1)每个社会成员都有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只有大家有序地占据一定的社会资源和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才能避免混乱、减少障碍、化解矛盾,从而提高社会运行效率,降低社会管理成本。

(2)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有序、整洁、安全的社会环境中,我们享有人身自由和财产安全,享有公平的发展机遇,从而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激发对生活的热情。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3.1《维护秩序》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3.1《维护秩序》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3.1《维护秩序》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维护秩序》是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理解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认识到秩序对于社会生活的意义,增强维护秩序的自觉性,从而促进学生的社会化进程。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认知能力,他们开始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参与者,对于社会问题开始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但同时,他们又处于青春期,自我意识强烈,容易忽视他人的需求和社会的规则。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这一特点,既不能过分压制他们的个性,又要让他们明白维护秩序的重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秩序对于社会生活的意义,理解维护秩序的必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维护秩序的自觉性,增强社会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秩序对于社会生活的意义,维护秩序的必要性。

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自觉维护秩序。

五.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用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

2.准备小组合作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维护秩序的意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社会秩序混乱的图片,如交通拥堵、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等,引导学生思考秩序对于社会生活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到维护秩序的必要性。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个案例,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如何解决案例中的问题,从而增强学生维护秩序的自觉性。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分享自己小组的讨论成果,其他小组成员对其进行评价,教师进行总结,强化学生对维护秩序的认识。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自觉维护秩序,可以举例说明,也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维护秩序的场景。

人教版 初中 道德与法治 教案《维护秩序》教学设计

人教版 初中 道德与法治 教案《维护秩序》教学设计

《维护秩序》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对规则的社会功能具有高度认同感,认同社会生活、社会秩序和社会规则三者密不可分;树立秩序意识和规则意识。

能力目标:能够从不同主体利益关系及其正当性、合理性的角度,分析社会秩序、社会规则问题;能够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维护社会秩序。

知识目标:了解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理解社会秩序是社会正常运行和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了解社会规则的主要类型,理解社会规则是如何维系社会秩序的。

二、教材分析(一)内容分析本课是统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教材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的第一框。

教材由“社会生活有秩序”和“维护秩序靠规则”两目组成,前一目强调有秩序才有美好生活,后一目强调良好的秩序需要规则,知识内容层层递进。

本课旨在培养、增强学生的秩序意识、规则意识、公共参与意识,在社会生活中能够做到维护秩序,遵守规则,积极参与。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理解遵守社会规则和维护社会规则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教学重点:懂得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的原因教学难点:理解社会规则是如何维系社会秩序的三、教学设计策略此教学设计对教材内容进行了一定的归纳与整合,以便在实际教学中更具可操作性。

本课教学采用思维引导方法,利用知识架构的方式服务课堂教学。

通过课堂各个教学环节的联结,为学生铺设出思维路径;在路径延展过程中,学生通过分析思考、自主探究、班级分享等方式交流思想,梳理思路,构建思维。

同时,在激起思维火花的过程中,自然会形成不同观点的交锋,这种矛盾冲突点的有效交流,更有利于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升华认识、提高能力,进一步达成教学目标。

四、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对“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的观点是认同的,也知道社会运行要有各种各样的规则,这是本课教学的重要学情基础。

儿童向成人转变,实现社会化,就需要了解、学习、掌握、遵守社会规则。

初中道德与法治人教八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遵守社会规则维护秩序教学设计

初中道德与法治人教八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遵守社会规则维护秩序教学设计
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对违反社会规则行为的处罚,既有法律、纪律等规定的强制性措施,也有道德、风俗等包含的非强制性手段。
探究活动:案例分析——过马路还是赛跑。
媒体曝光台有什么作用?
四.当堂演练
1.“驾驶机动车违反道路交通信号灯通行的,将由记3分提高为记6分”的规定( )
A.极大地限制了司机的自由
3.知识目标
了解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理解社会秩序是社会正常运行和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了解社会规则的主要类型,理解社会规则是如何维系社会秩序的。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知道社会秩序的意义。
2、难点:理解社会规则是如何维护社会秩序的。
三、




课程环节
知识点
活动设计
问题设计
教师引导
课程导入
四、社会规则与社会秩序的关系
探究活动:图片展示
下图这说明社会规则与社会秩序是怎样的关系?
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社会规则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安排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关系,以及如何处理好与他人、社会的关系,使大家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各尽其责,各得其所。
探究活动:展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法律法规等社会规则有什么作用?
B.形同虚设,没多大意义
C.会彻底杜绝机动
2.在《克雷洛夫寓言》中,有一个马和骑师的故事,讲的是一名骑师驯了一匹好马,他认为给这样的马加上缰绳是多余的。有一天,他骑马出去时就把马的缰绳解除掉了,马在原野上飞跑,当它知道什么束缚也没有的时候就越来越大胆了,它一路狂奔,把骑师摔下马来。它往前直冲,什么也看不见,什么方向也辨不出来,最后冲下悬崖,粉身碎骨。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
改变这种情况看需要制定相关的规则,加强宣传教育,引导来接孩子的家长自觉遵守规则。

3.1维护秩序(教 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 上册

3.1维护秩序(教 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 上册

八上《3.1维护秩序》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本框是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的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的第一框。

本框内容从感受生活中的秩序导入,领悟“生活-秩序-规则”的逻辑线索,即“社会生活有秩序”,有秩序才有美好生活;而良好的秩序又需要规则,“维护秩序靠规则”。

这一框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感受到规则不是外在强制的结果,而是我们享受美好生活的内在要求,从而为下一框的学习打下基础。

2.【学情分析】学生对“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的观点是认同的,也知道社会运行要有各种各样的规则,这是本节课教学的重要学情基础。

学生的规则意识是朴素、肤浅的,在从他律向自律转变的过程中,这种认识逐渐深刻起来。

教材中关于社会秩序的作用、社会规则是如何维护社会秩序的,都是在帮助学生理解和认同秩序与规则的价值。

遵守规则是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社会、心中有国家的具体体现。

明白这一点,学生就会了解,维护秩序和遵守规则既是现实的需要,又是崇尚的品行。

3.【教学目标】道德修养:通过分析“观演日程中的社会秩序”,了解社会秩序,知道社会秩序的作用,树立秩序意识和规则意识。

法治观念:通过分析“秩序靠哪些规则维护”,知道社会规则包括法律,违反规则有时会受到法律制裁,树立法治意识。

健全人格:通过分析“观演日程中的社会秩序”,理解个人与社会、国家关系,明确社会秩序的重要性。

责任意识:通过分析“观演日程中如果没有社会秩序”,知道社会秩序的作用,自觉维护社会秩序,服务他人、服务社会,为建设和谐社会尽自己的责任。

4.【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秩序与规则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秩序与规则的关系。

5.【教学方法】议题式教学法;合作探究法;启发法;多媒体教学法6.【设计思路】本课以“随着全国演艺市场的持续升温,近期多场演出在各地举办。

”导入,列举一些近期新闻报道的观看演出时破坏秩序的行为(“黄牛”用非法手段持手钳“破门而入”、非法闯闸机、损毁围栏..演出结束后满地垃圾..),引出秩序这一话题,创设“观看演出的一天”设置一个总议题:从观演背后探寻维护秩序,下设三个子议题:子议题1:火眼金睛“寻”秩序,子议题2:切身感受“悟”秩序,子议题3:社会规则“护”秩序。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维护秩序》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维护秩序》教案、教学设计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1.教师通过展示一组图片,包括有序的交通场景、安静的图书馆、整洁的教室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场景中有什么共同点?它们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影响?
2.学生分享观察到的共同点:秩序井然。教师引导讨论:秩序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重要作用?无序会产生哪些后果?
3.通过学生讨论,教师顺势导入新课:“维护秩序”,并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内容。
-引导学生分析教材中关于维护秩序的法律条文,培养其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
3.培养学生运用道德与法治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环节,让学生结合实际案例,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破坏秩序的行为?我们应该如何去维护秩序?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和经验,总结出维护秩序的方法和策略。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强调遵守秩序、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四)课堂练习,500字
1.教师设计练习题,包括选择题、简答题和案例分析题,旨在检验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练习题进行展示和点评,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巩固所学知识。
(五)总结归纳,500字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维护秩序的重要性、方法以及我们在生活中应该如何去做。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强调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守秩序的良好品质,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3.1《维护秩序》教学设计1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3.1《维护秩序》教学设计1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3.1《维护秩序》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3.1课时《维护秩序》的内容,主要围绕社会秩序的重要性、维护秩序的途径和个体在社会秩序中的责任等方面展开。

本节课的内容旨在让学生认识到社会秩序对于社会发展和个人生活的重要性,理解维护秩序是每个人的责任,并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维护秩序的方法和技巧。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对社会秩序有一定的认知,但可能缺乏深入理解和实际操作的经验。

学生在生活中可能遇到过秩序混乱的情况,但对于如何维护秩序,可能还不够明确。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实例分析和实践操作,让学生深入理解社会秩序的重要性,并掌握维护秩序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社会秩序对于社会发展和个人生活的重要性。

2.让学生理解维护秩序是每个人的责任。

3.让学生掌握维护秩序的方法和技巧。

四. 教学重难点1.社会秩序对于社会发展和个人生活的重要性。

2.维护秩序的方法和技巧。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社会秩序的重要性,并掌握维护秩序的方法。

2.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考能力。

3.实践活动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维护秩序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案例材料:准备相关的案例材料,用于分析和讨论。

2.教学设备:准备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用于展示案例和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社会秩序混乱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秩序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社会秩序对于社会和个人如此重要?2.呈现(10分钟)呈现案例材料,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维护社会秩序?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模拟维护秩序的场景,如模拟交通秩序、公共场所秩序等。

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维护秩序的过程。

最新部编版人教版初中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维护秩序》优质学案设计

最新部编版人教版初中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维护秩序》优质学案设计

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3.1 维护秩序一、学习目标1.识记社会秩序的含义。

2.理解社会秩序是社会正常运行和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3.了解社会规则的主要类型,懂得社会规则是如何维系社会秩序的。

二、自主预习1. 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2.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

3.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很多,如、、等。

4.对违反社会规则行为的处罚,既有法律、纪律等规定的措施,也有道德、风俗等包含的手段。

三、合作探究在在学校里,要遵守《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走路时,要遵守交通规则。

作为国家公民要遵守法律法规。

这些都是社会公共生活的规则。

因此,遵守公共生活的规则,就是要遵守国家明文颁布的规定。

请对上述观点加以评析。

四、随堂演练1.小刚骑着自行车刚到十字路口红灯恰巧亮了,这时绿灯方向正好没车,在小刚前面的几个人便没有停车,直接过去了。

这时,小刚应该()A.“随大流”,与大家一块过去B.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迅速过去C.按交通信号灯指示,停车等待D.走自己的路,无需遵守信号灯2.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的团聚的节日,外出的人总是不远万里回家团聚。

在车站许多乘客自觉排队购票和进站的行为充分体现了()A.自觉遵守公共规则B.自觉保护公共环境C.自觉爱护公共设施D.尊重和平等地对待他人3.某小学的踩踏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因为课间时间较短,学生集中去厕所,因为拥堵才导致了这种踩踏的事件。

这给我们的警示有()①我们的生活需要秩序②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证③有了良好的秩序,就能防止一切事故的发生④良好的社会秩序是人们的共同追求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④4.2017年1月,张某为了逃票入园,翻过两道3米高的围墙,钻过铁丝网,进入某动物园养虎区,最终发生悲剧。

这类事件启发我们()①社会生活需要规则,规则保护秩序②遵守规则,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③规则分强制性规则和非强制性规则④在社会生活中不同场合有不同规则。

3.1 维护秩序(教案)-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优质教学课件+教案(2022新)

3.1 维护秩序(教案)-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优质教学课件+教案(2022新)

3.1 维护秩序(教案)-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优质教学课件+教案(2022新)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秩序的概念,明确秩序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意义。

(2)认识秩序的形成过程,了解秩序的内涵。

(3)明确个人维护秩序的责任和义务。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学会尊重他人的权利与利益,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

(2)倡导守法行为,形成良好的法制观念。

(3)树立责任感,培养自我约束的行为。

3.技能目标:(1)通过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提高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培养思辨能力。

二、教学重点1.秩序概念与重要意义。

2.秩序的形成过程与内涵。

三、教学难点1.秩序意识的培养和维护。

2.如何理解和解决社会中存在的秩序问题。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回忆自己遵守秩序的经历,引出秩序的概念,并与同学分享。

2.新课讲解(20分钟)(1)秩序是什么?为何重要?通过自身经验和身边事例,发散思维引入秩序的概念,让学生感受秩序对于人们生活的重要性。

并通过向学生提问及让学生发表看法等方式,引导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

(2)秩序的形成过程与内涵先给学生短暂阐述秩序的可持续性后,再向他们介绍有关秩序的形成,引出社会正义、个体意识、法律法规等方面,最终让他们获得对秩序的更加深入的了解。

3.案例分析(25分钟)(1)教师通过案例引导学生讨论社会中的一些秩序问题。

(2)学生自主思考、探究解决问题,并在班内进行讨论,共享有关问题的解决方案。

4.反思与总结(10分钟)教师通过学生在本节课中的表现,及在学习秩序方面的思考与收获,对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

五、板书设计维护秩序秩序的概念秩序的重要意义秩序的形成过程秩序的内涵六、教后反思在本节课中,我为学生介绍和引导的案例分析,能够让学生了解和察觉秩序的意义以及如何维护秩序。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有些不足,更多的是由我来进行解释。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维护秩序》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维护秩序》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维护秩序》教学设计课题维护秩序单元第一单元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八学习目标知识目标:知道良好的社会秩序促进社会正常运转,保证人们安居乐业;社会规则维护社会秩序;人们应自觉遵守社会规则。

能力目标:懂得生活中的各种规则,能够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维护社会秩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到社会秩序与社会规则的关系,树立秩序意识和规则意识。

重点社会生活需要秩序。

难点社会规则维系社会秩序。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播放视频:战狼2-战乱爆发问题:结合《战狼2》这部影片,说一说,在发生暴乱的国家,这里的人民过着怎样的生活?学生回答观看并回答通过热播电影,激发学生兴趣。

讲授新课运用你的经验:P22问题:以上图片体现了哪些方面的社会秩序?如果没有秩序,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一、社会生活有秩序1、什么是社会秩序?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社会管理秩序:解释并展示情景。

交通秩序:解释并展示情景。

生产秩序:解释并展示情景。

学生回答学生阅读通过社会生活中各种场景的社会秩序,引导学生理解社会生活是一种有序化的状态。

通过解释含义和展示场景,让学生学会区分几种公共场所秩序:解释并展示情景。

播放视频:《共享单车停放无序,城市管理遭遇新问题》针对共享单车乱停乱放问题,你认为应该如何改变提高城市管理?探究与分享:P23问题:校门口的这种混乱状况会造成哪些影响?你认为应如何改变这种混乱的状态?得出结论: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播放视频:《河南濮阳一小学发生踩踏事故》问题:根据踩踏事故的原因,谈谈你的感受?得出结论: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二、维护秩序靠规则探究与分享:P24问题: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规则?这些规则在生活中起什么作用?学生观看并回答学生阅读学生观看社会秩序。

用共享单车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通过事例引导学生树立秩序意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播放视频:《战狼2—妇弱优先》问题:为什么冷锋的撤离顺序受到大家拥护?播放视频:《暗访北京海底捞》得出结论: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相关链接:P25阿里巴巴员工刷单抢月饼被开除得出结论: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在下列场景中,我们应该怎样做?学生回答:在发生重大灾难时,人们往往遵循“妇弱优先,壮者靠后”的规则有序撤离。

八上道德与法治3.1《维护秩序》教学设计

八上道德与法治3.1《维护秩序》教学设计

八上初中道德与法治3.1《维护秩序》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维护秩序》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三课的第一框题内容,本框分为两目,第一目“社会生活有秩序”讲的是有秩序才有美好生活,而良好的秩序又需要规则,所以第二目“维护秩序靠规则”讲的是规则通过规范人民行为以达成对良好秩序的维护,让学生明晰规则和秩序之间的关系。

单元素养目标【2022新课标】政治认同: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诚信的传统美德;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信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在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自觉践行。

道德修养:遵守基本的社交礼仪,理性维护社会公德;理解诚信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做到言行一致;团结同学,宽容友爱;维护公共秩序,讲社会公德,爱护公共财物,遵纪守法,在公共生活中做一个文明的社会成员。

法治观念:了解民法典中的诚信原则;了解法律对个人生活、社会秩序和国家发展的作用;认识违法行为及其法律责任,理解犯罪的特征及后果,主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责任意识:能够遵守社会规则和社会公德,依法依规有序参与公共事务,具有公共意识和公共精神;课时核心素养目标1.通过自学知道社会秩序的含义和种类,社会规则的含义及种类;2.结合实例理解解社会秩序的意义,理解社会规则的重要性;3.学习生活中,树立遵守社会规则的意识,能通过自觉遵守社会规则来维护秩序。

核心素养是【道德修养】,具体为:维护公共秩序,讲社会公德,爱护公共财物,在公共生活中做一个文明的社会成员。

核心素养是【法治观念】,具体为:了解法律对个人生活、社会秩序和国家发展的作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社会生活有秩序【难点】维护秩序靠规则教学过程即条理;“序”即次序。

秩序是指一种有序化的状态。

社会秩序就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任务探究二【图片分享】PPT出示四副图片:问题:观察图片,这些图片体现了哪些方面的社会秩序?知识运用:连线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请对应连线?任务探究三【探究分享】PPT出示材料:傍晚放学的时候,某中学门口混乱不堪。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第1课《维护秩序》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第1课《维护秩序》教案

课题:维护秩序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社会秩序的含义及种类;理解社会秩序的作用;知道社会规则的含义及种类;明白社会规则的作用。

培养观察、感受社会生活需要秩序的能力,能够通过自觉遵守社会规则来维护秩序。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图片、情境、新闻等展示了解生活需要规则、维护秩序靠规则,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了解了社会秩序的重要性,社会规则对社会秩序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社会的有序运行靠规则维护,树立遵守社会意识。

教学重点:社会生活需要秩序。

教学难点:社会的有序运行靠规则维护。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图片)1.思考:他们是谁?他们在干什么?2.结合学生平时上课、下课、走入多媒体教室的各种表现谈谈秩序与规则。

引入课题《维护秩序》。

二、学习新课(一)社会生活有秩序1.出示图片,大家来找“茬”。

2.思考:指出图片中不合理的行为?这些不合理的行为有什共同点?3.①什么是社会秩序?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②分析以上图片体现了哪些方面的社会秩序?学生通过分析,得出:人们排队进行安全检查——社会管理秩序工人在纺纱车间工作——生产秩序行人、自行车、机动车各行其道——交通秩序提醒人们保持安静——公共场所秩序4.设想:如果没有秩序,我们的社会生活会怎么样?5.阅读教材23页探究与分享:校门口的交通混乱角色扮演:请学生扮演学生、家长、过路车辆驾驶者以及行人等不同角色,思考:“我”的主观愿望以及客观境遇分别是怎样的?为什么会产生混乱?这种混乱状况会造成哪些影响?你认为应如何改变这种混乱的状态?(播放秩序公益视频)得出结论: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6.展示利比亚“奴隶市场”的图片与相关新闻,体会: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7.知识总结:社会秩序的重要性(作用)①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②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证。

(二)维护秩序靠规则1.阅读材料,引入规则。

2.什么是社会规则?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所形成的。

人教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维护秩序》教学设计

人教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维护秩序》教学设计

人教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维护秩序》教学设计人教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维护秩序》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学习内容、这节课价值)课题: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学习内容:《维护秩序》这一框,主要讲了社会秩序的含义、种类和作用;社会规则的含义、种类和作用,意在让学生知道社会生活有秩序,维护秩序靠规则。

《遵守规则》这一框,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自由与规则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要自觉遵守规则,坚定维护规则,积极改进规则。

课程价值:本课对帮助学生理解维护社会秩序、遵守社会规则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学生学会正确看待社会公共生活,适应公共生活的规则,对于学生的社会化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从而形成自觉承担责任、认真遵守规则的价值取向。

二、教学目标知识:知道社会秩序的分类,理解规则与秩序的关系,懂得规则维系秩序的道理;初步了解自由与规则的关系,认识规则要与时俱进,要维护与改进规则。

能力:具备辨别是非的能力,提高自觉遵守规则、维护秩序的能力;在实践中体验他律与自律,养成自我监督、自我约束的习惯,培养自律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树立遵守规则的观念;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确立尊重规则、遵守规则、维护规则的观念。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习者学习起点、学生的学习风格)八年级学生正处于转型期,对社会秩序和生活中的规则只是有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规则意识和公共生活责任意识都处在初步的形成时期,树立遵守规则的价值取向,掌握遵守规则的方法对于中学生的社会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本课题设计基本观念、教学活动策略)设计理念:贴近学生、贴近实际,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和学习。

教学策略:教法:活动探究法、情境体验法、事例引导法学法:交流讨论、活动探究、情境体验五、教学重点及难点(指出确定的依据)教学重点:秩序与规则的重要性;自觉遵守规则、维护规则,做到自律和他律教学难点:规则和秩序的关系;自由和规则的关系六、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具体的师生活动及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出示两组图片并进行对比,一组为生活中常见的秩序混乱图片,一组为井然有序的生活场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
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第1课时维护秩序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理解社会秩序是社会正常运行和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了解社会规则的主要类型,理解社会规则是如何维系社会秩序的
能力目标
能够从不同主题利益关系及其正当性、合理性的角度,分析社会秩序、社会
规则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对规则的社会功能具有高度认同感,认同社会生活、社会秩序和社会规则三者密不可分;体认不同社会成员都有自己生存发展的正当需要,有换位思考、推己及人之心,认同要通过制定和遵守合理规则妥善处理好彼此间的利益关系。

教学重点:社会生活需要秩序教学难点:社会规则维系社会秩序。

2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材
料)
思考:以上图片展示了哪些方面的社会秩序?如果没有秩序,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
提示:这四幅图片分别反映了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公共场所秩序。

如果没有秩序,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混乱不堪。

教师讲述: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景,“社会生活有秩序”,有秩序才有美好生活;而良好的秩序又需要规则,“维护秩序靠规则。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三课第1 课时:维护秩序。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社会生活有秩序
(一)感悟社会秩序的存在
1. 什么是社会秩序?提示:“秩”指条理,“序”指次序,社会秩序就是指有条理、有次序地安排社会各组成部分,以达到正常运转的状态。

即,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2. 常见的社会秩序有哪些?提示:常见的社会秩序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公共场所秩序等。

也包括经济秩序、社会公共秩序、生态文明秩序等。

(二)社会秩序的意义活动一:雨天的校门口(多媒体展示图片)设计意图:通过感受生活情境“校门口的交通乱象”,引导学生思考“混乱无序”带来的问题,从反面揭示“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的道理,理解社会秩序的意义。

1•角色扮演:请学生扮演学生、家长、过路车辆驾驶者以及行人等不同角色。

2. 思考“我”的主观愿望以及客观境遇分别是怎样的,再进一步思考为什么会产生混乱、校门口的
混乱状况会造成哪些影响。

3. 校门口的这种混乱状况会造成哪些影响?
提示:交通堵塞,易引发交通事故,耽误每个家长接送孩子的时间,也容易引发人们相互之间的矛盾。

4. 你认为应如何改变这种混乱的状态?
提示:交警维持交通秩序,学校安排不同年级分时段放学,家长遵守交通规则、在路边等候孩子,学生们有序排队出校门等。

5. “阅读感悟”让你对社会秩序有了怎样的认识?
提示: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有序、整洁、安全的社会环境中,我们享有人身自由和财产安全,享有公平的发展机遇,从而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激发对生活的热情。

教师小结:“无序”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家长、行人等各有其“需要”。

又不能很好处理彼此间“需要”的关系。

每个人都有生存发展的需要,大家只有有序地占据一定的社会资源和承担责任,才能避免混乱、减少障碍、化解矛盾,从而提高社会运行效率,降低社会运行成本。

教师过渡:怎样营造良好的社会秩序呢?
目标导学二:维护秩序靠规则
(一)规则的种类、作用及含义
活动一:小组讨论一一感受规则的力量(多媒体展示材料)
1)在发生重大灾难时,人们往往遵循“妇弱优先,壮者靠后”的规则有序撤离(2)劳动者在找工作时,会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规定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3)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要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承担社会责任。

1. 结合材料和生活实际,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规则?
提示:生活中有人们约定的原则、劳动合同、道德、纪律、法律等。

2. 这些规则在生活中起什么作用?(学生讨论回答)
3. 如何理解规则?
教师总结:它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

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很多,如道德、纪律、法律等。

(二)社会规则与社会秩序的关系
活动二:“一米线”的提醒(多媒体展示材料)
设计意图:通过“一米线”这一规则,以小见大,帮助学生感受社会规则是如何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让社会社会生活各方面、各要素处于有序状态。

“一米线”,要求后面等候的人员与前面办理业务的人员保持一米的距离,不要紧跟或围拥。

这一规则有其心理学依据。

心理学研究表明,除了至亲好友之外,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安全距离约为一米。

越过这个安全距离,人们就会感到紧张,觉得个人安全和隐私受到了侵犯。

遵循“一米线”规则,既是尊重他人隐私的要求,也是自身文明素养的体现。

1.日常生活中,你有类似的排队等候的经历的,当时是什么感觉?(学生讨论回答)
2.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常见规则?
提示:勿在此处倾倒垃圾;前方人行横道;前方学校;公交专用道等等。

3. 如何理解社会规则对我们的影响?
教师总结: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规则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安排社会生活各方面
的关系;如何作为社会一员享有权利,承担责任,处理好与他人、社会的关系,从而使大家
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各尽其责,各得其所。

活动三:身边的规则——《铁路安全管理条例》(多媒体展示材料)
2014年1 月1日起施行的,《铁路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在动车组列车上吸烟或者在其他列车的禁烟区域吸烟,按照违法行为的情节和后果,对吸烟行为人处500 元以上2000 元以下
罚款;对吸烟导致列车火灾等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016 年,铁路部门规定:乘客在动车组列车吸烟,除接受罚款外,还需持本人身份证到铁路客户服务中心签订协议书,方可再次购买动车组车票。

1.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上述规定?动车组列车为什么要全列禁烟?为何不设吸烟车厢?
提示:从技术上分析:列车全封闭,烟雾会随着空调系统传遍整个车厢;从经济上分析:单设抽烟车厢,成本会增加,最终把成本分摊到票价里面,会损害不吸烟乘客的利益;从安全上分析:列车布满易燃物品,是火灾重大隐患。

2.铁路部门对吸烟者的处罚是强制性的还是非强制性的?为什么?
教师总结: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社会规则明确了当有人破坏秩序时该如何处罚,从而保障社会的良性运行。

对违反社会规则行为的处罚,既有法律、纪律等规定的强制性措施,也有道德、风俗等包含的非强制性手段。

三、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社会秩序和社会规则,知道了生活需要秩序,有了良好的秩序,社会才能正常运转,人民才能安居乐业;懂得了维护秩序靠规则,规则有很多,如道德、法律、纪律等。

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3 板书设计
社会秩序的含义和内容
社会生活有秩序社会正常运转
社会秩序的作用
人民安居乐业
维护秩序社会规则的含义及内容
维护秩序靠规则社会规则的作用
社会规则与社会秩序的关系
4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图片、情境、新闻等展示了生活需要规则、维护秩序靠规则,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了解了社会秩序的重要性,社会规则对社会秩序的作用。

社会秩序和社会规则的含义理论性较强,学生理解即可,不应作为本节课强调的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