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舞弊
财务领域舞弊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报告背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企业财务舞弊事件频发,严重影响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和市场信誉。
为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防范和打击财务舞弊,本报告通过对财务领域舞弊现象的分析,旨在揭示舞弊的成因、手段和危害,为相关部门和企业提供参考。
二、财务领域舞弊现象概述1. 舞弊类型(1)收入舞弊:虚构销售、虚增收入、提前确认收入等。
(2)成本舞弊:虚增成本、少计成本、隐瞒费用等。
(3)资产舞弊:虚构资产、低估资产、隐瞒资产减值等。
(4)负债舞弊:虚构负债、低估负债、隐瞒负债等。
2. 舞弊手段(1)虚构交易:通过虚构交易来虚增收入、虚减成本、虚增资产、虚减负债。
(2)篡改会计凭证:通过篡改会计凭证来掩盖舞弊行为。
(3)操纵会计政策:通过操纵会计政策来调整财务报表,达到掩盖舞弊的目的。
(4)关联交易:通过关联交易来转移资产、利润,达到舞弊目的。
三、财务领域舞弊成因分析1. 企业内部因素(1)管理不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为舞弊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
(2)激励机制不完善:企业激励机制不合理,导致员工为追求个人利益而进行舞弊。
(3)道德风险:企业内部员工道德素质不高,缺乏职业道德,容易产生舞弊行为。
2. 外部因素(1)市场竞争激烈: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追求市场份额,可能会采取不正当手段,包括财务舞弊。
(2)法律法规不完善: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在防范财务舞弊方面存在不足,为舞弊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
(3)监管力度不足:监管部门对企业的监管力度不够,导致企业舞弊行为难以得到有效遏制。
四、财务领域舞弊危害分析1. 侵害股东利益:财务舞弊导致企业财务报表失真,损害股东利益。
2. 误导投资者:财务舞弊误导投资者,导致投资决策失误。
3. 损害企业信誉:财务舞弊使企业信誉受损,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
4. 社会影响:财务舞弊扰乱市场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平正义。
五、防范与打击财务领域舞弊措施1.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财务活动的监督和管理。
常见的财务舞弊形式和方法
常见的财务舞弊形式和方法财务舞弊是指企业或个人通过欺诈、虚报、隐瞒等手段,对财务报表进行篡改或操纵,以达到追求个人或组织利益的目的。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财务舞弊形式和方法。
1. 虚报收入和利润虚报收入和利润是最常见的财务舞弊方式之一。
企业可以通过夸大销售额、虚构收入来源、违规记账等手段,使企业的收入和利润看起来更高,从而提高企业的股价或获得更多的融资。
然而,这种舞弊行为往往无法持续,一旦被揭露,将会对企业造成严重的信任危机。
2. 虚构资产和负债虚构资产和负债是另一种常见的财务舞弊手段。
企业可以通过虚构资产,如虚报存货、资产估值过高等方式,增加企业的净资产,从而改善企业的财务状况。
另外,企业也可以通过隐瞒负债,如逃避债务、隐瞒借款等手段,使企业的负债看起来更低,从而提高企业的信用评级。
然而,这种做法是不道德和违法的,一旦被发现,将会面临法律的制裁。
3. 虚构交易和合同虚构交易和合同是一种常见的财务舞弊方式。
企业可以通过虚构交易和合同,如虚构销售订单、虚构采购合同等手段,来增加收入或减少成本。
这种舞弊行为主要是为了美化企业的财务报表,从而达到欺骗投资者或获得更多的融资的目的。
然而,虚构交易和合同是一种违法行为,一旦被揭露,将会对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
4. 隐瞒关联方交易隐瞒关联方交易是一种常见的财务舞弊手段。
企业可以通过与关联方进行虚构交易、虚报交易金额等方式,来转移利润、逃避税收或欺骗投资者。
这种舞弊行为往往是为了满足个人或关联方的利益,而损害了企业和其他股东的利益。
因此,对于关联方交易,企业应该建立规范的制度和程序,并进行透明和公正的披露。
5. 资金挪用和侵占资金挪用和侵占是一种常见的财务舞弊行为。
企业可以通过挪用企业资金、盗用公司资产等手段,将企业的资金转移到个人账户或他人账户,并将其作为个人或他人的私人财产。
这种舞弊行为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一旦被揭露,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财务舞弊形式和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准则对财务舞弊的定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准则对财务舞弊的定义1. 引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财务舞弊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对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了负面影响。
为了规范审计行业的行为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准则》来定义和规范审计工作中的各项准则和要求。
其中之一便是对财务舞弊的定义与防范。
本文将全面、详细、完整地探讨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准则对财务舞弊的定义。
2. 财务舞弊的概念财务舞弊是指在财务报告中故意虚增收入、减少费用或隐藏负债等手段,以欺骗利益相关方和违法逃避税收等目的进行的违法、不道德的行为。
财务舞弊不仅损害了企业的声誉和利益,还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破坏了市场秩序和信任机制。
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准则对财务舞弊有着明确的定义和规定,以保护公众利益和维护社会稳定。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准则对财务舞弊的定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准则》,财务舞弊可以被定义为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故意进行虚假记账、涂改账目和报表等行为,以掩盖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误导利益相关方的判断和决策。
财务舞弊不仅包括故意虚增收入、减少费用和隐藏负债等行为,还包括利用关联方交易、跨国转移定价、计提不合理的准备金和减值准备等手段进行的欺骗行为。
以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准则对财务舞弊的详细要求:3.1 虚假记账和涂改账目企业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财务会计准则的要求编制真实、完整的财务报表。
虚假记账是指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故意记载虚构或错误的交易、收益和费用等信息,以掩盖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
涂改账目是指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故意篡改、删除、修改原始账目的内容,以掩盖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
审计师应当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全面审计,查实和揭示虚假记账和涂改账目的情况,并据此发表审计报告。
3.2 关联方交易和跨国转移定价关联方交易是指企业与其关联方进行的交易,包括购买和销售商品、提供和获取服务、借款和担保等。
关联方之间的交易往往存在利益输送和财务舞弊的风险。
财务报告舞弊
财务报告舞弊
财务报告舞弊是指企业在编制或披露财务报告过程中故意提供虚假或误导性的财务信息,以达到欺骗投资者、管理层、监管机构或其他利益相关方的目的。
财务报告舞弊可能涉及以下几种形式:
1.虚增收入:企业可能通过销售不存在的产品或服务、操纵销
售收入确认时间或方式等手段,虚增收入,以提高企业财务表现。
2.夸大资产价值:企业可能以假报资产、低价借款或虚构交易
等方法,夸大资产的价值,以增加企业的净资产。
3.隐藏负债:企业可能通过转移债务、虚构债务等手段,隐藏
实际存在的负债,以降低企业负债水平。
4.虚增利润:企业可能通过虚构费用、会计处理误导等方法,
虚增支出,从而增加利润水平。
5.误导性披露:企业可能通过不完整、误导性或欺诈性的财务
披露,隐藏重要财务信息,带来错误的投资决策。
财务报告舞弊对投资者和企业都带来严重的后果。
投资者可能因错误的财务信息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导致财产损失。
同时,财务报告舞弊也会损害企业的声誉和信誉,对其市场价值和融资能力造成持续性的影响。
为了防止和打击财务报告舞弊,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和完整。
监管机构也应加强对企业财务报告的监管,加大对财务报告舞弊的打击力度,提高
违法成本。
投资者在投资时应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提高识别财务报告舞弊的能力。
财务舞弊的形式有哪些
财务舞弊的形式有哪些引言财务舞弊是指企业或个人故意进行的财务操作,旨在误导他人或隐藏真相,从而达到谋取不当利益的目的。
财务舞弊不仅涉及到企业内部的信任问题,还会对整个经济体系产生严重负面影响。
本文将介绍财务舞弊的几种常见形式,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财务安全的重要性。
1. 虚假销售和收入操纵虚假销售和收入操纵是财务舞弊中最常见的形式之一。
企业通过制造虚假的销售订单或销售合同,来虚增收入和业绩。
这种方式通常会涉及伪造销售记录、虚构销售合同等手段。
虚假销售和收入操纵的目的是通过增加推销员的销售业绩来获取奖金或提成。
此外,企业还可能利用这种手段欺骗投资者和金融机构,吸引更多的投资或获得更好的贷款条件。
2. 虚构支出和费用操纵与虚假销售相类似,虚构支出和费用操纵也是一种常见的财务舞弊手段。
企业可以通过夸大费用支出、虚构成本等方式来人为地降低税负和企业业绩。
这通常包括虚构政府罚款、假发票、虚假往来账目等手段。
虚构支出和费用操纵的目的是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使企业能够少缴税款或者获得其他税收优惠。
通过这种手段,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现金流,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也使企业更具竞争力。
3. 资产贬值和价值操纵资产贬值和价值操纵是另一种常见的财务舞弊手段。
企业可以通过夸大资产贬值、减少资产价值等方式来人为地降低企业的净值和资产负债表。
这通常包括虚构资产损失、人为操纵资产净值等手段。
资产贬值和价值操纵的目的是掩盖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使企业看起来更具吸引力和稳定性。
这种手段常常用于欺骗潜在投资者和债权人,获取更好的投资或借款条件。
4. 资金侵占和挪用资金侵占和挪用是一种非常严重的财务舞弊行为。
企业内部的管理人员或雇员利用职务之便,在企业账户和资金管理中进行非法操作,将企业的资金用于个人目的,例如私人消费、资本市场投资等。
资金侵占和挪用不仅导致企业财务状况的严重恶化,还会损害企业的声誉和信用。
这种行为往往需要长期进行,才能在企业内部建立起合法性的外观,进一步欺骗其他员工和管理人员。
常见的财务舞弊形式和方法
常见的财务舞弊形式和方法财务舞弊是指企业或个人通过伪造、篡改、遗漏财务信息,或利用各种手段虚构交易、夸大收入、缩小成本等方式来误导他人,达到非法获取利益的目的。
以下是常见的财务舞弊形式和方法:一、收入虚增1. 虚构销售:企业虚构销售收入,通过编造假的销售合同、发票等虚假文件来夸大销售额。
2. 过度确认收入:企业将未实际收到的款项确认为收入,以增加财务报表的收入金额。
3. 销售退货退款虚增:企业通过虚构销售退货、虚增退款金额等手段来增加收入。
二、成本缩减1. 虚增费用:企业通过虚构费用、虚增成本等方式来减少利润,以逃避税务监管。
2. 资产减值抵销:企业将未实际发生的资产减值损失抵消利润,以减少纳税金额。
3. 虚构成本:企业通过虚构原材料采购、虚构生产成本等方式来减少盈利,达到逃税目的。
三、资产贬值1. 虚构资产:企业虚构资产价值,通过编造虚假的资产凭证、报告等手段来夸大资产规模,提高企业信用。
2. 资产转移:企业将财务报表中的资产转移到他处,以减少负债、增加净资产,提高企业价值。
3. 资产估值调整:企业对资产价值进行虚高或虚低估计,以调整净资产,达到欺骗投资者或逃税的目的。
四、偷逃税款1. 虚假报税:企业通过编造虚假的税务报表、凭证等方式来隐瞒真实的营业收入或利润,以逃避缴纳税款。
2. 偷漏税款:企业通过隐瞒收入、虚构费用等手段来偷逃应缴纳的税款。
3. 利用税收漏洞:企业通过利用税法规定的漏洞,以合法方式来减少应缴纳的税款。
五、财务报表造假1. 虚构资产负债表:企业通过编造虚假的资产负债表来夸大资产规模,提高企业信用。
2. 虚增利润表:企业通过虚构收入、虚增利润等方式来误导投资者,提高企业价值。
3. 隐瞒重要信息:企业通过隐瞒重要信息、虚构交易等手段来误导投资者,掩盖真实的财务状况。
六、内部控制缺失1. 职务侵占:企业内部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将企业资金、财产据为己有。
2. 资金挪用:企业内部人员将企业的资金挪用到个人账户或他处,以谋取私利。
财务报告舞弊的现状分析(3篇)
第1篇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财务报告舞弊问题日益严重,给企业、投资者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本文从财务报告舞弊的定义、类型、成因、现状及防范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期为我国企业防范财务报告舞弊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引言财务报告舞弊是指企业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通过虚构、隐瞒、歪曲等手段,使财务报告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行为。
近年来,财务报告舞弊事件频发,给企业、投资者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因此,分析财务报告舞弊的现状,探讨其成因和防范措施,对于维护我国金融市场稳定、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财务报告舞弊的定义与类型1. 定义财务报告舞弊是指企业为了实现非法目的,通过虚构、隐瞒、歪曲等手段,使财务报告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行为。
其主要目的是误导投资者、债权人、监管部门等利益相关者,以获取不正当利益。
2. 类型根据舞弊手段的不同,财务报告舞弊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虚构交易:企业虚构交易,夸大收入、利润,降低负债,以美化财务报告。
(2)隐瞒交易:企业隐瞒实际交易,故意少计收入、利润,高估负债,以掩盖财务问题。
(3)歪曲事实:企业对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故意夸大或缩小某些财务指标,误导利益相关者。
(4)滥用会计政策:企业滥用会计政策,故意选择有利于自身的会计处理方法,以操纵财务报告。
三、财务报告舞弊的成因1. 监管环境因素(1)监管制度不完善:我国现行财务报告制度存在一定程度的漏洞,为企业舞弊提供了可乘之机。
(2)监管力度不足:监管部门在监管过程中,存在监管不到位、处罚力度不够等问题。
2. 企业内部因素(1)管理层利益驱动:企业管理层为了实现业绩目标,不惜采取舞弊手段。
(2)内部审计机制不健全:企业内部审计机构不独立,审计工作流于形式,无法有效发现和防范舞弊。
(3)员工职业道德缺失:部分员工职业道德素质不高,为舞弊行为提供便利。
3. 社会环境因素(1)市场竞争激烈: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了脱颖而出,不惜采取舞弊手段。
关于财务舞弊及对策
严格执法处罚
加大处罚力度
对财务舞弊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加大处罚力度,形成威慑效应。
严格执法程序
确保执法程序合法、公正,防止 权力滥用和冤假错案。
加强司法衔接
加强与司法机关的衔接配合,形 成打击合力,提高打击效果。
提高违法成本
提高罚款金额
增加财务舞弊的罚款金额,提高违法成本,让违 法者付出沉重的代价。
对违法行为进行打击
政府应加大对财务舞弊行为的打击力度,严格追究相关人员的法 律责任。
04
财务舞弊的治理对策
加强监管力度
建立完善的监管制度
制定严格的财务报告和审计制度,确保企业的财务信息真实可靠 。
强化内部控制体系
推动企业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防止财务舞弊的发生。
加强对中介机构的监管
对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机构等中介机构进行严格监管,确保其执业 质量和道德规范。
虚增无形资产
企业虚增无形资产价值,以夸 大资产规模和品牌价值。
提前确认在建工程
企业将尚未完工的在建工程提 前确认,以增加资产规模。
隐瞒负债
隐瞒短期负债
企业隐瞒短期负债,以降低负债率。
虚假债务重组
企业通过虚假债务重组,如债务豁免或债务 延期等手段,以降低负债规模。
隐瞒长期负债
企业隐瞒长期负债,以降低负债压力。
隐瞒或有负债
企业隐瞒或有负债,如担保、诉讼等,以降 低负债压力。
隐瞒交易
隐瞒关联方交易
企业隐瞒与关联方的交易,以降低交 易透明度。
隐瞒或有事项
企业隐瞒或有事项,如未决诉讼、担 保等,以降低风险压力。
虚假合同
企业签订虚假合同,以掩盖真实交易 目的。
违规资金拆借
财务舞弊分析及治理对策
财务舞弊分析及治理对策引言财务舞弊是指企业或组织中的员工或管理层故意通过伪造、篡改或隐瞒财务信息等手段,以获得个人或集体利益的行为。
财务舞弊对企业以及整个经济系统都具有严重的危害性,可能导致信任破裂、投资者撤离、股价跳水等负面影响。
因此,分析和治理财务舞弊成为了企业风控和治理的重要课题。
财务舞弊的常见形式财务舞弊有多种形式,常见的包括以下几种:1.虚假销售收入:企业虚构销售交易或夸大销售额,以增加收入。
这种舞弊的表现为增加虚假销售凭证或销售合同。
2.虚报资产或负债:企业通过虚报资产或负债,以影响财务报表的呈现。
这种舞弊的手段包括未披露相关的资产或负债、故意误报资产或负债的价值等。
3.收益管理:企业通过调整收入或费用的确认时机或金额,以达到控制当期利润的目的。
这种舞弊通常与企业对外承诺的业绩目标有关。
4.虚增费用或损失:企业通过虚增费用或损失,以降低当期利润。
这种舞弊通常与企业对外承诺的业绩目标有关。
5.虚假财务报表披露:企业故意隐瞒或篡改财务信息,以欺骗投资者或审计人员。
这种舞弊可能导致投资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作出错误的决策。
财务舞弊的影响财务舞弊对企业和整个经济系统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主要影响包括:1.投资者信任破裂:财务舞弊会降低投资者对企业的信任,导致投资者撤离,股价大幅下跌。
这会对企业的资金流动造成不利影响,进而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
2.风险暴露增加:财务舞弊可能导致企业的财务状况被人为地弄虚作假,进而使企业的真实风险暴露被掩盖。
这会给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带来风险,可能导致金融危机。
3.市场秩序扰乱:财务舞弊会扰乱市场秩序,使市场上的资源分配不合理。
这会影响经济的正常发展,导致资源浪费和社会财富流失。
财务舞弊的治理对策为了防范和治理财务舞弊,企业和监管机构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对策:1.加强内部控制: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明确责任分工,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可靠。
内部控制的核心包括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与审计等环节。
财务舞弊法律后果(3篇)
第1篇一、引言财务舞弊是指企业或个人在财务报表中故意隐瞒、虚构、篡改或遗漏财务信息,以误导投资者、债权人、监管机构或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行为。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财务舞弊现象日益严重,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本文旨在分析财务舞弊的法律后果,以警示企业及个人遵守法律法规,维护市场秩序。
二、财务舞弊的法律后果1.刑事责任(1)刑事责任主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财务舞弊的刑事责任主体包括企业、企业负责人、财务负责人、会计人员等。
其中,企业作为刑事责任主体,需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2)刑事责任类型财务舞弊的刑事责任类型主要包括:①虚假陈述罪:企业或个人在财务报表中故意隐瞒、虚构、篡改或遗漏重要财务信息,误导投资者、债权人、监管机构或其他利益相关者,情节严重的,构成虚假陈述罪。
②欺诈发行证券罪:企业通过虚构、隐瞒重要事实,或者编造重大虚假内容,发行股票、债券、基金等证券,骗取投资者购买,情节严重的,构成欺诈发行证券罪。
③提供虚假财务报告罪:企业、企业负责人、财务负责人、会计人员等在财务报表中故意隐瞒、虚构、篡改或遗漏重要财务信息,提供虚假财务报告,情节严重的,构成提供虚假财务报告罪。
④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企业、企业负责人、财务负责人、会计人员等利用内幕信息,进行证券交易,或者泄露内幕信息,情节严重的,构成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
⑤职务侵占罪:企业负责人、财务负责人、会计人员等利用职务便利,侵占企业财物,情节严重的,构成职务侵占罪。
2.民事责任(1)赔偿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财务舞弊的企业、企业负责人、财务负责人、会计人员等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赔偿损失的对象包括投资者、债权人、其他利益相关者等。
(2)违约责任财务舞弊的企业、企业负责人、财务负责人、会计人员等违反合同约定,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3.行政责任(1)行政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财务舞弊的企业、企业负责人、财务负责人、会计人员等应当受到行政处罚。
财务舞弊知识点
财务舞弊知识点1. 什么是财务舞弊?财务舞弊是指企业或组织内部人员以非法手段,以获得私利为目的对财务活动进行欺诈和篡改的行为。
这些行为可能包括虚报财务报表、侵占公司资产、个人挪用资金等,都会对企业的财务稳定和经营发展带来严重的危害。
2. 财务舞弊的类型2.1 财务报表欺诈财务报表欺诈是指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故意虚假地夸大或缩小财务状况、业绩或现金流量的情况。
常见的手段包括虚报收入、操纵费用、隐藏资产负债等,以制造虚假的经营状况。
2.2 资金侵占资金侵占是指企业内部人员通过虚构或篡改账目等手段,将公司资金转移到个人账户或用于个人开支。
这种行为通常会导致公司的现金流紧张、支付困难,严重时甚至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
2.3 采购欺诈采购欺诈是指企业员工在采购环节中利用职权之便,以超高价格购买无用或低质量的物品或服务,从中获取私利。
这种行为会极大地增加企业的成本,损害企业利益。
3. 财务舞弊的危害财务舞弊不仅会直接损害企业的财务健康和声誉,还会对整个市场经济秩序产生恶劣影响。
其主要危害包括:•造成企业财务状况失真,影响决策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破坏企业经营环境,降低员工士气,影响企业发展。
•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甚至倒闭破产。
•影响社会信任度,扰乱市场秩序,影响行业竞争健康。
4. 预防财务舞弊的措施针对财务舞弊,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预防:•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明确的财务管理流程和授权限制。
•严格执行审计制度,加强财务信息披露,确保财务报表真实可信。
•强化内部监督机制,建立巡检、检查和监控制度,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提高员工的道德素质和财务知识,加强培训和教育。
5. 财务舞弊的查处对于发现了财务舞弊行为的企业,应该采取果断的措施进行查处,以维护企业的利益和声誉。
措施可以包括:•成立专门的内部调查组或委员会,对涉事员工进行调查和询问。
•可以借助外部审计机构或法律部门参与,确保调查的客观和公正。
•对涉事人员进行追责处理,包括停职、处罚甚至法律追诉。
财务报告舞弊现象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企业财务报告舞弊现象日益凸显。
财务报告舞弊不仅损害了企业的利益,还影响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甚至对国家金融安全构成威胁。
本文旨在分析财务报告舞弊现象的原因、表现形式及危害,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二、财务报告舞弊现象的原因1. 企业利益驱动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为了美化财务报表,提高股价,可能会采取财务报告舞弊手段。
这种现象在上市公司尤为突出,因为上市公司面临着巨大的市场竞争压力,需要通过良好的业绩表现来吸引投资者。
2. 内部控制薄弱内部控制是防止财务报告舞弊的重要手段。
然而,部分企业内部控制薄弱,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为舞弊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
3. 监管不力监管机构在监管过程中存在漏洞,导致部分企业得以逍遥法外。
此外,监管机构在执法过程中存在不严、不公等问题,也助长了舞弊现象。
4. 会计准则不完善会计准则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舞弊提供了可操作的空间。
部分会计准则过于复杂,难以理解,导致企业会计人员对准则的理解出现偏差,从而引发舞弊行为。
5. 社会风气影响社会风气对财务报告舞弊现象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一些企业为了追求短期利益,不惜采取舞弊手段,这种风气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舞弊现象。
三、财务报告舞弊现象的表现形式1. 收入确认舞弊企业通过提前确认收入、虚构收入等方式,人为提高利润,美化财务报表。
2. 成本费用舞弊企业通过虚列成本、少计费用等手段,降低成本费用,提高利润。
3. 资产负债舞弊企业通过虚增资产、虚减负债等方式,美化财务报表,误导投资者。
4. 投资收益舞弊企业通过虚构投资收益、隐瞒投资损失等手段,美化财务报表。
5. 财务报告披露舞弊企业故意隐瞒重要信息,误导投资者。
四、财务报告舞弊现象的危害1. 损害企业利益财务报告舞弊导致企业财务状况失真,损害了企业利益。
2. 损害投资者利益投资者根据虚假的财务报告做出投资决策,导致投资损失。
3. 影响市场公平竞争财务报告舞弊企业通过虚假的财务报表获得竞争优势,损害了市场公平竞争。
财务舞弊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报告背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竞争日益激烈,部分企业为了追求短期利益,不惜采取各种手段进行财务舞弊,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损害了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
本报告针对一起典型的财务舞弊案例进行分析,旨在揭示财务舞弊的手段、危害及防范措施,为企业和监管部门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案例简介某上市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在2015年至2018年间,通过虚构交易、虚增收入、隐瞒费用等手段,虚增公司利润,误导投资者。
具体舞弊手段如下:1. 虚构交易:A公司通过虚构销售合同、虚开发票等手段,将不存在的销售收入计入公司报表,虚增营业收入。
2. 虚增收入:A公司通过提前确认收入、延长收入确认周期等手段,将本应计入下期的收入提前计入本期,虚增当期利润。
3. 隐瞒费用:A公司通过虚构费用、降低费用标准等手段,将本应计入本期的费用推迟计入下期,减少当期费用,虚增当期利润。
4. 虚增资产:A公司通过虚构资产、虚增资产价值等手段,将不存在的资产计入公司报表,虚增公司资产总额。
三、舞弊手段分析1. 虚构交易:虚构交易是财务舞弊的常见手段,企业通过虚构销售合同、虚开发票等手段,将不存在的销售收入计入报表,从而达到虚增收入、利润的目的。
在本案例中,A公司虚构了大量的销售合同,虚增了营业收入。
2. 虚增收入:虚增收入是财务舞弊的另一种常见手段,企业通过提前确认收入、延长收入确认周期等手段,将本应计入下期的收入提前计入本期,从而虚增当期利润。
在本案例中,A公司通过延长收入确认周期,将本应计入下期的收入提前计入本期,虚增了当期利润。
3. 隐藏费用:隐藏费用是财务舞弊的又一手段,企业通过虚构费用、降低费用标准等手段,将本应计入本期的费用推迟计入下期,从而虚增当期利润。
在本案例中,A公司通过降低费用标准,将本应计入本期的费用推迟计入下期,虚增了当期利润。
4. 虚增资产:虚增资产是财务舞弊的一种手段,企业通过虚构资产、虚增资产价值等手段,将不存在的资产计入报表,从而虚增公司资产总额。
财务舞弊的相关概念概念
财务舞弊的相关概念概念
1. 财务舞弊:指企业或个人通过虚假或不当的财务行为,以获得不当利益或规避损失的行为。
2. 财务造假:指虚构账目、升高利润等方式来欺骗投资者、上市公司监管委员会及其他相关方的行为。
3. 非法转移资产:指个人或企业通过虚构、隐瞒或者变相的方式,将公共或私人资产非法转移至个人或者其他机构。
4. 洗钱:指通过各种手段,将非法资金转化为合法资金的行为。
5. 资金挪用:指个人或企业非法占用公共或个人资金的行为。
6. 应收账款虚增:指企业故意将未收回的账款虚构为已收回的账款,以提升企业的经营业绩与资本结构。
7. 财务陈述假冒:指企业或个人故意通过假冒伪造财务报表,或者以其他虚假陈述方式来欺骗投资者及其他相关方的行为。
8. 隐瞒真相:指企业或个人故意隐瞒财务情况或者虚假宣传的行为。
财务舞弊的原理和方法
财务舞弊的原理和方法
财务舞弊是指通过操纵财务数据、欺诈记账或其他非法手段,以牟取个人或组织利益的行为。
财务舞弊的原理和方法可以主要归纳为以下几点:
1. 收入改变:财务舞弊常常通过改变公司收入的核算方式来虚增或隐瞒实际收入。
例如,虚构销售收入或利用虚假合同获得非法费用。
2. 成本虚增:通过夸大成本、冒名或虚构购买物品、服务或设备来增加费用,从而降低实际收益。
例如,虚报原材料成本、设备维护费用或员工报销等。
3. 资产减少:通过虚增资产损失或贬值、操纵资产计提准备、编造资产转移等方式将企业资产转移或隐匿,以达到个人或组织的非法目的。
4. 负债增加:通过编造虚假负债、虚增负债金额、隐瞒债务等方式,掩盖企业真实负债状况或将风险转移给他人。
5. 虚假报表:通过伪造财务报表、虚构交易、调整账户余额等手段,使财务报表呈现错误的财务状况和业绩,欺骗投资者、合作伙伴和监管机构。
6. 内部勾结:财务舞弊通常需要多方内外部人员的合谋与勾结,通过内外部人员相互串通来隐藏欺诈行为,共同从中获利。
财务舞弊的方法因企业和个人的实际情况而有所不同,可以结合具体情况采用伪造凭证、编造交易、控制会计制度、篡改账户余额、虚构营业额等多种方法。
这些方法往往在业务环节、财务核算、内部控制等方面寻找漏洞并进一步加以利用。
财务人员舞弊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财务舞弊是指企业财务人员利用职务之便,通过伪造、篡改、隐匿、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表等手段,以达到非法获取经济利益的行为。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财务管理日益复杂,财务舞弊案件也呈现出上升趋势。
本报告通过对某企业财务人员舞弊案例的分析,旨在揭示财务舞弊的特点、原因和防范措施,为我国企业加强财务管理提供参考。
二、案例背景某企业成立于1990年,主要从事制造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行业领军企业。
近年来,由于市场竞争加剧,企业业绩下滑,财务状况恶化。
2018年,企业内部审计发现财务部门存在严重违规现象,经调查发现,财务人员李某涉嫌舞弊。
三、案例经过1. 发现线索2018年,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在对财务报表进行审核时,发现某笔业务收入与实际销售情况不符。
审计人员进一步调查发现,该笔业务收入被李某篡改,用于掩盖其个人支出。
2. 调查取证审计部门成立专项调查组,对李某进行调查。
经查,李某自2015年起,利用职务之便,采取虚列支出、伪造发票、虚增成本等方式,非法侵占企业资金。
调查组共发现李某涉嫌舞弊金额达数百万元。
3. 处理结果根据调查结果,企业对李某进行了严肃处理,将其开除并追究相关责任。
同时,企业对财务部门进行全面整顿,加强内部控制,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四、案例分析1. 舞弊特点(1)手段隐蔽:李某通过虚列支出、伪造发票等方式,将舞弊行为隐藏在正常业务中,不易被发现。
(2)金额较大:李某舞弊金额达数百万元,对企业财务状况造成严重影响。
(3)时间长:李某舞弊行为持续数年,说明企业内部控制存在严重漏洞。
2. 舞弊原因(1)内部监督不力:企业内部审计部门未能及时发现李某的舞弊行为,说明内部监督机制存在缺陷。
(2)道德风险:李某利用职务之便,追求个人利益,道德风险意识淡薄。
(3)制度漏洞: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为舞弊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
3. 防范措施(1)加强内部审计:设立独立的审计部门,定期对财务报表进行审核,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十大招数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十大招数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十大招数引言在现代商业环境下,上市公司是各类投资者最常选择的投资标的,而财务报表是评估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的重要工具。
然而,一些上市公司为了获得更高的股价和资本市场的青睐,可能会采取各种手段来进行财务舞弊。
本文将介绍上市公司常见的财务舞弊十大招数,并指出防范措施。
1. 收入的虚增上市公司为了提高营收和业绩,可能通过虚增销售额等手段来夸大收入。
这包括虚构销售合同、提前确认收入、通过子公司进行内部交易等。
应对措施:审查销售合同的真实性和合理性。
对公司的销售额进行财务分析和调研。
广泛收集市场和客户的反馈意见。
2. 资产负债表的操纵上市公司可能通过虚增资产和减少负债来改善财务状况。
例如,将无形资产进行估值调整,转移资产到关联公司,或是通过资本化费用等手段。
应对措施:审查资产负债表的项目和估值方法。
比较公司财务数据与行业平均水平。
监控公司长期投资和固定资产的增加情况。
3. 利润数据的篡改上市公司可能通过虚增利润或隐藏亏损来误导投资者。
他们可能通过变更会计政策、进行错误的预测、隐藏费用等手段来操纵利润数据。
应对措施:审查公司会计政策的变化。
关注公司关键利润指标的增长幅度和稳定性。
比较公司利润数据与行业平均水平。
4. 关联交易的滥用上市公司可能通过关联交易来转移资金或隐藏损失。
他们可能与关联方进行借款、销售、采购等交易,但交易价格可能会被远离市场价格。
应对措施:审查公司关联交易的额度、价格和必要性。
比较公司关联交易的价格与市场价格。
监督相关的董事会成员是否具有独立性。
5. 隐瞒重要信息上市公司可能在财务报表中隐瞒重要信息,以误导投资者。
例如,不披露重大的坏账坏账准备、法律纠纷、关键员工离职等。
应对措施:审查公司年报、季度报告等财务报表。
关注公司公告和新闻报道。
定期与公司管理层和投资者交流。
6. 裁员成本的减少上市公司可能通过减少员工人数和降低员工薪酬等方式来降低成本,并提高盈利能力。
财务舞弊结果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报告摘要本报告针对某公司近期发生的财务舞弊事件进行深入分析,旨在揭示舞弊原因、手段、影响及后果,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建议。
通过本次分析,有助于提高公司内部控制水平,防范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二、背景介绍某公司成立于2000年,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
近年来,公司业绩稳步增长,但在2019年年底,公司财务报表被审计师发现存在严重的财务舞弊行为。
经调查,公司部分管理人员涉嫌通过虚构业务、虚增收入、隐瞒费用等手段,虚增公司利润,以达到个人利益的目的。
三、舞弊事件概述1. 舞弊手段(1)虚构业务:部分管理人员通过伪造合同、虚开发票等方式,虚构销售业务,虚增收入。
(2)虚增收入:部分管理人员通过调整销售价格、延迟确认收入等方式,虚增收入。
(3)隐瞒费用:部分管理人员通过调整成本、隐瞒费用等方式,降低费用支出,提高利润。
2. 舞弊时间:2016年至2019年。
3. 舞弊金额:涉及金额约5000万元。
四、舞弊原因分析1. 内部控制缺陷(1)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缺乏对关键业务流程的监督和制约。
(2)内部控制执行不到位:部分管理人员对内部控制制度认识不足,执行不到位。
2. 人力资源管理问题(1)薪酬激励制度不合理:公司薪酬激励制度与业绩考核脱节,导致部分管理人员为追求个人利益而进行舞弊。
(2)员工培训不足:部分管理人员缺乏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对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了解不深。
3. 监督机制不完善(1)审计监督不到位:公司内部审计部门监督力度不足,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财务舞弊行为。
(2)外部审计存在缺陷:外部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未能发现公司财务报表中的异常情况。
五、舞弊后果分析1. 经济损失:公司因财务舞弊导致利润虚增,虚增金额约5000万元,给公司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2. 信誉受损:公司财务舞弊事件被曝光后,公司声誉受到严重影响,客户和投资者对公司失去信心。
3. 法律风险:公司财务舞弊行为可能涉及违法违规,给公司带来法律风险。
中国注册会计师对财务舞弊的定义
中国注册会计师对财务舞弊的定义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一、财务舞弊的概念。
财务舞弊是指企业为达到某种目的而故意在财务报告中做出虚假陈述或多种形式的财务操纵行为,以欺骗利益相关者,损害其利益。
财务舞弊经济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财务舞弊是指企业通过虚构交易、隐瞒债务、夸大资产、虚增收入等手段,以达到非法目的或误导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的行为。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财务舞弊现象日益严重,给我国经济和社会稳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财务舞弊的经济分析,揭示其产生的原因、危害及应对措施,为我国防范和打击财务舞弊提供参考。
二、财务舞弊的原因分析1. 盈利压力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企业面临巨大的盈利压力。
部分企业为了达到业绩目标,不惜采取财务舞弊手段虚增收入、隐瞒成本,以提升企业盈利能力。
2. 利益驱动财务舞弊往往涉及企业内部管理层、股东、债权人等多方利益。
在利益驱动下,部分企业为了实现个人或集团利益最大化,不惜采取舞弊手段。
3. 法规不完善我国财务法规体系尚不完善,部分法规存在漏洞,为财务舞弊提供了可乘之机。
此外,执法力度不足、监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也使得财务舞弊行为难以得到有效遏制。
4. 内部控制缺陷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到位,导致财务舞弊行为有机可乘。
例如,缺乏有效的审计、监督和激励机制,使得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
5. 企业文化因素部分企业内部存在不健康的竞争文化,企业领导层为了追求短期利益,忽视长期发展,导致财务舞弊行为屡禁不止。
三、财务舞弊的危害分析1. 侵害投资者利益财务舞弊行为会导致投资者对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产生误判,进而导致投资决策失误,侵害投资者利益。
2. 影响资本市场稳定财务舞弊行为会扰乱资本市场秩序,导致股价波动、市场失灵,甚至引发金融危机。
3. 损害企业声誉财务舞弊行为会损害企业声誉,降低企业品牌价值,影响企业长远发展。
4. 加剧社会不公财务舞弊行为会导致财富分配不均,加剧社会不公,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四、应对财务舞弊的措施1. 完善法规体系加强财务法规体系建设,填补法规漏洞,提高执法力度,确保法规的有效实施。
2. 强化内部控制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加强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提高内部控制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务舞弊应收账款在账户分类上属资产类账户,在企业流动资产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利用应收账款舞弊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和支付能力、偿债能力及周转能力,同时其坏账风险对企业盈利状况也会有直接的影响。
开展应收账款审计,是审计规避风险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笔者在实践中摸索了对利用应收账款舞弊行为的审计查帐技巧,现提供同行在工作中参考:一、应收账款舞弊的表现及其目的1、设置账户时的舞弊表现:一是有的企业不按规定设置应收账款明细分类账,而是将各种债权统统记入应收账款账户,以模糊债务人的手法,造成债权不明淅;二是有的企业把往来款项全部记入应收账款科目,用以掩盖不正常的经营活动。
2、会计核算时的舞弊表现:一是混淆应收账款的核算内容和使用范围,从而影响核算内容的正确性;二是有的企业将不属于应收账款的经济业务列作应收账款处理;三是有的企业虚构应收账款业务,虚增收入和利润,粉饰经营业绩;四是有的企业发生应收账款业务,却不进行会计核算,虚减收入和利润,偷漏税金;五是有的企业销售已取得货款,却继续作应收账款挂账,将货款予以或挪用或作“小金库”存放。
六是有的企业移花接木将长短期投资收益纳入应收账款核算,借以偷漏税金。
3、到期收回时的舞弊表现:按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应收账款”应在一年内收回,但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应收账款到期后,因为多种因素如债务人无力按时支付、经办人收取对方好处费故意到期不回收等,使应收账款长期挂账;还有的故意将已收回的“应收账款”不按规定及时结转,长期挂账,达到挪用的目的。
4、选择核算方法时的舞弊表现: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在现金折扣的情况下,应收账款的入账金额应采用总价法,即应收账款按未抵减销货折扣前的总额作为入账金额。
在实际工作中,有的企业往往采取净额法入账,目的是为了减少应纳税额。
5、上下年度办理结转时的舞弊表现:有的在年终结账时,将某账户或几个账户的余额分解或合并到下年度新账的几个或一个账户中去,不进行账务处理就可以达到某种舞弊目的。
如将有关费用直接记入“应收账款”科目,年底结转新账时,则将此款项余额合并到“在建工程”科目或“待摊费用”科目,这样就把费用转嫁为基建成本或“待摊费用”挂账。
6、处理坏账损失时的舞弊表现:一是核销坏账损失时不履行手续,没有经过批准就擅自核销;二是随意变更坏账损失处理方法,直接转销法和备抵法混用;三是备抵法下,人为扩大计提范围和计提比例,达到多提坏账准备,多列管理费用,偷逃所得税的目的;四是年末或定期调整坏账准备金额时不考虑坏账准备的实有余额;五是不按坏账确认的标准确认坏账发生,将预计可收回的应收账款作为坏账处理,将本该确认为坏账的应收账款长期挂账,造成资产不实;六是收回已转销的坏账时,不增加“坏账准备”,而是作为“营业外收入”或“应付账款”或不入账,作为内部“小金库”处理或贪污私分。
从以上各类舞弊表现可以看出,应收账款舞弊行为主要两个方面。
企业方面,一是通过应收账款造假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用以美化企业形象,达到谋求企业或者相关集团利益的目的;二是设置“小金库”达到贪污私分的目的;三是偷漏税金的目的。
个人方面主要是达到谋求私利,贪污或挪用企业资金的目的。
二、企业应收账款审计应从评价内控制度基础入手。
对应收账款进行内控制度评价,目的是充分把握应收账款收付业务的合规性、合法性、可靠性及应收账款坏账处理的适当性,便于有针对性的对企业应收账款实施审计。
1、进行内控制度评价应抓住四个侧重点。
一查企业是否建立了明确的职责分工制度;二查企业是否建立了应收账款催收货款制度;三查企业是否对每笔赊销业务的应收账款都严格控制并分类登记;四查企业是否建立了坏账审批制度。
2、进行应收账款收付业务内控制度评价。
主要是审查应收账款的范围、计价和核算等内容,其审查要点放在应收账款的正确性和真实性方面,防止企业捏造应收账款,或者会计人员利用应收账款进行贪污或挪用的情况发生。
3、进行应收账款坏账处理内控制度评价。
主要审查提取坏账准备的范围和基数是否符合规定,有无扩大计提范围和增加计提基数的问题;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是否控制在规定范围内;企业发生的坏账是否确实存在,有无弄虚作假行为;企业的坏账损失账务处理是否及时、得当、有无虚增收益的情况。
三、应收账款舞弊行为的审计技巧1、应收账款数据正确性的审计技巧。
首先将“应收账款明细表”的有关金额复核加计,并与其报表数、总账数和明细账合计数进行核对,看其是否相符。
其次是审计部分应收账款明细账,复核发生额及余额计算是否正确。
第三是审计“应收账款”部分明细账与其对应的会计凭证相核对账户余额是否正确。
第四是审计应收账款的截止是否正确。
2、应收账款内容真实性审计技巧。
一是函证应收账款确定其真实性。
二是审计其销售合同、销售订单、销售发票副本和发运凭证等确定其存在的真实性。
三是盘点“库存商品”,审计应收账款是否由于销售商品而形成的,以确定其真实性。
四是审计年度结算后是否有大量退货的现象,以确定其真实性。
3、应收账款业务合法性的审计技巧。
一是审计产品销售合同确定是否有虚增应收账款账户,调节利润,夸大经营成果的现象。
二是审计是否有利用“应收账款”科目转移资金,调平账款的现象。
三是审计是否有将已收到的应收账款不入账或推迟入账时间,以达到挪用或据为己有的目的。
四是审计坏账是否经过合法的程序和可靠的依据。
4、应收账款合理性的审计技巧。
一是审计应收账款的期末余额是否正常。
二是审计应收账款的增减变动情况及原因。
三是审计坏账准备的计提和处理情况。
四是审计时间较长的应收账款的原因。
五是审计商品赊销、销货折扣和折让、坏账损失等是否经过审批手续。
5、应收账款账务处理合规性的审计技巧。
首先对企业发生应收账款,是否按应收金额,借记本科目,按确认的营业收入,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等科目。
收回应收账款时,是否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涉及增值税销项税额的,是否进行相应的处理。
其次查代购货单位垫付的包装费、运杂费,是否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收回代垫费用时,是否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本科目。
再次是查企业与债务人进行债务重组,是否分别按债务重组的不同方式进行分别处理。
6、应收账款会计报表列示恰当性的审计技巧。
一是审计应收账款的“年初数”是否是上年的“期末数”。
二是审计“应收账款”是否根据科目所属和明细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合计,减去“坏账准备”科目中有关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
三是审计应收账款科目所属明细科目期末有贷方余额是否在“预收账款”项目类填列。
4.审计对象如果是上市公司,其会计报表附注是否披露期初、期末的账龄分析,是否披露期末欠款金额的单位账款,是否披露持有5%以上(含5%)股份的股东单位账款。
四、企业应收账款审计的四种常用方法1、常规检查法,也称核对法。
就是将应收账款明细账的余额与总分类账的余额进行核对,看余额是否一致;将应收账款的账、表、证互相核对,看是否相符。
2、分组分析法。
就是按一定标志将属于同一类型的应收账款进行归类分析的方法。
通常的分类标志约有五类,第一类是正常款项,凭证齐全,手续完备,债务人有支付能力,回收不成问题的应收账款;第二类是催收款项,凭证齐全,手续完备,债务人有支付能力,但已愈期,经催收可以收回的应收账款;第三类是疑问款项,凭证齐全,手续完备,但因某些原因需要落实的应收账款;第四类是待决款项,就是应收账款发生债务争议,已经提起诉讼或请求调解,但尚未结论的应收账款;第五类是坏账,表明因种种原因已经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
3、账龄分析法。
就是根据应收账款自实际发生日起,到审计日止的时间长短,进行账龄分析的方法,通常是将应收账款按照发生的时间段来编制进行试算的。
4、函询查证法。
就是通过函电方式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进行联系查对,以从外部取得应收账款真实正确性的有力证据。
如果企业的应收款数目较多,可以用随机抽样的方法确定应予发函查证的客户或选择有可能出现舞弊行为的客户发函询证。
! "提要当今一些企业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利用应收账款进行会计舞弊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严重地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造成资源配置失效、企业资产流失和财富分配不均。
文章揭示了一些上市公司常用的利用应收账款进行舞弊的手段,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及对策措施。
! "关键词应收账款;舞弊方式;防范措施! " ’ +作者简介温彩秀(—),女,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江西南昌#$%& (())*$应收账款是企业对外赊销商品、材料、提供劳务以及其具销售发票,确认收入实现。
他原因,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的单位收取的款项。
市场(二)发生销货退回时不调整应收账款,达到虚增利润目经济是信用经济,应收账款是企业流动资金的重要组成部的。
这种手法的操作一般比较隐蔽,由于销售是实际存在的,分,由于应收账款没有实物形态,且具有变现性强的特点,必单证、销售合同、出货单都是实际存在的。
发生销售退回后,然造成管理上的难度,很容易成为某些单位或者个人虚构业不调整或者是没有及时调整应收账款,不管是否有意都将虚务、弄虚作假、贪污国家资产进行各种舞弊活动的工具。
因而增应收账款,虚增企业利润,对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形成误导。
探讨应收账款舞弊的方式及其防范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三)在有销售折扣的情况下应收账款采用净价法入账。
一、应收账款会计舞弊的目的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在销售折扣条件下,应收账应收账款会计舞弊主要出于企业和个人两方面的目款应按总价法入账。
一些企业之所以采用净价法,其主要目的。
一方面,企业通过应收账款造假提供虚假会计信息,这是的是想推迟纳税,占用国家资金。
应收账款会计舞弊的主要类型。
此类会计舞弊国外早已有(四)通过计提秘密坏账准备人为调节利润。
我国《企业之,主要特点是以美化公司形象,而达到谋求企业或者相关会计制度》规定,应收账款年末提取坏账准备的方法和额度集团的利益的目的。
另一方面,是个人通过应收账款舞弊谋可以由企业自己定。
于是,坏账准备的提取成了企业操纵企求私利,这种舞弊也较为常见。
业利润的又一重要方式。
具体方式如下:二、应收账款会计舞弊的主要方式很多企业在实务中采用账龄分析法提取坏账准备,这#,(一)捏造或通过提前确认应收账款,以达到虚增收入、样在应收账款总额不变的前提下,可以人为改变应收账款账虚增利润的目的。
上市公司要提高报表利润,制造虚假销售,龄的分类。
而且,应收账款通常以每一户头最后一笔往来款虚增利润是常用的手法,而虚增利润可以通过虚增应收账款发生的时间作为确定该户头账龄的时间,这就使那些账龄较实现。
通过虚拟销售对象,虚开专用发票,虚拟应收账款,从长但目前仍有零星往来的应收账款户头的账龄被大大低估。
而达到虚增利润的目的。
此外,也可能通过提前确认应收账人为改变坏账准备计提比例和计提方法,虚减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