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比较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试比较孔子与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异同
试比较孔子与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异同摘要:几千年前的“轴心时代”,在中国和希腊几乎是同时产生了两位对后世具有巨大影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苏格拉底。
他们的教育思想不仅仅是个性的闪光,更多的来自东西方古代文明的沉淀,对推动东西方文明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他们身上,有“智者所见略同”的相似之处,也有不同文化背景熏陶下的相异之点。
比较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从一定意义上讲,也是对东西方古代文化的异同进行有益的思考。
关键词:孔子;苏格拉底;教育思想孔子(前551~前479)和苏格拉底(前469~前399)是世界教育史上享有盛誉的两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们的教育思想分别对东、西方文化发展进程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至今仍极具研究价值。
他们在实践中发现着真理,因而其教育思想在很多方面取得了一致的结论。
然而由于生活环境、文化背景以及个人经历的多种差异,导致了他们对教育的见解,见仁见智。
通过对“轴心时代”东、西方两大教育家教育思想的比较,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刻、更全面地了解东西方文化的深厚内涵和不同特点。
以下我们就从其教育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文化背景、哲学基础,其教育教学中对教育对象、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论述等几个方面来比较二者教育思想的异同之处。
一、思想背景1.不同的时代背景孔子所生活的年代,正处于“礼崩乐坏”、“世衰道微”的春秋中晚期。
社会动荡、王权衰落,礼乐征战自诸侯出,自大夫出,争霸战争此起彼伏,新兴地主阶级迅速崛起,使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上的周礼名存实亡。
在这场剧烈的社会变革中,作为统治基础力量的士阶层成为统治阶级竞相争夺的对象,养士之风日盛,在士阶层的推动下,出现了百家争鸣、思想大解放的新局面。
孔子就是“士”阶层的典型代表,他有宏伟的政治抱负:希望用恢复周礼的典章制度来挽救四分五裂的“周室”,希望通过参政拯救黎民,力挽狂澜。
他甚至作出承诺:“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①但因为当时把持政权的是“斗筲之人”,所以孔子虽有过短暂的从政机会,但终究无法充分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
孔子的启发式与苏格拉底的产婆术的比较
孔子的启发式与苏格拉底的产婆术的比较一、孔子的"启发式"与苏格拉底的"产婆术"的相同点都是"问---答"互动式交谈,都属伦理谈话,都激发了对方积极的思考。
二、孔子的"启发式"与苏格拉底的"产婆术"的不同点(一)就"问---答"交谈的地位来看,《论语》的基本性质是"独白性的","问与答"只是其中辅助性的一部分。
《论语》记载孔子的话,大抵是采取这两种形式:单纯的"子曰"和针对于"某某问"的"子曰"。
前者相当于"独白",其具体语境被完全抽掉了,后者才类似于"问与答",则部分地保存了当时的语境。
从全篇来看,"子曰"出现的频率远高于"问与答",据陈桂生考证,前者在《论语》中,共204章,约占总章数(521章)的39.8%,后者中师-第对话68章,仅占总章数(521章)的16.8%。
而"问与答"在苏格拉底思想的生成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柏拉图对话集》和色诺芬的《回忆苏格拉底》都是用对话的形式写成。
(二)就"问---答"交谈的方式来看,"产婆术"以先生问、谈话对象答为主,而"启发式"则以第子问、先生答为主。
据陈桂生考证,在《论语》师-第对话68章中,第子问、先生答或不答65次,总75.6%,先生问、第子答或不答21次,仅总24.4%。
而"产婆术中的"问---答",以先生问、谈话对象答为主,其原因大凡与与苏格拉底的对话的理念有关,即哲学家克尔恺郭尔所概括的:使自以为知者知其不知,使自以为不知者知其所知。
更为他本人求知欲所驱使。
启发教学--孔子与苏格拉底之比较
启发教学——孔子与苏格拉底之比较摘要:孔子和苏格拉底都是启发教学的倡导者,但二人的“启发”由于各种因素的差异又各有特点。
本文将对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原则”和苏格拉底的“产婆术”进行阐述和比较,并指出“启发式教学原则”比“产婆术”更科学的一面。
关键词:孔子苏格拉底启发教学比较孔子和苏格拉底分别是东西方历史上第一位大师级人物, 是东西方文化传统的奠基者。
他们不仅影响了当世, 更深深地影响了历史, 影响了文化的研究传统和发展方向。
两人作为东西方的先贤祖师, 自有其不同的思想内涵和思维风格;作为人类共同的圣哲, 亦有同声相应的默契, 这种默契超乎时空, 互参互补。
因二人都深谙启发之道,基于此, 本文将就“启发教学”对二人进行浅显的比较, 以管窥东西方文化之精髓。
一、孔子——“启发式教学原则”孔子比苏格拉底至少早五、六十年就提出了“启发式教学原则”,因此,孔子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原则”的教育家。
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原则”以学生为主体,非常注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培养。
他在《论语·述而》中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意思就是说:“如果学生对某一问题没有处于积极思考的状态,没有处于急于想知道答案而不知道的状态(即‘不愤’),教师就不可能帮助学生打开思路,也无法告诉学生怎样进行思考(即‘不启’);如果学生没有处于对某一问题已经考虑成熟,却苦于无法表达心中之想法的状态(即‘不悱’),那么教师也无法帮助他们进行疏理,无法引导他们用明确的语言进行表达(即‘不发’)。
”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原则”强调教学双方共同思考,师生相互启发。
他在《论语·子罕》中说:“吾有知乎哉?无知也。
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意思就是说:“我有知识吗?没有。
有个普通人来问我,我对他的问题茫然无知,我从问题的两头进行考察,然后尽量回答他。
”可见,他在教学过程中是先自称“无知”,然后再与学生共同探究的。
孔子与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比较
苏格拉底与孔子教育思想的比较孔子和苏格拉底,几乎是同一时期产生于不同两个国家和文化的两位著名的教育家,一个来自东方中国,一个来自西方希腊,不同的文化熏陶,不同的时代背景,但文化往往是相通的,地域的差别阻挡不了两位智者精神层次的交流和相通之处。
教育对象上,两者认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力。
孔子认为“有教无类”,孔子所处的是春秋战国时期,教育被贵族所垄断,平民根本没有受教育的权利,高昂的学费也不是一般平民能承受得起的。
孔子并不认同这一观念,他创办私学,并提出“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提出平民也有受教育的权利,同时战争使得文化学术下移,私学的规模进一步扩大,这不仅适应了时代的需求,还满足了平民受教育的愿望。
而苏格拉底认为人有天赋的差异,但是都应接受教育而获取知识、完善美德,这与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是很相似的。
苏格拉底说:“我愿同样回答富人和穷人提出的问题,任何人只要愿意听我谈话和回答我的问题,我都乐于奉陪。
”从这句话中,我们不难看出他的想法,即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青年人、老年人、有钱人、穷人、农民、手艺人、贵族、平民都是他施教的对象,不论是谁,只要向他求教,他都热情施教。
并且从他的弟子中我们同样可以看出这一点,他的弟子囊括了出生豪门的富家子弟,出生贫寒的手工业者等各行各业的人。
教育方法上,两者都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
孔子是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知行统一。
他主张在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认真思考,思考很长时间但还想不通的,可以去启发他;经过思考后已经有所领悟的,但不能以适当的言词表达出来得,此时可以去开导他。
他强调教师的启发是建立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的,启发之后,应让学生再思考,获得进一步的领会,并能举一反三。
苏格拉底的“苏格拉底方法”,又称之为“产婆术”。
他的“产婆术”教学法则是为思想接生,是要引导人们产生正确的思想。
“苏格拉底方法”自始至终是以师生问答的形式进行的,所以又叫“问答法”。
苏格拉底在教学生获得某种概念时,不是把这种概念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循循善诱,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如果学生回答错了,他也不直接纠正,而是提出另外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一步一步得出正确的结论。
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思想异同点
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思想异同点孔子和苏格拉底都是哲学巨匠,他们都对当时本国的政治、经济、思想和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们的影响早已遍及全球,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与苏格拉底思想主张的异同相同点:强调道德和知识不同点:1.不同的社会阶层代表不同的利益。
孔子是为古代奴隶制恢复周礼仪服务的,苏格拉底是为拯救雅典民主。
2.对知识和道德的侧重也不同。
孔子强调个人的礼义,苏强调个人的德性和自己对人的探索(使之成为一种哲学)。
孔子的主张1.提倡礼治,反对法治。
“礼”在古代的含义非常广泛,它指的是国际交往的礼仪仪式,如王冠、婚姻、葬礼、祭祀、盛宴等仪式,包括政治制度、道德规范等。
2.经济上,他反对封建田赋制度,极力维护西周以来的田赋制度。
3.在政治上,它主张维护等级制度的名称。
4.主张克己复礼。
5.在伦理思想方面,主张仁。
孔子的“仁”的基本精神是教人根据周礼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他的“仁”一般不包括劳动者。
6.在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苏格拉底的主张1.要求作“心灵的转向”,把哲学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即后来人们所常说的,将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
他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
2.认为一切知识都来源于困难。
你越努力进步,困难就越多。
你遇到的困难越多,你取得的进步就越大。
苏格拉底承认自己没有知识,但他想教给别人知识。
他是这样解决这个矛盾的:这些知识不是他灌输给人们的,而是人们已经有的。
3.建立了一种知识即道德的伦理思想体系,其中心是探讨人生的目的和善德。
他强调人们应该认识社会生活的普遍法则和“认识自己”,认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的各种有益的或有害的目的和道德规范都是相对的,只有探求普遍的、绝对的善的概念,把握概念的真知识,才是人们最高的生活目的和至善的美德。
苏格拉底与孔子 评价
苏格拉底与孔子评价
苏格拉底和孔子是两位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伟大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对这两位思想家的评价: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哲学家,他以“认识你自己”和“美德即知识”为核心思想,主张通过理性思考和道德实践来达到对真理的追求。
他的思想对西方哲学、文化和道德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西方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苏格拉底一生追求真理,不畏强权,为人类的智慧和道德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提出“仁者爱人”、“克己复礼”等思想,主张以仁爱为中心,建立和谐有序的社会。
孔子的思想被誉为中国文化的精髓,对中国及东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不仅是一位思想家,还是一位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的来说,苏格拉底和孔子都是他们各自文化背景下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们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虽然他们的思想在某些方面存在差异,但都强调理性思考、道德实践和人文关怀,展现了人类智慧和道德的共同追求。
苏格拉底和孔子的教育思想对比
苏格拉底和孔子的教育思想对比中国的传统的主流思想是孔子的儒家思想,而西方经典哲学的鼻祖则是苏格拉底,两个人是处在同一时代的东西方先哲,苏格拉底出生于孔子死后10年。
孔子与苏格拉底都是东西方历史上两位影响深远的思想家,教育家,他们的哲学思想和教育思想在全世界享有崇高的地位,影响着整个东西方文明。
直到今天,他们的教育思想仍然渗透在我们的教育理论中,并指导着我们的教育实践。
孔子与苏格拉底相隔近一个世纪,由于社会环境、文化传统互不相同,个人生活经历也不尽一致,这就决定了他们的教育思想各具特色,互有短长,但同时他们的教育思想更存在着相似之处。
下面通过这学期所学到的关于这两位教育家的知识,从三个方面进行比较。
一、孔子和苏格拉底都提倡“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孔子提倡“有教无类”,春秋以前是贵族之学,有资格接受教育的是王公贵族的胄子。
作为平民是没有资格入学接受教育的。
孔子创办私学后,首先在招生对象上进行了改革,实行“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这也是孔子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目的就是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受教育。
这种开放性的“有教无类”方针,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孔子私学成为当时规模最大、培养人才最多、社会影响最广泛的一所学校,从总的社会实践效果来看,是应该肯定的。
“有教无类”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进步思想,他打破了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一般平民,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
为了实现这一教育原则,孔子在招收学生时表示:“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诲焉。
”只要本人愿意学习,主动奉送十条干肉作为见面礼,就可以成为弟子。
事实表明,他的弟子也都是出身于不同的阶级和阶层,但是虽然门下弟子出身复杂,却皆能兼收并蓄,教之成才,这说明了教育家胸怀的宽大以及教育艺术的高明和善化。
苏格拉底和孔子一样,都实施“有教无类”,但是苏格拉底不同的地方是,他不收取学费,甚至报酬,和孔子比起来,苏格拉底似乎更胜一筹。
孔子与苏格拉底教育思想之比较观
孔子与苏格拉底教育思想之比较观(一)教育的对象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认为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这充分体现了孔子教学对象的广泛性。
苏格拉底也同样,他的学生处在各个领域,无论是老年人、年轻人、有钱人、穷人、农民、手艺人、贵族都有涉及,同样也是有教无类。
他迫切地希望通过教育来提高公民的道德修养、丰富他们的知识,从而拯救这个城邦。
(二)教育的方法不仅二者教育对象均十分广泛,二人教育的方法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孔子认为学生学习要有好的学习方法如‚举一反三、‚温故知新,并且学思结合、不耻下问。
他还提倡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应‚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循循善诱,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通过老师点拨的方式而让学生自己悟出更多的道理。
苏格拉底更是创立了一套完善的教育体系,他称之为‚助产术,也被他称为‚辩证法,即借助他的帮助,由对方自己来生产出自己的思想。
一般分为四个环节:反讥、归纳、诱导和定义。
大概的意思是‚通过反问来揭露对方谈话中的矛盾或漏洞,然后一步步地将其引向普遍的、确定的、真实的知识。
他们二人的教育方法都侧重于让学生有自己真正的思考,而不是一味地机械地接受。
只是苏格拉底是一反前人在自然哲学上的研究,而提出要关注、研究人本身;孔子则是极力倡导学生学习古代先贤、学习经典文章。
(三)述而不作作为两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思想家、教育家,他们却不约而同地主动放弃了通过自己著作来教育后代的机会,他们都秉承了一种‚述而不作思想。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即使是《论语》,也是他的弟子撰写的。
苏格拉底同样是没有留下任何著作,对于他的思想,我们只能从他的弟子柏拉图和克赛诺封的著作中获得。
为什么他们都不愿意用自己的言语留给后人些什么呢?这是一个谜,一个神秘美丽的谜,或许只有多了这一点缺憾才完美吧。
孔子与苏格拉底教学思想比较
一、描述
(二)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在教学的方法上,苏格拉底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 形成了自己一套独特的教学法,人们称之为“苏格 拉底方法”,他本人则称之为“产婆术”。是要引 导人们产生正确的思想。 “苏格拉底方法”自始至 终是以师生问答的形式进行的,所以又叫“问答 法”。苏格拉底在教学生获得某种概念时,不是把 这种概念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先向学生提出问题, 让学生回答,如果学生回答错了,他也不直接纠正, 而是提出另外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一步一步 得出正确的结论。
值得思考的现象
“轴心时代”是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的命题。他 在1949年出版的《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说, 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是人类文明的重大突 破时期。在这个时期,世界各民族都出现了伟大 的精神导师,成为世界各大文明的标志。比方说, 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 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则 有孔子等等。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 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所以雅斯 贝尔斯把这个时代称为“轴心时代”。
关于教育的作用: 对国家和社会:“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 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对个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 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一、描述
Βιβλιοθήκη (二)孔子的教育思想 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志道和弘道的志士和君子。 他一生以“朝闻道,夕死可矣”的 精 神追求道。 但孔子一生不得志,就把志道、弘道的希望完全 寄托在弟子身上。 子夏曰:“学而优则仕。”从理论上概括了孔子 教育目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学而优则仕 ” 包容 多方面的意思:学习是通向做官的途径,培养官 员是教育最主要的政治目的,而学习成绩优良是 做官的重要条件,如果不学习或虽学习而成绩不 优良,也就没有做官的资格。
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一、孔子的教育思想(一)简介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中国山东省曲阜市南辛镇)人。
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先世为宋国贵族,因避内乱移居鲁国。
父叔梁纥,母颜氏。
鲁国是周公儿子伯禽的封地,素有礼乐之邦之称。
至春秋末,礼乐仍保持完好。
鲁国根深蒂固的礼乐传统对孔子有深刻的影响。
孔子幼时常以陈俎豆、设礼容为戏。
早年丧父,家境中落,年轻时曾做过管粮仓、管放牧的小官。
30余岁时开始授徒讲学。
鲁昭公二十六年(前516),鲁国内乱,孔子不满季氏为首的三桓擅权,一度离鲁至齐,不久返回。
开始整理诗、书、礼、乐,招收弟子日多,影响愈大。
鲁定公九年(前501),出任中都宰,颇有政绩。
后升为司空和大司寇。
定公十年齐鲁夹谷之会,孔子相礼,鲁国兵礼并用,收回被齐国侵占的郓、灌及龟阴之田。
定公十三年,孔子为维护公室,建议毁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等三家都邑,季孙氏、叔孙氏的邱、费被毁后,孟孙氏以武力对抗,孔子计划失败。
以后鲁国政局有变,孔子见理想难以实现,遂带领弟子离开鲁国,开始了周游列国的飘泊生涯,时孔子55岁。
孔子14年中先后到过卫、陈、宋、蔡、楚等国,向各诸侯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但均不见用。
鲁哀公十一年(前484),季康子以币迎孔子,孔子归鲁,时年68岁。
鲁哀公和季康子虽常向孔子问政,但终不起用。
孔子晚年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典籍,删修《春秋》。
其学生将其思想言行记载在《论语》中。
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孔子和儒家思想对中国和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区有深远的影响,这些地区又被称为儒家文化圈。
(二)教育思想1、论教育作用孔子十分重视教育的作用,并从两方面进行阐述,分别论述了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和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苏格拉底与孔子思想异同
苏格拉底与孔子思想异同(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英语单词、英语语法、英语听力、英语知识点、语文知识点、文言文、数学公式、数学知识点、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English words, English grammar, English listening, English knowledge points, Chinese knowledge points, classical Chinese, mathematical formulas, mathematics knowledge points, composition books, other materials, etc.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苏格拉底与孔子思想异同苏格拉底与孔子思想异同相同点:孔子与苏格拉底都是生活在公元前三世纪至公元前四世纪的世界文化史上的代表性人物。
孔子和苏格拉底比较
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教学方法比较及其优点缺点
一、孔子提倡有教无类,认为人应该平等的接受教育,广招学生,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
他的学生大部分是平民阶层;这一点苏格拉底与孔子相似,都是广收学生,把受教育权扩展到下级阶层。
二、在实际教学中,孔子提倡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天赋能力进行教学,主张启发式教学,实现个性发展。
苏格拉底通过与学生讨论,给学生以启迪,他的精神助产术,对于知识不只是一味灌输,而是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导。
三、孔子提倡“仁”,要宽厚待人;苏格拉底强调“美德即知识”,认为人可以通过接受教育来获得美德。
两者都强调美德的重要性。
四、孔子和苏格拉底都重视学习和思考的结合,来达到最好效果。
孔子打破了教育上的阶级性,使人享有平等的教育权利,它学思并重、举一反三的教学原则对后世影响深远。
但是孔子忽视自然科学,轻视农业,这也是其弊端所在。
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有利于把重要问题进行归纳、提炼,引导学生的思辨。
2016级免费师范生一班2016100370。
中西“启发式教学”的较量——孔子与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思想比较
中西“启发式教学”的较量——孔子与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思想比较摘要: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与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教学思想有着很大的联系,通过对两者的教学思想进行简要阐述和对比分析,发现其相似之处在于他们都强调启发式教学,即通过提问与对话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和探究问题。
然而,他们在具体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目的上还是有些不同的。
孔子和苏格拉底的启发式教学思想对现代教育有很多启示,包括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强调学生和老师间的互动交流、以及强调实践等方面。
关键词:孔子;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无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似乎都是一个备受人们关注的问题,教育实践研究者总是会去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中追溯源泉,而教育理论研究者除此之外还会去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中去找寻真理。
孔子和苏格拉底都是古代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他们的教学方式都强调启发式教学,且都喜欢用谈话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思考、探究问题,对当下的教育有着很大的启示,然二者的具体教育理念和实践方式还是有一定的差异,接下来我们就二者的观点作进一步的分析与比较。
一、孔子与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思想的比较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式教学和苏格拉底的“产婆术”都是古代著名的教学方法,它们在某些方面有相似之处,也存在差异。
(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与“产婆术”相似之处1.两种教学都反对直接填鸭式灌输地教学方式,主张启发式教学孔子和苏格拉底都非常重视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启发学生思维。
他们都认为,知识的获取应该是自主的、发现性的,而不是简单地灌输,学生应该通过自发性的探究和发现,来学习新知识和掌握新技能。
他们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加注重的是引导学生去思考和发现。
他们通过点拨或引导的方式,促进学生自发性的去思考,以此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判断力。
这种方式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而不仅仅是简单的接受和记忆。
苏格拉底与孔子思想主张的异同
苏格拉底与孔子思想主张的异同苏格拉底与孔子是两位古代哲学家和思想家,他们分别代表了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的思想传统。
尽管他们生活在不同的时代和地域,但他们的思想主张在某些方面有着明显的异同。
本文将从道德观、教育观和政治观三个方面对苏格拉底与孔子的思想进行比较与剖析。
一、道德观:苏格拉底的道德观注重个人的内心品质和思想的准确性。
他认为人应该以真理为导向来评判和引导自己的行为,他讲究的是一个人的灵魂的美和道德的合宜。
苏格拉底的主要观点是人应该追求真理和智慧,通过对话和辩论来寻找真相。
孔子的道德观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和社会责任。
他关注的是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和谐。
孔子提出了“仁”的概念,认为人应该以仁爱、尊重和忠诚来待人,追求亲和和谐的人际关系。
尽管苏格拉底和孔子的道德观着重点不同,但他们都强调了人的内心品质和高尚的道德行为。
苏格拉底关注的是个体的内心思想,而孔子注重的是人际关系和社会责任。
二、教育观:苏格拉底和孔子都将教育视为塑造个体和社会的重要手段,但他们在教育目标和方法上存在一些差异。
苏格拉底的教育重点是培养个体的自主思考和批判思维能力。
他通过对话和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求知欲。
苏格拉底主张学问没有终点,教育应该是一种自我探索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孔子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
他注重知识的传授,强调学生应该通过学习经典和文化传统来陶冶情操和培养品德。
孔子主张“学而优则仕”,认为通过学习来提升能力和地位是应该追求的目标。
尽管苏格拉底和孔子的教育方法有所不同,但他们的教育观念都体现了培养个体的全面发展和追求真理的重要性。
三、政治观:苏格拉底和孔子的政治观存在明显的差异。
苏格拉底对于民主制度持批评态度,他认为民主往往会导致无知和草率的决策。
苏格拉底主张由哲学家或智者来领导国家,他认为只有那些能够理性思考和追求真理的人才能够有效地治理国家。
孔子则提倡君主制度,他主张君主应该是仁德高尚的人,通过道德的榜样来影响和治理国家。
《苏格拉底和孔子的教育方法对比分析1300字》
苏格拉底和孔子的教育方法对比分析孔子与苏格拉底均为大思想家,他们对于东西方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尽管二者居住的国度各不相同,但是,他们都是用问答教学法,主张“有教无类”,重视思维训练。
另一方面又因不同文明,二人的教学方法各不相同:孔子的主体是学生,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所培养人才类型多样;但苏格拉底却把教师看作教学的主体,教学方法形式简单,造就了单一型人才。
一、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苏格拉底出生于助产士家庭,他把教育方式作为一种心灵上的“助产术”。
他不教而教,就和你说话。
在谈话期间,他并没有直接向你说出这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就像助产士一样,其使命仅仅是协助孕妇分娩;获得真理的必经之道,在于对话者否认其先前固有成见。
苏格拉底促使对话者不对他们的愚昧感到凉讶,然后引导对话者逐渐接近真相,“不要吃惊,但我会想办法过来靠近这个想法”。
苏格拉底的“助产术”由讥讽、助产、归纳、定义四步构成。
讥讽,就是苏格拉底首先假装他不懂事,使对话者能够充分反映其观点。
通过连续的问题,让对话者陷自相矛盾之境而不舀为正,终于认了我的愚昧。
为了调动对话者的学习和探究积极性。
助产,也就是让对话者摒弃已知谬误,引导对话双方自行主动巴考,寻找问题解答。
归纳是指从个别事物发现共性、实质的过程,从特殊提升为一般,由具体事例抽象地引出一般事物。
定义就是把个别的东西归于一般的概念,引出了事物普遍的概念。
二、孔子的“启发法”孔子的“启发法”源于《论语》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指对学生的启迪,没有到他急切想知道答案但又一直无法理解的时候就没有开导过他;没有到他想要说出理解某个问题但又总是表述不清楚的时候,也就没有去给他灵感。
我们还可以用孔子说的中将“启发”,从三个方面去理解:一,指导学生巴考方向巴维开发让他们感悟知识;二,指导学生用准确语舀,表达对所学内容的思考;三,以实例的形式,指导学生依此类推,掌握所学内容。
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有何不同
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有何不同孔子和苏格拉底是东西方文明发展史上的两位伟大的“述而不作”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们的思想分别对后世东西方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且从时间上看,他们几乎生活在同一历史时期。
孔子生活在乱世,苏格拉底生活在社会极盛将衰的转变期。
两人的际遇不同,但是都憧憬与社会长治久安则一,又不约而同的选择了相同的实现其理想的方法:教育。
比较中西方两位古代教育家和思想家的异同,对我们培养创新型人才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三、孔子与苏格拉底对话式教育的不同点苏格拉底的对话法实际上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完全被教师牵着鼻子走,这种启发式虽然也能使学生印象深刻,但是由于学生的主动性发挥不够,对于较复杂问题的理解,即涉及高级认知能力的场合,恐怕对问题难以理解得很深入。
而孔子的启发式则是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主动地位,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去探索,教师只是从旁边加以点拨,起指导和促进作用。
两相比较,不难看出,尽管两种启发式在教学中都很有效,都能促进学生的思维,但是显然孔子的启发式有更深刻的认知心理学基础,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因而具有更高的理论价值。
所以我们的结论应当是:孔子才是世界上启发式教学的真正创始人。
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八个字是关于启发式教学的高度概括,也是最科学、最天才的概括。
孔子不仅能做到因人施教,还能因时间、地点、环境的不同而施教,他确实是世界上最早、也是最完整、最深入地把因材施教方法运用于教学过程的教育家。
相同点一。
孔子和苏格拉底都采用对话式教育都强调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思维规律和知识准备,贯彻启发式教学的原则。
教学中始终贯彻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对待所有的学生都一视同仁。
十分重视学生思维过程中的矛盾,还有,这种对话式教育都是在和谐与民主的教学气氛中进行的。
二、均主张培养德才兼备的治国人才孔子与苏格拉底在肯定教育作用的基础上,都以培养治国人才作为教育目的,致力于教育为政治服务,以实现其政治理想。
孔子与苏格拉底教育思想之比较及其对新课改的启示
孔子与苏格拉底教育思想之比较及其对新课改的启示作者:邸芳芳来源:《读天下》2019年第02期摘要:孔子与苏格拉底分别是“轴心时代”东西方重要的教育家,他们的教育思想存在着很多相似和相异的地方。
本文通过分析比较孔子与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异同,从而更深入地了解东西方教育思想的共性和差异,并从中得出有益的启示,以期对当前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提供一些启示。
关键词:孔子;苏格拉底;教育思想;新课改;启示经过比较我们不难发现,孔子与苏格拉底在对教育目的、教育对象、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等几个方面的思想均有着许多相似性,同时也因东西文化的不同存在着一些差异。
一、孔子与苏格拉底教育思想之比较(一)教育目的1. 二人都高度肯定教育的重要价值,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德才兼备的治国人才孔子一生事业在教育,理想却在政治。
在各国游说推行自己的治国主张不得的时候,他转而潜心办教育,通过培养一批受过良好教育的贤才去取代当时普遍存在于政界的“斗筲之人”,以实现自己“庶、富、教”和“老少安怀”的政治理想。
苏格拉底以培养造就有知识的治国人才为己任,把全部精力和时间都花在了哲学和教育事业上。
他希望通过教育培养出一大批治国人才。
在苏格拉底看来,教育也是政治,教人也是从政,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更多的从政人才。
由此可见,苏格拉底把培养治国人才看成比自己亲身从政更为重要。
2. 在实现最终教育目标的过程中他们的教育理念各有侧重在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文”学中,伦理问题都居于中心地位,但是他们二者的伦理学却有着本质的区别。
孔子的伦理学可以称之为政治伦理学,伦理是达到社会政治目的的手段。
而苏格拉底的伦理学则可称之为哲学伦理学或伦理哲学。
孔子在实现教育目标时更侧重培养入世的躬行者,而伦理道德方面的修养只是入世前的必要准备罢了。
苏格拉底关注的更多是人作为个体发展中的心智完善的探索、追求的是哲学意义上的人的本质和使命,推崇的是对生命个体的尊重。
(二)教育对象1. 二人都主张“有教无类”,推动了教育和文化的普及孔子与苏格拉底都深信人接受教育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深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重大作用。
比较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在苏格拉底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没有固定的学习地方,也没有惯常的座位, 讨论问题、辩论问题像开圆桌会。教师也不是站在讲台上,而是像学生一样是一 位平等的参与者,只是在回答过程中发现问题时,教师才进行指导。在这种教学 过程中,师生之间没有礼节上的拘束,既自由又平等。
由此可见,孔子师生关系下的平等,是教师对学生一视同仁的平等,而苏格 拉底平等的师生关系是人格上的平等。这便反映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4) 教学对象。 孔子与苏格拉底都主张教育对象的扩大化,提倡民众广泛地 接受教育。孔子在创办私学后,在招生对象上进行了相应的革命,实行“有教无 类”,不分地域、种族地招收学生。而从事公众教育是苏格拉底一生的主要事业 之一,他的教育对象也格外广泛,有母邦雅典人,也有来自希腊各邦乃至非洲的 外邦人;有贵族派成员,有豪门门巨富的子弟,也有手工业者和穷人。所以说, 苏格拉底的教育对象是全体民众。
论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教育智慧
论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教育智慧由于孔子和苏格拉底的不同文化背景和相似时代背景,二者的教育思想既有相近之处,又有明显差异。
在教育目的和教育、教育的主要方法和教育对象选择上二者都有相似之处,但在教育内容上则有比较大的差异,在教学方法上也有所不同。
(一)教育目的孔子的教育目的较为明确,是培养志道弘道、志仁的志士和君子。
孔子提出了“志于道”,在《论语》中多次提到“道”,这也暗含了他所希望培养出的理想人格就应该把人生的根本目标定位在“道”上。
《论语·子张》:“子夏曰:‘学而优则仕。
’”知识学好了就可以去从政为官,治国理政。
当然,能去从政的人才必然是需要德才兼备的,这就需要通过教育这一方式来实现。
在对于人才培养这一方面,孔子提出了他所要培养的志士的标准是:“行己有耻,始于国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将个人价值与社会紧密相连,自己通过学习获得良好的知识技能、优秀的品格修养以后,就要出去为这个社会做事,忠于自己的使命。
所以,孔子的教育目的就是为国家培养出有德有才的志士君子,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苏格拉底的教育目的则是旨在培养治国人才。
在《苏格拉底的申辩》中,苏格拉底曾说:“真正为正义而困斗的人,要想苟全性命于须臾,除非在野不可。
”可见,苏格拉底认为人要积极地参与政治。
由于当时社会民主制度的混乱,苏格拉底希望具有丰厚知识和治国才能的人才来担任城邦领导人。
他在回答智者安提丰的问题时曾说道:“我若想要影响政治,那么是我一个人参与政治的力量强大一些呢,还是我所培养的人都参与政事的影响大些呢?”苏格拉底认为和自己身体力行参与政治相比,培养出从政人才更为重要。
由此可见,他的教育目的就是培养出积极从政的治国之才。
所以,通过分析比较可以看出苏格拉底和孔子的教育基本一致,都是主张培养德才兼备的治国人才,进而服务社会,为国效力。
教育目的的社会性较强,参与政治的意识也较为明确。
(二)教育内容孔子的教育内容一是教授文化知识,《论语·述而》里记录到:“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比较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其《历史的起源于目标》一书中指出,从公元前600年左右一直到公元之交的600年时间以内,在旧大陆的三个文明地区(三大文明就是指西方、印度和中国。
),不约而同地出现了一批伟大的人物。
而这些伟大的人物对自己的文明所产生的影响,是其后没有任何人可以望其项背的,他们基本奠定了这三种文化的精神脊梁。
比如说西方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一直到后来的耶酥都出现在这段时间,印度的佛教创始人释迦摹尼,中国的孔子、老子、庄子等诸子百家全部都是出现在这个时代。
所以这个时代被称为“轴心时代”。
在“轴心时代”中国出现了我国有史以来第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而西方的苏格拉德也以在教育方面的卓绝贡献而被后人称道。
作为东西方古代教育的两位代表人物,他们的教育目的、方法、内容等方面有何一同呢?本文试比较之。
首先、在教育目标方面。
孔子培养的是具有群体意识的行动者,个人服从群体、服从国家。
为此,他用以“仁”“礼”为核心的伦理道德规范学生的行为,以天下为己任,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君子”型的从政人员,希望实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理想社会。
以此教育理念培养的“君子”“士”等从政人员,必然具有浓厚的群体意识,成为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奋斗的斗士。
这点从孔子及其众多弟子的热衷从政及周游列国长达十四年之久的行动便可见矣!苏格拉底的教育目标则不同,更注重培养具有自我意识的思考者。
在《会饮篇》里,他借第俄提玛之口,说出人之为人不能仅仅凭借生育子女使自己不朽,还必须要有自我意识,能够思维。
人有心灵和头脑,必须孕育心灵所特宜孕育的东西——思想、智慧以及其它心灵的美质,使自己得到不朽。
例如,梭伦备受人崇敬,是因为他生育了雅典的法律。
这样的心灵的子女比起肉体子女能替父母博得更大的荣誉。
苏格拉底在培养自我意识的认识中获得了莫大的喜悦,并认为最高幸福本身在于认识。
他常教育别人“认识你自己吧”。
通过认识,人可以找回真正的自我且可以增长才干。
孔子的教育目的旨在让统治者拥有“仁”的道德修养,并以政治手段使伦理纲常固定化。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虽多,亦蹊以为?”[1]显然,孔子走的是一条教育政治化的道路。
而苏格拉底的教育目的旨在使所有的个体掌握真正永恒不变的、本质的美德,他走的是一条教育伦理本质化的道路。
比如,当美诺在回答苏格拉底“什么是美德”这一问题时说:“美德就是男人懂得治理国家,女人善于治理家庭等等。
”苏格拉底则开导他说:“美德,不论它们有多少种,而且如何不同,它们都有一种使它们成为美德的共同本性,而要回答什么是美德这一问题的人,最好着眼于这共同本性。
”[2] 可见,在教育目的上,尽管孔子和苏格拉底存在着差别,但是他们都充分肯定教育的社会功能,都以培养德才兼备的治国人才,构建和谐美好的理想社会为宗旨,同样都是为解决具体的社会道德问题。
其次,在教育方法方面。
孔子的教法中,在思与行上,他更重视告诫学生如何去行。
这些具体的做法归根结底是为了学生们更好地行,更游刃有余地从政,实现各自的政治抱负。
孔子与众弟子的周游列国便是例证。
这种“行”可以看作是外在的锻炼。
相比而言,苏格拉底更注重从内在的自觉、沉思方面去加强修养,从而达到追求真理的目的。
他认为:“人必须从他自己去找到他的天职、他的目的、世界的最终目的、真理、自在自为的东西,必须通过他自己而达到真理。
”这就是以自己意识的复归,用自己意识的觉醒去探求真理。
这种复归与觉醒往往表现为沉思。
沉思是对人的精神的追求,往往使他超越了平凡的生活,“疏忽了自己的职业——他是一个雕塑家——甚至忽视了自己的家庭。
他泼悍的妻子赞蒂普从未放过一次机会提醒他的这种疏忽。
”他的沉思常被人认为古怪而又有趣。
如他沉思时“时常一个人走开,在路上挺直地站着”。
苏格拉底正是这样教育弟子步步走向真理的。
可以说,柏拉图的理想国正是其不断沉思,自我意识觉醒的结果
孔子重直观,苏格拉底重抽象;孔子看重结论,而苏格拉底更看重过程;孔子注重培养学生
的形象思维,而苏格拉底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等等。
但是,孔子与苏格拉底均善于运用启发式教学法。
孔子认为:无论是学习知识还是培养道德,都要开拓学生的思维,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他反对机械灌输,提倡启发式教学。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3]其意思是:在教学时,必须先让学生思考,学生思考了但还想不通,教师就可以去启发他;学生经过思考并已有所领会,但还不能以恰当的言辞表达出来,教师就可以去开导他。
苏格拉底在教学中也常采用启发式问答法,被后人称之为“助产术”,其具体过程是:第一步,、反讥(提出问题使对方陷入矛盾之中);第二步,助产(启发、诱导);第三步,归结(让学生掌握明确的定义或概念)。
在色诺芬的《回忆苏格拉底》中,苏格拉底为学生讲解“正义”与“非正义”,他首先问虚伪归于哪一行,学生回答应归于非正义;他又问偷盗、欺骗应归于哪一行,学生回答应归于非正义。
然后苏格拉底说:如果将军惩罚了敌人,在战争中偷走了敌人的财物,或作战时欺骗了敌人等等,这些行为是否要归于非正义?学生最后得出结论,认为这些行为都是正义的,而只有对朋友这样做才是非正义的。
苏格拉底就是这样通过一系列机智的问题在与学生的问答中激发学生探索真理的欲望,从具体到抽象,从普遍到特殊,一步步深入,最后让学生孕育出真理产儿。
最后,在教育内容方面。
孔子的教育内容是很广泛的,依《论语》记载,有“四教”、“四科”;而依《史记•孔子世家》等记载,则有“六艺”。
所谓“四教”,就是指“文、行、忠、信”。
“文”属于文化知识范畴,而“行、忠、信”则属于道德教育范畴。
所谓“四科”,是同“十哲”,即十个拔尖学生的特点联系着的。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4]四科都属于高级课程。
关于“六艺”则有两种说法:一为礼、乐、射、御、书、数;一为《诗》、《书》、《乐》、《礼》、《易》、《春秋》。
由此可见,孔子的教育内容包括三部分:道德教育、科学文化教育和技能训练。
但是这三部分内容并非等量齐观,孔子把“学会做人”的德育放在基础或首要地位来强调。
孔子认为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是“仁”,它不仅是道德体系中最核心的内容,同时也是治理国家的中心概念。
苏格拉底的教育内容也是非常丰富的,除了道德教育、政事教育外,还包括天文学、占卜术、算术、宗教等。
由于苏格拉底的教育是针对当时雅典的道德堕落、沦丧而施行的,所以德育自然是其教育的主要内容。
于是他提出了“美德即知识”的命题,并从智慧、正义、勇敢、节制这四个方面对美德进行阐述。
苏格拉底还强调:最高的知识境界就是对“善”这个永恒的、普遍的、绝对不变的概念的认识。
所以,他说一个人首先应具备“善”与“恶”的知识,才能在实践中做到如何行“善”而避“恶”。
因此,用理性的眼光对自己进行全面审视,这便是德育取得成功与否的关键。
于是德尔斐神庙柱上刻着的“认识你自己”五个大字成为苏格拉底德育的结晶和人格的象征。
我们不难看出,在教育内容上孔子和苏格拉底各有不同,但是,孔子和苏格拉底都把德育作为核心内容。
可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东西方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正在朝着互渗互吸的方向发展。
孔子和苏格拉底作为东西方教育史上的两位巨人,他们的教育思想对今天的教育改革和教育创新仍然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然而,经济全球化加快了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教育的交流和交融,但是并没有改变多元教育并存这一客观事实。
西方教育崇商重工,中国传统教育重农抑商;西方教育强调个性发展,中国传统教育恪守个人克制;西方教育倡导个人独立,中国传统教育崇尚师道尊严……在东西方教育的不断碰撞中,我们要充分吸收西方教育的合理内容,同时,也要坚守自己的优良传统,如孔子所说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并且,在教与学的对立统一中,应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教育目的。
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总之,教育应为学生走向社会、适应社会、
服务于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使其不仅学会求知、更学会生活、学会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