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看流水坐看云 历代禅诗鉴赏 (三)
行看流水坐看云历代禅诗鉴赏(十三)
行看流水坐看云历代禅诗鉴赏(十三)行看流水坐看云历代禅诗鉴赏【十三】两宋时期(5)绝句★重喜地炉无火一囊空,雪似杨花落岁穷。
乞得苎麻缝破衲,不知身在寂寥中。
★重喜(生卒年不详)北宋诗僧。
会稽人。
熙宁(1068—1077)中有史载。
少事捕鱼,喜诵经文,不识字,却能书,善诗偈。
【赏析】这是一首意境清寂的描写修行生活的好诗。
首二句描写岁末的寒冷与寺宇的清冷。
炉中无火,喻诗人身心无“火”旺炽,身心清静如洗。
一囊空,更加深明示身心无望无欲。
落地成裘的雪花飘扬于岁末之际,亦是诗人冰心如雪的写照。
臻达此一境界,哪还在乎芒鞋破衲,只觉得这清贫孤苦,正好守节持操,让无欲的身心永浸于寂寥的禅意中。
这寂寥的意趣,自有一番卓异的风骨,此正是诗中的禅意所在,也是诗人的诗兴所在。
山光寺★昙秀扁舟乘兴到山光,古寺临流胜气藏。
惭愧南风知我意,吹将草木作天香。
★昙秀(生卒年不详)北宋诗僧。
与苏轼、晁补之为友。
【赏析】这是一首意气风发的山水禅意诗。
诗作借盛赞扬州山光寺的风光表达自己的禅悦之境。
《东坡题跋》云:“予在广陵,与晁补之、昙秀道人同舟,送客山光寺。
客去,予醉卧舟中,昙秀作诗。
”首句的“乘兴”将诗人的意兴点题,点明一个出尘脱俗的衲子视大自然的一花一草、一山一水都是佛性空灵的化身,都是愉悦的生命。
古寺临流,显得何等古朴雅致,气象万千,只有用“胜气藏”三字方可包容。
不仅扁舟、古寺、清流饱藏胜气,就连南风也通晓禅意,吹得江南春至,花木飘香,显现出一派祥和之气,交织出一帙物我同春的浑然一如的天香图卷。
绝句★靓禅师春天一夜雨滂沱,添得溪流意气多。
刚把山僧推倒却,不知到海后如何。
★靓禅师(生卒年不详)北宋诗僧,住汝州(今河南临汝县)香山,坐化而终。
【赏析】惠洪《冷斋夜话》载:“靓禅师,有道老宿也,主筠(今江西高安)之三峰。
尝赴供民家,渡溪涨,靓重为溪流所陷,童子掖至岸,坐沙石间,垂头如雨中鹤,忽指溪作诗云云。
”可见本诗为即兴咏得的妙构。
行看流水坐看云历代禅诗鉴赏(一)
行看流水坐看云历代禅诗鉴赏(一)行看流水坐看云历代禅诗鉴赏【一】喧嚣与宁静(代序)·汪正球一广渺宇宙,时间是经,空间为纬。
当宇宙以光年一般的时速运转,宇宙微尘一般的人乘坐的是哪一列时空快车?穿越着哪一段时空隧道?当我们人类的智者在两千多年前把眼光投向银河系以外的世界,建立了一个百千诸佛的西天极乐世界,茫茫六合、攘攘尘海之中有几个觉者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在女娲补天的神话里,在诺亚方舟的传说中,在宏伟的金字塔面前,在玛雅人留下的圣迹中,试问我们人类的祖先到底在哪里?在我们人类居住的这个宇宙间的地球村,那位古老的酋长长眠何处?黑头发、白头发、金头发、红头发,黑眼睛、蓝眼睛,黄种人、白人、黑人、混血儿,我们人类的血脉的源头到底在哪里?到底是阴阳八卦,还是礼拜上帝,是坐禅念佛,还是圣地朝拜,能让我们人跟祖先对话,跟祖先们的朋友对话,接通那道永不消失的电波、那道宇宙间的光缆,进入那片与先贤共舞的信息场?难!难!难!于是万物灵长,带着灵性之躯,长叹曰:“道可道,非常道。
”于是智者们拈花微笑,一默如雷;于是就有了礼拜堂永无休止的祷告,祈盼万能的主显灵;于是有了方士、隐者、头陀、教士,也有了科学家。
然而,肉身终将毁坏,化为烟尘。
永不磨灭的似乎只有信仰,灵魂的信仰。
于是世界上就有了信仰之歌,信仰之舞,从歌谣发展到诗歌,发展到雕塑、绘画、戏剧、书法、散文、小说……二诗以咏情,歌以咏志。
拂去岁月的风尘,翻开历史的扉页,我们的祖先踏歌而来,携诗而至,以使今时之人能与成千上万伟大的祖先的灵魂灵犀相通,相晤畅谈。
唐人以意气风发而化为华章,宋人以才学为诗,以示腹笥之富。
或长歌短偈,或五言七律。
究其因缘,是大唐大宋的国力鼎盛,观念开放,文化辉煌,人文辈出,使宗教与艺术联姻,神学让贤于美学,同时造就了诗歌艺术的光辉灿烂、璀璨夺目。
那是一段中国人的心灵天真无邪的日子。
而诗禅文化投射于诗人笔下所产生的数万首禅诗,便是含英铄金的诗海彩贝。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元代盛懋的《坐看云起图页》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元代盛懋的《坐看云起图页》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这是唐代王维《终南别业》诗里的一句,表达了一种大彻大悟、超然物外的空灵心境。
这首诗的意境被很多画家欣赏和描绘。
我们来看元代画家盛懋的《坐看云起图页》。
盛懋,浙江嘉兴人,生卒年不详,元至正年间享有盛名。
善画山水,多作丛山密林,江山胜景,作品颇合士大夫阶层的审美情趣。
此幅《坐看云起图页》,尺寸27cmx28cm。
画面布局分远景近景,远处高峰云雾缭绕,仙气飘飘,近处古木秀妍,芳草奇美,飞鸟伴飞,有一高士席地而坐,目光远视……
我们在生活中,无论是身处逆境还是顺境,都应有这种顺应自然,自得悠闲,坦然面对人生绝境的自在超然的人生态度。
借用钱钟书先
生的评语是说:'随遇皆道,触处可悟'。
最后,让我们再重温一下王维在隐居终南山时写的《终南别业》吧(旋转手机屏幕)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赏析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维山水田园之美本文主要对唐代诗人王维的《终南别业》中的名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进行了赏析,从诗句的字面意义、创作背景、艺术特色、思想内涵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揭示了诗人隐居山林时的悠闲自得、洒脱自在、超然物外的心境,以及对佛教禅理的体悟和领悟。
本文认为,这句诗是王维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之一,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典范之作,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邃的哲学思想。
一、诗句字面意义“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是唐代山水田园诗人王维的代表作之一《终南别业》中的名句。
全诗是:《终南别业》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这首诗描写了王维在终南山里潇洒自在逍遥的生活,无拘无束,随性而为,自然而然。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是这首诗的点睛之笔,精华部分。
从字面意义上看,这句诗描述了诗人在山中漫步时的一幕:当他走到溪水的尽头时,就坐下来欣赏天空中飘浮变幻的云彩。
这是一种非常平常而又自然的动作和景象,没有任何夸张或修饰的成分。
但是,在这种平淡中却蕴含着丰富多彩的哲理和情趣。
二、创作背景《终南别业》大约写于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之后,是王维晚年的作品。
王维晚年官至尚书右丞,职务不小。
其实,由于政局变化反复,他早已看到仕途的艰险,便想超脱这个烦扰的尘世。
他吃斋奉佛,悠闲自在,大约四十岁后,就开始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
王维有两处别业:一处是辋川别墅,在长安城西南郊区;另一处是终南别业,在长安城南郊区。
《终南别业》就是写他在终南山里隐居生活的感受。
终南山是秦岭山脉中段最高峰之一,海拔2600多米,山势雄伟壮观。
王维在这里建造了一座小别墅,并在附近修建了一座佛寺。
他经常来这里避暑修道,与山林为伴。
三、艺术特色《终南别业》这首诗没有描绘具体的山川景物,而重在表现诗人隐居山间时的悠闲自得的心境。
诗的前六句自然闲静,诗人的形象如同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世外高人,他不问世事,视山间为乐土。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该如何赏析?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该如何赏析?展开全文“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句诗是什么意思?这两句诗出自王维的《终南别业》: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看了一些其他人的解答,包括这首名诗多年来的解读,基本上说什么的都有吧。
把“水穷”解读成人生至暗,而“云起”解读为柳暗花明;把“水穷”解释为才思枯竭,把“云起”解释为另辟蹊径。
各种各样的解释都有,可偏偏没有对原诗的解读。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就是王维一个人出去山里瞎逛,跟着水流朔溪而上,走到了水源的尽头。
这地儿呢,也挺高了,人也走累了,就坐下来,静静地看着山谷里白云渺渺,慢起慢落。
就是这个意思。
至少王维就是这个意思。
其他的,都是后人引申,甚至附会。
当然了,并非没有道理。
王维在画出这幅山水画的时候,留白不仅仅是留白,本身就有了很多历经沧桑始归真的意境在里面。
他留出来的白里面内容非常丰富,所有的引申、附会、阐述,都只是在他的留白里面挑出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来解读。
诗词有“有我”、“无我”两境界,《终南别业》看似“有我”,实则“无我”。
修佛有三境界“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终南别业》里面的“水穷”、“云起”在王维心中就是水和云罢了。
你以为有别的意思,那只是还只达到了第二层境界。
何必过多解读?“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中年就有了比较浓厚的向道之心,晚年更是把家安在终南山边上。
这里的向“道”,是指修佛么?可能,也不一定。
虽然后人给他安了“诗佛”的名头,但是大唐的国教是道教,佛教是武则天上台后强推的,官员一般都是佛道双修。
我们在王维的诗里同样可以读到很多道教用语和意境。
终南山边就是王维买下来原来宋之问的庄园,即辋川别墅,所以他的集子又叫做《辋川集》。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兴致一来了,就一个人去爬山。
碰到有开心的事情也就一个人偷偷开怀。
这就是一退休老头嘛,时间自由,心情自由,想走就走,想留就留。
唐代大诗人王维晚年禅诗鉴赏
早秋山中作
无才不敢累明时,思向东溪守故篱。 岂厌尚平婚嫁早,却嫌陶令去官迟。 草间蛩响临秋急,山里蝉声薄暮悲。 寂寞柴门人不到,空林独与白云期。
果从云峰里,顾我蓬蒿居。藉草饭松屑,焚香看道书。
燃灯昼欲尽,鸣磬夜方初。一悟寂为乐,此生闲有余。
思归何必深,身世犹空虚。
1、背景:晚年作品。 2、饭:施饭食给人。覆釜山:山的名字。弊庐:谦称自己的居室。藉草:以草为铺垫物。寂: 寂灭,佛教用语,意为度脱生死,入寂静无为、涅檠再生之境地。 3、译文:晚上知道了清净的佛理,白天便远离人群。等着远方覆釜山的僧人,预先打扫自己的 房子。僧人们从云峰中降临,来到我的杂乱的居所。我们坐在铺草上吃松果,点燃香炉观看佛经。 燃着灯白天将要结束,敲起磬夜晚刚刚开始。一旦悟到了寂灭的快乐,这一生都觉闲余安宁。 也不必再想归隐了,人生和世间都是空虚的。 4、点评:晚年作品。描述了诗人迎接僧侣,一起吃饭、诵经、感悟之事,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 感悟,对佛的诚心。
诗、画、音之集大成者 ——王维
王维
•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 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
• 出身河东王氏,于开元十九年(731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 官。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王维被迫受伪职。 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渭川田家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禅诗欣赏
经典禅诗欣赏五言禅诗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东山西岭青,雨下却天晴。
更问个中意,鹁鸠生鹞鹰。
牵驴饮江水,鼻吹波浪起。
岸上蹄踏蹄,水中嘴连嘴。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
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密室开金锁,闲步下松门。
谩将无孔笛,吹出凤游云。
云开空自阔,叶落即归根。
回首烟波里,渔歌过远村。
鹤立松梢月,鱼行水底天。
风光都占断,不费一文钱。
饥来要吃饭,寒到即添衣。
困时伸脚睡,热处爱风吹。
心随万境转,转处实能幽。
随流识得性,无喜亦无忧。
旧竹生新笋,新花长旧枝。
雨催行客到,风送片帆归。
远观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犹在,人来鸟不惊。
打鼓弄琵琶,相逢两会家。
君行杨柳岸,我宿渡头沙。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说道春来好,狂风太放颠。
吹花随水去,翻却钓鱼船。
击水鱼头痛,穿林宿鸟惊。
黄昏不击鼓,日午打三更。
黄昏鸡报晓,半夜日头明。
惊起雪师子,瞠开红眼睛。
晓风杨柳岸,春色杏花墙。
暑雨琴棋润,熏飚枕簟凉。
枯树云充叶,凋梅雪作花。
击桐成木响,蘸雪吃冬瓜。
碧落静无云,秋空明有月。
林下道人幽,相看情共悦。
烟收山谷静,风送杏花香。
永日萧然坐,澄心万虑忘。
萧萧木叶落,湛湛露珠悬。
嘹唳冲云雁,凄清抱树蝉。
兴来美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
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泥佛不渡水,神光照天地。
立雪如未休,何人不雕伪?七言禅诗闲居无事可评论,一炷清香自得闻。
睡起有茶饥有饭,行看流水坐看云。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身心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一树春风有两般,南枝向暖北枝寒。
现前一段西来意,一片西飞一片东。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陇头云。
归来笑捻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金鸭香炉锦绣帏,笙歌丛里醉扶归。
少年一段风流事,只许佳人独自知。
佳人睡起懒梳头,把得金钗插便休。
【国学日知录·69】“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解读
【国学日知录·69】“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解读【国学日知录·69】“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解读张培锋王维《终南别业》一向被视为其代表作之一,而其腹联“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又被视为全诗最精彩的一句,不但各种王维诗的选注本、各类文学史乃至鉴赏辞典之类的书籍对此句都有品赏,禅门语录中也多有直接引用此句以为妙悟禅机的。
那么这一句诗到底好在哪里?笔者自然也可以再写一篇文章作出自己的“赏析”,不过我以为,对于历代名家于此句品赏之语,分门别类地进行一番归纳总结是更有必要的。
由此可以看到:这仅仅十个字的诗句,竟然可以从那么多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来进行阐释。
唯有如此,此句之“微言妙义”方能显现;唯有如此,品赏古诗之无穷趣味始能透出。
故仿钱锺书先生《管锥编》的行文方式,作此“集释品赏”,唯所取材料有古有今,有专论者,亦有旁涉者,不拘一格。
至于品赏之语有祖构承袭的,就不予理会了。
一从诗人的佛禅修为角度入手历来是解读此诗的重点。
魏庆之《诗人玉屑》卷十五认为此句“与造物相表里”,谓:“此诗造意之妙,至与造物相表里,岂直诗中有画哉!观其诗,知其蝉蜕尘埃之中,浮游万物之表者也。
”这种评价是极高的,认为其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诗句而已,王士禛《唐贤三昧集》径以“不可言说,已造深微”评之,虽模糊影响,但在王氏的诗学理论中确是“最高境界”。
徐增《唐诗解读》卷五以其符合佛法“无我”之境解读,说得较为具体:“行到水穷处,去不得处,我亦便止;倘有云起,我便坐而看云起。
坐久当还,偶值林叟,便与谈论山间水边之事。
相与留连,则不能以定还期矣。
于佛法看来,总是个无我,行无所事。
‘行到’是大死,‘坐起’是得活,‘偶然’是任运,此真好道人行履,谓之‘好道’不虚也。
”俞陛云《诗境浅说》以为此境界可以“无穷”“化机”四字概括:“行至水穷,若已到尽头,而又看云起,见妙境之无穷。
可悟处世事变之无穷,求学之义也无穷。
此二句有一片化机之妙。
行看流水坐看云历代禅诗鉴赏(九)
行看流水坐看云历代禅诗鉴赏(九)行看流水坐看云历代禅诗鉴赏【九】两宋时期【1】闲居★延寿闲居谁似我,退迹理难过。
要势危身早,浮荣败德多。
雨催虫出穴,寒逼鸟移窠。
野径无人翦,疏窗入薜萝。
★延寿(904—975)杭州人。
法眼宗传人。
曾入仕途,命运多舛。
30岁出家,后于天台山国清寺参谒德韶国师,嗣其宗法。
建隆二年,吴越忠懿王建成永明寺,请延寿住持,故世称永明大师。
倡禅双修之道,指心为宗。
四众钦服,僧徒逾千。
是宋初法眼宗传入高丽国的重要弘法者。
卒赐智觉禅师。
有《宗镜录》、《万善同归集》传世。
【赏析】天台德韶禅师,法眼文益法嗣。
一日法眼上堂,僧问:“如何是曹源一滴水?”眼曰:“是曹源一滴水。
”僧惘然而退。
师坐于侧,豁然开悟。
平生凝滞,涣若冰释,述偈以表其性匙曰:“通玄峰顶,不是人间。
心外无法,满目青山。
”这是一首闲居叙趣诗。
首二句以对比的手法讲述闲居与退迹的心境区别。
退迹而心系庙堂俗尘并非真正的闲居,这等人内心难以平静也是可以理解的。
接着,作者以哲理化的诗句,阐明了一个觉者对要势浮荣、利禄功名的深刻认识。
地位越是显赫,越是早早自顾不暇;为了浮荣虚禄,往往做出许多见不得阳光的败坏自己的德行的坏事。
这几乎是一种自然规律,就像春雨催醒冬眠的小虫,鸟儿因寒气相侵移巢南飞一样。
认识到这是一种宇宙理法后,无怪乎诗人陶然于野径疏窗的清淡境界。
他的许多风标俊秀的诗偈均高蹈了禅者清纯的禅悦、空境。
如示法偈:“孤猿叫落中岩月,野客吟残半夜灯。
此境此时谁得意?白云深处坐禅僧。
”亦有《山居》一首:“真柏最宜堆厚雪,危花终怯下轻霜。
滔滔一点无依处,举足方知尽道场。
”感怀诗★清豁行不等闲行,谁知去住情。
一餐犹未饱,万户勿聊生。
非道应难伏,空拳莫与争。
龙吟云起时,闲啸两三声。
★清豁(?—976)泉州(今福建泉州)人。
年少聪颖,素蕴孤操,志探祖道。
礼鼓山神晏国师,落发禀具。
初参大章契如庵主,次谒睡龙山和尚而颖悟玄旨。
悟道后住漳州保福院。
行看流水坐看云 历代禅诗鉴赏 (十二)
行看流水坐看云历代禅诗鉴赏(十二)两宋时期(4)赞师偈★守端百尺竿头曾进步,溪桥一踏没山河。
从兹不出茶川上,吟啸无非罗里罗。
★守端(1025—1072)湖南衡阳人。
宋杨岐派禅师。
20岁出家,圆具后参临济宗杨岐方会禅师。
28岁住持江州(今江西九江)承天寺,安徽舒州白云山海会寺,所至禅众云集。
胆识过人,学众敬而畏之。
著有《白云守端禅师语录》2卷、《白云守端禅师广录》4卷。
【赏析】守端一日乘驴度桥,一踏桥板而堕,忽然大悟。
从此更不游方。
且出语洒脱,诗中有诗,意中有意,韵味无穷。
《赞师偈》便是守端的开悟偈。
首句写他决心在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不只是理入,还须行入;一天当他骑驴过桥时,桥板断了,他猝然跌到了桥下,一时间什么都消失了,包括大地山河,遑论玄理虚论,他也就猝然颖悟了大法。
从此他闭门不出,善加护持;闲来吟啸,也是不成腔不成调但古风犹存的“啷格啰里啰”。
诗如其人,从此白云守端踏上了宗林吟啸的大舞台,其语录、颂偈皆另有一种风骨。
蝇子透窗偈★守端为爱寻光纸上钻,不能透处几多般。
忽然撞着来时路,始觉平生被眼瞒。
【赏析】这是禅师对著名的神赞禅师古雅指化的赞颂。
全诗以拟人化的手法,通过对一只追求光明的蝇虫的描写,象征了追求禅道的衲子的探索与觉悟过程。
“光”在此处代指心珠、佛如意、禅心。
多少次在迷中求悟,不懈地上下而求索。
忽然,因缘时节成熟了,不经意间撞着飞进来时的通道,才明白平生的一切所作所为都受了肉眼的蒙蔽。
如今,心眼打开了,第三只眼时刻“惺惺着”,他将是一位永远清醒的觉者。
守端禅师精妙的颂古偈众多,下面略举一例:“五陵公子游花惯,未第贫儒自古多。
冷地看他人富贵,等闲不奈幞头何。
”此为《颂古联珠》中所载守端颂云门“北斗里藏身”公案的偈子。
笑的是“冷地看他人富贵”的幞头世人,包括未悟的僧人,不知自己正是“游花惯”的“五陵公子”,因为佛性本自具足嘛!一拳拳倒★守端一拳拳倒黄鹤楼,一踢踢翻鹦鹉洲。
有意气时添意气,不风流处也风流。
王维终南别业原文
王维终南别业原文王维终南别业原文王维这首《终南别业》历来吟诵甚多,王维人称诗佛,这首是公认的禅诗,而诗中又处处表现禅理,历来解析这首诗歌的往往谈王维的淡泊宁静怡然自乐的情调,而实际不达至理。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王维终南别业原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终南别业》王维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注释①终南,指终南山。
②陲:边境;南山陲,指辋川别墅所在地。
③值:遇到。
赏析整体感知:整首诗没有华丽的描写,采用白描的手法,没有辞秀调雅,只用平铺直叙,也没有暗喻什么社会情景,有种“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的感觉,仅仅只是写自己归隐田园的闲适。
因此,我们可以一读就了解,无须从字里行间去寻求隐藏的诗意。
诗语平白如话,却极具功力,诗味、理趣二者兼备。
既寄托着诗人高尚其志,又倾注了他对自然之美的衷心喜爱,又有生趣盎然,禅宗哲理。
王维晚年官至尚书右丞,由于政局变化反复,他早已看到仕途的艰险,便想超脱这个烦扰的尘世。
他吃斋奉佛,悠闲自在,大约四十岁后,就开始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
后来得到宋之问的辋川别墅,就过着自其乐的闲适生活。
中年以后厌尘俗喧嚣,信奉佛教,晚年定居安家在南山边陲,常游山水。
这首诗就是那时写的。
《终南山》写了终南山的景色“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诗佛”——王维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时期最杰出的山水田园诗人,他的诗大多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流露出闲居生活中闲逸萧散的情趣。
王维是一个精通音乐和绘画的诗人,他的诗歌以开阔的情怀,深细敏感的审美嗅觉描绘了山水风景的优美壮丽,体现了田园生活的闲适静谧和盛唐人民的安居乐业。
他的诗歌风格、情调前后期有明显不同,在前期,怀有积极的进取的人生态度,后期多寄情与山水。
因其中年遭遇朝廷变故,又深受其母亲佛教的禅宗影响,其诗变之颇受佛学禅宗影响,得自然与诗境,例如“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就有颇高的禅宗意味,因此他有“诗佛”之称。
历代禅诗集锦鉴赏
历代禅诗集锦鉴赏人们对艺术形象进行感受,理解和评判的思维活动和过程。
人们在鉴赏中的思维活动和感情活动一般都从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出发,带来的历代禅诗鉴赏。
李白(701-762)后世称为“诗仙”。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祖籍今甘肃秦安,出生于碑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国境内)。
“五岁诵六甲(道教典籍),十岁观百家(诸子百家)”,“十五好剑术”,25岁时仗剑远游,结识天下豪杰。
42岁时诏至长安为唐玄宗礼遇,供奉翰林,后遭谗请归。
安史之乱期间奋力报国。
晚年受累流放,困苦漂泊,病逝于安徽当涂。
李白是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想象丰富,构思奇谲,气势雄壮,风格豪迈、奔放,承前启后,推陈出新,是唐代诗歌艺术宝库中的精品妙构。
杜甫誉之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听蜀僧浚弹琴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赏析】天府山水培育了诗人李白壮阔的情怀,亦为我们带来了无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般的清新自然的诗章。
本诗首二句写来自故乡的琴师抱琴下山,将这位乐师写得很有气派。
次二句写蜀僧弹琴,但见琴师一挥手,琴声便铿锵震耳,仿佛大自然中的万壑松风,令人革心洗面,心境焕然。
琴声止后,却余音袅袅,与薄暮的寺钟一起共鸣,将人带入无限渺远的虚空境界。
不知不觉,听琴会心之余,暮色四合,时间如逝!本诗用典精当,“挥手”、“洗流水”、“霜钟”均有典故。
提起鼓琴、听音,无人不会想起琴师伯牙与知友钟子期,伯牙挥手,钟子期听声。
一个善奏,一个善听,高山流水,你心我心。
李白借用典故,表达自己与蜀僧的知己之感。
全诗起笔不凡,《唐宋诗举要》表举此诗“一气挥洒,中有凝炼之笔”。
古诗中描写琴乐的名篇不少,白居易除《琵琶行》中有“大珠小珠落玉盘”等精妙表现外,还有一首晚年所写的《好听琴》,诗中满是禅韵:“本性好丝桐,尘机闻即空。
一声来耳里,万事离心中。
清畅堪销疾,恬和好养蒙。
尤宜听三乐,安慰白头翁。
故事大全-哲理故事:行看流水坐看云,难得平常心
哲理故事:行看流水坐看云,难得平常心哲理故事:行看流水坐看云,难得平常心作者:木瓜一天,有源禅师来拜访大珠慧海禅师,请教修道用功的方法。
他问慧海禅师:”和尚,您也用功修道吗?”禅师回答:”用功!”有源又问:”怎样用功呢?”禅师回答:”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
”有源有些不解地问道:”如果这样就是用功,那岂不是所有人都和禅师一样用功了?”禅师说:”当然不一样!”有源又问:”怎么不一样?不都是吃饭、睡觉吗?”禅师说:”一般人吃饭时不好好吃饭,有种种思量;睡觉时不好好睡觉,有千般妄想。
我和他们当然不一样,我吃饭就是吃饭,什么也不想;我睡觉的时候从来不做梦,所以睡得安稳。
这就是我与众不同的地方。
”有源低头不语,慧海禅师见有源没有开悟,于是敲着木鱼,意味深长地说道:”世人很难做到一心一用,他们在利害得失中穿梭,囿于浮华的宠辱,产生了‘种种思量’和‘千般妄想’。
他们在生命的表层停留不前,这是他们生命中最大的障碍,他们因此而迷失了自己,丧失了‘平常心’。
要知道,只有将心灵融入世界,用心去感受生命,才能找到生命的真谛。
”由此可见,心无杂念的心才是真正的平常心。
这需要修行,需要磨炼,一旦我们达到了这种境界,就能在任何场合下,放松自然,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施展自己的才华,从而实现完满的”自我”.很多人的思维、意识都被世间的纷扰混淆了,好像阴云密布、云雾缭绕,遮住了事物的本来面目。
但是这种混淆只存在于当中的过程。
在沉睡中,一切都是其本原;在三昧中,一切又恢复其本原。
正是关于世界、思想、自我的认识使简单的事物复杂化了,它正是不幸、地狱的根源。
而我们只有心无杂念,才能拥有一个”平常心”,看穿功名利禄,看透胜负成败,看破毁誉得失,才能享受那份沉静的幸福。
平常心是福,平常心是走向幸福的大道,平常心是一种生活的大智慧,是在幸福生活路上的温暖。
棋盘上的茶人生文/江泽涵听说古镇有位围棋宗师,摆下了一个玲珑棋局。
尝试破局,奖金从一千升到了十万,至今仍无人能破。
禅诗赏析
禅诗赏析寒山顶上月轮孤,照见晴空一物无。
可贵天然无价宝,埋在五阴溺身躯。
寒山顶上月轮孤,照见晴空一物无。
可贵天然无价宝,深藏五蕴溺身躯。
——唐·寒山五言禅诗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东山西岭青,雨下却天晴。
更问个中意,鹁鸠生鹞鹰。
牵驴饮江水,鼻吹波浪起。
岸上蹄踏蹄,水中嘴连嘴。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
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密室开金锁,闲步下松门。
谩将无孔笛,吹出凤游云。
云开空自阔,叶落即归根。
回首烟波里,渔歌过远村。
鹤立松梢月,鱼行水底天。
风光都占断,不费一文钱。
饥来要吃饭,寒到即添衣。
困时伸脚睡,热处爱风吹。
心随万境转,转处实能幽。
随流识得性,无喜亦无忧。
旧竹生新笋,新花长旧枝。
雨催行客到,风送片帆归。
远观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犹在,人来鸟不惊。
打鼓弄琵琶,相逢两会家。
君行杨柳岸,我宿渡头沙。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说道春来好,狂风太放颠。
吹花随水去,翻却钓鱼船。
击水鱼头痛,穿林宿鸟惊。
黄昏不击鼓,日午打三更。
黄昏鸡报晓,半夜日头明。
惊起雪师子,瞠开红眼睛。
晓风杨柳岸,春色杏花墙。
暑雨琴棋润,熏飚枕簟凉。
枯树云充叶,凋梅雪作花。
击桐成木响,蘸雪吃冬瓜。
碧落静无云,秋空明有月。
林下道人幽,相看情共悦。
烟收山谷静,风送杏花香。
永日萧然坐,澄心万虑忘。
萧萧木叶落,湛湛露珠悬。
嘹唳冲云雁,凄清抱树蝉。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
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泥佛不渡水,神光照天地。
立雪如未休,何人不雕伪?七言禅诗闲居无事可评论,一炷清香自得闻。
睡起有茶饥有饭,行看流水坐看云。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身心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一树春风有两般,南枝向暖北枝寒。
现前一段西来意,一片西飞一片东。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陇头云。
归来笑捻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闲居无事可评论,一柱清香自得闻。睡起有茶饥有饭,行看流水坐看云
闲居⽆事可评论,⼀柱清⾹⾃得闻。
睡起有茶饥有饭,⾏看流⽔坐看云今天赏析了庵禅师的⼀⾸意境⾼远的上乘禅诗《闲居⽆事可评论》,诗中没有使⽤⼀条禅语,却深⼊禅髓。
诗⽈:闲居⽆事可评论,⼀柱清⾹⾃得闻。
睡起有茶饥有饭,⾏看流⽔坐看云⽩话译⽂:闲居时分实在没有什么事值得去评说,燃起⼀柱清⾹⾃⼰享受这美好的时光。
睡醒之后喝喝禅茶饿了的时候吃吃饭,⾏⾛之时看看流⽔坐着的时候欣赏云。
禅诗禅意:禅诗作者清欲(元代1288-1363),六祖下⼗三世,嗣法于古林清茂,有《了庵清欲禅师语录》⾏世。
“闲居⽆事可评论,⼀柱清⾹⾃得闻”他对万缘不起实在感,⾃然觉得没什么好说的,这就是了庵禅师的⾃况:“闲居⽆事可评论”。
外缘再动纷扰,他的内⼼都是:“闲居⽆事”的⼀⽚清和;也话遇到有惑未解的有缘⼈,仍会悲⼼涌动、不忍其苦,为他⽅便说法、权宜⽰教,但⼼中了解“法⼀出⼝都是杜撰戏论了,根本上是“⽆事可评论”的。
当⼀个⼈真正能安静下来,真正能闲下来的时候,就不会挂念,议论任何事情。
他完完全全融⼊到禅的环境中,点燃⼀炷清⾹,充分感受到它的奇妙。
⼼灵的清⾹,⾃⼰才能真正品味⼗分。
护持⼼灵的⼀炷清⾹,我们的⼼就是诸佛的庄严道场,华⾬⾹云,妙法莲花,都在其中了。
“睡起有茶饥有饭,⾏看流⽔坐看云。
”禅者的⽣活是如此的⾃在随缘,洒脱不羁。
“睡起有茶饥有饭”,禅就在这平凡的事物⾥,它是如此的亲切。
“⾏看流⽔坐看云”,禅就在⾏云流⽔中,它是如此的洒脱。
禅就是⽣活,⽣活就是禅。
芸芸众⽣被红尘的欲望所障蔽,流浪的太久,离禅太远,才需要参禅。
⽽⼀旦发现本⾝就在禅中的时候,就会百感交集地说:“哎呀!原来我们就在禅⾥⾯,我们竟是⾝在禅中不知禅啊!”愿我们都能渐渐把“余事”放下,安静的活在眼前的点滴美感⾥,⽤简单的⼼⾯对世界,过素朴的⽣活。
每天禅⼼阅读,感悟禅门智慧,缓解⽣活压⼒,培养禅悦⼼态,使⽣命流淌着智慧,绽放着慈悲,少⼀分烦恼,多⼀份幸福,忍辱护真⼼,⼼安事顺⼈世暖,在菩萨道上携⼿同⾏。
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出自王维的《终南别业》。
这两句诗的意思:登山时溯流而上,走到最后溪流不见了。
有一个可能是该处为山泉的发源地,掩于地表之下。
另一个可能是下雨之后汇集而成的涧水在此地干枯了。
这个登山者走著走著,走到水不见了,索性坐下来,看见山岭上云朵涌起。
原来水上了天了,变成了云,云又可以变成雨,到时山涧又会有水了,何必绝望?2011年对于商品期货显然不是一个很好年份,国内商品价格重心下移,大部分商品结束危机之后上涨开始了一轮惨淡的下跌行情,上一年明星商品棉花整年跌幅超过27%,而橡胶在2月创出43500的历史高位后呈V型反转、一路走低,全年跌幅达35%;同样的昔日明星商品白糖在2011年上半年依然风光无限,8月之前震荡走高并创下牛市新高点,之后在政府的调控下连续下挫,全年跌幅超过16%;此外,锌、铜跌幅超过20%,pta、pvc、塑料等化工品跌幅也在20%左右。
黄金今年表现较佳,全年涨幅为3.35%。
而油脂油料的表现仍可用抗涨抗跌来描述,大豆下跌了4.15%,菜籽油、豆油、棕榈油跌幅分别为12.43%、14.55%、14.82%。
2011年商品市场承受了中国货币政策收紧、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等宏观经济压力,也遭遇了日本大地震和核泄漏、地缘政治紧张、占领华尔街、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等,同时,欧元区解体论、中国经济倒退论等各种市场言论考验了市场心理、干扰了市场运行节奏,商品在利空层出不穷、狂轰滥炸下低下高昂的头颅。
展望2012年,美国经济走向、中国经济形势和宏观政策以及欧元区主权债务问题是决定全球经济和商品走势的重要因素。
时间慢慢向前迈步,K线一天一天往后叠加,转眼传统中国春节已经过去,来到2012年2月底。
12年短短2个月市场再度出现之前问题:欧元区希腊问题债务、国内经济数据公布和美国近期数据。
希腊问题出现和欧元区解决方法和方式,肯定世界对欧元区问题解决信心。
国内经济数据公布:1月CPI为4.5%,1月PPI为0.7%。
行看流水坐看云历代禅诗鉴赏(十)
行看流水坐看云历代禅诗鉴赏(十)行看流水坐看云历代禅诗鉴赏【十】两宋时期【2】书林逸人壁★惠崇诗语动惊众,谁知慕隐沦。
水烟常似暝,林雪乍如春。
薄酒懒邀客,好书愁借人。
有时行药去,忘却戴纱巾。
★惠崇(?—1017)北宋画僧,淮南人。
列属宋代著名“九诗僧”之七。
诗以五言见长,画以山水小景为佳,工画鹅雁鹭鸶,寒汀远渚,意境荒率虚旷,世称“惠崇小景”。
【赏析】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懒于世事、乐于隐沦的高逸之士的形象。
一个“诗语动惊众”、才高八斗的才子,竟然不慕功名慕隐沦,是何等了彻超脱。
他的隐居之所,环境是何等疏淡远旷。
一片林雪,数丝水烟,这幅小景何其雅致、虚旷。
最为潇洒、超脱的,是他死不悔改的疏懒脾性、文人习气。
“薄酒懒邀客,好书愁借人”,将一个清静虚寂、放下一切的逸士风骨表露无遗!这位高渺之士除了乐于书酒烟雪之外,也乐于助人,采药医病。
不过,他的行为比其他行药者更为洒脱忘情!打开唐末诗僧齐己的《倦客》,也透露出高士俊逸的风骨:“闭眼即开门,人间事倦闻。
如何迎好客,不似看闲云。
少欲资三要,多言让十分。
疏懒本吾性,任笑早离群。
”池上鹭分赋得明字★惠崇雨绝方塘溢,迟徊不复惊。
曝翎沙日暖,引步岛风情。
照水千寻回,栖烟一点明。
主人池上风,见尔忆蓬瀛。
【赏析】结社题诗是唐宋文人雅士们的一种时尚,禅客们更是座上宾。
从“红霞禅石上,明月钓船中。
醉倒芦花白,吟缘蓼岸红”(齐己)到本诗,清雅的禅衲们时常诗赋相聚,尽显风流。
北宋时文士禅客有诗招之时聚在一起时,爱抓阄分题,即景赋诗。
这次惠崇分得池上鹭明字韵。
善画鹅雁鹭鸶的惠崇自是得心应手,把鹭鸶描绘得形神俱备,可谓上乘之作。
首二句点明环境,描写鹭鸶的悠闲静态。
方塘水满,鹭鸶在水中畅游,往来自在。
这是远景。
再看近景,你瞧它何等轻闲自适:在暖和的沙地上晒着羽翎,沐浴着徐徐清风。
轻盈的身影倒映在如鉴的清水中,在淡淡的水烟中显得更加洁亮。
末二句抒怀:主人看到它就想起了仙鸟凤凰,就顿起化羽登仙之意。
行看流水坐看云历代禅诗鉴赏(三)
行看流水坐看云历代禅诗鉴赏(三)行看流水坐看云历代禅诗鉴赏【三】隋唐五代时期【2】终南望余雪◆祖咏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祖咏(699—7467)洛阳人。
玄宗开元十二年(724)进士,一生仕途坎坷。
晚年隐居汝水边,以渔樵自终。
与王维友善,属诗唱和。
诗歌多写景状物,描绘隐居生活的闲适,亦有少量写立功壮志之作。
《全唐诗》仅存其诗一首。
【赏析】这是一首世所公认的描写雪景的佳作。
据传此诗是诗人考举应试时而作。
他并没有按要求写十二句的五言律诗,而是写了四句即称“意尽”而交卷。
本诗的前三句写望中所见,却见得不俗,亦绘得不凡。
北岭秀丽全在它的余雪皑皑,仿佛浮在云端;更无奈那一抹斜阳,使久雨新晴后的林表,更为明丽,实在令人眼清心净;末句写望中所感:斜暮余雪,寒光闪耀,令人徒添寒意。
“秀”字用得简洁,“浮”字用得生动,“明”字透出灵秀,“寒”字暗诉心曲。
一个“寒”字,正所谓“好将寥落意,指点到人间”(明僧大健《见远山残雪》),暗示他归隐山林、结交僧友,“寥寥人境外,闲坐听春禽”(《苏氏别业》),“却回山寺路,闻打暮天钟”(贾岛《雪晴晚望》)的将来。
示法诗◆希迁从来共住不知名,任运相将只么行。
自古上贤犹不识,造次凡流岂能明?◆希迁(700-790)石头希迁,俗姓陈,广东高要人。
年轻时坚决反对乡民迷信与祭祀神鬼。
后往曹溪参谒慧能,慧能西逝后师事青原行思而悟玄旨。
后住持南岳衡山,结庵石台,世称石头和尚,与江西的马祖道一并称当世两大禅匠。
著作有《参同契》、《草庵歌》各一篇。
名徒有药山惟俨、天皇道悟、丹霞天然等21人。
圆寂后赐无际禅师。
【赏析】这是一首佛法哲理诗。
为赞扬药山惟俨禅师悟道而作。
有一天,药山端坐在石头上。
石头问他:“你在这里干什么?”“什么也不做。
”石头便说:“那么你这是闲坐了。
”药山答:“闲坐还是有为。
”石头便问:“你老是说不为不为,到底不为个什么?”药山答道:“这个不为,千圣也不识。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名句赏析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名句赏析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出自唐代王维的《终南别业》: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全诗译文:中年以后存有较浓的好道之心,直到晚年才安家于终南山边陲。
兴趣浓时常常独来独往去游玩,有快乐的事自我欣赏自我陶醉。
间或走到水的尽头去寻求源流,间或坐看上升的云雾千变万化。
偶然在林间遇见个把乡村父老,偶与他谈笑聊天每每忘了还家。
全诗赏析:开头两句:“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叙述诗人中年以后即厌尘俗,而信奉佛教。
“晚”是晚年;“南山陲”指辋川别墅所在地。
此处原为宋之问别墅,王维得到这个地方后,完全被那里秀丽、寂静的田园山水陶醉了。
他在《山中与裴秀才迪书》的信中说:“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
辄便往山中,憩感兴寺,与山僧饭讫而去。
北涉玄灞,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
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
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这段描述可以说明诗中第二联“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中透露出来的闲情逸致。
上一句“独往”,写出诗人的勃勃兴致;下一句“自知”,又写出诗人欣赏美景时的乐趣。
与诗人有着同样兴趣爱好的人不多,兴致来时,他惟有独自游览,赏景怡情,能自得其乐,随处若有所得,他不求人知,只求自己心会其趣而已。
第三联,即说“胜事自知”。
“行到水穷处”,是说随意而行,走到哪里算哪里,然而不知不觉,竟来到流水的尽头,看是无路可走了,于是索性就地坐了下来。
“坐看云起时”,是心情悠闲到极点的表示。
云本来就给人以悠闲的感觉,也给人以无心的印象,因此陶潜才有“云无心以出岫”的话(见《归去来辞》)。
通过这一行、一到、一坐、一看的描写,诗人此时心境的闲适也就明白地揭示出来了。
此二句深为后代诗家所赞赏。
近人俞陛云说:“行至水穷,若已到尽头,而又看云起,见妙境之无穷。
可悟处世事变之无穷,求学之义理亦无穷。
云游僧人的经典诗句
云游僧人的经典诗句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云游僧人的经典诗句概述
2.云游僧人的经典诗句举例
3.云游僧人的经典诗句的意义和影响
正文
云游僧人的经典诗句概述
云游僧人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种特殊群体,他们通常以游历名山大川,修行悟道为生。
在漫长的历史中,云游僧人留下了许多充满哲理和智慧的经典诗句,这些诗句既反映了他们对世界的独特见解,也体现了他们对人生和宇宙的深邃思考。
云游僧人的经典诗句举例
以下是一些云游僧人的经典诗句: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句诗描绘了人生的曲折和峰回路转,同时也表达了在困境中坚持前行,就会发现新的希望和机遇的道理。
2.“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这句诗表达了对人生初始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3.“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这句诗描绘了云游僧人在自然中的宁静心境,以及对生活的随遇而安和坦然面对的态度。
云游僧人的经典诗句的意义和影响
云游僧人的经典诗句,不仅是他们个人修行的体悟,也是他们对世界和人生的独特见解。
这些诗句,以其深邃的哲理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影响
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它们让我们明白,生活中不仅有困苦和挫折,也有希望和机遇;让我们明白,人生的价值不仅在于追求物质的满足,更在于对精神世界的丰富和提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看流水坐看云历代禅诗鉴赏(三)行看流水坐看云历代禅诗鉴赏【三】隋唐五代时期【2】终南望余雪祖咏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祖咏(699—7467)洛阳人。
玄宗开元十二年(724)进士,一生仕途坎坷。
晚年隐居汝水边,以渔樵自终。
与王维友善,属诗唱和。
诗歌多写景状物,描绘隐居生活的闲适,亦有少量写立功壮志之作。
《全唐诗》仅存其诗一首。
【赏析】这是一首世所公认的描写雪景的佳作。
据传此诗是诗人考举应试时而作。
他并没有按要求写十二句的五言律诗,而是写了四句即称“意尽”而交卷。
本诗的前三句写望中所见,却见得不俗,亦绘得不凡。
北岭秀丽全在它的余雪皑皑,仿佛浮在云端;更无奈那一抹斜阳,使久雨新晴后的林表,更为明丽,实在令人眼清心净;末句写望中所感:斜暮余雪,寒光闪耀,令人徒添寒意。
“秀”字用得简洁,“浮”字用得生动,“明”字透出灵秀,“寒”字暗诉心曲。
一个“寒”字,正所谓“好将寥落意,指点到人间”(明僧大健《见远山残雪》),暗示他归隐山林、结交僧友,“寥寥人境外,闲坐听春禽”(《苏氏别业》),“却回山寺路,闻打暮天钟”(贾岛《雪晴晚望》)的将来。
示法诗希迁从来共住不知名,任运相将只么行。
自古上贤犹不识,造次凡流岂能明?希迁(700-790)石头希迁,俗姓陈,广东高要人。
年轻时坚决反对乡民迷信与祭祀神鬼。
后往曹溪参谒慧能,慧能西逝后师事青原行思而悟玄旨。
后住持南岳衡山,结庵石台,世称石头和尚,与江西的马祖道一并称当世两大禅匠。
著作有《参同契》、《草庵歌》各一篇。
名徒有药山惟俨、天皇道悟、丹霞天然等21人。
圆寂后赐无际禅师。
【赏析】这是一首佛法哲理诗。
为赞扬药山惟俨禅师悟道而作。
有一天,药山端坐在石头上。
石头问他:“你在这里干什么?”“什么也不做。
”石头便说:“那么你这是闲坐了。
”药山答:“闲坐还是有为。
”石头便问:“你老是说不为不为,到底不为个什么?”药山答道:“这个不为,千圣也不识。
”石头知其颖悟,便做了这首诗赠给他。
这个上古圣贤都不识、千圣不明的不为到底是什么呢?它一直跟我们住在一起,为什么连圣贤都不能明白呢?这就是道,是佛性本体。
它可悟而不可知解,它既非知也非不知,既不有为也不无为,既然如此,便只有潜符冥行,随缘任运了。
鹿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王维(701—761)后世称为“诗佛”。
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祖籍今山西祁县。
开元年间21岁时中进士,累官至给事中。
安禄山叛军陷长安时曾受职,乱后降为太子中允,后官至尚书右丞,故亦称王右丞。
晚年无心仕途,情怡山水,结庐辋川,长持斋戒,崇信佛禅,与道友“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
”(《旧唐书·王维传》)【赏析】王维是唐代著名山水诗人,是盛唐时期山水隐逸派的代表人物。
他隐居后所写的田园诗,表现了大自然的恬静之美,也饱含了禅宗的神韵。
诗中禅语惊人,禅趣盎然且禅理精深,可谓深谙佛家妙诣、禅宗“三昧”,后世人尊他为“诗佛”。
他还兼长音乐书画,其泼墨山水画自成一系,苏东坡称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这首诗是王维后期山水诗代表作即五绝祖诗《辋川集》中的第四首,表现了山中的静寂与幽暗,折射了诗人晚年特有的幽寂境界。
《辋川集》共有诗二十首,全是五绝,每一首均是一幅精美无比的绘画小品,以辋川风物反衬诗人的精神境界。
空山不见人,但是传过来人的声音,山本来是空寂的,人语过后更反衬出它的静寂;夕辉射入深林,照映在青苔上,看似有一线光亮与生气,实则反显幽暗、寂寥,因为夕辉即将消微,接下来将是漫长的幽暗。
通过短暂的有声写长久的静寂,短暂的有光衬托长久的幽暗,便是大画家、音乐家、大诗人王维特有的对声音与光线的敏锐观察与高超表现。
进入晚年的他,万事不关心,唯好将禅心一片与山之幽寂融汇为一体。
只写山水,不入禅语,不绘禅心,说是禅诗未免牵强;其实,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禅诗。
禅境要求不着痕迹,如羚羊挂角。
此诗无禅语而有禅境,堪称“以禅入诗”的上乘之作。
鸟鸣涧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赏析】这首诗是王维题友人居《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之一,通过鸟鸣涧中,反衬春涧之幽静。
心闲的人,才能察觉细微的桂花的下落,这空山静夜是如此静谧,又反过来使人心宁眼明,感触敏锐。
一切都沉浸在夜的宁静之中。
于是,当一轮皓月升起,给夜幕下的空谷洒下一片银辉时,连山鸟也惊觉起来,好像在怪明月打扰了它们的静境。
花落、月出,鸟惊、鸟鸣均是动,而正是这些动,更加突出了人闲、夜静、山空,通过高超的艺术手法,为我们展示了动中有静的静谧世界,同时亦体现了诗人禅心之幽静。
终南别业王维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赏析】这是一首记述游历山水胜事、内心闲适自得的禅诗。
王维四十岁后,看穿仕途艰险,起超脱尘俗之心,遂于终南山的别墅过起了亦官亦隐、弃俗奉佛的生活。
在旖旎迷人的大自然中,兴至时则独游,若有所得,也不求人知,一己独享其乐。
此为首联与颔联之意,其中“独往”与“自知”极富禅趣。
颈联写诗人随意而行,走到哪里就算哪里,可是不知不觉,竟来到流水的尽头,于是索性坐下,看白云“无心以出岫。
”(陶渊明《归去来辞》)。
这里的一行、一到、一坐、一看的描写,诗人忘情山水、淡雅恬适的情怀,已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尾联写出游时偶然遇上一位林中高士,则谈笑风生,以至乐而忘返。
一个“偶然”与首联的“颇”字相对应,说明了心之诚挚与行之随兴;一则“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成为饱蕴化机之妙的千古佳句。
辛夷坞王维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赏析】这是一首“以禅入诗”的山水风物诗佳作。
在寂寞无人的辛夷坞中,在空旷的山涧里,璀璨绚丽的辛夷花绽开了蓓蕾,于是山中一片霞蔚云蒸,有如芙蓉出水;它纷纷绽开,又纷纷飘落,放也默默,落且无声,无生之喜,无灭之哀,简直淡泊、超脱到了极点。
这纷纷开落、得之自然又复归自然的辛夷花,不正是作者“任运自然”的心境的写照吗?这一空寂、宁静的心境,不正是佛性之外放么?难怪明人胡应麟读后,深感“身世两忘,万念皆寂。
”(《诗薮·内编》)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赏析】这是《辋川集》中的又一首名诗。
此诗名在其用语遣句之平淡无奇,而其整体意境却至味高远。
光与影的组合,声与寂的调配,实为匠心独运。
独坐幽竹林中,弹琴复长啸,夜深入静,无人知晓,只有那知心明月,以清辉相伴,给人以“清幽绝俗”之感。
而在意境上,那月夜幽林是何等空明澄净,那弹琴长啸之人又是何等安然自得。
外境与内境泯然合一,共同营运出一种物我交融、“与万化冥合”(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的空寂的境界,这一点正是禅意之所在,禅心之所现。
酬张少府王维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赏析】这首诗是为赠友而作,却是一首表现禅者追求内心清净与自由的精神境界的诗。
王维生长在佛化家庭,其母笃信佛教,对他影响颇大,加上他成年任官后,结交名僧,佛学造诣亦十分深厚。
故而到了“自顾无长策”的晚年,不再挂心世事,唯求宁静之境。
因为早年与中年的仕途经历,尤其是张九龄被罢相、奸相李林甫独揽大权之后的朝政,令他理想破灭,独留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名句而并无造就,所以要跳出是非圈子,唯有选择回到林下的归隐之途。
而在林中,一切令人多么舒心惬意。
诗人迎着松林吹来的清风解带敞怀,在山间明月的伴照下独坐弹琴。
这里只有怡人的松风、山月,不再有官场的黑暗与世事的纷扰,他的内心获得了平静,心灵得到了解脱。
所以当问他穷困与显达的道理时,他不会直接回答你,而是唱着渔歌,撑竿荡入河浦深处。
正是“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陶渊明《饮酒》)。
这种以不答为答的方式,深有意义。
一则是禅宗不问西来意即所谓不立文字之印证,二则暗示你别问什么穷则隐、通则显的道理,快跟我一起去归隐吧!冬夜对雪忆胡居士家王维寒更传晓箭,清镜览衰颜。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
借问袁安舍,翛然尚闭关。
【赏析】这是一首雪夜思友诗。
胡居士为一介信佛而不出家的清寒之士。
全诗通过展现胡居士的形貌与节操,表达了自己固节守穷的清操亮节。
更鼓敲了一次又一次,几近拂晓时分,诗人仍辗转难眠,思念着友人。
失眠的静夜,听觉最为灵敏,但闻窗外风吹竹叶发出淅淅沥沥的响声。
清晨起来,对镜照衰颜,然后打开门扉,但见白雪满山。
哦,原来昨夜听到的不是风声,而是雪语。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句,前人称之为“象外句”,实为采用“通感”手法,即通过听觉、视觉、嗅觉、触觉、味觉等官能的交叉,以物比意,将不同类型的物象沟通起来,给人一种奇趣盎然的艺术美感。
在这白雪满山一片晶莹的琉璃世界里,在这白茫茫的清寒世界里,“为瑞还难得,居贫莫厌多。
”(齐己《对雪》),诗人对胡居士的思忆更深一层。
结语通过袁安卧雪而守贫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居士高凛节操的仰慕。
听蜀僧浚弹琴李白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李白(701-762)后世称为“诗仙”。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祖籍今甘肃秦安,出生于碑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国境内)。
“五岁诵六甲(道教典籍),十岁观百家(诸子百家)”,“十五好剑术”,25岁时仗剑远游,结识天下豪杰。
42岁时诏至长安为唐玄宗礼遇,供奉翰林,后遭谗请归。
安史之乱期间奋力报国。
晚年受累流放,困苦漂泊,病逝于安徽当涂。
李白是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想象丰富,构思奇谲,气势雄壮,风格豪迈、奔放,承前启后,推陈出新,是唐代诗歌艺术宝库中的精品妙构。
杜甫誉之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赏析】天府山水培育了诗人李白壮阔的情怀,亦为我们带来了无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般的清新自然的诗章。
本诗首二句写来自故乡的琴师抱琴下山,将这位乐师写得很有气派。
次二句写蜀僧弹琴,但见琴师一挥手,琴声便铿锵震耳,仿佛大自然中的万壑松风,令人革心洗面,心境焕然。
琴声止后,却余音袅袅,与薄暮的寺钟一起共鸣,将人带入无限渺远的虚空境界。
不知不觉,听琴会心之余,暮色四合,时间如逝!本诗用典精当,“挥手”、“洗流水”、“霜钟”均有典故。
提起鼓琴、听音,无人不会想起琴师伯牙与知友钟子期,伯牙挥手,钟子期听声。
一个善奏,一个善听,高山流水,你心我心。
李白借用典故,表达自己与蜀僧的知己之感。
全诗起笔不凡,《唐宋诗举要》表举此诗“一气挥洒,中有凝炼之笔”。
古诗中描写琴乐的名篇不少,白居易除《琵琶行》中有“大珠小珠落玉盘”等精妙表现外,还有一首晚年所写的《好听琴》,诗中满是禅韵:“本性好丝桐,尘机闻即空。
一声来耳里,万事离心中。
清畅堪销疾,恬和好养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