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维护
关于对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关于对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高校教师面对各种压力和挑战,经常遭遇心理健康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源于工作压力、与学生和同事的沟通困难、职业发展压力以及家庭生活等方面。
为了保持身心健康并提高工作效率,高校教师需要采取一些对策。
首先,高校教师可以积极寻求支持网络。
与同事、导师、心理咨询师或专业人士保持良好的沟通,分享和倾诉内心的压力和烦恼。
通过交流,高校教师可以得到来自外界的支持、理解和建议,缓解其心理压力。
其次,高校教师应该学会放松和寻找乐趣。
工作压力会导致紧张和焦虑,因此,他们应该寻找一些适合自己的放松方式,如运动、听音乐、读书或进行艺术创作。
同时,高校教师也应该保持对生活和工作的兴趣,培养一些兴趣爱好,增加自己的生活乐趣。
第三,高校教师应该拥有良好的工作和生活平衡。
他们应该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不仅要关注工作,还要关注个人生活和家庭。
在工作之外,他们应该安排一些私人时间,与家人和朋友一起享受生活。
此外,高校教师还可以培养一些健康的生活习惯,如定期锻炼、良好的饮食和足够的休息。
最后,高校教师可以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帮助。
如果高校教师遇到了严重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或睡眠问题,他们应该及时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帮助。
心理咨询师可以提供专业的建议和指导,帮助他们改善心理健康状况,并且找到应对问题的方法。
总之,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不可忽视的,他们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保持身心健康。
通过积极寻求支持网络、放松和寻找乐趣、保持工作和生活平衡以及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帮助,高校教师可以更好地应对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提高自己的心理状态和工作效率。
高校教师一直承担着培养学生的重要责任,但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首先,工作压力是高校教师常常面对的问题。
教学任务繁重,需要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和出卷等,这些工作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同时,高校教师还常常要从事科研工作,争取科研项目、发表论文等。
这些工作压力可能导致高校教师感到压抑、焦虑甚至抑郁。
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与自我调节
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与自我调节老师心理健康的维护与自我调整老师心理健康的维护,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和老师个人三者通力合作。
在社会体制上,需要通过制定各种政策来提高老师的社会地位,加大教育投入,对老师的工作供应必要的支持与保障,形成有效的社会支持网络;在学校层面上,学校应友好、合作地对待老师,了解老师各自的力量与工作状况,公正对待每一位老师;应准时、适当地给老师的工作以鼓舞的确定,不断提高老师的角色认知水平;应关怀和正确对待老师的心理冲突、心理冲突,关心分析冲突缘由,消退心理阴影;增加老师与同学的沟通机会,使老师得到更多直接来自教学过程的内在嘉奖;赐予老师更多的自主权,学校的组织管理要使老师有获得社会支持的心理感受。
然而,社会和学校仅仅是引发老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外部因素,而老师的个人因素则是引发心理健康问题的内部因素。
要维护老师的心理健康,还应从老师的个人因素入手,通过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来促进和维护心理健康水平。
所以,就心理问题而言,“除了你自己,没人能救你!”。
一、增添心理保健意识关注自身心理健康,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心理保健学问的不断普及,老师要增添心理保健意识,随时关注自己的心理状况与心情改变,这是老师维护与调适自身心理健康的基础与前提。
二、职业看法的自我调整在老师常见的心理问题中,职业心理问题是最多、最严峻的。
而职业心理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其不良的职业心态。
2023年笔者在老师培训中对中学校老师的职业心态进行调查,结果说明:74%的老师不喜爱老师这一职业,多数是良心型、心情型、无奈型和动摇型的,只有少数老师是把老师这一职业作为事业来做的。
在这种心态之下,许多老师就会消失职业适应不良、职业行为问题,甚至会消失职业倦怠症。
作为老师,要预防或调适这一心理问题,就是要调整自己的职业看法。
首先,要增加职业骄傲感:常常用一些赞美老师的语言来进行自我示意,如“我们是站在人才的摇篮边。
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与增进
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与增进教师心理健康非常重要。
所以,对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与增进,不但仅是个人所思所为,应是教育界及整个社会共同注重的问题,也是落实百年大计的根本表达。
自我不但在社会生活中为个体所注重,而且也是心理学重要研究课题。
在此主要涉及教师的自我理解与教师的自我职业观点。
(一)自我理解心理学研究发现,即使很多人认为对自己是理解的,但事实上他们并没有很好地理解自己。
他们或是对自己估计过高,过于自信;或是对自己估计过低,过于自卑。
这两方面都会使人丧失适合自我发展和成功的机会。
所以,要学会从多方面、多途径理解自己,要学会从周围的世界中提取相关自我的真实反馈,避免因为自己的主观理解所带来的误差。
准确地对待自我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还要有接纳自己或自我接受问题。
一个缺乏一定水准的自我接受的人,绝不可能有其真正的成功与幸福。
人无完人,每个人难免存有一些缺乏和不完善的地方,例如:容颜、身材、才能及财产等。
自我接受就是既承认自己的优点,又接纳自己的缺点。
很多人出现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其基本问题就出在对“自我”的观点上:一种是认为真实的我不完美,所以排挤它,憎恶它。
他们想创造一个虚构的理想的自我来取而代之,结果反而使自己的心理受到伤害。
另外一种是过度夸大自我形象,认为自己是最完美的,结果傲视一切、有恃无恐,这样,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就会到处碰壁,因而造成更深的自我伤害。
准确地处理好自我接受的主要方法是:一是,要有适当的抱负水平,尽可能使自己的水平与现实接近。
二是,社会比较的标准要广泛,避免用自己短处与别人的长处比,否则自己就会陷入更深的痛苦中去。
(二)自我职业观点教师的自我职业观点,指个人在教师这个职业中所表达出的态度。
一个人的自我发展是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表达出来的。
教师的价值就是在教育教学中表达的。
教师的心理健康只有在教师生活过程中,通过自己与他人的共同努力才能维护与增进。
具体理应做到:1.树立教师事业的信念你是否喜欢教师职业,会一生乐此不倦、安贫乐道,且深信教育对社会是有贡献的。
维护教师心理健康的方法
维护教师心理健康的方法
1.建立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教师的工作时间可能很长,经常需要加班或周末批改作业等。
然而,为了维护心理健康,教师需要合理安排工作时间,留出时间进行自我放松和休息。
同时,也要合理分配时间,与家人和朋友保持良好的关系,以增强社会支持。
2.寻找支持系统:建立一个稳固的支持系统,可以帮助教师面对各种挑战和压力。
教师可以与同事、家人或朋友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获得他们的支持和鼓励。
此外,教师还可以加入教师专业组织或参加教师培训课程,与其他教师交流经验,获取专业支持。
3.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教师需要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包括良好的饮食、充足的睡眠和适度的体育锻炼等。
通过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增强身体的健康,并有助于调节情绪和减轻压力。
4.增强应对压力的能力:教师可以学习一些应对压力的技能,如深呼吸、放松训练和冥想等。
这些技巧可以帮助教师缓解焦虑和压力,并提高情绪稳定性。
同时,通过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制定合理的目标,可以减轻工作压力。
5.关注自我成长和发展:教师可以通过继续教育和专业发展来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这不仅有助于教师在教学上拥有更多的技能和知识,也可以增加工作满意度和自信心。
同时,教师可以寻找乐趣和兴趣爱好,以丰富自己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6.培养积极的态度:教师可以培养积极的心态,学会以积极的方式看待问题和挑战。
积极的态度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应对压力和困难,提高情绪稳定性和心理弹性。
维护教师心理健康(五篇)
维护教师心理健康(五篇)第一篇:维护教师心理健康现在心理问题逐渐不再被视为一个神秘的领域,任何人,从事何种职业都或多或少存在一定心理问题。
教师由于所从事职业的特殊性,其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某种意义上显得有些复杂,提升教师的心理健康显得越来越重要。
首先教育体制给我们带来了心理压力。
而压力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十年树木,百年育人,教师肩负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神圣职责,来不得半点马虎。
但教师本来也是一种普通的人,人们或许有理由要求我们有超常的业务与道德素质,但不可能要求我们没有常人的七情六欲、喜怒哀乐,需要高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因此易形成孤独、和感情抑郁,进而会导致心理问题。
在学校对学生关爱负责,在家庭中充当各种角色,要应付自己家庭生活中的多种人际交往。
因此,教师应该树立正确而且稳定的自我概念。
要淡薄名利,随遇而安,不要斤斤计较,愤愤不平。
这种心态对保持心理健康是非常有利的。
外界要创设良好环境,努力为教师营造和谐的内在环境。
关心教师,为教师创设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
教师也一样,一切的辛勤工作同样希望得到校领导的肯定、鼓励。
我们应善待自己,要掌握心理调适方法,来维护心理健康。
相信自己,正确认识自己。
接受自我,扬长避短地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就能提高自己的心理成熟度,并体现自身的价值。
建立良好人际交往圈。
教师要学会与人交际,善于与人交际,将自己和谐地融入社会之中,保证健康的心理。
成功的教师往往是乐于和学生及他人交往的,尤其是善于与学生打交道的教师,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还要积极进取,努力工作。
不断学习,现代社会飞速发展,新的知识层出不穷,要想靠在学校学习的十几年就学会人类经历了几千年的知识技能尚不可能,更不用说今天呈几何级增长的新知识。
因此,教师不断接受继续教育,学习新的知识。
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就是这个道理。
只要我们能够面对现实、积极乐观、对前途充满信心,心境轻松愉快;能够胜任教学工作的认知能力,有独创性;能够运用有效合理的方式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与挫折;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活动能力;人际交往和谐,积极态度多于消极态度。
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策略及调适研究
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策略及调适研究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是我国教育工作的一项战略任务。
受教育者的素质高低、将来会成为何种能力水平的劳动者,会直接影响到我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这其中教师的素质对提高学生素质起着关键的作用,而心理健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要素,是教师整体素质和高水平教育教学效果的保障。
近几年来,在新课程理念下,大多数教师心理健康不容乐观。
笔者从教师心理健康现状、教师心理健康标准、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策略及调适措施三方面来分析教师心理健康问题。
研究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对其进行心理健康维护及调适,无论对学生、教师本人及学校、社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教师心理健康现状目前教育界对心理健康的重视和研究偏重于学生。
对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缺乏关心。
研究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对于保证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教师近六成心理健康存在不同问题。
1.从主观角度讲,教师心理健康现状主要问题表现为焦虑、疲劳、抑郁、沮丧、失望、淡漠、人际关系紧张等不良情绪的职业倦怠心理。
这主要原因是个体对付出与回报之间明显不平衡而出现的一种感知。
2.从职业行为角度来,表现为备课不认真,或不备课,对教学采取应付方式。
教学活动缺乏创新思维,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愿意理睬,将不满和埋怨情绪带入课堂,对学生失去爱心和耐心,不尊重学生人格,随意挖苦打击学生,伤害学生自尊,对教育工作感到厌恶,甚至失去热情。
二、教师心理健康标准人的良好心理素质表现之一就是心理健康,这是人的整体健康状态的必要组成部分。
心理健康指的是一种持续稳定的心理状态。
判断一个人心理健康状况应兼顾内外两个方面。
从内部状况看,心理健康的人各项心理机能健全,人格结构完整,能用正当手段满足自己的基本需要,所以主观上表现出的痛苦少,能够体验到幸福感。
从对外关系看,心理健康的人行为符合规范,人际关系和谐,社会适应良好。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心理健康不仅指没有心理疾病或变态,不仅指个体社会生活适应良好,还指人格的、完善的心理潜能的充分发挥,亦即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将个人心境发挥成最佳状态。
教师维护心理健康的措施
教师维护心理健康的措施教师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承担着培养学生的重要使命。
然而,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和高强度也常常使他们面临着心理压力。
为了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教师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
教师应该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面对工作中的困难和挑战,教师要学会积极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遇到困难时,不要过分焦虑和担忧,而是要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一切问题都能得到解决。
同时,教师应该经常给自己一些正面的鼓励和肯定,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
教师需要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教师的工作往往很忙碌,需要处理各种事务和应对突发情况,容易导致身心俱疲。
因此,教师要学会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设置合理的工作目标和计划,并且要坚持时间管理,避免拖延和浪费时间。
此外,教师还应该学会适当放松自己,找到自己喜欢的爱好和活动,如运动、读书、旅行等,以缓解工作压力,调节身心平衡。
第三,教师应该积极与他人交流和沟通。
工作中的压力和困惑往往会使人感到孤独和无助,因此,教师需要寻求他人的帮助和支持。
可以与同事、朋友或家人进行交流,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困惑,听取他们的建议和意见。
此外,教师还可以参加一些心理健康培训和活动,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和互动,共同面对和解决心理问题。
教师应该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
身心健康是相辅相成的,只有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才能更好地应对工作中的压力和挑战。
因此,教师要注重饮食健康,保持适当的运动和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疲劳。
此外,教师还应该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身体问题,保持身心的健康和平衡。
教师维护心理健康的措施有: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积极与他人交流和沟通,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
当然,每个教师的情况和需求都是不同的,因此,教师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心理健康维护措施,实现自身的心理健康和工作的顺利进行。
只有教师自身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教育使命,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与促进
通过评估和诊断,教师可以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工作效率。
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
定期进行心理健康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
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
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教学质量,通过评估和诊断,教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教师心理健康的评估与诊断
如焦虑、抑郁、自尊等自评量表,用于评估教师的情绪和自我认知。
自评量表
通过观察教师的行为和表现,评估其心理健康状况。
观察量表
通过与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评估其心理健康状况。
访谈量表
横向诊断
对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发展性评估,了解其心理发展历程。
纵向诊断
综合诊断
结合横向诊断和纵向诊断,全面评估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
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与促进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及问题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教师心理健康的促进教师心理健康的评估与诊断教师心理健康的干预与治疗
01
CHAPTER
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促进职业发展
心理健康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应对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率,增强职业竞争力,从而促进职业发展。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教师可以通过规律作息、健康饮食、适当运动等方式来维护自己的身心健康。
调整生活方式
03
CHAPTER
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
03
不断学习和提高
教师应该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教育领域的发展和变化。
01
意识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教师需要客观地评估自己的能力,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以便更好地应对工作中的挑战。
教师应该如何维护自身心理健康
教师应该如何维护自身心理健康心理健康与道德修养密不可分。
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
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教师应该如何维护自身心理健康,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师应该如何维护自身心理健康篇11.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甘为贫穷,树立正确的人身目标现在社会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教育现象,如有偿家教,拜金主义盛行,在岗不敬业,不认真教书一门心思爬领导,认为老师工资低满腹牢骚等等。
关于教师这个职业,很早社会就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选择教师这个行业就相当于选择了清贫。
正因为对教师这一行业有深刻的认识,我不为心动,抱着对党教育事业的忠诚,兢兢业业的工作。
个体只有树立正确而稳定的人身目标,才能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合理要求自己,了解并愉悦地接受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给自己设定高不可攀的目标,对世事中的不平、不满、不尽善尽美之处能处之泰然。
这种心态对保持心理健康是非常有利的。
2.合理控制自己的情绪一些教师在工作中受到了委屈,在事业上受到挫折,很自然地把情绪带进课堂,容易把气发泄在座在自己教室里的学生身上,学生就成为了老师的出气筒。
一些学生不听话,老师恨铁不成钢,往往就出现了老师打骂学生,体罚学生的现象。
结果家长来学校找老师的麻烦,告老师。
本来,适当地刺激一下捣蛋学生的自尊对矫正学生的问题行为可能是有效的,然而教师在情绪激动的时候很难把握好这一尺度,常常就可能伤害学生,也破坏了自己在学生心中的形象。
自己处于消极情绪中时,要提醒自己不要批评学生,教师在学生面前应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不把挫折感带进教室,更不要发泄在学生身上。
等待自己能心平气和地冷静处理问题时再批评学生,防止过激言行。
3.合理宣泄自己的情绪如果不良情绪积蓄过多,得不到适当的宣泄,对自己的心理健康是有害的。
这种紧张持续时间过长或强度过高,还可能造成心身疾病。
论述如何维护和提升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
论述如何维护和提升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说到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哎呀,这个话题可真得好好聊聊。
大家都知道,教师这个职业,看似风光,其实背后压力山大。
每天站在讲台上,面对一大群学生,嘴巴得说得出,脑袋得想得快,心情得稳得住。
可很多时候,教师也是人啊!谁也不能一直撑着笑脸,装作一切都好。
尤其是在现在这个“内卷”严重的社会,很多高校教师身心疲惫,压力山大,甚至迷失了自己。
要说,如何维护和提升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咱得从几个方面来着手。
最简单直接的办法就是多关心、多理解。
毕竟,心理健康这个事儿,得从关怀做起。
大学生都知道,教授们的工作不仅仅是备课、讲课,还有各种琐碎的事情,像科研项目、评职称、批改作业……这些事儿你说轻松不轻松?说重不重。
很多时候,大家看到的只是教授们的“高大上”,却不知道他们也是为生活奔波,甚至有时候也会觉得自己是“躲不掉的工作机器”。
老师们的压力,需要从旁人关心中得到缓解。
学校的领导应该不只是开开会、发发文,更得实际行动起来。
给教师们提供更多的休息时间,组织些集体活动,或者就算是简单的一句“辛苦了”,也能让老师感受到被尊重和关怀。
然后,说到心理健康,咱不得不提到“心理疏导”这事儿。
教师们的心理压力有时候就是悄悄积累的,没人能察觉。
长期这样,可能一不小心就会爆发,像锅里的水沸腾一样。
学校应该要设置专业的心理辅导机构,给教师们提供心理支持,帮他们及时排解压力。
你想啊,做教师的又不是超人,难免会有焦虑、迷茫的时候,或者对教学方法、学生的表现不满意,甚至在做科研的时候,也会因为难题、资金、评价这些事儿焦头烂额。
如果学校能定期组织一些心理辅导讲座或者一对一的心理咨询,那肯定能帮助教师们缓解很多内心的负担。
毕竟,心理疏导就像是心理按摩,能把那些隐形的压力一层一层地拿掉。
再有一点,大家也别忘了“社交支持”。
许多教师身边的朋友和家人,可能不太理解他们的工作状态,觉得工作就是那么简单,唉,真是活在象牙塔里。
教师的心理健康及维护3
(三)教师职业群体存在的心理问题
1、职业适应性差 职业倦怠:个体因在体力、 精力和能力上无法应付外界 的要求,而产生的身心耗竭 状态,是个体厌倦和畏惧工 作任务的一种心理、 生理反应。
职业倦怠的主要症状和表现:
首先是情绪耗竭。 其次是人格解体。 第三是成就感降低。
2、因各种认知偏差而造成的态 度偏差 一是知觉误差
5、人际交往障碍
(1)对交往的重要性认识不清。
(2)缺乏必要的交往技能和手段。
(3)某些不良个性也阻碍正常的交 往。
6、自我意识发展存在偏差
教师自我意识的偏差,主要表现 在: (1)由于理想我和现实我的矛盾冲 突,导致的自我分裂。
(2)过高地估计自己,唯我独尊,产 生自负。过低地估计自己,产生自卑。
爱因斯坦说:优秀的性格和 钢铁般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重要, 智力上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 于性格的伟大,这一点往往超出 人们通常的认识。
教师应具备的良好人格特征: 对待自己:自知、自信、自爱、自尊、 自强、谦虚; 对待他人:善良、正直、宽容、热情、 温和、礼貌、诚信、接纳、乐群、 合群; 对待工作:敬业、乐业、勤奋、刻苦、 踏实、认真、务实、负责、创新;
另一方面心理健康也影响身体健 康,是身体健康的支柱
(二)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教师的心理角色:
知识的传播者 行为的管理者 学生集体的领导者 家长的代理人 心理调节者 学生的朋友和知己 学生楷模
1、热爱生活,善于享受生活 2、胸怀宽阔,不为小事烦恼 3、拥有健康的认知模式 4、欲望适度,不为名利所累 5、情绪波动不大,心境良好 6、善与人处 7、充满自信,善于发挥人 的主碎之事极度烦躁 晚上无法放松自己 半夜或凌晨经常被惊醒 难以做决定 缺乏停止思考问题、思考白天之事的能力 充满恐惧感 对别人的指责无能为力 即使是对充满希望的利益也缺乏热情 不愿会见新的人、不愿尝试新的经验 在被要求做某事时不能说“不” 所负责任超出你的能力
教师心理健康及其维护
教师心理健康及其维护
第29页
(一)国外看 美国: 有20%被调查者必定自己
曾经有过濒临精神瓦解感受。纽约 每年精神疾病总体发病率平均为 8.3%。接收心理治疗人数占美国人 口30%左右。
教师心理健康及其维护
第30页
89%美国人都经历过沉重心理 压抑。每年因员工心理压抑给美 国企业造成经济损失高达3050亿 美元, 超出500家大企业税后利润 5倍。
教师心理健康及其维护
第5页
△心理健康对大家适应社会生活 也是有主动作用。没有一定心理 适应能力, 是极难安稳地生活。 心理素质差人, 是与当代社会不 合拍人。当代社会中当代人, 需 要含有健康心理。
教师心理健康及其维护
第6页
△心理健康对中小学生成长一样含有 主要意义, 一是中小学生心理障碍问 题发生伴随年纪增加而增多, 小学三 年级至六年级学生为9.1%, 初一年级 至初三年级学生为12.3%, 高一年级 至高三年级学生为19.8%。二是学生 心理健康问题逐年有增多和加重趋势 。
教师心理健康及其维护
第7页
(1)使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2)改进人际关系, 培养健全人 格。 (3)帮助学生认识学习规律, 掌 握学习方法, 提升学习效率和调 动学习主动性, 也能够帮助学生 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 到发展。
教师心理健康及其维护
第8页
教授调查统计, 老师中患神经 症占10%, 而在其它职业人群中平 均仅为2%左右。
教师心理健康及其维护
第31页
法国: 健康投资在20年中
增加了10倍,而在药品消费中
以镇静类药品为最。世界上吃
药冠军,是世界上最“镇静”
国家。法国人除了越来越“热
衷”吃药,还越来越“热衷”
略论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策略
略论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策略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策略主要有建立成功激励机制,增强教师工作乐趣感;改善干群关系,增强学校人际关系的和谐感;合理安排工作负担,防止教师过分疲劳感;引导教师进行自我调节,减轻心理压力与焦虑感。
[标签]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维护策略他们既要教学,又要科研,创造性很强,造成了脑力上的高消耗。
他们的工作时间和生活时间没有明确的界限,工作压力不容易消除。
他们在学校中要充当多种角色,容易产生角色冲突。
人事与分配制度的改革,使高校成了一个竞争激烈的场所,心理压力也迅速增加。
高校教师的这些工作特点使他们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在改革的进程中尤其如此。
高校教师在承受心理压力时,身心系统会随之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心理压力会影响认知、情绪、行为和生理过程,而认知、情绪、行为和生理也在影响或改变着心理压力,对心理压力有着“放大”或“缩小”的作用,其中,认知有决定性的影响。
适度的压力能引起人们的积极反应,但压力过度则可能引起身心及行为上的消极反应,产生种种身心失调的现象。
这些身心失调反过来又“放大”了心理压力,造成恶性循环,最后可能导致心理危机。
例如,某个教师没有业绩而面临降级的危险时,他的心理压力就会很大。
这种心理压力可能使他产生这样的认知:“我能力不行,别人都比我强。
”这种认知会让他产生自卑、不安、无助、抑郁、焦虑等情绪,这些消极情绪又影响了生理,产生失眠、疲劳、食欲不振等种种不适。
反映在行为上,他就可能工作懒散、交往退缩、或试图逃避目前的环境。
而所有这些,又会让他更加没有自我控制感,更加不能适应改革的情境,从而“放大”了心理压力。
久而久之,就有可能陷入危机状态。
现代高校作为一个组织,无疑也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心理教育,尤其是处于改革和转型之中。
如果教师的心理存在严重问题,又怎么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呢?要使高校教师能接受改革、积极适应,单让他们进行自我调适是不够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不负责任的。
关于对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关于对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高校教师是社会的灵魂工程师,他们肩负着培养人才的重大责任。
然而,在高强度的教学、科研以及管理工作中,高校教师也会出现一些心理健康问题。
为了保障教师们的身心健康,高校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
首先,高校应该加强对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视。
学校管理者应该高度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定期组织心理健康调查,了解教师的压力来源和具体问题。
只有真正理解教师们的困扰,才能更好地解决他们的需求。
其次,高校可以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通过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心理咨询服务和心理健康俱乐部等形式,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素养和心理抗压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这些机制了解自己的心理问题,并学习相应的解决方法。
此外,高校还可以开展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服务。
学校可以聘请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或者建立专业团队,为教师提供心理辅导和咨询服务。
教师可以在这里倾诉心声,寻求心理支持和帮助,减轻内心的压力和负担。
同时,高校还应该鼓励教师良好的工作与生活平衡。
过度投入工作会导致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因此高校应该倡导合理的工作时间安排,提供充足的休息时间,帮助教师建立健康的工作与生活平衡,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最后,高校还可以创建良好的工作环境。
教师们需要一个和谐、轻松的工作环境,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
高校可以加强团队合作,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鼓励教师间相互支持和友善竞争,为教师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
总之,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得到足够的关注和重视。
通过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心理辅导服务、倡导工作与生活平衡以及创建良好的工作环境等对策,可以有效预防和解决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促进高校教师的全面发展。
高校教师作为高素质人才的典范,他们需要在教学、科研和管理等多重责任下保持高水平的工作状态。
然而,这种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也往往给教师的心理健康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首先,教师常常面临着教学任务的繁重压力。
他们需要准备教案、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等,这种工作压力常常导致教师感到精疲力竭。
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和调节策略
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和调节策略第一篇: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和调节策略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和调节策略教师是一个特殊群体,工作性质要求他们对自己的工作对象倾注更多的情感,给予更多的心理关照。
可是,多少年来,这些‘灵魂工程师’的心灵,却没有得到充分的安顿和滋养。
” 老师们普遍反映心理压力大,人际沟通不畅,职业枯竭感偏高,许多人受到慢性疲劳和慢性病的困扰,心理健康状况堪忧。
教师心理不健康状态不仅对教师自身的心理和生理上产生不良影响,引发焦虑、易怒、行为冲动、情感失控、不顾后果等众多负性心理反应及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失眠、神经性头痛等不良生理反应,更重要的是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他们的不健康心理状态,易造成教师对教学工作和学校怀有不满情绪,在教学中表现出:情绪低落、丧失幽默感、对学生失去耐心和爱心,易产生发怒、处罚学生等行为,从而导致师生关系紧张,并直接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产生巨大的消极影响,致使教学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
因此,积极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发展的状态,无论是对教师个人,还是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学质量的提高乃至整个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心理健康主要的维护途径体现在学校、社会、教师三个方面。
一、学校对教师工作与生活的关心和激励是维护教师心理健康的外部因素。
1、学校要善于了解并创造条件满足教师的合理要求。
为教师营造一个优美、恬静、安全的生活环境;创设一个民主、开放的政治氛围。
关心教师的发展前途,尊重教师的教学自主性,为所有的教师提供进修深造、自我提高和实践的机会等。
满足教师的合理需求,有助于教师心情舒畅、满怀热情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之中,避免因不满而产生的烦躁、沮丧、自卑、空虚等负性情绪对教学和自身心理健康造成的危害。
2、学校要正确对待,做好教师心理健康工作,关心教师的生活。
学校要时刻了解和关心教师所遇到的心理挫折,并把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
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与维护
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与维护郭秀兰摘要:在社会改革与转型时期,高校教师肩负着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的历史使命,其心理健康尤其值得关注。
从当前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入手,提出了判断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六个标准,认为促进,改善和提高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需要社会、学校、教师个人的全方位维护。
关键词: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精神症状高校教师是中国社会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承载着为国家培养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的历史使命,在当前社会改革与转型之时,其所面临的社会竞争和精神压力比任何时候都要大,其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威胁。
笔者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简称SCL一90量表)对地方工科院校149名教师的心理健康进行了测量,分析结果表明:当前高校教师心理正处于亚健康状态。
这不仅关系到教师个人的身心健康与生活愉悦,还会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高校的可持续发展,乃至国家的人才质量与竞争力。
因此,直面高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提高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刻不容缓。
一.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1.总体上教师心理处于亚健康状况,值得特别关注。
虽然被试总体均分皆在常模范围之内,但有朝着超出常模范围方向发展的趋势,在多个因子上与全国成人常模存在非常显著差异,说明教师整体的精神状况处于危险的边缘。
教师职业是一个特殊的职业,集多重角色于一身,而且教师的成就感、效能感比一般职业人要求高,在知识突增、信息爆炸、大众传播媒介迅速发展的今天,高校教师普遍感受到来自各方面的精神压力和心理冲击,如果教师的自我期望值、能力素质和个性特征跟不上新形势的要求,就会降低职业认同感和工作满意度,甚至是处于职业倦怠状况。
2.女性教师、中年教师、讲师,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文科科目的教师的心理健康处于高危状态,是心理问题比较突出的五类人群。
说明高校教师的精神症状问题与其性别、年龄、职称、学历,科别等因素有较高的相关性,也预示着教师所承受的压力越大出现的心理问题越多,而追求完美、高自尊、高期待、高成就感是造成高校教师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论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维护机制的建立
论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维护机制的建立进入21世纪, 高校的旧有的教育体制有了新的改革措施, 教师职业的终身制不复存在;同时随着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不断改进, 传统教学理念不再适合。
高校教师需要转变观念, 不断提升自身技能素质, 才能跟上发展了的趋势。
高校教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而这给教师群体心理带来巨大的影响。
一、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现状高校教师群体的心理状况越来越受到关注, 根据大量的关于教师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的调查数据结果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教师群体心理健康水平不容乐观。
南京大学对全国72所高校教师做过一次心理普查, 研究结果显示:“有94.6%的教师感到有心理压力, 其中有35.6%的教师表示压力很大, 约有61%的人存在不同的心理障碍。
”这个数据可以说很惊人, 因为普通人的心理障碍发生率一般是在20%左右。
同时, 根据我国的相关研究结果, 英年早逝的教师历年增多, 而这些教师中有78.1%的人在生前是有着有明显的心理疾患症状。
高校教师几乎每年都会组织身体检测, 而最近几年高体检测似乎表明, 教师患心身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 的比例要大于其他人群, 发病年龄也有着有年轻化的趋势。
而四川大学近几年曾经对1003名年龄在30-35岁的中青年教师进行检查, 结果显示, 教师患心身疾病的比例显着高于其他人群。
这些研究结果向我们表明一个事实, 高校教师的心理状况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 如果不能采取措施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 情况将会不断加剧。
二、影响高校教师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主要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一) 高校的职称评定机制的不合理当前的高校的职称评定机制里, 课题、科研、教学等都有着严格的考量指标, 而考量指标历年来有着不断升高的趋势, 随着高校不断引进人才, 人才的层次不断提高, 教师们面临的职称评定的竞争也将会越来越激烈。
同时, 这几年高校都在进行着评聘体制改革, 挑战了教师职业的安稳地位, 教师的稳定感、安全感已经不能得到满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教师肩负着塑造大学生灵魂、传授知识和技能的重任。
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师长和益友。
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是直接影响学生成才的一个重要因素。
教师的心理健康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学业成就和人格发展。
高校教师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有社会的原因.
高校的原因。
也有教师自身的原因。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有3个方面的原因是相当突出的,值得引起特别关注[引。
(1)高校教师身份的下降。
当前,中国高校教师正在丧失原有尊贵职业的身份。
由“天地君亲师”的位置被管理法则还原为“打工者”。
被市场法则还原为知识交易的“卖方”。
身份对一个人的自尊起着重要的作用,具有重要的心理健康价值。
身份的下降必然给教师的心理调适带来额外的负担.。
不能及时有效调理应对方式者就会产生心理问题。
(2)高校教师压力的增大。
高校教师面对现代教育目标、策略、技术的变革往往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教学技能的欠缺
和素质发展的滞后极易产生力不从心的焦虑感,导致心理冲突和压力。
高校逐步实行的规范化管理也给高校教师带来巨大的压力:教学工作量的压力、岗位竞争的压力、发表论着数量和等级的压力、科研立项的等级与金额的压力、职称评定的压力、教学质量评定的压力等等。
总之,高校教师一方面既要教学又要科研,创造性很强,易造成脑力上高消耗;另一个方面,高校教师的工作时间和生活时问没有明确的界限,工作压力不容易消除。
压力是影响心理健康的关键因素.适度压力能引起人的积极的反应,过度压力则可能导致种种身心失调现象,这些身心失调反过来又“放大”了心理压力。
造成恶性循环,最终可能导致心理危机。
(3)高校教师人豚关系的紧张。
由于高校环境的特殊性。
教师工作独立性较强.再加上知识分子容易出现的“文人相轻”的心理倾向,常常表现出人际关系淡薄。
在激烈的竞争和利益面前,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更加紧张。
随着高校扩招和收费制改革的到来。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也变得紧张。
这种不良的人际关系必然给教师带来心理压力。
给教师的心理健康带来隐患。
在这个复杂、繁忙、变化的世界上.每个人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
力。
压力是压力源和压力反应共同构成的一种认知和行为体验过程。
压力作用于个体后。
进入中介系统即认知系统、社会支持系统和免疫系统。
经过中介系统的增益或消解。
事件的相对强度和性质可以产生某些改变。
因此要提高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水平。
以促进他们更积极主动地适应新时期面临的压力,除了在宏观的社会体制层面上对高校教师的工作提供支持和保障外.还必须在学校和个人层面综合各种措施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
提高其应对能力?。
首先,从社会层面来看,全社会都应为高校教师营造一个支持教师职业威望的社会氛围。
创造一个融洽、温馨、积极迸取的工作环境;政府应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提高高校教师的福利待遇和合法权益,进一步改善教师的工资收入、住房、医疗等物质待遇,改善高校教师工作生活环境条件;国家要加快高校教师工作评价体系的改革,适当减轻教师工作和心理的负荷。
其次,作为学校,要从根本上减少教师的心理压力源,必
须调整学校系统运行过程中最本质的成分。
把教师的需要和学
生的需要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形成两者的双主体地位:要
转变机制。
有一套科学评价的管理制度.为高校教师营造一个
良好的工作氛围,做到“以人为本”,创造一种健康的心理环境,让人们安心工作;学校内部还要能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使高校教师能有获得社会支持的心理感受。
另外,学校要设置教师心理健康研究机构,对教师心理健康进行专题调研,
开展对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对他们开展心理咨询服
务。
本次调查对象总体上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与该校对教师经
常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服务是分不开的。
最后.最重要的是在社会环境一时无法最优化的情情况下.
高校教师自身要加强心理保健意识.采取积极的压力应对模
式,提高自身的压力应对技术,保障自身心理健康。
事实上,
部分高校教师的心理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还十分薄弱。
存在重视生理疾病而忽视心理疾病的意识倾向。
因此.高校教师要高度重视自我的心理健康。
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学会自我心理保健。
当压力来临时。
要采取明确的认识和接受的态度,然后理智地分析压力情境.在积极控制压力情境基础上自觉调整自己,把回避模式转向主动模式,把情绪定向应对转向问题定向应对,不断学习,熟练应用放松训练、时间管理技巧、认知重建策略等压力应对技术控制情境和进行心理困扰的自我调适。
Luthans, Avolio 和Youssef( 2007)对心理资本的定义又进行了修订与完善,指出心理资本是指个体的积极心理发展状态,包括自我效能感、希望、乐观、坚韧性四个维度通过以往的研究可知,心理健康、职业倦怠和心理资本之间有着比较密切的相关。
比如,心理资本能直接影响工作绩效的好坏,具有积极正面的导向作用。
心理资本的这些显着特征,使它能够进一步影响人们的工作绩效、工作和生活态度以及与此相关的生理问题和心理健康问题从高校教师心理资本的角度,探求心理资本对心理健康状况和职业倦怠的影响,以及心理资本对心理健康和职业倦怠的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探索提高高校教师心理健康和职业倦怠的新途径和新视角,将对提高高校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心理健康和工作绩效,有着积极的意义。
本研究发现,高校教师SCL -90、职业倦怠和心理资本三者的相关关系均达到非常显着水平。
其中职业倦怠与心理资本为负相关关系,而与心理健康呈正相关关系。
心理资本与心理健康呈负相关关系。
郭明慧等人2011 年对300 名中小学教师的心理资本与职业倦怠的研究结果也证明了心理资本与
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成显着负相关,其中乐观维度对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相关作用最为显着。
周秋蓉( 2010) 对330 名公务员的心理资本与工作倦怠的研究发现,心理资本与工作倦怠呈非常显着的负相关关系,其中自我效能感能显着预测职业倦怠变量骆宏等人( 2010) 对466 名护士的心理资本与工作倦怠的研究发现,两者也呈现非常显着的负相关关系; 张阔等人( 2010) 对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发现,心理资本及其各维度与自尊、正负性情感、情感平衡、焦虑、抑郁、敏感、偏执等多项指标都有显着的相关关系而且心理资本对心理健康有显着的积极影响作用。
心理资本变量对心理健康变量与职业倦怠变量不仅起着部分中介作用还起着调节作用,调节自变量职业倦怠与因变量心理健康的关系。
高校教师心理资本在职业倦怠和心理健康状态中起到部分中介
作用,这说明高校教师职业倦怠一方面直接对其心理健康状况起直
接影响作用,另一方面又会通过心
理资本起间接影响作用。
高校教师的心理资本在一
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
这一结果同
时也验证了心理资本与心理健康状况的显着相关关
系。
高校教师心理资本在职业倦怠和心理健康状况
中还起着调节作用,这表明高校教师职业倦怠和心理健康状况关系的强弱,受到他们的心理资本水平的影响。
高校教师的心理资本水平高,他们的职业倦怠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程度就越弱,或者说心
理健康状况不容易受职业倦怠状况的影响。
当他们
的心理资本水平低时,其职业倦怠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程度就越强,或者说心理健康状况就更容易
受职业倦怠状况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