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纱线的结构与性能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1.2 细度均匀度(条干) (4) 纱条条干均匀度的测试方法
D.电容式条干均匀度仪法 电容式条干均匀度仪是目前世界上最常用的检测纱线条干不匀的仪 器 。指标多,信息全,是进行质量分析与质量预测的有力工具。
9.1.2 细度均匀度(条干) (5) 纱条条干不匀分析简介
A.不匀指数 I 实际不匀率与极限不匀率的比值。反映设备的纺纱能力。 进行质 量评估时应该是CV值与I值结合使用。 B.变异系数长度曲线 纵坐标为变异系数, 横坐标是片段长度的对 数,是变异系数对片段 长度的曲线。可反映纱 条线密度不匀的片段结 构特征。
0
L0
100%
式中:μ —纱线的捻缩率;L0—加捻前的纱线长度; L—加捻后的 纱线长度。
9.2.2 加捻指标的测定
使用捻度仪测试,分 为:直接退捻法和退捻加 捻法两个方法。
9.2.3 加捻对纱线性质的影响 (1) 对强伸度的影响
A.对强度的影响 对于无捻的须条,它的强力是很低的, 随着加捻的程度不断提高,纤维间的摩擦 力增大,滑移的纤维根数减少,且加捻使 强度不匀得到改善,所以随着捻系数的增 加,强度不断增加。但是,随着加捻系数 的提高,纤维因倾斜扭转所承受的预负荷 增加,轴向分力在减小,所以,前一种有 利因素与后一种不利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使纱线在某一捻系数时达到强力最高值, 继续加捻,纱线强力将下降。此时的捻系 数叫临界捻系数αK。 B.对伸长的影响 在正常捻系数范围内,总的趋势是随 捻系数的增加,断裂伸长值增大。
结合细度表示纱线加捻程度的相对指标。其定义式如下: 线密度数制捻系数: t Tt Tt 公制支数制捻系数: 英制支数制捻系数:
m Tm / N m
e Te / N e
9.2.1 表征纱线加捻程度的指标 (3) 捻缩率
纱线因加捻而引起的长度的缩短,叫捻缩。通常用捻缩率来 表示捻缩的程度: L L
等长化纤 棉 毛
波长对数
机械波——1~3个频道的凸起(柱状),牵伸波——5个以上频道的 凸起(山包形),主峰波长=2.5~3纤维平均长度。
9.2 纱线的加捻程度
9.2.1 表征纱线加捻程度的指标
(1) 捻度 T
单位长度纱线上的捻回数。常用单位有:捻/10cm,捻/m,捻 /inch。
(2) 捻系数 α
9.4.4 混纺比对纱线强力的影响
不同原料混合的目的是取长补短,增强性能。对于不同原料的混纺纱, 不可以凭直觉进行想象混合,就强力而言,一个高强加一个低强并不 一定得到一个中等强度的纱。
9.4.5 合股的影响
合股之后无论是强力还是条干均有改善。坚牢度提高。
9.1.2 细度均匀度(条干) (4) 纱条条干均匀度的测试方法
9.1.2 细度均匀度(条干) (4) 纱条条干均匀度的测试方法
C.机械式条粗均匀度仪法 利用一对上下配置的凹凸轮压 缩条子或粗纱,通过回转连续测得 条子或粗纱受压后的截面(厚度) 大小,并绘制出不匀曲线。用极差 不匀率来表示均匀程度,它反映短 片段的不匀率(但到了细纱则可能 就成了中、长片段的不匀)。 该仪器目前有被电子式仪器取 代的趋势。
,
牵伸波和机械波不匀的布面效果
9.1.2 细度均匀度(条干) (4) 纱条条干均匀度的测试方法
A.切断称重法 用缕纱测长器取得一定长度的绞纱若干绞,每一绞称为一个片段, 分别称得每一绞纱线的重量。用平均差公式可求得重量不匀,用变异系 数公式可求得片段间不匀。片段长度按规定:棉型纱线为100m,精梳毛 纱为 50m ,粗梳毛纱为 20m ,苎麻纱 49tex 及以上为 50m 、 49tex 以下为 100m,生丝为450m。 B.目光检测法(黑板条干) 将纱线用绕黑板机以一定密度均匀地绕在一定规格的黑板上,然后 将黑板放在暗室内规定的光线和位置下,用目光观察黑板的阴影、粗节、 严重疵点等情况,与标准样照进行对比,确定纱线的条干级别。其结果 用级来表示,反映的是纱线的短片段的表观粗细不匀程度。
(五) 对条干的影响
随捻系数增加条干质量逐渐下降。
9.3 纱线的毛羽 8.3.1 毛羽的概念
毛羽一般来讲,指的是伸出纱线主体的纤维 端或圈。毛羽的情况错综复杂,千变万化,伸 出纱线的毛羽有端,有圈,有团,而且具有方 向性和很强的可动性。
9.3.2 指标 (1)毛羽指数
在单位纱线长度的单边上,超过某一定投影长度(垂直距离)的毛羽累 计根数。单位为:根/m,根/10m 世界上的许多国家(我国与日本、英国、德国、美国等国)均用此定义。
第9章 纱线的结构与性能
9.1 纱线的细度及其均匀度 9.1.1 细度 (1) 细度指标
(1)公称细度(名义细度),设计细度,实际细度。
(2)线密度(特克斯)Tt
(3)公制支数 Nm (4)旦尼尔 ND (5)英制支数 Ne 克)
Ne L K GK
L— 长度(码, 1 码 =0.9144 米), GK— 公定重量(磅, 1 磅 =453.6 K— 系数(纱线类型不同,其值不同,棉纱 :K=840 ,精梳毛纱: K=560,粗梳毛纱:K=256,麻纱:K=300)。
9.4.2 纤维在纱中的强力利用系数
K 纱线强力/截面纤维根数 单纤维平均强力
它可以反映纱线的结构合理性
9.4.3 纱线强力的构成
纱线强力=滑脱纤维贡献的力 + 断裂纤维贡献的力 滑脱纤维贡献的力=摩擦力 + 抱合力 当纤维上受到的(抱合力 + 摩擦力)≥纤维强力时,该纤维就会发生 断裂。纤维此时所具有的长度,就是一个分界线,即比该长度长的纤 维发生断裂,比该长度短的纤维发生滑移。该长度就称之为:滑脱长 度(滑动阻力等于断裂强力时纤维所具有的长度)。不同结构状态的 纱,滑脱长度不一样,如捻度大,滑脱长度就短。
纱线的细度不匀指的是沿纱线长度方向粗细的变化程度。
纺织品的质量,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纱线细度均匀度,用不均匀
的细纱织成布时,织物上会呈现各种疵点,影响织物质量和外观。在 织造工艺过程中,会导致断头率增加,生产效率下降。
(2) 指标
讨论纱条不匀率,实质上是讨论纱条中各截面的面积、截面纤维 根数或单位片段长度重量的离散性问题,所以,不匀率的指标常用数
9.3.2 指标 (2)毛羽值 H
这是USTER定义的一个表示毛羽程度的指标,该指标没有单位,其值越 大,说明毛羽越多或越长(反映纱线毛羽丰富程度 )。 测试原理是让一束激光投射到纱线上,纱线主体遮挡光线而毛羽将光线 散射,通过光敏器件接收散射的光线,这一光线的强度就代表着纱线毛羽 丰富程度。 毛羽值H的定义:毛羽测试单元测试近 1cm长的纱线上的毛羽,毛羽H等 于在1cm测试区域内纱线上突出的纤维的长度总合。比如毛羽H为4.0,则 表明测试区域为1cm时此时突出纤维的长度总合为4cm。
9.1.1 细度 (1) 细度指标
(6)直径
d 4
Tt
103
(mm)
δ —纱线的体积重量(g/cm3)(注意混纺纱的体积重量计算) (7)细度偏差率η η =(实际细度-名义细度)×100/名义细度
(2) 细度测量
A.测长称重法 B.显微镜投影法
9.1.2 细度均匀度(Baidu Nhomakorabea干) (1) 概念
E.波谱图 它是条干仪测出的最有价值的图形。波谱图的横坐标标为波长的对 数;纵坐标为振幅。波谱图的理论依据是傅立叶变换,其如下图所示。 它除了研究分析纱线不匀结构即周期性不匀的波长与振幅的关系外,还 可用来分析不匀产生的工艺因素。
9.1.2 细度均匀度(条干)
振幅
(5) 纱条条干不匀分析简介
E.波谱图 ① 理论波谱图 ② 实际正常波谱图 ③ 质量异常波谱图
理统计中度量离散性的特征指标来描述,它有三种:
A.平均差 d,平均差不匀率 H(或平均差系数) B.均方差σ,均方差系数 CV C.极差 R,极差系数m。
9.1.2 细度均匀度(条干) (3) 纱条条干产生不匀的主要原因
A.极限不匀(理论不匀) 纤维在纱中随机分布产生的不匀,这是纤维在目前的生产技术条件 下所能达到的最理想状况。其数值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估算(假设纤维 是均匀的)。 Tt纱 1 CVL 100% n Tt纤 n B.附加不匀 ① 纤维集结及工艺设备不甚完善引起的不匀(机械随机不匀) ② 牵伸波(纺纱的牵伸机构所造成附加不匀) ③ 周期性波(机件状态不良所造成的一粗一细周期性不匀) ④ 偶然事件引起的不匀
9.2.3 加捻对纱线性质的影响 (2) 对体积重量的影响
随捻系数增加体积重量逐渐增加,趋于 稳定,捻系数过大,体积重量反而会下降。 呈抛物线趋势。
(3) 对直径的影响
随捻系数增加直径逐渐减小,而后上升。
d
(4) 对手感的影响
随捻系数增加手感的硬糙感、摩擦感、逐 渐上升。纱线的弹性也会有所上升。
9.1.2 细度均匀度(条干) (5) 纱条条干不匀分析简介
C.不匀曲线 实际检测出的纱条粗细变化曲线,信息全面,但分析困难。
D.疵点 电容式条干仪可以测得粗节、细节、棉结等常规疵点。偶发性疵点 则需要纱疵分级仪。对疵点要重视,但要注意这些疵点的测量误差均比 较大。
9.1.2 细度均匀度(条干) (5) 纱条条干不匀分析简介
9.4 纱线的强度
一直以来,纱线的强度在纱线品质构成中占有重要地位,是重要考核内 容之一。前面机械性质一章中介绍的内容在这里也可以应用,这里只介绍 一些与纱线强度相关的特殊内容。
9.4.1 单强与缕强
缕强是历史上长期使用的指标,它是把纱线摇成缕纱,然后用强力仪测 得缕强,由于不同纱线之间每缕的圈数不同,不同纱线之间不能比较,即 便是换算成品质指标,也不可比较。 测试技术的发展有了快速自动的单纱强力仪,国家标准也随之以单强作 为考核指标。单强最大的好处是数据精细,信息全面,利于质量分析和研 究之用。但缕强和织造断头率关系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