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经络图具体讲解手厥阴心包经示意图
人体穴位图:十四经穴高清图解

人体穴位图:十四经穴高清图解经穴指十四经上的腧穴。
十四经指中医经络学说中的十二正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阴肾经)加上督脉、任脉,共十四条经经络的统称。
经穴一共有361个。
本文详解男性人体穴位,十四条经络的穴位图谱。
1、足太阳膀胱经穴位图主条目:足太阳膀胱经穴,位于足太阳膀胱经上的穴位左右各67个,共134个:2、足厥阴肝经穴位图主条目:足厥阴肝经穴;位于足厥阴肝经上的穴位左右各14个,3、足少阳胆经穴位图主条目:足少阳胆经穴;位于足少阳胆经上的穴位左右各44个,共88个:4、手少阴心经穴位图主条目:手少阴心经穴;位于手少阴心经上的穴位左右各9个,共18个:5、足太阴脾经穴位图共42个:6、手阳明大肠经穴位图主条目:手阳明大肠经穴;位于手阳明大肠经上的穴位左右各20个,共40个:7、手太阳小肠经主条目:手太阳小肠经穴;位于手太阳小肠经上的穴位左右各19个,共38个:8、手太阴肺经穴主条目:手太阴肺经穴;位于手太阴肺经上的穴位左右各11个,共22个:9、足阳明胃经穴位图主条目:足阳明胃经穴;位于足阳明胃经上的穴位左右各45个,共90个:10、手厥阴心包经穴位图主条目:手厥阴心包经穴;位于手厥阴心包经上的穴位左右各9个,共18个:11、足少阴肾经穴位图共54个:12、手少阳三焦经穴位图主条目:手少阳三焦经穴;位于手少阳三焦经上的穴位左右各23个,共46个:13、督脉穴位图主条目:督脉穴;位于督脉上的穴位有28个:14、任脉穴位图主条目:任脉穴位;位于任脉上的穴位有24个:会阴穴、子午流注十二时辰胆经子时(23:00-1:00)此时胆经最旺,摄生学认为:'肝之余气,泻于胆,聚而成精胆为中正之官,五脏六腑决定于胆气以壮胆,邪不能侵胆气虚则怯,气短,谋虑而不能决断'因而可知胆的重要性。
十二经络穴位图教学内容

精品资料
十二经络穴位图
一、手太阴肺经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2
精品资料
二、手阳明大肠经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3
精品资料
三、足阳明胃经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4
精品资料
四、足太阴脾经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5
精品资料
五、手少阴心经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6
精品资料
六.手太阳小肠经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7
精品资料
七、足太阳膀胱经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8
精品资料
八、足少阴肾经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9
精品资料
九、手厥阴心包经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10
精品资料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11
精品资料
十、手少阳三焦经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12
精品资料
十一、足少阳胆经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13
精品资料
十二、足厥阴肝经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14
针灸笔记——手厥阴心包经

循行路线:
起于乳头外侧天池穴→上肢内侧正中
→掌中→止于中指尖端的中冲穴。
重点穴位:
曲泽(合穴)
1.定位: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尺侧缘。
主治:①心痛心悸②胃痛呕吐泄泻③肘臂痛④热病
刺灸:直刺1~1.5寸。
或点刺出血。
可灸。
2.郄门
间使内关大陵定位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5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3寸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腕横纹中央,掌长肌腱与桡侧
腕屈肌腱之间。
主治①心痛心悸胸胁痛②癫狂痫③肘臂痛④呕血咳血呕吐呃逆①心痛心悸胸胁痛②癫狂痫③肘臂痛④疟疾⑤胃痛呕吐①心悸心痛心烦胸闷②癫狂痫癔病失眠眩晕③肘臂痛胸胁痛④胃痛呕吐呃逆①心悸心痛胸胁痛
②癫狂痫③手腕疼痛
④口舌生疮口臭
刺灸
直刺0.5~1寸。
可灸直刺0.5~1寸。
可灸直刺0.5~1寸。
可灸直刺0.3~0.5寸。
可灸 劳宫
3.定位:手掌心,当第二、三掌骨之间偏于第三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
主治:①心悸心痛胸胁痛②癫狂痫
③口舌生疮口臭④掌心热刺灸:直刺0.3~0.5寸。
可灸
中冲
4.定位:中指尖端的中央。
主治:①急救:昏迷中暑中风小儿高热抽搐②心痛心烦③舌强肿痛
热病刺灸: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可灸手厥阴心包经
2022年8月19日12:40。
十二经络高清动态图,督脉,任脉,冲脉,带脉——赶紧收藏!

⼗⼆经络⾼清动态图,督脉,任脉,冲脉,带脉——赶紧收藏!发布:2019-01-13⼗⼆经络,经络分类名。
指⼗⼆经及其脉络。
《灵枢·本输》:“凡刺之道,必通⼗⼆经络之所终始。
”⼗⼆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具有表⾥经脉相合,与相应脏腑络属的主要特征。
包括⼿三阴经(⼿太阴肺经、⼿厥阴⼼包经、⼿少阴⼼经)、⼿三阳经(⼿阳明⼤肠经、⼿少阳三焦经、⼿太阳⼩肠经)、⾜三阳经(⾜阳明胃经、⾜少阳胆经、⾜太阳膀胱经)、⾜三阴经(⾜太阴脾经、⾜厥阴肝经、⾜少阴肾经),也称为“正经”。
“经”的原意是“纵丝”,有路径的意思,简单说就是经络系统中的主要路径,存在于机体内部,贯穿上下,沟通内外;“络”的原意是“⽹络”,简单说就是主路分出的辅路,存在于机体的表⾯,纵横交错,遍布全⾝。
了解⼈体经络-⽇之中循⾏运转规律,把握⽣命中的每⼀刻,从呼吸做起,以经络为据,洞悉太极之理,尊阴阳之纲纪,诸⼗⼆经脉者,皆系于⽣⽓之原,⽓者⽣之本也,时者⽣之⽤也!先收藏,再群发!再也不怕找不到⽳位了!1任脉任脉位于正前胸,⼼脏脾胃⾏不通;上连乳腺下⼦宫,万⼀不通变⽼翁。
任脉长于胞中,包围着⼥性的⼦宫和软组织部位,直线上升,经肚脐的神阙⽳到腹腔、到咽喉,到承浆⽳,连接脉络绕嘴唇⼀圈于⾯部,任脉属于阴脉之海,连接着⼈体的⼿三阴,⾜三阴,也就是六条正阴经:⼼经、⼼包经、肝经、肺经、脾经、肾经。
任脉长于胞中御五脏所相连,循环全⾝。
当⼀个⼈亏⽓亏⾎了,⽓⾎循环不畅任脉不通或⾎液⾥有毒素了就会导致五脏六腑功能慢慢下降:刚开始⼼律不齐、胸闷⽓短、⼼慌、时间长了⼼脏就不好了。
⼼⽕旺的⼈就会⾆尖上长红刺长溃疡:⼼理压⼒⼤的⼈眉⼼会长痘痘,影响肝功能后眼睛开始雾、⼲涩、看不清、痒痒、⽼花眼等;肝油炎症的⼈,眼睛周围就长斑:肝阳虚的⼈眼睛上⿎,肝阴虚的⼈眼睛内凹。
所以当你眼睛有⼀点点不舒服的时候,你就应该明⽩肝功能开始下降了,要调理了。
影响脾功能以后,⽪肤松弛没有弹性,严重者造成脏腑下垂,功能下降。
最全经络和穴位高清动图(附103个疾病对应特效穴)

最全经络和⽳位⾼清动图(附103个疾病对应特效⽳)⼗⼆经络,经络分类名。
指⼗⼆经及其脉络。
《灵枢·本输》:“凡刺之道,必通⼗⼆经络之所终始。
”⼗⼆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具有表⾥经脉相合,与相应脏腑络属的主要特征。
包括⼿三阴经(⼿太阴肺经、⼿厥阴⼼包经、⼿少阴⼼经)、⼿三阳经(⼿阳明⼤肠经、⼿少阳三焦经、⼿太阳⼩肠经)、⾜三阳经(⾜阳明胃经、⾜少阳胆经、⾜太阳膀胱经)、⾜三阴经(⾜太阴脾经、⾜厥阴肝经、⾜少阴肾经),也称为“正经”。
“经”的原意是“纵丝”,有路径的意思,简单说就是经络系统中的主要路径,存在于机体内部,贯穿上下,沟通内外;“络”的原意是“⽹络”,简单说就是主路分出的辅路,存在于机体的表⾯,纵横交错,遍布全⾝。
了解⼈体经络-⽇之中循⾏运转规律,经络技巧公众号提⽰把握⽣命中的每⼀刻,从呼吸做起,以经络为据,洞悉太极之理,尊阴阳之纲纪,诸⼗⼆经脉者,皆系于⽣⽓之原,⽓者⽣之本也,时者⽣之⽤也!简单地说,⼈体有12条经络,⼀天有12个时⾠,每个时⾠敲打⼀条相应的经络,能起到养⽣的作⽤。
配合着按摩⽳位,长期坚持,能延年益寿。
1任脉任脉位于正前胸⼼脏脾胃⾏不通上连乳腺下⼦宫万⼀不通变⽼翁2督脉督脉⽴于脊椎中监督⽓⾎来运⾏五脏六腑督脉宫对应区域弯曲痛3⾜少阳胆经胆经裤线重叠⾏分泌紊乱变神经嗜睡液汗疲倦态腋窝肿胀后脑痛淋巴发炎局部胖4⾜厥阴肝经肝经对应胆经⾏循环分泌掌控中肤⾊发青腰疼痛眼圈发⿊有痛经眼球发⼲眼屎多肝⽕旺盛有罪⾏5⼿太阴肺经胸到拇指为肺经⼿臂内侧属阴经呼吸免疫掌控中缺⽔敏感⿐不通体热出汗背有痘⼲燥痰多下咽痛感冒发冷体内空6⼿阳明⼤肠经⾷指腋窝⼤肠经⼿臂外侧属阳经消化神经掌控中它要不痛腹胀痛便秘⼝⼲肩颈痛体热痔疮加头痛7⾜阳明胃经胃经位于胆经前三指距离到经中⼝腔糜乱⽛肿痛⼝⼲⼝臭腹胀痛体热打嗝喜⾷冷⼤便⼲燥且不通8⾜太阴脾经胃经对应是脾经免疫神经掌控中胃胀打嗝排⽓空呕吐难耐肋下痛曲张平⾎低⾎压风湿还有关节痛9⼿少阴⼼经⼼到⼩指为⼼经⼿臂内侧属阴经循环系统掌控中胸⼝沉闷与头痛⼼烦失眠也多梦肩与前胸多疼痛⽬⾚颧红⼝⼲燥⾎液不良喜安静⼼事过多压⼒重10⼿太阳⼩肠经⼩指肩窝⼩肠经⼿臂外侧属阳经消化神经掌控中太阳⽿部会疼痛经前腹胀后脑痛后背肩胛⾄背痛11⾜太阳膀胱经肾经对应膀胱经泌尿⾻骼掌控中⼩便发黄膀胱痛尿路发炎讲卫⽣四肢⽆⼒后背痛痔疮难坐肩颈痛12⾜少阴肾经肝经后⾯是肾经距离不远两指空分泌系统掌控中尿量稀少还尿频眼袋眼皱⾜下冷下肢肿胀善惊恐经前腰酸背⼜痛脸上出斑⼼发惊记忆下降⽆睡梦症状不通慢慢通13⼿厥阴⼼包经胸到中指⼼包经⼿臂内侧属阴经分泌循环掌控中循环差异⾎管病⼼跳过快还便秘⼼烦⽬⾚上肢痛14⼿少阳三焦经⽆名⾄肩三焦经⼿臂外侧属阳经分泌循环掌控中免疫下降忧郁症疲倦易得慢性病⼀病⼀⽳,103个,⽳准病愈⽳位按摩是我国中医的传统疗法,⽳位按摩不仅可以治愈⼀些疾病,还能增强⼈的体质。
常用针灸艾灸穴位图、十二正经、督脉、任脉高清穴位图 附(经络穴位常用主治功效)

常用针灸艾灸穴位图、十二正经、督脉、任脉高清穴位图附(经络穴位常用主治功效)正文索引[ 隐藏]一、手太阴肺经循行图二、手阳明大肠经循行图三、足阳明胃经循行图四、足太阳脾经循行图五、手少阴心经循行图六、手太阳小肠经循行图七、足太阳膀胱经循行图八、足少阴肾经循行图九、手厥阴心包经循行图十、手少阳三焦经循行图十二、足厥阴肝经循行图十三、督脉循行图常用针灸艾灸穴位图、十二正经、督脉、任脉高清经络穴位图附(经络穴位常用主治功效)一、手太阴肺经循行图<img class="alignnone size-fullwp-image-1957" alt="手太阴肺经"src="/DownloadImg/2014/03/2 517/40230171_1.jpg" width="683" height="1024"/>手太阴肺经主治疾病主咳喘、心烦、掌中热、心里烦躁、咳喘中府:胸骨旁开六寸(脾肺之气汇集的地方)兼治脾肺两脏之病,治疗气不足,腹胀,消化不良,水肿、咳等。
天府:横隔膜下三寸(墨点)。
肺开窍于鼻,治疗过敏性鼻炎。
尺泽:肘横纹外侧。
是补肾的穴位。
(金生水)降逆气治疗高血压,哮喘。
孔最:掌横纹7寸。
穴位较深,(郗穴是治急性病)是个汇聚的穴位。
主管所有毛孔的穴位。
(毛孔、鼻孔)治鼻出血,是痔疮的要穴,对感冒起发汗作用。
治急性咳、咽喉痛有疗效列缺:不好找。
合骨相对凹点。
治疗小儿遗尿,落枕、偏头疼,外感风寒引起的头疼。
“头项寻列缺”经渠:挠骨头外面骨头边缘。
治疗咳的要穴(虚寒性的或肺热)太渊:很深。
用手的大拇哥攥住腕子硌着的穴位。
是肺经的原穴,补气的效果非常好,是大补穴补气。
脉的会穴可治静脉曲张。
(心血管病)鱼际:火穴。
治疗热性病。
咳、喘有效果。
十二经脉走向动画图(经典)

十二经脉走向动画图(经典)中医将一天分成十二个时辰,并用十二地支代表,子午流注学说。
子午流注学说是中医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研究人体气血运行的时刻表。
中医认为,自然界与人是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年、季、日、时周期变化,影响着人们的生理、病理相应的周期变化,如人的脉象、春弦、夏洪、秋毛、冬石;人的病情变化多半是早晨轻、中午重、夜晚更重,这些情况和人体气血运行有关,也就是在不同的时辰,气血运行到不同的经络,对人体的生理,病理起到了直接的影响,恰如现代科学提出的生物钟效应相似。
了解人体经络-日之中循行运转规律,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刻,从呼吸做起,以经络为据,洞悉太极之理,尊阴阳之纲纪,诸十二经脉者,皆系于生气之原,气者生之本也,时者生之用也!注意:请观看十二经脉走向动图(留意图中的红色或者蓝色的虚线走向)手太阴肺经寅时(3点至5点)—肺经旺。
寅时睡得熟,色红精气足;“肺朝百脉。
”肝在丑时把血液推陈出新之后,将新鲜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
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红润,精力充沛。
寅时,有肺病者反映最为强烈,如剧咳或哮喘而醒。
养生之道:此刻人体需要大量呼吸氧气,进行深呼吸,所以要求较深的睡眠。
在这个时候,如果您咳醒的话,最好是喝杯温开水,能够缓解一下,还可以去肺燥。
建议饮食多选择:白菜、梨子、豆腐、豆浆、牛奶。
实症:腹胀、易便秘、易患痔疮、肩背部不适或疼痛、牙疼、皮肤异常、上脘异常等。
手阳明大肠经卯时(5点到7点)—大肠经旺。
卯时大肠蠕,排毒渣滓出;“肺与大肠相表里。
”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进入兴奋状态,完成吸收食物中的水分和营养、排出渣滓的过程。
清晨起床后最好排大便。
养生之道:赶紧起床,起床后喝杯温开水,然后奔进厕所把一天积攒下来的废物,都排出体外吧!不过上厕所不要太赶,很多老年人中风是因为这样引起的。
我们不如休息10-20分钟清醒清醒头脑再去。
建议饮食多选择茄子、菠菜、香蕉、蘑菇、木耳、玉米、扁豆、豌豆等。
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并GIF图

一、LU(Lung )手太阴肺经起于中府、止于少商,左右各11穴(中府、云门、天府、侠白、尺泽、孔最、列缺、经渠、太渊、鱼际、少商)。
起于中焦,向下络大肠,回过来沿胃上口过膈肌,入属肺,从肺系横行出于胸壁外上方,出腋下,于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前,沿上臂前侧下行至肘横纹,沿小臂前侧的桡侧缘入寸口、过大鱼际,沿大鱼际边缘出手大拇指桡侧之少商穴。
其分支从前臂列缺穴处分出,沿掌背侧走向食指桡侧端,经气会于手阳明大肠经商阳穴相接。
二、HT(Heart)手少阴心经左右各9穴(极泉、青灵、少海、灵道、通里、阴郄、神门、少府、少冲)。
起自心中,出来后归属于心系(心脏周围的组织),向下通过膈肌,联络小肠。
其直行主干从心系上肺,向下斜出于腋下,沿上肢内侧后边,至肘中,沿前臂内侧后边,到手掌后豆骨突起处进入掌内后边,沿小指桡侧到达其末端,经气于少冲穴与手太阳小肠经相连。
其分支从心系向上夹着食道连于目系,即眼球内连于脑的脉络。
三、PC(Pericardium)手厥阴心包经首穴天池,末穴中冲。
左右各9穴(天池、天泉、曲泽、郄门、间使、内关、大陵、劳宫、中冲)。
起于胸中,出来归属于心包,贯穿横膈,联络上、中、下三焦。
其分支从胸中分出,到达两肋部,在腋下三寸的天池穴向上至腋窝下。
沿上臂内侧中线,进入肘中,下行前臂两筋(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过腕部,进入掌中,沿中指到达其末端中冲穴;另一支脉从掌中分出,沿无名指尺侧端行,经气会于关冲穴与手少阳三焦经相接。
四、LI(Large Intestine)手阳明大肠经左右各20穴(商阳(井)、二间(荥)、三间(输)、合谷(原)、阳溪(经)、偏历(络)、温溜、下廉、上廉、手三里、曲池(合)、肘髎、手五里、臂臑、肩髃、巨骨、天鼎、扶突、禾髎、迎香)。
从食指末端起始(商阳),沿食指桡侧缘(二间、三间),出第一、二掌骨间(合谷)、进入两筋(拇长伸肌腱和拇短伸肌腱)之间(阳溪),沿前臂桡侧(偏历、温溜、下廉、上廉、手三里),进入肘外侧(曲池、肘髎),经上臂外侧前边(手五里、臂臑),上肩,出肩峰部前边(肩髃、巨骨,会秉风),向上交会颈部(会督脉大椎),下入缺盆(锁骨上窝),络于肺,通过横膈,属于大肠。
手厥阴心包经ppt课件

主治:①急性心痛、心悸、心烦、胸痛等心疾;②咯血、呕血、 衄血等热性出血证;③疔疮;④癫痫。
临床应用 1.针泻郄门治疗胁痛:取郄门治疗肝炎后综合征及肋间神经痛,
用泻法,留针20分钟,针3次疼痛大减,针20次后余症消失(曾 昭寿,谌剑飞.辽宁中医杂志,1983;(2):43)。 2.强捻转针刺郄门治疗胆绞痛:取郄门穴,针刺得气后,施以强 而持久的捻转手法(两侧相同),留针20~30分钟,在留针期间重 复捻针2~3次。一般针刺后疼痛即止(谷丰.辽宁中医杂志, 1980;(5):3)。 3.郄门穴注射葡萄糖液治疗急性乳腺炎:一侧乳腺患病,选病变 同侧穴,双侧乳腺患病,选双侧穴。每穴以10%葡萄糖液8—12 毫升,选用7号针头,垂直刺入,深约0.8~1.2寸(中指同身寸), 得气后,抽吸注射器中无回血即将药液在2—3分钟内注入穴中。 每日一次,如症状消失,再注射一次巩固疗效,连续三次无效即 改用其它方法治疗。共治疗82例,痊愈81例,无效1次(王智松。 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0;3(1):47)。 现代研究 1.针刺郄门对心肌缺血的影响:在观察了针刺郄门改善急性心肌 缺血和缓解临床症状的作用后,又观察了针刺前后慢性冠脉供血 不足心电图的变化。病人经内科诊断后休息30分钟作心电图检查,
主治:①心痛、心悸、善惊等心系病证;②胃痛、呕血、呕吐等 热性胃疾;③暑热病;④肘臂挛痛。
临床应用 点刺曲泽治疗呕吐:在曲泽穴进行常规消毒,取明显暴露出之血
络,用三棱针点刺出血,血止后用消毒棉球按压片刻即可,(江 西贵溪县中医院翟兴明、翟润民) 现代研究 电针家兔曲泽对心肚的影响:电针家兔“曲泽(双)”穴 区,并与电 针“膈俞(双)穴区对照;通过结扎心脏左冠脉心室支,观察家兔心 电图的变化,结果提示电针“曲泽”或“膈俞”能够明显地加速家兔 急性缺血性心肌损伤的恢复过程,而电针“内关”对家兔急性缺血 性心肌损伤恢复没有明显的效应,表明经穴之间存在相对的特异 性,也就是经穴和心脏之间存在着相对特异性联系(曹庆淑.上 海针灸杂志,1984;13(4):38)。
手厥阴心包经经络与腧穴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日:十八点 六分。
1、体表路线
起于乳头外侧天池穴→上肢内侧正中→ 掌中→止于中指尖端的中冲穴
↓ 从劳宫分出至无名指端交三焦经
第九页,编辑于星期日:十八点 六分。
2、体内联系
属心包,下膈,络上、中、下焦。
第十页,编辑于星期日:十八点 六分。
2.治疗风疹 郄门:郄穴。1.治疗本经急性病证;
2.清营凉血 间使、内关:1.对心的疾患有较好的疗效。
2.内关,络穴。长于治疗表里 两经病证。(“心胸内关谋”)
第五十页,编辑于星期日:十八点 六分。
复习思考题 1.简述手厥阴心包经的经脉循行 2.指出下列腧穴的定位与主治:曲泽、内
关、劳宫 3.指出下列腧穴的定位:郄门、间使、大
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日:十八点 六分。
二.手厥阴络脉
手心主之别,名曰 内关,去腕两寸,出于 两筋之间,循经以上, 系于心包,络心系。 实,则心痛;虚, 则为烦心。取之两筋间 也。
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日:十八点 六分。
五.手厥阴腧穴
本经共9穴: 天池、天泉、曲
泽、郄门、间使、 内关、大陵、劳宫、 中冲。 起于天池,止于中 冲。
【主治】1.心痛,心悸,胸痛。 2.呕吐,胃痛,中暑,泄泻。 3.热病,瘾疹。 4.肘臂痛。
第二十二页,编辑于星期日:十八点 六分。
【应用】 1.心痛,心悸配大陵; 2.胃痛,呕吐配内关、中脘; 3.中暑配委中、曲池; 4.肘臂挛痛配尺泽。
【操作】直刺1~1.5寸。 治热病用三棱针点刺放血。
第二十三页,编辑于星期日:十八点 六分。
上3寸取间使;腕横纹上2寸取内关。 握拳时中指尖接触处取劳宫。 腕横纹中央取大陵。 手中指末节尖端中央取中冲。
十二经走向及经络时辰表(有图,实用)

手之三阴:自胸走手1、手厥阴心包经:自胸走手÷ΛR心包经戌时(19A至21点)心包经旺C戌.时护心脏,减压心舒杨;•心包为心之外膜,ffi 有脉络,气血通行⅛Λo邪不能容,容之心伤口 "心包是心的保护组织,文是气血通道CJ心包经戌时最兴BI, 可清除心腔牌阖外邪,使心脏处于完好状态。
此时一定要保持心情舒杨:看书听音乐、甄做SPΛ.跳舞S要太极放松心情,释放压力CJ2、手少阴心经:自胸走手手少阴心经午时(IIA至13点)一心经旺。
午时一小憩,安神养赭气;■心主神明,开窍于舌,其华在面II”心气推动血液运打,养苦、养气、养筋o人在午时能睡片段, 对于养心大有好处,中使下午至晚上精力充谆口3、手太阴肺经:自胸走手(3点至5点)一肺经旺。
寅时睡得熟,色红精气足;“肺朝百脉。
*肝在 丑时把血浪推陈出斬之后, 将斷鲜血液提供给肺,通 过肺送往全身。
所以,人 在清晨面色红润,精力充 沛。
寅时,有肺病者反映 最为强烈,如剧咬或哮喘手太阴肺经寅时手之二阳:自手走头手阳明大肠经卯时(5点到7点} 大肠经旺(I 卵时大肠蠕,排專渣滓出;■肺与大W ⅛AX β " 肺椅克足的斯衅血液布満全 身,紧接着促送大斶进入兴 奋技态,完成吸收食物中的 氷分和管界"排出渣滓的过 程。
⅛A ⅛床后班好排大便。
1、手阳明大肠经:自手走头2、手太阳小肠经:自手走头手太1⅛小肠经未 (13点到15A )—小肠经 旺Il未时分清浊,饮水能 降火;小肠分清浊,把水液 归于⅛½>糟粕送入犬肠, 轄华上输于脾。
小肠经准 未时对人一天的营养进行 调蔓。
如小肠有热,人会 干咬、排屁。
此时多嘔水. 脅茶有利小肠诽素降火。
VIr手太阳小肠经穴3、手少阳三焦经:自手走头手少阳三悠经我时(加点到23点)三佩经旺(I貞时百脉通,养身养娇零0 三焦是:⅛Jtff中最大的腑,具有主特诸气,疏通水道的作用.亥时三焦能通百袜。
十二经络走向图课件

十二经络的组成
01
手三阴经包括手太阴肺 经、手厥阴心包经和手 少阴心经。
02
手三阳经包括手阳明大 肠经、手少阳三焦经和 手太阳小肠经。
03
足三阴经包括足太阴脾 经、足厥阴肝经和足少 阴肾经。
手阳明大肠经
起始于食指末端,沿上肢外侧前缘上行,经过肩部、颈部,最后到达头部。
手阳明大肠经起始于食指末端,沿着上肢外侧前缘上行,经过肩部、颈部,最后 到达头部。这条经络与大肠相关,对于调节肠道功能、促进排便等方面具有重要 作用。
足太阳膀胱经
起始于目内眦,沿头顶至项后,下行至背部两侧,经过臀部和大腿后侧,最后在小腿后侧和足底交会 。
足太阳膀胱经起始于目内眦,沿着头顶、背部两侧等部位下行,经过臀部、大腿后侧等部位,最后到 达小腿后侧和足底。这条经络与膀胱相关,对于调节水液代谢、促进排毒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手厥阴心包经
起始于手中指末端,沿上肢内侧中线 上行,经过肘部、上臂内侧、腋窝等 部位,最后到达胸部。
VS
手厥阴心包经起始于手中指末端,沿 着上肢内侧中线上行,经过肘部、上 臂内侧、腋窝等部位,最后到达胸部。 这条经络与心包相关,对于调节心悸、 胸闷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运动表现提升
将十二经络走向图应用于运动训练,可以帮助运动员更好地了解自 己的身体状况,提高运动表现和竞技水平。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2 十二经络的走向和分布
足少阳胆经
起始于目外眦,沿头部侧线,下行至耳后,沿着颈部下行 ,到达肩部,然后沿着胁部,经过髋关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达大腿外侧 ,最后在小腿外侧和足背交会。
手足阴阳十四经脉走向示意图

疾病,精神病,风湿病和皮肤病,
甲状腺病,淋巴腺结核及月经不调 等。
三、足阳明胃经
• 联络的脏腑:络睥,属胃;
并和心、小肠、大肠 有联络。
• 病候:胃经病变的主
要病状如下:
• 第一是不思饮食,宿
食不化;
• 第二是胃痛; • 第三是恶心呕吐。
• 主治疾病:胃经由于循行路经较长,所
有储藏人体一切精微物质的作用,属阴,共有六,即 肝、心、脾、肺、肾、心包;腑,有消化、传导、排 泄的活动功能,属阳,共有六,即胆、小肠、胃、大 肠、膀胱、三焦。六腑六脏,各发出一条经脉,因为 它直接发源于脏腑,起主导作用,所以叫十二正经, 亦称十二经脉。经脉和脏腑一样,分为阴阳两个属性。 根据一切事物的发生、发展、毁灭等规律,把阴阳也 各分为三个阶段。阴气初生,叫少阴,阴气大盛叫太 阴,阴气将尽叫厥阴;阳气旺盛叫太阳,阳气盛极叫 阳明,阳气衰弱叫少阳。
•
经络在刮痧健康法上的应用
• 经络在人体正常生理情况下,是气血循环维持
生命活动的道路,它输送气血到人体内外、上 下、左右、前后,濡养脏腑、筋脉、肌肉、骨 骼、皮毛、腠理等周身各部分,发挥营内卫外 作用,达到协调内外,平衡阴阳的目的。若经 络失去人体阴阳、气血的生理作用,那么在气 血运行的经络、脏腑方面,就会失去营内卫外 的作用。一方面外感之邪由皮毛、经络、循经 脉而入脏腑;另一方面也因七情、房劳、饮食、 劳倦等内伤之邪由脏腑,经经脉、循络脉而出 于皮毛。《内经.皮部论》中说:“凡十二经脉 者皮之部也,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
• 第三是癃闭、淋沥:此为膀胱气化功能失常的
主症。
• 主治疾病:膀胱经对循行所达之处的一些脏腑
器官的疾患,有更明显的治疗作用是一个特点。 头部段治疗五官科疾病,背部段主治胸腔疾病; 背下及腰上部段治疗腹腔器官的疾患,腰部治 疗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另外,该经的足端经穴, 对头部和其它脏腑有明显的远隔治疗效应。
手厥阴心包经的准确位置图与作用

手厥阴心包经的准确位置图与作用手厥阴心包经为十二经脉之一。
代号PC。
与手少阳三焦经相为表里。
五行属(相)火。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
下膈,历络三焦;其支者,循胸出胁,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臑内,行太阴少阴之间,入肘中,下循(循字据《针灸甲乙经》卷二及《黄帝内经素问·藏气法时论》王注补)臂行两筋之间,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其支者,别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
”手厥阴心包经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向下贯穿膈肌,联络上、中、下三焦。
它的分支,从胸中分出,走胁部,在腋下三寸的部位(天池)又向上行至腋窝下面。
沿上臂前边,行走在手太阴肺经和手少阴心经之间,进入肘中(曲泽),下行前臂两筋(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的中间,进入掌中,沿中指出其末端(中冲);它的另一条支脉,从掌中分出,出无名指尺侧端(关冲),经气于关冲穴与手少阳三焦经相接。
本经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手心热,肘臂挛急,腋肿,胸胁胀闷,心痛,心烦,面赤,目黄、喜笑无常等。
手厥阴心包经腧穴查看更多内容手厥阴心包经穴,归属于手厥阴心包经的腧穴。
据《针灸甲乙经》及《医宗金鉴》等书载述,手厥阴心包经所属穴计有:天池穴、天泉穴、曲泽穴、郄门穴、间使穴、内关穴、大陵穴、劳宫穴、中冲穴。
共有9个穴位,其中8个穴位分布在上肢掌面,1个穴位在前胸上部。
手厥阴心包经腧穴主治手厥阴心包经腧穴主治心、胸、胃、神志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手厥阴心包经腧穴可主治胸部、心血管系统、精神神经系统和本经经脉所经过部位的病症。
例如:心痛、心悸、心胸烦闷、癫狂、呕吐、热病、疮病及肘臂挛痛等。
厥阴是阴气消尽的意思,适应虚症里症,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表里。
手厥阴心包经发病,主要表现为心血管疾病、神经精神疾病、经脉所过部位疾病及其他疾病。
如心悸不宁、心烦、心痛、胸胁满闷、目黄、喜笑无常、面赤、腋下肿。
经脉所过处疼肩、麻木、厥冷。
手厥阴心包经养生时间戌时(19:00~21: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厥阴心包经示意图,十二经络图
现代医学并无心包这个名词。
古时候的中国人,视心脏为人体重要的器官,故认为心脏外有一层膜保护心脏,而此膜即称为心包。
因此,心包有保护心脏、使心脏机能正常运转的功能。
心包经是通过分隔胸腹的三焦中的膻中、中脘、阴交三个重要穴位的经脉。
通过胸部后,经侧腹、手的内侧、手掌、中指一直连续下来。
心包经包围心脏,有保护作用,若有受损其所呈现的症状和心脏受伤害时一样。
如脸部上火、发红。
心悸、目黄。
沿着心包经的经脉,由胸到侧腹,会产生疼痛、麻痹感。
并伴发抽筋、手掌发热等症状。
心包经有异常时,压迫胸部的膻中穴位有痛感,背上第四胸椎旁的厥阴俞穴位感觉有硬块。
心包经的穴道包括天池、天泉、曲泽、郄门、间使、内关、大陵、劳宫、中卫等。
异常时,请利用以上列举的穴道加以治疗,症状就能获得改善。
手厥阴心包经:从胸中开始,浅出属于心包,通过膈肌,经历胸部、上腹和下腹,络于三焦。
它的支干脉:沿胸内出胁部,当腋下三寸处(天池)向上到腋下,沿上臂内侧(天泉),于手太阴、手少阴之间,进入肘中(曲泽),下向前臂,走两筋(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
之间)(郄门、间使、内关、大陵),进入掌中(劳宫),沿中指桡侧出于末端(中冲)。
它的支脉:从掌中分出,沿无名指出于末端,接手少阳三焦经
本经一侧9穴(左右两侧共18穴)。
其中8穴分布于上肢掌面的正中线上,1穴在前胸上部。
首穴天池,末穴中冲,主治胸、心等循环系统病症、神经精神方面病症及本经脉所过部位之病症。
本经穴位:天池天泉曲泽郄门间使内关大陵劳宫中冲
(1) 天池PC1 Tiān chí
[定位]在胸部,当第4肋间隙,乳头外1寸,前正中线旁开5寸。
[解剖]在胸大肌外下部,胸小肌下部起端,深层为第四肋间内、外肌;有胸腹壁静脉,胸外侧动、静脉分支;布有胸前神经肌支及第四肋间神经。
[主治]胸闷,心烦,咳嗽,痰多,气喘,胸痛,腋下肿痛,瘰疬,疟疾,乳痈。
[配伍]配列缺、丰隆治咳嗽;配内关治心痛;配支沟治胁肋痛。
[刺灸法]斜刺或平刺0.5-0.8寸;可灸。
本穴正当胸腔,内容心、肺,不宜深刺。
[附注]手厥阴、足少阳之会穴。
(2) 天泉PC2 Tiān quán
[定位]在臂内侧,当腋前纹头下2寸,肱二头肌的长、短头之间。
[解剖]在肱二头肌的长短头之间;有肱动、静脉肌支;为臂内侧皮神经及肌皮神经分布处。
[主治]心痛,胸胁胀满,咳嗽,胸背及上臂内侧痛。
[配伍]配内关、通里治心痛、心悸;配肺俞、支沟治咳嗽、胸胁痛;配侠白、曲池、外关治上肢痿、痹、瘫、痛。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3) 曲泽PC3 Qū zé
[定位]在肘横纹中,当肱二头肌腱的尺侧缘。
[解剖]在肱二头肌腱的尺侧;当肱动、静脉处;布有正中神经的本干。
[主治]心痛,善惊,心悸,胃疼,呕吐,转筋,热病,烦躁,肘臂痛,上肢颤动,咳嗽。
[配伍]配神门、鱼际治呕血;配内关、大陵治心胸痛;配大陵、心俞、厥阴俞治心悸、心痛;配少商、尺泽、曲池治疗肘臂挛急、肩臂痛。
[刺灸法]直刺0.8-1寸,或者用三棱针刺血;可灸。
[附注]心包经合穴
(4) 郄门PC4 Xì mén
[定位]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5寸。
[解剖]在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有指浅屈肌,深部为指深屈肌;有前臂正中动、静脉,深部为前臂掌侧骨间动、静脉;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其下为正中神经,深层有前臂掌侧骨间神经。
[主治]心痛,心悸,胸痛,心烦,咳血,呕血,衄血,疔疮,癫疾。
[配伍]配大陵止咯血;配曲泽、大陵治心痛;配梁丘、足三里、太冲治神经性呕吐;配内关治急性缺血性心肌损伤。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附注]心包经郄穴。
(5) 间使PC5 Jiān shǐ
[定位]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解剖]在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有指浅屈肌,深部为指深屈肌;有前臂正中动、静脉,深层为前臂掌侧骨间动、静脉;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前臂外侧皮神经,其下为正中神经掌皮支,最深层为前臂掌侧骨间神经。
[主治]心痛,心悸,胃痛,呕吐,热病,烦躁,疟疾,癫狂,痫证,腋肿,肘挛,臂痛。
[配伍]配支沟治疟疾;配尺泽治反胃、呕吐、呃逆;配水沟、太冲治癔病;配腰奇治癫痫。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附注]心包经经穴。
(6) 内关PC6 Nèi guān
[定位]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解剖]在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有指浅屈肌,深层为指深屈肌;有前臂正中动、静脉,深层为前臂掌侧骨间动、静脉;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下为正中神经掌皮支,最深层为前臂掌侧骨间神经。
[主治]心痛,心悸,胸痛,胃痛,呕吐,呃逆,失眠,癫狂,痫证,郁证,眩晕,中风,偏瘫,哮喘,偏头痛,热病,产后血晕,肘臂挛痛。
[配伍]配公孙治肚痛;配膈俞治胸满支肿;配中脘、足三里治胃脘痛、呕吐、呃逆;配外关、曲池治上肢不遂、手振颤。
配患侧悬厘治偏头痛;配建里除胸闷。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附注]心包经络穴,八脉交会穴-通阴维脉。
(7) 大陵PC7 Dà líng
[定位]在腕掌横纹的中点处,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解剖]在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有拇长屈肌和指深屈肌腱;有腕掌侧动、静脉网;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正中神经掌皮支,深层为正中神经本干。
[主治]心痛,心悸,胃痛,呕吐,惊悸,癫狂,痫证,胸胁痛,腕关节疼痛,喜笑悲恐。
[配伍]配劳宫治心绞痛、失眠;配外关、支沟治腹痛、便秘;配水沟、间使、心俞、丰隆治癫、狂、痫、惊悸。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附注]心包经输穴、原穴。
(8) 劳宫PC8 Láo gōng
[定位]在手掌心,当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的中指尖处。
[解剖]在第二、三掌骨间,下为掌腱膜,第二蚓状肌及指浅、深屈肌腱,深层为拇指内收肌横头的起端,有骨间肌;有指掌侧总动脉;布有正中神经的第二指掌侧总神经。
[主治]中风昏迷,中暑,心痛,癫狂,痫证,口疮,口臭,鹅掌风。
[配伍]配后溪治三消、黄疸;配涌泉治五般痫。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附注]心包经荥穴。
(9) 中冲PC9 Zhōng chōng
[定位]在手中指末节尖端中央。
[解剖]有指掌侧固有动、静脉所形成的动、静脉网;为正中神经之指掌侧固有神经分布处。
[主治]中风昏迷,舌强不语,中暑,昏厥,小儿惊风,热病,舌下肿痛。
[配伍]配内关、水沟治小儿惊风、中暑、中风昏迷等;配金津、玉液、廉泉治舌强不语、舌本肿痛;配商阳治耳聋时不闻音
[刺灸法]浅刺0.1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附注]心包经井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