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产品成本构成要素的核算
成本会计课件——产品成本构成的要素核算
![成本会计课件——产品成本构成的要素核算](https://img.taocdn.com/s3/m/fac75b675fbfc77da269b1cf.png)
一、原材料费用的分配核算
(一)原材料费用分配对象的确定
原材料是指企业通过采购或其他方式取得的 用于制造产品并构成产品实体的物品,以及取得 的供生产耗用但不构成产品实体的辅助材料、燃 料等。这些材料或同一种材料,在生产经营活动 中有着不同的用途。如有的用于产品生产,有的 用于组织和管理生产等。其材料费用发生后应由 谁负担,各负担多少,是成本会计要解决的重要 问题之一。通常情况下,原材料费用分配是按用 途、按部门和按受益对象来分配的。
成本会计>>第三章>>第一节 材料成本的核算
一、原材料费用的分配核算
(二)原材料费用分配方法
1 基本方法
对于间接计入产品成本的辅助材料的分配方 法,如果是耗用在主要材料上,可以按主要材料 的耗用量比例分配;如果耗用的辅助材料与产品 的产量有关,也可以按产品产量比例分配;如果 辅助材料的消耗定额比较准确,还可以按辅助材 料的定额消耗量或定额费用比例分配。
成本会计>>第三章>>第一节 材料成本的核算
一、原材料费用的分配核算
(二)原材料费用分配方法
1 基本方法
某种产品某种材料定额费用 =该种产品实际产量×单位产品该种材料费 用定额 =该种产品实际产量×单位产品该种材料消 耗定额×该种材料计划单价材料费用分配率 =各种材料实际费用总额各种产品各种材料 定额费用之和某种产品分配负担的材料费用 =该种产品各种材料定额费用之和×材料费 用分配率
举例
成本会计>>第三章>>第一节 材料成本的核算
一、原材料费用的分配核算
(二)原材料费用分配方法 2 说明
在实际工作中,材料费用分配的核算并不是 从企业材料发出的总分类核算中单独抽出进行的, 而是作为材料发出总分类核算的内容一并进行。 因此,发出材料的总分类核算也根据发料凭证汇 总表进行而不是直接根据材料费用分配表进行。 那么,如何处理材料费用分配表与发料凭证汇总 表的编制关系呢?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供选择:
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核算
![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核算](https://img.taocdn.com/s3/m/2d70fdfe910ef12d2af9e7f6.png)
• 特点:不考虑辅助车间相互提供劳务,只 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益单位 • 优点:简便 • 缺点:不准确 • 适用范围:辅助生产内部相互提供劳务不 多。
2、交互分配法 先在辅助车间之间分配,后在辅助车间 以外 受益单位分配 • 缺点:各辅助生产费用计算两个分配率, 计算工作增加。
3、计划成本分配法
5、顺序分配法 各辅助生产部门分配费用按受益多少的 顺序排列,受益少的排在前面 ,先行分配。 • 特点:前者分配给后者,而后者不分配给前 者。后者的分配额等于其直接费用加上前者 分配来的费用之和。 • 适合:辅助生产部门较多的且交互服务数量 有明显差异的企业。
第六节
制造费用的核算
一、生产工人工时比例分配法、生产工人工 资比例分配法、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 分配标准:生产工人工时、生产工人工资、机 器工时。 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各种产品生 产工时(生产工人工资、机器工时)总数 某种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种产品的生 产工时(生产工人工资、机器工时)数×分配率
案 例
华星公司的主要业务是生产彩电,该公 司设有四个生产部门:零配件生产分厂、 装配分厂、供电车间和维修车间,供电 车间和维修车间这两个劳务部门向全公 司(包括两个分厂)提供电力和维修服务。 每个部门都设有一个部门负责人,并通 过内部结算价格实行单独核算,成为成 本中心。公司根据四个部门成本指标完 成情况给予奖金奖励。
第二节
• 分配的原则
外购动力费用核算
在不同受益单位或对象有仪表记录的情况下, 应根据仪表的数量以及动力的单价直接计算计入 受益单位的成本、费用; 在没有仪表记录时,则按一定的标准分配计入。 • 分配的标准 生产工时、机器功率时数、定额耗用量的比例 • 动力费较大时,在“燃料和动力”成本项目中反 映。如未设则将动力费用记入制造费用成本项目。
成本会计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核算
![成本会计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核算](https://img.taocdn.com/s3/m/7adfe53881c758f5f61f67d8.png)
2.适用范围:适用于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的服务较 少,并且辅助生产费用较少的中小型企业。
3.举例: 例:承上例1
答案:
待分配费用 对外分配的劳务量
单位成本 基本生产车间 行政管理部门
运输车间 机修车间
8900 10500
生产的费用。 二、辅助生产费用计入产品制造成本的程序
教材P57 三、辅助生产车间的类型
1.只提供一种劳务的辅助生产车间 2.生产多种产品的辅助生产车间 四、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
设置“辅助生产成本”账户,该账的明细账按照辅助生 产车间及其产品设置生产成本明细账。
例1:某厂有运输、机修两个辅助生产车间,××年9月份发 生的费用和提供的劳务数量资料如下:
要求:分配辅助生产车间的费用。
待分配费用
供应的劳务数量
耗用 劳务 数量
运输车间 机修车间 基本生产车间 行政管理部门
运输车间 8900 元 4450 吨公理
----2050 2400
机修车间 10500 元 3000 工时
----2300 700
例1:某厂有运输、机修两个辅助生产车间,××年9 月份发生的费用和提供的劳务数量资料如下:
1.计时工资 2.计件工资 3.奖金 4.津贴和补贴 5.加班加点工资 6.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3 工资费用核算
二、直接工资费用的汇总 1.工资结算单 2.工资结算汇总表
三、工资费用分配的核算 (一)工资费用分配方法 教材P49 (二)工资费用分配表的编制 1.分生产车间每月编制一次工资费用分配表 2.根据各生产车间的直接工资费用分配明细表汇总编制直接工 资费用分配汇总表
工业企业产品成本构成要素的核算
![工业企业产品成本构成要素的核算](https://img.taocdn.com/s3/m/c28401f2852458fb760b5608.png)
3.1 材料费用的核算 3.2 外购动力费用的核算 3.3 职工薪酬的核算 3.4 折旧及其他费用的核算 3.5 辅助生产费用的核算 3.6 制造费用的核算 3.7 生产损失的核算
3.1 材料费用的核算
一、原材料费用的分配核算
(一)原材料核算的原始凭证 1.领料单 领料单是一种一次凭证,适用于不常领用或未制订消耗定额 的材料领用。 2.限额领料单 限额领料单是一种在一定时期和一定限额内多次领用材料可 以使用的累计凭证,适用于经常领用并已制定消耗定额的材 料领用。
燃料实际上也是材料,如果燃料费用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 较大时,可以与动力费用一起专设“燃料和动力”成本项目, 还应增设“燃料”会计科目,以便单独核算燃料的增减变动 和结存,以及燃料费用的分配情况。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1 材料费用的核算
燃料费用的分配与原材料费用的分配程序和方法相同。直接 用于产品生产的燃料,在只生产一种产品或者是按照产品品 种(或成本计算对象)分别领用时,属于直接计入费用,可以 直接记入各种产品成本明细账的“燃料和动力”成本项目;如 果不能按产品品种分别领用,而是几种产品共同耗用的燃料, 属于间接计入费用,则应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在各种产品 之间进行分配,然后再记入各种产品成本明细账的“燃料和 动力”成本项目。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1 材料费用的核算
(二)原材料费用的分配核算 1.原材料费用分配对象的确定 原材料是指企业通过采购或其他方式取得的用于制造产品并 构成产品实体的物品,以及取得的供生产耗用但不构成产品 实体的辅助材料、燃料等。这些材料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有着 不同的用途。但材料费用发生后应由谁负担,各负担多少, 是成本会计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通常情况下,原材料费 用的分配是按用途、部门和按受益对象来分配的。原材料费 用的分配对象,要视企业的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而定,不能 随意确定。
第三章 产品成本要素的归集与核算 《成本会计》
![第三章 产品成本要素的归集与核算 《成本会计》](https://img.taocdn.com/s3/m/778c3c60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70.png)
3.2产品成本要素归集与分配
如果一个车间只生产一种产品,则该车间发生的全部产品 成本费用都应当由该产品负担;如果一个生产车间同时生产几 个品种的产品,发生在该车间的生产费用,有的费用可以在发 生时就明确是用于何种产品,有的费用则是几种产品共同承 担,共同承担的费用称为间接计入费用,对间接计入费用要采 用一定分配标准进行分配,分配后再记入各种产品成本。
(2)用辅助生产单位成本乘以各受益部门的耗 用量,求出各受益部门应承担的辅助产品成本费 用。
4)顺序分配法
顺序分配法又称阶梯法,它是指各辅助生产部 门分配费用按照受益多少的顺序排列,受益少的排 在前面,先行分配,受益多的排在后面,再行分配 的一种方法。其分配特点是,前者分配给后者,而 后者不分配给前者,后者的分配额等于其直接费用 加上前者分配来的费用之和。
第一步,确定辅助车间分配顺序; 第二步,按顺序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适用于辅助生产车间较多,相互耗用的劳务金 额相差较大的企业。
5)计划成本分配法
计划成本分配法,是根据辅助生产提供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和各
受益单位的受益量分配辅助产品成本费用的一种方法。其内容也是进行 两次分配,先是按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分配辅助生产部门为各受益单位 (包括其它辅助生产部门)提供的费用,然后再将辅助生产部门实际发生 的费用(包括交互分配转入的费用在内)与按计划成本分配出去的费用的 差额,即成本差异,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受益单位。其计算公式及步 骤如下:
成本会计-03-1 产品成本构成要素的核算
![成本会计-03-1 产品成本构成要素的核算](https://img.taocdn.com/s3/m/d465862c192e45361066f554.png)
某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 =该产品的分配标准额× 分配率
说明:分配标准可以采用产品数量、重量、 体积和价值等
成本会计—江泓
22
2)定额耗用量比例法
适用(侧重数量)
定额成本管理较好,品种较稳定的企业
步骤:
1. 2. 3.
明确各个领料单按用途应该计入哪些账户, 如何计算; 将属于共同耗费的材料在相关产品中按一 定标准进行分配; 做出相关会计分录,编制材料费用分配表。
9
【解】
A材料的计划采购成本=1 000×10 =10 000元) B材料的计划采购成本=800×21=16800(元) 运杂费分配率=900÷(1 000 + 800) = 0. 5(元/公斤) A材料应负担的运杂费=0. 5×1 000=500(元) B材料应负担的运杂费=0. 5×800 = 400元) 月末根据各种材料的实际成本计算材料成本差异: A材料的实际采购成本=1 000×10 + 500 =10 500(元) A材料的成本差异=10 500-10 000 = 500元(超支) B材料的实际采购成本=800×20 + 400 = 16 400(元) B材料的成本差异=16 400-16 800=-400(元)节 约
32
计入账户
直接用于产品 生产的动力费 车间一般消 耗用动力费 销售部门消 耗的动力费 行政部门消 耗的动力费
成本会计—江泓
“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33
1、工时比例法
外动力费 分配率
=
耗用外购动 力费总额
÷
各产品耗用生 产工时总数
外购动力 费分配率
某种产品应分配 的外购动力费用
益产品定额费用之和
第三章 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核算
![第三章 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核算](https://img.taocdn.com/s3/m/8af984bff524ccbff12184fe.png)
案例华星公司的主要业务是生产彩电,该公司设有四个生产部门:零配件生产分厂、装配分厂、供电车间和维修车间,供电车间和维修车间这两个劳务部门向全公司(包括两个分厂)提供电力和维修服务。
每个部门都设有一个部门负责人,并通过内部结算价格实行单独核算,成为成本中心。
公司根据四个部门成本指标完成情况给予奖金奖励。
年末在公司的讨论会上,主管会计提出一项成本核算改革意见,即四个部门的成本都应加上接受公司内部其他劳务部门提供的劳务费用,包括两个劳务部门之间相互提供劳务发生的费用。
该主管会计认为两个劳务部门的费用应按照预先制定的计划或定额成本进行分配,包括交互分配和对外分配,实际费用和计划或定额成本之间的差额由管理费用负担;另外,四个部门发生的材料和人工等费用也用计划或定额成本归集和分配。
理由是这样处理,不仅方便核算,能及时提供信息,同时比较合理科学,也有利于分清各个受益对象的经济责任,便于分析考核。
假如你是华星公司的财务顾问,你认为该主管会计的意见如何?任务四材料成本核算一、原材料费用分配方法:(一)原材料费用的分配思路1.对于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料和主要材料,通常分产品领用,专门设有“原材料”或“直接材料”成本项目,可根据领料凭证直接计入某种产品成本的“原材料”成本项目。
2.对于由几种产品共同耗用的原料,应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分配计入各有关产品成本的“原材料”成本项目。
原料和主要材料费用的分配标准一般是按产品的重量比例、体积比例分配。
如果难于确定适当的分配方法,或者作为分配标准的资料不易取得,而原料或主要材料的消耗定额比较准确,可以按照材料的定额消耗量或定额费用比例分配。
3.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辅助材料,也同样直接或分配后计入某种产品的“原材料”成本项目。
分配方法有:(1)对于耗用在原料及主要材料上的辅助材料,应按原料及主要材料耗用量的比例分配。
(2)对于与产品产量直接有联系的辅助材料,可按产品产量比例分配。
第三章产品成本构成要素的核算
![第三章产品成本构成要素的核算](https://img.taocdn.com/s3/m/8e22938565ce050876321388.png)
(4)对于各项间接计入费用,应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 分配。分配标准应与分配对象有比较密切的联系,
且分配标准的资料比较容易获得。常见的分配标准 有:
–成果类,如产品的重量、体积、产量等;
–消耗类,如生产工时、原材料消耗量等;
–2定019额/11/类1 ,如定额消耗量南、国商定学院额·国费际用工商等管理。系
南国商学院·国际工商管理系
21
定额费用比例分配法
2. 计算原材料费用分配率
原材料费用分配率
原材料费用总和 各产品原材料定额费用之和
3. 计算各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实际费用
某产品应分配原材料实际费用
分配率
该产品原材料费用定额
2019/11/1
南国商学院·国际工商管理系
22
定额费用比例分配法
• [例3.2]某企业生产A、B两种产品,共同耗用甲 种材料,其实际成本为10000元。两种产品的原材 料费用定额为:A产品8元,B产品4元;当月的实际 产量为:A产品600件,B产品800件。要求:采用定 额费用比例法分配材料费用
某产品应承担材料费用 该产品重量 分配率
2019/11/1
南国商学院·国际工商管理系
9
第一节 材料费用的核算
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法: 原材料费用按照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的比例分配原 材料费用。
1. 计算各种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
某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
该产品产量
单位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
2019/11/1
5
第一节 材料费用的核算
材料费用包括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消耗的各种原 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修理用备件配 件、燃料、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等的费用。
材料费用的核算,包括材料费用的 归集和分配两个方面。
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核算
![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核算](https://img.taocdn.com/s3/m/e9c42922aaea998fcc220e1d.png)
×
原材料 费用分配率
· 39 ·
上述两种分配的计算结果相同 , 但后一种方法不能反映各种
产品所应负担的材料消耗总量 , 不利于加强材料消耗的实物管
理。
(2) 材料定额费用比例法
在各种产品共同耗用原材料种类较多情况下 , 为了进一步简
化分配计算工作 , 可以按照各种材料的定额费用的比例来分配材
料实际费用 , 会计上称之为材料定额费用比例法 。 此方法的分配
件 , 共同耗用某原材料 3 740 千克 , 该原材料的单位实际成本为
每千克 8 元 , 该材料单位消耗定额 A 、 B 产品分别为每件 8 千克
和 6 千克 。 分配计算如下 :
A 产品原材料定额耗用量 = 200 × 8 = 1 600 (千克)
B 产品原材料定额耗用量 = 300 × 6 = 1 800 (千克)
263 300
根据上列 “原材料费用分配表” 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
借 : 基本生产成本 ——— 甲产品
172 500
——— 乙产品
73 500
辅助生产成本 ——— 锅炉车间
6 000
· 41 ·
——— 机修车间
1 200
制造费用 ——— 基本生产车间
产品成本是以产品为对象归集的生产耗费 , 包括的内容很 广 , 既有材料耗费 、 人工耗费和动力耗费 , 又有辅助生产部门提 供的产品或劳务耗费 , 还包括生产部门为组织和管理产品生产而 发生的耗费以及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生产损失等 。 作为产品成 本的构成要素 , 这些费用的核算基本上涵盖了成本核算的主要内 容 , 因此 , 本章是很重要的一章 。 在具体内容安排上本章主要对 构成产品成本的费用要素核算进行阐述 , 同时对费用要素归集分 配中涉及到的期间费用的核算方法 , 也一并介绍 。
第三章 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核算
![第三章 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核算](https://img.taocdn.com/s3/m/01014251de80d4d8d15a4fa0.png)
三、低值易耗品费用的分配核算
1、摊销额处理:
• 领用时,其价值损耗应计入成本、费用中。因其
摊销金额较小,无需专设成本项目,因此:
• 直接为某种产品生产耗用的,直接计入基本生产
成本的“直接材料”项目;
• 按发生地点先计入综合费用内,然后通过对综合
费用的分配在计入产品成本;
• 领用低值易耗品时先计入“待摊费用”帐户,然
用于产品生产的原材料费用由基本生产的各种产品负担, 应计入“基本生产成本”账户。
用于辅助生产的材料费用由辅助产品或劳务承担,应计 入“辅助生产成本”账户。
用于维护生产设备的各种材料,应先计入“制造费用” 账户,然后再分配计入以上两个账户。
用于产品销售以及企业行政管理部门的材料 ,应计入 “营业费用”及“管理费用”账户。
• 若每月支付外购动力费的日期基本固定,且每月
付款日至月末应付动力费相差不多,也可不通过 “应付帐款”帐户核算,可于付款时直接借记成 本费用帐户,贷记“银行存款”帐户。
(二)外购动力费的分配
外购动力费的分配,在有仪表的情况下,
应根据仪表所示耗用数量及单价直接计算 计入各受益单位的成本、费用;
无仪表的情况下,可按生产工时比例、定
其程序和方法与材料费用分配基本相同。
1、若企业燃料费用比重较大,为加强管理,可在 “原材料”账户外,增设“燃料”一级帐户,并在成本 项目与动力费用一起,单设“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 燃料费用分配表应单独编制。
2、若企业燃料费用比重较小,成本明细帐中无需 单独设“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将燃料费用直接记入 “直接材料”成本项目;存货核算中“燃料”可作为 “原材料”帐户的二级帐户进行核算;燃料费用分配可 在材料费用分配表中加以反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包装物品领用的发生环节及价值确认方式的不同,包装物费用的分 配与核算亦有所不同:
4)低值易耗品费用的分配
低值易耗品费用是低值易耗品在使用过程中磨损的价值。现行的低值易 耗品摊销方法有两种:
一次转销法; 五五摊销法。
第3章 产品成本构成要素的核算
3.1 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第3章 产品
3.5.2停工损失的核算 1)停工损失概述
企业发生停工的时间有长有短,停工的原因多种多样。因此,对发生的 停工损失,应根据不同情况做出相应的分配处理。
第3章 产品成本构成要素的核算
3.5 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核算
2)停工损失的核算
(1)单独核算停工损失 根据停工报告单和相应费用分配表等有关凭证,将停工期内发生的、 应列入停工损失的费用记入“停工损失”账户的借方归集 月末,将发生的停工费用扣除各种赔款后的停工净损失,按停工的 原因分配计入营业外支出或生产成本
某受益产品应负担原材料费用=该受益产品定额费用×定额费用分
配率
第3章 产品成本构成要素的核算
3.1 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3)原材料实际耗用量分配法 原材料费用分配率=被分配的原材料费用各受益产品原材料实际耗 用量之和 某受益产品应负担的原材料费用=该受益产品原材料实际耗用量× 原材料费用分配率
第3章 产品成本构成要素的核算
3.3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2)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
某部门应负担的某种辅助生产产品、劳务或作业费用=某种辅助生产产 品、劳务或作业的单位成本×部门的受益量
第3章 产品成本构成要素的核算
3.3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3)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
(1)直接分配法 其特点是只对外(辅助生产部门以外的各单位)进行分配,而不考 虑相互之间提供的劳务。具体的计算公式如下: 某辅助生产费用的直接分配率=该辅助生产部门归集的费用该辅助 生产部门对外提供的劳务总量 辅助生产部门外部受益对象应负担的辅助生产费用=该收益对象接 受的劳务量×辅助生产费用的直接分配率
第3章 产品成本构成要素的核算
3.1 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2)材料发出及计价
(1)按实际成本计价时发出材料成本的确定方法 ①先进先出法。 ②加权平均法。 ③个别计价法。
(2)按计划成本计价时发出材料成本的确定方法
第3章 产品成本构成要素的核算
3.1 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3.1.2材料费用的分配 1)原材料费用的分配
(4)账务处理 根据“原材料费用分配表”和“发出材料明细表”等原始凭证编制 记账凭证,登记有关账簿。
原料及主要材料费用除按以上方法分配外,还可以采用其他合理的方法 分配。
第3章 产品成本构成要素的核算
3.1 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2)燃料费用的分配
燃料费用的分配与核算与原材料费用的分配与核算基本相同。
第3章 产品成本构成要素的核算
3.5 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核算
3.5.1废品损失的核算 1)废品及废品损失的含义
废品损失,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发现的、入库后发现的不可修复废品的生 产成本,以及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扣除回收的残料价值和应收赔款 以后的净损失。
第3章 产品成本构成要素的核算
3.5 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核算
第3章 产品成本构成要素的核算
3.4 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2)账户设置
“制造费用”账户 制造费用发生时,记入本账户的借方,进行结转时,记入本账户的 贷方,本账户月末一般没有余额。 应按生产单位分别设置明细账
第3章 产品成本构成要素的核算
3.4 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3.4.2制造费用的分配 1)生产工人工时比例法 2)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 3)机器工时比例法 4)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
(2)不单独核算停工损失 停工期内发生的属于停工损失的各项费用,分别记入“制造费用” 和“营业外支出”等账户。
第3章 产品成本构成要素的核算
3.6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3.6.1在产品数量的核算 1)在产品及其数量的确定
在产品数量核算必须具备账面核算资料和实际盘点资料。前者通过设置 “在产品台账”,组织在产品收发结存的日常核算。
受益产品定额耗用量=受益产品产量×单位产品消耗量
原材料费用分配率=被分配的原材料费用各受益产品定额消耗量之
和
某受益产品应负担原材料费用=该受益产品定额耗用量×原材料费
用分配率
(2)原材料定额费用分配法
受益产品定额费用=受益产品产量×单位产品定额费用
定额费用分配率=被分配的原材料费用各受益产品定额费用之和
第3章 产品成本构成要素的核算
3.2 人工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3.2.1人工费用概述 人工费用即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取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 予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
(1)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2)职工福利费 (3)“五险一金” (4)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 (5)非货币性福利 (6)辞退福利 (7)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
3.3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3.3.2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 1)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
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就是将辅助生产成本各明细账上所归集的费用, 采用一定的方法计算出产品或劳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并按各受益对 象耗用数量计入基本生产成本或期间费用的过程。 进行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应遵循以下原则: (1)谁受益谁负担 (2)分配方法力求简便、合理、易行
第二种方式是采用一定的方法先确定月末在产品成本,然后从前两 项之和中减去月末在产品成本,计算出本月完工产品成本。
第3章 产品成本构成要素的核算
3.3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2)代数分配法 采用这种分配方法的计算程序是: 首先,将辅助生产车间产品或劳务的单位成本设为未知数,并根据 各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的劳务数量,求解联立方程,计算出辅助 生产车间产品或劳务的单位成本; 然后,再根据各受益单位(包括辅助生产车间)耗用的数量和单位 成本计算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辅助生产的类型不同,其辅助生产成本归集程序也不尽相同。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包括分配)是通过“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科目进行的。 辅助生产发生的各项费用,经过前已述及的各项要素费用的分配,已经 全部归集在“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账户的借方及所属明细账的 有关项目。
第3章 产品成本构成要素的核算
(3)交互分配法 交互分配法的特点是:要进行两次分配,计算两个费用分配率。 首先对内进行交互分配,然后再对外进行分配。
第3章 产品成本构成要素的核算
3.3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4)顺序分配法 其主要特点是: ①排列在前的车间将费用分配给排列在后面的车间,不再承担后面车间 的费用; ②后面车间应分配的费用,要在原费用的基础上加上前面车间的分配转 入数。
(5)计划成本分配法 第一步,按计划成本分配: 第二步,成本差异的计算:
通过以上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应计入本月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 都已分别归集在“基本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两个总账科目和所属明 细账的借方。
第3章 产品成本构成要素的核算
3.4 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3.4.1制造费用概述 1)制造费用的内容
制造费用大部分是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费用 制造费用的内容比较复杂,为了减少费用项目,简化制造费用的核算工 作,通常将上述相同性质的费用合并设立相应的费用项目。 制造费用项目,可以根据工业企业自己的生产特点和管理上的要求进行 调整,既可以合并或进一步细分,也可以另行设立制造费用项目。 但是,制造费用项目一经确定,不应任意变更。
第3章 产品成本构成要素的核算
3.3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3.3.1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 1)辅助生产费用核算的账户设置
为核算辅助生产部门发生的费用,在成本会计账户体系中需设置“生产 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账户。
第3章 产品成本构成要素的核算
3.3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2)辅助生产成本核算的程序
第3章 产品成本构成要素的核算
3.6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3.6.2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方法
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生产费用=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成本 上式中,前两项之和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的方式一般 有两种:
第一种方式是将前两项之和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按照一定 的比例进行分配,同时计算出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3.1.3动力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1)动力费用分配的特殊性 2)动力费用的核算
动力费用的核算是在明确被分配的动力费用额与分配标准的基础上,确 定动力费用分配率,进而确定每一受益对象应负担的动力费用。 直接由产品成本负担的动力费用,记入“生产成本”账户,由各生产车 间负担的动力费用直接记入 “制造费用”账户。
原材料费用的分配程序: 确定被分配的原材料费用数额; 确定各个原材料费用受益对象的分配标准; 计算原材料费用的分配率; 计算每一受益对象应负担的原材料费用; 编制材料费用分配表;根据分配结果进行账务处理。
第3章 产品成本构成要素的核算
3.1 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1)原材料定额耗用量分配法
损失的明细核算。
第3章 产品成本构成要素的核算
3.5 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核算
3)废品损失的核算
(1)可修复废品损失的核算 期末将“废品损失”账户所归集的可修复废品的净损失全部分配转 入“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账户。
(2)不可修复废品损失的核算 为了归集和分配不可修复废品损失,必须首先计算废品的成本,将 其从该种产品总成本中分离出来。 ①按废品所耗实际费用计算 ②废品所耗定额费用计算
第3章 产品成本构成要素的核算
3.6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