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扶阳要药附子自述附子最有用亦最难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用】扶阳要药附子自述附子最有用亦最难用【引用】扶阳要药附子自述附子最有

用亦最难用

扶阳要药附子自述

在天府之国,巴蜀之地,不知从何时起,当地百姓就有用我炖肉及噙食以保健疗病的习惯。江油为我的故乡,至今街上还将我当土特产卖,色如冰糖,可自用或以馈赠亲友。每到冬至,几乎家家户户都用我炖狗肉,吃起来我的味道和土豆差不多,嚼着面面的。

我的出生地主要在该地域的江油、彰明、平武、绵阳,广西的安顺为主,陕西及其他省份有散在分布,但以江油和安顺为最好。可以这么说吧,乌头是我的生母,我是从母体上附生出的,不是“十月怀胎”,也称得上“相依为命”。母亲和我是田园栽培,近亲草乌为野生,为了与其区分,母亲就叫成了川乌。还有为了与另一药物白附子有别,我又被叫成了黑附子。这个白附子与因我的加工法不同而制成的“白附片”不是一回事,切记切记。

我移苗于冬至,收于夏至,每年暑季三伏日是我的出新季节,这与天道的运行一致哦,《易经》中坤应西南,四川地属西南,属坤土最厚的地方,土能够藏火,能够把天道所给的阳气,聚集给我雄厚的热力。6月中旬至8月上旬采挖后,一身泥的我经药农水洗、煮、切片,水漂及胆巴水浸泡等各种不同炮制工序而分别叫为“盐附子、黑附片、白附片”。市场上有三种附片销售,即黄附片、黑附片、白附片,以黑、白附片为主,川人常食用的即白附片,是药农将我身上的泥洗净经常规胆巴浸泡、清洗、去皮、晒干后,再用硫磺熏后供人们食用的干杂食品,色白或嫩黄,非常好看,毒性极小,药用也可以。四川自贡那是有名的盐都,盛产井盐,熬盐后剩的就是胆巴水,性至寒。《内经》云“阳化气,阴成形”,我的加工炮制就

是用它,如制作豆腐成形必须用石膏这大寒至阴之物一样。过去我的炮制用九蒸九晒,再用胆巴水浸泡,泡了以后用长流水冲洗。现在的制法我的功用大受影响,尤其是昧着良心的商家,偷漏工序,胆巴水不漂洗净,这时我因胆巴水的影响,则偏寒凉,有毒,再加煎煮

时间如果少于2个小时,还可能会出现轻微中毒症状,甚则中毒至死。医者不知其要而深受其害,发生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的也不少啊。

当然还有水漂,洒醋或其他药物如加入明矾、生姜、豆腐、甘草、黑豆等类辅料蒸煮,也有用童便和酿造法等炮制法,都是为了让我改变野性。

我热情如火而又桀骜不驯。李时珍老人说我是:生用则发散,熟用则峻补。现在禁止未经炮制的我入市,即禁止生附子上市。殊不知2000余年前张仲景可最喜欢未经炮制而原汁原味的我,可能他也喜欢“原生态”吧。他也最擅用我“有大毒,性燥而刚烈”,士为知已者死,我呢也总不负他,总能力挽危澜,出奇制胜,补火回阳救逆,将多少挣扎于“少阴寒证”的病人挽救回来。不是自吹,论毒性方面我附子,川乌,草乌。我性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我能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逐风寒湿邪,母亲川乌有祛风寒湿,散寒止痛之功,我散寒止痛作用强于她。母亲川乌与草乌同具祛风寒湿,散寒止痛作用,只是母亲侧重于治寒湿痹证,草乌侧重于祛风止痛。我主攻亡阳虚脱、肢冷脉微、阳痿、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阴寒水肿、阳虚外感、寒湿痹痛等证。如能掌握好辨证、适量、久煎三原则可驯服我的烈性,不会中毒。家族中属我在临床上的用量最大。

历代不少善用我的医家,汉有张仲景,还有宋代石藏用,明代的严观、吴球。附子产地的川蜀,百余年出现以清代郑钦安开创的善用我及姜桂等辛热药的医学流派,人称“火神派”。吴铸之、吴佩衡、祝味菊、范中林、卢崇汉等,皆以善用我著称医林,吴偑衡、祝味菊还被称之为“吴附子”、“祝附子”呢。恽铁樵也对我

下了一个评语,“附子最有用,亦最难用”,是“爱畏有加”。祝味菊先生说“变更附子的毒性,发挥附子的特长,医之能事毕矣。”他们都授予我“热药之冠”,“百药之长”等美誉,让我至今想来心里美滋滋的,当仁不让在横扫阴寒证的战场上称雄至今。

附子

附子,味辛,气温、大热,浮也,阳中之阳,有大毒。大者为天雄,小者为川乌。天雄过热,不可用;川乌热太劣,不若附子之适于用也。制法:每个用甘草五钱,煮水一碗,将附子泡透,不必去皮脐尖子,正要全用为佳。取甘草至仁,以制不仁也。无经不达,走而不守,但可为臣使,佐群药通行诸经,以斩关夺门,而不可恃之安抚镇静也。去四肢厥逆,祛五脏阴寒,暖脚膝而健筋骨,温脾胃而通腰肾,真夺命之灵丹,回春之仙药也。用之当,则立刻重生;用之不当,则片时可死。畏之而不敢用,因循观望,必有失救之悲;轻之而敢于用,孟浪狂妄,又有误杀之叹。要在人辨寒热阴阳,而慎用之也。夫附子,阳药也,以阳治阴,最为相宜,以阳治阳,自然相恶。阳主热,而阴主寒,有如冰炭,何至错误。惟阳似阴,而阴似阳,以假乱真,往往杀人,惨于刀刀也。我今辨阴阳寒热之殊,使用附子者尽生人,而不再误杀人也。阴热之症,乃肾水之耗,而肾守之火不能下安于肾宫,上冲于咽喉口齿之间,其舌必滑者也。论理大补其真阴之水,水旺而火又不归。然而,徒补其水,火虽少衰,终不能一时骤降,少用附子,同肉桂入于六味地黄汤中,大剂冷服,下喉而火即消,归下肾内,上焦之热,尽化为清凉矣,此用附子以治阴热之秘法也。阳热之症,乃心火之盛,移于其热胃中,发狂而大叫,或失神而谵语,手足反现冰冷,而胸前膈上多有发斑者,必大渴呼水,而舌苔或红、或黄、或灰黑,必燥而峭,开裂成绫者也。论理不必从治,竟用三黄石膏直治其火,火泻而肾水不干,可免亡阳祸。然火过于旺盛,用大寒之药,恐致格拒,尚不入加附子一片,重一分,入于三黄石膏汤中,以火从火,引苦寒之药下行,而不相背,热性

过而寒性发,自能泻火邪于顷刻矣,此用附子以治阳热之秘法也。阴寒之病,乃寒邪直中于肾经,此伤寒之卒病也。肾受寒邪,命门之火自不能藏,欲遁出于躯壳之外,而寒乘胜追逐,犯于脾则腹痛,犯于肝乃胁痛,犯于心则心痛,或手足青者有之,或筋骨拘挛者有之,或呕或吐,或泻或利,甚则身青袋缩,死生悬于反掌,真危急存亡之秋也。探其舌必滑,急用附子二三钱、人参五六钱或一二两、白术一二两、干姜二钱,同煎服之,下喉而阳回寒散矣,此阴寒用附子之法有如此。阳寒之病,平素伤其脾胃之气,不能荣卫于一身,以致风寒但犯,发热恶寒,喜卧而不喜语言,喜静而不喜纷扰,与之饮食,又能知味,身虽热,而神思甚清,脉必细微,气必甚怯,此阳气不足,而邪乃中之也,其舌虽干而必滑,急用理中汤加附子一钱治之,正气足而邪自散矣。温甘除大热,非此之谓欤。阳寒用附子之法,又如此。知此四治,触类旁通,断无误用之失矣。

或问附子有毒,用之得当,可以一服即回阳,有毒者固如是乎,附子之妙,正取其有毒也。斩关而入,夺门而进,非藉其刚烈之毒气,何能祛除阴寒之毒哉。夫天下至热者,阳毒也,至寒者,阴毒也。人感阴寒之气,往往至手足一身之青黑而死,正感阴毒之深也。阴毒非阳毒不能祛,而阳毒非附子不胜任。以毒治毒,而毒不留,故一祛寒而阳回,是附子正有毒以祛毒,非无毒以治有毒也。

或问附子入之于三生饮中,救中风之垂绝,何以必生用之乎,此实有妙义存焉。夫中风,非风也,乃气虚而痰塞于心中,故一时卒中,有似乎风之吹倒也。若作风治,十死九矣。必须用人参为君,附子为佐,加之生南星、生半夏、生姜,而后可以开其心窍,祛逐其痰涎,使死者重生也。世人皆以为人参之功也,苟非附子,何以推荡而奠宁哉,然此时用熟附子,正恐未必神效,往往有缓不济事之忧。必生用之者,取其无所牵制,则斩关突围而入,自能破劲敌于须臾也。药中用霸气而成功者,此类是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